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关于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关于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为了发展区域经济,甘肃省委、省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实际,先后经过八次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其中“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是最后提出的,也是最完整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一些学者单纯从理论性、结构性方面出发,套用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研究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另有一些学者从农业种植、养殖,或者“工程技术”的角度做了一些有益探讨;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价值文化角度,以及市场经济秩序、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企业家创新精神、产业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研究的较少。

提出的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指导意义有限,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小。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的快慢与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秩序公平与否、商业文化形成与积淀、资源禀赋的多寡都有很大关系。

单纯从那一方面研究经济问题都带有片面性,研究形成的发展战略实际意义都不可能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都非常有限。

综合看甘肃经济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1.发展战略不够清晰。

中心带动,怎样带动、用什么样的优势带动,干部学者理解不一,说法不同。

从我省进出口贸易可以看出,中心带动优势不明显。

2010年1-10月,进出口增速达到118.1%,比全国增速36.3%高3倍多,排全国第一位;出口增速153.3%,比全国平均增速32.7%高4倍多,排名全国第一;进口增速109.5%,比全国平均增速40.5%高两倍多,排名全国第二。

但进出口总量最大的是金昌市,而不是兰州市,金昌市占到了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2.6%;兰州市进出口总值仅为10.0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16.6%,且主要进出口商品为5-7号燃料油、硅铁和石油及天然气钻机,三项商品占兰州市进出口总值的13.4%。

这说明兰州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工业,而是靠服务业和其他产业。

2.商业文化尚处初始阶段。

良好的商业文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规划,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以及相关国家的高度關注。

一带一路涉及我国的许多地区,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甘肃经济发展。

關键词:一带一路甘肃机遇挑战引言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其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国家、众多产业,需要对各种生产元素进行调配,从宏观角度加强规划与管理。

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的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发生了改变。

甘肃省处于一带一路建设区域范围内,新战略的提出,为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甘肃省必须要加强对各种机遇的把握,并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提高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变的标志,这个构想的提出,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水平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满足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特区、新区的建设,我国对外开放力度有了很大提升,但纵观当前我国的经济格局,对外开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阻,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实现全面发展,必须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一带一路战略正好满足此要求。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水平较低,必须要大量的资本、技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资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可以实现要素输出。

一带一路的建设正好顺应了我国生产要素流动的趋势。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一带一路下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沿线的省市,将面临更大的机遇。

关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制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的主要 限制性 因子 。
同样 , 县域 经济 的发 展 也 受 区 位 因 素 的 影 响 。地理 位 置 决 定 着 一个 县 的 区位 状 况 , 定 着 它 的交 通 状 况 、 外 开放 条 件 与 开 决 对
全省生产总值的 比重不足 1 , / 与东 部发 达省份个体私营等非公 3 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 巾所 占比重达 8 %以上的状况相 比 ,甘肃 0 省非公 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从产业结构 看 , 第一产业 比重过大 , 二、 三产业 发展水平不 高 , 特别是 工业 化水平较 低 , 型工业 发 新 展缓慢 。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 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 弱 , 民增 收难 ; 农 工业 比重偏小 , 工业经济实力不 强 , 产业结构 不 优, 科技含量不高 , 缺乏市场竞 争力 , 企业数量虽 多 , 但规模普遍 较小 , 生存发展 困难。从生产力布局看 , 区域高度集 中和以重工 业 为主导 的初级生产力布局模式 尚未被根本打破。
县 域经济活力是县域经济市场 机制力量的体现 。从 非国有
经济 比重及就业结构等指标可 以反 映出一个 区域 的经济 活力 程
度 。从 甘 肃 目前 县 域 的状 况 看 , 公 经 济 在全 省经 济 份 额 中的 比 非
集能力低 , 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
1 现有 生产 力 发 展 水 平 不 高 . 2
企业贷款处 于萎缩状态 。据调 查 , 金融机构对县 域中小企业贷款
申请的户数满足率为 5 %, 0 金额满 足率为 4 %。 6
1 经 济 结构 不协 调 且 经济 活 力 不足 . 3
1 自然 资 源禀 赋 与 区位 因素 影 响 . I

