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风格课说课讲解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课件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396b8a0722192e4536f6d9.png)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21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22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23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 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 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 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园内亭馆楼榭 高低参差,曲廊 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留园以其独创 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的建筑 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 相间,令人叹为观止。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西园林特点:
①人工美
西 方
②形式美
园 ③必然性
林 ④明晰
①自然美
中 国 ②意境美 园 ③偶然性 林 ④婉约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颐和园 避暑山庄 拙政园 留园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 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 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 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 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 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 上地位显著。
《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第二单元 中国园林的风格
![《语文 基础模块》下册 第二单元 中国园林的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b5a403b5650e52ea54189895.png)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方案一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从文中了解中国园林的一些风格。
2. 了解引用等说明方法。
3. 体会语言典雅凝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内容的理解,诗文的引用使语言典雅却难理解。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教师结合诗文适当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
其中拙政园面积约有4万平方米,水面占3/5,建筑均濒水而立,朴素雅致,始建于明正德,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留园建于明嘉靖,以湖石峰12座著称。
如今都成风景名胜。
那么中国园林有怎样的特色呢?二学习课文1.作者简介。
2.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阅读课文。
教师: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
3.分别说明课文介绍了什么内容。
(1) 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之一:园有动静观之分。
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 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
之二: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
之三: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
之四:景物有仰观和俯瞰之别。
之五:景物要曲中取直,曲直自如。
之六:讲究以少胜多,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用有形之景借无形之景达到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目的。
之七:讲究简与深。
华丽难简,雅淡难深;还要讲究意境,注意隐显适中。
(2) 谈园林是综合性科学艺术,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
强调赏园需要丰富的生活、渊博的知识。
小结:取造园角度介绍园林风格,引导赏园之美。
三结合诗文理解语句四作业:找一个你所喜欢的中国古建筑,试着介绍一下它的特点方案二两课时。
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 通过亲自进行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指导(有条件的可以在机房上课)。
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中国园林的风格》知识分享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中国园林的风格》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b8afe2c69dc5022abea0009.png)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中国园林的风格》《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 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二、分析课文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
/2、分层第一部分(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国园林风格。
第2段:“静观”与“动观”。
园有动静观之分。
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
网师园为南宋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堂侧建有花园,名“渔隐”。
清乾隆年间,宋宗元购得重建,借渔隐原意改名网师。
后归瞿远村,再加修葺(qì),始成今状。
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8月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第3段:讲究诗情画意。
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
第4段: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
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
寒碧山庄——(现名留园)位在阊(chāng)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
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
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
中国园林的风格课说课讲解
![中国园林的风格课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73dc710cc22bcd127ff0c73.png)
断 桥 残 雪
24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25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 5段 山际安亭,水边留矶 → 仰视、俯视
26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6段
曲中寓直 曲直自如
曲折有度
27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7段 以少胜多
以有限面积 造无限空间
28
总结课文结构内容和语言特点
语 言 : 典 雅 凝 练
9
阅读提示
本文以漫谈的形式介绍 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虽 然主要是从造园角度加以 阐述的,但对如何赏园和 发现园林之美,有一定的 引导作用。作者强调园林 的欣赏与一个人的文化修 养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 我们应当学会鉴赏,但不 要刻意模仿。
10
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总起:第1段
分写:第2-8段 总括:第9段
31
教学反思
32
谢谢观赏
安达市职教中心:牟秀莲
33
11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 林的总体特点。
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 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
林的美?
12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阅读全文 →明确筛选要求 →确定筛选范围→筛选整合
13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 的总体特点。
15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9段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
16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2—8段)
1、“动静之分”的依据 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
2、要造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 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 哪些因素?
