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

弥散入血
肠 道 氨
结 肠 pH<6
离子型NH4+
肝性脑病
随粪便排泄
正常的肝脏可将门静脉输入 的氨转变为尿素和谷氨酰胺,使 氨极少进入体循环。
肝功能衰竭 门体分流时
肝脏对氨的代谢能力 肠道氨不经肝脏代谢
发病机制 — 氨中毒学说
肝性脑病时血氨增加的原因:
生成过多: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氮质血症等。
其他:镇静、催眠药抑制大脑呼吸中枢造成缺氧。麻醉和手术增加肝、
脑、肾的负担。
发病机制 — 氨中毒学说
氨对中枢神经的毒性作用:
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使大脑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
增加了脑对中性氨基酸的摄取(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从而
抑制脑功能。 NH3 + -酮戊二酸 → 谷氨酸,谷氨酸 + NH3 形细胞、神经元细胞肿胀、脑水肿。 氨还直接干扰神经的电活动,而影响大脑的功能。
迷甚至死亡,可无前驱症状。 慢性HE: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由于门体分流和慢性肝功 衰所致。肝功能受损,常见于门体分流手术后、TIPS。以 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和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明显诱因。 亚临床型HE: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需经心理测试。
临床表现 — HE的临床分期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及脑电图改变,
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性脑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1.有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形成的基础;
2.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可引出扑翼样震颤; 3.有肝性脑病的诱因; 4.明显肝功异常和/或血氨增高; 5.脑电图异常;
6.心理智能测验、诱发电位及临界视觉闪烁频率异常;
7.头部CT或MR排除脑血管意外及颅内肿瘤等疾病。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如情绪波动、易激惹、嗜睡等;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如震颤、肌张力增高、肌肉无力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现,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家属的描述,来判断是否存在肝性脑病的可能性。

二、实验室检查。

肝性脑病的诊断还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等指标,以评估肝功能的损害程度。

2. 血氨浓度,血氨浓度升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指标,血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有助于诊断肝性脑病。

3. 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不全时凝血功能常常受到影响,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等。

4. 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测定,肝性脑病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需及时检测并纠正。

三、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可排除其他颅内病变,腹部B超、CT、MRI等可评估肝脏病变,胃肠镜检查可排除消化道出血等引起的肝性脑病。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肝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 存在肝功能不全或肝脏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或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2.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氨浓度升高,或其他肝功能指标异常。

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如颅内病变、代谢性疾病等。

综上所述,肝性脑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及时进行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肝性脑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肝性脑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肝性脑病早期症状有哪些?临床表现1.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因肝病的类型、肝细胞损害的程度、起病的急缓以及诱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由于导致肝性脑病的基础疾病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多变,早期症状的变异性是本病的特点。

但也有其共性的表现:即反映为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

既有原发肝脏基础疾病的表现,又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性格、行为、智能改变和意识障碍。

现主要就其脑病的临床表现分类简述如下:(1)起病:可急可缓。

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骤,前驱期极为短暂,可迅速进入昏迷,多在黄疸出现后发生昏迷,也有在黄疸出现前出现意识障碍而被误诊为精神病者。

慢性肝性脑病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易误诊和漏诊。

(2)性格改变:常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原属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而原属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

(3)行为改变:最初可能仅限于一些“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

(4)睡眠习惯改变: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有人称为近迫性昏迷(impending coma),此现象有人发现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提示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

(5)肝臭的出现: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经肺呼出或经皮肤散发出的一种特征性气味。

此气味有学者称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

(6)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病人均可出现扑翼样震颤。

方法是:嘱病人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或腕部过度伸展并固定不动时,病人掌-指及腕关节可出现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出现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有手指的侧位动作。

此时病人可同时伴有整个上肢、舌、下腭、颌部的细微震颤及步态的共济失调。

或发于单侧,也可出现于双侧。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肝脏 20 0 8年 11 第 1 {月 3卷 第 5期

421 ・

肝 性 脑 病 专题 讨论 ・
肝 性脑 病 的 临床 表 现 与诊 断
石 虹


肝 性 脑 病 的 临床 表现
病 为 单 纯 门 体 旁 路所 引起 : 肝 性 脑 病 , 在 慢 性 肝 病 基 础 上 C型 即
性 和 持 续 性 肝性 脑 病 。肝 性 脑 病 的命 名 见 表 11。 [ 3
表 1 肝 性 脑 病 命 名

