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信红包的利与弊
【微信红包引发“微腐败”】
![【微信红包引发“微腐败”】](https://img.taocdn.com/s3/m/9ead024b33687e21af45a9ea.png)
【微信红包引发“微腐败”】信红包可能就为这种人情带来极大便利,你不容易打听到官员的住处,甚至也不方便登门,但是加个微信好友却简单得多。
尤其精妙的在于,红包一次最多两百,这个限额能够极大地放松官员收礼的戒备心理,也大大减轻了送礼人的负担,双门的门槛都大为降低。
春节前后,微信上最流行的当然就是“微信红包”。
有数据显示,除夕当天就有几百万人投身其中,有“一大撮”人乐此不疲。
据说,抢红包比较多的有收了几百个,金额万儿八千的不在话下。
至于那些定向收红包的,恐怕个数不多,但金额却不会少。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报道说:在中央八项规定的整治下,不仅官场往年的春节送礼歪风开始肃清,民间人情送礼亦悄然改变,节俭蔚然成风,物美价廉的土特产和健康养生的商品成为走亲访友送礼及孝敬父母长辈的主流,往年流行的烟酒珠宝等奢侈品乏人问津。
这样的景象,中央一年多连续出台的十几条“禁令”功不可没,但是,如何让廉洁之风持续有效会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因为在这个节点之上的送礼之风减少,并不意味着它真正衰减,也可能变换了方式,或者从“地上”变成“地下”。
笔者不禁联想,如果微信红包和不正之风结合起来,岂不是会引发一种新型的“微腐败”。
比如给官员送上几个微信红包,这比拎着大包小包礼物登门拜访要轻松便捷得多。
也许微信红包金额或许不会太多,但是可以绵延不绝,其形式会有相当的隐蔽性,并且将法律风险化整为零。
当然,有人会说,微信红包不宜巨额行贿,因为每次红包金额的上限是200员,要送一个万元红包,非要操作50次才行。
当然,这是事实,或许这也是腾讯公司老谋深算的一个地方。
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这种限额本身刚好满足了那些介于人情和行贿之间的灰色需求。
因为对于很多节日送礼人而言,并不是急于办大事送礼,而是维持日常的关系,一年到头用千元左右维系一种关系,这种成本可以接受。
微信红包只是作为维持官商人情关系的方式之一,它只能是“怡情之举”,真要批一个工程、办一个项目,那恐怕还是需要拎着古玩珍宝、真金白银前去。
我眼中的“微信红包”_初二议论
![我眼中的“微信红包”_初二议论](https://img.taocdn.com/s3/m/6b940552a5e9856a57126025.png)
我眼中的“微信红包”
我眼中的“微信红包”
吴江区实验初中初二(3)班孙瑾怡
2014年年初,“微信”推出了一项即时应用——“微信红包”。
红包,在中国人的眼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祝福与美好愿景,红包的往来也成为了一种独到的中国交际文化。
人们怀着好奇、有趣的心态去运用这个新生事物。
不可否认,“微信红包”的推出从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不管大家相距有多远,只要你有手机,就能很轻松地参与到抢发红包的活动中来,甚至一些好久未曾联系的亲友,通过这种“游戏”,让彼此感觉从未曾远去。
但一件事物的发生,总要一分为二地去看。
首先,微信红包因为是电子支付,可能会带来个人信息的不安全。
其二,微信红包和传统红包比,它少了那种亲友间言语和眼神的交流,少了许多彼此间的关怀。
现在有种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宁愿坐在一起通过玩手机交流,也不想面对面沟通,造成了人文交流的缺失。
其三,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引发追求金钱游戏的不良心态。
所以,个人认为,抢发红包应浅尝辄止,可以用适度的微信红包方式来联络亲情友情,但切不可完全当作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更不应该以红包中金钱大小来衡量或绑架亲情。
我们应把它看作生活中泛起的小小涟漪,适当地用它来增添生活的乐趣。
微信支付的利与弊议论文
![微信支付的利与弊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983e7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3.png)
微信支付的利与弊议论文一、微信支付的优点:1、全民微信,微信支付+公众号为商家连接每一个客户。
2、支付方式,各简单快捷安全!最快最简单的移动支付体验,支持所有主流银行卡金融级别的支付安全体系微信支付有五大安全保障为用户提供安全防护和客户服务。
3、营销推广,商效便捷。
99%用户习惯用微信扫二维码,可低门槛开展线下活动。
依托微信海量用户与关系链,营销活动快捷传播(如微信红包)。
4、简单便捷安全。
在门店消费用微信支付结账,过程只需3秒即可完成,为商家特别是商超便利等零售业,可以节省大量因排队等候,找零等浪费的时间,让客人购物更舒心,让商家有更多时间销售更多的客人。
其次,商家通过电子货币收款可以有效避免假币风险和收银员作弊等弊端。
5、资金秒到,随时归集:使用微信支付收款,资金实时到商户自己的账户,随时归集,让商户资金得到解放,做到最大利用率。
6、吸粉:消费者进店消费使用微信支付结账,当支付完成时消费者的微信将自动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商家长此以往便可以积累庞大的粉丝群体。
7、线上自营销平台:微信支付平台内含线上自营系统,商家可开通在线微商城,自行在平台内做营销活动,发送活动打折、产品更新等广告信息。
8、粉丝互动,增加商家和商户间的粘性:商家可在平台内发起如:裂变红包、问卷调查、抽奖券、抵用券等各种活动来赢得回头客,做到二次营销引流作用。
二、微信支付缺点:1、客户服务差。
支付出bug,无人管理。
2、安全性、便捷性的主动引导性差。
3、页面显示微信支付依托微信app、没有pc端也就罢了。
交易记录等页面简陋。
4、对商家缺乏监管,维权功能作用低。
论微信红包的利与弊
![论微信红包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8affe43ba2161479171128ee.png)
论微信红包的利与弊目录资料章:材料章:评论章:1 开发历程 6.材料一11.评论2 特色形式7.材料二3.社会评价8.材料三4.监管防骗9.材料四5.违反规定10.材料五资料章:1.开发历程2013年8月,财付通正式与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支付后,弓晨所在的基础产品中心就开始不停地为微信支付研发新产品。
2013年11月,一次基础产品中心的头脑风暴中,开发人员希望开发类似于公司发红包传统的应用。
2014年年1月10日,弓晨和同事开始了这个功能的技术开发。
随后弓晨在微信上拉了一个150多人的群,测试游戏效果和bug,其中包括财付通的员工、广研微信团队员工以及一些银行的技术人员。
2014年1月24日,微信红包测试版传播速度极快,开发团队忙着给微信红包系统扩容,他们向腾讯公司申请,调来了10倍于原设计数量的服务器,并抓紧时间修改微信红包系统的最后细节。
2014年1月26日上线前,开发团队把“发红包”界面的一个按钮名称从“随机红包”改成了“拼手气红包”,并且改掉了先写祝福语再抢红包的流程。
2014年1月26日,微信红包还在内测时,一张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马化腾正邀请一些企业老板测试“抢红包”功能。
在这张截图上,马化腾发了一个随机红包链接,50个随机红包,人均有20元。
截图还显示,中石化的孙维跃和广厦集团的楼江跃都领到了红包。
而香港创意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罗绮萍也在腾讯微博上晒出马化腾在微信上发给她的188元红包。
2014年1月28日下午,“新年红包”的图标第一次出现在了微信“我的银行卡”界面中,6亿多用户可以直接进入微信红包的页面开始发红包。
2015年2月9日放出大招,春节期间,微信将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 摇红包”活动,将送出金额超过5亿的现金红包,单个最大红包为4999元,另外还有超过30亿的卡券红包。
首轮春节“摇红包”活动将于2月12日晚上正式开启,当晚将派送2500 万个现金红包。
2.产品特色设计简单:在“微信红包”这个功能的设计上,遵循了简单的原则。
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还是更浓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还是更浓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177fd25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a.png)