对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变迁的思考

对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变迁的思考
第2 5卷 第 1期 20 0 9年 1月
甘肃科 技
Ga s c e c nd Te h l g n u S in e a c noo y
l 22 No 1 ,.5 D .
J n 2 0 a. o 9
对 甘 肃 省 经济 发展 战 略变 迁 的思 考
王 纪伟
(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 甘肃 兰州 707 ) 300
摘 要 : 了快速发展甘肃省经济 , 为 甘肃省制定 了一 系列具有特 色 的经 济发展 战略 , 每一战 略的形成有其 特定的环
境背景 , 以及明确的战略 目标和战略重点 。通过对 发展 战略的 回顾 , 析其 主要 特点 , 出甘肃 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剖 提
制定的对策分析 。 关键词 : 甘肃 ; 区域经济 ; 战略 ; 变迁 ; 思考
甘肃 自然 条件恶 劣 , 业基 础薄 弱 , 农 农村 贫 困面 大 , 革开 放 以来 , 肃历届 政府 把农 业和农 村经 济 改 甘
发展摆 在 十 分 突 出 的地 位 。“ 造 河 西 ” 甘 肃省 再 是 河西地 区 开发 历 程 中 的第 三 次创 业 。第 一 次是 六 、
13 “ 业强 省” 项 目强省” . 工 “ 战略
甘 肃工 业 的主 导产 品是 以有色 金属 、 色 冶金 、 黑
石 油化 工 和建筑 建 材 业 为 主 的原 料 工业 , 是甘 肃 工
第1 期
王纪伟 : 对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变迁的思考

业 的支 撑点 , 加工工 业 较 为薄 弱 , 仅产 量小 , 不 而且
中 圈分 类 号 :2 7 F 0
1 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 的变迁
改 革开放 以后 , 肃从本 省 实际 出发 , 从 不 甘 先后

做好“六能”文章 畅通经济循环--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甘肃发展的思考建议(二)

做好“六能”文章 畅通经济循环--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甘肃发展的思考建议(二)

DEVELOPING | 麵论坛做好“六能”文章畅通经济循环—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甘肃发展的思考建议(二)■课题组(上接第三期)(二)枢纽聚能这是甘肃的一个突出 优势和发展基础,也是国家 赋予甘肃省的重要定位。

我 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矛盾,甘肃一方面是天然意义上 的良性枢纽,具备“天造地 设”的特质,而另一方面随 着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格 局变化,这种枢纽优势却在 相对弱化。

以铁路货运量为 例,“十三五”以来,甘肃省4年货运量分别为0.59亿吨、0.605亿吨、0.609亿 吨、0.54 亿吨,分别増长-1.27%、3.3%、0.6%、-11. 8%,而同期陕西省货运量分别为3.55亿吨、3.92亿 吨、4.22亿吨、4.48亿吨,分别增长7.6%、10.4%、 7.9%、5.9%0纵向看,甘肃省铁路运输总量近年来基 本处于徘徊状态,增幅下滑明显;横向看,与陕西省 有很大差距,而且差距持续扩大。

这反映出甘肃经济 在供需两端都比较乏力,在参与大循环中既需要迫 切做大产业规模、刺激消费市场,也需要从物流商贸 业发展的规律出发,切实在打造枢纽制髙点上进行 突围突破,加快把甘肃通道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循环优势。

从“靠啥聚”来看,最为迫切的是在完善综合交 通网络的基础上,争取尽快打通铁路交通“任督二 脉”。

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尤其是铁路短板较为突出, 成为制约甘肃放大枢纽优势的瓶颈制约。

为此,应抓 住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机 遇,集中力量在“十四五”时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为打造枢纽中心提供有力基础支撑。

