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研究
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精选17篇)
![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8b5c2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d.png)
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精选17篇)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讨论报告范文(精选17篇)当我们要进行垃圾分类现状调查讨论,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讨论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讨论报告精选篇1区垃圾分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动。
现将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状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状况(一)公共机构、学校垃圾分类全面绽开1、区136家单位均已做到垃圾分类全掩盖,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到位。
各镇街、各系统相继召开了垃圾分类宣扬培训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学问普及到基层一线。
2、区分类办依据市、区要求对辖区内集贸市场和港口码头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做到垃圾分类无“死角”。
截止目前,针对全区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已开展垃圾分类专项督查5次,印发垃圾分类工作通报5期,下发整改督办单4次。
(二)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推动1、11月1日,区首批8个试点小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12月31日,其次批6个小区生活垃圾工作启动。
其中,12个社会化定点定时投放模式小区硬件设施全部配置到位。
每个小区2名督导员现场引导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2、2个市场化智能收运模式小区,配备了22组智能化分类箱且使用率为100%。
截止目前,2个小区入住1152户共发放921张智能积分卡,对于还未领取积分卡的用户,通过挨家挨户电话、上门等方式进行宣扬,力争最短时间做到小区全掩盖。
目前,14个试点小区正在乐观开展试点工作并开头厨余垃圾的收运,每天可收运厨余垃圾460余公斤。
(三)创新宣扬形式,助力垃圾分类1、结合主题宣扬日、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大力宣扬垃圾分类。
2、区环卫利用保洁车辆小喇叭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宣扬学问,流淌宣扬;组织开展“垃圾分类,‘鼠’能生巧”迎新春积分兑换活动。
(四)各部门扎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1、区城管局联合商务局给农贸市场商户进行宣扬培训并每个商户配置了厨余垃圾桶。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精选8篇)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d6fee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e.png)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精选8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篇1)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现如今的万物之灵长经历了万年的时间,对地球的索取从也从最初地球可以承受的范围到如今的岌岌可危。
人类在发展自身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完全应用,那些我们所不能产生效益的东西被称之为废物。
战争年代,或许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地球有大的威胁,但是在如今的和平大环境下,却也有暗流涌动。
人类要生存,就会有生存的副产品出现,我们称之为垃圾,如何处理好它们,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因为人类数量的极具增加,若是不能妥善地处理好,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危险的未来。
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废物并非真的一文不值,有害无益。
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或许如今的科技水平并不能完全地將垃圾转化为资源,但是转化个五六成还是做的到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答案就是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分类则是最重要的一步。
生活垃圾可分为以下4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
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而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则是指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是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先不谈需要特殊处理的有害垃圾以及被填埋的其他垃圾,光是那些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若是处理得好就將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本次的调查旨在了解当地对垃圾处理的现状如何,是否进行了分类等问题。
由于个人精力有限,就对家附近做了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2个农村,3个高级住宅区。
三个区域的选取也是考虑到了不同的生活水平居民对与垃圾分类处理的态度。
虽说不能完全代表上海,但也可以管中窥豹,略具一定的代表性。
在__村以及__村,由于当地居民都属于务农的,可以说是个农村。
那里真正产生的生活垃圾并不多,要煮菜,自家的院子里摘点新鲜的瓜果就成,无需去菜场。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研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6581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4.png)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城市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各地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政策内容、实施效果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进行研究。
一、政策背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据统计,2019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达到2.15亿吨,平均每个城市居民每天产生垃圾1.2公斤。
这些垃圾主要以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为主,其中可回收物的回收率较低,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为了有效处理和利用这些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
2019年,国家卫健委、住建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国所有城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在2025年前,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基本覆盖。
二、政策内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主要包括立法、宣传、分类收集、处置利用等方面。
1. 立法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我国在2019年先后颁布了《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推行的范围、分类标准等内容,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宣传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宣传,提高市民的意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3. 分类收集政府在城市的各个社区设置了不同的垃圾桶,分别用于收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引导市民将垃圾按照种类进行投放,方便后续的分类处理。