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还是更浓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辩论的话题是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还是更浓。
我代表反方,认为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
首先,微信红包虽然方便,但它让传统的拜年方式变得越来越少。
传统的拜年方式是家家户户互相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和红包,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微信红包来送祝福,这使得传统的拜年方式变得越来越少,年味也就淡了下来。
其次,微信红包让人们更注重金钱而不是情感。
在传统的拜年方式中,人们更注重的是互相问候、互相祝福,而不是红包的金额。
但是在微信红包中,人们更注重的是红包的金额,而不是祝福的情感。
这使得人们在过年时更注重金钱,而不是情感,年味也就淡了下来。
最后,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追求速度和效率而不是品质。
在传统的拜年方式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品质而不是速度。
但是在微信红包中,人们更注重的是速度和效率,而不是品质。
这使得人们在过年时更加追求速度和效率,而不是品质,年味也就淡了下来。
综上所述,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因为它让传统的拜年方式变得越来越少,让人们更注重金钱而不是情感,以及更加追求速度和效率而不是品质。
谢谢!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大家好!我是反方的二辩,我认为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
首先,微信红包虽然方便,但它让人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感觉。
传统的拜年方式是家家户户互相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和红包,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微信红包来送祝福,这使得人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感觉,年味也就淡了下来。
其次,微信红包让人们更注重金钱而不是情感。
在传统的拜年方式中,人们更注重的是互相问候、互相祝福,而不是红包的金额。
但是在微信红包中,人们更注重的是红包的金额,而不是祝福的情感。
这使得人们在过年时更注重金钱,而不是情感,年味也就淡了下来。
最后,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追求速度和效率而不是品质。
微信红包时间管理
![微信红包时间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8677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6.png)
微信红包时间管理引言微信红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交礼物,已经成为了人们社交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们通过微信红包来表达祝福、感谢和庆祝等情感,在节日、生日和其他重要场合更是频繁使用。
然而,随着微信红包越来越普及,如何合理管理自己收发微信红包的时间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微信红包的影响微信红包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红包习惯和传统礼仪。
在过去,人们通常在特定的场合或者面对面的交流中送红包,现在通过微信红包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便捷性使得微信红包成为一种社交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首先,使用微信红包的过程中,人们容易陷入红包争抢的竞争状况。
当有人发出红包时,其他人会立即参与抢红包的活动,而这种争抢红包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其次,人们在收到微信红包时,也容易因为红包金额的多少而对送礼者或收礼者的关系产生猜测和不满。
这种心理负担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和心态。
2. 微信红包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合理管理微信红包的时间对于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规划发红包的时间可以减少红包争抢的情况。
设定一段时间,例如每天晚上固定的时间段发红包,可以减少他人对你发红包的期望和参与。
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打扰和影响。
其次,合理安排收红包的时间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在工作期间,可以将微信消息的提醒关闭或者设置为勿扰模式,避免因为红包提醒而分心。
在工作间隙或者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再去查看和处理收到的红包。
3. 微信红包时间管理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微信红包时间管理的方法,供大家参考:3.1 设置特定的红包发送时间段在微信设置中,可以开启定时发送红包的功能,将红包发送的时间段设定为每天的固定时段,例如晚上8点到9点之间。
这样设定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在其他时间段被他人打扰,也能够让他人知道你的红包发放时间,降低大家对你随时发红包的期望。
3.2 关闭红包提醒在微信的设置中,可以将红包提醒关闭或者设置为勿扰模式。
谈谈红包4
![谈谈红包4](https://img.taocdn.com/s3/m/4b0fe11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4.png)
谈谈红包4
wx红包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一方面,wx红包作为支付的一种方式,相比传统的纸币,网银支付,具有更加便捷,时时交易的优点,对于人们日常在外的吃、喝、住、行的消费支付带来了巨大便利。
现在,很多人平时外出消费,都采用了电子支付,从大型商场到路边摊贩,都推出了相应的支付二维码,wx支付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
另外,在日常交流中或者在节庆期间,发红包抢红包,能够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可以快速消除彼此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很多晚会的活动组织者也会通过抢红包活动,来与观众进行互动,从而提升观众参与感。
另一方面,过多地将时间花费在抢红包上面,不仅会忽略与周围亲人朋友的交流互动,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同时也会占用个人的工作、学习时间。
另外,存在一部分不法分子组建微信红包群,从事赌博活动,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到部分人的正常生活。
针对wx红包对生活带来的便利,交际方面的正向功能,我们应加以利用。
对于危害生活品质,占用个人时间,影响个人工作,造成人际关系冷漠的部分,我们应当合理分配时间,以工作为重,多关心
周边的亲人,朋友的生活,多与他们进行交流互动,增进彼此感情。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联合软件开发者,对wx群红包进行监督管理。
软件开发商可以从功能上限制个人每天抢红包的数量。
同时,针对利用抢红包进行赌博的,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对wx群,个人帐号进行封号处理。
