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化学 第一章 溶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PPT幻灯片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e85e5db52ea551811a68774.png)
⊿P = K·CB
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拉乌尔定律变化
对于难挥发的电解质稀溶液,由于电解质 会解离,溶液中实际的自由移动的溶质质 点数目会增加,因此,需要对拉乌尔定律 进行校正。方法是乘以校正系数。
⊿P =i·K·bB
强电解质的拉乌尔定律
对强电解质,因为每个电解质都会解离,因此 溶液中实际的自由移动的溶质质点数目仅需乘 以简单的倍数即可。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原因
当纯溶剂中溶有难挥发性的溶质后,部分溶质分子会占 据溶剂的部分表面,因此在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溶剂分 子数就比全为纯溶剂时少,同时溶质分子对溶剂的吸引 作用也使凝结程度加大。
溶液蒸气压下降的依数性
温度一定时,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与溶质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 性无关。称为拉乌尔(Raoult)定律。
P0>P
P0
P
溶质
结论
当液体溶剂中溶解一种难挥发性的物质成为 溶液后,该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同温度下 纯溶剂的蒸气压。
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注意:蒸气压均由溶剂分子组成。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示意图
同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蒸气压
纯溶剂 溶液
P0 P
T
⊿P = P0- P 温度
蒸气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等;
而引起这一溶剂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与溶质的 本性无关,仅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颗粒数的多 少有关。
2-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蒸气压下降是溶液的依数性中最重要的性 质。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的原因都能从 这一性质得到解释。
纯物质蒸气压
在一定的温度下把纯液体注入一空的密闭 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气相和液相间将达到 动态平衡,这时气相分子的密度不再发生 变化。
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拉乌尔定律变化
对于难挥发的电解质稀溶液,由于电解质 会解离,溶液中实际的自由移动的溶质质 点数目会增加,因此,需要对拉乌尔定律 进行校正。方法是乘以校正系数。
⊿P =i·K·bB
强电解质的拉乌尔定律
对强电解质,因为每个电解质都会解离,因此 溶液中实际的自由移动的溶质质点数目仅需乘 以简单的倍数即可。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原因
当纯溶剂中溶有难挥发性的溶质后,部分溶质分子会占 据溶剂的部分表面,因此在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溶剂分 子数就比全为纯溶剂时少,同时溶质分子对溶剂的吸引 作用也使凝结程度加大。
溶液蒸气压下降的依数性
温度一定时,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与溶质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 性无关。称为拉乌尔(Raoult)定律。
P0>P
P0
P
溶质
结论
当液体溶剂中溶解一种难挥发性的物质成为 溶液后,该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同温度下 纯溶剂的蒸气压。
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注意:蒸气压均由溶剂分子组成。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示意图
同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蒸气压
纯溶剂 溶液
P0 P
T
⊿P = P0- P 温度
蒸气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等;
而引起这一溶剂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与溶质的 本性无关,仅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颗粒数的多 少有关。
2-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蒸气压下降是溶液的依数性中最重要的性 质。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的原因都能从 这一性质得到解释。
纯物质蒸气压
在一定的温度下把纯液体注入一空的密闭 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气相和液相间将达到 动态平衡,这时气相分子的密度不再发生 变化。
第一章溶液和溶胶介绍
![第一章溶液和溶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ec5539c71fe910ef12df8c9.png)
– 长度 m – 时间 s – 质量 g
• 两个物理量的商一般避免用斜线/
– 摩尔浓度mol· L-1
• 数字和单位之间一般有空格
三、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溶液的性质 1. 与溶质的本性及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有关 ---溶液的颜色、密度、体积 2. 决定于溶质的数目、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稀溶液的沸点升高 稀溶液的 ---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依数性 ---稀溶液的渗透压力 浓溶液的情况较复杂(溶质粒子间、溶 质与溶剂粒子间的作用明显、溶质性质)
*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蒸气压↑
温度(K) 水的饱和蒸气压 kPa 冰的饱和蒸气压 kPa 273.15 373.15 248.15 0.611 101.325 0.611 0.064
沸点---液体蒸气压=外界大气压时, 液体沸腾的温度 外界压力↑,沸点↑ 大气压 101.325 kPa ,水沸点 100℃ 30 kPa , 70℃
7. 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
定义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 剂A的质量 bB def nB (溶质B的物质的量) mA (溶剂A的质量) 单位:mol· kg-1 将0.27 gKCl晶体溶于100 g水中,计算所 得溶液中KCl的质量摩尔浓度。
KCl的摩尔质量 M(KCl)=74.5 g· mol-1
第一至九章授课教师: 钟玖平 讲师
E-mail: zhongjp@
QQ: 1179992851 (基础化学—钟)
中科院教授:炒菜过早放盐氯气挥发只剩钠 花絮:
2012年8月12日,央视 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 目中,心理专家金锋称 “炒菜过早放盐氯气挥发 只剩钠”,他说炒菜时早 放盐,可以让氯化钠的氯 挥发出去,就剩下钠了。
• 两个物理量的商一般避免用斜线/
– 摩尔浓度mol· L-1
• 数字和单位之间一般有空格
三、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溶液的性质 1. 与溶质的本性及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有关 ---溶液的颜色、密度、体积 2. 决定于溶质的数目、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稀溶液的沸点升高 稀溶液的 ---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依数性 ---稀溶液的渗透压力 浓溶液的情况较复杂(溶质粒子间、溶 质与溶剂粒子间的作用明显、溶质性质)