4. 处置利用政府组织相应的部门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将厨余垃圾进行有机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三、实施效果截止到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城市覆盖率据统计,在2019年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底,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了500多个城市。
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
![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96f7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c.png)
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通用5篇)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篇1我市生活垃圾目前采用垃圾箱不分类的收集方法和简单的填埋与焚烧式处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集中处理,彻底消除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环境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1、用垃圾箱简单收集,浪费人力物力,并造成二次污染。
我市共有垃圾箱2083个,垃圾房(架)3143个,由于垃圾箱都是铁制品,受到垃圾腐蚀和空气氧化之后,很快就会破损,一般使用寿命只有二三年。
我市日产生活垃圾995吨,如果按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的城市生活垃圾每年8的增长率计算,目前垃圾箱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承载垃圾的需要。
为方便倾倒垃圾,我市垃圾箱常设在居民区内和企事业单位附近,由于常设垃圾箱管理不善和个别居民的素质低下,原来投放时加盖的垃圾箱不出几日就变成了敞口垃圾箱,垃圾随意堆放,饭店附近更为严重,箱内或周围的垃圾有时会随风飞扬、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污水外溢。
垃圾在适宜的温度下,每天还会向大气中释放100多种有害气体,还有多种致癌、致畸物质,危害极大。
清运有时不及时,既影响城市景观,又造成了二次污染。
环卫部门每天要派6391名清洁员在大街小巷清扫和保洁,每个清洁员要分管10个垃圾箱,从早上5:00到晚上5:00长达12个小时,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人们对垃圾箱周围卫生怨声载道。
2、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式处理垃圾,浪费了资源。
垃圾箱中的生活垃圾多数没有分类,每天要由垃圾压缩车搬运一、二次,运往我市唯一的羊耳峪垃圾场做填埋和焚烧式处理。
据了解,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的有机垃圾和可回收的垃圾都是资源垃圾,把这些垃圾做简单填埋和焚烧式处理,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3、认识不清,资金不足,尚未从源头控制。
我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基础设施单一、无分类收集,填埋后无害化效果不理想,先进的垃圾堆肥技术未被启用,生活垃圾尚未形成有利于垃圾从源头资源化、减量化的有效管理体制和机制。
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通用11篇)
![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7a82c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7.png)
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通用11篇)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垃圾分类处理调查报告篇1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但是跟着这些进步到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便利,与之俱来的还有城市的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
环境问题已经是现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垃圾的分类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生活垃圾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因此,把好垃圾分类处理这一关,将是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为更好地处理好生活垃圾,创建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我跟我的几位好友对我所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一些调研,并结合实际谈谈我的认识和建议。
一、垃圾的分类垃圾主要分为: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污水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等。
建筑垃圾可以由施工单位进行相应的回收处理;医疗垃圾由医院等卫生单位负责相关处理;工业垃圾的处理主要是企业单位的分内之事;而废水污泥也是有废水处理厂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些垃圾的产生比较集中,分类处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二、垃圾分类的好处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3方面的效益。
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1、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
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能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的电池中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会导致动物死亡。
3、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支,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柴油。
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5篇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0765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e.png)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reporting material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5篇调查报告是一份详实记录了调查过程、结果和结论的正式文档,调查报告可以提供后续研究和行动的建议,以便进一步深入探讨,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法研究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2d38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1.png)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法研究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生活垃圾的数量也愈加庞大,给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法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
生活垃圾分类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灯泡、荧光管、油漆桶等。
湿垃圾指的是食材和食品残渣等有机垃圾,干垃圾则包括烟蒂、纸巾、塑料袋、旧衣物、厨余垃圾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也不同。
一、可回收物的处理方法对于可回收物,其处理方法主要是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目前,我国推行了“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旨在减少可回收物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可回收物的处理方法是以其再利用为主。