中职语文外研版职业模块《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外研版职业模块《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2ded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d.png)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陈从周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提高学生筛选、整合、把握信息的能力,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培养热爱中国园林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体味语言的简洁典雅的特点。
教学重点1.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提高学生筛选、整合、把握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热爱中国园林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体味语言的简洁典雅的特点。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文化形态有着共通的风格特征。
中国园林可以说是三维的中国画、立体的山水诗。
(多媒体展示园林图片)徜徉其中,我们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扑面而来,融合的文化元素让人身心放松,流连忘返。
今天,让我们进入陈从周先生营造的“文字园林”,理解中国园林的风格,感受且流连——一、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自称梓翁,室名“梓室”,园名“梓园”。
祖籍绍兴,出生于杭州,为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散文家和书画家。
他著有《说园》、《中国名园》、《苏州园林》、《园林谈丛》等古建筑、园林专著数十部。
二、梳理课文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1.作者从什么角度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的?明确:造园。
2.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
(第1段)明确: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归纳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2—9段)明确:①有动观静观之分(2)②讲究诗情画意(3)③讲究含蓄(4)④有俯仰之别(5)⑤讲究曲直相寓(6)⑥讲究以少胜多(7、8)⑦讲究意境(9)4.“动静之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
明确:依据:动静之分,要看园林面积大小庭院专主静观;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如苏州的网师园;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如苏州的拙政园。
5.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明确:处理好山、水、树的关系,会借景,能入画。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说课讲解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a481ba2de80d4d8d15a4fbd.png)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 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二、分析课文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
/2、分层第一部分(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国园林风格。
第2段:“静观”与“动观”。
园有动静观之分。
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
网师园为南宋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堂侧建有花园,名“渔隐”。
清乾隆年间,宋宗元购得重建,借渔隐原意改名网师。
后归瞿远村,再加修葺(qì),始成今状。
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8月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第3段:讲究诗情画意。
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
第4段: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
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
寒碧山庄——(现名留园)位在阊(chāng)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
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
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
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
中国古代园林说课课件
![中国古代园林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6580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a.png)
02
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
山石水木
总结词
山石水木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园林提供了自 然美的基础。
详细描述
山石水木是构成园林自然景观的四大要素。山石作为园林的 骨架,通常以假山的形式出现,起到划分空间、引导视线的 作用。水则能柔化空间,增添园林的灵动感。树木作为园林 的绿色基调,为园林带来生机与活力。
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自然美与人文 美的结合,追求“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强调“诗 情画意”的营造。
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沿革
形成期
商周至汉代,园林初创,以皇家 园林为主,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展期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私家园林逐渐 兴起,文人园林风格逐渐形成。
成熟期
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均 达到鼎盛,园林艺术风格日臻完善。
意境营造
总结词
意境营造是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所在,它通过借景、框 景等手法,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
详细描述
意境营造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之处,它强调的是 一种精神层面的感受。通过借景、框景等手法,将自然 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渗透,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 。这种氛围不仅能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还能深化他们 对园林艺术的理解与欣赏。在古代园林中,意境营造常 常与山水画、诗歌等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共同营造出一 种高雅的艺术境界。
借景
中国古代园林常常借助周围的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将其融入园中,使园内景 色与园外景致相互呼应,形成更加丰富和完整的景观效果。
对景
通过对景的设计手法,将不同景点相互呼应,形成对景关系,使游客在游园过 程中能够感受到景色的变化和对比。
虚实相生
01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课《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一)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课《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一)](https://img.taocdn.com/s3/m/f0b7f7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c.png)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课《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一)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国园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学习古代诗文与中式园林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学习不同风格的中国园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难点:理解古代诗文与中式园林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2分钟)
教师将一幅中国园林的画作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作中的特点。
2. 导入(3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
历史渊源,并介绍古代园林的主要特点。
3. 学习(3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中国园林,让学生了解中式园林的特点和表
现形式。
同时,教师辅导学生阅读与园林相关的古代诗文,让学生理
解其与中式园林的相互关系。
4. 练习(20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考察掌握的内容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总结,并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梳理。
四、教学媒体与工具
1. 电子白板。
2. 彩色课件。
3. 中式园林图片资料。
4. 古代诗文文献。
5. 练习题目。
五、教学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检测、小测验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2sd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2sd](https://img.taocdn.com/s3/m/eb57c863a98271fe910ef96c.png)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安达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牟秀莲单位安达市职教中心教者牟秀莲科目语文课题中国园林的风格课时一课时班级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3)把握文中重要信息,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自主阅读法、引导法、点拨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课件授课法。