*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蒸气压↑
温度(K) 水的饱和蒸气压 kPa 冰的饱和蒸气压 kPa 273.15 373.15 248.15 0.611 101.325 0.611 0.064
沸点---液体蒸气压=外界大气压时, 液体沸腾的温度 外界压力↑,沸点↑ 大气压 101.325 kPa ,水沸点 100℃ 30 kPa , 70℃
7. 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
定义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 剂A的质量 bB def nB (溶质B的物质的量) mA (溶剂A的质量) 单位:mol· kg-1 将0.27 gKCl晶体溶于100 g水中,计算所 得溶液中KCl的质量摩尔浓度。
KCl的摩尔质量 M(KCl)=74.5 g· mol-1
第一至九章授课教师: 钟玖平 讲师
E-mail: zhongjp@
QQ: 1179992851 (基础化学—钟)
中科院教授:炒菜过早放盐氯气挥发只剩钠 花絮:
2012年8月12日,央视 科教频道《健康之路》节 目中,心理专家金锋称 “炒菜过早放盐氯气挥发 只剩钠”,他说炒菜时早 放盐,可以让氯化钠的氯 挥发出去,就剩下钠了。
初中化学《溶液》课件PPT课件
![初中化学《溶液》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1dcd3a6f1aff00bed51ef5.png)
规律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第7页/共17页
知识精要
• 三.混合物的分离 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
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和结晶是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或说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 ①过滤使用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知识精要
•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 ①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 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 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 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这是受到分子间的间隔的 影响
• ③如果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 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如:蓝矾(胆矾)溶于水时,形成的 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而不是胆矾.氧化钙溶于水时,形成 的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而不是氧化钙 )
是比值用%表示
M质 M液
×100%
第14页/共17页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互算关系
t0C时饱和溶
溶解度(克)
液中溶质的质 =
×100%
量分数
100(克)+溶解度(克)
P%=10S0+S ×100% (S>P)
第15页/共17页
溶液的稀释、配制、混合问题
抓住溶质相等列等式
稀释前溶质质量 稀释后溶质质量
响较小的固体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晶 体。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 注意:钾①饱固体和溶溶质结液晶后获往得往还硝需要酸过钾滤来晶取得体这.些晶体.
②采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提纯两种固体溶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 固体混合物
第7页/共17页
知识精要
• 三.混合物的分离 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
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和结晶是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或说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 ①过滤使用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知识精要
•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 ①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 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 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 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这是受到分子间的间隔的 影响
• ③如果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 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如:蓝矾(胆矾)溶于水时,形成的 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而不是胆矾.氧化钙溶于水时,形成 的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而不是氧化钙 )
是比值用%表示
M质 M液
×100%
第14页/共17页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互算关系
t0C时饱和溶
溶解度(克)
液中溶质的质 =
×100%
量分数
100(克)+溶解度(克)
P%=10S0+S ×100% (S>P)
第15页/共17页
溶液的稀释、配制、混合问题
抓住溶质相等列等式
稀释前溶质质量 稀释后溶质质量
响较小的固体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晶 体。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 注意:钾①饱固体和溶溶质结液晶后获往得往还硝需要酸过钾滤来晶取得体这.些晶体.
②采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提纯两种固体溶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 固体混合物
大学基础化学 第一章 溶液 PPT课件
![大学基础化学 第一章 溶液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c3dd3f04a1b0717fd5ddf4.png)
稀溶液中 nA>> nB
xB
=
nB nA + nB
nB nA
=
nB mA /MA
=
bB M A
△p= p* xB
由以上两式,得 Δp = p*AM AbB = kbB
p Kv bB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 种类和性质无关.
适用条件:难挥发 、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第一章 溶液 (Solution)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溶解过程 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组成量度)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目的要求
1. 了解溶解过程及相似相容原理; 2. 熟悉溶液浓度(组成量度)的各种表达形式; 3. 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
降低概念及计算; 4. 掌握溶液渗透压的概念及其计算,熟悉渗透压
•电解质:p= i K bB 如: 对于NaCl: i=2;对于CaCl2: i=3 •K为比例系数,只与溶剂有关,与溶质无关. •当溶质为挥发性时,溶液的蒸气压等于溶剂 和溶质贡献之和。
例 已知29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8kPa,将6.840g蔗糖
(C12H22O11)溶于100.0g水中,计算蔗糖溶液的蒸汽压.
