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案
4.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2打印版
![4.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2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1ec94bbe1e650e52ea992d.png)
4.2课题:山地的形成编写人:李建兵审核人:一、知识目标分析山区交通选线以距离换高程的“之”字形为主的原因。
二、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各种山地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指导1、以学案为路线图自学基础知识,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课前利用15—20分钟按要求完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高,大。
因此人们通常优先建设_______较低、较小的,其次才是。
2、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和。
3、在山地地区交通线路迂回前进。
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相应的和丘陵地区。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一、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避开________。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_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____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铁路穿过的谷地,按山地的形成类型属于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发育而成。
二、读下面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材料二交通线示意图(如右图)(1)与平原比较,山地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的选择、交通运输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为主,原因是。
(3)若该地选择了山地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PowerPoint 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a6c46232af90242a895e574.png)
(1)② 受地形的影响,山区修建公路 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地经过城镇, 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迂回前进 大于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 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成本高,难度大, 山区的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 才是铁路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 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成本高,难度大, 山区的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 才是铁路
2山地对交通线路选址的影响
在山区,人们通常把线路地址选 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2山地对交通线路选址的影响
在山区,人们通常把线路地址选 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山区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
• 山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 要迂回前进,呈“之”字形
P76
“之”字型
陡坡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山谷 跨过河流时修建桥梁
连接居民点,方便 人们出行 沼泽
应避开沼泽地
• (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公路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 点,方便人们的出行,说明人口和聚落的 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因素。
• 13.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 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 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据图完成 下列问题。
•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 个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 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 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_____。A~B和C~D的直 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 ___________C~D线路。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设计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fc5357284ac850ac024234.png)
引导学生借助数据 和事实,确定适合山 区的交通运输方式,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 图表的能力和理性 思维能力
山地影响交 通线路分布 和延伸方向 的影响: ”学”
师:已经决定修建公路,那么接下来就要规划设计具体线路了。鉴于你们经验有限, 现在临时开个小讲堂,让你们参考一下已经修建好的公路是如何规划的。 教师利用谷歌地球展示庐山的公路建设,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山区公路的分 布、走向等,归纳山区修建公路的原则。 结论如下:山区公路多分布于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带,在陡坡上呈"之”字 形弯曲。修建的具体原则有: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沼泽、断层、泥石流、滑坡等地 质灾害多发地区;地势平坦地区少占耕地、少过河流(因为过河需要架桥);尽可能多 地联系居民点
教师展示资料"中国最难修的六条公路"(http://www. sohu. com/a/145184804_495609),学生观看后分析修建
这些公路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师:虽然这些地方的公路很难修,但是凭借我们中国人的
勤劳智慧最终还是修建成功了,也说明随着技术的发展,
地形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小
四、 教学目标 1.掌握山地地形对交通方式的选择 、交通线路 的走向及分布密度的影响;能够因地制宜地选择或
图1 八、教学过程(见表1)
表1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看”
师:播放“模拟城市:我是市长”游戏视频并提问,这条是什么路,形态如何? 生:这是一条弯曲的公路。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这条公路形态如此弯曲呢?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很容易解答 这个问题了
利用信息技术使学 生直观了解山区道 路规划原则,同时引 导学生自主、合作探 究,使他们理解更 深刻
高中地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区一等奖】
![高中地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区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ebeafe736529647d262852df.png)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设计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课标: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我对课标的理解:本节课不是系统地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面的影响,而是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在自然地理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阐述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从内容要求看,重在要求学生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对影响聚落的其他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但不作为一个系统问题进行审图探讨。
从过程要求看,突出“举例”,即要求提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探究,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能力要求看,强调“说明”,即强调了案例学习的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通过案例探究,学会归纳规律,实现从个别知识向一类知识的迁移。
课程安排:本节课是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是课标“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具体要求。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学生已经了解山地的形成以及地表的形态,本节课是上节课的知识延伸。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让学生阐述山地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走向的影响;2.学会归纳山地交通选线考虑的因素。
3.巩固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提取、解读、运用信息进行探究的方法和途径,并掌握案例分析发思路与方法;2.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并学会合作交流、沟通互动的学习方法。
