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文学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分析

文学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分析

文学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分析在文学作品中,叙事结构是作者用来组织故事情节的方式。

传统上,线性叙事结构是最常见的形式,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故事。

然而,一些作家选择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以强调记忆、意识、梦境或多维度的时间观念。

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并分析其形式和作用。

一、回溯叙事回溯叙事是一种非线性叙事结构的常见形式。

在回溯叙事中,故事的时间顺序是倒转的,故事开始于结尾或某个关键事件,然后通过回顾、回忆或者回溯来展开。

这种结构常常用来显示主角的成长、回忆过去的经历或者揭示故事的真相。

以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为例,故事以主人公查尔斯·马罗的结局开始,而后通过马罗的回忆来揭示他在非洲殖民地的经历。

这种结构通过将过去和现在的经历穿插在一起,以一种错综复杂的方式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发展。

回溯叙事不仅能增加悬疑和紧张感,还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心理状况和背景故事。

通过破坏时间的连续性,作家能够更深入地探索人类经验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碎片化叙事碎片化叙事是另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故事被分解为多个片段,时间和空间不再有固定顺序,而是交错出现。

这种结构常常用来探索片断化的记忆、多重视角或者非线性的时间流动。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就采用了碎片化叙事结构。

故事以一群人在一天中的午餐开始,然后通过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回忆,展现出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各自的人生历程。

作者通过这种结构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以及他们对时间和经历的观察。

碎片化叙事结构具有诗意和启示性,能够创造出非常个性化的故事体验。

通过将故事断片化,作家能够以全新的方式重新构想和组织叙事,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和解释的空间。

三、多线叙事多线叙事是指故事中同时存在多个平行的故事线。

每个故事线都有独立的时间和情节,但它们可能会在某些关键点上相互交叉或连接。

这种结构可以使故事更加丰富和复杂,同时也能够呈现出不同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分析

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分析

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分析一、叙事视角1.第一人称叙事:以讲述者自身的视角来展开故事,具有真实、亲切、主观等特点。

2.第二人称叙事:以讲述者对听众的称呼来展开故事,具有亲切、互动等特点。

3.第三人称叙事: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展开故事,具有客观、全面等特点。

二、叙事结构1.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故事情节,清晰、连贯。

2.非线性叙事:打破时间顺序,通过插叙、倒叙等方式展开故事,富有层次感。

3.环状叙事:故事情节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环,增强故事的回味性。

三、叙事手法1.顺叙: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述事件,简洁明了。

2.倒叙:将故事结尾提前,增加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主线故事中插入相关背景、人物经历等,丰富故事内容。

4.补叙:在故事结束后补充说明故事中的某些情节或结局,使故事更加完整。

四、叙事语言1.口语化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易于理解。

2.书面化语言:庄重典雅,富有文化内涵,体现作品深度。

3.象征性语言:通过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五、叙事节奏1.快节奏:紧凑激烈,紧张刺激,引人入胜。

2.慢节奏:舒缓悠扬,给人以思考、感悟的空间。

3.节奏变化: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调整叙事节奏,使故事富有变化。

六、叙事人称的转换1.人物转换: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叙述故事,展现多样化的视角。

2.叙述者转换:通过叙述者的变换,展现不同的叙事风格和情感态度。

七、叙事背景的设置1.现实背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使故事更具现实意义。

2.历史背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增加故事的历史厚重感。

3.虚构背景: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为故事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八、叙事主题的深化1.显性主题:直接表达作品的核心思想,具有明确性。

2.隐性主题: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暗示作品的主题,具有回味性。

九、叙事视角的创新1.动物视角:以动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展现独特的观察视角。

2.物体视角:以物体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增强故事的创意性。

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分析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课题,以上仅为其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文版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文版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文版
导论
叙事作品是文学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其结构对于作品的整体呈现和读者的阅读体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安排和故事推进,从而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主题。

一、叙事作品的结构基本要素
在进行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叙事作品的结构基本要素,包括情节、人物、时间和空间。

情节是叙事作品的骨架,它由一系列事件和行动构成,推动故事的发展。

人物是情节中的主要驱动力,他们的行为和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

时间和空间则给情节和人物提供了发展的背景和环境。

二、叙事作品的结构类型
三、叙事作品的结构要素分析方法
对于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时间线分析和故事线分析。

时间线分析是按照情节发生的时间顺序,将情节进行整理和排列,帮助读者明确整个故事的时间脉络。

而故事线分析则是关注情节的内容和发展,将故事按照不同的主题或线索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叙事作品的结构意义和作用
五、结论
总结起来,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介绍了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结构类型和分析方法。

它强调了叙事作品结构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结构分析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通过学习和运用结构分析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叙事作品,体验其中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分析在文学作品中,叙事技巧和结构是作品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以及故事线索的关键要素。

通过运用不同的叙事技巧和结构,作家能够创造出独特而引人入胜的作品。

本文将分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叙事技巧和结构,并探讨它们对作品的影响。

一、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是指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和声音来叙述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更容易与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发展。

同时,第一人称叙事也能够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示出其独特的思想和感受。

例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主人公的孤独和反叛。

二、多重叙事视角多重叙事视角是指在一个作品中使用多个不同的叙事者,每个叙事者都有自己的独立观点和经历。

通过这种方式,作家能够展示多个角色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机,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例如,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运用了多重叙事视角,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各个人物的感受和想法,获得更全面的故事体验。

三、倒叙结构倒叙结构是指故事按照时间顺序的相反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结构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加强悬念和紧张感。