轻 欣 度 快 的 或 认 焦 知 虑 障

注 意 时 问 缩 短
有 症 状 肝 性 脑 病 的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为 认 知 、 神 和 运 动 障 精
较 为 丰 富 的 门体 侧 支 循 环 , 功 能 不 全 是 脑 病 发 生 的 主 要 因 素 , 肝
而 肝 脏 循 环 的短 路 分 流居 于 次 要 地 位 。B型 和 C型 肝 性 脑 病 均 包 括 轻 微 和 有症 状 的肝 性 脑 病 。有 症 状 的肝 性 脑 病 又 分 为 发 作
但 缺 乏 特 异 性 的标 准 。更 简 单 的 选择 是 最 近 提 出的 临 床 肝 性 脑 病 分 期 评 分 ( HE S 。C E S 线 性 的 评 分 标 准 , 据 9项 指 C S) H S 是 根
作 者 单 位 :0 02 上 海 复 旦 大 学 附 属 中 山 医 院 消 化 科 20 3
表 2 肝 性 脑 病 患 者 W et vn半 定 量 分 级 标 准 s Hae
脑 病 分 级 症 状
碍 。这 些 症 状 往 往 没 有 特 异 性 , 于 任 何 代 谢 障 碍 的 患 者 。 肝 见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肝性脑病是指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肝病发生脑病症状而形成的一种脑神经病变,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是影响临床肝脏功能的常见疾病。

按照临床表现,肝性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肝性脑病是一组复杂的综合症状,临床诊断肝性脑病时要综合考虑其诊断标准。

一、急性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急性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头痛、出汗增多、面色苍白、情绪低落、有力量丧失、记忆力减退、失眠等;2、血清急性酶升高,尤其是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明显升高;3、上述情况发生在慢性肝病尚未发展为肝硬化的早期或者有肝炎发作的情况下;4、脑电图检查显示可以见到脑室改变、局灶性阻滞以及脑电信号变异等;5、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细胞数减少,脑脊液指标异常,有时细胞的造血功能被破坏;6、肝脏彩超检查显示肝实质区被坏死组织替代等改变。

二、慢性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抽搐,肌张力减退,反射减弱,行走不稳,意识改变,精神病性症状,共济失调,嗜睡,反应迟钝,神经萎缩,特异性感觉神经功能障碍;2、血清检查指标:血清肝素激酶和总胆红素、血氨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显示升高;3、肝功能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显示轻度肝功能受损,肝脏衰竭可能已经发生;4、脑彩超检查:显示头面部的血流改变,肿瘤等;5、脑磁共振检查:显示肝炎伴发脑病的结构性改变,如脑室扩大,脑灰质变性,尤其是大脑深部结构受损;6、脑电图检查:显示肝炎伴发脑病的电生理学改变,如波形变异,慢性病变伴发的继发性抽搐等。

以上就是肝性脑病诊断标准,临床上一般需要综合应用上述诊断标准,以进行准确诊断。

肝性脑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根据肝病的病因,及时做出有效的治疗,以控制肝病的发展;2、根据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使用针对性药物缓解症状;3、根据神经系统症状,采用合理的物理治疗;4、应用理疗技术,如催眠,助眠,心理疗法等;5、合理营养,正确的饮食,进行体力活动及冥想等;6、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少受刺激,减少精神压力;7、密切观察患者的脑病症状,及时调整治疗,以缓解其症状。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

