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课件(导论)

合集下载

环境心理学课件

环境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
1.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 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 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 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 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 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 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 后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 临共同的问题。如: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全球变暖,自然资源的 减少,以及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 此,将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心理学除了会继续发展特定的主 题外,还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共同攻关,寻找适用广泛的解决方 案。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斯托考尔斯提出,在21世纪也许会在其他主题上有更突出的发展:在外层空间的 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特点;如何形成有效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 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全球环境变化;
2)群体间暴力和犯罪; 3)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 4)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
课程的结课方式

课堂作业:70% 平时出勤:30%

进度安排Βιβλιοθήκη 1 序言—学科的发展和现状 2 心理学基本知识 3 环境知觉理论 4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1、环境的负荷 环境能够向个人传递的信息量的多少,称为环境的
负荷。 高负荷的环境就是传递大量感觉信息的环境; 低负荷的环境就是刺激信息量较少的环境。 高负荷环境比低负荷环境具有更高唤醒水平。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环境信息从三方面影响环境负荷:强度、新奇性和 复杂性。
强度:感觉刺激的绝对值; 新奇性:指对所接收到的环境信息的熟悉程度; 复杂性:指环境包含不同信息的种类。
(2)新奇性——环境中出现新的、或以前未曾引起注意的特 性的程度。
(3)意外性——环境出人意料的程度。 (4)不一致性——某一环境要素与其周围背景不一致的程度
。 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的
对象,是被判断为最美的;过高或者过低的对象是不美甚 至是丑的。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2、个人应激物
个人应激物指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事。
3、背景应激物
应激量表
背景应激物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如工作压力、
每天上下班赶路、拥挤、噪声、空气污染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前者较为轻松自然,后者相对紧张和集中注意 。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2、不定性、唤醒与美学评价
不论广泛探索还是特殊探索,前提是环境中 必须有唤醒主体的刺激。
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 唤醒水平也随之升高,二者呈直线 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随着不定性的增加,唤醒 水平继续提高,探索的兴趣不 再增加,而对场所的偏爱反而 降低。

《环境心理学》课件

《环境心理学》课件
《环境心理学》PPT课件
# 环境心理学 PPT课件 ## 概述 -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环境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
环境感知
外部环境感知 - 视觉
探索我们周围的美丽风景与景 色,视觉感知对我们的心理和 情绪有着重大影响。
外部环境感知 - 听觉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在森林的 沉默和鸟儿的歌唱中体验安宁 与宁静。
行为与环境的相互 作用
• 环境改变人的行为 • 人的行为影响环境 • 双向互动关系
环境干预
利用环境心理学知识进 行环境设计
通过了解环境心理学的原理, 我们可以设计更加适合人们需 求和心理的环境。
环境干预的实践案例
借助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我们 可以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的实践,营造更好的生态环 境。
环境干预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干预将 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带来更 多的创新和改善。
结论
1 环境心理学对于人
类福祉的重要意义
通过理解人与环境的关 系,我们可以创造更加 美好、健康和宜居的生 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 活质量。
2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
前景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个新 兴的学科领域,将持续 发展和壮大,为我们提 供更多的知识和见解。
外部环境感知 - 嗅觉
感受咖啡香气的浓郁和花朵香 味的芬芳,嗅觉是我们对环境 的另一种认知。
外部环境感知 - 触觉
感受雨滴轻拍在皮肤上的清凉, 我们通过触觉来感知环境的温 度和触感。
环境认知
空间感知
我们对于环境中的空间布局和方位的认知, 帮助我们在其中自如地行动和导航。
空间记忆
在我们大脑中建立对环境空间位置的记忆, 以便我们能够轻松回想和找到之前的地点。

