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检验科项目推介-高血压四项资料

合集下载

(推荐)高血压四项

(推荐)高血压四项

第六节高血压四项检查一、高血压四项检测原理25I标记抗原(*Ag)与未标记抗原(Ag)竞争限量抗体(Ab)上的结合位点,Ag浓度和*Ag- Ab 复合物呈负相关的函数关系,并表现在剂量反应曲线上,以该曲线为依据即可对样品进行定量。

二、高血压四项临床意义意义: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三、高血压四项针对人群(1)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2)症状、体征或者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如肢体脉动搏动不对称性减弱或者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期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尿/明显蛋白尿等);(3)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4)急进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四、高血压四项检测的影响因素(一) EDTA-K2抗凝的血浆样本,血清样本不能检测。

(2根紫色抗凝管)(二)体位(需要申请单及报告单上注明):* 基础状态(卧位):受试者进普通饮食,采血前卧床过夜或卧位1.5~2h后再采血,以EDTA-K2抗凝;* 激发状态(速尿+立位):在基础状态下采血后,给受试者注射呋塞米(速尿),按0.7mg/kg 体重比例,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保持立位,活动2h(暂禁食、禁水),2h后采血,抗凝剂同卧位;卧位时PRA值约是立位状态时的50%左右,而坐位状态的PRA值约是立位的75%左右。

2h到高峰。

ALD浓度在20-30min后才有延迟的升高,但其最高峰的面积和增加至最高所需的时间与PRA相似。

㈢患者准备:钠摄入量:患者应普钠饮食三天后再进行检测,钠摄入量高会降低PRA和ALD的水平,而摄入量低则能使其提高。

另外,患者应测定取血前24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药物因素:1,避孕药;2,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a-受体阻断剂;3,β-受体阻断剂、可乐宁、非甾体类抗炎药。

抽血查高血压四项是哪四项(一)

抽血查高血压四项是哪四项(一)

抽血查高血压四项是哪四项(一)引言概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抽血查高血压四项是一项常规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高血压风险及病情的控制情况。

本文将介绍抽血查高血压四项中的哪四项指标,并解释它们对高血压的影响。

正文:
一、 C-反应蛋白:
1. C-反应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与体内炎症的存在有关。

2. 高血压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3. 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帮助评估患者动脉血管炎症及其高血压风险。

二、尿酸:
1. 尿酸是由嘌呤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其水平升高可能与高尿酸血症相关。

2.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3. 检测尿酸水平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尿酸代谢状态及高血压风险。

三、血钾:
1. 血钾是人体内的重要电解质之一,对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2. 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血钾的异常浓度变化。

3. 检测血钾水平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情况及高血压风险。

四、尿微量白蛋白:
1. 尿微量白蛋白是尿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很少或者不被检测出来。

2. 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球损伤和尿蛋白异常。

3.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及高血压风险。

总结:
抽血查高血压四项包括C-反应蛋白、尿酸、血钾和尿微量白蛋白。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高血压风险、炎症反应、尿酸代谢情况、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状况。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病情,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评估心力衰竭的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
高血压四项与其他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心律失常、心肌炎等。
详细描述
除了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有关。例如,心律失常可能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激活有关,而心肌炎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可能会异常升高。 因此,高血压四项指标的监测对于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事件的风险。
高血压四项与心力衰竭
总结词
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与心力衰竭的发 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评估心力衰竭风险的 重要参考。
详细描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其发 生和发展与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密切 相关。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表明体内循环系 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状态,如心肌肥厚、 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进而导致心力衰 竭的发生。通过监测高血压四项指标,可以
总结词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四项检查 有助于预测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详细描述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事件,其发生与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四项检查中的血管紧 张素Ⅱ和醛固酮等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血管紧张状态和 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对于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 的价值。通过高血压四项检查,可以评估个体脑卒中的 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
05
高血压四项的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高血压四项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要点一
高血压四项指标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病之…
研究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 疾病等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这些疾 病。

