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与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合集下载

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学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充分利用已是制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度和效度。

尤其是探索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便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有益新思路,因而它也已成为为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帮助。

基于此,就地理学科校内外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而言,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人教社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的教学为例,下面来谈一下自身的体会。

在日常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首先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地理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资源,以至于让大多数人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地理课程资源。

从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尽管它现在依然很重要,但它不是唯一的,就拿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来说,过多的运动原理和规律必须借助于实验分析和现实生活观察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逻辑推理关系,但由于课堂受限,实验不易过多或无法进行,因而就需要可能将一部分实验、观察交由学生课后操作并纳入非纸笔考试部分,从而最终让其真正地理解与应用知识。

同时随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应用,就更不能把教科书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了,那样显然是陈旧的、过时的。

网络资源的异军突起,已为地理课程资源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不竭动力。

教师是最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

这一点毫无疑问,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纳入课程计划,要有时间保证。

时间也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课程计划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以适应学生学习、活动和所学内容的需要。

此外,教师的教学准备也必须纳入日常教学安排。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成本的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必须充分考虑到地理课程资源的消耗、补充、维护和更新所需要的投入,要有课程成本的观念。

然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学校往往只注意到了开始设备的引进却忽视了后期的老化、整理与更新,这是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能力进步的培养。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在当今教育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以便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特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形成此报告。

一、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分布(一)教材资源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核心资源。

我校选用的教材均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并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筛选。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分布在图书馆和各学科教室。

(二)人力资源1、教师队伍我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将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2、专家学者学校定期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培训和指导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

(三)网络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成为我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建设了校园网,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资源。

同时,教师们也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最新的教育资讯和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四)实践资源1、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学校配备了各类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场所。

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计算机编程实践基地等。

2、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企业参观、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一)教师自主开发教师们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自主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

例如,语文教师编写的阅读拓展材料、数学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英语教师录制的口语练习音频等。

(二)团队合作开发学校成立了多个课程开发团队,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开发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资源。

例如,“科学与艺术融合”课程,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浅谈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浅谈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2)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源。

最主要的资源是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他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时事政治等内容的报刊、书籍等都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

音像资源。

音像资源包括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

人力资源。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人力资源还包括家长及其它社会各界人士。

碧桂园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家长这份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能从他们家长这一代人身上学到创业精神和成功的经验。

实践活动资源。

包括课堂中学生的讨论、辩论;也包括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参与等,因此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学生可多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的重要性;多了解社会中困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化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

3)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

自主开发。

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特色开发。

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

共同开发。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浅谈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以人教社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为例在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地理课程有效教学的必要保证,也是地理课程新的的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一)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科学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等。

学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注意校藏书刊的结构(增添科技藏书),更新科学教育设备;2.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开辟科技、劳技教育基地(如百草园、气象站、饲养园地等);3.在校园内设计并建立科技景点(如太阳钟、风力发电机、科技雕塑等);4.利用在科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开发有关的校本课程。

(二)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

家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其利用率;2.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3.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三)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科技工作者、工厂、农场、田园、科技实验基地、高新企业、植物园、动物园、科技场馆(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农技站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

社区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开展改善社区环境的科技活动;2.与社区科研、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共建科技活动场所,开展现场科技教学活动;3.聘请科技人员和专家担任学校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聘请家长中的科技工作者定期向学生作科普讲座;4.组建学生科技团体,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和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现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并形成如下报告。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程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校积极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1、教材资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我校教师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而是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和拓展。

同时,积极引入优秀的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人力资源我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此外,还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指导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视角。

3、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收集各类优质的教育网站、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支持。

4、实践资源依托学校周边的社区、企业和文化机构,建立了多个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校本资源结合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如传统文化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等,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需求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开放性原则打破学科界限和校内外界限,广泛收集和整合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