环境心理学教学课件

环境心理学教学课件
行为场合 场所中的活动模式是固定的、规范的,且不随时间的改
变而改变,于是人们进入一个场所,就象进入一个存有预设活动程序的 地方,人们的活动只是按照程序表上的内容重复着。
交互作用理论
▪ 相互作用论 强调人和环境均是一个相互包涵着的实体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不论是人还是环境,不可能不参照对方而单独定义,并且 一方的活动必然影响另一方。我们影响环境,环境亦影响我们。
同的要求,当人们对环境有相似的环境目标时,他们也就一相似的方法 来形成场所概念和场所评价。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讲演场的讲演厅和作 为集会地的讲演厅,尽管实质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但评价却是不同的。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数据的类型
数据类型
对 环 境 对 环 境 对 环 境 环 境 对 行 为 环境对行为有 对 环 境 方法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环境心理学是新兴的,它 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 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 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
定义:环境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 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包括那些以利用和促进此 过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
对应这个定义,环境心理学有两个目标:一是 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 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
✓ 环境评价:描述、满意、喜爱、景观评价、情感评 价
✓ 用后评价
➢ 用后评价是环境设计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综而言 之,用后评价就是用系统而严谨的方法以使用者的 观点来评价建成环境的实际效果。
➢ 用后评价包括几个重要特性
➢ 后评价的目的
➢ 用后评价的方法
➢ 评价一种研究方法的效力主要看它的信度和效度

环境心理学导论

环境心理学导论

在研究环境与心理的关系时,涉及到人类 的隐私和权益,如何确保研究的伦理性和 合法性,是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
未来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将更 加注重实际应用,如如何通 过改善环境来提高人们的心 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跨学科合作
环境心理学需要与地理学、 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 更紧密的合作,以更全面地 理解环境与心理的关系。
的行为,例如宽敞明亮的室内空间可以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和行为。
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行为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例如过度开发和污染会导致自 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人类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行为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 移和城市规划可以改变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
提供实践指导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实践指导,促进人类与环境 的和谐共生。
推动学科发展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可以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推动跨学科研究的进步,为人类与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02
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01
自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建筑设计
1 2 3
人性化设计
环境心理学家在建筑设计中倡导人性化理念,关 注建筑与人的关系,强调建筑应适应人的心理需 求和行为习惯。
空间感知与体验
研究空间感知与体验对人的心理影响,指导建筑 师合理运用空间形态、光线、色彩等元素,创造 舒适宜人的建筑环境。
建筑风格与文化
探讨建筑风格和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为建筑师 提供文化敏感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设计建议。
城市空间布局
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市规划中,关注空间布局对居民心理的影响,如 开放空间、封闭空间、线性空间等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2环境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

2环境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
17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环境——行为理论 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和行为局限理论 •适应水平理论
适应水平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 环境提供的刺激有一个最佳水平,然而,由于每个人过去的经验不同, 所以要求的最佳水平也不一样。把这种最佳刺激水平的改变称为适应,当环境 改变时,个体对环境反应的改变。
完全展现、一览无余)
•度的把握 (过分神秘、故能玄虚)
6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环境——行为理论 •唤醒理论(实例) 唤醒程度与绩效的关系 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当唤醒水平为中等时,绩效最佳;当唤醒水平在这一 最佳点上下浮动时,绩效就会逐步降低。 唤醒水平和绩效之间关系随任务复杂程度而发生变化。 可通过环境引起唤醒的水平高低来预测绩效情况。
环境与空间认知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 1. 科学的目标是控制、预测和理解。 2.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可以给被试发出刺激,通过试
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被实验者,实验对象。它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被试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3. 变量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
3、入迷,或是产生兴趣并且参与其中;
4、兼容,想要做的事能从环境中获得支持。
例如一次郊游就可以满足恢复性环境的需要,有研究表明,在处理那些导致 注意指向疲劳任务时,参与过恢复性环境活动的人兴趣和敏捷性都有所提高。
11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环境——行为理论 •刺激负荷理论(实例)
•今人与古人在人体结构上没有多大差异,然而今人所承受的信息负荷却远 远高于古人。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信息常常 使我们应接不暇,信息处理技术的任务就是帮助今天的人们简化信息处理过 程,更有效地选择和控制信息。

