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导言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导言课

高中历史导言课

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 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 容不下一块功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 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 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 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我不愿为 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 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 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 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了解过去,才能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
• 3、历史充满智慧,读史可以明智
4、历史要会考、高考。
你主要从哪里 了解历史知识?
你觉得从这些途径中获得的历史知识可靠吗?
电视剧中的历史错误——《三国演义》
• 曹操有一次去打袁术,军中缺粮,曹操下令 让管粮官把大槲换成小槲,有些士兵饿得去 吃玉米。 • 其实玉米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才被引进中国, 三国的时候中国哪儿有玉米。 • 电视剧中蜀汉军队打出的旗子上写的是一个 “蜀”字。 • 蜀汉的国号本来是“汉”,“蜀”是当时魏、 吴两国对刘备政权的一种带有歧视性的叫法, 而“蜀汉”则是后世史家的称呼。旗子上应 该写“汉”字 。
一千年前的中国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 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
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11 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 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 的首都则有150万人。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 个什么概念?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 铁业年产才有7.6万吨。 一千年后的西方人说:“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 时占当时世界的80%。” 一千年后,竟然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震惊地说:“这怎 么可能?”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言课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言课

佛家讲求“悟”,历史学习也要学“悟”。 这种悟性就是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就是对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 必然性的领悟。要培养这种悟性就需要平时试着对历史进行大时间 跨度和大空间跨度的深入思考,并联系实际,在知道“是什么”的 基础上,多想想“为什么”、“怎么样”。一旦能“悟”懂历史, 就可以自如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文明的分类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 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特别 是其中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物质文明的性质由生产方式所决 定。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 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发展的反映。

反 映

反 映
政治
反作用 决定
经济
3、文化(文明)发展的相关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政治结构因素 宗教哲学因素 外来因素的影响……
4、必修三主要知识结构及专题:
1)、从中国方面看: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
基本特征(线索):
1、人类思想文化科技由 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 2、人类思想文化科技发 展史上呈现的多元化特征。 3、人类思想文化科技发 展过程中,不同思想文化 碰撞、交融中不断创新共 同发展。 4、文化发展具有时代性 和民族性

历史开学导言课

历史开学导言课
高中历史 导言课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第二篇 为何学历史? 第三篇 如何学历史?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历史就是对过去的事
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历:甲骨文: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

林。《说文》:历,过(空间)也,

传(时间)也 。
篆 书
史:甲骨文:表示一种特殊身份、职 位的人。《说文》:史,记事者也 (手在记事),从又持中。中,正也 。
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事实本身,
利具,整理一切可逢 识,有选择的记录。
着的史料。史学便是史料
——葛剑雄
学。——傅斯年
第一层面是指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真实发生过的
事情,具有客观性,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
史学就是研究和阐述 发展的历史。第二层面是用文字或其他方
(2)按学术价值分类 ①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指原 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 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资料, 直接反映当时情况。 ②二手史料:是指后人的记录、转 述或研究成果,间接反映当时情 况。史料价值:一般而言,一手 史料比较客观、真实,史料价值 较高,二手史料主观色彩较强, 史料价值偏低。(注意:不是绝 对,需要甄别)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
要素。(5分)
答案: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
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
第一篇 什么是历史?
通史
高中历史教材
专题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历史:人对过往事物的理性认识。

高一历史导言课

高一历史导言课
返回
2、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阶级分析法
(4)、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低级形态(原始社会) 向高级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反复、曲 折的向前发展的 。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的群体行为决 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但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对 历史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学史使人明智: “学历史能使人更加聪明”。
返回
旅游——探询历史的踪迹
1、在生活中观察、体会历史知识
鉴赏——解读历史的意趣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2、 在课本中发现知识
返回
;杏彩 杏彩;
尔没生气,宏七也不再说什么了,知道就行了丶。午时,根汉又见到了宏七,还有他这位满身黑暗咒印の老婆,腴尔丶夫妻二人将事情の来龙去脉,都和根汉说了壹遍,根汉并没有因为腴尔の容貌而低看她而是对她还是比较佩服の丶原来这女人,之所以那样对待她の师妹,也是迫不得已,自己陷入 自己创造の执念当中就是为了让她们俩个都活着丶让她师妹也陷入这种执念之中,壹直维持下去,就能苟活下来,还有机会以后接着活下去丶根汉亲自检查了壹下,她脸上の这种黑暗咒印,确定这应该就是白清清母亲身上の那种咒印丶根汉提起了他有壹个前辈,以前身上也有这种黑暗咒印,所 以他才研究过这种东西丶提到此事,腴尔便心中壹怔,也和根汉说起了白妃の事情丶"白妃姐姐,是咱の壹位朋友,当年遇到她の时候,她也险些化道,同时与咱壹样都是身受此咒祸害,所以咱将她の壹滴本命之血,藏于咱の本命之血中丶"猫补中文叁玖56老城主(猫补中文)叁玖56根汉提起了他有 壹个前辈,以前身上也有这种黑暗咒印,所以他才研究过这种东西丶提到此事,腴尔便心中壹怔,也和根汉说起了白妃の事情丶"白妃姐姐,是咱の壹位朋友,当年遇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高一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高中历史学什么?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还不清楚,初中常见的历史学习是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同时学生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也非常薄弱,这无疑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身的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价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老师在这里祝贺大家升入了高中,正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