同时,深入落实帐号实名注册,健全网络违法处理制度,依法对涉嫌人员进行处理。
关于微信红包的SWOT分析
![关于微信红包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c7281d4431b90d6c85c7ef.png)
风险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1 阳光环宇版权所有
总体策略 创意策略 媒体策略 活动策略 总体概算
阳光环宇版权所有
优势
总体策略 创意策略 媒体策略 活动策略 总体概算
1.拥有较大用户资源、私密社交
2.满足用户需求、人性化
3.功能流程简单、使用负担低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3 阳光环宇版权所有
优势
1.维权风险。对于用户而言,除技术风险之外,一旦 发生争议,在维权上还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用户在 绑定银行卡时需同意两份《用户协议》根据协议,用 户在使用支付服务中发生纠纷或争议,腾讯有权要求 财付通将争议款项全部或部分划转给某方,对此腾讯 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2.纠纷风险。除了用户协议大大限制了用户索赔的权 利,法律上的空白也是目前移动支付用户维权的一大 障碍。学者对此关注得比较少,对纠纷性质的认识也 存在一定分歧。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10 阳光环宇版权所有
风险
总体策略 创意策略 媒体策略 活动策略 总体概算
信息安全风险
信用风险 法律风险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11 阳光环宇版权所有
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
总体策略 创意策略 媒体策略 活动策略 总体概算
存在信息泄露风险。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在打开 过程中没有默认的二次认证,一旦手机被别人盗取或 者盗看、手机SIM卡遭补办、手机中毒、等种种情况 ,个人的信息泄露轻而易举。而现在微信成为支付工 具,要培育用户对其支付安全的信任感,需要花费一 定的气力。
总体策略 创意策略 媒体策略 活动策略 总体概算
1.发红包的方法很简单,不用银行的密码就可以完成支付, 存在被盗刷的风险。 2.有网友表示,自己尝试在当初绑定账号的“我的银行卡” 里找,但发现只能添加银行卡、查看交易记录等,并没有 解除绑定的选项。许多网友反映解绑很“将绑定的银行卡及红 包提现记录错发给好友。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3e90572af1ffc4ffe47acef.png)
2412016年10月下 第20期 总第248期1 微信红包概述及传播现状微信红包是腾讯公司旗下的微信支付在2014年1月27日推出的一项新年红包功能,该功能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普通红包,二是“拼手气群红包”,可以实现红包的收发及查阅记录、存储、提现等。
微信红包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普遍关注,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广泛使用。
微信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当日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超10.1亿次;2016年微信红包再创新高,除夕当天红包收发总量达80.8亿次。
微信红包不管是参与人数还是传播速度,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抢红包俨然已经成为了拜年新时尚。
用户通过微信红包的发放和争抢,满足了自己的娱乐需求,同时也给亲朋好友送去了祝福,增进情感交流,加强人际关系[1]。
2 微信红包特征2.1 娱乐性微信红包可以说是一款极具娱乐功能的游戏,其中“拼手气红包”更具趣味性。
有些微信群会玩“红包接龙的游戏”,即在“拼手气群红包”中抢到最大金额的用户继续发群红包让其他群成员抢,极具娱乐性。
抢红包还会把群里的“潜水党”给激发出来,带动用户的参与程度,提高娱乐性,形成一个较为激烈的互动气氛。
2.2 便捷性微信红包的使用步骤非常简单。
用户只需进入微信聊天界面,点击红包按钮,选择“普通红包”或“拼手气群红包”,输入红包金额及数量,确认付款即可。
接收方拆开红包后,系统会自动获得红包金额并存入微信钱包中。
微信红包的便捷性使得用户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其使用方法,快速参与到抢红包与发红包的游戏中[2]。
2.3 社交性微信红包是建立在微信这个社交平台上快速发展的,因此它本身就具有社交性。
用户在抢红包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亲友之间的交流,让好友之间在网络上实现了互动体验,增进情感交流。
同时,参与微信红包互动的群组或个人往往是由人际关系网络联系起来的人脉圈,在已有的感情基础上进行的红包互动,更加有利于好友间的交流和沟通。
3 微信红包的积极影响3.1 交换情感,维护人际关系微信红包游戏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用户在群里发了红包,就会带动群里其他人接着发红包。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解读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55cfdb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5.png)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解读
微信红包是中国传统的红包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社会文化。
从社会文化意义来看,微信红包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第一,微信红包强化了社交关系。
传统的红包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社交行为,通过给予红包来展示人们的关心和孝敬,表达节日祝福。
微信红包的出现无疑更方便了这种社交行为,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场合或时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发送红包,增进相互的友情和亲情,加深了社交关系。
微信红包还有一个特点是可以选择定时发送,这种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惊喜和祝福。
第二,微信红包体现了公平与诚信的价值观。
微信红包采用了抢红包的形式,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红包,无论是财富水平高还是低,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其中。
这种公平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贫富差距,平衡了社会资源的分配。
微信红包的兴起也要求人们在送红包时诚实守信,不得泄露红包金额等信息,这种诚信的价值观也被大众所认同。
微信红包弘扬了分享与互助的精神。
微信红包的抢红包过程中,人们会有一种分享和互助的心情,红包一经发送,任何人都可以抢到,这种分享的方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和友情。
微信红包也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团结合作,因为红包金额是有限的,有时候人们会组成群体一起抢红包,共同分享,从而营造了一种合作共赢的氛围。
第四,微信红包推动了电子支付的发展。
微信红包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电子支付的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
通过微信红包的使用,人们更加习惯于使用手机进行支付,不再依赖传统的纸币和硬币。