《环境心理学导论》幻灯片

《环境心理学导论》幻灯片
空间行为 研究空间行为和环境的易识别性,空间的生气
4.环境心理学的现有理论
4.1 认知心理学倾向——以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学研究 方法作为其理论根据,把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决定 因素主要归结为人的经历及认知方式。
应激理论 唤起构建理论 环境超负荷理论
4.2 生态心理学倾向——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 依据,把决定因素归结于影响行为的环境。
环境本身
被选择的间接线索
被选择的直接线索
判断结果
实际的美
树的数量 水的颜色 垃圾的数量 山的高度 水边的沙滩 人的数量
纯朴的 污染的 令人惊叹的 舒适的 拥挤的 宁静的
察觉到的美
——生态效度————————实 现————————线索利用———
同样的环境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不一样的美感
生态知觉模型(Gibson 1979):与布鲁斯威克 将个人描绘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不同,吉布森 认为知觉是直接的,没有任何推理步骤、中介 变量或联想,知觉是刺激的直接作用。他假定 感觉信息确实提供了世界的真实记录。
认知地图: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通过空 间运动而顺利到达目的地,是由于人的头脑中 具有一张特定空间的“地图〞。格式塔学派的 心理学家托尔曼把这种空间定向手段称为认知 地图。
城市表象的重要标志类型:
道路:指运动的通道,如街、人行道、铁路、调整公路等。人们一般围绕运动路线构成城市表象中的其他局部。 边线:指线性的界限,如河流、围墙、篱笆等。边线划分了城市中的不同区域。 联结:城市认知地图中的核心,是行人的出发点和集中处,如十字路口或道路穿插处。 街区:指具有某些共同牲的区域,既可以是城市的行政区、商业区,也可以是城市中心区、工业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 地标:指突出于环境的参照点,如高耸的大厦,广场,雕塑,纪念碑,特殊的建筑物等。人们依靠地标来判明方向、熟悉

《环境心理学》课件

《环境心理学》课件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心ຫໍສະໝຸດ 学应用案例公园设计依据环境心理学原理,合理规划 公园的布局、设施和景观,以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升公园的
吸引力。
商业街改造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 为特点,对商业街进行改造,优 化购物环境,提升商业街的吸引
力。
住宅区规划
结合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预期 ,合理规划住宅区的布局、绿化 和公共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
情感对环境的影响
情感驱动行为
情感可以驱使人们采取行动来改变环境,例如,当人们对某个环境感到不满或恐惧时,可能会采取行动来改善 或逃避这个环境。
情感影响环境评价
情感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评价,积极的情感可能使人们对环境给予更高的评价,而消极的情感可能导致人们对 环境给予更低的评价。
环境对情感的影响
环境对情感状态的调节
04
情感与环境的互动
情感与环境的关系
情感与环境相互影响
情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而 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
情感对环境认知的作用
情感对环境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和认 知深度,而消极的情感则可能导致人们对环境的忽视或负面评价。
环境可以调节人们的情感状态,例如,美丽的自然风景或温 馨的室内环境可能使人们感到放松和愉悦,而嘈杂拥挤的环 境可能使人们感到焦虑和烦躁。
环境对情感表达的激发
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表达,例如,艺术作品或文化景观 可能引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而社交环境可能激发 人们的亲社会情感和行为。
05
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环境与行为相互影响
环境与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环境塑造和限制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也会 改变和塑造环境。例如,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同时居民的行为也会影 响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环境心理学(PPT39页).pptx

环境心理学(PPT39页).pptx

1、寻求环境刺激的方式:广泛探索和特殊探索
b i
广泛探索:没有特定目标的探索。
l i
特殊探索:被特定刺激唤醒引起注意时进行的探索。
t
y
两种探索行为都是人的需要,而且不能截然分开—— 在广泛探索中可能有特殊发现,特殊探索中也包含多样、
一般和意外。从广泛探索中发现问题,在特殊探索在寻 求答案。
前者较为轻松自然,后者相对紧张和集中注意 。
布局对总体环境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 自然要素占优势而且未被人工要素坏其和谐性的环境 仍被认为是美的。
I
B
M
L
o
t
u
s
S o
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提出分类和环境的维度:
f
t
w
a r
分类和评价的四种环境维度 :
e |
• 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M
o b
• 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i l
• 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量;
i
t y
• 神秘性——环境中隐含着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的程度

I
B
M
L
o
t
u
s
S o
(三)唤醒与绩效
f
t
w a
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能获得
r e
理想的效率,而且容易发生错误,只
|
M o
有在唤醒处于中等水平时(即环境刺激
b i
适中时)达到最高绩效,即任务绩效与
再增加,而对场所的偏爱反而
o
b
降低。
i
l i
人对环境的情感评价与环
t y
境的不定性,呈倒U形曲线关系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第一部分环境心理学导论第二部分环境的感知与认知第三部分环境中人的行为第四部分环境心理学与设计第一章环境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基础1.心理学是什么?展过程。