高血压四项检测临床应和注意事项PPT课件

高血压四项检测临床应和注意事项PPT课件
• 生理盐水抑制试验
• 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但由于血容量的急剧增加,会诱发高血压危象及 心功能衰竭,未控制的高血压或充血性心脏衰竭患者时应当谨慎;
• 卡托普利试验
• 是一项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的确诊试验,但据文献报道此试验存在一 定的假阴性,部分特醛症患者醛固酮水平可被抑制;
21
可用于控制血压且对RASS系统影响较大的药物
因素
对醛固酮水平的影响 对肾素水平的影响
对醛固酮肾素比率的影响
药物
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
中央α-2受体激动剂

↓↓
(如,可乐定,α-甲基多巴)
非甾体抗炎药

↓↓
排钾利尿剂
→↑
↑↑
保钾利尿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酮肾素活性比值 ARR或醛固酮肾素浓度
比值AARR
确诊实验 分型诊断
口服高钠试验 生理盐水抑制试验 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
卡托普利试验
肾上腺CT 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
15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Sept 2008; 93: 3266-81.
原 醛 症 诊 疗 流 程
16
ARR与AARR或ADRR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
3
血压(mm/Hg)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其他危险因素,靶器 官损害和疾病
SBP 130-139 SBP 140-159 SBP 160-179
或DBP
85-89 或DBP
90-99
或DBP100109
SBP≥180
或DBP ≥ 110

高血压四项检测临床应和注意事项

高血压四项检测临床应和注意事项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
血压(mm/Hg)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其他危险因素,靶器 官损害和疾病
SBP 130-139 SBP 140-159 SBP 160-179
或DBP
85-89 或DBP
90-99
或DBP100109
SBP≥180
或DBP ≥ 110
无其它风险因素
侯秀芝 女 67 2.43 323.86 133.25 7.45 337.83 45.34
金素琴 女 72 1.48 123.50 83.36 2.28 171.49 75.35 邵海林 男 51 2.50 254.34 101.74 6.25 289.56 46.33
尚勃 男 35 0.26 91.09 354.63 1.42 98.08 68.99 邱书明 男 51 0.22 207.52 941.79 0.92 237.69 258.37 刘艳芳 女 52 0.70 125.01 178.46 0.72 170.37 237.24 江凤玉 女 71 2.95 203.42 69.00 2.95 340.54 115.27 万艳红 女 49 0.56 1577.57 2823.18 0.35 1924.43 5425.40 赵继星 男 38 0.17 126.50 748.72 0.77 168.95 218.92 王喜凤 女 62 0.61 112.88 183.57 0.72 151.15 211.32 徐亚萍 女 56 0.10 175.38 1702.70 0.28 218.52 776.26 罗培梅 女 58 0.01 196.56 31469.53 0.85 172.92 204.00 武永栓 男 52 0.52 239.58 457.45 1.98 274.30 138.86 李文英 女 48 3.83 156.74 40.90 19.34 264.92 13.70 钱艳丽 女 38 1.97 554.97 282.25 10.07 794.17 78.83 乔惠平 女 43 5.95 123.80 20.80 13.23 158.18 11.95 龚冠军 男 56 1.77 388.60 220.02 3.21 361.83 112.84 赵建钧 男 48 0.78 95.77 123.39 1.68 173.15 102.88

【高血压四项是哪四项】

【高血压四项是哪四项】

高血压四项是哪四项引言:高血压,即血压持续升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高血压,医学界提出了“高血压四项”作为高血压筛查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那么,高血压四项具体指的是哪四项呢?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四项,并分别阐述其背景、定义、意义、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概述:高血压四项是指血压、血脂、血糖和尿酸四个指标,它们是评估人体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参数。

这四项指标的异常与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分级和治疗监测。

正文:一、血压1.背景: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通常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值来表示。

2.定义: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压达到的最高值,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3.意义:血压的升高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血管损伤等,是高血压的核心指标。

4.检测方法:通常使用血压计进行测量,可通过自测或就诊医院进行监测。

5.注意事项:在测量血压时应注意坐姿正确、放松身心、避免剧烈活动等干扰因素。

二、血脂1.背景: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质类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2.定义: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和合成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甘油三酯则是能量储备的来源之一。