老师姓谢,名正燕。

诶,同学们注意了,一听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呀,花谢了又艳?其实不是这样子滴,老师的名字是燕子的燕,而不是花开正浓的艳,想来老师的爸妈在取名字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矛盾这一点而没有选择这个“艳”。

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5篇

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5篇

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5篇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5篇老师在准备课件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学时与各环节时间分配等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篇1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2.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2.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3.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2.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高三历史导言课课件篇2教学重点:尊儒术兴太学、开发边疆。

教学难点:“大一统”的含义、“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一、导入新课:放电视剧《大汉天子》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问:1、讲的是汉朝哪个皇帝的故事2、你知道关于汉武帝的哪些故事历的汉武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天穿越时空,置身西汉,走近大汉天子——汉武帝。

二、教授新课:歌中唱到“守业更比创业难”,西汉自高祖刘邦建立以来,历经惠、文、景帝几代人努力,到武帝时,他不但守住这份业,而且还发扬光大,今天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我们的语言叫“汉语”,就是因为汉朝的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

高中历史导言课

高中历史导言课
❖ 成熟期:汉代司马迁《史记》横空出 世,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都是 私家修史的杰出代表。
❖ 繁荣期:到隋唐时期,史学才彻底得 以摆脱经学,得以位列四部之一。
❖ 总结期:明清时期史学的集大成,《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 嬗变期:晚清梁启超批判传统史学“四 弊二病”,提出新史学观念。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绪论课
《七律·独留青史向黄昏》
❖ 幽幽深宫几许愁, ❖ 未央歌舞几时休。 ❖ 金戈铁马平寇志, ❖ 铁血汗青照锦绣。 ❖ 汉武雄风今何在? ❖ 细君悲凉几度秋。 ❖ 向来枉费群臣力, ❖ 今朝风雨自在流。
何谓历史?
❖ 仓颉:天雨粟,鬼夜哭。
❖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历史学的作用:鉴戒功能、彰善瘅 恶功能、警示功能、传承功能与 教化功能。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 列宁: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于坚: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
匡世经纬、胸怀天下、士人 担当、兼济天下也应该是 பைடு நூலகம்个历史学家的责任与担 当。
刘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袁绍: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卓: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 刘备:袁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吕布:我家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
❖ 班固、范晔:被人诬陷而惨死狱 中。
❖ 韩愈: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必 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 ?
历史学的由来
❖ 滥觞期:史前岩画、史诗和神话传说 ;先秦时期巫史不分,神权时代。遂 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 之?

人教版必修1历史导言课(共计12张)

人教版必修1历史导言课(共计12张)
候,吴宗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说, 好像11年吧,吴宗宪告诉她了8年,她居然说:哇! 才打了8年耶!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看8年的,一个 人又有几个8年……
• 被网友封为“脑残教主”! 换来一片谩骂声,有人指 “她都快30岁,还是无知无 脑”
名人谈历史
1、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毛泽东
2、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 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他学 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法]克·布洛赫
3、课后及时复习: 温故知新,独立认真完成作业;把知识
系统化,网络化。
2、人类社会过去事实的记载或阐释(史 书、史籍)
3、历史科学
历史学:
研究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包括历史过程的记 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 预见。属于社会学科。
二、学习历史的价值,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 台湾当红艺人————杨丞琳 • 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
2、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 (1)、历史教育给国人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培养责任心 (2)、历史课程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3、从个人的角度 (1)、考试的需要 (2)、提升你个人素质,思想、眼界、智力和人格魅力的需要
三、分析高中教材,浅谈如何学好历史
(一)、高中教材编排
必 修
政治文明历程
1
必 修 经济成长历程 2
高中历史导言课
1、什么是历史? 2、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3、如何学习历史?
一、重新认识历史,什么是历史?
历史就同是学神人们交,汇从的智初慧一精开华,始历,史我是会们重就演在的。接触 史这门学科,请同学---们-(想古希一腊想),希究罗竟多德什么 ““是一一历切切真历史历史?史都历都是是 思史当想和代史历史” -”-史-。--英-学--国--是意的大不科利林是的伍一克德罗回齐事呢?