二、有害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害垃圾中含有诸如铅、汞等有毒物质,如果随意倒入普通垃圾桶中,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有害垃圾的处理方法需要特别注意。
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专门为有害垃圾设置回收点或回收柜,让市民将其分类投放。
有害垃圾回收点一般位于社区医院、诊所、药店等地,为市民提供专门的回收服务。
此外,市民在家中也可以将有害垃圾妥善收集起来,再送往回收点或者垃圾处理中心进行专门处理。
三、湿垃圾的处理方法湿垃圾是指食品残渣、植物叶子、肉类和蛋壳等含水量较高的垃圾。
湿垃圾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回收利用。
将湿垃圾加工成有机肥,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植物肥料使用。
在某些地区,政府采用了“居民分类、绿色处理”的模式,将湿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再统一进行有机肥处理,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境质量。
四、干垃圾的处理方法干垃圾包括烟蒂、纸巾、塑料袋等,在每个家庭中都会产生。
干垃圾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分类汇总,再送往市政环卫设施中心进行特殊处理。
在某些城市,环卫中心针对干垃圾也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将塑料袋处理成塑料颗粒、将废纸处理成纸浆,然后在制造塑料制品、纸板等方面使用。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80b1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d.png)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分类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
为了有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将就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 社会意识的不足生活垃圾分类需要人们的主动参与和配合,但是目前社会意识的普及程度较低,大多数人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
许多人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不了解,导致生活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分类。
2. 缺乏规范的分类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分类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各地的分类标准不统一,有的地方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导致居民对垃圾分类不知所措。
3. 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薄弱,很多人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了解,导致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和实施困难。
4. 管理不到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管理不到位,导致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1.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媒体、社区宣传栏、户外广告等方式,向社会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3. 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相关部门对分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4. 鼓励社会参与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社会化服务、民间合作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e0d1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7.png)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已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结合当前生活垃圾分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问题(1)垃圾分类的概念不清晰。
许多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定义和范围并不明确,对于什么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的认知理解不到位,导致垃圾分类工作无法生成预期的效果。
(2)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垃圾分类行为,这就给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和执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垃圾分类能力不够。
在城市社区和居民区,垃圾分类设施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导致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缓慢。
(4)垃圾分类和处理成本较高。
垃圾分类后的再处理和回收成本较高,一些地方因为无法承担这些成本而放弃了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部分社区和小区已经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方面的工作力度,但由于上述问题存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1.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为了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如举办宣传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等,来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使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加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垃圾分类的政策要求和措施,以法律的约束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和执行,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法律环境。
3.加大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力度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减少有害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促进湿垃圾和干垃圾有效处理。
最新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五篇
![最新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53a10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9.png)
最新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五篇最新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及问题的提出坐上539前往司门口经过青菱寺,窗外飘进来一阵阵恶臭,谁是罪魁祸首?青山校区,徐东地带,垃圾成堆,谁替他们解决?每天我们都制造出大量的生活垃圾,他们被运往哪里?农村?或者被掩埋?面对漫天飞舞的塑袋,面对满地的垃圾。
你是坐视不理?埋怨?还是坚持环保?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是困扰城市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武汉市是全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据20_年统计数据,人口达到910万人,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武汉城市的繁荣。
然而,在倡导_的今天,武汉却开始没有了往昔的发展势头,在众多因素中,环境是一个瓶颈。
都说城市卫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然而武汉给人的第一印象便被贴上“脏、乱、差”的标签,这都是城市生活垃圾惹的祸!在贯彻_的今天,绿色环保成为人们的共识。