通过在作品早期暗示未来发生的事件,然后逐渐揭示细节,倒叙结构能够创造出一种扣人心弦的叙述效果。

例如,福克纳的《护身观音》运用了倒叙结构,引导读者逐步了解主人公的秘密和命运。

四、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指故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的叙事方式。

这种结构简洁明了,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故事发展的脉络。

线性结构最常用于叙述简洁的故事情节,如童话故事或传记等。

例如,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小美人鱼》采用线性结构,通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来展示主人公的成长和遭遇。

五、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是指故事以非传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打乱了故事的发展顺序。

这种结构能够创造出复杂和非凡的叙事效果,挑战读者的阅读体验。

非线性结构常被用于揭示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思考过程,或者探索故事的多重意义。

例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采用了非线性结构,以多个角色的视角和时间跳跃的方式讲述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童话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分析

童话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分析

童话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分析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叙事技巧和结构。

它以其简洁而生动的叙述方式,吸引了无数读者。

本文将对童话的叙事技巧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一、童话的叙事技巧1. 平铺直叙:童话通常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平铺直叙,将故事中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呈现,使得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这种叙事技巧可以有效地传达故事的情节和发展。

2. 情感渲染:童话作品往往通过对情感的渲染来吸引读者。

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清晰的情景,表达角色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情感共鸣,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3. 人物形象塑造: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简单而鲜明。

通过几句简洁的描述,读者就能够对人物的特征、性格以及行为有所了解。

这种叙事技巧使读者能够迅速熟悉故事中的人物,提高故事的可读性。

4. 动态描写:童话中常常使用生动的动态描写,如追赶、逃跑、战斗等。

这种描写方式能够给读者带来紧张刺激的阅读体验,增加故事情节的紧凑感和悬念性。

二、童话的结构特点1. 开头引人入胜: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作者可能通过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或者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来开始故事,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

2. 发展高潮迭起:童话的情节发展往往起伏跌宕,高潮迭起。

它可能通过多次转折和冲突的展开,使得故事更加有趣和扣人心弦。

高潮的处理使得故事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3. 结尾总结道理:童话的结尾通常带有一定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通过总结故事中的经历和教训,童话可以向读者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 善恶对立:童话作品中经常描绘善恶对立的主题,通过善良的角色和邪恶的角色之间的斗争,传达出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

这种结构特点常常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结:童话的叙事技巧和结构使得它成为受欢迎的文学形式之一。

通过平铺直叙、情感渲染、人物形象塑造和动态描写等叙事技巧,童话作品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而开头引人入胜、发展高潮迭起、结尾总结道理和善恶对立等结构特点则使童话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时空叙事结构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时空叙事结构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时空叙事结构分析在文学作品中,时空叙事结构是影响故事发展和角色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巧妙的时间和空间叙事,作家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叙事效果,使读者更加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时空叙事结构。

一、线性叙事结构线性叙事结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时空叙事方式。

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线性推进。

通过展现角色的成长和变化,读者可以逐步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红楼梦》是一部采用线性叙事结构的文学作品。

从贾宝玉进入贾府到贾府破败,故事按照时间顺序逐渐展现出来。

二、非线性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打破了时间的顺序性,通过在时间上的跨越和回溯,使得故事更加丰富有趣。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部运用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作品。

小说中的男主角亨利患有无法控制的时间旅行能力,这使得故事的时间线不按顺序展开,小说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替描写,展示了男主角与妻子的爱情故事。

三、多重叙事结构多重叙事结构是指在同一作品中出现多个独立的叙事线索。

这些线索之间可能是时间上的串联,也可能是空间上的交错。

《百年孤独》是一部应用多重叙事结构的文学杰作。

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中心,通过不同家族成员的叙事,展现了从塔拉科纳市的建立到衰败的整个历史过程。

四、空间叙事结构空间叙事结构是将故事的发展通过地理空间的描述来进行呈现。

作家通过对不同地点和场景的描写,创造出迥然不同的环境和氛围。

《老人与海》是一部运用空间叙事结构的文学作品。

小说中的主要场景是海洋,作者通过对海洋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桑地亚哥与大海的斗争和奋斗。

五、时空叙事结构的应用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时空叙事结构,作家还可以根据故事的需要进行创新和尝试。

有些作品可能会采用回顾的形式来展示故事的发展,有些作品可能会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创造出奇妙的叙事效果。

时空叙事结构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故事情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运用不同的叙事结构,作家能够给予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故事世界。

叙事结构的主要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叙事结构的主要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叙事结构的主要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叙事结构是指一个故事或文学作品的组织方式。

在不同的叙事结构下,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角色关系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本文将介绍叙事结构的主要类型,包括线性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循环叙事结构。

我们将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对故事情节和读者体验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叙事结构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并探讨叙事结构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

在论述叙事结构的主要类型时,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叙事结构进行概述,介绍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

同时,我们将说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对本文有全面的了解。

2. 正文部分:2.1 线性叙事结构:我们将详细介绍线性叙事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其在阐述故事情节上的优缺点。

2.2 非线性叙事结构:我们将探讨非线性叙事结构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它在文学和电影作品中的应用和影响。

2.3 循环叙事结构:我们将对循环叙事结构进行详细介绍,探讨它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意义,并分析其与其他叙事结构的异同点。