心理学(Psychology)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2.心理学的发展:2000年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种人格,之后古希腊的盖伦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用气质代替人格,形成四种气质。

19世纪前,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

19世纪中叶,开始引入实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的韦伯,研究出著名的韦伯定律。

也叫阈限定律。

1860年,德国的费希纳开创心理物理学,德国的艾宾浩斯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

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心理的产生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

4.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

感觉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心理现象,感觉就是心理诞生的标志。

5.心理学的分类(12大类)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临床或医学心理学、司法与犯罪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普通心理学按照心理活动的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还可分为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注意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言语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智能心理学、气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分支基础学科)。

(2)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从人体生理和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关于心理的生理基础和机制研究的学科,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3讲——环境知觉的理论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3讲——环境知觉的理论

第三章环境知觉的理论歌诗图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概率知觉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知觉理论●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从多角度解释人对环境的知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主要介绍环境心理学中较流行的三种理论:格式塔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和概率知觉理论1.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1.1 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以最新崛起的力量妄图征服世界●哲学思想方面,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现象,但不能对“物自身”有所认识,而对现象的认识必须通过先验的范畴●康德的“此岸”现象经过胡塞尔的阐发建立了现象学,主张以自然的观察去研究纯粹的意识●格式塔心理学就是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1.2 学派的建立●1890年,德国心理学家爱伦费尔《论格式塔性质》●他指出,正方形由四条直线组成,但正方形的性质并不是四条直线的集合,因为四条直线本身只具有直线的性质,而正方形是经过重新组织结合而形成的崭新整体,具有新的、与四条直线集合完全不同的性质●把这种整体所具有的性质称为“格式塔”●似动现象●电影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摄制和放映的● 1.3 格式塔的含义●1)词义●德语格式塔意指形式或图形,英译为“configuration”或音译为“gestalt”,中译为“完形”或音译“格式塔”●2)术语●两种含义: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总之,格式塔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现象● 1.3 格式塔的含义●3)引申●在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理论的应用中,差不多把格式塔视为“有组织整体”的同义词,即认为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都具有格式塔性质●于是,凡能使某一感知对象成为有组织整体的因素或原则都被称为格式塔,出现了“格式塔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良好格式塔”这类说法2.基本观点● 2.1知觉的整体性●认为人的知觉经验是完整的格式塔,不能人为地区分为元素●整体先于部分,并非部分之和而且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例如,孩子不能认识单独显示的母亲的鼻子,因为母亲的鼻子是母亲整个脸部的一部分,不是单独一个鼻子● 2.2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具有同样的格式塔性质,具有两两对应的关系,因而他们都是同型的现象● 2.3场作用力●可看成是同型论的推论●该观点认为,既然物理现象是保持力关系的整体,那么与之对应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当然也是保持力关系的整体,即三者都具有相对应的完整的动力结构●所有这些力(物理力、生理力和心理力)都发生在同一场之中,被称为场作用力●与物理力一样,心理力也具有方向、量度和作用点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3.1图形与背景●在一定场内,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对象都明显感知到,总是有选择地感知一定的对象——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有些退居衬托地位成为背景,俗称图底之分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图底之分是复明后视觉最早具有的反应,因此是先天赋予的,后天经验对此只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图形与背景的关系●1)图形清晰明确,相对较强;背景模糊不定,相对较弱●2)图形是被包围的较小对象,背景是包围着的较大图像,一般人感知不到背景的轮廓●3)当图形与背景相互围合且形状相似时,图底关系可以互换●图底关系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是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需要●感知对象图底不分或难分,成为暧昧或混乱的图形,视觉就会忽略不顾或因暧昧造成的闪烁而感到疲劳●所以,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视知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主题●同时,环境中某一形态的要素一旦被感知为图形,它就会取得对背景的支配地位,使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反之,缺乏图底之分的环境易造成消极的视觉效果●易成图形的主要条件●1)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当小面积采用对比色时尤其引人注目,如蓝天上的白云●2)单纯的几何形态易成图形●如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在复杂的建筑环境中以其单纯的几何形态吸引着游●3)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