人们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武汉提出了建设生态武汉,森林武汉的口号。
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能否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对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与检验。
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_和“_”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_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机遇,提出“以强市富民为核心,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势力”的发展理念,强调政府工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实践中,把社区建设作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维护和实现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力求创新发展,为建设和谐五环内、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眸江城社区建设,得从20多年前说起。
1986年,武汉市民政局的一份武汉市民政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武汉进入老年型社会。
江岸区大智街和江汉区民族街率先举起了社区服务大旗。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607a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d.png)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被广泛倡导和实践的方式。
本文将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背景、分类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一、垃圾分类的背景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与日俱增,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由于垃圾中包含着可回收的资源,如果不加以分类回收利用,将会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
推行垃圾分类已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垃圾分类的方法垃圾分类的方法有许多种,常用的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分类方法。
1.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和过期食品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品。
3. 湿垃圾:由剩菜剩饭、果皮和绿植等有机废弃物组成。
4. 干垃圾:包括废塑料、纸箱、瓶罐和衣服等干燥无污染的物品。
三、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垃圾分类的成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政策的支持、市民的参与度以及垃圾分类设施的完善程度等。
1. 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推行垃圾分类的基础,包括宣传教育、奖励制度和处罚措施等,能够起到引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作用。
2. 市民的参与度:市民的参与度对垃圾分类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市民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才能使垃圾分类的成效事半功倍。
3. 垃圾分类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垃圾分类的推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施的完善程度包括垃圾桶的设置和容量、分类指导牌的设置和标识等,只有设施齐全且明确,才能方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
四、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对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改善城市环境: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减少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精选10篇)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13d7f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b.png)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精选10篇)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精选篇1)一、提出的问题。
现在上海。
市人们都在做垃圾分类的工作,不管你是走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还是走在冷冷清清的小巷中,随处可见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竟然垃圾桶是随处可见的,那也就是说明上海人很重视垃圾分类的工作。
但很多过路人还会有谁走哪去的习惯,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我想应该是大家对垃圾分类的了解还不够深吧!那怎样才能深入的了解垃圾分类呢?垃圾是否能变废为宝呢?垃圾如何变废为宝,变废为宝又有什么好处呢?二、调查方案。
1,询问过路人知不知道垃圾分类的知识。
2,上网查资料。
3,去图书馆查看有关书籍。
三、调查结果。
1,了解垃圾分类的有73%,青少年有47%,中年人有37%,老年人有16%,由此可见,青少年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大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2,上海市的垃圾主要有,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湿垃圾是会腐烂的垃圾是垃圾也是有机垃圾,指日常生活垃圾中可分解的有机物质,包括食物残渣,菜根菜叶,动物蹄角,瓜皮果屑,蛋壳,鱼鳞,蛋壳,毛发,植物枝干,树叶,杂草,动物尸体,畜生粪便等等。
干垃圾指,废弃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的,还包括报废车辆,家电,家具,装修废弃物等大型垃圾。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及本双和其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包括报纸,杂志,书本,各种包装用纸的塑料,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塑料杯及矿泉水杯。
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在自然情况下易分解的有果皮,菜叶,剩菜剩饭,饭后垃圾等。
不易分解的就是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包括油漆颜料,废弃电池,废弃灯管的。
这些物品如果随意丢弃,会严重影响环境,产生危险,我们应该及时的将此类垃圾丢进不可回收垃圾桶。
四、上海垃圾分类的演变。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开始独立收集废玻璃盖,废电池。
上海正式提出垃圾分类概念,当时的分类方法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经典5篇)
![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经典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a2072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0.png)
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经典5篇)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经典)(篇1)班级:姓名: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方式:调查结果:1.许多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不了解,也有的人对垃圾分类的行为不支持。