3.意义: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是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之一。

4.检测方法:通过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分析,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

5.注意事项:血脂检测前需空腹,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饮酒等影响结果的因素。

三、血糖1.背景: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机体能量供应的重要指标。

2.定义:血糖含量的升高主要与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异常有关,可导致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3.意义:高血糖不仅是糖尿病的表现,还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4.检测方法:通过抽取静脉或指尖血进行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文档高血压四项意义

文档高血压四项意义

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亦称血管收缩素、血管张力素,是一种寡肽类激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管紧张素能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Aldosterone)。

它也具有很强的致渴作用。

血管紧张素的前体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清球蛋白: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末由美国印第安纳和阿根廷的研究人员分别独立分离,并被分别命名为Angiotonin和Hypertensin,后来被美国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和瑞士巴塞尔的汽巴实验室(Ciba Laboratories)描述并合成。

因失血引起循环血量减少或肾疾病导致肾血流量减少等,可促进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一种酸性蛋白酶),进入血液后,使血中由肝生成的血管紧张素原(属α球蛋白)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10肽),它随血液流经肺循环时,受肺所含的转化酶作用,被水解为8肽的血管紧张素Ⅱ,部分血管紧张素Ⅱ受血浆和组织液中血管紧张素酶A的作用,被水解为7肽的血管紧张素Ⅲ。

血管紧张素Ⅰ能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直接收缩血管的作用不明显;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此外,还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起保钠、保水、排钾作用,从而引起血量增多,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Ⅲ的缩血管作用较弱,只有血管紧张素Ⅱ的1/5,但促进醛固酮分泌的作用却强于血管紧张素Ⅱ。

正常情况下,由于肾素分泌很少,血中血管紧张素也少,对血压调节不起明显作用。

但当大失血时,由于动脉血压显著下降使肾血流量减少,血管紧张素生成增多,对防止血压过度下降而使血压回升却起重要作用。

肾血管长期痉挛或狭窄的患者,因肾血流量减少,血管紧张素生成增多可导致肾性高血压。

此外,血管升压素可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但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血压调节。

当机体处于失血等情况而使循环血量减少时,该激素在血中浓度将显著升高,对保持循环血量和维持动脉血压起一定作用。

检验科项目推介高血压四项资料

检验科项目推介高血压四项资料

精品文档如何认识高血压四项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首先我们要回答以下问题?1、高血压诊断标准与流行•病学2、高血压的分类及主要病因3、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检査手段4、高血压四项的内容及针对人群5、高血压四项检测的注意事项(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2003年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对于•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是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病人,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二、流行病学目前,我国每15秒钟就有•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Ifll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2004年卫生部统计资料农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00/10万人,农村为142/10万人,分别占死亡构成的37%和28%:居死亡原因首位。

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国高血压的地区、人群及时间分布一、地区分布(1)地区差异明显:北高南低,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

(2)人群分布:02年调査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8%,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30.2%、24.7%、6.1%。

(3)时间分布:1959年、1979年和1991年三次大规模高血压抽样调査显示:岛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1.88%, 1980〜1991年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了54%c2、血压升高可导致(1)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2)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压急剧升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3、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病心已有血管脏 肾疾病或疾 病:亚临床器官损害MS 代谢综合征:0D 血压调节机制 (包括遗传易感)长期精神不良刺激♦ATCH 垂体人脑皮层功能紊乱11肾上腺皮质分泌血管舒缩中枢形成固定收缩兴奋灶 {盐素一保钠扌1#钾)1交感、肾上腺箭质系统兴奋 1♦儿茶酚胺分泌增高1♦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駛化 1♦水钠潴留血压升高 血容量肾缺血1摄钠过多及遗传钠敏感肾素血管紧张素II 醛固酮三、高血压的分类以高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农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高血压四项 (4)

高血压四项 (4)