成图形●4)对称形态易成图形●5)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成图形●6)单个的凸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对于凹凸连续的形态,图形与背景可以互换,此时,主体的经验及客体所包含的意义常成为判断图底关系的依据●7)动的形态比静的形态更易成为图形●8)整体性强的形态易成图形●9)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形态易成图形3.2群化原则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1)邻近原则●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这一原则体现了格式塔学同型论和场作用力的观点●当我们看到一系列类似物体时,我们倾向于以彼此距离很近的一些组或集来感知它们●2)相似原则●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这是人认识世界时通过分类简化刺激对象的方式●当相似和不相似的物体放一起时,会把相似的物体看成一组●真实环境中常常是邻近性与相似性共同起作用●3)连续原则●按一定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连续性是感知对象的有序现象●从系统论观点来看,这样一组元素从混沌走向有序,产生了组织和结构,更易被看做有机整体●4)封闭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易被看作完整的图形●我们看一个熟悉或连贯性的模式时,若某部分没有了,我们会把它加上去,并以最简单和最好的格式塔来感知它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这类所感知到的完整图形有时被称为“主观轮廓”●达到这种闭合的效果一般需2个条件:●不完整的视觉对象在完整时呈简单形状●这一简单形状具有某种合乎逻辑的连续性3.3简化原则●1)良好完形原则●视觉组织中,对于组成对称、规则、简单形态的一组刺激视为一个整体●2)简洁原则●为上一原则的深化,指知觉在组织空间位置相邻的视觉刺激时,具有使对象尽可能简单的倾向●格式塔组织原则从理论上阐明了知觉整体性与形式的关系,为“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这一传统信条找到了科学而翔实的依据●由于这些原则出自图形实验,运用时易于掌握、操作和引申,对环境设计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是,上述原则主要适用于二维几何图形和视点静止的三维景观,有时对真实环境中的视觉难以作出满意的解释●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直觉,忽视后天经验和文化的影响,因而也难以对个人和人群的知觉差异作出恰当的反映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第二节生态知觉理论● 2.1基本观点●该理论由吉布森提出,之所以被称为生态知觉理论,是因为强调人类的生存适应(如寻求生活资源及配偶、预防伤亡等)●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观点:●环境提供●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1)环境提供●自然界中许多客体具有恒定的功能特性,吉布森称环境客体的这种功能特性为“提供”●人在观察客体时,看见不等于发现,善于发现和利用环境客体的功能特性满足自己的需要,对个体具有重要生存意义●例如一根树枝,你可把它当柴烧,也可作手杖,还可作防身武器●从生态观点来说,知觉就成为某一环境向感知者呈现自身功能特性的过程(合并)●当有关的环境信息构成对个人的有效刺激时,必然会引起个人的探索、判断、选择性注意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个人利用环境客体的有用功能(目标选择)●2)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吉布森还认为,感知觉是机体对环境进化适应的结果●机体的很多知觉反应技能不是习得的,而是遗传进化的结果●事实上,不少动物的知觉能力是先天遗传的,如小鱼一出生就会觅食,就知道钻入死亡软体动物的壳内躲避凶猛动物的伤害●人类不仅有原始的生态知觉,而且随着双手的解放、手脑的协调发展,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对客观刺激的判断和利用水平,远远超出生物本能●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与改善、对材料的利用和工具的创造,就是这种更高级的生态知觉的体现2.2生态知觉的意义●生态知觉理论并不否认学习对提高知觉有效性的重要作用,正因为人类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需以伦理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万物相生相克构成了自然界的生存原则与生命链结构,过分的人类中心主义必将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并行退化,继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2.3生态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环境的物质特性与社会特性一旦向周围需要它的人们展示了它的功能意义,人们就会发现和利用它●因此,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常常是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由不得我们主观上赞成还是反对2.3生态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正是建筑的这种功能意义说明了为什么在三伏天一大早有许多闲杂人员涌入图书馆门厅争抢沙发座位(出入自由,有舒适的沙发和免费空调,提供了避暑好去处)●面对类似现象,与其抱怨人们的素质差和不文明,不如主动从改变环境特征和完善制度方面找原因●城市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环境,从环境“提供”的观点来说,很多行为现象都能从它的环境特征中找到原因●因此,观察和分析各种行为现象及其发生的原因,对于改进环境设计和环境管理都会获得有益的启发●现实生活中,寻常百姓更多地关注衣食住行、娱乐、交往等环境的功能特性及其利用●然而在城市环境中,这些方面提供给居民的只是现成的有限选择,居民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关系着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到他们对环境的态度,这一切又反过来影响着物质环境的特性和社会环境的生态●第三节概率知觉理论●格式塔知觉理论主要强调视觉的直觉作用●生态知觉理论强调机体先天的本能和环境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由布伦思维克提出的概论知觉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经验和学习的作用3.1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布伦斯维克认为,环境知觉是人主动解释来自环境感觉输入的过程●他的观点与吉布森相反,认为环境提供给我们的感觉信息从来都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环境特性;事实上,这些信息往往是复杂的,甚至使人误解的环境线索3.2概率性的世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混沌把我们带入一个无序和有序的统一,确定性和随机性统一,模糊中隐含着秩序的世界,即概率性的世界●我们肯定概率理论科学价值的同时,并不否认世界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链条●我国思想家荀况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人所认识的世界总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模糊性,是一个概率的世界●人的一生和人类历史就是在这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探索着前进,确定性指导着探索,不确定性吸引着探索,以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改变局部状态,使它适合人的目的3.3概率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概率知觉理论对环境的开发者、设计者和管理者来说包含两层含义:●1)按不同