3、实用性原则注重课程资源的实用性,确保资源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4、创新性原则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创新,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资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1、教师自主开发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个人专长,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例如,教师编写教学案例、制作教学课件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课程资源简介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语文课程资源就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

1、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农场和工厂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

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空谈。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2、根据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物产多样,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自然课程资源极为丰富。

人们可以开发与利用的社会课程资源同样也是丰富多样。

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均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活动的交往,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哪些可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哪些可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哪些可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1、用好历史教材,超越历史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教学过程资源。

(1)正确讲授历史教材。

提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将教科书束之高阁;相反,教科书直到现在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不过,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核心课程资源的作用。

这就要求做到:在认识上,打破历史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神话,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知识,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

在过程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体验、批判、感悟,让其真正领悟其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

这才是真正地超越教材,挖掘了教材和师生的潜力。

(2)发掘教师的智慧潜能。

在传统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事实上,教师是一个急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

就课程的既定内容而言,教师不必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但要注意拓宽内容时要因材而宜、因生而宜、因时而宜、因地而宜。

就课程的开放性而言,教师要着力突破狭义的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以教科书为载体,以教室为物理空间的教学小环境与日常生活乃至宏观世界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教学共同体--即充分引进自然、人文和社会诸种课程资源。

就教学流程而言,教师应标举新的课程价值观,即从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生命活力这个宗旨出发,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茧缚”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3)重视利用学生这种无穷的有生课程资源。

学生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二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节课程资源的作用与价值一、课程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它可以按三级课程管理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一)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二)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三)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它可以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四)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自身的性质,它可以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五)其他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他还可以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一)国家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国家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保障国家的安定,强化国家机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国家课程资源是关于爱国主义、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国家的发展与未来的知识和阶级思想等的资源,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强化下来,不能随意改动,这是保障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思想资源。

此外,还有培养有竞争力的公民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这既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地方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保证地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持人类文化多元特色的重要途径。

随着人们对现代性认识的全面加深,地方文化资源成为重新被发现和认识的对象,这必然会影响到地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三)学校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第二节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五个基本途径: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第五,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校内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内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师 无 论 是观 念 上 还是 行 动 上 必 须 反 思 、 解 科 学 与 人 文 的 和 偕 。 如 为 学 校 设 计 绿 化 比 合 理地开发 和利用生物 课程资源 , 可
构、 重组 、 新 , 更 以适 应 新 的挑 战 。 因此 只 有 蓝 图 , 利用 有 限 的 空 间合 理 布局 生 物 园 , 比 以 使 教 师在 理 论 探讨 和 行 动实 践 上 方 向更 提 高课 程资 源 的 意识 , 改变 课 程 资源 观 , 增 如栽 种 教 材 中 的 典 型 植 物 , 常 见 的 稀 有 加 清 晰 明 确 , 而 改 变 生物 教 师 僵 化 的 思 不 从 强课 程 资源 的识 别能 力 , 不 会 使 新 教 材 的品 种 , 可 以饲 养 用 以 实验 的 小 动物 , 才 也 如 维 定式 , 改变 对 课程 资 源 研究 的 忽视 态 度 ,
校 园 环 境 包 括 人 文 环 境 和 自然 环 境 ,
诚 的 沟通 交 流 , 正 不 良的 心 理倾 向 , 时 纠 及
汲取 心 理 的 给养 , 永远 保 持 健康 的 心态 , 使
层次 , 年来不 很齐全的 生物学标 本 、 多 挂 开 发 校 园 课 程 资 源 就 是 在 学 校 开 辟 植 物 师 生 之 间 在 和 谐 的 环 境 中 共 同 进 步 和 成 园 , 展 校 园文化 活 动 等 , 进一 步 转 变 观 长 。 开 并 无论 是 S ARS 是 汶 川地 震 , 及 经济 还 以 及 仅有 的 几 台 实验 仪 器 无法 满 足 新 课标 的 念 , 力 把 整 个 学 校 变 成 学 生 可 以 参 与 的 萧条 的社 会现 实 , 会 成 为 活生 生 的课 程 努 都 要 求 。 对突 如 其 来 的职 业 要 求 , 面 生物 学 教 露 天 的 生 物 课 堂 和 实 验 室 , 而 充 分 体 现 资 源 , 可 以 成 为对 学 生 的 人 文 教 育 。 从 都

