省级精品课程
山东省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审说明
![山东省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bd1ab7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e.png)
山东省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及评审说明(一)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说明1.本评审指标体系的依据为《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字[2004]9号)文件。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体系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培养优秀人才为指导思想,着重考虑:①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教学队伍结构合理。
②强调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③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鼓励编写或选用优秀教材;⑤教学效果显著,示范作用强。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采用百分制记分。
5.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附件三:评审结果反馈数据信息库操作使用说明首先要求您的计算机安装Microsoft Visual FoxPro 系统。
将提供给您的jpkc.dbf数据库更名。
数据库命名规则是以“jpkc”+专家编号作为您评审意见数据库的名称。
如编号为“026”的专家生成的数据库名称为“jpkc026.dbf”。
数据库中各字段的意义:kcdm -- 课程名称xm11 -- “指标体系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评价等级xm12 -- “指标体系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评价等级……xm72 -- “指标体系7-2录像资料评审”评价等级zjbh -- 专家编号bz -- 备注bz1 -- 备注1评审专家只需在您命名的dbf数据库中按课程编号(001-150)相对应的各项目字段(xm11、xm12……xm71、xm72)中填入相应的评价等级代码A或B或C或D或E,并在专家编号字段填入您的编号即可,如有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请在备注字段中说明。
浙江精品课程
![浙江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f8cee0376baf1ffd4fad09.png)
浙江精品课程自2003年国家启动精品课程项目以来,经过7年的建设积累,浙江共申报获选141门国家精品课程,并选后评选出438门省级精品课程。
在整个精品课程建设和共享工作中,天空教室、中国数字大学城等单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浙江国家精品课程名单:1、浙江大学,陆国栋老师,工程图学2、浙江大学,杨启帆老师,数学建模3、温州大学,施晓秋老师,计算机网络技术4、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闫彦老师,现代企业管理5、浙江大学,叶高翔老师,物理学与人类文明6、浙江大学,蒋德安老师,植物生理学7、浙江大学,胡建淼老师,行政法学8、浙江大学,吴秀明老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9、浙江大学,胡亚才老师,工程热力学10、浙江大学,何钦铭老师, 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11、浙江大学,张士乔老师,工程流体力学12、浙江大学,朱利中老师,环境化学13、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老师,现代教育技术14、浙江大学,何莲珍老师,大学英语15、浙江大学,傅承新老师,植物学16、浙江大学,吴敏老师,生命科学导论17、浙江大学,李伯耿老师,高分子化学18、浙江大学,何勇老师,精细农业19、温州医学院,吕帆老师,角膜接触镜学20、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施凯老师,皮鞋结构设计2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王昆欣老师,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22、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老师,中国古代文学史23、浙江工业大学,王万良老师,自动控制原理24、浙江大学,王小海老师,电子技术基础25、浙江大学,夏强老师,生理学26、浙江大学,盛群力老师,教学理论与设计27、浙江大学,石春海老师,遗传学28、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徐云松老师,导游实务29、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郑一平老师, CAD&CAM软件应用30、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杨群欢老师,秘书理论与实务31、宁波大学,李建设老师,运动生物力学3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周英华老师,综合日语33、浙江大学,李兰娟老师,传染病学34、浙江工商大学,邓少平老师,食品感官科学35、宁波大学,范宜老师,大学英语36、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金仲秋老师,测量技术37、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陈文华老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38、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周朝霞老师,公共关系实务39、浙江财经学院,王俊豪老师,产业经济学40、浙江大学,吕萍老师,有机化学41、浙江大学,闵航老师,微生物学42、浙江大学,李善平老师,操作系统43、浙江大学,应义斌老师,生物生产机器人44、浙江大学,姜乾金老师,医学心理学45、浙江中医药大学,范永升老师,金匮要略46、浙江理工大学,韩振亮老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7、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周建松老师,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48、浙江警官职业学院,黄兴瑞老师,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正49、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孙向东老师,应用有机化学50、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张宝忠老师,模具CADCAM技术应用5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吴新武老师,研究性学习52、杭州师范学院,詹国华老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53、浙江林学院,徐秋芳老师,土壤学54、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郭雪莽老师,水电站55、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胡振浩老师,高职体育56、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付萍老师,安全防范技术应用57、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丁勇老师,药事法规58、浙江大学,郑平老师,环境微生物学59、浙江大学,王俊老师,生物物料学60、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周国忠老师,景点导游61、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殷世波老师,证券投资实务62、浙江工业大学,沈寅初老师,微生物学63、浙江大学,夏强老师,生理学64、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王静老师,证券投资实务65、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杜时贵老师,建筑力学66、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周国忠老师,景点旅游6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