患者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 三期(昏睡期)
①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②各种神经体征加重,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③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
• 四期(昏迷期)
①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够唤醒 ②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 ③脑电图明显异常
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和 换气过度。
肝对苯乙胺的清除发生障碍,在脑内形成苯乙醇,导 致神经传导发生障碍。
苯乙胺 酪胺
苯乙醇胺 胺
苯丙AA
苯乙胺
酪胺
酪AA
发病机理(四):色氨酸
• 游离的色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在大脑中 代谢生成:5-羟色胺及5-羟吲哚乙酸,此两 者都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 • 与早期睡眠方式及日夜节律改变有关
神志清楚后:
逐渐增加蛋白质饮食,20g/d,每3-5日增加10g,短期内不 超过40-50g/d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注意密切观察早期征象。 观察病人思维和认知的改变。 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 定期复查血氨和肝肾功能等。
护理措施:
对症护理:
昏迷:取仰卧位头略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注意保持呼吸 道通畅。 脑水肿: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以减少能量消耗。 兴奋、烦躁不安或抽搐:注意安全保护,取下患者义齿, 加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下腔静脉 门体侧支血管
肝细胞病变 氨的来源
食物蛋白 摄入的血液 药物 + 细菌的作用
发病机理(一):氨中毒学说
•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氨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从而使大脑抑制增加。
NH3
干扰能量代谢 改变神经递质 抑制神经细胞膜
NH3 侧 支 循 环
脑 体循环

内科护理学-肝性脑病

内科护理学-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①肝硬化---最常见②门体分流手术③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或药物所致的急性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妊娠急性脂肪肝等。

(二)诱发因素①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上消化道出血--蛋白质分解--肠内产氨增多②高蛋白质饮食③大量排钾利尿和腹腔放液代谢性碱中毒--促使NH3通过血-脑屏障④不恰当使用安眠药、镇静药等⑤其他:便秘、感染、外科手术、尿毒症等(三)发病机制1.氨中毒学说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3.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4.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二、临床表现分期特点脑电图病理反射扑翼样震颤0期-潜伏期无行为、性格异常,只有心理测试或智力测试时有轻微异常正常阴性无1期-前驱期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表现欣快或淡漠少言,喜怒无常,不讲卫生,反应较迟钝,应答尚准确,但吐字不清且较慢正常阴性存在2期-昏迷前期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要表现。

病人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的概念混乱,记忆力、计算能力下降,言语不清,书写障碍。

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

可有幻觉、狂躁等异常存在存在3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病人呈昏睡状态,可以唤醒,醒时可回答简单问题,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异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存在4期-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①浅昏迷--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②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消失,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过度换气异常深昏迷(-)无法引出三、辅助检查1.血氨--升高2.脑电图二、三期病人,脑电图明显异常。

典型的改变:节律变慢,出现δ波。

3.诱发电位4.心理智能测验四、治疗原则(一)去除诱发因素:是肝性脑病一般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其他药物治疗的基础。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基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基
撑和生活照顾;协助病人提高自我保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谢谢!
谢谢各位的聆听
• 葡萄糖: 警惕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
护理措施
(六)心理护理: • 家庭成员负担重; • 照顾角色紧张; • 了解照顾者经济、时间、体力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 与照顾者共同制定照顾计划; • 对清醒的病人提供情感支持。
护理措施
(七)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知识的指导:介绍疾病有关知识,避免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2.用药指导: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了解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定期随访。 3.家庭指导:教会家属识别肝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家属要给予病人精神支
临床表现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浅昏迷对疼痛等强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 张力仍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 各种腱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可 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阳性。脑电图明显异 常。
扑翼样震颤也称肝震颤。 嘱病人两臂平伸,肘关节固 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 分开时,可见到手向外侧偏 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 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不规 则的扑击样抖动。若紧握病 人手一分钟,能感到病人抖
新霉素或甲硝唑。
禁用肥皂水 灌肠
处理要点
(三)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1.降氨药物 2.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药物 3.GABA/BZ复合体拮抗药 4.减少门体分流 5.人工肝
处理要点
(四)对症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入量不超过2500ml/d为宜,肝硬化腹水以尿量加1000m: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 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病人有明显神经系 统阳性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 等。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 性异常。病人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 调。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肝性脑病症状,尤其是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肝性脑病有什么表现?得了肝性脑病会怎样?以及肝性脑病有哪些并发病症,肝性脑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肝性脑病常见症状:肝功能衰竭、无力、感觉障碍*一、症状1.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因肝病的类型、肝细胞损害的程度、起病的急缓以及诱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由于导致肝性脑病的基础疾病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多变,早期症状的变异性是本病的特点。

但也有其共性的表现:即反映为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

既有原发肝脏基础疾病的表现,又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性格、行为、智能改变和意识障碍。