3. 结论部分: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所论述的叙事结构的主要类型,指出它们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将对叙事结构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我们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叙事结构的主要类型,使读者对该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叙事结构的主要类型,分析其特点和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线性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循环叙事结构的深入剖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叙事结构对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叙事结构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文章旨在为文学、影视创作者以及学术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推动叙事结构的创新和进步。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探究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探究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探究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结构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影响作品的呈现方式,还能够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并分析其对作品的意义。

一、线性叙事结构线性叙事结构是最为传统和常见的叙事形式。

它按照时间顺序,以直线推进的方式叙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这种结构通常包括起始点、高潮和结尾,并以一个完整的故事弧线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

例如,经典小说《红与黑》采用了线性叙事结构,以一个平凡青年尚爱德·朱利安的成长历程为主线,通过描绘他在法国社会中的崛起和坠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二、非线性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则采用了跳跃和错位的叙述方式。

它打乱了时间顺序,以非线性的方式展示故事的片段和事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进行自主推断和思考。

这种结构常常被用于向读者传递混乱、不确定和意识流的感觉。

例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呈现,通过多个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切换,将主人公勒奎尔的一天体验展示出来,突出了现代人在都市生活中的孤独和迷失。

三、环状叙事结构环状叙事结构是指通过前后呼应或循环的方式叙述故事,使整个作品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

这种结构通常以开头和结尾相呼应、相对照的方式,将故事内外在情节或主题上形成有机的关联。

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布恩迪亚家族的故事作为主线,通过在不同时间段中叙述家族成员的生活,最终将整个家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宏大的环状结构。

四、多重叙事结构多重叙事结构指的是在一个作品中同时存在多个叙事线索,每个线索都有自己的叙事方式和角色。

这种结构常常用于展示多个视角、多个时间维度或者多个故事互相交织的复杂情节。

例如,瑞典作家斯图尔特·戴维森的小说《千日幻影》通过三位主人公的叙述,交织了一个爱情故事、一段历史事件和一段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

五、其他叙事结构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叙事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形式,如倒叙、回忆、框架故事等。

浅析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特点及作用

浅析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特点及作用

浅析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特点及作用《浅析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是一部结构艺术中分析理论与结构艺术实践的研究著作,罗兰巴特以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出来的实践性的作品分析综述,用该概念研究作品的内涵和结构,被誉为叙事学的代表作,以及结构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开山鼻祖之作。

罗兰巴特把叙事作品归纳为三种不同类型:传统叙事类型、创新叙事类型和模式叙事类型。

三种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特点,如何把握这三种类型的叙事结构,成为新一代叙事学家的主要课题。

罗兰巴特提出,叙事作品的结构要从其故事情节的层级结构入手,它有主要包含的三个层次:“繁花世界(world of flourish)”、“崩溃(world of chaos)”和解崩溃(resolve the chaos)。

繁花世界是指叙事作品的开端,表达了具体的时空背景和叙事人物的心情和思想;崩溃世界是指人物面临的矛盾,即叙事的主体部分;解崩溃则是指作品的结尾,人物排解矛盾,重新拾起生活。

繁花世界准备主题,崩溃世界则把主题展开,解崩溃则为主题做出完结性解释,其中,繁花世界就是一个小说中设置的世界,崩溃世界把矛盾展开,解崩溃则结束了故事。

罗兰巴特认为,叙事作品的创作,是根据虚构的内容,运用着叙事的工具,表达作者的思想,实现叙事的目的。

在叙事的过程中,作者是个塑造者,对叙事内容和结构进行解释、改造。

罗兰巴特认为,叙事在结构上也有一些经典因素,如时间、设定、人物关系、节奏、前因后果和命运等,都是叙事的骨架。

罗兰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为叙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拓展了叙事学的研究范畴,对今天的叙事学理论和实践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从罗兰巴特的理论出发,可以在叙事作品的构成部分中发现结构特点,一方面结合叙事理论,分析叙事作品的本质和特点,研究叙事作品的结构和内容特色,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性的叙事创作中应用罗兰巴特结构分析的理论,把握作品的结构,运用叙事元素构建叙事世界,潜移默化地把思想表达出来,展示出叙事的美学情调。

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

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

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们不仅仅是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更应该深入分析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探索其中的深意和艺术魅力。

一、结构分析1.1 整体结构在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时,首先需要分析作品的整体结构。

整体结构包括作品的起承转合、主线与支线的交织以及节奏和层次的变化等等。

通过分析整体结构,我们可以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同时也能够体味作者带给读者的韵律和节奏感。

1.2 章节结构除了整体结构,作品的章节结构也是需要深入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每一章节的标题以及内容安排都是作者有意识地进行设计的。

通过分析每一章节的标题和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节的发展,进而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所要表达的内涵。

1.3 人物构造人物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形象塑造和角色安排直接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时,需要着重分析每个人物的形象、性格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人物性格、动机和行为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动态演变和冲突的产生。

二、叙事手法分析2.1 时间顺序一个好的作品往往通过恰当的时间顺序来展示故事的发展。

作者会选择顺叙、倒叙、双线叙事等叙事手法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通过分析叙事的时间顺序,我们可以理解作者的叙述逻辑,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解读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2 视角选择文学作品的叙事手法还涉及到视角的选择。

作者可以通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不同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每种视角都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观感和体验。

通过分析视角的选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叙事意图和角色的内心感受。

2.3 符号象征符号象征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叙事手法之一。

作者通过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事件、景物等元素,来隐喻或暗示故事中的主题或情感内涵。

通过分析并解读这些符号象征,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隐藏的深意。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文版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文版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文版
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通过对叙事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时间、空间等要素的分析,揭示出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并为研究者提供深入探究的思路。