高血压四项 (4) 高血压四项 (4)一、患者基本信息1.1 患者姓名1.2 性别1.3 年龄1.4 职业1.5 联系方式二、患者病史2.1 既往病史- 高血压病史- 心脏病史- 糖尿病病史- 脑血管病病史- 肾脏疾病病史- 其他相关病史2.2 家族病史- 直系亲属中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2.3 服用药物情况- 高血压药物- 其他相关药物2.4 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高糖等)- 运动习惯- 生活压力三、患者体检结果3.1 血压测量结果- 收缩压- 舒张压3.2 心电图结果- 心率- 心律- ST段异常- T波改变3.3 血糖测量结果-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3.4 尿常规检查结果- 尿蛋白- 尿糖3.5 肾功能检查结果- 肌酐- 尿素氮- 尿酸四、诊断及治疗方案4.1 高血压诊断- 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和相关病史 - 一级、二级高血压的判断4.2 并发症评估- 心脑血管病风险评估- 肾脏病风险评估4.3 非药物治疗措施- 饮食调控- 运动指导- 生活方式改变4.4 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 药物剂量4.5 随访及评估- 随访频率- 评估指标- 用药调整4.6 预后评估- 并发症预防- 生活质量改善附件:血压监测记录表、饮食记录表、药物剂量调整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2、心脏病: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

3、糖尿病:指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4、脑血管病:指脑血管阻塞、出血或破裂等引起的疾病。

5、肾脏疾病: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高血压四项)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高血压四项)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一、采血须知1、患者体位:分卧位和立位。

卧位:病人在早上6-8时起床前,取静脉血。

立位:病人起床后3小时,取静脉血。

此期间病人要保持平静,不可兴奋、喧哗、吸烟和强烈活动。

激发试验:病人不起床前或空腹平卧2小时,在早上6:00-8:00之间抽取基础态血标本,然后肌肉注射速尿0.7mg/Kg体重,总剂量不大于50mg,保持立位2小时(可走动),取静脉血作为激发态血标本。

2、采血要求该实验需要采集肘静脉血2管:一管用于醛固酮的检测,不抗凝,无需特殊处理,2ml,采集后保存于4℃。

一管用于PRA的检测,用博奥检验所提供的PRA专用管(添加有EDTA抗凝剂和酶抑制剂,4℃保存,有效期为一周),3ml,反复颠倒数次混匀,立即放入冰水浴或4℃,放置1-2小时。

特别提示:抽血操作请注意,PRA专用管已开过盖子,管内无负压,可以考虑红帽管采血5ml,然后转移3ml血液到此管内。

3、影响因素β-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甾体激素、甘草等影响体内肾素水平,应在停药后二周测PRA。

利血平等代谢慢的药物应在停药后三周测定。

不适停药的病人应改服胍乙啶等影响PRA较小的降压药。

钠摄入量影响机体PRA水平,病人测定PRA三天前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

二、血样运输从医院冰箱取出,要求运输过程中始终维持低温状态(冰水中或1℃-4℃)三、前处理收样PRA专用检测管(紫帽管)血样4℃冰箱存放,血浆和细胞完全分离后,抽出血浆分于一个1.5毫升离心管中(不少于0.8毫升),盖严,并标记患者姓名和“”PRA”字样,随即冻存于-15℃,实验室每周五检测取出。

用于醛固酮的检测血样(红帽管)可直接交实验室检测。

四、样本的实验室分析PRA血浆:按8:1比例混合血浆和PH调节剂,血浆刚刚融化后,按600微升血浆+75微升调节剂配置,混匀,分装2管,一管继续保持低温状态(400微升),另一管37℃温育(275微升),准确温育1小时后立即放回低温,阻止酶的进一步催化反应。