我们认为, 当务之急是建设以两条铁路为主的区域开发轴线和 战略运输通道。

①加速建设甘肃中部铁路通道(第二 中轴线)。

目前,全省贯通东西的大动脉主要是从陕♦课题组成员: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杨映琳、任旭东、顾昕、李海滨、徐立乐、白旺彩、冉博文32发展 |2021.04发展论坛丨DEVELOPING西经天水到兰州的铁路,由于陕西发展水平相对较 高,形成了对甘肃的节流、虹吸效应。

“一带一路”对甘肃经济发展的挑战和策略应对

“一带一路”对甘肃经济发展的挑战和策略应对

“一带一路”对甘肃经济发展的挑战和策略应对甘肃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甘肃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甘肃经济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模式,促进产业升级。

甘肃必须努力拓展经济空间,构建新的经济格局。

标签:一带一路;甘肃经济;策略一、引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广大的西部地区在整体经济中处于较弱地位。

要获得发展,除了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之外,也同样需要借助政策外力,以便能够乘势而起。

在这种对扶助政策的强烈渴求状态下,“一带一路”的提出无疑给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创设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省份的甘肃,必须积极面对伴随这一机遇而来的挑战,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并坚定实施。

甘肃要依托自身的资源条件,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短板根据“短板效应理论”,一个由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里能装下多少水并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来决定,这就是木桶理论。

如果把木桶理论应用在经济领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总是被一个或者几个问题拖慢、拖后,要想使经济能够获得良好的运行状态,就一定要先找出拖慢、拖后经济发展的那块短板。

要想找出甘肃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哪里,首先让我们用一些数据来说明短板所在。

甘肃省2010年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二者相差5920.45元,到2015年,这一差距已扩大至7428元,扩大了25.5%。

2010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人均纯收入相比,二者相差2494.3元,到2015年时,这一差距已经扩大至4486元,差距扩大了79.9%。

2015年时,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3:1,而同一指标在甘肃省则高达3.4:1,比全国高出了24.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居于全国第一位。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5年分别只占全国的平均水平的76.1%和60.7%,位列全国之末。

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甘肃省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地处西北地区,处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位置。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甘肃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本文将分析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甘肃省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甘肃省经济以农业基础较为丰富,同时也在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甘肃省需要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加工贸易价值。

2.区域发展不平衡:甘肃省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全省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这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城乡发展差距也较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甘肃省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继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发展,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资源环境矛盾:甘肃省地处西北,资源相对丰富,但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另一方面,甘肃省还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省未来趋势展望1.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甘肃省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通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甘肃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未来,甘肃省将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培育新兴产业:甘肃省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

通过引进外资、推动创新创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甘肃发展特色经济的内涵及具体思路

甘肃发展特色经济的内涵及具体思路

[ 金 项 目] 本 文 为 甘 肃省 哲 学 社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 基 “ 肃 省 培 育 和 壮 大特 色优 势 产 业 问题 研 究” 阶段 性 成 果 。 甘
3 、甘 肃发展特 色经济符合李嘉 图比 较优 势学 说 ,充分 发挥 本地 区的 比较优 势, 从而有效地克服地 区产业结构趋 同的 弊病 , 推动甘肃地 区经济结构 的战略调整 和优化升级。
个 因素入手, 出促进甘肃特 色经 济发 提
展 的 具体 思路 。
[ 关键 词】
甘 肃 ;特 色经 济 一个具有空间差异性 的经济体系 ,在这 个系统里 ,特 色经济 的
各 个 组 成 部 分 形 成 一 个 相 互 联 系 ,相 互 促 一 进 ,相互作用 ,缺一 不可的整 体。这个 体 系的形成 ,应该包括 以下几个方 面内容。 1 以特 色产品为核心 如果 没有 一 批 名优 和 拳 头产 品 , 展 二 、甘肃发展 特色经济的现实意义 发 区域特色经济是难 以想象 的。在 日益激 烈 区域特色经济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 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名牌品牌 的商 品必然 受 求 ,依据本地 区经济、社会 、文化特有 的 到冷落 ,也说 明没有 特色。特 色经济表 现 现实基础 、资源条件和生产力水 平 ,能最 在物质形态 ,就是产品的 “ 、特 、优、 大限度地 扩张经济总量 ,经济效益 显著 , 名 新” 并根据市 场的变化不断更新换代 , , 实 能确保具有鲜 明区域特点 的经济 结构。 这 现产品的系列化 , 终形成各种各样的名 对于促进甘肃地 区产业结构的调 整和地 区 最 牌产品特色 ,以满足某种独特 的、多样化 经 济 增 长 ,具 有 无 比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的 市 场需 求 ,这 种 特 色 具 有 不可 替 代 性 。 1 甘 肃 发展 特 色 经 济 不 仅 符 合 “ 散 业 , 但 要 守 住 现 有 的 特 色 , 要 突 出 创 、 耗 不 更 因此 , 特色 经济 的体 现是靠特色产品来体 结 构 理 论 ” 的基 本 原 理 , 是 经 济 全 球 化 、 新 能力 。在 主动 融人 经济 全球 化的过 程 也

