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学生思维与数学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是人们认识数学世界,探究数学奥秘的高级形式。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基础,还给他们以思维的自由、感悟的空间、体验的过程,演绎数学思维体操的精彩。

一、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利用概念进行思考活动,对创造性目标的实现有着指导和引导作用。而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教学蕴含着丰富多彩的逻辑思维,对训练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推理过程的周密性,计算步骤的缜密性。验算结果的准确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一批零件,张师傅加工了5小时,每小时加工10个。剩下的李师傅加工了6小时每小时加工8个,正好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分析,根据“张师傅加工了5了小时,每小时加工10个”,求出张师傅一共加工50个;又根据“剩下的由李师傅加工了6小时,每小时加工8个”可求出李师傅加工零件的个数。再根据“正好完成任务”,就用张师傅加工的个数加上李师傅加工的个数求出这批零件的总个数。这就是应用逻辑思维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学生具有了这种思维品质,无论是继续学习,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会自觉的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同时提升数学素养。二、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求,打破了传统教材“万变不离其中”,

即:一道题无论用多少种解法其答案是唯一的思维模式。而发散思维的结果不一定是唯一的答案,不受定势思维束缚,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妈妈给小明10元钱去买练习本和圆珠笔,每本练习本1元,1支圆珠笔1.5元,10元钱正好用完。可以怎样买?其买法有:1本练习本,6支圆珠笔;4本练习本,4支圆珠笔;7本练习本,2支圆珠笔。又如:一条路,修路队第一周修了全长的,第二周修了15千米,第三周修了正好修完。请学生自己选择所需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像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满足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再如我们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探究算法,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读题式发散思维训练,编题式发散思维训练。这样加深学生对式子意义的理解,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编出符合式子意义的文字题和应用题,使学生真切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创造的愉悦,形成与众不同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从本质上说是反思思维。逆向思维反其常规,把问题结果反过来思考,从反面提出假设,是创新人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思维监控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质疑反思”环节,教师不仅让学生得到顺向思维的结果,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否定已有的肯定结论,进行张果老倒骑毛驴式的逆向思考”。

例如:学生计算了3 4.2 +5=17.6这个结果是否正确,不妨再算一算() 4.2+5=17.6,看()里的数是不是3,这样进行验证。又如:我们用“画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后,还可引导学生倒过来思考:如果不用圆形纸片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能否用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平面图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呢?

四、注重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

在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们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素质,尊重每一个学生独自的思维方式。数学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搭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从事思考、操作与合作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例如:在教学乘法后,教师出示8+8+5+8+8=?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当有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采用8 5-3或8 +5这两种方法,就非常具有创造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想象思维及其丰富。听了学生自己的解释后,更让人惊叹不已。这不正是数学思维演绎出的数学精彩吗?

五、注重学生转化思维的培养

“转化思维”能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化难为易。学生在解决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常常利用转化思维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

则的图形思考;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面

积公式时,将新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面积公式;通过转化数据、转化条件、转化情节将关系复杂的问题转化成通俗易懂的问题。

总之,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最有价值的思维训练,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实用价值,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价值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