3.通过“我是规划师”角色扮演,让学生把所学运用到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师生探究“我美丽的家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难点的预判:教学重点: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难点:归纳山地交通选线考虑的因素。
2.2第2课时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学生版)
![2.2第2课时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80267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c.png)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交通运输线得益于什么?1.山地的特征及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山区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及原因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
交通扶贫是突破富民兴业瓶颈的重要举措。
我国某地区初步构建了“通乡达村、标准适宜、管养到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网。
下图示意该地区公路网(局部),图中鞍部段公路曾提出隧道方案进行比选。
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丙段公路线沿村庄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居民出行 B.降低施工难度C.减缓道路坡度 D.绕开山地地形2.图中鞍部段公路最终选择“之”字形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 )A.旅游业的需要 B.资金预算有限C.施工技术不足 D.公路运量太小展线的实质是通过修建盘山线路降低线路坡度。
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随着2014年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将会被取代。
下图是“关角展线群及新关角隧道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促使铁路建设采用展线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A.地形B.经济C.社会D.技术4.有专家认为,关角展线是即将消失的景观,其原因是()A.减轻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害B.缩短距离和列车的运营时间C.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D.保护野生动物迁徙我国西南某高速公路(下图)地处乌蒙山区,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新建半幅路面而成。
上、下行车道相互交叉盘绕成“麻花辫”状。
据此完成5~6题。
5.新公路选线主要考虑()①复杂的地形条件②减缓坡度③干热多焚风④节省投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6.高速公路的桥桩最可能架设在()A.① B.② C.③ D.④目标二:结合实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情境1] 教材P.32活动材料。
任务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素的关系。
任务2:山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个地形单元中,与公路线的选择是否有关?这种现象说明了公路线的选择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情境2] 川藏铁路是国家五条进藏路线之一,被称作“最难建的铁路”。
(完整版)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案
![(完整版)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5a060ee53a580216fcfed2.png)
4.2山地的形成第2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了解研究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教学重点】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部分,填写以下内容(1)与相比较,山地具有大,的地形特点,它们对的选择、分布和方向影响比较大。
(2)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上以运输为主,而后是运输。
想一想为什么?(3)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密度大,而其他地区密度比较低想一想为什么?(4)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
比如在陡坡上,道路呈“之”字形弯曲,人们也称其为盘山路。
想一想为什么?2.读图,学习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合作探究】1.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教材76页的活动题)2.说明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3.说明隧道工程选址在背斜。
(结合教材74页活动内容)4.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
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原因是。
5.说明断层处可以找到泉水,但大坝等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带【课堂练习】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③处的地形属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第2课 山岳的形成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 第2课 山岳的形成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094d4cb89eb172ded63b7cf.png)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课山岳的形成教学目标1、掌握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
2、理解并掌握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重点1、褶皱山、断块山、谷地的形成过程。
难点1、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2、山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山岳又称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
山岳有多种类型如、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作用有关。
2、褶皱山与断块山(1)褶皱山与断块山的比较:(2)褶皱山:由背斜和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
①褶皱的形成: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褶皱的基本形式: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3)断块山:①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②断层的基本形式: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具体实例: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具体实例: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易发育成沟谷、河流(4)实践意义——与人类生产的关系:①找油气资源:②找地下水:③修建水库:④修建地下隧道: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⑴内容:全球的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的地带,、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⑵板块分布: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注意界线的位置、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分,生长边界有海岭、断层;消亡边界有海沟、造山带。
各板块与各大洲和大洋的关系。
⑶应用: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形成或。
如、。
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两大陆板块相撞,形成。
如。
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撞,形成、和。
能力·思维·方法【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岭、海沟将地壳分割成若干板块 B 、板块漂浮在地核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C 、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多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D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例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 、B 、C 、D 、E 五处,属背斜的是 。
教案3: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案3: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320f5f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f.png)
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山岳有哪几种类型,分别是如何形成?下图山地为何种类型的山地?过渡:山岳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思考讨论: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经济发展等。
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来说明。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什么方式为主,为什么?3.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取原则?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因为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