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

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

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带动:率先发展扬风帆——论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一)如果说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则是其中最响亮、最动人的音符。

如今,陇原大地,新的发展乐章已经奏响。

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

这是甘肃崛起的新号角。

此中,一个?音符?最值得期待: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这是兰州、白银的新使命。

(二)?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这句话,拉开了一部分有条件、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的大幕,也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源泉。

放眼全国,东部地区率全国之先,而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每一项重大战略,也有其?率先?的城市布局。

立足甘肃,以至西北,区域发展同样呼唤自己的?龙头?。

这里,兰州之于甘肃,如东部之于全国,是?龙头?的必然之选。

从区位看,兰州处于大西北?座中四联?的特殊位臵。

从历史看,兰州始终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现实看,经过60年积累与发展,兰州综合实力大大提高。

可以说,我省区域发展战略支持兰州率先发展,既是?兰州战略?的新接力,又是兰州、甘肃发展的再出发。

(三)率先发展,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理念。

在我省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困难。

率先发展,意味着会首先触及矛盾、面对困难。

为此,作为一种责任,率先发展,决不能绕着困难走,而是要在改革上先人一步,在发展上快人一拍,率先搬掉?拦路石?,率先趟出新路子。

而且,在新的发展时期,兰州的率先发展,决不能单纯追求速度率先,也不能延续传统发展模式。

作为一种理念,率先发展,就是要彻底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思维惯性、发展方式,率先科学发展。

一定程度上说,中心城市发展的责任和理念,直接影响区域发展战略的成败。

中心城市只有敢为人先,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方能不负?龙头?使命。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产业发展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产业发展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产业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中包括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

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将在这一战略背景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甘肃省产业发展将在这一大背景下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甘肃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宏观层面1.1 地理位置优势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部,是我国面向中亚欧洲的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

甘肃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甘肃省将会成为连接西部内陆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通道和枢纽,这为甘肃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1.2 丰富的资源优势甘肃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特别是在矿产资源方面,甘肃省具有独特的优势,铝土矿、煤炭、石灰石等资源储量丰富。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这些资源将会得到更好的整合和利用,为甘肃省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1.3 发展空间广阔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甘肃省将成为连接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

未来,甘肃省将会有更大的开放空间和前景,国际合作会更加紧密,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这将为甘肃省的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2.1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甘肃省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甘肃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同时又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位置,这为甘肃省的农产品出口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未来,甘肃省将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打造更多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促进农产品出口,实现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2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中心甘肃省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物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

甘肃省将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物流中心和枢纽,加强与中亚和欧洲的物流合作,促进货物流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商品流通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

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

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省份。

为了促进甘肃省的区域发展,制定和实施一项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目标、重点领域和措施。

一、背景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然而,长期以来,甘肃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

为了推动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制定一项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二、目标1. 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年均GDP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 生态环境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3. 社会事业目标: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三、重点领域1. 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哺育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2. 发展新兴产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哺育壮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创造、生物医药等。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交通运输便利化水平,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4. 打造旅游名省:发挥甘肃省独特的自然体面和人文景观优势,加强旅游资源开辟和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5.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四、措施1. 制定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甘肃省,支持创新创业,提供财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2. 加强人材引进和培养:制定人材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材到甘肃省工作和创业。