叙事作品的结构由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包括情节、人物、时间和空间。

情节是叙事作品的骨架,它是故事的发展线索和轴线,决定了故事中事件的顺序和发展方式。

人物则是情节的执行者和推动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推动情节的发展。

时间和空间则是情节和人物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它们为故事提供了具体的时空框架。

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其中包括情节的线性和非线性结构、人物关系和角色转变、时间的顺推和倒叙以及空间的描述和构造等。

情节的线性结构是最常见的形式,它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故事,通过起承转合的方式展示事件的发展和解决。

而非线性结构则打破了时间的顺序,通过倒叙、插叙等手法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

人物关系和角色转变则是叙事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层面,它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变化展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时间和空间的描写和构造则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直观的阅读体验,通过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将读者带入到故事中。

总之,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通过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时间和空间等要素的分析,揭示出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并为研究者提供深入探究作品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叙事作品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

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

深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叙事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进而增强阅读的体验和感受。

一、引言在文学作品中,结构和叙事手法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的结构和独特的叙事手法,作家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并将读者完全融入故事中。

二、作品结构的分析1. 时间结构作品的时间结构指的是作家在叙事过程中如何安排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顺序。

有些作品采用线性时间结构,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而另一些作品则采用非线性时间结构,通过回忆、闪回或者其他手法将故事的时间轴打乱,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2. 空间结构作品的空间结构指的是作家如何通过地点和场景的设置来布置故事。

有些作品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实际存在的地点,通过对这个地点的描写和运用,突出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而另一些作品则通过虚构的空间,如幻想世界或者未来世界,来构建故事的背景,突出作品的奇幻性或者科幻性。

三、叙事手法的分析1. 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是指作品以主人公的视角进行叙述。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更好地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更容易与主人公产生共鸣。

2. 第三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是指作品以一个旁观者或者普通人的视角进行叙述。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让读者看到更多的角色和事件,了解故事的全貌,并且增加了作品的客观性。

3. 多重叙事视角多重叙事视角是指作品采用多个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使故事更加立体和丰富。

通过不同的视角,读者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感受,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

四、案例分析以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为例,这部作品的结构非常复杂,分为前四十回和后八十回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叙事手法上,作者曹雪芹通过第三人称叙事,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中心,通过描写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命运,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与文体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与文体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与文体分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作品既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也融入了多样的叙事结构和文体。

叙事结构和文体是文学作品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叙事结构和文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指作品中故事的组织方式和时间线索的安排。

不同的叙事结构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体验。

常见的叙事结构有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和多重叙事结构等。

线性结构是最常见的叙事方式,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呈现出一条直线的叙事线索。

这种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情节逻辑清晰,易于阅读。

例如,《红楼梦》就采用了线性结构,通过描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人性的善恶。

非线性结构则打破了时间顺序,通过回溯、闪回等手法将故事呈现给读者。

这种结构常常用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示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增加悬疑效果。

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采用了非线性结构,通过多个时间层面的交织和重叠,展示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和悲喜交加的人生。

多重叙事结构是指通过多个叙事者的视角和叙述方式来构建故事。

每个叙事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不同的叙述方式,读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理解。

例如,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采用了多重叙事结构,通过不同人物的叙述,展现了一个小镇的动荡和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

二、文体文体是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不同的文体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

常见的文体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诗歌是一种用韵律和节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体。

它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唤起了读者对夜晚的思考和感受。

小说是一种以故事为基础,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展开叙述的文体。

它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的叙事结构和文体风格,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文学叙事的结构与风格分析

文学叙事的结构与风格分析

文学叙事的结构与风格分析在文学作品中,叙述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它通过结构和风格的运用,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将分析文学叙事的结构与风格。

一、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整个故事的框架,它决定了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呈现方式。

在叙事结构中,常见的有线性结构、循环结构、非线性结构等。

线性结构是一种按照时间线进行叙述的方式。

它通常从故事的起始点开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展开,一步一步地推进故事的发展,并以一个明确的结局结束。

这种叙事结构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故事的时间流转,逐渐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循环结构是一种以时间循环为轴心的叙述方式。

它通过反复描写某一事件或情节,构建起一个闭环的故事结构。

这种叙事方式常常用来传达生活的循环性和人性的复杂性,给读者一种深深的思考与共鸣。

非线性结构是一种以故事发展的非线性顺序为特点的叙述方式。

它通过跳跃式的描写,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这种叙事结构往往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上的震撼。

叙事结构的选用与故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密切相关。

不同的叙事结构能够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丰富了作品的形式和内涵。

二、叙事风格叙事风格是作家通过语言表达和叙述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它反映了作家的个性、思考方式和对世界的理解。

第一种叙事风格是直接叙述。

这种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地向读者传递信息。

它的特点是语言简练、表达准确,能够迅速抓住故事的重点,直击读者的心灵。

第二种叙事风格是隐喻叙事。

这种叙述方式善于使用隐喻、比喻和象征来进行叙述。

它的特点是意象丰富、语言华丽,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和直观的感受,在阅读中达到一种美的享受。

第三种叙事风格是内心独白。

这种叙述方式通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来进行叙述,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思考过程,展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冲突。

它的特点是语言细腻、情感真实,能够让读者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古代文学的叙事结构分析

古代文学的叙事结构分析

古代文学的叙事结构分析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叙事结构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它通过故事的安排和展开,引导读者进入作者创造的世界,领略其中的情节和人物。

本文将就古代文学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首先,古代文学的叙事结构常常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特点。