高血压四项标本采集及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标本采集及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标本检测注意事项
• 肾素活性检测需要EDTA-K2抗凝的血浆样本,血清样本不能检测。 • 高血压检测需要血浆至少1ml, • 高血压检测申请单需要注明样本采集的体位: 基础状态(卧位):受试者进普通饮食,采血前卧床过夜或卧位1.5 ~2h后再采血,以EDTA-K2抗凝; 激发状态(立位):在基础状态下采血后,保持立位,活动2h后采 血,抗凝剂同卧位; • 样本应尽快离心(不要低温离心机),并将血浆于-20 ℃冷冻保存,测 定前迅速解冻至室温。但是,长期低温保存的血浆标本的血管紧张素 Ⅱ水平会升高,影响检测结果。
高血压四项检测
• 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法 • 放免法检测原理:
125I标记抗原(*Ag)与未标记抗原(Ag)竞争限量抗体(Ab) 上的结合位点,Ag浓度和*Ag- Ab复合物呈负相关的函数 关系,并表现在剂量反应曲线上,以该曲线为依据即可对 样品进行定量。
• 检测仪器:GC-2016γ放射免疫计数器 • 检测试剂:PRA---美国BECEMAN公司 ALD---美国BECEMAN公司
17α-羟化酶缺乏症, 地塞米松依赖性高血 压、DOC增多症、 一部分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四项针对人群
(1)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 (2)症状、体征或者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如肢体脉动搏动不对称性减 弱或者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期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 尿/明显蛋白尿等); (3)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 又明显升高; (4)急进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四项标本采集 及临床意义简述 放免室
主要内容概括
• • • • • • 高血压概况 高血压四项意义 高血压四项针对人群 高血压四项标本采集 高血压四项影响因素 高血压四项检测优势

高血压项目临床资料精简版

高血压项目临床资料精简版

高血压项目临床资料(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2:ACTH、皮质醇节律变化ACTH和皮质醇的分泌均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和皮质醇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异常提示机体肾上腺或垂体发生病变:①库欣氏病:垂体ACTH分泌过多伴肾上腺皮质增生。

②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以外肿瘤分泌大量ACTH、伴肾上腺皮质增生③异位CRH分泌综合征④不依赖ACTH的库欣综合征,如:肾上腺皮脂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病,大结节性巨大肾上腺病⑤假性库欣综合征,外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等综上所述: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测定以及联合检测用于评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是否正常,根据相应的激素水平及节律判断疾病类型,指导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治疗。

表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异常提示疾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异常↓↑皮质醇(Cortisol)↑原发性皮质醇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继发性皮质醇增多症(垂体或异位瘤, 库欣氏病)↓继发性低皮质醇症 (垂体肿瘤,席汉综合症)原发性低皮质醇症(阿狄森氏病,纳尔逊氏综合征)(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是一个相连的作用系统,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高血压检查,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高血压检查,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高血压检查,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粘度增加,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塞)和左心室肥大。

2、尿常规: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3、肾功能: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μ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μmol/L 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4、胸部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尤其是升,弓部迂曲延长,其升,弓或降部可扩张,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增大,有左心衰竭时左室增大更明显,全心衰竭时则可左右心室都增大,并有肺淤血征象,肺水肿时则见肺间明显充血,呈蝴蝶形模糊阴影,应常规摄片检查,以便前后检查时比较。

5、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大或兼有劳损,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假阴性为68%~77%,假阳性4%~6%,可见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不很高,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房舒张期负荷增加,心电图可出现P波增宽,切凹,Pv1的终末电势负值增大等,上述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之前,可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

6、超声心动图:目前认为,和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比较,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心室肥厚最敏感,可靠的手段,可在二维超声定位基础上记录M型超声曲线或直接从二维图进行测量,室间隔和(或)或心室后壁厚度》13mm者为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时左心室肥大多是对称性的,但有1/3左右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比》1.3),室间隔肥厚常上端先出现,提示高血压时最先影响左室流出道,超声心动图尚可观察其它心脏腔室,瓣膜和主动脉根部的情况并可作心功能检测,左室肥厚早期虽然心脏的整体功能如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仍属正常,但已有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顺应性的减退,如心肌收缩最大速率(Vmax)下降,等容舒张期延长,二尖瓣开放延迟等,在出现左心衰竭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左室,左房心腔扩大,左室壁收缩活动减弱。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加,其中高龄、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共同影响加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尿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常用于检测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也是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尿常规检验中常用的四项指标(尿蛋白、尿酸、尿糖、尿红细胞)入手,分析它们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一、尿蛋白尿蛋白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物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并不含有蛋白质。