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人材培养质量。

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解读

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解读
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的解读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陈开雄
2009年10月19日,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 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 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 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
2010年1月25日在甘肃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 议上,省长徐守盛在《政府工作报告》提 出,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 全面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 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培 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中心带动是核心,是龙头,是重点。 中心带动 两翼齐飞是关键,是引擎,是助力器。 两翼齐飞 组团发展是基础,是优势,是特色。 组团发展 整体推进是目的,是方向,是落脚点。 整体推进 无论是“中心带动、两翼齐飞”,还是 “组团发展”,其根本的目标还是要落脚 到“整体推进”上。
奋斗目标
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
四、整体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整体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整体推进” 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 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五个 五个 方面实现新突破 注重各项社会事业全面、综合、协调发展,最终 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五、甘肃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完 整统一的体系。 整统一的体系。
一、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的 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 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 白银都市经济圈, 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 白银都市经济圈 龙头带动作用。 龙头带动作用。
二、两翼齐飞---区域发展战略的双引擎 两翼齐飞---区域发展战略的双引擎

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经济学院国贸101 马佩璇甘肃省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最佳的选择。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结构脆弱。

解放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10多年来,甘肃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甘肃省2008年末常住人口为2628.12万人,比2007年净增10.96万人,增长0.42%,是西北第二人口大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省人口总量增速减缓,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省人口总量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增长速度稳步下降。

然而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料,自然界所提供的自然资源量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改善表现为强烈的稀缺。

甘肃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甘肃在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伴随着资源的低效率利用。

甘肃省是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省份。

目前省内煤炭探明保有储量86亿吨,人均贮量仅有400吨左右;石油资源贮量人均仅10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窑街等重点资源型城市(矿区),现在都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

与此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着甘肃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甘肃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回收率仅为30%,而现阶段我国重点煤矿的回采率平均为6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37%。

而甘肃省内矿产资源开采中,乱挖滥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的加工利用基本上仍是“资源—产品—废弃物”一次性单向粗放型利用方式。

(二)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过快甘肃省1999年至2003年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98%、3.23 %、1.88%、4.36 %、11.82 %;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90%、8.70 %、9.40 %、9.40 %、10.10 %,逐年能源消耗呈递增趋势,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加重了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而且造成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资源的低效率利用。

论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与战略决策的若干重大问题

论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与战略决策的若干重大问题

2019年2月社科纵横Feb ,2019总第34卷第2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 .34NO .2按照常规,从2019年初开始,就要由省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各个部门参与和专家咨询等,来做“十四五”规划的前期基础调研工作,包括“十四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基本省情、主要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等,还要做增长速度、结构和增量变化等许多必要的预测分析,为2020年形成最终规划纲要打好基础。

我们认为,要做好甘肃省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切忌搞“短平快”,要赶早动手,积极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团队,对全省各方面问题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找准甘肃省在发展思路、战略、政策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原因所在,使得我们提出的规划方案、战略思路和对策措施等,能够更加切实可行,有比较好的可操作性。

本文是在对甘肃省几十年规划、战略、政策、实践等,进行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出了许多希望高层决策者们重视的问题,希望能够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决策参考资料。

一、总结40年发展战略演变,找准战略短板发展战略是实践的前导,做好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首先必须充分考虑总结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甘肃省的主导战略的演变过程,反思战略不足,实践意义重大。

从1978年到2018年,甘肃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三大问题上都存在明显的短板。

有些时候是战略选择不当,是战略决策失误;而在多数时候是战略落实难以到位,战略提法没有问题,战略构思也不错,但是,就是落实不了。

根据历史资料,在20世纪的80年代即改革开放的初期,甘肃省的战略是“培育新产业+解决大问题”,工业抓大问题,产业抓新项目,农业抓增产增收,人才抓交流提高。

从1993—1996年,是以商贸战略为主,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国家西北商贸中心,实际是实施“市场战略”,全民下海。