其中34.8﹪的人认为是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30.9﹪的人认为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13.42﹪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13.29﹪的人是因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3.15﹪的人觉得麻烦;2.31﹪的人是出于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将来还会将所有垃圾合在一起,现在分了也白分;还有2.13﹪的人认为此举没有意义。
2.人们对垃圾分类不了解的主要原因:(1)政府没有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教育(2)除了专业人士,目前中国的普通人士基本上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的类别。
(3)公民环保意识不够强3.垃圾分类的意义:(1)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
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
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
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分析: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大部分人不了解垃圾分类2.垃圾分类设施可能还不够完善3.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做到不够到位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1.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118f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1.png)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生活垃圾分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影响分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分类设施等措施。
结合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对生活垃圾分类实践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持续改进分类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以提升分类效果。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不懈努力,可以为城市环境改善和资源回收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对策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环保、资源回收、社会责任、挑战、评估、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生活垃圾问题成为了城市管理的一大挑战。
据统计,全球城市垃圾数量逐年增加,而且大部分的垃圾并未经过有效分类处理,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垃圾分类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数量,提高资源再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
尽管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社会大众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度不高,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等。
有必要对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背景和动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
通过对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未来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评估生活垃圾分类实践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进而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活垃圾分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5e03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f.png)
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垃圾的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行探讨,探讨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不同的物质属性进行分离,以便更好地对垃圾进行处理。
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有助于提高垃圾的再利用率。
同时,生活垃圾分类也有助于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素质。
二、生活垃圾分类的难题及解决方案然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并非易事。
许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包括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缺乏对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了解,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参与率。
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2. 建立分类设施: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给居民提供便利的投放条件。
例如,在小区、社区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站,提供明确的分类标识和指导。
3. 引入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垃圾桶等,可以帮助居民更方便地进行垃圾分类。
智能垃圾桶能够自动分辨垃圾种类,并提供相应提示。
三、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潜力除了分类处理,将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也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资源化利用指的是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可利用能源等进行提取和利用。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垃圾中的有机物可以用于生物质发电、有机肥料的生产等,其它可回收物也可以通过再加工利用。
四、加强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手段1. 技术创新:加强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开发出更高效、低能耗的处理技术。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将有机垃圾转化为能源,提高能源回收的效率。
2.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垃圾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5篇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4047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1.png)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5篇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报告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自己了解到的生活中的垃圾,掌握垃圾分类方法,知道垃圾处理的办法。
2、激发互相交流的兴趣,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培养说得清晰,听得认真,态度大方、有礼貌的交际习惯。
3、培养学生减少垃圾、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关于垃圾的来源,巧处理垃圾的办法,“废物利用”的小手工作品。
2、教师:课件、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图)、垃圾分类卡片、小奖品些许。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希望大家在观看时保持安静。
(播放课件:风景优美的视频)师:看了这个视频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生:风景美如画。