常见溶剂的T 0b和Kb值
溶剂 Tb0 /
Kb
溶剂
℃ /(K·kg·mol-1)
水 100
0.512 四氯 化碳
Tb0 /
℃ 76.7
Kb
/(K·kg·mol-1)
5.03
乙酸 118
2.93 乙醚 34.7
2.02
苯 80
2.53 萘
218
5.80
溶液课件ppt
![溶液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b579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5.png)
溶质分离
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时,溶 质可能会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或 沉淀。
02
溶液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酸碱度
01
02
03
酸碱度定义
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中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 度比值,通常用pH值表示 。
pH值范围
溶液的pH值范围通常为014,其中pH值为7时表示 中性,小于7时表示酸性 ,大于7时表示碱性。
食品添加剂
许多食品添加剂也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这些添加 剂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感。
医药中的溶液
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是溶液在医药领域的重要应用,如注射液、口服液、眼药水等。这些溶 液形式的制剂能够使药物快速地被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消毒液
消毒液也是溶液的一种应用,如酒精、碘酒等。这些消毒液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 和病毒,保护人们的健康。
03
溶液的制备与分离
溶液的制备方法
溶解法
将固体物质溶解于溶剂中 ,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稀释法
将一定浓度的溶液稀释至 所需浓度。
化学反应法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目标物 质,再将其溶解于溶剂中 制备成溶液。
溶液的分离技术
蒸馏法
利用不同物质沸点的差异,将溶 液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萃取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相溶溶剂 中的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组分从 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环境中的溶液处理
水处理
在环境领域,溶液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通过沉 淀、过滤、吸附等溶液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 害物质,保证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废液处理
废液处理也是溶液处理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酸碱中和、氧 化还原等溶液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工业废液和实验室 废液,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时,溶 质可能会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或 沉淀。
02
溶液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酸碱度
01
02
03
酸碱度定义
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中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 度比值,通常用pH值表示 。
pH值范围
溶液的pH值范围通常为014,其中pH值为7时表示 中性,小于7时表示酸性 ,大于7时表示碱性。
食品添加剂
许多食品添加剂也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这些添加 剂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感。
医药中的溶液
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是溶液在医药领域的重要应用,如注射液、口服液、眼药水等。这些溶 液形式的制剂能够使药物快速地被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消毒液
消毒液也是溶液的一种应用,如酒精、碘酒等。这些消毒液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 和病毒,保护人们的健康。
03
溶液的制备与分离
溶液的制备方法
溶解法
将固体物质溶解于溶剂中 ,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稀释法
将一定浓度的溶液稀释至 所需浓度。
化学反应法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目标物 质,再将其溶解于溶剂中 制备成溶液。
溶液的分离技术
蒸馏法
利用不同物质沸点的差异,将溶 液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萃取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相溶溶剂 中的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组分从 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环境中的溶液处理
水处理
在环境领域,溶液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通过沉 淀、过滤、吸附等溶液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 害物质,保证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废液处理