这种电子支付的方式也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还是更浓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还是更浓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5f13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3.png)
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还是更浓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认为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
首先,红包让人们更加注重数字化的礼物,而不是传统的年货和年礼。
这种数字化的方式,让年味更加淡化,无法感受到传统的年节氛围。
其次,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注重速度和数量。
人们通过微信红包来传递财富,但是这种方式,让人们快速地完成了传统的拜年和赠礼的程序。
这样一来,年味更加淡化了。
最后,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而不是传统的亲情和友情。
在传统的年节中,人们通过礼物来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感激和关爱。
但是在微信红包中,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关注别人的感受。
综上所述,微信红包让年味更加淡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的年节和礼物的意义。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认为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浓。
首先,微信红包让拜年和赠礼更加方便和快捷,这样一来,人们更容易去参与传统的年节活动,从而让年味更加浓郁。
其次,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注重数字化的礼物,这种方式让年节更加现代化和时尚化。
这样一来,年节的氛围更加浓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最后,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这样一来,人们更加积极地去参与年节的活动。
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红包来赚取财富,从而更加积极地去参与传统的年节活动,让年味更加浓郁。
综上所述,微信红包让年味更加浓郁,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去参与传统的年节活动,让年味更加浓郁。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认为微信红包让年味更淡。
首先,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注重数字化的礼物,这种方式让年节变得更加商业化和功利化。
这样一来,年节的氛围就会变得更加淡化。
其次,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而不是传统的亲情和友情。
这种利益驱动的方式,让年节的氛围变得更加淡化。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关注别人的感受。
最后,微信红包让人们更加注重速度和数量,这样一来,人们快速地完成了传统的拜年和赠礼的程序。
浅析微信红包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浅析微信红包对人际传播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b85b4cc580216fc700afdfe.png)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浅析微信红包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崔静文摘要: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有着愈演愈烈的势头,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更是掀起了一波“全民抢红包”的风潮。
本文通过对微信红 包特征的分析,联系需求与满足理论,浅析微信红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微信红包;人际关系;需求与满足理论;流行现象一、微信红包概述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 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截止2013年11月,微信 的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人次,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紧接着,在2014年1月27日,新功能微信红包在这一基础上横空出世。
实现了领取红包、发放红包和提取现金的功能。
微 信红包的特点:便捷性;娱乐性;社交性。
二、微信红包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条件(1)社会关系需求。
在用红包功能的过程中,它对用户三方面社会关系需求得到满足。
第一,微信用户在添加好友时,率先使用的是 手机联系人,这就意味着微信本身是一种熟人社交,与现实社会的好友是挂钩的。
第二,红包功能满足了用户在群体压力下的从众心理,微信红包将人们拉到了人际交往的轨道上,被赋予了较高的社会属性。
第三,用户在收发微信红包的过程中,在社会关系当中的平等心理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2)娱乐需求。
根据微信红包的规定,在个人聊 天中红包收发的最大金额为不超过200元,在群组聊天中,红包金额 最高不超过2000元,实际上物质意义并不大。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微信红包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在其他娱乐中不能得到的体验。
(3)传承传统文化的需求。
红包作为古老中国自古相传下来的文化组成部分,从中国古代一直沿袭到今天,在本质上来说,微信红包还是有着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功能。
(二)微信红包产生的群体心理条件(1)媒介接触可能性。
媒介接触指的是,载体是受众接触媒体不可或缺的中介。
微信平台目前有着五亿的用户量,而春晚也有着七亿 的全球观众,一个是使用率最高的通讯软件,一个是拥有全球最多观众的晚会;一个是新兴互联网经济中的“红人",另一个又是传统媒体中的龙头老大,微信和春晚的“强强联合"也直接导致微信红包达到_个以前所有平台所达不到的高度。
微信红包的利与弊
![微信红包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425a8f38b7360b4c2e3f64d3.png)
论“微信红包”的利与弊过年的时候,除了团圆的喜庆外,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发红包和收红包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
红包,在中国人的眼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祝福与美好愿景,红包的往来也成为了一种独到的中国交际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红包被冠上各种名目之后,这一传统习俗就渐渐的有些改变了它原本的味道,也开始渐渐成为人们抱怨的话题。
有人说商人逐利,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作为与我们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电子网络载体“微信”在过年前果断推出了一项即时应用——“微信红包”。
本来我还不是很在意这个应用的,认为不过是稀松平常的新应用而已,但是随着加入了同事建立的红包群后,悄然发现这成了一种十分流行的娱乐方式。
特别是紧跟着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推出了全民抢红包,看着大家不断地摇晃着手机参与进来,我突然间意识到,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立足于这样一个互动平台,我们将掌握更多的信息,将拥有更多的挑战。