师: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多么喜欢啊!可是有一天,它却被破坏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你们看,……(播放课件:垃圾成山、环境被污染的视频)师:看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生:河水被污染了,空气被污染了。
师:完整观看这个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生:人类的生产严重破坏了环境,环境进一步恶化。
师:地球爷爷生病了,它多痛苦啊!(贴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到底是什么让它生病的呢?生:垃圾。
师:各种垃圾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垃圾呢?今天,我们就围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这一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师:要开展这次活动,首先要了解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垃圾。
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观察和记录一下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你可以根据这个表格对家中的垃圾进行统计,怎么样?你发现了家中有哪些垃圾呢,你的表格填满了吗?这是老师家的调查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图片)(三)垃圾分类师:你们真是懂得观察生活的孩子!大家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如果有这么多的垃圾没有处理好,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美丽家园。
聪明的人类为了更好地处理垃圾,对垃圾进行了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4376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8.png)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 市民认知水平不高在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概念尚不够普及,大部分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不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于不同种类的垃圾混在一起扔掉并不在意,导致生活垃圾的混合程度较高。
2. 分类设施不足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分类设施还是比较匮乏的。
很多小区和乡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容器和设施,这给垃圾分类的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尽管政府和环保组织开展了一些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宣传教育的力度还是不够大,很多人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依然没有充分的认识。
4. 垃圾回收利用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垃圾回收利用体系还比较薄弱,许多废旧物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政府和环保组织应该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推动全社会加强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的普及。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等手段,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认知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垃圾分类设施的投入,积极加强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建设。
鼓励居民小区和单位企业自行建立垃圾分类的设施,提升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3. 完善垃圾分类政策体系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建立垃圾分类的强制性标准和措施,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垃圾分类的全面实施。
政府可以加大对于垃圾回收利用行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公民参与垃圾回收利用工作。
可以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的奖励机制,提升大家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升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加强分类设施的建设和政策的完善,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6篇
![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c105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8.png)
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6篇作为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每天产生的各种生产、生活垃圾的数量几乎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从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出发,实行垃圾分类,充分有效地利用垃圾、最限度地降低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一)垃圾分类中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自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如每回1吨废纸可再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尘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二)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我国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属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蚊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
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5篇】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6b31b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d.png)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5篇】垃圾分类调查报告1众所周知,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环境要改善,经济要发展,都与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是密不可分的。
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加快发展、如何保护环境的战略和措施,我国更是如此。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它不仅关系着城市的文明程序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环境建设的最基础的工作。
现在很多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总体水平,提出“四化”目标,即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是绿化、亮化、美化的基础,首先城市要卫生整洁,在加上搞好园林绿化,提高艺术和文化品味,才能创造出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卫生整洁的城市离不开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的处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是合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径,是城市环卫工作的一个重点。
通过分类收集,最粗略的分类也应是分成可回收利用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和有害的三部分。