从1996—2001年,是“双带整推”战略,以大带小,以城带乡。

加快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有效措施 , 加大对 民族地 区交通 、 能源 、 化 , 发展 才能有变 化。 以 , 所 推动 民族地 产的同时 ,狠抓有特 色的传 统农林 产
水利 、 教育等方面 的投资 , 础设施“ 基 瓶 区经济增长 ,就要坚持和谋划发展 , 品 , 自 结合 国 家 “ 耕还林 ( )封 山绿 退 草 ,
作为以农 、 牧业为 主的甘肃民族 地 业 国为 19 3 0元 ,甘肃为 7 3 .4 , 区 ,传统 种植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34. 6 42 元为 20 元 ;农 民 丰富的生物 、 2 4 矿产 和旅游资 源开 发潜 力 种 、 矿点 6 0多处 , 3 要继 续对 民族地 区
均生产总值由 16 6 2元增加到 29 7 0元 ; 的桎梏中解放 出来 ,克服畏首畏尾 、 裹 进行 各类盆花 、 盆景等花卉栽 培 , 育 培
大 口径 财政 收入 由 5亿 元 增 加到 83 足不前 、 所作 为的思想 , 服气 魄不 出具有 民族地方特色的花卉产品 ; _ 无 克 四是

民族地 区
经济发
加 快发展 是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兴 国 加大 民族地 区的教育投入 , 这几 年甘肃
的第一要务 , 也是 时代前进 的要 求 。如 民族地 区教 育投 入 取得 了一定 成绩 ,
近 仅 果不发展 ,就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 如 : 四年来 , 天祝 县国家 就投入教


发 展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 提 高 认 如果不发展 ,就愧对民族群众的期望 ; 育经费 1 亿元 。 要 . 1
识, 增强紧迫感
如果不发展 , 经济就难 以提高。这道理
( ) 二 发展 民族地方特色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 , 一是在抓好粮 油生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甘肃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甘肃省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一直排在全国末端,为了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持续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的新机遇。

本文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通过对甘肃省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国内外遇到的威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够使甘肃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SWOT分析(一)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1.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优势相比于西北地区其他省市,甘肃省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差距最大,具有发展农业的独特环境,这为中医药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中医药资源丰富独特、量大品优。

不仅如此,甘肃矿产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同时,甘肃省凭借着“河西走廊”这一文化和经济大通道,发展成为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人文旅游资源的省份。

2.对外开放平台发展优势甘肃省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以来,已搭建全国东中西、面向亚欧大陆桥的“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平台。

2013年以来,甘肃省陆续建成的敦煌航空口岸、兰州铁路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口岸平台,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另外,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开放平台都是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优势。

3.新兴产业发展优势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石,由于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甘肃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重化工业、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这是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重大支撑。

(二)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竞争劣势1.城乡收入水平低、消费需求不足表1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较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从数据来看,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

《2024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范文

《2024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范文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然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给甘肃省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探索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深入研究甘肃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与现状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生物资源。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甘肃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循环经济的重视和支持,甘肃省也开始积极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

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甘肃省的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一)模式特点甘肃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核心,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二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三是以政策引导为支撑,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模式1.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建立工业园区,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

2.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的循环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3. 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回收和利用城市矿产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四、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与挑战(一)成效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甘肃省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甘肃省的循环经济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甘肃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战略路径

甘肃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战略路径


甘 肃 经 济 发 展 的 现 状
1 、 甘肃经济基础薄弱 。甘肃在历 史上曾有过辉煌 , 但由于 自然 、地理 、历史等多种因素 ,甘肃经 济社 会发展相对滞 后。 2 0 1 1 年甘肃省 G DP总额 4 1 2 0 . 7 5 亿元, 排名全 国第 2 9 位; 全国
人均是 2 9 9 9 2元 ( 约为 4 5 2 8 . 6 7美元 ) , 甘肃 人均 G DP为 1 6 1 1 3