古代文学作品多以长篇小说、传记和史书等形式存在,故事情节错综复杂,人物众多,时空跨度大。

例如《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贾宝玉一家的长篇小说,通过丰富多样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以把握故事的发展和内涵。

其次,古代文学的叙事结构常常融合了多种元素。

在古代文学中,作者往往会将叙事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如诗歌、音乐、绘画等,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

这种多元素融合的叙事结构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能够更好地触动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通过对唐僧一行人的奇遇和战胜妖魔的描写,融入了大量的诗词和歌曲,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读者也更容易被吸引和沉浸其中。

古代文学的叙事结构还常常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感。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分章节、分回目的方式,将故事进行层层展开,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步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例如《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通过分为十回,每回叙述一个英雄的故事,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层次感和跌宕起伏的节奏,读者能够更好地跟随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

此外,古代文学的叙事结构还常常呈现出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通过隐喻、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将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与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相联系,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启示。

例如《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描写,暗示了封建社会下人性的扭曲和命运的无奈,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长恨歌》叙事的深层结构分析

《长恨歌》叙事的深层结构分析

《长恨歌》叙事的深层结构分析《长恨歌》是王国维创作的一篇叙事诗,描绘了王昭君在辽东边塞与汉武帝的相识相爱和远行的故事。

在叙事结构上,王国维运用了双线叙事和反切叙事的手法,通过对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作品的深层主题和情感。

首先,作品的叙事结构呈现出双线叙事的特点。

一条线索是王昭君的命运之路,另一条线索是汉武帝朝服金甲经过辽东,与王昭君的相遇与相知。

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相互贯穿,围绕着王昭君和汉武帝的感情纠葛展开。

两条叙事线索的交错穿插不仅丰富了叙事结构,使作品的叙述更加生动有趣,还在情节发展上增加了悬念和紧张感。

通过双线叙事的呈现,使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既体现了王昭君与汉武帝之间的深情厚谊,又揭示了他们之间难以逾越的阶级和身份差距。

另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展现了深层主题和情感。

王昭君是一个具有深情和坚贞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为了国家和君主的命令放弃了幸福的家庭生活,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辽东。

作品通过对王昭君的描述,展现了她的聪明才智、温婉善良和心灵的坚定。

另一方面,汉武帝是一个具有豪情和权力欲望的君主形象,他为了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将王昭君送到辽东,但也因为对王昭君的深情而悲伤和思念。

通过对这两个形象的描绘,作品展现了王昭君和汉武帝之间的情感冲突和冲动。

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爱情和命运,更折射出了君臣之间的情谊和忠诚。

这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使故事更加感人动人,还揭示了家国情怀和人性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长恨歌》通过双线叙事和反切叙事的手法,展现了王昭君与汉武帝之间的爱情故事。

作品以琵琶作为引子,通过对王昭君和汉武帝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命运的悲剧。

通过对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呈现了深层主题和情感,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情谊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使读者对爱情和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浅析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特点及作用

浅析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特点及作用

浅析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特点及作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的特点及作用罗兰·巴特( 1915-1980),法国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 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和批评活动中,罗兰·巴特既发现了人类精神生活中新的层面,也为哲学思考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领域。

罗兰·巴特对小说、戏剧和诗歌等文体都有研究,尤以小说理论著称。

他的小说理论深受19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孔德的实证主义影响,又是在20世纪意识流小说理论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罗兰·巴特指出:“‘大写作’是罗兰·巴特进行小说和戏剧分析的主要方式。

这种方式完全遵循着普通的人类知识,以它作为自己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尽管我们要尽力接近某些特殊的规律,但整个小说的框架仍然是根据人类经验和一般心理活动的规律而建立起来的。

对‘大写作’的研究旨在认识小说和戏剧作品中的叙述者与表演者之间的关系,探索这些叙述者和表演者是如何获得知觉的,以及他们是怎样设法控制或干预叙述过程的,并且揭示所有这些相互关联的因素。

”叙事学(或曰叙述学)这个名词就是在罗兰·巴特那里确立的。

因此,“小说不过是把意识流技巧运用到文字之中,就像通过电影镜头来再现意识流一样。

”[1]《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是作者继他的《小说理论》之后又一部关于文学分析的重要理论著作,也是作者“大写作”理论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理论阐述。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不仅是一本从形式角度阐释西方叙事学的经典著作,而且也是一本作者对自己理论观点最具权威性的阐述,其核心思想为:叙事不同于传统小说,亦不同于一般的讲故事。

它是一种“在事件发生时加以观察,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已存在,它将成为并且始终如此构成整个作品的东西,而且,即使是在结束的时候,作品的某些部分也必须留下来,被接受为包含着和构成着作品”[2]的基本要素。

浅论《百年孤独》中的叙事结构分析

浅论《百年孤独》中的叙事结构分析

一、《百年孤独》的神话叙事结构该篇小说采用魔幻的叙事手法,打造了一个现实的魔幻、魔幻的现实的世界,将魔幻和孤独的悲剧意蕴贯穿始终。

马尔克斯将现实作为创作的源泉,借用大量古老神话,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给读者联想和想象。

《百年孤独》中描述了寻找马贡多镇的传奇之旅,他们跋山涉水,吃过蛇肉喝过蟒蛇汤,经历十四个月终于找到神秘的马贡多。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都是魔幻和真实、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的,不能进行完全理性的思考,而是体会其象征意义,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复杂性。

