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语文必修五的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掌握这些文言文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和应对考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

一、《归去来兮辞》1、重要实词(1)生生所资:“资”,凭借。

(2)求之靡途:“靡”,没有。

(3)会有四方之事:“会”,恰逢。

(4)家叔以余贫苦:“以”,因为。

(5)心惮远役:“惮”,害怕。

2、重要虚词(1)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2)舟遥遥以轻飏:“以”,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以”,拿,用。

3、词类活用(1)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愉快。

(2)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世之情。

(3)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4、特殊句式(1)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表被动。

(2)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以前路问征夫”。

5、主旨本文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归田时所作,叙述了他辞官归隐的原因和归途中的心情,以及到家后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二、《滕王阁序》1、重要实词(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序属三秋:“属”,是。

(3)俨骖騑于上路:“俨”,整齐的样子。

(4)披绣闼,俯雕甍:“披”,打开;“闼”,小门;“甍”,屋脊。

2、重要虚词(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且”,反而。

(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而”,表转折。

3、词类活用(1)腾蛟起凤:“腾”“起”,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

(2)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3)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动用法,使……逃窜。

4、特殊句式(1)童子何知:宾语前置,“知何”。

(2)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遏”,被阻止。

5、主旨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接着抒发身世之感并表白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一、古文词汇1.常用的古文词汇1.瘦:动词,指人体瘦弱。

2.硕:形容词,指人高大。

3.耿:形容词,明亮的样子。

4.贪:动词,指人对财物等过分追求和爱护。

5.怜:动词,同情抚慰。

6.婉:形容词,温顺委婉。

7.淑:形容词,品德美好。

8.肃:形容词,严肃庄重。

9.悼:动词,悲痛哀悼。

2.生僻的古文词汇1.侑:助动词,表示请客或相劝。

2.旷:形容词,指空旷、空虚。

3.僇:形容词,指傲慢自大。

4.诎:形容词,指狭小、狭隘。

二、文言文语法1.句式1.兼语句:在一个谓语下面,有两个或以上的宾语,如“吾赏古人言非其人之言,即其迹之高也。

”2.排比句:由多个词、句相同、结构相似的分句构成,表达强烈的语气,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修辞手法1.夸张:用夸张的语言表达一个事物的特征或达到一种情感的效果。

2.比喻:通过比较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但形式相近的物品之间的相似性来表达情感或启示读者。

3.借代:在文章中,将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

常用的代表是“指事字”。

3.句意成分1.主语:句子的中心,动作的发动者。

2.谓语:动作的执行者或完成者。

3.宾语:接受动作的对象。

4.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语。

三、课内知识1.课文题目1.《孔乙己》:讲述了一个风流倜傥、潇洒自如的无赖拿起了琴,为大家奏起了感人的音乐。

2.《韩愈自叙》:讲述了韩愈的成长历程以及他的创作心得。

2.课文概括1.《孔乙己》:一名酒店的熟客孔乙己因为如厕久而被勒令离场,无奈之下拿起了掌中的一把琴,弹奏起悲凉激昂的曲子,震撼了所有在场的人。

2.《韩愈自叙》:韩愈在自叙中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如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四、名言警句1.唐代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袁中郎诗》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卜算子•咏梅》2.宋代名句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可见蚁穴之可凌也。