而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尿蛋白的检测既能够反映肾脏功能是否受损,又能够说明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肾脏并发症的风险。

从实际操作中来看,老年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检测主要是采用尿常规检查方法中蛋白定性试验来完成,通过化学试剂对尿液中的蛋白质进行检测。

尿蛋白的检测结果可以分为阴性、微量阳性、阳性、大量阳性等几种,其中阳性和大量阳性的结果表明患者的肾脏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这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避免并发症和疾病的加重。

二、尿酸尿酸是体内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主要由肾脏排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尿酸值的升高常常与高血压、肾脏疾病和代谢病等有关。

因此,尿酸的检测对于判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及慢性肾脏疾病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从尿常规检验的角度出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尿酸检测主要是针对其酸碱度值、检测是否存在尿酸结晶等。

当尿液的酸碱度改变或出现尿酸结晶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多种疾病的影响,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三、尿糖尿糖是指尿液中的糖分,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出现尿糖常表现为高血糖的现象。

尿糖的检测是体检和病理检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尿试纸法、耳酒法和硝酸还原法等。

在尿常规检验中,尿糖阳性可能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等的代谢紊乱问题。

因此,对于尿糖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态等因素,以作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高血压四项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首先我们要回答以下问题?
1、高血压诊断标准与流行病学
2、高血压的分类及主要病因
3、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检查手段
4、高血压四项的内容及针对人群
5、高血压四项检测的注意事项(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2003 年WHO/ISH 高血压处理指南》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是140/90mmHg 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病人,血压应降至130/80mmHg 以下。

二、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每15 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2004 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00/10 万人,农村为142/10 万人,分别占死亡构成的37%和28%;居死亡原因首位。

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1、我国高血压的地区、人群及时间分布一、地区分布
(1)地区差异明显:北高南低,华北和东北属于高发区,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

(2)人群分布:02年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8%,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30.2%、24.7%、6.1%。

(3)时间分布:1959年、1979年和1991年三次大规模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
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1.88%,1980 ~1991年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了54%。

2、血压升高可导致
(1)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2)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压急剧升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
3、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
血压调节机制
三、高血压的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以高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可根治方法。

2、继发性高血压: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因此,及早明确诊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或阻止病情进展。

3、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疾病和病因:
肾实质性高血压(最常见);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主动脉缩窄等
4、继发性高血压检查手段
血浆肾素活性:血及尿醛固酮:血及尿儿茶酚胺,尿17羟皮质类固醇: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 或MRI等
四、高血压四项内容及应用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管功能,维持血压的重要的内分泌控制系统。

它的生理作用很复杂,涉及的器官广泛,几乎全身各系统都有它作用的踪迹。

它是人体内环境稳定不可缺少的调控系统。

1、高血压四项: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
<AⅠ(4℃,37 ℃)
2、高血压四项应用: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3、高血压四项针对人群
(1)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
(2)症状、体征或者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如肢体脉动搏动不对称性减弱或者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期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尿/明显蛋白尿等);
(3)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
(4)急进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患者。

五、高血压四项检测的注意事项
1、分析前
㈠EDTA-K2抗凝的血浆样本,血清样本不能检测。

㈡体位(需要申请单及报告单上注明):
* 基础状态(卧位):受试者进普通饮食,采血前卧床过夜或卧位1.5~2h后再采血,以EDTA-K2抗凝;
* 激发状态(速尿+立位):在基础状态下采血后,给受试者注射呋塞米(速尿),按0.7mg/kg体重比例,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保持立位,活动2h(暂禁食、禁水),2h后采血,抗凝剂同卧位;卧位时PRA值约是立位状态时的50%左右,而坐位状态的PRA值约是立位的75%左右。