对可回收利用的可以把它直接作为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垃圾的数量减少了,资源化也得到了实现,同时也为垃圾害化处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例如玻璃,它属于可回收利用的东西,如果不分类,它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就很难以处理。
另外,对有害的部分做特殊的处理,就能有效地减少对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我们国家的垃圾处理在以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受到国情,生活方式,传统观念以及设施等方面的制约,它还涉及有关法规和政策的不健全等诸多方面。
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而世界各国却为之困扰。
如何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新焦点。
如今,中国城市化水平高峰期的到来使我国面临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更加严峻。
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的最终出路。
垃圾分类回收最终创造的是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资源循环、永续利用的社会。
中国在50年代到80年代曾经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受称道的废品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现在重建中国的垃圾回收体系必须与市场经济的转轨结合起来。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c198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5.png)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关乎人类环境和健康的重要工作。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垃圾分类工作亟待加强。
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环保意识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行动。
然而,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与探讨,寻求有效的对策。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才能推动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为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和指导。
部分结束。
1.2 研究意义生活垃圾分类是当前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愈发凸显。
正确分类生活垃圾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生活垃圾分类实践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升公众参与、加强政府监督、推动社会各界合作等对策,可以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垃圾分类制度的顺利实施。
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的解决方向和未来研究展望,有助于引导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推动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深入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实践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2. 正文2.1 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分析生活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还不够普遍。
在一些地区,许多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不了解,导致分类效果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垃圾分类研究摘要:从理论上分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指出垃圾分类主要以资源化利用为目的,垃圾分类是熵减过程,要将源头分类和末端分类结合,从产品设计开始,对垃圾分类进行系统设计和建设,完善分类系统,提出分类会导致分流而非减量,导致垃圾处理总投入的增加而非减少。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熵资源化系统1、引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当今世界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理的潮流。
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生活垃圾成分、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和消费习惯等,制订了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法规、计划和实施办法。
如德国建立了“绿点”标记、双元回收系统,澳大利亚实施的“零垃圾”计划。
我国许多城市也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开始了将生活垃圾转化为资源的积极探索。
2000年6月,建设部公布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等8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各城市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了各自分类收集的目标和实现形式。
如上海市政府在1999年: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地区要达到20%,2002年,要达到50%。
至2001年7月,上海中心城区推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已达到37%。
其他如西安、大连、青岛、郑州等城市也在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各国各地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实际确定分类类别、做好社会宣传发动、设施设备配套、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合理设计生活垃圾分类方式,逐步构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探究。
2、垃圾分类理论2.1 分类目的2.1.1 资源化利用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活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
而如今,生活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既是对生活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垃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伴生物,由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不可能无限承受排放的垃圾,为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应更加理性地处理和管理生活垃圾。
尽可能进行充分的资源化利用,使更多的垃圾作为“二次资源”进入新的产品生产循环,从而减少最终排放到环境中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垃圾分类类别主要以该类别或成分是否可资源化利用为标准。
不能实现资源化的垃圾分类,只是形式上的分类,而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2.1.2 提高垃圾处理的有效性目前,垃圾处理技术多种多样,有填埋、焚烧、堆肥、厌氧消化、气化、超高温处理、回收再生等。
几十年来垃圾处理的实践表明,还没有1种处理技术可以高效而无污染地处理混合垃圾,每一种处理技术均有其不容忽视的弊端,如填埋产生沼气和渗滤液、孳生蚊蝇,焚烧产生二恶英(Dioxin),堆肥产品中玻璃等杂质影响堆肥质量等。
这些弊端的根源在于垃圾的混合,因为混合垃圾中包含各种成分,使本来有效的处理方式顾此失彼。
对垃圾进行分类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垃圾处理的有效性。
垃圾中有机成分分类后进行厌氧消化,剩余的无机矿化成分填埋,可以避免填埋处理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推行垃圾分类,让该焚烧的去焚烧,该厌氧消化或堆肥的去制作肥料,该回收再生的进行回收再生,最终的残渣进行填埋,从而提高垃圾处理的有效性。