—《林则徐全集•学政篇》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人教版必修五文言知识梳理

人教版必修五文言知识梳理
(3)图
①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图谋。
②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地图。
③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
谋划、筹划。
五、一词多义
(3)图
④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
图画。
⑤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谋取、设法对付。
五、一词多义
(4)置
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 胶(《逍遥游》) 放上、安放。
五、文言句式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舟遥遥以轻飏 3.问征夫以前路 4.引壶觞以自酌
(介词,把)
(连词,表修饰)
(介词,往)
(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
(连词,表修饰)
五、文言句式 6.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修饰)
8.乐琴书以消忧
二、一词多义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 (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 (动词,完,尽头)
二、一词多义
二、一词多义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动词,是,属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动词,在,掌管)
三、古今异义
6.虽然: 古:虽然这样; 今:表转折的连词。 7.海运: 古:海波动荡; 今:海洋运输。 8.众人: 古:一般人; 今:多数人。
三、古今异义 9.是:
古:这;
今:作判断词。 10.控: 古:投,落下; 今:控制。
三、古今异义 11.虫:
古:泛指动物;
今:虫子。 12.枪: 古:触碰; 今:发射枪弹的武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新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课文篇目《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一、一词多义1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列举罪状,加以斥责)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2趋他日趋庭(动词,快走)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动词,趋向,奔向)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3除除丞冼马(动词,任命,授职)攘除奸凶(动词,清除)4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拳拳)然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形容词,少)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形容词,诚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形容词,愚拙,凡庸)5卒保卒余年(动词,终)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动词,士兵)卒成帝业(副词,终于)卒然边境有急(副词,通“猝”,突然)6志舅夺母志(名词,志向)听臣微志(名词,愿望)处处志之(动词,做标志)寻向所志,遂迷(名词,标志)7应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动词,照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动词,回答)8危危乎高哉(形容词,高)知安而不知危(形容词,危险)众心危惧,而帝志气益锐(形容词,通“畏”,害怕)民贫则危乡轻家(动词,危害)9绝可以横绝峨眉巅(动词,越,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断)人武关,秦兵绝其厉(动词,截断)猿则百叫不绝(副词,尽,完全)佛印绝类弥勒(副词,很,非常)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动词,消失,停止)10或所守或匪亲(有的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也许)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用在动词前,表示不定)11乎危乎高哉(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语气助问,无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12尔尔来四万八千岁(指示代词,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无他,但手熟尔(语气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非死则徙尔(语气词,表示肯定)子路率尔而对(形容词词尾,同“然”,可译为“地”)13但但见悲鸟号古木(副词,只,仅,唯独)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副词,只管,尽管)无他,但手熟尔(连词,不过,只是)但使主人能醉客(只要,只需)14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光明,明亮)火尚足以明也(动词,照亮)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清楚,明白)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英明,严明)亦以明死生之大(说明,阐明,表明,彰明)左丘失明,阕有《国语》(视力)15且烹羊宰牛且为乐(姑且,暂且)河水清且涟漪(表并列关系,“和”“又”)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吾攻赵,旦暮且下(将要,就要)16径径须沽取对君酌(即,就)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小路)江水又东,径巫峡(经过)17言主人何为言少钱(说)焚百家之言(言语,言论)凡一百一十六言(一个字叫一言)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一句话也叫一言)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语气词,无实在意义)王笑而不言(说,谈论)18将将进酒(请,qiāng)呼儿将出换美酒(拿,jiāng)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jiāng)闲将稚子出柴门(携带,带领,jiāng)一水护田将绿绕(介词,把,jiāng)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将要,就要,jiāng)公将战(想要,打算,jiāng)将信将疑(副词,又,还,jiāng)固将愁苦而终穷(一定会,必定,jiāng)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jiāng,连词,要是,如果)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jiàng,统率,率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jiàng,领兵的人,将帅,将领)括不可使将(jiàng做将)今而后,吾将再病(jiāng,假如,如果,表假设)19走耶娘妻子走相送(动词,跑)老翁逾墙走(逃跑)循陵而走(行走)豫备走舸,寄于其尾(轻快的)20敢役夫敢申恨(用于反问,岂敢)敢问死(自言冒昧之词,也含有愿,希望的意思,谦辞)21信信知生男恶(实在,确实)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余固笑而不信也(相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22孤老病有孤舟(孤独,孤单)哀鳏寡,恤孤独(幼年丧父)碧峰巉然孤起(独立,高出)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古代王侯自谦之称)23舍舍南舍北皆春水(shè,房舍,房屋)舍相如广成传舍(shè,安置)退三舍避之(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亲戚,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舍鱼而取熊掌也(shě,放弃,舍弃)夫人请之,吾舍之矣(shě,释放,放开)但见群鸥日日来/父子不相见/见羽旄之美(看见,看到)曹刿请见/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拜见,求见,接见)英雄所见略同/士元兄真乃高见(见解,见识)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受)信而见疑(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府吏见丁宁(在动词前,表示受事者自己,可译为“我”“自己”)图穷而匕首现(出现,显现)25凭凭轩涕泗流(靠着,倚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借,依靠)空口无凭(凭证,凭据)喟凭心而历兹(愤懑,烦闷)26病老病有孤舟(多病)子疾病(重病,病重)君之病在肌肤(泛指疾病)相如每朝时,常称病(生病,有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吾之病也(弊病,毛病,缺点)非独见病,亦已病吾子(羞辱,伤害)吾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忧,忧虑)27度度,然后知长短(动词,用尺量)王请度之(动词,忖度,检查反省)28抑抑王兴甲兵,危士臣(难道,岂,副词,表示反诘)抑为采色不足视与目与(还是)28从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接着,就)故民之从之也轻(服从,顺从,跟从)29异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对。

