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研究
感恩是积极能动的内在力量,它能满足人与人归属的需要,打破现实中人们之间的围墙,使得人与人和谐相处,也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健全公民人格和营造和谐社会人文氛围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举措,从而使感恩教育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促进和谐校园目标的实现。
标签: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德育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感恩之心逐渐在淡化。对于饮水思源、“衔环结草”和“羊跪乳,鸦反哺”、“知恩不报非君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这些传统美德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很难认同了,他们觉得那些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进而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建设,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构建和谐校园,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感恩的涵义
“感恩”一词在西方与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密切相关,《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在西方本义上是感谢上帝赐予人类以生存的面包和水,后来扩大为社会成员要常怀一颗宽容与回报之心,记得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而忘却不快乐的事。
在中国文字中“恩”蕴涵这样的意味: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中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之情谊。《辞源》解释“感恩”为:感怀恩惠。三国志吴骆统传:餐赐之日,可人人别造,圈其燥潺,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说文解字》,感:动人心也;恩:惠也。《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就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原则,是礼仪之邦的重要意识,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感恩教育的涵义
感思教育是一种以现实的德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为切入点,以爱、关心、尊重、理解、责任等为价值取向,以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形成为目标,培养其感恩情感,发展个体的感恩行为能力,形成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回报的亲和态度和人格特征的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活动,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
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感恩教育就其内涵而言,作为一种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二是情感层面,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感恩教育并非游离于道德教育之外,而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感恩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感恩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因为感恩是人的思想行为之一,这种思想行为不是从外边强加给人的,而是内在于人的生存方式之中的。必须从人自身去寻找,从人的生存条件中去寻找。
1.自然性是人的基本属性。马克思说:“人直接的是自然的存在物”。“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因此,我们应感谢世界,感谢自然。远古的人们就认识了这个道理,每当播种或收获的时候,他们都要怀着敬畏的心情举行一些仪式,感谢大自然给他们以食物。古代人对自然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许多民族都有向土地獻祭的仪式,有的民族还献“血祭”,就是拿动物的身体甚至活人来向土地献祭,以感谢土地给人们的恩泽。
2.社会性是人的最重要的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社会的实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提供个人生存的条件,一是个体的人出生以后,只是具备了先天的生理条件,要真正成为社会的人,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一旦真正脱离社会,那他的生活也不是真正人的生活。个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才能互相满足其各自的需要。社会是人们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需要。不论是饮食男女的自然属性的需要还是心理情感、文化娱乐等的精神需要,都只有在同他人交往的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历史提供给他的社会条件,都要受到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
3.人的精神属性使感恩成为可能。这一属性不仅是感恩的重要根据,而且使感恩成为可能。如果说感恩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话,这种思想和行为必须是被人感觉和认识的,感恩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本能的或盲目的行为。
黑格尔说:“动物就不能说出一个‘我’字,只有人才能说我。”马克思在创造自己新哲学的时候,虽然批判了黑格尔把自我和自我意识看做是脱离人体而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错误,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认人具有自我意识。在感恩的问题上,人的精神(自我意识)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人需要向自然界感恩,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人只有和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需要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只有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美满。既然感恩是人的本质特征,那么,要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就必须树立感恩的理念,把握感恩的本质:感恩就是关爱世界,感恩就是回报社会,感恩就是奉献人生。人的精神属性,不仅能够使人们认识到感恩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为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就要抓住人的精神这一特点,利用一切手段,对人们进行感恩的思想教育。而这一切,都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慈悲的心。“感恩”这两个字的结构,都离不开心,都以心做基础。这说明,感恩与否,关键在于心。
(二)生活德育理论
生活德育是指利用生活中的道德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德育,包括将德育主体置于生活,德育目标贴近生活,德育内容源于生活,德育工作融入生活。学校生活包括三类:一是学校的日常生活,主要指非制度的人际交往和互动;二是学校的制度生活;三是学习生活。
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理应回归生活。高校开展感恩教育不要仅停留在课堂上,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方面的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着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加强实践。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感恩教育,就必须使感恩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人为什么要懂得感恩,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情感教育理论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施加各种积极的教育影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
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化,因此,感恩教育同样要关注学生道德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由于大学生的情感具有敏锐性和易感性,而且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学校中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而获得的,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的情感态度非常敏感,所以,感恩教育须通过多种形式的交往,使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