邢秀凤老师,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68、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鲁丹萍老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69、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范建蓓老师,冲压工艺模具及设备70、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张耀老师,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71、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健老师,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72、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强老师,企业会计实务73、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张恩沛老师,电子技术实训74、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志宏老师,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7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吴志荣老师,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76、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季永青老师,运输管理实务77、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明道老师,建筑室内设计78、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楼惠群老师,通信线路工程与施工79、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黄崇本老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80、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沈宝龙老师,动画短片创作8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魏洁文老师,客房服务与管理82、浙江财经学院,钟晓敏老师,财政学83、中国计量学院,李东升老师,传感器技术84、浙江大学,陈德人老师,电子商务系统结构及应用85、浙江工业大学,程惠芳老师,国际贸易实务86、浙江大学,王俏梅老师,园艺产品贮运学8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包健老师,计算机组成原理88、浙江理工大学,邹奉元老师,成衣工艺学89、浙江大学,王彦广老师,综合化学实验90、浙江大学,岑兆丰老师,应用光学91、浙江大学,潘再平老师,电力电子技术92、浙江大学,姚彤炜老师,药物分析93、浙江大学,孙守迁老师,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94、浙江大学,魏尔清老师,生理科学实验95、浙江大学,陈天洲老师,嵌入式系统96、浙江大学,马庆国老师,应用统计学97、浙江大学,郑树森老师,外科学98、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来建良老师,数控切削加工99、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梁曦老师, Visual C#.NET程序设计100、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胡华江老师,电子商务实务10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王志梅老师,实用网络技术10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王自勤老师,物流管理综合实务103、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陈笑缘老师,经济数学104、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支涛老师,越剧唱腔10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孙慧平老师,数控机床调试、安装与维修技术 106、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郭福春老师,现代金融概论107、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王英华老师,水工建筑物108、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章金萍老师,营销策划技术109、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王和平老师,中药炮制技术110、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俞月萍老师,药理学111、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赵建新老师,企业ERP沙盘应用112、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徐盈群老师,市场营销学11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马广老师,成型设备操作与调试114、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唐长国老师,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115、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马汝星老师,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116、浙江大学,陈纯老师,整合与创新设计117、浙江大学,史晋川老师,微观经济学118、浙江大学,林来梵老师,宪法学119、浙江大学,叶恭银老师,植物保护学120、浙江工业大学,周旭老师,标志设计12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孙玲玲老师, EDA技术122、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孙咏梅老师,建筑工程造价123、浙江中医药大学,连建伟老师,方剂学124、浙江财经学院,沃健老师,基础会计125、湖州师范学院,刘太顺老师,复变函数126、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沈海娟老师,路由与交换127、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赵益老师,交互式多媒体制作128、浙江大学,来茂德老师,病理学129、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陈开考老师,自动变速器诊断与维修 130、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胡繁荣老师,蔬菜生产技术13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卢行芳老师,鞋类生产工艺13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陈亚东老师,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13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淑婷老师,计算机装饰效果图设计与制作 134、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叶国丰老师,商业店面与橱窗设计135、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金雁老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36、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文兵老师,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 137、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白彦老师,基层常用法律文书制作138、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孔德兰老师,财务管理实务 139、浙江大学,刘建新老师,动物营养学140、浙江大学,陈天洲老师,并行计算与多核程序设计 141、浙江大学,陈越老师,软件工程(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河北大学20022006年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48门)