现主要就其脑病的临床表现分类简述如下:(1)起病:可急可缓。

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骤,前驱期极为短暂,可迅速进入昏迷,多在黄疸出现后发生昏迷,也有在黄疸出现前出现意识障碍而被误诊为精神病者。

慢性肝性脑病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易误诊和漏诊。

(2)性格改变:常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原属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而原属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

(3)行为改变:最初可能仅限于一些“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

(4)睡眠习惯改变: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有人称为近迫性昏迷(impending coma),此现象有人发现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提示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

(5)肝臭的出现: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经肺呼出或经皮肤散发出的一种特征性气味。

此气味有学者称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

(6)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病人均可出现扑翼样震颤。

方法是:嘱病人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或腕部过度伸展并固定不动时,病人掌-指及腕关节可出现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出现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有手指的侧位动作。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过去称肝性昏迷(hepatic 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门体分流性脑病(porto-systemic encepHabpathy,PSE)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理。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latentHE)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概述大部分肝性脑病是由各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多见)和门体分流手术引起,包括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如果连轻微肝性脑病也计算在内,则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者可达70%.小部分肝性脑病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病的急性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阶段。

其余见于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

诱因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可归纳为三方面:①增加氨等含氮物质及其他毒物的来源,如进过量的蛋白质、消化道大出血、氮质血症、口服铵盐、尿素、蛋氨酸等。

便秘也是不利的因素,使有毒物质排出减慢。

②低钾碱中毒时,nh4+容易变成nh3,导致氨中毒,常由于大量利尿或放腹水引起。

③加重对肝细胞的损害,使肝功能进一步减退。

例如手术、麻醉、镇静剂、某些抗痨药物、感染和缺氧等。

在慢性肝病时,大约半数病例可发现肝性脑病的诱因。

[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往往因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以及诱因的不同而很不一致。

急性肝性脑病常见于暴发性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喝,诱因不明显,患者在起病数周内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可无前驱症状。

慢性肝性脑病多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由于大量门体侧支循环和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腔分流手术后,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摄入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等诱因。

肝性脑病护理诊断和措施

肝性脑病护理诊断和措施
肝性脑病护理诊断和 措施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 肝性脑病概述 • 护理评估 • 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 药物治疗与观察要点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录
PART 01
肝性脑病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肝性脑病(HE)是一种由严重肝病 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对于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应密 切观察其呼吸和意识状态,防
止发生窒息等意外情况。
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方法
01
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等,立即停药并报 告医生处理。
02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如低钾血症等
,及时纠正。
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救治
03
收,减轻肝脏负担。
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
02
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能量,维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03
肝性脑病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
菜、水果等,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肠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鼻胃管或鼻肠管喂养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 胃管或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 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急性脑病期针对性护理
迅速去除诱因
积极寻找并去除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 如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
慎用镇静药物
避免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加重脑病症 状。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给予适
当的约束和保护措施。
限制蛋白质摄入
减少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 同时保证热量供应,防止负氮平衡。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最新资料推荐------------------------------------------------------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六章肝性脑病第十六章肝性脑病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HE) 过去称为肝性昏迷(hepatic coma) ,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门体分流性脑病(porltosyst, emic encephalopathy, PSE) 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对于有严重肝病尚无明显的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而用精细的智力测验或电生理检测可发现异常情况者,称之为轻微肝性脑病,是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病因与发病机制】导致 HE 的肝病可为肝硬化、重症肝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原发性肝癌、严重胆道感染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确定这些病因通常并不困难,但临床上常需在肝病基础上寻找诱发 HE 的因素,下列因素可诱发 HE(表 4161) 。

关于 HE 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如下假说:(一) 神经毒素氨是促发 HE 最主要的神经毒素。

虽然肾脏和肌肉均可产氨,但消化道是氨产生的主要部位,当其被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体循环。

肠道氨来源于:1/ 14①谷氨酰胺在肠上皮细胞代谢后产生(谷氨酰胺 NH3+谷氨酸) ;②肠道细菌对含氮物质(摄入的蛋白质及分泌的尿素) 的分解(尿素 NH3+C02) 。