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地运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2)承认自己的认识与环境使用者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使自己能比较主动和客观地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要●实际环境中由于人的不同需要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场所,所有的场所需提供适当的复杂性、不定性甚至错觉以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兴趣,如游览和娱乐场所●而有些场所需要提供较清晰的主角判断,强调简单性、确定性、便捷性,如医院、车站、机场、商场、交通要道等●设计不当就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图底关系,及易形成“图形”的主要条件●群化原则与简化原则●生态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概率知觉理论与生态知觉理论的差异●理解——●生态知觉理论/概率知觉理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举例并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ychology), ),系由 ·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系由
• 环境心理学概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 互关系的科学” 或者说是“ 互关系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 的学科” 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是一门将 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形成一门跨领域的边缘性学科。 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形成一门跨领域的边缘性学科。 它一方面研究居住(广义的) 它一方面研究居住(广义的)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刺 );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居住环境提出的要求 激);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居住环境提出的要求 反馈),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调整、改善、 ),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 (反馈),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调整、改善、提高居 住环境质量。 住环境质量。
1969年美国的环境设计研究学会( 1969年美国的环境设计研究学会(The 年美国的环境设计研究学会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 简称EDRA EDRA) ,简称EDRA)召开了环境行为研究的第一次会议 EBS), ),标志着环境心理学 (The first year of EBS),标志着环境心理学 的名称正式被使用。 环境与行为》 的名称正式被使用。《环境与行为》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期刊(双月刊)也随 Behavior)期刊(双月刊) 期刊 之诞生。 之诞生。随后欧洲成立了国际人与环境研究学会 People(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eople简称IAPS) IAPS)。 Environment Studies, 简称IAPS)。也召开了 IAPS的第一次会议 的第一次会议。 1970年纽约市立大学的普罗 IAPS的第一次会议。 1970年纽约市立大学的普罗 宣斯基等人编了第一本环境心理学读本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Man and His Setting);1974年他们又出版第一本环 Physical Setting);1974年他们又出版第一本环 境心理学教科书(An 境心理学教科书(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Environmental Psycholo理学简介: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是有关人类研究 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本身问题的知识。心理学源于西方的哲学, 本身问题的知识。心理学源于西方的哲学,西方哲学起源 于两千多年前的希腊。自苏格拉底、柏拉图、 于两千多年前的希腊。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人始,哲学家都把“ 等人始,哲学家都把“心”的探讨视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 Psychology一字系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 一字系由希腊文中psyche 一。Psychology一字系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 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 soul),后者意指“讲述” ),后者意指 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soul),后者意指“讲述” discourse),两者相并意指: ),两者相并意指 (discourse),两者相并意指:心理学是阐释心灵的学 直到十九世纪末叶,因受生物科学发展的影响, 问。直到十九世纪末叶,因受生物科学发展的影响,心理 学遂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年冯特在 学遂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年冯特在 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 学开始被列入科学的范畴。 学开始被列入科学的范畴。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科学 中间科学、边缘科学),属思维科学(包括逻辑学、 ),属思维科学 (中间科学、边缘科学),属思维科学(包括逻辑学、语 言学、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 行为 言学、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
环境心理学名称: 环境心理学名称:
建筑心理学(Architectural Psychology)、 建筑心理学(Architectural Psychology)、环境 设计研究、环境与行为( 设计研究、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al Study)、 )、人 环境研究等 Behavior Study)、人—环境研究等。
• 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并运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 系,并运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 类生活质量,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类生活质量,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环境心理 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学重点讨论人工环境, 学重点讨论人工环境,尤其是建筑环境与行为的 关系。但任何人工环境都是社会的产物, 关系。但任何人工环境都是社会的产物,都离不 开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开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同时也不能脱离 它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 它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