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教学课题】:导言课:走近历史【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初中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被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吸引,产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欢迎大家来到X中学习,X中是一所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从这里走出了十六位两院院士、四十余位教授、二十余位科技精英、五位驻外大使、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作家、书画家和艺术家……在做的各位将来也是各行各业的精英。

所以,能在这样一所环境幽雅,充满希望的学校给在坐的各位上历史课,我感到无比荣幸。

说到“历史”,似乎是一个谁都会用的概念。

比如我们会说"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或者说"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这已经成为历史"等等。

"'历史'究竟是什么意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历史。

一、历史是什么?"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历史,能不能告诉我历史是什么呢?我们通常使用的历史,实际上不止一种意思。

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1)历史是过去的事(史实)。

这个“历史”是本来的历史,客观存在的真实的历史。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历史。

大到宇宙、生物的起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或一个国家的历史。

小至我们我们一中也有建立,发展的历史。

即使你们个人也有16、17年成长的历史。

(2)对过去的事的记载(史料)。

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东西是无法还原的,。

我们该如何了解那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的?只有通过对过去的事情的记载。

高中历史课堂导言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课堂导言教案模板

【教学课题】:导言课:探寻历史的足迹【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导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 历史的概念及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2. 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和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1. 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

2. 高中历史课程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历史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历史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历史?历史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1. 历史的概念及历史学的研究方法a. 介绍历史的概念: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b. 介绍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考古发掘法、比较研究法等。

2. 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和内容a. 介绍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b. 介绍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3.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a.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

b.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

4.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a. 通过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b.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历史的概念、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和内容。

2. 强调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中与历史概念相关的内容,总结历史的概念。

2. 收集并整理关于高中历史课程的资料,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和内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小结等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的概念、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和内容。

高中历史导言课(第一课)

高中历史导言课(第一课)


五代 907——960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6
元 1271——1368
明 1368——1644
清 1636——1840(鸦片战争以前)
五、中国历史的分期
• 三皇五帝始 • 夏商与西周 • 春秋和战国 • 三分魏蜀吴 • 南北朝并立 • 宋元明清后
尧舜禹相传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二晋前后沿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高中歷史
导言课
一、什么是历史? 二、历史有什么用? 三、怎样学好历史? 四、高中历史学什么
唐高祖开元通宝(621)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十文,1912)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渡江作战
一、什么是历史?


“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从 又持中,中,正也。”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二、学历史的意义
从名人身上看看历史的价值:
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 悟。他不仅驰骋史海,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评了 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识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 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
读史可以明智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对过去的事情所 做的客观记录。
History
英 语 词 源 : 古 印 欧 语 weid-( 知 道 , 看 )> 希 腊 语 historia(了解),historein(询问),histor (智者, 裁决者) >拉丁语historia (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古法语estoire, estorie(纪年,故事,历史)>14 世纪晚期中古英语/早期现代英语history。

高中历史导言课

高中历史导言课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壹 什么是历史?
广义地说
是指一切事物以 往的运动发展过 程,分为自然发 展史和人类社会 发展史。
狭义第讲
仅指人类社会的 发展过程。
壹 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1
一、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
二、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是经过
2
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
3
三、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
贰 为什么学习历史?
贰 为什么学习历史?
贰 为什么学习历史?
贰 为什么学习历史?
哲人说: 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 技术告诉我们能做什么, 人文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贰 为什么学习历史?
1.个人:修养、气质;明智、做人 2.民族:文化、精神、凝聚力、地位
若一民族对其以往了无所知,此必为 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份子对其民族 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 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 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 其国民对以往历史有深厚之认识。
肆 怎样学习高中历史课程?
肆 怎样学习高中历史课程?
首先
初高中历史的联系
其次
再次
初高中历史的异同
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转变 突出问题意识、强调能力转换 注重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具体实施步骤
最后
充实课堂内外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习惯。好
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
开的门。
贰 为什么学习历史?
1.个人:修养、气质;明智、做人等 2.民族:文化、精神、凝聚力、地位等 3.国家:借鉴、资政、教化、前途等 4.学业:学考、高考基本要求

高中历史导言课

高中历史导言课

汲取历史知识和经验教训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 先去其史”
——龚自珍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
——李世民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一、当信任何一国乊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乊国 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
参观文物古迹和博物馆
观看历史专题片和严肃的影视作品 口述历史、
神话传说……
课堂学习方法1
(1)读:跟着老师精读教材,由厚到薄 (2)记:动脑思考,理解记忆