![河北大学20022006年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48门)](https://img.taocdn.com/s3/m/331789de6f1aff00bed51e0f.png)
新闻学院
新闻学概论
李广增马金平焦国章张威杜友君刘赞
省级
2002
计算中心
信息技术基础
边小凡张淑君罗朝晖黄炜武戎邓娜李博李俊
齐鸿志郭字周娄健肖艳琴王宇刘铁英叶秀臣
省级
2002
艺术学院
装饰艺术设计
杨文会田野史钟颖
省级
2002
人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詹福瑞刘崇德韩成武李金善姜剑云王素美焦茂林
田玉琪洛保生田小军林大志孙微韩田鹿贺严孙光
政治经济学
程长羽、安建华、刘秉龙刘颖王庆、朱长存李仕忠王娟
省级
2005
生科学院
动物生物学
朱明生、谢松、张锋、张俊霞、董赛红、刘龙
省级
2005
人文学院
现代汉语
郭伏良、张安生、张莉、魏慧萍、王强军、武文杰、李丽
省级
2005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学
李佐文、赵林、叶慧君、张天伟、赵德全、刘宝权
省级
2005
化学学院
省级
2003
经济学院
统计学
李林杰顾六宝董正信刘树高彩卓金剑张敏丽
刘永亮张明倩刘超许秋起
省级
2003
马列教研部
思想道德修养
高春花柴素芳任凤彩张洁周小丽
省级
2003
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
单金缓马志广郭花枝郄录江申世刚孙素芳杜保安刘秀英
省级
2003
管理学院
初级会计学
马彦玲陈文华冯雪莲刘桂英李艳芳范新安
省级
2003
梁素贞吕建营王武岭韩振峰胥仕元石东坡田瑞兰
省级
2003
物理学院
信息光学
郭庆林薛国良梁宝来魏艳红苏红新王颖
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规划书
![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规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e38251f02af90242a995e56f.png)
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规划书一、课程建设目标1. 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 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4.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索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5. 组建南方焊接培训中心,面向企业形成集短期培训、焊接技能等级鉴定、国际焊接人员培训、有色金属焊接培训于一体的培训中心,尽快形成南方焊接培训基地。
6. 建立搅拌摩擦焊接实验室,大力开展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研究、开发、培训、产品试制、加工、推广和应用等工作,促进职教与地方经济结合。
二、课程建设内容2.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1.1 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具体目标:打造设施设备技术含量高的焊接实训基地,能完全满足本课程实践项目教学需求。
(2)具体措施:在现有实验实训的基础上,学校计划近三年内投入150万改善焊接专业教学条件,新建焊接实训厂房800m2,购置一批设施设备,力争一次性容纳学习实训人数达200人。
并全年面向社会和行业的200人提供实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综合现代化焊接实训基地。
2.1.2 校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挖掘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力争在两年内增加2个校外实训基地。
2.2课程团队建设2.2.1 具体目标:用两年的时间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掌握较强的操作技能的专职师资队伍,形成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
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62%,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100%,“双师型”教师达到90%,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
2.2.2 具体措施:(1)2009年针对课程团队现状,制定出科学、切实可行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做到教师培养有计划、有措施,有方向、有专人指导。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4241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2.png)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一、目标和意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旨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该方案将充分利用省级资源,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一批优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二、方案实施步骤1. 确定建设目标:明确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的学科范围和年级范围,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和学生需求,制定具体目标和指标。
2. 选题建设:选取一批关键的、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和课程,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建设方案。
3. 教材建设: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教材,注重教材的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4. 师资培训: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跨学科、跨科目的教学交流和合作。
5. 教学实施: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6. 教学评估:设立教学评估机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问题,不断改进精品课程建设。
三、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省级教育部门加大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等工作顺利进行。
2.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对精品课程建设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3.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教学质量。
4.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推广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吸引更多学校和教师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中来。
四、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2.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声誉,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3. 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积累经验和做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中来。
5. 增加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省级精品课程介绍
![省级精品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b26d4cb0c22590102029d2a.png)
省级精品课程介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本课程在福建师大建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之初就同时设立。