“微信红包”的推出从很大意义上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不管大家相距有多远,只要你有手机,能够网上支付,那么你就能很轻松地参与到抢红包的活动中来。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发红包的方式比之前打车软件更让人容易接受,便捷的电子支付时代开始悄悄来临。
这种转变带来的是什么?通过这种转变,开发者又得到了什么?我不由得开始思考这之间的种种。
或许,是资金流,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或许几块钱,十块钱算不得什么,但是平台使用人口基数这么大,点点滴滴的汇集将使得开发者拥有一笔数目庞大的资金流,而这笔资金只需拿出很小一部分用于提取周转,甚至都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或许,是消费习惯,纸币的支付让我们对于支付有更感性的认知,而数据的交换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更多的消费,进而为网络商家赚取更多的利益;或许,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使用这个电子商家搭建的平台,扩大自己的网络影响力,从更多的广告中赚取利润;或许,还有其他……但是,紧随着电子商务便捷而来的其实就是个人信息的不安全和网络犯罪的频发。
微信红包调查报告
![微信红包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ea02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7.png)
微信红包调查报告微信红包调查报告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微信红包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信红包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更是一种社交礼仪和文化现象。
为了深入了解微信红包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微信红包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微信红包的普及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微信红包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程度非常高。
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过微信红包,其中近60%的人每天都会使用。
微信红包已经成为人们在亲朋好友间送礼的首选方式,也成为了庆祝节日、生日等特殊场合的必备礼物。
二、微信红包的使用场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微信红包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
除了在亲朋好友间的赠送,微信红包还被广泛应用于商务交往、活动奖励、慈善捐款等领域。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利用微信红包来增强与客户和员工的互动,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忠诚度。
三、微信红包的金额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微信红包的金额和频率有一定的规律。
大多数人在赠送微信红包时会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金额,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同时,微信红包的频率也与人们的社交圈子和经济状况有关。
有些人会定期赠送微信红包,而有些人则更倾向于在特殊场合或重要节日赠送。
四、微信红包的社交意义微信红包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更是一种社交礼仪和文化现象。
通过赠送微信红包,人们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祝福,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微信红包也成为了人们交流和互动的一种方式,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社交更加温暖和亲密。
五、微信红包的心理效应微信红包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期待和惊喜的心理效应。
当我们收到一个微信红包时,心情会变得愉悦和兴奋。
这种心理效应也激发了人们对微信红包的热衷,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微信红包的使用和赠送中。
六、微信红包的争议和问题尽管微信红包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一方面,微信红包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人们对金钱的过度追求,忽视了真正的情感和关怀。
另一方面,一些不良分子也利用微信红包进行诈骗和欺诈活动。
红包文化的利与弊
![红包文化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8646fbf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6.png)
红包文化的利与弊红包文化作为一种发源于中国的习俗,早期起源于春节时发放给儿童的“压岁钱”,现在已经演化成为了社交红包、电子红包等各种形式。
在社交媒体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下,红包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红包文化的利与弊也在人们的讨论中不断浮现。
红包文化的利1.强化互动体验相比于传统的礼物赠送,红包文化实现了互动体验的强化。
在参与红包活动中,不能仅仅是单纯的给予和接受,同时还涉及互动、精神博弈等。
对于参与者来说,红包不仅是一种物质奖励,还体现了对其参与的认可和重视。
此外,红包活动大大提高了交际活动的效率和乐趣,让人们更加愿意积极参与和分享。
2.拓宽社交视野红包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社交网络的发展,让人们的社交视野进一步拓宽。
在网络社交红包的互动中,可以结交新朋友,扩展社交圈子,和不同的人建立联系。
通过网络红包游戏,参与者之间还可以互动、交流、竞技。
这些互动和交流不仅仅限于线上,还可能对线下社交生活产生所谓的“网络溢出效应”,让人们在现实社交中通过相互传递红包建立联系和社交活动。
3.促进消费和经济红包文化的兴起对于消费和经济也起到促进作用。
红包文化的普及让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平台在中国特别是网购、O2O等领域内的发展提速,激发了用户们的消费热情。
在各种营销促销、电商活动中,红包已经成为了现代消费的一部分。
此外,作为一种本土特色文化,红包的种类和颜色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流行元素和消费标的。
红包文化的弊1.过度依赖与消费红包文化的兴起没有激发用户积累财富的意识,反而让人们在消费和打赏之间不断交替。
红包的发放和领取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尴尬的“红包红珠”文化,就是为了应付社交压力而不得不顺应潮流。
而大量的送出和领取红包会消耗消费者的精力和金钱,让人们依赖网络红包进行消费甚至拆红包的游戏成了大量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
2.虚拟化与沉淀随着红包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虚拟化、沉淀等问题。
红包的电子化和线上化,让红包的实质变得不再直观而神秘,失去了传统红包的礼仪和仪式感。
旧事重提:从产品的角度看微信红包的优劣与改进
![旧事重提:从产品的角度看微信红包的优劣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8d80c40552d380eb63946d04.png)