废液处理也是溶液处理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酸碱中和、氧 化还原等溶液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工业废液和实验室 废液,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药用基础化学1第一章溶液ppt课件
![药用基础化学1第一章溶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eb5a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c.png)
100% = 10%
0.1
13
讨论与练习
❖ 将10克氯化钠溶于90克水(密度1.07g/cm3 )
求氯化钠的:
(3) 质量摩尔浓度
= = bNaCl
nN aCl mH2O
10 58.5
(4)量的浓度
= 1000 90
1.90mol/kg
= = = cNaCl
nNaCl
V
m / NaCl MNaCl m/o
=18.4 mol/L
b B=nB/mA= mB ×1000/MB×m水
注意: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为mol/kg
18
1.2
稀溶液的依数性
当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稀溶液后,溶剂 的某些性质发生改变(如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 透压现象),这些变化与溶质的本性 无关,只与溶质质点浓度有关,称为 稀溶液的依数性。即具有的四项通性。
nH2SO4
V
m / H2SO4 MH2SO4 m/o
98/98 1000 =18.4mol/L
100/1.84
(3)摩尔分数为 0.90 ; 98
= = = xH2SO4
nH2SO4 n n H2SO4 + H2O
98
98
2
0.90
返回 15
98 + 18
讨论与练习
1. 表示浓度或计算时,要注意定义和单位;
36
x B= nB/ n =nB/∑in i
例题8
要掌握
4.质量摩尔浓度
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符号为bB,即bB=nB/mA
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为mol/kg。 稀溶液中bB和xB的关系:
xB= nB/nA+nB≈nB/nA =nB/(mA/1000)·MA/1000 =bB·MA/1000
《基础化学》稀溶液的依数性
![《基础化学》稀溶液的依数性](https://img.taocdn.com/s3/m/07b5d13bd4d8d15abf234e77.png)
溶液的蒸气压:p = po·xA = po ( 1- xB )
∵稀溶液,nA远远大于nB ∴nA + nB ≈ nA
xB
nB nA nB
nB nA
nB mA
MA • bB
MA
蒸气压下降 ⊿p = po - p = po ·xB≈ po ·MA·bB
故 ⊿p = K ·bB
第二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313 mmol L-1
返回
渗透浓度的计算
例题4:计算医院补液用的50.0 g·L-1葡萄糖溶液
(C6H12O6)和解除酸中毒的17.5 g·L-1乳酸钠 (C3H5O3Na) 溶液的渗透浓度。
M (C6H12O6) =180 g·mol-1
M ( C3H5O3Na ) =112.0 g·mol-1
水的凝固点又称为冰点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溶液的凝固点是固相纯溶剂和液相溶液蒸气压相等 时的温度
实验表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 纯溶剂凝固点低。这一现象被称为溶液的凝固点降 低。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造成的。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同 温下纯溶剂的凝固点降低。
解: C12H22O11的摩尔质量为342 g·mol-1,
则 Π = cB RT = 0.117 mol·L-1×8.314 kPa·L·K-1 ·mol-1×310 K =302 kPa
例题2
将1.00 g血红素溶于适量纯水中,配置成100 ml
溶液,在293K时测得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366 kPa,
此时如在溶液上施加的外压大于渗透压力
则溶液中将有更多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溶 剂一侧。
这种使渗透作用逆向进行的过程称为反向渗透。
∵稀溶液,nA远远大于nB ∴nA + nB ≈ nA
xB
nB nA nB
nB nA
nB mA
MA • bB
MA
蒸气压下降 ⊿p = po - p = po ·xB≈ po ·MA·bB
故 ⊿p = K ·bB
第二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313 mmol L-1
返回
渗透浓度的计算
例题4:计算医院补液用的50.0 g·L-1葡萄糖溶液
(C6H12O6)和解除酸中毒的17.5 g·L-1乳酸钠 (C3H5O3Na) 溶液的渗透浓度。
M (C6H12O6) =180 g·mol-1
M ( C3H5O3Na ) =112.0 g·mol-1
水的凝固点又称为冰点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溶液的凝固点是固相纯溶剂和液相溶液蒸气压相等 时的温度
实验表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 纯溶剂凝固点低。这一现象被称为溶液的凝固点降 低。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造成的。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同 温下纯溶剂的凝固点降低。
解: C12H22O11的摩尔质量为342 g·mol-1,
则 Π = cB RT = 0.117 mol·L-1×8.314 kPa·L·K-1 ·mol-1×310 K =302 kPa
例题2
将1.00 g血红素溶于适量纯水中,配置成100 ml
溶液,在293K时测得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366 kPa,
此时如在溶液上施加的外压大于渗透压力
则溶液中将有更多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溶 剂一侧。
这种使渗透作用逆向进行的过程称为反向渗透。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14b1a20242a8956bece490.png)
教 程
p(H2) = 0.10×600kPa = 60 kPa
§1.2 稀溶液的依数性
无
机 化
1.2.1 溶液的浓度
学
基 础
1.2.2 稀溶液的依数性
教
程
1.2.1 溶液的浓度
1. 物质的量浓度
cB
nB V
,单位:mol L1
无 机 化
2.