氨以非离子型氨(NH3)和离子型氨(NH+4) 两种形式存在,两者的互相转化受 pH 梯度影响(NH3+H+ NH+4) 。

氨在肠道的吸收主要以 N H3弥散人肠黏膜,当结肠内 pH6 时,NH3大量弥散入血; pH6 时,则 NH3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排泄。

病理生理学肝性脑病通用课件

病理生理学肝性脑病通用课件

04 肝性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
诊断标准
01
肝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 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
02
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 行为失常、昏迷等神经 精神症状。
03
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 、血氨、脑电图等指标 异常。
04
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 有助于发现肝脏及脑部 病变。
鉴别诊断
01
需要与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其他 疾病进行鉴别,如脑血管意外、 颅内感染、癫痫等。
积极治疗肝炎、肝硬化等 原发病,预防肝性脑病的 发生。
避免诱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 、感染、消化道出血等诱 因,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
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肝功能、血氨等 指标的监测,及早发现肝 性脑病的征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01
02
03
意识模糊
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 中、反应迟钝、言语混乱 等症状。
嗜睡
患者可能陷入持续的睡眠 状态,难以唤醒。
昏迷
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无法 唤醒,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
行为失常
欣快
狂躁
患者表现出异常的愉悦和兴奋,行为 活跃。
患者表现为情绪激动、易怒、攻击性 行为。
氨基酸失衡学说的治疗
针对氨基酸失衡学说,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调整饮食中氨基酸的比例、应用支链氨 基酸制剂等。
锰离子失衡学说
锰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锰离子可干扰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
锰离子失衡学说的治疗
针对锰离子失衡学说,治疗措施主要包括避免接触含锰较高的环境、应用金属络合剂等。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昭徐一、肝性脑病诊断依据肝性脑病分四期。

肝性脑病如果有显性临床表现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点:①有严重肝病和(或)门体侧枝循环形成的基础;②出现精神紊乱、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③存在肝性脑病的诱因;④肝功能减退的生化指标异常;⑤脑电图异常。

这5 条诊断依据主要是支持显性的肝性脑病,称为OHE 。

二、肝性脑病临床分期I 期: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认知力差、日夜颠倒、注意力不集中、轻微扑翼样震颤(flapping tremor )、脑电图多正常。

II 期:昏迷前期,主要表现为:意识错乱、行为失常、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锥体束征、定向力差,脑电图显示节律慢。

III 期:昏睡期,主要表现为:昏睡、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锥体束征、Babinski 征、脑电图异常。

IV 期:昏迷期,主要表现为:浅、深昏迷、脑电图明显异常。

在欧美国家分成五个期,在前驱期前,有一个亚临床期,现在称为轻型肝性脑病。

西方国家多采用West Haven 诊断标准,重点是介绍临床、亚临床的阶段,是轻微的肝性脑病或称为隐肝性脑病。

它的特点:在意识状态上是正常的,在神经系统的表现和精神症状方面几乎没有症状,没有什么显性的表现,只有在做精细的精神生理的检查才发现有异常的表现,神经系统一般没有什么症状鉴别。

其他4 期,和刚才介绍的非常相近。

下面介绍亚临床型,或称为轻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

用这个坐标图来表示,肝性脑病特别是第三型的,门体分流的这样的类型,是属于慢性肝性脑病。

发作的形式有三大类型,一个类型,有阵发性的发病,最左边图,发作期可以出现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不同的临床表现。

在发作的间性期,可能表现在相对正常的一个范围,再次发作之间是正常的,发作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第二种类型是持续型的,中间这个图,在红线以下,是红线以下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但发病以后,可能持续有相当长的时间,经常是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神经方面的综合表现。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疾病症状HE的临床表现因基础病的性质、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快慢及诱因的不同很不一致。

且和其他代谢性脑病比并无特异性。

A型HE发生在暴发性肝衰竭基础上,常在起病数日内由轻度的意识错乱迅速陷入深昏迷,甚至死亡,而无明确诱因,并伴有急性肝衰竭的表现,如黄疸、出血、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等。

C型HE以慢性反复发作的性格、行为改变甚至木僵、昏迷为特征,常伴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扑翼征、踝阵挛阳性,或巴彬斯基氏征阳性等神经系统异常。