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3.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知识:一、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对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先选择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是铁路。
2、对线路分布格局的影响——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对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迂回前进,同样的直线距离;弯曲程度和总长度大于相应的平原、丘陵地区二、自然条件对人口、聚落的影响引导学生:比较中国地形图和中国铁路分布图。
1.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发展水运必须满足沿海或临河的自然条件实例:“南船北马”2.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陆地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大。
首先运输的基本走向一般是根据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分布情况来确定的;其次地形的起伏变化,不同的地形单元(平原、丘陵、山地等)对公路、铁路的走向影响最大;在不同的地形单元上,修建相同技术标准的铁路或公路,其线路的弯曲程度、施工难度、工程造价和总长度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实例:横断山区的公路3.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比较看出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从而使交通线路的密度有着极大的差异;在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们交往密切,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多,交通线网密集;反之交通线分布稀疏。
高考地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共15张PPT)
![高考地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d08a5d52ea551811a68727.png)
总长度大
避开陡坡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2、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 谷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3、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弯曲程度大, 线路总长度大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 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 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 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 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
D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老
S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5.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6.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 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11.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有利: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地热,肥 沃的土壤,旅游资源……) 。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 (公路成本较低,工程难度较小) 2、山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地势相对和缓,人口相对集中
3、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弯曲程度大,线路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
(完整版)4.2.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完整版)4.2.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f119fae192e45361066f5c6.png)
第二课时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能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地发展交通的限制条件:相对高度 ,地形 。
2.山地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发展 ,而后才是 。
(原因: 建造成本低,工程难度较小。
) 3.山地交通线路选址:地势相对和缓的 和 。
4.山地交通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前进(山地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 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探究点一 课本P76活动第1题。
探究点二 课本P76活动第2题。
探究点三 在右面等高线地形图中,在A 、B 之间设计一条合理的公路线。
1.褶皱的基本形态是( )A .高山和谷地B .断层和裂谷C .背斜和向斜D .块状山地和陷落盆地 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搬运作用B .侵蚀作用C .堆积作用D .内力作用右图是“油气田地质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 A .向斜 B .背斜C .断层D .地堑4.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 .气、水、油B .气、油、水C .水、气、油D .油、水、气 5.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知识梳理 学习目标秦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学案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巩固训练课堂探究A.①B.②C.③D.④6.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7.读“公路选线示意图”分析公路的以下两处弯曲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山地对交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58ba4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5.png)
课时28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1)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高,难度比较大。
(2)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
2.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
(2)交通运输线路①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
②需要翻越山岭时,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
③越来越多地采用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
特别提醒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
(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如鞍部和河谷。
思考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及原因影响一般原则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地修建铁路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③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
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展;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新疆段)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c0a414c5727a5e9856a61bc.png)
其是公路,一般选在地势相对和 缓的地带,尽量考虑联系居民点 。
如图为某公路走向示意图 。根据此图分析如下问题 。
道路应避开沼 泽地
(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
哪些自然因素?又是如何
处公理路与选这线些时自考然虑因了素地的形关,
道路通过小村 庄
系河的流?,沼泽等自然因素。
公路在山谷中穿的时候,
山象说区明人了口公主路要线集的选中择在还山受间盆 地哪些和因河素谷的地影带响,? 公告路选线
道路连接小 通向大城市的最短
是要在尽可能多的联系、接
近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
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的因素,
驶在川藏公路之上
行 驶 在 滇 藏 公 路 之 上
问题探 究:
修建公路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自然因素: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
呈“之”字形弯曲,可减
少坡度的影响,同时道路
尽量避开坡面;公路跨河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 开陡坡
道路跨过河 流
道路连接小居 民点 通向大城市的最 短路线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
道路跨过河
道路应避开沼泽地
如图为某公路走向示意
图。根据此图分析如下 道路通过小村庄 问题。
(2)山区的人口主要集中 在哪个地形单元中,与公路 线的选择是否有关?这些现