改革开放后,学科专业发展较快,八九十年代教研室从教人员一直保持4-6人的稳定规模。
这期间,主要做了几件有意义的事:1、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长期保持大规模开展师范生技巧训练,建立了一套教育实习的完善机制,在省内高校和中学很有影响。
2、1996年主编、出版了《语文教学原理与艺术》一书,有了自己的学科教育教材。
3、1990-1993年在附中主持进行省教育厅重点实验项目《阅读教学改革探索》,项目负责人赖瑞云就阅读教学深入研究,仅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论文就有四篇,并将其成果反响到了《语文教学原理与艺术》教材中。
2000年底新课改启动后,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逐步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积极投身新课改,全体人员参加了孙绍振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标教材的编写,其中赖瑞云任副主编,林富明、冯直康为常务编委。
历时六年,全部完成了六册教材和三十册教参、教辅材料的编写,并经教育部正式通过和出版。
本课程人员还深入全国七个省实验区参与课改培训、指导工作。
二是主持五届国家级、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及三届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同时,主持十届教育硕士教学工作。
三是深入进行课改方面的理论研究,撰写出版了相关著作《课程标准解读(语文卷)》和《混沌阅读》,并获省政府三等奖,特别在深渗透进行中学教材编写的六年中,赖瑞云撰写出版了中学阅读习题解读短文500多篇八十多万字,林富明主持了十几种系列教辅材料的编写出版,冯直康编选、出版了120多万字的课外阅读。
这些紧密结合中学的应用性研究,使本课程人员积累起了丰富大量的中学语文教学和课改的实际体验、经验、案例,同时使本课程人员深感:包含师范生在内的许多语文教学人员教学效率低的致命原因,就是不善于钻研教材,不善于揭示名篇佳作的精华要妙、语言奥秘,以及不善于转化为教学处理。
于是确立了本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
湘潭大学精品课程一览表
![湘潭大学精品课程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6cd7924dcf84b9d528ea7ad0.png)
张平
湘大教发[2006]21号
2006年
校级
48
综合法语
外国语学院
曾新民
湘大教发[2007]20号
2007年
校级
49
C语言程序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
黎自强
湘大教发[2007]20号
2007年
校级
5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化工学院
童志权
湘大教发[2007]20号
2007年
校级
51
电工学
信息工程学院
11
水污染控制工程
化工学院
戴友芝
湘教通[2008]202号
2008年
省级、校级
12
机械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谭援强
湘教通[2006]133号
2006年
省级、校级
13
跨文化交际学
外国语学院
李素琼
湘教通[2006]133号
2006年
省级、校级
14
离散数学
信息工程学院
刘任任
湘教通[2006]133号
2006年
省级、校级
校级
60
高等代数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肖爱国
湘大教发[2010]2号
2010年
校级
61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学院
刘跃进
湘大教发[2010]2号
2010年
校级
62
专利信息检索
知识产权学院
肖冬梅
湘大教发[2010]2号
2010年
校级
63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公共管理学院
陈能华
湘大教发[2010]2号
2010年
关于对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验收的通知
![关于对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验收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04b6d1fb90d6c85ec3ac68d.png)
关于对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验收的通知各学院、各位精品课程负责人:根据《2013年度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中“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验收暨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的要求,今年将对我校2008年—2009年建设的10门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验收(名单详见附件1),现将有关验收事项通知如下。
一、验收的内容(一)所有课程请在我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建设课程网站,课程网站必须制作课程首页面(可参看“中国民族史”和“普通生态学”网站)。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习题、实验指导、网络课件、授课录像、参考文献目录、相关教学资源库等)必须上传课程网站。
(三)课程教学中的网上互动(如在线答疑等)及学生评价情况请链接到课程网站。
(四)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含校级建设经费)。
二、验收时间安排(一)请课程负责人及时更新课程网站内容,开展自查,填写《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审核验收情况表(2013年)》(附件2)和《云南大学教学建设项目经费使用自查表》(附件3)。
2013年4月30日前将电子版和纸质的表格上报到教务处质量工程项目办公室(文津楼116室)。
(二)2013年5月1日—8日,学校对各门课的课程网站进行检查,并及时将检查意见反馈给课程负责人。
(三)2013年5月9日—10日,学校向省教育厅上报验收材料,并保障课程网站的顺利访问。
(四)2013年5月10日之后,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验收课程进行网上审核,并公布验收结果。
凡通过验收的精品课程将建设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额外获得省级资金支持,并在云南省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程网站。
三、凡课程负责人发生变更或新增课程负责人的,请填写《云南大学教学建设项目负责人变更情况登记表》(附件4 ),2013年4月30日前随验收材料上报教务处质量工程项目办公室。
四、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质量工程项目办公室曹琳、韩光兰老师,联系电话:65031511;课程网站制作、更新方面的问题请咨询网络与信息中心张老师,联系电话:65031006。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21dfb1711ed9ad51f11df204.png)
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等学校
省级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
来源:高等教育处时间:2016-12-07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评选2005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及组织推荐国家精品课程有关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05]13号)要求,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通过,我厅审核确定武汉大学的“生物化学”等104门课程为2005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
所有课程已在网上公示且无异议,现予公布。
省级精品课程有效期为4年,其间,课程内容按规定向全省高等学校免费开放。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各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加强课程建设投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有关高等学校要确保“省级精品课程”网站的免费开放和正常运转,并不断更新和完善。