2h到高峰。

ALD浓度在20-30min后才有延迟的升高,但其最高峰的面积和增加至最高所需的时间与PRA相似。

㈢患者准备:
钠摄入量:患者应普钠饮食三天后再进行检测,钠摄入量高会降低PRA和ALD的水平,而摄入量低则能使其提高。

另外,患者应测定取血前24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药物因素:1,避孕药;2,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a-受体阻断剂;3,β-受体阻断剂、可乐宁、非甾体类抗炎药。

测定前患者应停用降压药3周以上;停用利尿剂4周以上;停用避孕药6周以上;不宜停药的患者虑改用对实验影响较小的药物;
㈣生物钟节律:新生儿浓度最高,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降低。

月经周期卵泡期降低,黄体期及妊娠时升高。

㈤样本保存:样本应尽快离心(不要低温离心),并将血浆于-20 ℃冷冻保存,测定前迅速解冻至室温。

但是,长期低温保存的血浆标本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会升高,影响检测结果。

2、分析中
1)、反应温度2)、酶反应时间3)、PH值(6.0)4)、质控:由于常规质控品不能监控酶反应阶段,故采用留样核查进行质量控制
3、分析后
六、临床意义分析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4)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1954年由Conn JW首次报道的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及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又称Conn综合征,它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女性病人多于男性。

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但以腺瘤为多见,故经手术切除肾上腺腺瘤后,原醛症可得到治愈,但是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则长期高血压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肾血管损害。

近年研究认为原醛症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形式,以前报告原醛症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 ~ 2%,但随着检查诊断手段的改进和提高,诊断为原醛症的病例数逐渐增多,如1994年Gordon等报告在199例正常血钾的高血压病人中,原醛症病人占8.5%;而在美国Mayo门诊,原醛症病人的年患病率在过去五年内已增加了十倍以上;其他学者报告原醛症在高血压病人中的患病率也高达14.4-16.6%。

当血浆醛固酮水平及尿醛固酮排量明显增加,同时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水平受到严重抑制时,有助于原醛症的确诊。

使用以下三项指标同时监测,不论有无低血钾,其诊断符合率为94%
1)高醛固酮:醛固酮分泌增多,且不被高钠负荷产生的高血容量所抑制;
2)低肾素:肾素分泌受抑制,且不因立位及低钠刺激而增高;
3)正常皮质醇:尿17羟皮质类固醇或皮质醇水平正常。

血浆肾素活性(PRA):低PRA水平且不因低钠、脱水或站立体位等刺激而增高,为诊断原醛症的标准之一,但有一定局限性,因约35%的原醛症病人在上述刺激时PRA水平可升高, 而40%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PRA也可被抑制。

血浆醛固酮水平:原醛症病人的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但部分原醛症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有重叠。

为了提高PAC和PRA测定的诊断符合率,目前大多数学者提出用PAC与PRA的比值(PAC/PRA)来鉴别原醛症或原发性高血压,如PAC(ng/dl) /PRA (ng/ ml/h) >25,高度提示原醛症的可能,而PAC/PRA>350,则可基本确诊原醛症。

如果同时运用下述标准: PAC/PRA>30, PAC>20ng/dl, 其诊断原醛症的灵敏性为90%,特异性为91% 。

但是腺瘤也和正常人一样,其醛固酮分泌可有波动,因此计算PAC/PRA比值时,最好用立位2h 测定值,其诊断符合率较卧位值高。

3、定位诊断
㈠、肾上腺CT扫描
㈡、肾上腺核磁共振显象(MRI)
㈢、肾上腺静脉血浆醛固酮水平测定
肾上腺腺瘤(APA)与增生(IHA)的鉴别
1)症状与体征;2)体位变化;3)血浆18-羟皮质酮(18-OH-B)或18-羟皮质醇(18-OH-F);4)地塞米松抑制试验;5)肾上腺影象学检查
七、报告单解读
筛选实验室已发报告单,判断患者高血压鉴别倾向,但由于缺少患者病史、体征及其它检测指标,故本报告单解读无任何指向性,仅用于学习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