环境心理学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李秀玲
A,设定主题进行调研研究,完成调研报告(包 设定主题进行调研研究,完成调研报告( 括问卷、统计表、图片等) 括问卷、统计表、图片等)需对调研数据做出 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个人一组。 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可2~3个人一组。 根据所学内容,选择感兴趣的点, B,根据所学内容,选择感兴趣的点,进行文本 阅读,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 阅读,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 无论调研报告还是读书报告均需准备以下内容: 无论调研报告还是读书报告均需准备以下内容: 文本内容字数2000 3000,A4打印稿 打印稿, 1,文本内容字数2000~3000,A4打印稿,可穿插 图表图片, 图表图片, 2,每人5分钟汇报演示 每人5 3,电子文档存档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与罗嘉思( Rogers, ,1908~1970)与罗嘉思( Carl Rogers, 1902~1987)在五十年代所创始。 1902~1987)在五十年代所创始。人本心理学反对 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生物 还原论的思想,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 还原论的思想,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研究 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 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 现等, 现等,主要理论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自我实 现论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用生物学的知识为基 础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做出解释。主要研究脑功能 础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做出解释。 的定位、心理免疫学和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的定位、心理免疫学和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对认知 历程的科学研究。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看成信 历程的科学研究。 息加工的过程, 息加工的过程,主要研究人的认知功能的脑机制 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 、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脑发育与认知功 能的发展等。 能的发展等。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 年代, 20世纪50~60 年代,西方国家城市环境严重恶化 ,对 世纪50 居民身心与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 居民身心与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不少建筑因 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建筑拆毁、社区崩溃、 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建筑拆毁、社区崩溃、居民 抗议严重等后果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 抗议严重等后果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现代建筑企图依赖 科技的创新来巩固自身的存在价值,因而愈加忽视了技术 科技的创新来巩固自身的存在价值, 以外的因素,由于忽视人在现代建筑中旳尊严, 以外的因素,由于忽视人在现代建筑中旳尊严,较少考虑 人性的基本需求,设计师们设计了一些外表精美绝伦, 人性的基本需求,设计师们设计了一些外表精美绝伦,使 用起来却十分不便的错误环境, 用起来却十分不便的错误环境,在设计师与使用者的价值 观念的冲突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创造出来,最终要为 观念的冲突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创造出来, 人所使用, 人所使用,不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环境设计是对人性的 忽略。 忽略。 环境心理学产生的六十年代正是现代建筑蓬勃发展的 时代,体现了当年各种思潮和社会运动的冲击下, 时代,体现了当年各种思潮和社会运动的冲击下,崛起的 人文关怀与学术界的反省力量。二十世纪60 60年代后期环境 人文关怀与学术界的反省力量。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 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 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 年代开始发展起来 ),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展),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 心理学研究领域(两大分支): 心理学研究领域(两大分支):
·基础性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应用性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 环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 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 )。
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sis),系由奥地利精神
医学家佛洛依德(1856~1936) 1896年所创立。 医学家佛洛依德(1856~1936)在1896年所创立。该理论 年所创立 以人的潜意识为基础解释行为的内在原因, 梦的解析》 以人的潜意识为基础解释行为的内在原因,《梦的解析》 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 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主要应用在动机和人格的研究 和心理治疗。 和心理治
• 近年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 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 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 • 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 • 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生理学、心理学、社会 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生理学、心理学、 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与设计、 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与设计、环境 保护、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 保护、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多门 学科)。 学科)。 • 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 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 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