质量摩尔浓度
bB
nB mA
,单位:mol kg 1
1.1.2 气体的分压定 律
组分气体:
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每一种气体叫
无 做组分气体。
机
化 分压:
学
基
组分气体B在相同温度下占有与
础 教
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叫做
程 组分气体B的分压。
pB
nBRT V
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
组分气体分压之和。
无
p = p1 + p2 +
化 5 0.8719 40 7.3754 80 47.3798 学 10 1.2279 50 12.3336 90 70.1365
基
础 20 2.3385 60 19.9183 100 101.3247
教
程 * 同一种液体,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 。
* 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蒸气压不同;
无
1. 乙
机
醚
pB p
xB
VB V
B
,
pB B p
例1-3:某一煤气罐在27℃时气体
的压力为600 kPa ,经实验测得其中CO和H2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60和0.10。计算CO和H2
基础化学-第一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依数性
![基础化学-第一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依数性](https://img.taocdn.com/s3/m/04c615260b4c2e3f572763ef.png)
实验1:将红细胞置入9.0g/LNaCl溶液
溶液的渗透压
只有在9.0g/LNaCl中红细 胞,既不胀大,也不缩小, 保持正常形态。
原因: 9.0g/LNaCl溶液(生理盐水)和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为等渗溶液,细胞膜内、外液体处于渗透平衡状态的缘故。
实验2:将正常红细胞置入3.0g/LNaCl溶液
50 1000 278 (mmol/L) 180
3. 求9.0g /L NaCI溶液的渗透浓度
9. 0 2 1000 308 (msmol / L) 58 .44
(二)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一定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医学上:是以人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来衡量:
正常血浆的总渗透浓度约为303.7mmol/L
原因:是由于15g/LNaCl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内液,为 高渗溶液,红细胞内液的水分子便自发地透出膜外而 引起的。
知识小结:
溶液的渗透压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正常形态
溶 血
胞质分离
大量输液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临床上,病人需要大量输液时,必须使用等渗溶液,否 则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输入低渗溶液,会使红血球破裂出现溶血现象。
反渗透:使渗透作用逆向进行的过程。可用于海水淡
化、废水处理和溶液的浓缩等方面。 在浓溶液一侧增加较大的压力可使溶剂进入稀溶液 (或溶剂)。依此可实现溶液的浓缩和海水的淡化。
(二)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非电解质稀溶液:
ΠV n RT
Π cRT
式中:∏ 为溶液的渗透压 c 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L ) T 为绝对温度(T=273.15+toC) R 为常数 R=[8.314kPa· L/(mol· K) ] 结论: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只与单位体 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微粒 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溶液—分散系(基础化学课件)
![溶液—分散系(基础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045d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5.png)
/
L
C ( NaOH ) n( NaOH ) m( NaOH )
V
M ( NaOH )V
C(NaOH ) 4 0.2mol / L 40 0.5
c(NaOH ) (NaOH ) 8 0.2mol / L
M (NaOH ) 40
溶液的质量 密 度 溶液的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cB与质量浓度ρB之间的换算:
cB
B
MB
B cBM B
物质的量浓度cB与质量分数ωB之间的换算:
cB
1000B
MB
课堂练习: 将 4克氢氧化钠溶液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求ρ
(NaOH)、ϲ(NaOH)
(
NaOH
)
m
(
N V aOH
)
0 4 . 5
8 mol
B
mB m
式中mB和m的单位相同,质量分数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药学上常用符号%(g/g)表示。
2.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B的体积(VB)除以溶液的体积(V)。
用符号 B 或 (B) 表示。
B
VB V
式中VB和V的单位相同,体积分数可用小数或百
示,药学上常用符号%(ml/ml)表示。
分数表
3. 质量浓度:溶质B的质量 (mB) 除以溶液的体积 (V )。
溶液
•溶 液
• 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 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者 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 中。
分散系
体系
体系:被划 分出来作为 研究对象的 一部分物质 或空间。
•分散系:一 种或几种物 质分散在另 一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体 系。
分散系
相: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相与相间有明显的界面。
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eabeb0ad02de80d5d84085.png)
§1.1 气体 (Gas)
气体分子动理论:
①气体分子是很小的微粒,彼此间的距离
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分子本身的体积
与气体占有的体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②气体分子以不同的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处
于永恒地无规则运动之中。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1.1 气体 (Gas)
重点:
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的适用范围及 运用;
2、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的内容及运用; 3、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点:
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和混合气体的 分压定律的运用;
2、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的运用; 3、晶体的空间结构。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1.1 气体 (Gas)
§1.1 气体 (Gas)
3 .0L 0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1.1 气体 (Gas)
p H 20.3 580.3 m 31 L .o 0 m 4l0 k 1o K L P 1 l a 298
28k9Pa
p 总 82 .2 68 k 9 P 3k 7 aP 2a kPa
反应时
O2 2H2
2H2O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1.1 气体 (Gas)
反应后
p H 20.1 580.3 m 31 L .o 0 m 4l0 k 1o K L P 1 l a 298
12k4Pa
pH2O3.17( kP 查 a 表)
p124 k3P.1 a 7k1P2a7.17kPa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1.1.3 气体扩散定律
§1.1 气体 (Gas)
V
第1章 化学基础知识
§1.1 气体 (Gas)
例:一学生在实验室中于73.3kPa和25℃条 件下收集250ml气体,分析天平上称得净质量为 0.118g,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无机化学 第一章 溶液
![无机化学 第一章 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bb8559cf4028915f804dc2c8.png)
2、化学家的工作
• 研究自然界, 并试图了解它 • 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 完成化学变化的新途径
二、无机化学概述
1、化学学科的分类
化学科学是最古老和涉及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 积累了大量人类 的知识,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各化学学科之间的界限不 是很分明, 而且各学科之间彼此交叉, 由于研究方法目标和目的 不同, 有必要将化学进行分类。 按传统分类, 可将化学分为四大分支: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针对大学学习特点, 提出如下要求:
(1)、 课堂认真听讲, 跟上教师讲授思路, 有弄不懂的问题暂且放下, 待 以后解决, 不然, 由于讲授速度快, 容易积累更多的疑难问题。 (2)、 作好课堂笔记。 留下一定的空白处, 做标记, 提出问题, 写出结论。
2、习题
目的: 解决课程的疑难问题
形式: 讲解习题, 作业中存在问题, 自由解答疑难问题
若 P固 > P液, 则固体要融化(熔解);
P固 < P液, 液体要凝固;
(二)饱和蒸气压图
373K时, 水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1.013105 Pa ,
故 373K 是 H2O 的沸点。如图中A点。
在该温度下,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小于1.013105 Pa , 溶液未 达到沸点. 只有当温度达到 T1 时(T1>373K, A’点), 溶液的饱和 蒸气压才达到 , 才沸腾。 可见, 由于溶液的 饱和蒸气压的下降, 导致沸点升高。即溶 液的沸点高于纯水。
一、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下降
(一)问题的提出 (二)饱和蒸气压 (三)拉乌尔定律 (Laoult, 法国)
(一)、问题的提出
在密闭容器中,水能自动转移到糖水中去, 为什么?