人教版语文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语文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胜:
中秋尤胜——盛大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山水
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数不胜数——尽,能承受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状: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寻: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未果,寻病终——不久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八尺为寻——量词,一寻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
一、一词多义梳理
故:
①公问其故()Leabharlann ②豫章故郡()③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④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
⑤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⑥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
⑦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尽:
①担中肉尽(《狼》) ()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④尽人皆知()
⑤尽善尽美()
属:
(以下读shǔ)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以下读zhǔ③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④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
⑤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即:
①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身份”。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汾阳王以副元帅()
2)表示原因,介词。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必修五的文言文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必修五中的文言文知识点。

一、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

例如:1、“乃瞻衡宇”中“衡”通“横”,横木的意思。

2、“景翳翳以将入”中“景”通“影”,日光的意思。

二、古今异义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理解古今异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含义。

比如:1、“悦亲戚之情话”中“亲戚”古义为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幼稚盈室”中“幼稚”古义指小孩,今义指年纪小或头脑简单。

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要注意辨别。

1、名词作动词,如“策扶老以流憩”中的“策”,原意为拐杖,这里用作动词,拄着。

2、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中“亡”“北”原为动词,在这里指逃亡的人、溃败的军队,作名词。

3、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中“幼”指小孩。

4、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中“善”意为羡慕。

四、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1、“引”字在“引壶觞以自酌”中意为拿、举;在“引以为流觞曲水”中意为引来。

2、“行”在“感吾生之行休”中意为将要;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意为行走。

五、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正常语序应为“胡为乎遑遑欲之何”。

2、状语后置句,“农人告余以春及”应为“农人以春及告余”。

3、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表被动。

六、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然的向往。

2、《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

七、重点实词1、“审容膝之易安”中“审”意为明白、知道。

2、“曷不委心任去留”中“委”意为随从、顺从。

八、重点虚词1、“而”字的用法多样,如“觉今是而昨非”中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中表转折。

高考必备: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考必备: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考必备: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汇总!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 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 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 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 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 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 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 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 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 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 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 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 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
·
B.山原旷其盈视
·
C.所赖君子见机
·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
解析 等:同于。
雅:崇高 盈:满 机:通“几”,预兆 等:相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B )
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D.俊采
·
解析 B·项形容词用作名词,A、C、D三项为名词作状
《滕王阁序》
(8)襟. 三江而带. 五湖: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9)雄州雾. 列,俊采:.
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10)四美. 具,二难. 并:
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困难的事情。
(11)窜. 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
《逍遥游》
(12)怒. 而飞:形容词作动词,振奋。 (13)不过数仞而下. :名词作动词,向下。 (14)绝. 六气:形容词作动词,穿越。 (15)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1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名词作状语,向南。 (17)适莽. 苍者,三餐而反:
《滕王阁序》
(7)识盈虚之有数. :定数 (8)气凌. 彭泽之樽:超过 (9)时维九月,序. 属三秋:时序(春夏秋冬) (10)时运不. 齐. ,命途多舛:有蹉跎,有坎坷
《逍遥游》
(11)抟扶. 摇. 而上者九万里:旋风 (12)野. 马. 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 (13)未数. 数. 然. 也:拼命追求的样子
(1)眄庭柯以怡. 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2)或棹. 孤舟: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3)生生. 所资:动词作名词,生活。 (4)园日. 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

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精校版)(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精校版)(含答案)

