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教随笔
一年的支教生活结束了,静下心来,回顾这一年,当一年级班主任和一、三年级数学老师的我有更多的机会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了解孩子。一年的相处,让我有收获、有惆怅、也有疑问。
这天,在做数学题,观察到有个孩子在做“池塘里游来5只鸭后,一共有25只鸭,原来有多少只鸭?”时,有个孩子想都没怎么想,就写出算式:25+5=30(只)。很明显要用“减法”计算的题目,他为什么会用“加法”来计算?带着这个疑问,下课后我把他带去了我的办公室,问及原因的时候,他说:“求原来有多少,用加法计算;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在接下来的细聊中,我发现自己犯了教学错误。“他是我们班不算聪明的孩子,做题比其他孩子要慢,理解问题上也要慢半拍,所以每次考试,成绩基本上都不理想,所以后来我就寻求了一个笨办法让他记住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还剩多少’用减法,而求‘原来有多少’有两种情况,就要分情况去思考。这样跟他说了后,他记下来了,每次考试基本上还能考到90多分,可是弊端也就出来了,“在求原来有多少时,我们平时做的练习大多是用加法来计算如‘桌上有一些苹果,吃了5个,还剩10个,桌上原来有多少个苹果?’”所以给他形成的记忆“求原来有多少就是用加法计算的”。过后的我坐在办公室想了很久,反思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该怎样教孩子?是机械教学,还是有效教学?
古人说:受人之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亦是如此,当我们一贯进行机械教学时,带来的结果势必是可怕的,这两天听一位老师讲了个这样的故事: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在做应用题,忘了写单位,所以老师告诉他:50的后面要写上单位‘克’。这个题目老师又练习了几遍,孩子也记住了的后面要写单位‘克’,可是后来每次孩子在遇到结果是50的时候,题目都不看就写上了单位‘克’。刹那间,我想到了自己的行为,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他没有理解,只是一个简单的记忆。所以当孩子的知识是通过重复记忆得来时,孩子也就去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自己的思维,而当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多,那是不是意味着他要把这些全部记住?显然这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取的。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这就要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在一年级《找规律》中,对教材中的例题,一红一黄、一红一黄……花的排列,孩子们在学习前就能发现这样的规律,所以这堂课主要是通过孩子感悟理解,老师引导发现:通过几个图形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这个过程。通过孩子们自己思考后习得的知识,他以后在运用的时候便不易出错。还比如三年级在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的练习题时,在课堂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是这样想的……老师,我认为还可以这样做……孩子们的热情这时都不需要我去进行引
导,因为他们自己一个个提出来的对问题的思考,就已经引起了他们自己的兴趣,而这一刻,我也发现了有些孩子的一些思维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数学不应该只要“冰冷的美丽”,只看重一个结果;更应该需要“火热的思考”,引导孩子去理解,去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多变的思考方式,当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成功的体验,那必然会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热情及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声音说着:“不学数学”“把数学赶出高考”…...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的我有时在想:如果这些人知道数学的魅力还会如此吗?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还会如此吗?答案有肯定也有否定,但有一点却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作为新时代的老师,社会与家庭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如何要求自己?在阅读与反思中,小小的总结为以下几点: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对教师而言,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应有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推进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新理念来实施新课程,以新理念来提升自我。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都缺乏深度和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的学习就无法深入。你要给孩子一杯水,光有一桶水还不行,还得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内涵,不断增加自己知识的厚度。3、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教学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可是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一个孩子会背面积公式,她就一定会做题吗?一个孩子会做题,但他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吗?一个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又在哪里?种种的问题要求我们了解孩子,对孩子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也许了解了孩子,你就会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4、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数学课堂。小学数学的内容是简单的,而如何在这简单的的内容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喜爱数学,就需要我们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考方式上下功夫。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味的死记硬背得不到真正的数学知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兴趣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自然而言也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作为老师,我该怎样教我的孩子?答案好像在头脑中模模糊糊呈现。可是经过反思,我知道自己想教给孩子什么?——那就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曾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以后的我也许仍然会犯教学方法上的错误,但我会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引导我的孩子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创新的快乐,感受充满魅力的数学探究过程和思想方法,感悟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