溶液知识复习课件
![溶液知识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6ab1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e.png)
影响因素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溶剂的性质以及溶质 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际应用
了解溶解度变化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非常重要,例如 在制备化学试剂、分离提纯、结晶等过程中需要控制溶解 度。
密度变化
01
密度变化
当溶质加入到溶剂中时,溶液的密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如果
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溶液的密度会增大;反之则会减小。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 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物质得 到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极电 势来预测和比较反应的可能性 ,电极电势越高,物质越容易 得到电子。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由于某种原因而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沉淀反应的原理是溶度积原理,即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形成沉 淀。
溶液知识复习ppt课件
• 溶液基础知识 • 溶液的制备与分离 • 溶液的化学反应 • 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 溶液的物理性质变化 • 溶液的化学性质变化
01 溶液基础知识
溶液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性质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混合 物性质等。
• 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 涉及到能量吸收和电子转移的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溶液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 中和反应,通过交换离子或共价
结合的方式,生成盐和水。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 根离子的结合,形成水分子。
酸碱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 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可以通过化 学平衡常数来描述反应进行的程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溶剂的性质以及溶质 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际应用
了解溶解度变化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非常重要,例如 在制备化学试剂、分离提纯、结晶等过程中需要控制溶解 度。
密度变化
01
密度变化
当溶质加入到溶剂中时,溶液的密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如果
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溶液的密度会增大;反之则会减小。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 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物质得 到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极电 势来预测和比较反应的可能性 ,电极电势越高,物质越容易 得到电子。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由于某种原因而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沉淀反应的原理是溶度积原理,即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形成沉 淀。
溶液知识复习ppt课件
• 溶液基础知识 • 溶液的制备与分离 • 溶液的化学反应 • 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 溶液的物理性质变化 • 溶液的化学性质变化
01 溶液基础知识
溶液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性质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混合 物性质等。
• 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 涉及到能量吸收和电子转移的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溶液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 中和反应,通过交换离子或共价
结合的方式,生成盐和水。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 根离子的结合,形成水分子。
酸碱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 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可以通过化 学平衡常数来描述反应进行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溶解度。
(IUPAC建议用饱和溶液的浓度cb表示溶解度Sb,
单位为mol⋅dm-3)。
相似相容规则 (Like Dissolves Like)
一种溶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否有办法 来预测?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普遍的理论。只能凭 经验性的规则近似预测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常见的经验规则是相似相容规则: 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结构、分子极性相似则溶
气态溶液 空气
溶质为固体
根据溶质状态不同
液态溶液
椐溶质粒子大小 胶体溶液 d =1~100nm
粗分散系 d>100nm
第一节 溶解 dissolution
溶解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物理化学过程。
溶液形成的过程总伴随着能量变化、体积变化, 有时还有颜色变化。
奥斯瓦尔德把这类性质命名为“依数性”。
气体或容易挥发的液体可用理想气体方程 求摩尔质量。而难挥发的液体或固体可从其稀 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摩尔质量。
蒸气压 Vapor pressure