我厅将定期检查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络运行情况和课程内容更新情况。
对于管理不善的课程,我厅将责令整改,直至取消其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未经学校和著作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将省级精品课程内容用作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
附件:2016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
2016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2ab1a9987c24028915fc3d7.png)
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一、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 6号)、《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 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 2号)和《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 135号)精神制定。
2.评审对象为原省精品课程,且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完成转型升级。
课程的基本要求为适合网络共享及网上公开使用,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3.评审的审阅材料为《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申报表》以及评审系统中的所有课程资源。
4. 评审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审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包括否决性指标、评分指标和专家评审意见三部分。
5.否决性指标逐项评审后,评审对象若出现其中任一情况,即判定为不合格,不再继续评审;评分指标总分计算:M = ∑KiMj,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j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专家评审意见为对评审对象的总体评价。
二、评审指标2.评分指标①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在知识产权协议的约定下,基本资源免费共享。
②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荐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的通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荐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84967bcdd88d0d233d46acf.png)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荐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
名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人社函[2011]344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2011.07.12
【实施日期】2011.07.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荐省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的通知
(苏人社函[2011]344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创示范专业、讲精品课程、做名牌教师”活动的通知》(苏人社发[2010]32号)和《关于实施“百千万”师资培养工程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苏人社发[2011]130号)精神,省厅决定“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省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中评选产生40门精品课程和20名教学名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标准
按照《江苏省技工院校精。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开放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b655afd4d8d15abe234ee6.png)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推荐书
所属学校安庆师范学院
推荐形式□选题√课程
选题/课程名称实变函数
所属学科数学
课程负责人周其生
申报日期 2012-7-16
推荐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制
填写要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1.课程负责人情况
2.其他主讲教师情况
注:若其他主讲教师非本校教师,请在备注栏填写受聘教师类别及实际工作单位。
3.课程情况
3-1 课程概况
3-2 课程描述
4.评价反馈
5.技术支持
6.建设措施(学校的支持政策与措施)
7.推荐评审意见。
基于省级精品课打造“金课”的理念及措施
![基于省级精品课打造“金课”的理念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95ca06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79.png)
自2003年国家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之后,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该项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07年正式启动之后受到全国各省高等院校的广泛重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省级精品课程项目成果应运而生。
随后在教育部实施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总体部署以及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金课”、一流课程等都受到广泛重视。
尤其是“金课”的打造在淘汰“水课”的同时大大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一、基于省级精品课打造“金课”理念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其历经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本科课程四个阶段。
伴随时代社会发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多项措施加强高水平精品课建设。
所谓省级精品课程主要是指省级建设的精品课程,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评价指标评选审批并确定的精品课程。
从另一层面来看,省级精品课程是一种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特点在内的示范性课程,这种示范型课程的建设与选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地方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示范作用,在全面优化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在2018年8月出台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在全面梳理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这也是教育部文件中首次运用“水课”、“金课”教育热词,“金课”也一时间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代名词。
所谓“金课”是融合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精品课程,是一种高质量、高品质、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在打造省级精品课程的过程中,要真正实现精品课程的“精”与“金”,必然要在开发优质课程中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与立德树人工作,努力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质量人才。