“马贡多”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整个世界,同时也反映出拉丁美洲的民众对现实生活的愤懑,表达了对拉丁美洲安静、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元小说”是指一种为引起读者关注将现实与虚幻相结合的一种叙述艺术手法。

该篇小说就运用“元小说”的写作手法,让读者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现实和神话之间的界限,给读者一个更丰富的理解。

书中奥雷良诺所阅读的羊皮书就像读者手中所阅读的《百年孤独》一样,让读者感觉自己身在其中,既属于虚拟世界有属于现实世界。

羊皮书中讲述了马贡多镇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在最后一章被布恩地亚所破解,这样读者感觉羊皮书是真实存在的,羊皮书的真实也要读者觉得这个故事也是真实的,让人觉得是故事自然发展的结果。

小说中处处出现着夸张和诡异的片段,比如老人的返老还童、喝了隐身糖浆可以变成沥青,或者连续下了四年大雨十年之后又一滴雨都不下,奥雷连诺是睁着眼睛出生的,并且有预知的特异功能。

马尔克斯将现实与魔幻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魔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什么事情都是真实的。

二、《百年孤独》叙事结构中的循环闪回《百年孤独》不分章节,将二十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每个情节环环相扣,采用时间顺序的叙述结构,展现了一百年间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盛世兴衰和马孔多小镇的兴亡。

布恩地亚家族从第一代到第七代的轮回,到最后跟马孔多镇一样消失无形。

小说从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时间对故事情节进行描述,将人物命运循环往复,构成一个圆圈。

文学研究 分析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和语言

文学研究 分析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和语言

文学研究分析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和语言文学研究: 分析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和语言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具有独特的叙事结构和语言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运用。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精美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整部小说以林家庄园为背景,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命运起伏的描写,展现了社会阶层对个人命运的塑造。

在叙事结构方面,作者曹雪芹采用了回环式的叙事方式。

小说的开始和结尾都是“石头记”,通过主人公贾宝玉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梦中观看红楼的故事。

这种循环的叙事结构使整个故事如梦幻般迷离,给读者带来了奇特的阅读体验。

在语言运用方面,曹雪芹的文字精细入微,充满了诗意。

他常常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例如,他用“棋逢敌手”来形容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关系,以及用“金玉满堂”来描绘贾府的富贵景象。

这些精心构思的词语使作品更加生动,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二、《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叙事结构和精准的语言描写而广受赞誉。

小说以小镇上的贵族家庭为背景,通过对伊丽莎白·班内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感情纠葛的描写,探讨了社会阶层和爱情的主题。

在叙事结构方面,奥斯汀运用了典型的线性叙事结构。

故事从班内特家庭的五个女儿开始,描述了她们与不同社会阶层的男性相识和相处的经历。

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展现了封建时代英国社会中的偏见和傲慢。

在语言运用方面,奥斯汀的文字简练而精准。

她善于运用对话和人物心理描写来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态度。

例如,她通过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对话,展示了两个人在一开始相互嫌弃,后来逐渐认识和改变观念的过程。

同时,她通过对角色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深入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变化。

三、《雪国》《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著名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细腻的语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叙事作品是文学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形式之一,也是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它们以唤起聆听者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世界的描述方式来表达其观点,从而激发观众的深刻感受。

因此,从叙事作品的角度来深入分析其结构,挖掘其背后表达的动机和空间,尤其是聆听者面对这种艺术形式,如何通过这种叙事方式探索被认知问题,这一切都显得更加重要。

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叙事情节的构建。

叙事情节是叙事作品的核心要素,贯穿整个作品,叙事情节的构建涉及许多因素,包括设定的地点、背景、人物角色、剧情发展等。

其次,要在叙事作品的结构中考虑语言使用以及思维方式,其中语言的使用是叙事作品表达概念的重要工具,而思维方式则反映了叙事者的观点。

此外,还要注意叙事作品的整体形式和节奏。

整体形式涉及叙事作品的格局、分割和结构,它反映了叙事作品叙述者对事件的不同把握和传达。

节奏受到叙事者的使用技巧的影响,它可以激发聆听者的感官感受,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叙事作品所表达的概念。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被分析者仔细审视作品,以便深入挖掘其背后表达的动机和空间。

叙事作品的结构的分析,对于理解聆听者如何通过这种文字方式获取更深刻的概念以及叙事作品本身所隐含的道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分析叙事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叙事情节,考虑其动机以及文字表现形式;其次,要考虑语言使用以及思维方式,解析叙事作品的整体形式以及节奏;最后,还要注意叙事作品所折射的主题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最终目的。

总之,叙事作品结构分析是一个全面的概念,需要细致的分析以及深入的研究,以便从叙事作品中挖掘出美感以及隐喻意义,从而启发聆听者的情感体验以及深刻思考。

正是这些探究与思考,让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变得如此重要和有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请选中您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交际》第8 期,1966 年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索伊出版社,1981 年目录1、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暂缺)2、格雷玛斯:神话叙事表达的理论要素罗晓亮译3、克洛德布雷蒙:叙事可能之逻辑时利和译4、安伯托艾柯:詹姆斯邦德:叙述组合分析黄春柳译5、儒勒格瑞堤:报刊叙事:一位伟人的弥留之日冷碧莹译6、伍约莱特?莫兰:笑话故事秦燕译7、克里斯蒂安?麦茨:叙事影片中的大语意群游晓航译8、茨维坦?托多罗夫:文学叙述的种类戴秋霞译9、吉拉尔?热奈特:叙述的边界方琳琳译叙事可能之逻辑克洛德布雷蒙时利和译叙事(r?cit )的符号学研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叙事技巧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支配着被述世界的规律的探索。