同时,有害垃圾被单独分类收集和处理,也可以简化垃圾处理过程。
2.2 分类过程2.2.1 生活垃圾的产生过程生活垃圾的产生过程,对特定使用者而言是产品使用价值的丧失或部分丧失。
这种丧失,既有特定的对象,又有特定的时间。
比如电视机,当使用者觉得型号太小或黑白电视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时,电视机对使用者而言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扔弃成为垃圾。
但对未拥有电视机的人而言,小型号和黑白均不是问题,电视机仍然可以发挥其使用价值。
同时,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其作为材料属性的价值,大多不因使用价值的丧失或部分丧失而丧失。
同样是电视机,显象管因为烧毁失去价值,但其它的零件可能还具有一定的价值。
又如啤酒瓶在啤酒被饮用后其作为啤酒瓶的使用价值已经丧失,但并未丧失制作啤酒瓶的玻璃的价值;食物残渣已经不具备被食用的价值,但并未丧失其作为有机物质制作肥料的价值。
正是这种价值的存在,使生活垃圾可能作为“二次资源”,而被资源化利用。
2.2.2 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对被扔弃或排放成为垃圾的物品进行适宜的回收、加工和利用,使其价值得以恢复或增加,重新体现在新的产品中。
其实质是使垃圾潜在的价值得以重新体现。
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与产品的生产过程相逆。
产品是由各种材料加工、组合而成,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各种材料的聚合过程。
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是各种材料的分离过程。
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包括原生态的利用和再生态的利用,其先决条件都是垃圾的分类。
原生态的利用指不改变产品的性质和用途,经适当的修复后重新使用。
再生态的利用指在无法维持原生态的情形下,经过适当的加工,制作成性质或用途相异的产品进行利用。
如利用PET塑料纺丝后作为原料之一制作领带、衬衫等,再生产品与塑料制品的原来性质和用途大相径庭。
因此,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实质是使垃圾价值得以重新体现的过程。
2.2.3 垃圾分类是熵减过程分析居住区的垃圾箱或填埋场的垃圾成分可见,垃圾中几乎无所不包。
任何我们消费的物品,均最终出现在垃圾流中。
因此,垃圾的产生,就是各种各样的物品经使用后的汇集。
这些物品首先在每家每户被集中到垃圾桶或垃圾袋,然后被收集或弃置在居住区的垃圾箱,最终被汇入更大的垃圾流,进入焚烧厂、填埋场或其它处理设施。
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在1户居民家中的垃圾桶或垃圾袋里可能只有1个啤酒瓶和1个可乐罐,到居住区垃圾箱时混入报纸、塑料袋、果皮等,在垃圾中转站混入破碎的沙发、玩具等,成分越来越复杂,混乱度也逐渐增加。
垃圾分类的过程与垃圾的产生过程相逆,是一个恢复垃圾“秩序”的过程,经分门别类,衍生出无数的支流,回复到垃圾材料属性的状态,以进入资源化利用的再生产流程。
如啤酒瓶、白酒瓶、黄酒瓶均作为玻璃被归为一大类,和塑料、纸张、金属等分离。
而为了进行后续的资源化利用,针对不同的利用工艺,可能还需对一大类的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如玻璃又可能被要求按颜色分类,塑料被要求按化学成分进一步分类。
因此,垃圾分类增加了各种组分的有序性,是熵减过程。
从物理学理论知道,熵减过程需对系统补充额外的能量,以维持其有序性。
因此,垃圾分类不可能自动实现,必然要求能量的输入。
这种能量输入体现在人们为垃圾分类所付出的劳动以及分类设施的能量消耗等。
以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的分类最终状态是使垃圾能作为“二次资源”的原材料,分类的细致程度因资源化利用的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从垃圾的整体概念上讲,这种差异是细微的。
所以可以认为,对垃圾进行分类以进行资源化利用所需要的能量输入总量基本是恒定的。
2.2.4 垃圾分类要将源头分类和末端分类结合起来垃圾分类首先从末端分类发展起来。
对垃圾的重新认识使人们对垃圾的处理转变到对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而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是垃圾分类,因此,在垃圾处理场所对垃圾进行必要的分类就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
采取这种分类方式,垃圾分类所需要付出的能量可以集中体现。
因此,不论是人工分类、完全机械化分类,还是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分类,所需要的代价均显得很高——需要投资建设大规模的分类设施和购置相当数量的分类装置。
垃圾未被源头分流,则需要分类的垃圾量很大,垃圾的组分很复杂,使用的分类装置较多,运行费用也越高。
随着对垃圾的研究和认识逐步深入,人们发现还没有1种处理技术可以将所有的垃圾处理到完全无害化的水平,也没有1个垃圾分类系统可以适应各种复杂成分的垃圾,可以对所有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
因此,为简化末端分类,必须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质是对垃圾分类所需总能量输入的分解。
通过对广大民众扔垃圾行为的规范,使之参与源头的分类,付出必要的劳动,使生活垃圾的“有序性”在垃圾被扔出来之前就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而减少后续的能量输入。
鉴于普通居民对垃圾专业知识的有限性和对垃圾分类所需付出劳动的认同感差异,在源头依靠居民所能做的,只能是粗分类。
2.2.5 垃圾分类从产品设计开始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还是停留在对垃圾的被动处理基础上。
应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产品最终成为垃圾后的分类处理问题。
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做到:(1)材料最省满足产品功能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从而使产品被废弃后所产生的垃圾量最少。
如塑料牙膏管,在不导致牙膏渗漏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薄的塑料,则最终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将最少。
(2)材料品种最少垃圾的分类必须将各种成分的垃圾分类到材料属性的地步。
因此,如果设计时考虑使用的材料品种越少,产品成为垃圾后分类越容易实现。
以雪碧瓶为例,因为瓶身、瓶盖、标签采用不同的塑料,所以最终再生利用之前需将这三者分离。
但若可以做到采用相同品种的塑料,则不需进一步细分,就可以直接进行再生利用。
(3)应包含对产品最终作为废弃物处理的设计如使用的连接件便于拆卸,标明所使用材料的性质甚至回收再生方式等,使最终分类回收操作方便。
2.2.6 构筑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垃圾分类的实现过程,包括源头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
这是1个系统,任何1个环节不到位,垃圾分类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上海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试行过垃圾分类收集,但由于分类系统未配套,分类收集工作未能坚持下来。
2000年10月,上海开始实施一次性塑料饭盒专项管理,由于有一次性饭盒再生利用厂做支撑,具备了相对完善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一次性塑料饭盒的管理成效显著。
至2001年7月,平均回收量达到60万只/d。
因此,推行垃圾分类,要对其作系统的思考、设计和建设。
2.3 垃圾分类结果2.3.1 分类导致分流而非减量垃圾分类不过是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进行分流,从混合投放到分类投放,从混合的垃圾流改变为分类的垃圾流,并不具有促使少扔垃圾的动力,因此并不能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推行垃圾分类,促使可资源化利用的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可能减少的是进入填埋场的垃圾,或者说需要最终处理的垃圾量。
因此,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程度和比例提高,却难以从总体上改变垃圾产生量的变化。
当然,如果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的系统逐渐完善,通过这一系统收运处理的垃圾量逐渐增加,原先混合收运处理系统的垃圾量应该有所减少。
比如,上海如果20%的垃圾经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处理,原来的收运处理系统应该只处理80%的垃圾,从表面上看也是1种减量。
2.3.2 分类导致处理的总投入增加而非减少由于垃圾分类需要建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的系统,需要对系统进行能量的输入,因此,从总体上讲,推行垃圾分类应增加在垃圾处理上的总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