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相催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选择适当的有机溶剂以及适度的水相调节(如pH、 盐浓度)可以控制反应物在两相中的分配,进而缓解匀 相系统中底物或产物的抑制。
4、胶束和反相胶束体系
反相胶束体系是含有表面活性剂与少量水的有机 溶剂系统。 当体系中水浓度高于有机溶剂时,形成胶束的极 性端朝向外侧,有机溶剂被包在胶束内部,称为 正相胶束。当体系中水浓度低于有机溶剂时,形 成胶束的极性端朝向胶束中部,而非极性端朝向 胶束外侧,水被包在胶束的内部,称为反相胶束。
一、非水相酶学的研究历史
ຫໍສະໝຸດ Baidu水相和非水相酶的催化反应
二、非水相酶催化的特点和优势
(8) 改变酶选择性,包括底物专一性、对映和区域选择性
三、非水相酶催化的主要类型
(一)有机介质的酶催化; (二)气相介质的酶催化; (三)超临界流体介质中的酶催化; (四)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
(一)有机介质的酶催化
非水相酶催化
Enzymatic catalysis in Non-aqueous system
内 容
第一节 非水酶学概述
第二节 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水对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影响
第一节 非水酶学概述
传统观念认为酶只能在水溶液中发挥作用,而一 旦和有机溶剂接触则失去活性。有关酶的催化理 论是基于酶在水溶液中的催化反应建立起来的。 但对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来说,水并不是一种适 宜的溶剂。许多有机化合物底物在水介质中难溶 或不溶。 是否可以在非水介质中能够保证酶催化?
四、非水相酶催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非水介质中酶学基本理论研究,包括酶学性质、 影响非水介质中没催化的主要因素以及酶作用动 力学;
通过对酶在非水介质中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阐明 非水介质中酶的催化机制,建立和完善非水酶学 的基本理论
利用基本理论来指导非水介质中酶催化反应的研 究和应用。
第二节 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与性质
酶活性部位与水溶液中的结构式相同。 有机溶剂中酶反应机制与水溶液中的酶反应机 制相同。如在有机溶剂中的酶促转酯反应遵循 米氏方程;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最大催化活力对 应的pH也是酶在水溶液中的最佳pH。
(三)有机溶剂中酶分子的柔性
在非水溶剂中酶所需的水能给予酶分子在构象上
有足够的柔性而使其具有催化活性。 酶分子的“紧密”和“开启”;两种状态处于一 个动态平衡,表现出一定柔性。 不同介质中酶活性中心的完整性相差不大,但酶 活力却相差4个数量级。因此认为酶分子的动态 变化很可能是主要因素。
2、酶的特异性发生变化
对于一个给定的酶来说,选择性被看成是酶的 固有特性,要改变其选择性,就要改变酶分子 自身,比如通过定点突变。只要酶是在水中发 挥作用,或者说当反应介质固定不变时,这一 概念就是正确的。但当酶催化过程是在有机溶 剂中进行时,当从一个溶剂中换到另一种溶剂 中时,酶的各种选择性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2、水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
是指由水和与水互溶的有机助溶剂(10~20%) 组成的反应体系,酶、底物、产物均能溶解于 该体系中。 主要适用于在单一水溶液中溶解度很低、反应 速度也很慢的亲脂性底物的生物转化。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二甲基亚砜(DMSO)、二 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二噁烷、 丙酮和低级醇。
一、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
(一)非水介质中酶的状态 固态酶:包括冷冻干燥的酶粉或固定化酶,它 们以固定形式存在有机溶剂中。 可溶性酶:包括水溶性大分子共价修饰酶和非 共价修饰的高分子-酶复合物、表面活性剂-酶 复合物以及微乳液中的酶等。
一、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
(二)活性位点和机制
在有机相中酶能够保持其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正胶束体系
反相胶束体系
反相胶束:在与水不互溶的大量有机溶剂中,加入表 面活性剂后形成的油包水的微小水滴。
常用表面活性剂:AOT [丁二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 Tween 酶被限制在含水的微环中,而底物和产物可以自由进出胶束。