表4.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
交通运输大干限线制类坡度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铁路
7%——9% 3%
(76)
请根据下面两组数据写一段话,阐述在山地 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从表4.2分析,山地地区修建铁路的工程量比和造价比均
比平原、丘陵地区高。
综合来看,在山区修建铁路比较困难,优先发展公路比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山地和河流地貌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山地和河流地貌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b82976910661ed9ac51f309.png)
地理教学设计②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二、重难点突破考向山地和河流地貌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实例交通运输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区修建交通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①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施工难度;③保障施工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⑤减少桥梁或隧道工程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理解山地和河流地貌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通过本节重难点突破总结是学生更好的理解山地和河流地貌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河流地貌条件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聚落分布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分布呈狭长的带状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二、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上课堂练习的活动题(课本P32)和课堂探讨题教师点拨,提问与提升,教师帮助小组解决某些难点读公路选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a、b、c三处公路走向是否合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讨论,解决学生展示思路过程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真正做到解决之间的相互问题,加强基础训练合作提升,提高了难度,理,并说明理由。
(2)该公路在A处穿过的地形类型是,该公路线路选择理由是。
(3)在图中a、b、c、d四区域聚落中,将来最有可能发育成城市的是,理由是。
山地形成(第2课时)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地形成(第2课时)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cd7346f0722192e4436f60c.png)
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 地伸展;③襄
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 营安全性。(如果选取 最直、最短的线路,就
渝铁路沿汉水 谷地伸展;④
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 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 成昆铁路沿地
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 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 形大势曲折伸
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 设施
桥梁或隧道)
展
山区交通建设的 影响
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山区交通线的选取原则及其原因分析
山区交通建设 影响
的一般原则
原因
①山地修建交通运
首选公路运 输干线的成本高、
方式 输,其次是 难度大;②建造公
铁路运输 路的成本、技术难
度较铁路小
实例
西藏先有新 藏、青藏、 滇藏等公路, 后有青藏铁 路
影 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
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来确定路线的走向。 ①同蒲铁路沿
线 路 走 向
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 “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 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 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 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
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
汾河谷地伸展; ②陇海铁路的
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西段沿渭河谷
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等)―板块挤压―大洋 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链、海岸山 脉等。
【例2】下图为 “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 位于10°W-60°E。
D (1).⑥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完整版)4.2.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完整版)4.2.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18d90e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4.png)
秦安一中 2012—2013 学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高一地理教案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二课时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学习目标能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知识梳理1.山地发展交通的限制条件:相对高度,地形。
2.山地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发展,尔后才是。
(原由:建筑成本低,工程难度较小。
)3.山地交通线路选址:地势相对缓和的和。
4.山地交通线路的散布和延长方向:行进(山地的线路曲折程度和总长度一般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域)讲堂研究研究点一课本 P76 活动第 1 题。
稳固训练1.褶皱的基本形态是()A .高峰和谷地B .断层和裂谷C.背斜和向斜D.块状山地和塌陷盆地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主假如()A .搬运作用B.侵害作用C.聚积作用D.内力作用右图是“油气田地质表示图”。
读图,达成3~ 4 题。
3.依据地质结构区分,该储油结构属于()A .向斜B .背斜C.断层D.地堑4.图中储油结构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A .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水、气5.选择坝址是修筑水库的重点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合建大坝的是()研究点二课本 P76 活动第 2 题。
研究点三在右边等高线地形图中,在 A 、B 之间设计一条合理的公路线。
A.①B.②C.③D.④6.台湾岛修筑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假如考虑了哪一种要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A.地形要素B.河流要素C.天气要素D.矿产要素7.读“公路选线表示图”剖析公路的以下两处曲折能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处________,原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处 ________,原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山地的形成第2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了解研究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部分,填写以下内容
(1)与相比较,山地具有大,的地形特点,它们对的选择、
分布和方向影响比较大。
(2)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上以运输为主,而后是运输。
想一想为什么?
(3)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密度大,而其他地区密度比较低
想一想为什么?
(4)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
比如在陡坡上,道路呈“之”字形弯曲,人
们也称其为盘山路。
想一想为什么?
2.读图,学习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
【合作探究】
1.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教材76页的活动题)
2.说明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3.说明隧道工程选址在背斜。
(结合教材74页活动内容)
4.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
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
适宜建坝的是,原因是。
5.说明断层处可以找到泉水,但大坝等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带
【课堂练习】
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
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③处的地形属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
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