课程资源建设—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建设—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建设一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各类校内外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新教材中给予教师充分的设计空间,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和本地特点设计充实内容、研究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程资源建设;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

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剌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促进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特制定本方案一、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和原则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现有的校内课程资源,不断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力求让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新一轮课改在学校得以顺利进行。

课程资源开发原则:1、总体性原则:精选重点,优先保证;2、适应性原则:因地制宜,师生参与;3、科学性原则:真实可靠,有序合理。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一)统一组织领导,编制总体规划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教学主管校长,教务主任主任、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实验教师以及图书室、电脑室管理员等为成员,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1、对教师和员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全员培训,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

2、建立健全学校课程资源信息管理库,进一步完善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

3、根据学校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结构,各学科小组讨论、研究和制订本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内容。

(二)开发课程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1、重视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重视各学科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

2、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和扩充,重视开发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重要的课程资源要素。

3、对教学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用情况,教师要进行调查、总结和反思。

(三)整合校内资源,提高使用效率1、充分开发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运动场等丰富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2、积极开发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教研组的资源网,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报告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当下,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我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单一课程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重要的工作方向。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与概述1、教材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

我校在选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特色,开发了一系列校本教材。

这些校本教材涵盖了学科拓展、实践活动、兴趣培养等多个领域,丰富了教学内容。

2、人力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我校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校外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来校开展讲座和指导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前沿的知识。

3、网络资源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库。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获取优质的教学视频、在线课程、教学课件等资源,并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4、实践资源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校与周边的企业、社区、博物馆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所和实践项目。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1、教师自主开发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特长,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包括经费、时间和技术支持。

2、团队合作开发组织教师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共同研究、设计和开发课程资源。

通过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3、引进与改编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课程资源,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和优化,使其更符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四、课程资源利用的情况1、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将开发的课程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课程资源的概念⏹广义: 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课程资源的分类⏹按功能特点划分⏹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感受、创意、问题、困惑、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

⏹例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

⏹课程资源的分类⏹按空间分布分:⏹校内课程资源:占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根本理念⏹1、教材是最根本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开展特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表达社会、经济、科技的开展等⏹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质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自身是课程实施的首要根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水平。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①首先,教师素质的上下,对学生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3、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知识具有主观性,可以由师生共同建构⏹师生都要作为活生生的人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共同体验人生、将知识⏹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原那么⏹〔一〕适应性原那么⏹课程资源要符合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目标、不同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情况等⏹要有筛选机制,保证课程资源的价值〔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二〕开放性原那么⏹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途径的开放性⏹〔三〕经济性原那么⏹开支经济性⏹时间经济性⏹空间经济性⏹学习经济性⏹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当中,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有哪几个根本途径?⏹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分为三个局部: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般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

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目标的开放性和实施过程的动态性必然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和支撑。

课程资源本身往往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一)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现成的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课程具体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这就涉及到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

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

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来选择与设计。

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与基础,而且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三)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活动方式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方式。

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人文资源和活动资源。

校内硬件资源包括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园地等;校内人文资源包括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校内活动资源包括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资源;学生与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引言当谈到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我们不仅仅指的是学科教材和教学资源,更是包括整个学校所拥有的一切可以为教学服务的资源。

优质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阐述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的重要性,并呈现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了解学生需求首先,要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教学调研、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到。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方式和课程需求,学校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和选择相关资源。

二、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推动力量。

学校需要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三、构建资源库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资源库,用于存放各类教学资源。

这个资源库可以包括教材、学术论文、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学素材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从资源库中选择适合的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鼓励教师创作自己的教学资源除了利用已有的资源,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创作自己的教学资源。