全 国 同 步 进入 全 面 小 康 社 会 , 甘 肃 必 须 在 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展
上作 出积 极 的 努 力 。 本 文 分 析 了甘 肃 经 济发 展 的 现 状 , 并运用
系列政策措施 , 都为加快甘肃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 、 甘肃经济发展 最大的希望是开发开放 。随着国家加快转
2 、 后发优势理论 。美国经济 史学家 格 申克龙在总 结德国 、
势, 汲取兄弟 省份在经 济发展中 的经 验和教训 , 以期在新 一轮
的经济建设中取得平稳较 I 夫的发展。

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 的基 础上创立了 “ 后发优势 ” 理 论 。格 申克龙认为 , 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发展 的进程 , 相对落后程度越高 , 其后 的增长速度就越快 。之所 以如此 , 是因 为这些国家具有一种得益于落后 的“ 后 发优 势” 。他指 出 , 后发 优势是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利 益 , 这一 利益是先发 国所 没 有、 而后发 国也不能通过 自身的努 力创造 出来 , 这完 全是与 其 经济的相对落后l 生共生 的、 来 自于落后本身的独有优势。 3 、 梯度理论 。 梯度理论是在一个国家或大地区经济开发中 ,

2022年甘肃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2022年甘肃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2022年甘肃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

日前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对发挥领导干部骨干作用、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领导干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明确要求。

做认识上的“明白人”。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

作为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新发展格局,是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大战略。

通过用历史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正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和长期战略,不是被动的应对和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不是各地搞自我小循环。

做行动上的“实干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会从天而降,不能坐享其成,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推动落地落实。

需要保持政治定力和发展定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找准在新发展格局当中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结合工作职责职能,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以趟“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毅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的“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某桥”。

在制定本地发展战略时,要正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避免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方保护和关门策略,深入参与国际循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使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为了发展区域经济,甘肃省委、省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实际,先后经过八次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其中“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是最后提出的,也是最完整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一些学者单纯从理论性、结构性方面出发,套用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络开发理论研究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另有一些学者从农业种植、养殖,或者“工程技术”的角度做了一些有益探讨;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价值文化角度,以及市场经济秩序、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家创新精神、产业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研究的较少。

提出的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指导意义有限,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小。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的快慢与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秩序公平与否、商业文化形成与积淀、资源禀赋的多寡都有很大关系。

单纯从那一方面研究经济问题都带有片面性,研究形成的发展战略实际意义都不可能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都非常有限。

综合看甘肃经济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战略不够清晰。

中心带动,怎样带动、用什么样的优势带动,干部学者理解不一,说法不同。

从我省进出口贸易可以看出,中心带动优势不明显。

20XX年1-10月,进出口增速达到%,比全国增速%高3倍多,排全国第一位;出口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倍多,排名全国第一;进口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高两倍多,排名全国第二。

但进出口总量最大的是金昌市,而不是兰州市,金昌市占到了全省进出口总值的%;兰州市进出口总值仅为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且主要进出口商品为5-7号燃料油、硅铁和石油及天然气钻机,三项商品占兰州市进出口总值的%。

这说明兰州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工业,而是靠服务业和其他产业。

商业文化尚处初始阶段。

良好的商业文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

甘肃由于长期受儒家压制重商主义、阻碍科技进步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比较保守,商业文化难以形成,具体表现在:第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

认为只有当官才是干事业,才不会虚度人生,才是最大的富贵利禄;搞科研、学经济、干企事业都不是大丈夫所为。

致使许多本能在科技、教育、医疗、经济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当了公务员,在机关里干起了抄抄写写的事情。

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才,延缓了科技经济发展进程。

第二,君臣父子上下尊卑
的等级思想比较严重。

一些基层干部把自己视为土皇帝,等级思想、特权思想浓厚。

认为自己是君,群众是臣民;自己是上等人,群众是下等人;上等人对下等人的奴役是合理的、应该的。

从来不把人民的合法利益和党纪国法当回事,没有一点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公平竞争的意识;考虑问题不是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人民生活改善角度出发,而是从对自己是否有好处出发。