必修五第2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一、通假字(找出下列通假字并翻译)1.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通,2. 曷不委心任去留通3.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4.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通,5. 而后乃今培风通6. 此小大之辩也通7. 而征一国通8. 旬有五日而后反通9. 零丁孤苦通1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通,1 . 衡横与竖”相对2•曷何为什么 3.销消消散4•机几预兆5.培凭凭借6.辩辨区别7.而耐能8.有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反返回来9.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10.闵悯指可忧患的事二、文言实词(1 )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⑴幼稚盈室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见识少,没经验(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父母为亲”与父母有关的亲属为戚”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3)尝从人事古义:今义:指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⑷千里逢迎古义:今义: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意思(5)四美具,二难并古义:今义: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6)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古义:今义:肆无忌惮。

贬义⑺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古义:今义:看形势,看机会(8)野马也,尘埃也古义:今义:野生的马,野性不驯的马(9)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今义:大家,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10)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义:今义:羊头上长的角(11)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丰收年(12)至于成立古义: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有根据,站得住(13)告诉不许古义:今义: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14)九岁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1)指小孩(2)家中亲属(3)指出仕(4)迎接(5)良辰、美[景、赏心、乐事(6)狂放, 不拘礼法(7)看到细微的预兆(8)游动的雾气(9)一般人(10)旋风(11)长寿(12)成人自立(13)申诉(14)不能走路(二)填写出加点词的意思1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 ( )惆怅而独悲2.悟()已往之不谏.()3.已()矣乎,寓形宇内. (復几时4.曷()不委( )心任去留5 .胡为乎遑遑. ( )欲何之()6.帝乡不可期. ( )7.或()植杖( )而耘()籽8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 ( )疑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0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11.响穷()彭蠡之滨.()12 .极()娱游于暇()日13 .识盈虚()之有数()14 .命运多舛.()15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6 .无路请缨,,等.( )终军之弱.冠.()17 .敢()竭( )鄙()怀18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19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0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 ()矣()已 21 . 彼且恶.()乎待哉22 .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3 . 茕茕( )孑() |立,形影相吊( )24 . 逮(库圣朝25 .臣以供.养. 无主( )辞( )不赴命26 . 寻( )蒙国恩,除臣洗马27 . 己敢盘桓. ( ),有所希冀()28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29 . 听( )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30 .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 )1 •意愿/形体(指身体) /为什么;2 •觉悟/谏正,劝止,译改正;3.停止,到此为止/天地间;4 .何/ 随,顺从;5.不安的样子/往;6.期望,期求;7.有 时/倚着手杖/除草;&姑且/为什么;9.在/时 序;10.雨过云散/普照;11.遍/水畔;12.极尽/空闲;13.亏损/定数;14.乖违,不顺;15.指日 出的地方,表示早 /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16.同于/指二十岁;17 .谦词,冒昧地/竭尽/鄙陋;18 .超越/背负/将要/到,到……去;19.全/奋勉/责难, 否定;20.同“于”/此/止;21. w 口什么22 .少,本文是“无”的意思 /家门福分/儿子;23.孤单的 样子/孤单/安慰;24.及,至;25.主持,做 /辞 谢;26 .不久;27.逗留,徘徊不前 /希望,企图; 28 .只/迫近/气息微弱的样子;29 .听任,听凭, 译“准许” /庶几,或许/终;30.背弃我,指死去。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滕王阁序 1、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

2、古今异义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屁时维九月古义:在今义: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俨骖騑于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

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没有钱,穷困。

所赖君子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式。

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谁悲失路之人古义:同情今义:悲伤。

3、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襟,以……为带。

(2)、形容词活用: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作名词,美好的事物,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得的宾主,指贤主、嘉宾。

(3)、动词活用: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使……吃惊。

4、特殊句式(1)、判断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省略句: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3)、倒装句: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

四、陈情表(1)通假字1.夙遭闵凶。

闵,通“悯”。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4.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

(2)词类活用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 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 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 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7. 臣少仕伪朝。

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8. 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9.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0.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1《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宇1.所赖君子见机 (通“几”,预兆)2.俨骖騑于上路 (通“严”,整治)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消”)二、词类活用1.一言均赋(名词用作动词,铺陈)2.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像星)4.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5.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意动,以……为衣襟;以……为束带); 三、古今异义1.穷且益坚古:困厄,处境艰难。