多数患者在初期为复发型,随后症状转为持续型。

常有进食蛋白等诱因,亦可以是自发的或因停用治疗HE的药后发生。

C型HE患者除脑病的表现外,还常伴有慢性肝损伤、肝硬化等表现。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常无明确的临床症状,只有通过神经精神或神经生理测试才能测出。

疾病危害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参照我国实用内科学,可将肝性脑病分为0-4期,但各期可重叠或相互转化。

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常常无明显异常,只有轻微的神经生理及心理异常,可能会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不能很好地完成精细动作,如进行高空作业或驾驶汽车等可能会有安全隐患;重型肝性脑病可能会由于中枢抑制而危及生命;反复发作或治疗依赖性肝性脑病的预后较差,肝昏迷程度越深,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其中Ⅲ期、Ⅳ期肝性脑病的存活率小于30%.---------------------------------------------------------------------------------------------------------------------------------------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1)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提供的线索: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多提示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在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减轻或缓解,更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肝性脑病怎么办?

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肝性脑病怎么办?

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肝性脑病怎么办?肝性脑病主要是由于重症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门体静脉分流术后所导致,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肝性脑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意识不清、行为失常,患者起病可急可缓。

肝性脑病早期表现主要是性格改变,如往常的外向性格的病人表现为抑郁、性格内向者出现语言增多。

首先,行为改变主要表现有乱写、乱画、吐痰、随地大小便、生活邋遢。

其次,睡眠习惯的改变最常见的为睡眠倒错,比如白天睡觉、晚上清醒。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嗜睡、昏睡、昏迷。

一、肝性脑病诱因有哪些呢?肝性脑病的诱因具体如下:1、一般比较常见的有肥皂水灌肠,因为肥皂水含有大量的氨和碱性物质,通过大肠吸收入血,可以使血液中的血氨超标,诱发肝性脑病。

2、消化道出血,可以导致血液中的氨元素超标,诱发肝性脑病。

3、感染性疾病,有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因感染所导致的发热,增加代谢,代谢产物加重心脏、肝脏负担而诱发肝性脑病。

4、水电解质紊乱,鉴于急性胃肠炎、腹泻、呕吐、不能进食等,会导致诱发肝性脑病。

5、长时间便秘的患者,可导致大便中的毒素经过大肠吸收入血,超过肝脏处理能力而诱发肝性脑病。

二、肝性脑病的症状有哪些?肝性脑病临床分为四期,Ⅰ期:表现为淡漠寡言、欣快激动、举止反常、行为失态、无目的游荡和扮鬼脸等幼稚动作,出现睡眠颠倒,可见扑翼样震颤。

Ⅱ期:表现为意识错乱、睡眠障碍、智能障碍及严重行为失常。

Ⅲ期:表现昏睡,常有精神错乱、幻觉及躁动。

Ⅳ期:意识完全丧失,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及病理反射消失,呈迟缓性瘫。

眼球无目的的活动,瞳孔散大,可出现全身抽搐发作。

三、肝性脑病如何治疗?肝性脑病是多种病因的综合作用下引起的复杂的代谢功能紊乱,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类型、不同诱因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设计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通常包括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含了禁止或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脱氨、深化肠道,减少氨吸收、抗感染,必要时甘露醇脱水治疗。

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摘要】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功能不全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预见性护理对于肝性脑病的治疗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轻症状,提高患者康复率。

本文探讨了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包括早期和晚期预见性护理措施,并对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预见性护理在肝性脑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望未来,还需加强对预见性护理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肝性脑病、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观察、早期预见性护理、晚期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临床效果观察结果分析、预见性护理重要性、临床实践、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肝性脑病的定义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障碍导致的有机性脑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肝病并发症。

在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肝脏无法正常代谢体内的毒素,导致毒素在体内积聚,影响大脑功能。

肝性脑病具有急性起病、反复发作、病程波动等特点,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意识改变、甚至昏迷等症状。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高氨血症、肝毒素、炎症介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针对肝性脑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肝功能、清除毒素、纠正代谢紊乱等,但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预见性护理是指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之前进行干预和治疗,旨在减轻病情,延缓病程,并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肝性脑病患者而言,及时预见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肝性脑病的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预见性护理已经证明是一项非常有效的临床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功能不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且常常不易被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