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与其蒸气达到液、气两相 平衡时,液面上方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饱和蒸气所 产生的压强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 气压。
整个过程是放热还是吸热,体积是缩小还是增 大,受这两个因素制约。
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saturated solution and solubility
溶解过程也是一个双向的动态平衡过程。 达到平衡时,与溶质固体共存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一定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
量叫溶解度。 习惯上常用100g溶剂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表
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 cB
cB
nB V (L)
单位: mol·L-1 , mmol·L-1
质量摩尔浓度bB
bB
nB mA (kg)
单位: mol·kg -1 mmol·kg -1
稀溶液中 bB ≈cB
摩尔分数mole fraction (xB)
定义: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或混合 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质易溶于溶剂中。 溶解度特性的应用: 提纯、分离、 萃取等。
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 concentration
定义:
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含有特定组分的量。
医用无机化学中常用浓度表示法:
质量浓度ρB 、质量分数ωB 、物质的量浓度 cB 、质量摩尔浓度bB、摩尔分数xB、 体积分 数φB。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ρB)
50(g L1)
=5%(g·ml-1)
质量摩尔浓度 molality( bB)
定义:1kg溶剂中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 bB 单位:mol ·kg-1
表示式:bB=nB/mA 注意事项:
(1)需指明基本单元。 (2)对于极稀的水溶液,其数值与物质的量浓度近似 相等。 (3)使用优点:不受温度影响。
在医学上的应用。
溶液的概念
溶液是由一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均匀而稳定的 分散系统。
广义溶液的定义: 溶质(solute)以分子、离子或原子的状态
分散于溶剂(solvent)中所构成的均匀而稳定的 体系称为溶液又称分散系。
(钢C+Fe、黄铜Zn+Cu -合金)
溶液的分类:
固态溶液 钢
根据溶剂状态的不同 液态溶液
第一章 溶液 (Solution)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溶解过程 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组成量度)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目的要求
1. 了解溶解过程及相似相容原理; 2. 熟悉溶液浓度(组成量度)的各种表达形式; 3. 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
降低概念及计算; 4. 掌握溶液渗透压的概念及其计算,熟悉渗透压
由溶质B和溶剂A组成的溶液:
xB=
nA
nB
nB
xA=
nA nA
nB
单位:量纲为1的量或称单位为1
xA + xB =1
思考:由溶质B1、B2和溶剂A组成的溶液xB1、 xB2、xA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colligative properties
不同溶液的特性不同,但有几种性质是一 般稀溶液所共有的,这类性质与浓度有关,而 与溶质的性质无关,并且测定了一种性质还能 推算其它几种性质。
溶解不是机械混合的物理过程,而总伴有一定程 度的化学变化。
但这种变化又与通常的纯化学过程不同,因为用 蒸馏、结晶等物理方法仍能很容易使溶质从溶剂 中分离出来。
溶解过程分两步:
i)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离散,该过程需吸热以克 服原有质点间的吸引力,这个步骤倾向于使溶 液体积增大。
ii)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间产生新的结合,即 “溶剂化”(水合作用)过程,这是放热的、 体积缩小的过程。
B 的质量浓度与 B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 间的关系为:
ρB=cBMB
MB 为 B 的摩尔质量。
EXAMPLE
500ml 碳 酸 氢 钠 注 射 液 中 含 25g NaHCO3,计算该注射液的质量浓度。
解: m(NaHCO3)=25g V=0.5L
(NaHCO3 )
m(NaHCO 3 V
)
25 0.5
单位:Pa、kPa
p0101.3kPa 乙醚 34.6 oC
乙醇
水
78.5 oC 100 oC
p/kPa
0 20 40 60 80 100 120
T /oC
一、蒸气压下降vapor pressure lowering
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难挥发的溶质时,液体 的蒸气压下降。
p0为纯溶剂的蒸气压
p为稀溶液的蒸气压
△p= p*-p
p/ kPa
蒸气压下降曲线
纯溶剂 稀溶液
T/oC
拉乌尔定律(Raoult’law) p= p* xA
p=p* (1-xB) = p* - p* xB p*-p= p* xB △p= p* xB
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 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 溶质的本性无关。
定义:物质B的质量mB除以混合物(或溶液) 的体积V。
表达式: ρB=mB/V 单位:g/L; mg /L;μg /L; g/ml; kg/m3 注意事项: (1)代替了旧制的质量-体积百分浓度 (2)临床上的百分浓度一般是指质量浓度(g/ml) (3)废除w/V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医学上表示体液 组成时,凡是体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已知的 物质,均应使用物质的量浓度;对于相对 分子质量未知的物质,可以暂时使用质量 浓度。
(IUPAC建议用饱和溶液的浓度cb表示溶解度Sb,
单位为mol⋅dm-3)。
相似相容规则 (Like Dissolves Like)
一种溶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否有办法 来预测?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普遍的理论。只能凭 经验性的规则近似预测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常见的经验规则是相似相容规则: 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结构、分子极性相似则溶
气态溶液 空气