今:穷困;2.一介书生古:量词,个今:介绍,介于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4.盛筵难再古:第二次。

今:又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古:语气词,用在句尾今:无意义。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7.识盈虚之有数古:定数今:数量 8.彩彻区明古:日光今:彩色9.序属三秋古:秋季的第三个月今:三个秋季 10.路出明区古:过今:向外走四、一词多义1.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潦人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2.胜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3.穷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4.临临别赠言副词,将要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2《逍遥游》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5.而征一国者(通“耐”,能力)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二、词性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异的事物)2.名词作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行) 不过数仞而下 (降落) 3.使动用法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使……满意;使……信任)三、古今异义的词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归纳

归去来兮一、文化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我国晋代着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二、通假字乃瞻衡宇:通“横”;横木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三、词类活用1、使动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2、意动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以……为喜悦;以……为快乐3、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或棹孤舟:用浆划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4、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每日时矫首而遐观:常常5、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儿童倚南窗以寄傲:傲世的情怀6、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喜好、羡慕1、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四、古今异义问征夫以前路:行人悦亲戚之情话:家中亲属;知心话既窈窕以寻壑:深远曲折的样子何不委心任去留:生死五、文言句式1、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让内心被形体役使很久2、省略句僮仆欢迎;稚子侯于门寓形于宇内复几时3、倒装句<1>宾语前置复驾言兮焉求:追求什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哪里去乐夫天命复奚疑:疑虑什么呢<2>状语后置农人告余以春及: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我将有事于西畴滕王阁序一、文化常识中国四大名楼:蓬莱阁、岳阳楼、蓬莱阁、黄鹤楼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二、通假字俨骖腓于上路:通“严”;整治云销雨霁:通“消”;消散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三、词类活用1、使动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腾蛟起凤:使……腾空、使……起舞川泽纡其骇瞩:使……吃惊屈贾宜于长沙:使……屈居窜梁鸿于海曲:使……窜逃2、意动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以……为带4、名词作动词台隍枕夷夏之交:倚、踞目吴会于云间:看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变成废墟4、名词作状语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像雾、流星那样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向上、向下5、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俊杰四美具;二难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6、副词作动词宾主尽东南之美:都是四、古今异义千里逢迎:迎接孟学士之词宗:指掌管文学撰述的官童子何知:晚辈俨骖腓于上路:高高的路所赖君子见机: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阮籍猖狂:狂放、不拘礼法五、文言句式1、被动句雁阵惊寒:雁群被寒风惊扰纤歌凝而白云遏:白云被歌声阻止飘动怀帝阍而不见:被朝见2、省略句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渔舟唱于晚3、倒装句<1>宾语前置童子何知:知道什么<2>定语后置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3>状语后置奉晨昏于万里;奉宣室以何年逍遥游一、文化常识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着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称“老庄”..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二、通假字北冥有鱼:通“溟”;大海三餐而反:通“返”;返回小知不如大知:通“智”;智慧汤之问荆也是已:通“矣”;语气词此大小之辩也:通“辨”;区别故夫知效一官:通“智”;智慧辩乎荣辱之境:通“辨”;区别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反”通“返”;返回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而征一国:通“耐”;能三、词类活用1、使动:彼于致福者:使……到来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使……满意;使……信任2、名词作动词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飞上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行而后乃今将图南:向南飞不过数仞而下:落下虽然;犹有未树也:树立3、名词作状语水击三千里:在水上四、古今异义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如此众人匹之:一般人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样以后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小年不及大年:寿命短的蟪蛄不知春秋:四季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作为;不立名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倒装句<1>宾语前置而莫之夭阏者:没什么阻碍它之二虫又何知:知道什么奚以知其然也: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彼且奚适也: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彼且恶乎待哉:那将要凭借什么呢<2>状语后置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在堂上低洼的地方倒一杯水陈情表一、文化常识李密;一名虔;字令伯..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二、通假字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患九岁不行;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子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三、词类活用1、使动臣具以表闻:使……知道无以终余年:使……结束保卒余年:使……终了谨拜表以闻:使……知道2、名词作动词臣少多疾病;生病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做官;任职谨拜表以闻:上奏表3、名词作状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外面;在家里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向上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则刘病日笃:一天天4、形容词做名词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猥以微贱:卑微低贱的人凡在故老: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四、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到至于成立:成人自立九岁不行:不能走路后刺史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臣以供养无主:无人来做臣欲奉诏奔驰:奔走效劳臣之辛苦:辛酸苦楚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皇上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苦衷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幸运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谦言私爱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今臣亡国贱俘: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2、省略句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之职3、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被疾病缠身告诉不许:被允许4、倒装句<2>状语后置臣具以表闻:臣在表中一一呈报急于星火: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我给陛下尽职的时间还很长..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为这样;我的拳拳私心是不能放弃奉;远离祖母..。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5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5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二、古今异义1.彭泽去家..百里古义:距离家乡。