这些规律本身隶属于两个结构层次:1 )它们反映了以叙事的形式组织的整个事件系列必须遵循的逻辑限制——否则便会让人难以理解;2 )它们在这些适用于所有叙事的限制之外,又增加了它们的具体世界的惯例习俗,一种文化、一个时代、一种文学体裁、一种叙述者风格,或最低限度也是这一叙事本身的特点。

V?普罗普为了归纳出这些具体世界的其中一个——俄国民间故事——的特点所采取的方法,在经过检验之后,使我们确信,在对某一特定文学体裁进行任何描述之前,有必要勾勒出叙事之逻辑可能( possibilit?s logiques )的图表。

在这种情况下,对叙事世界进行分类的计划就不再是空想了,这种计划是建立在一些结构性特征上的,它们和植物学家或自然学家定义他们的研究对象时一样精确。

但是这种视角的扩展导致了方法的疲软。

让我们回顾和明确一下这些似乎已成为必然的改动:1基础单位,叙事的原子(atome ),始终是功能(fonction ),和普罗普的理论一样,适用于行为和事件,后两者组合成序列( s?quence )并孕育了叙事;2三个功能构成的第一组组合形成了基本序列( s?quence ?l?mentaire )。

它对应一切过程的三个必需阶段:a )一个功能是以应当保持的行为或可以预见的事件的形式,提供过程的可能性;b)一个功能是以正在进行的行为或事件的形式实现这种潜在性( virtualit? );c)一个功能是以达到目标的结果的形式结束整个过程;3与普罗普不同的是,没有一个功能会必然引起序列中紧随其后的那个功能。

恰恰相反,当开启序列的那个功能出现以后,叙述者保留将它付诸行动或是让它停留在潜在状态下的自由:如果一个行为是应当保持的,如果一个事件是能够预见的,则该行为或事件既可以如期发生,也可以不被实现。

如果叙述者选择实现该行为或事件,他就保留了让过程进行到结束或是在中途将它截断的自由:该行为可以达到其目的,也可以不达到,该事件可以依序进展到预期的结尾,也可以不这样。

由基本序列展开的可能性的网状系统依据如下模型:潜在性—通向实现—目的达到(例:行动成功)(例:为达到目的而进行的行为)目的未达到(例:需要达到的目的)不通向实现(例:行动失败)(例:惰性,行动障碍)4基本序列之间相互结合,以构成复合序列(s?quence complexe )。

这些结合是通过多变的排布实现的。

以下列举最典型的几类:“首尾相接”的串连(I ' encha nen,例如:将犯的恶行恶行实施恶行已犯=将付出报偿的行为付出报偿的过程付出报偿的行为完毕这里我们使用的等号,意味着同一事件从同一个角色的视角在同一时间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功能。

在我们的例子里,同一个应受指责的行为在“报偿者(r?tributeur )”的视角看来被认为既是一个过程(恶行实施)的终结,又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对前者来说,该行为扮演了消极的证人角色,对后者来说,它将起到一个积极作用(惩罚)。

蕴含(enclave ),例如:恶行已犯=将付出报酬的行为付出报酬的过程将遭受损失侵略过程已经遭受损失付出报酬的行为完毕这个布局的出现须满足如下条件:即当一个过程为了达到目的,必须蕴含另一个过程,后者作为实现前者的方式,并且自身也可以蕴含第三个过程,等等。

“蕴含”隶属于序列的说明机制的范围:在这里,付出报酬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侵略过程(惩罚性动作),对应于恶行已犯的功能。

如果存在善行实施的话,它亦可具体表现为助力过程(回报)。

“并列” aCcolement ),例如:将遭受的损失vs 将犯的恶行侵略的过程vs 恶行的实施| |损失已遭受vs 恶行已犯这里用于连结两个序列的vs 意味着,同一个事件在某个施动者(agent )A的视角履行成了功能a,如果被置于某个施动者B的视角,则履行了功能b。

于是我们有可能令观点实现系统性的转变并罗列其所需的相应规律,这一可能性使我们得以划定与不同角色 (或剧中人物(dramatis personae) ) 相对应的行为的范围。

在我们的例子里,界线从侵略者的范围跨越至评判者的范围,而在后者的视角中,侵略是一种恶行。

以上就是我们随后将要加以验证的规律。

我们尝试为叙事系统的起点进行一次逻辑的重建。

我们并不企图探索每条路径最终的分支,而是想依循主要脉络,但在每条路线中,又能辨认出一些分叉,主线在此分裂,酝酿出副类型。

这样就能建立一张序列-类型表格——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一个讲故事的人必然要用到其中的一些。

这张表格本身将成为给叙事中人物承担的各个角色进行分类的基础。

叙事循环所有叙事都由一篇话语( discours )构成,该话语包括了在同一情节里( action )与人有关的事件的连续。

如果没有这种连续,就没有叙事,而只能说是,比方说,描写(若话语中的对象是通过空间上的毗邻联系在一起的),推论(如果对象是互相蕴含的),诗意的抒发(如果对象通过暗喻或借喻展现出来),等等。

如果不是整合在一个情节里,同样也没有叙事,而只是编年表,也就是一些互相无法协调的事实的连续。

最后,如果没有关系到人(事件既不是由施动者引起,也不是由拟人的被动者来承受),也还是不成其为叙事,因为只有在和人的计划有关时,事件才会有意义,也才能按照有一定组织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