这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资源开发培训等方式实现。

鼓励教师创作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五、推广优质资源开发好的优质资源应该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和分享教师创作的优质资源。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学校、教育机构进行资源交流,推广并分享彼此的资源,实现互惠互利。

六、与校外资源进行合作学校可以与校外资源进行合作,充分利用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七、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学校可以建立在线教学平台,将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和分享,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获取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但分类不是目的。课程资源的分类在于开拓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视野,展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阔前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2008年9月启动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把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古迹,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文化馆等各类单位在内的481家社会单位纳入管理体系。这些单位正在从自身的资源特点出发,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课程资源内容开发,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并有效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服务。
(一)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现成的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课程具体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这就涉及到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来选择与设计。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与基础,而且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开展社区环境调查,了解社区资源状况。社区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如水土、气候、植被等,人文环境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政治生活、社区文化生活等。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调查和了解,可以收集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因特网、视听传媒、科协、农科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同时,还包括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这些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时需要充分利用的。

浅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几点策略

浅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几点策略

浅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几点策略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利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目录01引言课程资源的定义课程资源是指能够影响和促进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等。

课程资源的特点多样性、具体性、发展性、开放性、综合性、基础性。

课程资源概述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推进课程改革。

推进课程改革写作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以期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

写作结构本文将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三个方面来阐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每个方面都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结构02课程资源的开发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资源的开发在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整合,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实验室和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和图书馆等资源,开展实验教学和阅读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软件等,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途径,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社会资源的开发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家庭中的各种资源,如生活经验、文化传统等,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

家庭资源的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资源的开发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要点一要点二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与利用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工作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体育资源,发挥课外体育资源的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开发课外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活动,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手段。

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我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下面就我区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充分体现这一目标精神。

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回顾与发展过去的课间操全校学生统一做规定的一套广播操,统一的进退场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其内容单一,形式呆板,长期不变,学生容易厌倦,导致学生做操质量不高,带有敷衍了事的倾向,不仅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到了本世纪初,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区为了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课间操的单一形式,全面实行学校自编操的活动形式。

为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课间操的锻炼效益,达到不同的年段的学生做不同的自编操,使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目标,自2001学年起,以校为本,结合学校特色,从开始的一首音乐下全校做统一的一套自编操,到2 002年的同一首音乐下全校做二套自编操(高、低年级各一套)。

同时对进退场音乐进行改革。

进场音乐,改变传统的《运动员进行曲》,代之以少年儿童乐曲,同时要求采用二首以上且节奏相同的音乐组成,最为突出的是天河区柯木塱小学,进场音乐由5首乐曲编辑合成(插入乐曲)。

退场音乐,则采用抒情缓慢的乐曲,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可用一首或一首以上乐曲。

进退场采用多首乐曲,使音乐美和学生自身的动作美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培养艺术素养,陶冶美的情操。

实现以美健体,以美育德的目的。

改革进退场音乐的另一种做法是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德育和艺术素养的教育。

例如,将音乐产生的背景、音乐的内涵及词曲作者的生平情况等,通过出墙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养成爱生活、爱学校、爱祖国、爱学习、爱运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3学年,我区进入《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验以来,为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体现体育新课程的理念,达成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出现在学校的课程安排表上。

[NextPage]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与设计要求体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四条理念: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为此,学生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可以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设计要求:将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开展活动。

四、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展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体育场地等校内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例如让体育、艺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共同负责全校的活动设计,实现学科资源的整合,活动过程中的如何感受音乐节奏、自编操的动作编排、班级队形和学校整体队形的设计与变换等,单靠体育学科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此时要发挥艺术学科的作用,在音乐和美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合理的感受音乐、编排自编操的动作和美丽的队伍变换图形,既培养了学生编排自编操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并参与活动,其它学科老师也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同练同乐,既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又融洽了师生感情,相互沟通,促使师生间的和谐共处,更调动了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老师的身体。