今义:到家里去。

2.尝从人事..古义:做官。

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3.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4.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不吝惜。

5.将有事..于西畴古义:农事。

今义:指有事情。

6.既窈窕..以寻壑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7.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三、一词多义1.将⎩⎪⎨⎪⎧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将要)②出郭相扶将.(扶持)③将.子无怒 (请)④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率领)⑤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将领)2.行⎩⎪⎪⎨⎪⎪⎧①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③余嘉其能行.古道 (遵行,实行)④为君翻作《琵琶行.》 (古诗的一种体裁)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运行)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3.策⎩⎨⎧①策.扶老以流憩 (拄)②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③策.勋十二转 (登记,记录)④执策.而临之 (马鞭)4.质⎩⎪⎪⎨⎪⎪⎧①质.性自然 (本性)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刑具,杀人时作 垫用的砧板)③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资质,禀性)④黑质.而白章 (质地,底子)⑤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 (询问)5.非⎩⎨⎧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不对,不正确)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没有)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副词,不是)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责备,批评)6.之⎩⎪⎨⎪⎧①悦亲戚之.情话 (结构助词,的)②感吾生之.行休 (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代词,这些)④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⑤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7.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让)②舟遥遥以.轻飏 (连词,表修饰)③眄庭柯以.怡颜 (连词,表目的,来)④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⑤王语暴以.好乐 (介词,把)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因为)8.而⎩⎨⎧①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表并列)②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表转折)③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表修饰)④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表承接)四、重要实词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凭借 2.会.有四方之事 恰逢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不久 4.三径就.荒 接近 5.知来者之可追.补救6.聊.乘化以归尽姑且7.审.容膝之易安明白,知道8.悟已往之不谏.挽回9.饥冻虽切.急迫10.恨.晨光之熹微遗憾11.幼稚盈.室满12.犹望一稔.庄稼成熟13.时矫.首而遐观..举;远望14.景翳翳..以将入阴暗的样子15.曷不委.心任去留随从、顺从16.或植.杖而耘耔立,扶着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必修5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5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5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必修 5 中的文言文对于提升语文素养、了解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必修 5 中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归去来兮辞》1、通假字“景翳翳以将入”中“景”通“影”,日光。

2、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既窈窕以寻壑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中“日”,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中“时”,有时。

(2)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中“琴书”,弹琴、读书。

(3)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中“怡”,使……愉快。

(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中“悦”,以……为悦。

“乐琴书以消忧”中“乐”,以……为乐。

4、文言句式(1)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复驾言兮焉求”,正常语序为“复驾言兮求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正常语序为“胡为乎遑遑之何”。

状语后置句“农人告余以春及”,正常语序为“农人以春及告余”。

5、重要虚词“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④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目的,来。

“而”:①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②风飘飘而吹衣连词,表修饰。

③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二、《滕王阁序》1、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中“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2、古今异义(1)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贫穷。