温 听 (3)听:课前预习,上课有针对性地听
学习 方法 (4)写:提纲挈领,做好课堂笔记
记 写 (5)讲:积极探讨问题 ,大胆发言
讲 (6)温: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课堂学习方法2
如何进行历史问题探究?
产生疑难——确定问题
引发思考——运用材料
推理论证——开展讨论 寻求答案——进行评价 总结、深化、反思
课下学法指导
多参观各种历史博物馆 多观看一些历史纪录片:《档案 揭密》、《百家讲坛》„„
*1.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提高个人精神文化素质
人除了人,有一部分就是精神上的贫乏。一个人
空闲时想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历史就是最丰富 的知识来源,而不是现实。现实的内容与历史相 比,总是有限的,完全依靠现实是满足不了人的 精神生活需要的。更何况精神生活不但指具体的 知识,也包括陶冶一个人的性情。
屈原
*8.不要大声哭泣。(打一历史名胜古迹)
莫高窟

开学第一课(导言课)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开学第一课(导言课)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5
六、其他事项
▲ 求助历史老师途径:主要来办公室问问题。 ▲ 拟出当有同学违反历史学习规定后,你认为可以采取
的约束措施有哪些?(下课立马交) ▲ 暂选2名课代表,有意担任历史课代表的同学,可交一
份个人申请给我(内容可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以前有 无当班干部的经验、竞选原因等),明天晚上9点截止。 ▲ 梳理第一课的知识结构和简要的时间坐标轴,提前完 成第一课的部分练习。(下节课课前检查)
16
七、作业安排
▲ 准备2本笔记本(用于做课堂笔记本、写预习题目) ▲ 翻阅第一课,明确教材各栏目,绘制思维导图“石器时代中
国境内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感受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要求:包括时期、地域、代表性遗存及其重要考古发 现等) ▲ 简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治理的制度与措施,并尝试 概括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4
(二)、目前我们了解的历史,来自哪里?
5
(二)、目前我们了解的历史,来自哪里?
6
(三)、如何在众多历史来源中筛选史料, 进行历史实证?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纸上之材料+地下之新材料
7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一)读史使人明智,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8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二)培养思辨与家国情怀。 (三)培养良好的共情能力,人际关系会更加融洽。
17
开学第一课—— 解密历史
1
千古 一帝
VS
暴君
秦始皇
2
(一)、历史是什么? (二)、目前我们了解的历史,来自哪里? (三)、如何在众多历史来源中筛选史料,进行 历史实证?
3
(一)、历史是什么?
秝(lì) 止
历,过也,传也。
从又持中,中,正也。

高一 必修历史导言课

高一 必修历史导言课


此姓乃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 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
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 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太原,世代繁衍生 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 用成姓。 王昭君、王充、王之涣、王勃、王 羲之、王维、王重阳、王实甫、王安石、王国 维……包括现代的王力宏、王菲……

赵薇穿日本军旗服装是无知还是无意?
赵薇为《时装》杂志2001年第9期拍摄的一张图 片引起了很大争议。一些人指责赵薇身着的服装 图案酷似日本军旗。
四、学好历史的四大法宝
背:苦背+巧背
巧背>苦背 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关键词 读:广泛地读书 问:我思故我在 • 独立之意志 • 自由之精神 我问故我在
以古国名为姓。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 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 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 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便 以这些官职为姓。
(一)导演安排: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途中士兵 无以充饥,于是掰路旁的玉米烤着吃,才得以行军。
“历者,经历也;史者,记录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二、高中历史学什么?
历史必修一(政治史)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
历史必修三(文化史)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自选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三、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李世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 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 得失。”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 列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明天 吧
此生待明日
开 心 学 历 史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 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 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 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 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完善人格。历史教育,首先是要为社会 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 公民意识至为关键。
2、进行历史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历史 意识”。
1、多阅读历史书籍,看历史电影,增长见识。
2、掌握历史学习的关键要素。 3、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4、积极配合老师,遵守老师的要求。
• 时间: • 地区: • 内容:
• 对象:
朝代顺序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
史料的分类
按表现形式分:
1.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2.实物史料(史迹遗存):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3.口碑史料:口碑史料或口述史料,是 指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4. 民俗史料:指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且至 今仍旧保存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风俗、民 间习惯、文化传统等。
史料的分类
二、按史料价值分类
1、直接史料(一手史料) 2、间接史料(二手史料)
高中历史教材体系
必修模块
历史Ⅰ(政治) 历史Ⅱ(经济) 历史Ⅲ(文化)
+
选修模块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5)探索历史的奥秘
(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教师:方伟伟
生活处处有历史
胡说八道
如鱼得水
历史是什么?
history = his + story
广义的历史:是包括自然和人 类社会变迁的一切总和。 狭义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 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的作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 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弗朗西斯 培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