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自主组织各种练习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

器材改造,创新环保。

如天河区黄村小学的环保纸球、冼村小学的塑料瓶和废旧电线圈加上小皮球的组合,起到了很好环境保护的教育作用;龙口西小学对跳绳的改造,将长绳的二头二人摇变成八头八人摇,充分体现合作精神的培养。

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活动内容既有传统项目,也有时尚运动,既有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也有快乐体育项目,还有各种游戏活动。

包括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简易保龄球、滑板车、掷飞标、韵律操、印巴舞、模特步、兔子舞、独轮车、溜旱冰、软式排球、呼拉圈、武术、舞狮子、滚铁环、跳绳、毽球、民间打跳舞、竹竿舞、长板靴、跳跳乐、健身车、跳跳球、橡皮筋、粘粑球等。

六、组织形式,不拘一格。

大多数学校的组织形式都是多种运动项目的练习,也有别具一格的形式,如渔沙坦的以呼拉圈为主的团体操、柯木塱的校本课程(毽绳)活动等。

组织结构模式有如下几种:模式一:列队有序进场→部颁广播操→学校自编操→分班分项目练习→放松操→有序退场模式二:列队有序进场→学校自编操→分班分项目练习,中间穿插班操→放松操→有序退场模式三:列队有序进场→学校自编操→校本项目练习→放松操→有序退场模式四:列队有序进场→学校特色操→分班分项目练习→放松操→有序退场模式五:列队有序进场→学校特色操→班操→分班分项目练习→放松操→有序退场[NextPage]七、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集体与分组活动相结合,既有全校一起进行的校操,又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操,既有低年段分班分项目的统一活动,又有高年段按兴趣自主选择活动项目;既有室外活动,又有室内游戏活动,克服场地小的困难,如先烈东小学在课室里安排游戏活动(传球、播种、大球追小球、猜猜谁是带头人、跳跃游戏等)。

八、音乐选择,适合学生。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全过程由音乐控制。

从进场的多首音乐、到活动过程的指挥音乐和退场音乐,选择的都是少儿乐曲,符合少年儿童特点,使学生在练体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在优美的练习环境中快乐地放飞自己。

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操作整个活动过程时间为20—25分钟,分为进场、热身运动、班级锻炼、放松运动四大部分。

现以天河区黄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加以说明:1、进场与音乐队伍以班为单位,以整齐的队列踏着音乐节拍列队进场,进场音乐由多首乐曲组成,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艺术素养的培养,进场队列的规范既是校风校纪的教育,也是行为意识的培养。

2、热身运动(自编操)在同一首乐曲下,各班做不同的自编操。

真正实现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做不同的操。

体现的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

3、“兔子”舞在同一首乐曲下,首先全校统一做规定动作,然后各班自由创新动作和队形变换。

4、分班分项目锻炼各班锻炼的项目是不相同的,组织锻炼的方法与形式也是不同的。

体现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班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学会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锻炼区域分为中心活动区、游戏区、球类区、快乐体育园区、校本教材区、其它类区。

凡是轮到中心活动区活动的班,要求跟着主题音乐组织活动,其内容、形式等各班要有创新。

5、放松运动在同一首乐曲下,各班做不同的放松操。

6、全过程由音乐指挥,各班的练习形式和队伍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

7、项目轮换。

各班锻炼的项目不能长期不变,一周或二周轮换一次。

采用班级走动的方式(活动场区和项目不动)。

8、创新评比。

各班活动的锻炼方法、形式等,每一次的轮换周期要有创新,例如,五(1)班第一次在中心活动区表演,当一个轮换周期完成后第二次来到中心活动区时,要有新的锻炼方法、形式、内容等,如何完成创新任务?班主任分配任务,可以采用某小组负责某次的创新,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团队、自信、关注集体、关注他人等方面的精神和品质,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十、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