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让你理解他人也更懂得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防御机制:让你理解他人也更懂得自己
心理学丨全面解读常见的五种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
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
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防御机制对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积极的意义,能
够使个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激励其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一方面是消极的意义,可使个体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
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作为心理学的先驱,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防
御机制的概念。
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组成,是贮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
寻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满足需要,受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由于现实的反复作用,自我遵循现实
原则,既追求欲望的满足,又力求避免痛苦。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本我受自我和超
我的控制,自我在个体欲望满足过程中起中介和协调作用。
但是,自我很难同时满足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并符合现实原则,因此会遇到挫折。为此,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用来调解、缓和
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身心健康,其中包括升华、补偿和
幽默等;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则对身心健康有害,其中包括压抑、投射、否认、合理化等。我们要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避
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为自己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了解心理防御
机制的相关内容。
逃避机制
逃避机制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定、退行、潜
抑四种类型,主要是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
突时感受到的痛苦。
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是个体对于自
我不能接受、具有威胁性以及痛苦的经验和冲动,无意识地进行排
除抑制,使之隐藏到潜意识中去而不自知。压抑带来的结果是“动
机性遗忘”,但事实上这些被压抑的部分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并在某些关键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状态。
所以,我们可能会在某些时间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连自己都
不理解。比如对于带给我们尴尬、痛苦、悲伤以及恐惧等情绪的事,会因为不想记得而产生“选择性遗忘”甚至失忆。
相比压抑而言,否定是更为原始和简单的防御机制,主要表现
方式是扭曲个体在创作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和感觉去逃避痛苦,甚
至否定已经发生的事实,当它不存在,以此来获取心理上的暂时安慰。这种防御机制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而中国许多的典故也都
说明了这一点。最常用的比喻就是“鸵鸟精神”,指个体因无法面
对现实而像沙漠中的鸵鸟一样,把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我们常说的“眼不见为净”和“掩耳盗铃”,也是否定的常见
表现。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否定在某些时候是能够帮助人适
应当下的环境的状态,并产生积极的效果。比如知道自己生病后,
极力否认并坚持下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会比坚信自己生病的人有
更好的复原结果。
虽然在无力改变的事实面前,否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适应方式。但是,面对尚有可能的改变,否定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延误或后悔。
退行是指具体在遭遇挫折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幼稚行为,是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退行。除导致与年龄不符的行为反应外,退行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也
非常严重,甚至会因心理状态的扭曲和改变导致躯体症状的产生。
潜抑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描述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
是指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
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
或回忆,以避免痛苦。精神分析中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偷窥
冲动等与意识层面相冲突的心理状态,会因不被接受无法进入意识
层面,只能在潜意识层面活动,同时无法被意识觉察。
生活中也经常会有潜抑状态的发生,最常见的是正常状态下会
被引发的行为反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反常”。比如遭遇
车祸的车主,平时会马上处理事故,但在某些重要事件的催促下,
他可能会一反常态,简单处理后就马上离开。
对于以上四种逃避式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运用它。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短暂的逃避的确可以减轻痛苦,但是,长时间的逃避却会使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了解了
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后,我们就可以在遭遇不良事件后学会释放情
绪,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更好的方式面对一切,才能实现自我成长。
自骗机制
自骗机制是另一种消极性行为反应,我们常说的“自欺欺人”就是其中的一种。自骗机制主要包括反向、合理化、仪式抵消、隔离、理想化、分裂等。
反向是个体因欲望和动机不为自我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过度压抑而导致的反向行为表现。反向是个体无意识的行为表现,并非刻意而为。虽然短暂的使用会让个体拥有适应当下的能力,但长期处于内外反向的心理状态中,会导致个体无法面对自我,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主要表现是个体用看上去比较合理的解释来为自我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和动机进行辩护,使其能够被自我接受。合理化的表现是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主要作用是掩饰自己的过失,减轻焦虑和痛苦,保护自尊免受伤害。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合理化是人们面对痛苦和挫折时最常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对避免心理崩溃、解除短暂痛苦、应对过度挫折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这种歪曲事实、自我欺骗的行为状态如过度使用,则会导致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如强迫、幻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