溶质为固体
根据溶质状态不同
液态溶液
椐溶质粒子大小 胶体溶液 d =1~100nm
粗分散系 d>100nm
第一节 溶解 dissolution
溶解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物理化学过程。
溶液形成的过程总伴随着能量变化、体积变化, 有时还有颜色变化。
奥斯瓦尔德把这类性质命名为“依数性”。
气体或容易挥发的液体可用理想气体方程 求摩尔质量。而难挥发的液体或固体可从其稀 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摩尔质量。
蒸气压 Vapor pressure
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与其蒸气达到液、气两相 平衡时,液面上方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饱和蒸气所 产生的压强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 气压。
整个过程是放热还是吸热,体积是缩小还是增 大,受这两个因素制约。
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saturated solution and solubility
溶解过程也是一个双向的动态平衡过程。 达到平衡时,与溶质固体共存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一定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
量叫溶解度。 习惯上常用100g溶剂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表
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 cB
cB
nB V (L)
单位: mol·L-1 , mmol·L-1
质量摩尔浓度bB
bB
nB mA (kg)
单位: mol·kg -1 mmol·kg -1
稀溶液中 bB ≈cB
摩尔分数mole fraction (xB)
定义: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或混合 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质易溶于溶剂中。 溶解度特性的应用: 提纯、分离、 萃取等。
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 concentration
定义:
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含有特定组分的量。
医用无机化学中常用浓度表示法:
质量浓度ρB 、质量分数ωB 、物质的量浓度 cB 、质量摩尔浓度bB、摩尔分数xB、 体积分 数φB。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ρB)
50(g L1)
=5%(g·ml-1)
质量摩尔浓度 molality( bB)
定义:1kg溶剂中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 bB 单位:mol ·kg-1
表示式:bB=nB/mA 注意事项:
(1)需指明基本单元。 (2)对于极稀的水溶液,其数值与物质的量浓度近似 相等。 (3)使用优点:不受温度影响。
在医学上的应用。
溶液的概念
溶液是由一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均匀而稳定的 分散系统。
广义溶液的定义: 溶质(solute)以分子、离子或原子的状态
分散于溶剂(solvent)中所构成的均匀而稳定的 体系称为溶液又称分散系。
(钢C+Fe、黄铜Zn+Cu -合金)
溶液的分类:
固态溶液 钢
根据溶剂状态的不同 液态溶液
第一章 溶液 (Solution)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溶解过程 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组成量度)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目的要求
1. 了解溶解过程及相似相容原理; 2. 熟悉溶液浓度(组成量度)的各种表达形式; 3. 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
降低概念及计算; 4. 掌握溶液渗透压的概念及其计算,熟悉渗透压
由溶质B和溶剂A组成的溶液:
xB=
nA
nB
nB
xA=
nA nA
nB
单位:量纲为1的量或称单位为1
xA + xB =1
思考:由溶质B1、B2和溶剂A组成的溶液xB1、 xB2、xA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colligative properties
不同溶液的特性不同,但有几种性质是一 般稀溶液所共有的,这类性质与浓度有关,而 与溶质的性质无关,并且测定了一种性质还能 推算其它几种性质。
溶解不是机械混合的物理过程,而总伴有一定程 度的化学变化。
但这种变化又与通常的纯化学过程不同,因为用 蒸馏、结晶等物理方法仍能很容易使溶质从溶剂 中分离出来。
溶解过程分两步:
i)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离散,该过程需吸热以克 服原有质点间的吸引力,这个步骤倾向于使溶 液体积增大。
ii)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间产生新的结合,即 “溶剂化”(水合作用)过程,这是放热的、 体积缩小的过程。
B 的质量浓度与 B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 间的关系为:
ρB=cBMB
MB 为 B 的摩尔质量。
EXAMPLE
500ml 碳 酸 氢 钠 注 射 液 中 含 25g NaHCO3,计算该注射液的质量浓度。
解: m(NaHCO3)=25g V=0.5L
(NaHCO3 )
m(NaHCO 3 V
)
25 0.5
单位:Pa、kPa
p0101.3kPa 乙醚 34.6 oC
乙醇
水
78.5 oC 100 oC
p/kPa
0 20 40 60 80 100 120
T /oC
一、蒸气压下降vapor pressure lowering
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难挥发的溶质时,液体 的蒸气压下降。
p0为纯溶剂的蒸气压
p为稀溶液的蒸气压
△p= p*-p
p/ kPa
蒸气压下降曲线
纯溶剂 稀溶液
T/oC
拉乌尔定律(Raoult’law) p= p* xA
p=p* (1-xB) = p* - p* xB p*-p= p* xB △p= p* xB
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 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 溶质的本性无关。
定义:物质B的质量mB除以混合物(或溶液) 的体积V。
表达式: ρB=mB/V 单位:g/L; mg /L;μg /L; g/ml; kg/m3 注意事项: (1)代替了旧制的质量-体积百分浓度 (2)临床上的百分浓度一般是指质量浓度(g/ml) (3)废除w/V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医学上表示体液 组成时,凡是体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已知的 物质,均应使用物质的量浓度;对于相对 分子质量未知的物质,可以暂时使用质量 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