由于以上儒家腐朽思想的存在,使民主法治思想、公平正义思想、建立公平市场经济秩序的思想观念淡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尊重物权、明晰产权、公平竞争,用智慧、靠科技开发、靠辛勤劳动致富的商业文化长期建立不起来,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公平的市场经济制度难以形成。

自然条件艰苦,交通闭塞。

产业集群理论认为,自然禀赋对经济聚集现象的形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运输成本的存在常常使所有对运输成本有依赖的产业呈现出较为典型的聚集,大型钢铁与化工常常聚集在靠近海洋或大江大河边,为的是能够利用成本较低的运输方式。

但甘肃自然条件艰苦,交通闭塞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甘肃地形狭长、面积广阔,国土总面积万km2省内由东南向西北斜长绵亘。

主要公路有西兰、甘新、甘川、京藏等公路。

截止20XX年底,公路通车里程为105638km,公路密度为/百km。

但高速公路较少,通车里程仅有20XXkm,且西兰公路在宁夏段尚未开通,成为卡脖子路段。

铁路营业里程2148公里,建设密度仅有每百平方公里公里,约为东部沿海省区平均密度70%,铁路干线以十字构架为主,通道少、缺乏支线、覆盖范围窄、带动区域有限,大多数县域范围内没有铁路通过。

民用航空机场少、规模小、航线航班少,没有开通国际直飞航班。

缺乏公平的市场环境。

“公平的市场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没有公平的市场环境,经济效率会大大降低,经济增长质量也没有保证。

一是机会不公平。

国有和其他所有制机会不公平,有些领域至今民营都不能进入,造成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实质性垄断。

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过程中的机会也不公平,有些通过权力寻租取得了政府发包和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权,从中获得了高额利润,使得一些在本行业里具有高科技、高质量的没有机会取得项目承包权,影响了工程质量和科技进步,降低了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二是制度不公平。

由于我国存在封建社会的后遗症,虽经30多年的改革有了一些变化,但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组织都很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不透明,尤其是准入机制不健全,交易不规范,市场发育不成熟。

为了推动甘肃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建议对经济发展战略做如下调整和完善:
一、进一步理清甘肃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十六字”发展战略的思路
在实施中心带动战略中有无能够实施带动的条件、如何带动、怎样带动至关重要;在实施“两翼齐飞”战略中同样存在着有无齐飞的条件、如何齐飞、怎样齐飞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弄清甘肃经济发展现状,在理论上研究,在实践中总结,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1.理清甘肃的产业结构、经济驱动模式和生态安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决定其经济演化进程和国民经济总体效益的高低。

20XX年,甘肃三次产业的比重依次是%、%、%,其中工业占%;20XX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是::。

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而劳动力结构为“一三二”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较大,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最低,但就业人数最多,这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这说明资源与人口配置效率低下,产业结构演化迟滞。

因此,我省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发展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物流、金融、文化等第三产业。

甘肃的经济驱动主要是以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等为主的驱动,总体上还是建国初期建成的几个大项目做支撑作用的驱动模式。

经济总量小,资本积累少,科技进步慢,自主创新能力差,这将直接延缓我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甘肃的环境非常脆弱,河西走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造成水源紧张,荒漠化严重;中东部干旱缺水,这些都是发展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巨大障碍。

理清经济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增长极理论的提出者、法国经济学家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或增长极上,是非均衡发展,具有聚集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浪效应。

我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基于这一理论,总结多年发展经验教训,立足甘肃实际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是增长极理论认为,推动某个地区经济增长需要有推进性产业,我省的推动性产业在哪里?就拿实施中心带动战略中的兰州市来说,虽然第二产业占全部产业的比重在47%以上,但工业仅占34%左右,占总产值的30%左右,而且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建材比重占到60%以上,生物制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占的比重偏低。

石化、钢材、有色金属行业由于受国际、国内发展影响,原料供应困难,成本上涨,面临很大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