• 瞬间峰值:2.5万个红包被拆开。
红包引爆了春节,业内也展开了针对微信红包的一系列的分析与反思,阿里也在反思:为什么这样的产品没有出现在阿里?其实早在微信红包推出的前两天,支付宝也上线了“新年讨喜”的功能,其设计了4个选项,分别是“向老板讨”、“向亲爱的讨”、“向亲朋好友讨”和“向同事讨”;新浪微博也推出“让红包飞”的活动,用户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获取抽奖机会。
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得到有力推广,效果也极为惨淡。
那么为什么说微信红包是一个好的产品呢?它又有什么不足,该如何改进呢?先说说优势,感谢@黄杰民对微信红包优势的透彻分析。
一、对用户心理与需求的准确把握春节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它代表了团圆与喜庆。
而春节发红包也是中国人的习惯,在春节期间,长辈要给晚辈发红包,领导要给下属发红包,同事朋友之间见面也免不了红包。
发红包的人花自己的钱封了许多红包,发给领红包的人,心理得到了满足,但其他人却不知道他已经发了红包,自己又不能大声吆喝着自己发出去多少红包,说不定还会被其他人误解,还有些想要发给他们红包的在外人员,等到见面就不知什么时候了,红包想发发布出去;领了红包的人心里高兴,一方面想要向朋友炫耀,另一方面想要提示让其他该发给自己红包的人:就差你了,红包拿来!然后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中国人传统的内敛的品质,发红包的和领红包的备受煎熬。
微信红包横空出世,就极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发红包的人发出红包就能马上看到其他人激烈的反馈,得到祝福,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领红包的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抢到红包,喜悦之余不忘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喜悦,同时也给了发红包的人动力。
二、对传统红包的创新与突破红包作为传统礼物,一直以来给我们带来惊喜与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苦恼与尴尬。
首先是钱的问题,既然是红包,不能太薄,钱不能太少,封个五块十块的拿不出手,最起码封个五十才有点面子,封三个五个还凑合,如果讨红包的人多了,发红包的多半吃不消;然后是发的问题,要发红包首先要准备红包,要去买红包,然后把钱塞进去,说不定还要加点“马到成功”之类的祝福语,然后你就要把红包封起来,不能太随便,否则,红包没送出去就开了封,总是不好的。
高一议论文微信抢红包的意义
![高一议论文微信抢红包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4ebfa3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c.png)
微信抢红包的意义不管是除夕夜还是元宵节,“抢红包”都成了当下的时令活动。
打开手机微信,一排排一列列齐刷刷的红包映入眼帘,让人馋涎欲滴。
忍不住抱起手机心急火燎地按下“拆红包”,生怕自己晚了一秒钟红包就没有了。
这种场景在除夕和元宵节已成常态,尤其是今年,红包交易量一秒钟便可交易五百万多次,让手机控们望而眼红、使无数青年昼夜不停摇手机的微信红包更成了本次春节的焦点。
“微信红包”和“春晚摇一摇”首当其冲,它们“引无数英雄竞摇包”。
年轻人们无所不摇,连一毛钱都要抢的面红耳赤;大街小巷、天南海北抢红包大军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这些专属低头族们在阖家欢乐、共庆团圆时左右各一手机,有的眼睛像鹰爪一样死抠着屏幕,有的使出吃奶的劲儿上下猛摇,有的甚至走火入魔到摇出腱鞘炎,却至死不休,大有那处拼命架势与手机“生死搏斗”。
在河南老家探亲时,我偶然在出租车广播听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并引发了我的思考“春节该不该有电子红包?”社会上说法不一,支持大军和反对大军层出不穷,贴吧、话题议论上更是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支持大军认为,抢红包乃春节市场的一大商机,各种支付网站可以通过人们之间的红包派送赚取巨额利益,以推动国家的数字化进程和互联网经济时代。
据新华网报道,春节期间红包的收发量高达32。
7亿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我国的人口总数,足以证明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相比去年再创新高。
春节的大好机会也为商家们带来了利润,大规模的电子优惠券的派发成为了商家们买收人心,赢取口碑的一大利器,电子商店取代现实商店,不仅无需房屋租金、给予了员工自由的时间,还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我国人民的互联网就业率,真是一句三得。
还有网友提出,微信红包不仅对国家有益,对个人也是有益的。
电子红包比起真实红包更具吸引力,就像数字比实物更有表现力一样;有时,一群人可以为抢一元钱乐此不疲,但要是一张绿色的毛爷爷掉在地上,可能很久都没有人去捡。
所以,这样就减轻了春节红包的负担,因为在互联网上,一个红包可以送给10个人,但现实中,一个人可能收到10个红包。
浅析微信红包对人际传播的积极影响与消极表现_王瑞
![浅析微信红包对人际传播的积极影响与消极表现_王瑞](https://img.taocdn.com/s3/m/a5e0a75a767f5acfa0c7cd0e.png)
2015年第七期一、微信与微信红包的概述(一)微信与微信红包的使用情况概述微信红包在2015年春节的“红包大战”中能够旗开得胜,甚至对于用户注意力的吸引超越了微博红包,是有微信自身的优越性的基础性因素存在的。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较2013年底提升了5.1个百分点。
我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以及每年增长的态势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微信应用平台上依然能展现出用户数量上的广泛性。
这也成为了铸就微信红包互动活跃指数攀高的必然因素之一。
同样来自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三大社交类应用中,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最高,为89.3%,其次是社交网站,覆盖率为61.7%,这无疑说明了微信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它也为微信的人际传播行为的活跃度设置了前提。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内容私密性、群体聚合性、强关系网络连接等特点。
据艾媒网的浅析微信红包对人际传播的积极影响与消极表现王瑞(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摘要:在微信从广泛运用以来大受欢迎的基础上,微信红包像一枚炸弹般地将这种粘性较强的极富聚合力的即时通讯兼社交网络平台炸出了热火的局面。
热闹的背后引发了不少对于微信红包火爆的原因和影响力的探索和思考,但对微信红包在人际交往的促进作用和消极表现的探析也显得较为重要。
关键词:微信红包人际传播影响问题特别推荐—受众研究77DOI:10.13556/35-1274/j.2015.07.026数据调查显示,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微信的社交媒体使用率增长了26%,排在所有社交平台的首位,拥有4.68亿月活跃用户的微信,成为网络媒体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
微信发出红包和收到红包,隐藏了个令人尴尬的秘密?
![微信发出红包和收到红包,隐藏了个令人尴尬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831c3e4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6.png)
微信发出红包和收到红包,隐藏了个令人尴尬的秘密?小红包,大人品。
你是否因一个微信红包认清过一个人,不知微信红包伤了多少感情。
多少人因微信红包,两人关系从此疏远了。
微信红包没有错,错在于你自身。
微信红包并不能维系感情,曾经以为多发微信红包,有助于维护感情。
实践证明,多发红包对感情和谐并无多大作用。
渐渐明白,感情需要用感情来维护,红包对感情犹如鸡肋。