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b66617ba8956bec0975e3dc.png)
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本科)
推荐单位新乡学院
所属学校新乡学(非部属)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历史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历史学类
课程负责人王献军
申报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九年三月
填写要求
一、以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
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名主讲教
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 主讲教师情况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主讲教师情况⑵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主讲教师情况⑶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教案队伍情况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案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课程描述
.自我评价
.课程建设规划
,
. 学校的政策措施
. 说明栏
31 / 31。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3e1a775a8102d276a22f98.png)
校内评审标准和分值
1.建设基础
10分
课程建设基础
已结题省级精品课程10分;已结题市级精品课程6分;已结题校级精品课程2分
2.教学内容与资源25分
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能够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
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10分
5.教学效果与影响10分
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
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10分
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5分
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5-15分钟短视频模块集。10分
3.教学设计与方法15分
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15分
4.教学活动与评价20分
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
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10分
(6.18)省级精品课程评估细则及评分表
![(6.18)省级精品课程评估细则及评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929ef826bd64783e09122b49.png)
②有专职的实验室人员,任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建设,有高水平的实验教师且有科研或者教研成果;1分
③实验(实习、实践)讲义及指导书完备,质量高;1分
④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和要求,开出率100%。;2分
6
5-2
校外实习环境
建设与
5
3-4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①已具备进行网络教学的条件(有资源且随时可发布);2分
②有进行网络教学的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分
③课程教学环节已使用网络,且定期更新;1分
5
四
教
学
队
伍
15
分
4-1
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
②职称结构合理,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30%;1分
③双师教师比例50%;2分
④兼职教师比例30%;1分
⑤有师资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可行;1分
⑥有青年教师培训(含工程实践)计划,效果显著;1分
⑦全部教师严谨治学,责任感强、团结协助精神好。1分
8
五
实
践
条
件
10
分
5-1
校内实训
条件
设备与
使用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②学生就业率90%;2分
③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优良率80%;1分
5
特色
及政
策支
持
10分
特色与创新
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及课程教学上具有突破及独创性成果
省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规划书.doc
![省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规划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c15232d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6.png)
XX县职业中专学校省级精品课程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根据湘教发〔〕号文件精神和湘教通〔〕号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将《机械制图》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确保该课程按期达到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特制定本建设规划.第一部分项目建设基础一、项目建设现状对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现就我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现状作如下自评.、建设措施.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于年月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有现场专家参与的专门的工作班子,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和一系列工作制度、奖惩制度,并对精品课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确定将《机械制图》、《》、《服装》作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拟将《机械制图》列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校设立了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每年万元,两年共万元.、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和该课程所涉及专业的职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我们确定了如下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能绘制机械零部件图纸,并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参加测绘员和设计员资格认证考试,优秀学生还可以参加美国公司的认证考试,获得全球通用的工程师证书.、课程内容和结构。
为了使该课程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标准要求,多年来,我们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遴选,添置了一批课程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
与此同时,我们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将《机械制图》、《》课程整合为如下模块:⑴读图识图模块。
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及基本要求,基本几何体的作图、轴测图、组合体视图、图样的常用表达方式.⑵手工绘图模块.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手工绘制、零件图的手工绘制、简单装配图的手工绘制。