小结
(二)气相介质的酶催化
指酶在气相介质中进行催化反应; 适用范围:底物是气体或能转化为气体的物质; 优点:某些酶在液相中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如酶和辅 酶的操作不稳定性,底物及产物的不溶性和酶的活性 被产物抑制等,而气相中的反应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3、水- 有机溶剂两相系统
指由水和疏水性较强的有机溶剂组成的两相体系。疏水 性底物和产物溶解于有机相中,酶溶解于水相中。 由于双相体系中的酶催化反应是在水相中进行,必须保 证反应底物和产物在酶与两相之间又良好的质量传递条 件,因此振荡和搅拌将是该生物催化反应体系中最重要 的参数。
常使用的水不溶性溶剂有烃、醚、酯等。一般应用于强 疏水性的底物,如甾体类、脂类和烯烃类生物转化。
刚性与柔性的动态平衡
紧密状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内的氢键 溶液中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之间所形成的氢键 使蛋白质分子内氢键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蛋 白质结构变动松散,呈一种“开启”状态。
(蛋白质与水分子之间)
二、非水介质中酶的性质
1、酶的稳定性提高
酶的热不稳定性分为两种情
况:一种是当酶处于高温中 随着时间延长逐步发生的不 可逆的失去活性;另一种是 由热诱导产生的瞬间和可逆 的酶分子去折叠。无论是哪 一种失活方式,水在其中均 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超临界流体介质中的酶催化
超临界流体指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的流体。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CO2、氟利昂(CF3H)、
烷烃类(甲烷、乙烯、丙烷)或无机化合物
(SO2、N2O)。酶在这些溶剂中就像在亲脂 性有机溶剂中一样稳定。
(四)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
指酶在离子液中进行催化作用; 离子液(Ionic liquids)是有机阳离子、有机阴离子 在室温下呈液态低熔点盐类。 特性:酶在其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区域选择性、 立体选择性、键选择性。
指酶在含有一定水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催化反应。
1、水不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微水有机介质体系)
2、水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
3、水- 有机溶剂两相系统;
4、胶束和反相胶束体系
1、水不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 (微水有机介质体系)
是指用水不互溶有机溶剂(含量>98%)取代几 乎所有的水,微量水一部分为酶分子的结合水, 才能保证其空间构象和催化活性。 酶以冻干粉或固定化酶的形式悬浮于有机溶剂 中,在悬浮状态下进行反应。 水不互溶性有机溶剂通常是烷烃类、芳香族化 合物、卤代烃、醚等。
4、胶束和反相胶束体系
反相胶束体系是含有表面活性剂与少量水的有机 溶剂系统。 当体系中水浓度高于有机溶剂时,形成胶束的极 性端朝向外侧,有机溶剂被包在胶束内部,称为 正相胶束。当体系中水浓度低于有机溶剂时,形 成胶束的极性端朝向胶束中部,而非极性端朝向 胶束外侧,水被包在胶束的内部,称为反相胶束。
一、非水相酶学的研究历史
ຫໍສະໝຸດ Baidu水相和非水相酶的催化反应
二、非水相酶催化的特点和优势
(8) 改变酶选择性,包括底物专一性、对映和区域选择性
三、非水相酶催化的主要类型
(一)有机介质的酶催化; (二)气相介质的酶催化; (三)超临界流体介质中的酶催化; (四)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
(一)有机介质的酶催化
非水相酶催化
Enzymatic catalysis in Non-aqueous system
内 容
第一节 非水酶学概述
第二节 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水对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影响
第一节 非水酶学概述
传统观念认为酶只能在水溶液中发挥作用,而一 旦和有机溶剂接触则失去活性。有关酶的催化理 论是基于酶在水溶液中的催化反应建立起来的。 但对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来说,水并不是一种适 宜的溶剂。许多有机化合物底物在水介质中难溶 或不溶。 是否可以在非水介质中能够保证酶催化?