(2)所赖君子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上出重霄”中“上”,向上。

“下临无地”中“下”,向下。

(2)名词作动词“目吴会于云间”中“目”,用眼睛看。

(3)使动用法“腾蛟起凤”中“腾”“起”,使……腾飞,使……起舞。

“徐孺下陈蕃之榻”中“下”,使……放下。

(4)意动用法“襟三江而带五湖”中“襟”“带”,以……为襟,以……为带。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歸去來兮辭》心為形役,奚惆悵悟已往之不諫舟遙遙以輕飏熹微衡宇僮僕候門樽壺觴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日涉流憩矯首而遐觀出岫景翳翳盤桓消憂西疇棹孤舟窈窕以尋壑善萬物行休曷不遑遑不可期植杖而耘耔東皋舒嘯賦詩奚疑《滕王閣序》潦水儼臨帝子之長洲上出重霄鶴汀鳧渚即岡巒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彭蠡之濱衡陽之浦。

《陳情表》夙遭閔凶憫臣孤弱零丁孤苦門衰祚薄期功強近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夙嬰疾病,常在床蓐逮奉聖朝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隕首具以表聞逋慢州司臨門,急於星火奉詔賓士劉病日篤伏惟猶蒙矜育特為尤甚曆職郎署不矜名節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但以劉日薄西山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陛下報養皇天後土鑒矜憫愚誠庶劉僥倖生當隕首【二】《歸去來兮辭》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橫”,橫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為什麼)(3)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異義1.親戚:內親外戚2.情話:知心話3.來者:未來的事情4.征夫:行人5.扶老:手杖6.風波:指戰亂7.人事:指做官8.去留:指生死9.尋:不久11.交:交互,都三、詞類活用(一)名詞的活用名詞作狀語①園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②時矯首而遐觀有時2.名詞活用為動詞①策扶老以流憩拄著②樂琴書以消憂彈琴,讀書③或棹孤舟划船④實迷途其未遠誤入迷途(二)動詞的活用動詞作名詞①生生所資生活(三)形容詞作名詞①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攜幼入室幼兒,兒童(四)使動用法①審容膝之易安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安樂②眄庭柯以怡顏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使……愉快(五)意動用法①悅親戚之情話意動,以……為愉快②樂琴書以消憂意動,以……為樂③善萬物之得時形容詞意動,以……為善四、一詞多義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詞,將,將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泛指军队。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辈分。

) 2.引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②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

)③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

)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lt;黄花岗烈士事略&gt;序》(动词,交互,连接)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

)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5.审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③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6、委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动词,随从,顺从。

)②如土委地《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堆积。

)(动词,托付。

)④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太丘与友期》(动词,放弃,舍弃。

)7.怀①怀良辰以孤往《归去来兮辞》(动词,留恋,爱惜。

)②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动词,怀念,想念。

)③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孔雀东南飞》(名词,心情。

)④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动词,心中藏着。

)⑤汝姊在吾怀《项脊轩志》(动词,胸前。

)⑥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8.而①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②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③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④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⑤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表修饰9.之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助词,取独②恨晨光之熹微助词,取独③悦亲戚之情话助词,取独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往⑥求之靡途代词,它⑦公田之利助词,的⑧会有四方之事助词,的⑨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10.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而”③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④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来⑤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修饰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⑦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⑧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⑨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⑩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来⑾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⑿家叔以余贫苦介词,因为,由于⒀策扶老以流憩连词,相当于“而”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①将有事于西畴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问征夫以前路2.宾语前置①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③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④皆口腹自役(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宾语前置)(三)被动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②遂见用于小邑(见,被)(四)省略句①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省介词“于”)②稚子候(于)门(省介词“于”)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省主语“余”)④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语“余”)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省主语“余”)(五)固定句式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例:载饥载渴载歌载舞【附】一、“以、而、之、兮、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①以词性例句释义介词既自以心为形役让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用王语暴以好乐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余船以次俱进按照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带着连词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同“而”,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同“而”,表并列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表目的,来中丞匿溷潘以免才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因为②而词性例句释义代词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通“尔”,你的连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假设,如果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③之词性例句释义代词纵江东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他们,代江东父老君将哀而生之乎我之子于归这、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样的人,这类人结构助词悦亲戚之情话定语中心词之间,的感吾生之行休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提前标志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有得,以其求思之深中心词与补语间,得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标志音节助词怅恨久之无实义④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⑤来:虚词,可当助词讲。

无义,如“归去来兮”。

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

二、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明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滕王阁序》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3.名词的意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三)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②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③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⑤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四、一词多义1. 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副词,最。

2. 胜:①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