⑶绘图模块.基本图形的计算机绘制、零件图的计算机绘制、装配图的计算机绘制。
⑷(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浅述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浅述](https://img.taocdn.com/s3/m/b49f90b5767f5acfa0c7cd80.png)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浅述精品课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砝码和标尺,是推进教学改革工程的新领域,是检验高校教学、科研及整体发展水平的窗口。
《2003-2007年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深化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学,建设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课程简介人体解剖学课程是一门课程容量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
但解剖学内容繁杂,名词术语众多且抽象,难记易忘,以及标本散发的福尔马林刺激性气味,加之传统的板书、挂图教学方法,对于刚刚步入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常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根据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在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计划、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视教材建设、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精品课程的根本。
近年来,根据人体解剖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自身潜力,提高了中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科研方面的能力。
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初级1人。
硕士和硕士生为6人,占55%比例,博士和博士生6人,占55%比例。
目前本学科形成4个研究方向:(1)表皮干细胞修复器官缺损;(2)神经肽与临床疾病;(3)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机制;(4)创伤修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三年内获得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相,合计经费32万元。
鼓励教师和实验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发表科研论文,三年内发表学术论文17篇,SCI收录论文5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6篇。
本学科团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近两年内获得省级以上课题4项;发表国家级教研论文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精品课程
一、申报范围与条件
(一)申报课程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高职高专课程。
本科院校申报的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在高等学校已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
高职高专、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申报的课程,要兼顾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要以本校专任教师为主,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
(二)申报课程必须是校级精品课程,建有网站。
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最新的申报表、课程简介、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作业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指定教材、参考文献目录、至少三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同行专家及学生评价。
(三)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为加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力度,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在5年内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逐年增加上网的授课录像,在2至3年内实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
二、鼓励政策
为提高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全省高校优质的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鼓励校际之间合作共建省级精品课程。
两校或多校分别提供本校最优质的主讲教师和其它课程资源,分工负责课程授课录像、教学课件制作等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合作共建的精品课程应以同类高校或同类专业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为主,吸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最新成果,兼顾校内主辅修、双学位和跨系、跨校修读学分的需要,逐步建成相对完整的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
合作共建的精品课程不占某一高校申报限额。
三、评审名额
2009年度评审产生200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中研究生教育20门左右,本科生教育90门左右,高职高专和成人继续教育90门左右。
申报限额为:
1.研究生教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每校不超过4门。
2.本科教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每校不超过10门;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6所省属大学每校不超过8门;其它普通本科高校每校不超过6门。
3.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高职学校每校不超过5门,其它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每校不超过3门。
为进一步优化省级精品课程的学科分布结构,省教育厅在安徽高教网上公布往年省级精品课程的学科分布情况,供各申报单位参考。
对与已入选课程相同或相近且入选数量已经较多的课程,将限制评审。
四、申报材料
(一)网络材料
在“在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提交《2009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二)纸质材料
以下材料一式三份:
1.学校的推荐公文;
2.《2009年度省级精品课程推荐汇总表》及电子文档(附件10);
3.《2009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附件11);
(三)精品课程网站
申报高校要在本校校园网主页上建立“精品课程建设”栏目,并建立申报课程支撑网站,将申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教学课件、现场教学录像等材料,制作成电子版本上网运行。
教学录象的上网技术标准见附件12。
各申报学校自课程申报之日起至本年度评审工作结束期间,要保证申报课程支撑网站的正常运转,保证专家可以通过授权审看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源。
凡因申报课程所在学校原因导致专家无法正常在线评审,且评审期内经提示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将视为不具备申报条件取消参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