四、非水相酶催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非水介质中酶学基本理论研究,包括酶学性质、 影响非水介质中没催化的主要因素以及酶作用动 力学;
通过对酶在非水介质中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阐明 非水介质中酶的催化机制,建立和完善非水酶学 的基本理论
利用基本理论来指导非水介质中酶催化反应的研 究和应用。
第二节 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与性质
酶活性部位与水溶液中的结构式相同。 有机溶剂中酶反应机制与水溶液中的酶反应机 制相同。如在有机溶剂中的酶促转酯反应遵循 米氏方程;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最大催化活力对 应的pH也是酶在水溶液中的最佳pH。
(三)有机溶剂中酶分子的柔性
在非水溶剂中酶所需的水能给予酶分子在构象上
有足够的柔性而使其具有催化活性。 酶分子的“紧密”和“开启”;两种状态处于一 个动态平衡,表现出一定柔性。 不同介质中酶活性中心的完整性相差不大,但酶 活力却相差4个数量级。因此认为酶分子的动态 变化很可能是主要因素。
2、酶的特异性发生变化
对于一个给定的酶来说,选择性被看成是酶的 固有特性,要改变其选择性,就要改变酶分子 自身,比如通过定点突变。只要酶是在水中发 挥作用,或者说当反应介质固定不变时,这一 概念就是正确的。但当酶催化过程是在有机溶 剂中进行时,当从一个溶剂中换到另一种溶剂 中时,酶的各种选择性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2、水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
是指由水和与水互溶的有机助溶剂(10~20%) 组成的反应体系,酶、底物、产物均能溶解于 该体系中。 主要适用于在单一水溶液中溶解度很低、反应 速度也很慢的亲脂性底物的生物转化。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二甲基亚砜(DMSO)、二 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二噁烷、 丙酮和低级醇。
一、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
(一)非水介质中酶的状态 固态酶:包括冷冻干燥的酶粉或固定化酶,它 们以固定形式存在有机溶剂中。 可溶性酶:包括水溶性大分子共价修饰酶和非 共价修饰的高分子-酶复合物、表面活性剂-酶 复合物以及微乳液中的酶等。
一、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
(二)活性位点和机制
在有机相中酶能够保持其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正胶束体系
反相胶束体系
反相胶束:在与水不互溶的大量有机溶剂中,加入表 面活性剂后形成的油包水的微小水滴。
常用表面活性剂:AOT [丁二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 Tween 酶被限制在含水的微环中,而底物和产物可以自由进出胶束。
小结
(二)气相介质的酶催化
指酶在气相介质中进行催化反应; 适用范围:底物是气体或能转化为气体的物质; 优点:某些酶在液相中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如酶和辅 酶的操作不稳定性,底物及产物的不溶性和酶的活性 被产物抑制等,而气相中的反应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3、水- 有机溶剂两相系统
指由水和疏水性较强的有机溶剂组成的两相体系。疏水 性底物和产物溶解于有机相中,酶溶解于水相中。 由于双相体系中的酶催化反应是在水相中进行,必须保 证反应底物和产物在酶与两相之间又良好的质量传递条 件,因此振荡和搅拌将是该生物催化反应体系中最重要 的参数。
常使用的水不溶性溶剂有烃、醚、酯等。一般应用于强 疏水性的底物,如甾体类、脂类和烯烃类生物转化。
刚性与柔性的动态平衡
紧密状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内的氢键 溶液中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之间所形成的氢键 使蛋白质分子内氢键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蛋 白质结构变动松散,呈一种“开启”状态。
(蛋白质与水分子之间)
二、非水介质中酶的性质
1、酶的稳定性提高
酶的热不稳定性分为两种情
况:一种是当酶处于高温中 随着时间延长逐步发生的不 可逆的失去活性;另一种是 由热诱导产生的瞬间和可逆 的酶分子去折叠。无论是哪 一种失活方式,水在其中均 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超临界流体介质中的酶催化
超临界流体指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的流体。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CO2、氟利昂(CF3H)、
烷烃类(甲烷、乙烯、丙烷)或无机化合物
(SO2、N2O)。酶在这些溶剂中就像在亲脂 性有机溶剂中一样稳定。
(四)离子液介质中的酶催化
指酶在离子液中进行催化作用; 离子液(Ionic liquids)是有机阳离子、有机阴离子 在室温下呈液态低熔点盐类。 特性:酶在其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区域选择性、 立体选择性、键选择性。
指酶在含有一定水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催化反应。
1、水不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微水有机介质体系)
2、水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
3、水- 有机溶剂两相系统;
4、胶束和反相胶束体系
1、水不互溶有机溶剂单相体系 (微水有机介质体系)
是指用水不互溶有机溶剂(含量>98%)取代几 乎所有的水,微量水一部分为酶分子的结合水, 才能保证其空间构象和催化活性。 酶以冻干粉或固定化酶的形式悬浮于有机溶剂 中,在悬浮状态下进行反应。 水不互溶性有机溶剂通常是烷烃类、芳香族化 合物、卤代烃、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