微信红包,平时也不怎么玩,只有在过年那几天常玩。
目前为止,2017年共发出微信红包740.72元。
平时没什么朋友,微信红包也不知该发给谁。
微信发红包,主要在微信群里发发,看别人微信群里发红包,自己也想凑热闹,在微信群里发些红包。
微信收到红包275.47元,不及微信发出红包的一半,微信收到红包,主要来源于,微信群红包。
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给你发红包,也不盼望能收到别人的红包,没有朋友,哪来红包。
微信红包并不是收到越多越好,也不是发出越多越好,微信发出和收到红包差额不大最好。
如果你收到红包很多,发出红包很少,给你发红包的那些人,迟早会远离你。
如果你发出红包很多,收到红包很少,你会感觉到孤独。
你当别人是朋友,别人不把你当朋友。
微信红包,别只收不发。
中国有句古话,叫礼尚往来。
如果你是一个只收不发红包的人,过不了多久,你那些发红包给你的朋友,会不知不觉的疏远你,谁都想得到别人的关怀。
如果你经常给一个人发红包,他从不给你回发,你可能不大靠得住他。
微信发出红包超过收到红包好多,微信发出红包比收到红包少好多,都不是什么好现象。
一个正常的朋友微信,发出红包和收到红包均衡最好。
一个正常交朋友的微信,如果发出红包远多于收到红包,则意味着他的朋友关系网比较有问题,他可能有一帮吝啬的朋友或没朋友。
浅谈微信红包
![浅谈微信红包](https://img.taocdn.com/s3/m/a227e64cf01dc281e43af019.png)
( 一) 微信红包具有娱 乐性
( 二) 微信红 包的简便 性与快捷 性
无论 是从 地 域 、时 间 还 是 操 作流 程 上 ,微 信 红 包都 体 现 出其
的 ,借 网络 的 隐蔽性 、难监 管 和难 追查 性 实现 不法 行径 。微 信 红包 金 额 较小 ,容 易 让 人 麻 痹 大 意 ,极 易 形 成 与 之 前 不 同 的 “ 微 型 腐
诱惑 力 。这 种赌 博借 助 了玩 家 的侥幸 心理 与 好胜 心 ,不 断下 注 ,不 微信 红包 不 同于 传统 红包 的 限定 金额 ,它 采用 多 人 同时争 抢和 断抢 红包 ,最后 往往 是 以失 利告 终 。这 种现 象归 根 到底 是群 主 和代 金 额 随机 的规 则激 发 了广 大 民众 的兴趣 ,使人 们 的注 意力 从 “ 收了 包手 为 了盈利所 构成 的 ,形成 了赌博这 种违 法行 为 。 多 少 钱” 转移 到 “ 抢 没抢 到” “ 抢 了多少 钱” 上 ,金额 的 随机 引起 ( 2 ) 网络 贿 赂 。近 年 来 ,反腐 倡 廉 行 动 开展 得 日益 火 热 ,某 些 人 们 的好 奇心 ,从 而 不断 地争 抢 红包 ,使 自己能与 朋 友通 过微 信 红 不法 人士 为 了 能够依 靠 送礼 行 为获 取某 些利 益 ,同时不 被现 实 的督 包 共 同娱 乐 。这让 收 红包 增加 了游 戏性 ,给传 统 的收 发红 包增 加 了 察 人员 抓到 ,动 了歪 脑 筋 ,起 了用 红包 这一 方 式送 钱讨 好官 员 的 主 新 的 活力 。 意 。官 员之 间 的金钱 勾 结也 可 以借 助 红包 ,通过 私 聊 的形 式到达 目
简便 与快 捷 。首先 ,微信 红包 让人 们 收 、发红 包不 再局 限于时 间与 空 间 ,让 人们 不用 面 对面 ,而 是 随时 随地 都可 以参 与 红包 活动 。第 二 ,微信 红包 操作 简 单方 便 。人们 用 微信 收 、发 红包 ,只 需要 动动 手 指 ,输 入金 额 、个 数和 支付 密码 即可迅 速转 账 ,无 需去 银行 排 队 领取 新钞放 入 红包 ,也有效 避免 了携带 大额 现金不 方便 的窘迫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微信红包的利与弊目录资料章:材料章:评论章:1 开发历程 6.材料一11.评论2 特色形式7.材料二3.社会评价8.材料三4.监管防骗9.材料四5.违反规定10.材料五资料章:1.开发历程2013年8月,财付通正式与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支付后,弓晨所在的基础产品中心就开始不停地为微信支付研发新产品。
2013年11月,一次基础产品中心的头脑风暴中,开发人员希望开发类似于公司发红包传统的应用。
2014年年1月10日,弓晨和同事开始了这个功能的技术开发。
随后弓晨在微信上拉了一个150多人的群,测试游戏效果和bug,其中包括财付通的员工、广研微信团队员工以及一些银行的技术人员。
2014年1月24日,微信红包测试版传播速度极快,开发团队忙着给微信红包系统扩容,他们向腾讯公司申请,调来了10倍于原设计数量的服务器,并抓紧时间修改微信红包系统的最后细节。
2014年1月26日上线前,开发团队把“发红包”界面的一个按钮名称从“随机红包”改成了“拼手气红包”,并且改掉了先写祝福语再抢红包的流程。
2014年1月26日,微信红包还在内测时,一张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马化腾正邀请一些企业老板测试“抢红包”功能。
在这张截图上,马化腾发了一个随机红包链接,50个随机红包,人均有20元。
截图还显示,中石化的孙维跃和广厦集团的楼江跃都领到了红包。
而香港创意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罗绮萍也在腾讯微博上晒出马化腾在微信上发给她的188元红包。
2014年1月28日下午,“新年红包”的图标第一次出现在了微信“我的银行卡”界面中,6亿多用户可以直接进入微信红包的页面开始发红包。
2015年2月9日放出大招,春节期间,微信将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 摇红包”活动,将送出金额超过5亿的现金红包,单个最大红包为4999元,另外还有超过30亿的卡券红包。
首轮春节“摇红包”活动将于2月12日晚上正式开启,当晚将派送2500 万个现金红包。
2.产品特色设计简单:在“微信红包”这个功能的设计上,遵循了简单的原则。
发送方通过“新年红包”公众号,选择发送红包的数量和金额,以及祝福的话语,通过“微信支付”进行支付,就可以发送给好友;接收方则在打开后获得相应收益,只需要将储蓄卡与微信关联,就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后提现。
2014年1月27日前,用户在抢红包之前,要先写上祝福,然后才可以抢。
在这之后,已经改为先抢红包再发送祝福的过程。
流行迅速:自2014年1月26日悄悄上线后,微信红包迅速流行开来,而收到红包后想要提现,就必须绑定银行卡,这样一来,绑定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大增。
腾讯数据显示,从除夕开始,至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
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
私密机制:微信则利用现有的好友关系网络。
用户通常不会主动添加别人为自己的支付宝好友,只有在需要转账的时候才会添加对方信息。
但是微信本身就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其好友关系都是在平时积累。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主动传播显然更利于人群之间的互动和扩散。
红包形式:微信派发红包的形式共有两种,第一种是普通等额红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发送;第二种更有新意,被称作“拼手气群红包”,用户设定好总金额以及红包个数之后,可以生成不同金额的红包。
3.社会评价公安部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已经发生的互联网支付案件看,问题大多集中在用户开户和交易两个环节。
其中,开户环节缺乏面对面“人证合一”查验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存在风险隐患的主要原因。
“在开户、绑卡过程中,如果你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同时被盗,犯罪分子有可能利用绑卡进行盗刷。
”公安部相关人士表示,传统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时,需要“人证合一”双重查验,即使身份证、银行卡被盗,如果办理业务者非本人,相关业务仍无法办理。
“第三方移动支付环境下,仅通过姓名、卡号、身份证、手机号就可以完成,而且手机号的短信验证也被代劳,缺乏多因素认证措施。
”商业银行: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微信支付的每笔走款仍旧通过用户的银行账户,银行能够获取相关交易信息,掌握消费资金的真实去向,对支付交易风险进行监控。
腾讯公司:微信支付并未单开账户,只是为用户和银行提供“快捷接口”的支付能力,除“红包专用账户”外,不存留和沉淀用户资金。