根据叙事的事件是支持还是抵制这一计划,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基本类型,按以下序列发展:将要获得的改善—{ 改善的过程—{ 获得改善未获得改善没有改善过程可以预见的恶化—{恶化的过程—{恶化发生恶化得以避免没有恶化过程我们随后要孤立地抽出来研究的所有基本序列都是对这两类其中之一的说明,这两个类型向我们提供了关于两分法划分的首要原则。

在开始进一步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下改善和恶化在叙事中相互联结的模式:a)通过“首尾相接”的串连。

我们立刻就看到一篇叙事可以按照一个连续的循环在改善和恶化之间转变:巴黎高等实验学校詹姆斯 ?邦德:叙述组合分析安伯托 ? 艾柯黄春柳 译 1953 年,弗莱明发表了 007 系列的首部小说,《皇 家赌场》 (《Casino Royal 》)。

这第一部小说不可能摆脱当 时文学流派基本规则的影响:在 1950 年左右,放弃传统侦 探小说的源泉转而写动作侦探小说的弗莱明,不可能忽视史 毕兰的存在。

也许在《皇家赌场》中,至少有两个特征性因素该归功于史 毕兰。

首先要数韦斯波 ?琳德,这个女孩获得了邦德的信任 和爱情,在最后露出了她的真实身份:敌方间谍。

这要是放 在史毕兰的小说中来写,主人公也许会将她杀死,但在弗莱 明笔下,该女子出于羞愧而自杀身亡;不过在此情景面前邦 德的反应同我们从史毕兰作品中所能读到的那样,类似于由 爱到恨、由柔情到无情的转变:“死了,那婊子”,邦德打电 话给伦敦的联络者时如是说;这起情感事件至此画上了句号。

其次,邦德总是为一个形象所苦苦纠缠:一个日本密码专家 的形象。

在洛克菲勒中心 R.C.A 摩天大楼的三十七层,这位 专家被位于对面大厦四十一楼窗口的邦德瞄准并无情地射 恶化发生| 恶化的过程| 可能发生的恶化 克洛德 ? 布雷蒙 将要获得的改善 |= 改善的过程|= 改善的获得杀。

这一相似性并非是个巧合。

麦克?汉默似乎经常为他在战争时期在原始丛林中杀死一个日本小孩这一记忆而饱受折磨,杀这日本人时他还带有更多的感情成分(而邦德的杀人行为是得到了他那两个0 的身分的许可,不仅更加不带感情,而且也更加官僚化)。

关于这个日本人的记忆导致了麦克?汉默不可否认的神经官能症、受虐狂症以及可能的性无能的原因;关于第一次杀人行为的记忆也许同样会成为詹姆斯邦德神经官能症的诱因,只不过在《皇家赌场》中邦德和作者都没有使用治疗这一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将神经官能症排除于种种叙述可能性范围之外。

这一决定将会影响到弗莱明此后十一部小说的结构,也很可能是小说取得成功的原因。

在那两个企图用炸弹炸死他的保加利亚人人间蒸发之后,在下体挨打饱受折磨之后,在“金钱”被一个令邦德手部受伤的苏联探员消灭之后,在差点失去心爱的女人之后,躺在医院病床上品尝着正义之重建的邦德,正和他的法国同事马蒂斯聊着天并向他告知自己的种种困惑。

他们是捍卫正义事业的战士吗?出资支持法国工人罢工的“金钱”,他难道不是在完成“一项绝妙的、真正重要的任务,一项或许是所有任务之中最为美好和崇高的任务”?善恶之间的分别是否真如反间谍传记所企盼的那样清晰可辨?此时,邦德已经快要陷入危机,对万事万物普遍的模棱两可予以尊敬的认可,并踏上勒卡雷笔下的主人公所走过的路。

但就在邦德揣测魔鬼的外貌并准备承认对手身上那“失散的兄弟”之时,他被马蒂斯救了:“……当您回到伦敦之后,您会发现还有其他的“金钱”试图要毁灭您,毁灭您的朋友和您的祖国。

关于这一点,’M会跟您讲起的。

而既然您已经见到了一个真正邪恶的人,那么您以后就会知道恶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为了消灭那些邪恶之人,您会去寻找他们,这样您就保护了您所爱的人,以及您自身。

现在您知道了他们是什么样子以及他们对他人所能做的事……用人把您自己包围起来,我亲爱的詹姆斯。

为他们斗争比为原则斗争要来得容易。

但是……您自己不要变得富有人情味,不然就太让我失望了。

那样我们就失去了一部绝佳的机器。

” 弗莱明正是通过这个简洁的句子为此后小说中邦德这个人物下了定义。

从《皇家赌场》中,邦德继承了脸颊处的伤疤,略带残酷的微笑,对奢侈饮食的爱好以及一系列在这第一部小说中已经细致列举过的次要特征。

但是为马蒂斯的话所说服了的邦德将抛弃道德思考以及精神折磨的不明之路,以及这条路可能带来的所有神经官能症的危险。

邦德将不再是精神科医生的一个话题(除了在该系列最后一部非典型的小说(《金枪人》)中又重蹈覆辙),并将成为一部绝佳的机器,正如马蒂斯、作者以及公众所想要的那样。

从这一刻开始,只有在极罕有的无聊之时,往往是在机场酒吧里的时候,邦德才会思考真理与公正,生与死,但是他从来不会让丝毫的疑惑损害到自己(至少在长篇小说中是如此,因为在短篇小说集中他还能够享有表现内心情感的奢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