不绑卡未提现的资金暂时存留在“红包专用账户”中,正研究新产品方便消费“红包”。
教授:对微信红包持观望态度。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世平向记者表示,自己并没有发放过微信红包。
一直关注网络金融创新的国世平认为,微信红包属于网络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一种。
“现在这种金融创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像微信红包、余额宝等,都是一些非金融机构在做金融行业的事情。
”国世平表示,非金融机构进入金融领域,会激活传统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创新活力,从而形成良性竞争,共同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国世平对微信红包的未来持观望态度:“中央没有对任何类似的创新表示支持,只能说试试看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
”他向记者解释,微信红包涉及金额总量并不高,也并没有大的漏洞出现,风险较小,因此央行等监管机构也不会主动介入。
“倘若发展成比特币那样,风险高了,甚至对银行形成非常大的冲击,银监会、央行等肯定会采取行动的。
”复旦大学副教授邵晓莹表示,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手段,具有互动性、游戏性、趣味性、随机性等特点,符合当前潮流大势,显示出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庞大市场。
但借助陈光标的名人效应进行炒作、甚至牟取巨额盈利,是有失偏颇的行为。
“这意味着这一市场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有时超出了监管框架的约束。
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要想健康发展,相关监管制度和手段都要能跟上才行。
”网友:微信功能设置仍不齐全,不敢轻易将手机跟银行卡绑定的微信用户还有很多,如何将红包提现,也成了网友们追问腾讯最多的问题。
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春节后会尽快让用户实现无卡提现,同时也会想办法让用户使用红包里的钱进行消费。
微信红包无卡提现尚无准确时间表,有网友认为,微信致力于发展移动支付,有人气和影响力,但周边配套设施和功能设置不齐全,才会让用户感到困惑。
还有一些网友对微信红包潜藏的金融风险心存疑虑。
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网友“小红唱曲”就是坚定的不参与者,他说:“随便就把银行卡和社交平台挂钩,这个手机钱包究竟安不安全,还需要考量。
”4.监管防骗纳入监管:中纪委已将“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列入“反四风”查处范围。
昨日(2014年09月04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做客中纪委官网时透露了上述消息。
从数据流中筛查可疑线索:黄树贤特意提到了“微信红包”等新型送礼方式,“对利用现代物流快递送礼,以提货券代替实物商品,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要仔细甄别,善于发现,及时查处”。
上个月,江西、沈阳、教育部、体育总局也曾下文,称重点查处利用“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行贿受贿等行为。
官方究竟如何盯防“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北京市西城区信息办特聘专家、北工大教授石宇良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微信红包”、电子预付卡等都是依托于网络、移动终端进行交易,表面看起来似乎防不胜防,隐蔽性很强,但实际在技术层面并不难防范。
“只要有交易,那么手机号和TD 都会留下轨迹”,他解释说,防范利用“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行贿受贿,需要运营商、金融部门协同作战,“首先是监控数据流,然后如同情报分析一般,建立模型,从数据流中‘过滤’、筛查可疑线索,找出异常支付、异常交易的蛛丝马迹”。
他称,美国对于上述网络、移动终端的可疑线索筛查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工作模式,但我国启动较晚,技术层面虽然不难实现,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现行法律也需要修改,“比如监控数据流,这是不是涉及侵犯个人隐私权?哪些部门有权监控哪一类数据?这都需要修改现行法律”。
谨防骗局:2015年春节期间,一种名为“AA红包”的骗局悄然出现。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提醒网民,谨防不法分子利用红色的“AA收款”标志和伪装成送钱收款留言。
用人们对微信“AA收款”功能不熟悉的弱点行骗。
在2015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节目曝出春节期间微信上流行的AA红包实为微信中“AA首款”的功能遭到了骗子的篡改,被伪装成红包,用户如果输入密码资金就会被抓出。
在这个骗局中,骗子利用文字游戏对“AA收款”功能进行了伪装。
他们在收款留言处填写了“送钱”的字样后,广泛向群聊中发送。
红色的“AA收款”标志和伪装成送钱理由的收款留言,乍一看和红包信息颇有几分相似。
安全漏洞:“抢红包”并不是为了娱乐而娱乐的方式,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争夺“移动支付”的市场。
规则也不难看出,“抢红包”要与自己的银行卡绑定,开通微信支付才能顺利体现。
如果用户不绑定银行卡,抢到手的“红包”也不会自动退还到发放者手中,而只会停留在“新年红包”中。
对于微信账号绑定个人银行账户的安全问题,腾讯方面的解释是增加了很多安全防护措施。
比如手机丢了之后的封号操作,类似于银行的“挂失”;同时,还有绑定手机号的单独安全锁功能;还有,就是微信支付有独立密码;最后就是建立担保赔付机制。
从安全角度看,上述措施的确采取了保障手段。
但可能存在的隐患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当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无法根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可能含有漏洞的空间,“黑客”的出现其实就是各种漏洞被击破的表现。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实际上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绝大多数手机支付都需要依靠短信校验码,很容易被恶意软件截获。
“抢红包”火爆一时,就会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
网上已经出现了“抢红包软件”的钓鱼欺诈网站,假借“抢红包”软件下载,植入木马或者钓鱼软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难说现有的机制不会出现安全漏洞。
红包未取:超过五成的用户没有将微信红包中的资金取出,因红包金额小而不提现的用户不在少数。
据了解,群发红包多则100元,少则1元以下,抢到金额数较小又并不在意这些钱的用户,自然选择让其沉淀。
还有部分用户只是将此当做新年活动,图个节日的热闹,不想再有后续行为。
还有部分用户并不知道微信红包是实打实的人民币,以为抢来的红包是类似Q币的虚拟货币。
另外,绑定银行卡才能领红包,这让一些用户感到不安。
银行卡能否解绑,是否会遇到钓鱼红包,这些移动支付具有的安全问题也让用户迟滞红包套现。
5.违反规定2015年2月28日,第三方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微信支付在产品功能、开通流程上,多处违反央行2010年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等规定。
报告建议,从长远考虑,微信支付应单独申请支付牌照。
材料章:【材料一】:某种程度上,微信群里抢红包的游戏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但打着人情名义,向朋友讨要红包的行为,也让红包成了人人避而远之的一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