情感目标热爱中国的园林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中国园林独特的风格和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教学难点涉及到多个段落内容的信息能正确的筛选和整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时间一、组织教学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二、导入新课二、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先欣赏几组图片,思考这是哪里的美景?是的,这是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的美景。
在初中时我们就曾随着叶圣陶老先生饱尝了那里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中国著名的园林学家陈从周来一起领略“中国园林的风格。
”看课件欣赏图片和回顾所学知识。
看课件展示,感受园林的美。
展示苏州园林图片以带学生走进美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时间导入新课2.作者简介:3.阅读提示:从造园角度阐述,语言典雅凝练。
介绍作者自读提炼了解文章内容和提出的要求。
1’2’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明确:总起(第1段);分写(第2—8段);总括(第9段).自读分析概括讨论,明确内容培养学生的自读和梳理文章思路7’四、速读全文,筛选整合信息四、速读全文,筛选整合信息(明确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有动静之分;讲究诗情画意;讲究“含蓄”;有俯仰之别;讲究曲中寓直,曲直自如;讲究以少胜多;讲究意境。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有丰富的生活,渊博的知识)品读、概括归纳,筛选,整合找准筛选范围,筛选出主要信息,自主讨论与教师一起归纳总结明确要求,培养筛选整合能力通过分析讨论整合信息5’7’2’五、研读风格,深化内容五、研读风格,深化内容1、“动静之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2.、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哪些因素?3、小组赏析其他风格,筛选整合。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37fed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e.png)
2013-06教学实践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文/张玉琴张治兰一、设计意图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以课文为“原点”进行“辐射”,通过网络和生活的典型图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探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由此引发鉴赏园林风格的兴趣,进而能对中国园林风格做简单的理性鉴赏。
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通过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描述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四、课型安排阅读指导课。
五、课时安排上机准备预习一课时;课文导读一课时。
(一)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网络查询中国名园景色图片,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美图做点评。
课前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梳理并整理文章主要内容,抄写表达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网上搜索。
(1)园林的定义。
(2)查找中国四大名园以及有关图片。
(3)选取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根据课文分析图片体现出怎样的园林风格,制作图文卡片发至老师的QQ邮箱。
(4)利用网络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二)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1.学生自学成果展示交流(分组研讨)。
(1)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2)诗文理解质疑,解疑。
教师指导帮助。
(3)个人展示图片,朗读相对应的文字;小组内展开研讨,选出图文分析最到位的作品。
教师现场制作PPT,展示各组优秀作品;学生再读课文,朗读描写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图文品评。
欣赏美图,作者自己朗诵鉴赏文字,其他同学做评价,修改或者补充,教师点拨。
重点突出以下几点:(1)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以动观为主,景观为辅。
或静中生趣,或移步换景。
(2)富有诗情画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含蓄。
(4)俯仰有别,曲直相对。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稿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24e96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d.png)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稿《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稿化德县职业技中学袁津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园林的风格》。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论要求,坚持“低难度、高品位”的教学思路,针对本文的特点及单元教学要求,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时数和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中国园林的风格》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筛选整合信息”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阅读把握文中重要信息,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阅读科学类文章要求能够把握文中重要信息和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基于此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如下:1、知识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能力目标: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中国的园林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园林的风格》是一篇科学类文章,文笔优美,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根据中职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水平及大纲要求,侧重学生具有整合筛选信息的实用阅读能力。
在对本课的设计上,不拔高、不加深,以真正的实现学生能鉴赏品味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结构,通过学习后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为重点。
但有的时候要筛选的信息并不在一个段落里,这时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便是难点。
四、说学生今天我上课的班级是高一年级。
学生具有很强的运用电脑的能力。
他们通过《基础模块》上册的学习,大部分已经掌握“梳理文章思路”、“把握内容要点”、“体察作者的情感”这三种实用阅读能力,理解文本内容是相当轻松的,而且他们对说明文并不陌生,在初中就学过《死海不死》、《苏州园林》等科学类文章,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但还没有学习更高一种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这些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完整版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完整版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cf6482804d2b160a4ec0c0.png)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化德县职业中学袁津津(46号)一、教学创意设计《中国园林的风格》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筛选整合信息”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阅读把握文中重要信息,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以课文的“原点S通过研究,让学生感性地把握“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山此引发对园林的了解兴趣,对园林布局的探究兴趣。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信息,筛选、整理。
山此,曲“原点” 进行“辐射”,学生对园林风格的理解和赏鉴由课内转向课外。
所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同时圉绕“丰富多彩的园林文化”查找以下资料:1、园林图片荟萃;2、园林的定义.园林的故事;3、著名的“园林”知多少;二. 教学目的设计《中国园林的风格》是一篇科学类文章,阅读科学类文章要求能够把握文中重要信息和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基于此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LI标具体化如下:1、知识H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能力H标: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本文说明方法。
3、情感目标:热爱中国的园林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本文文笔优美,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根据中职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水平及大纲要求,侧重学生具有整合筛选信息的实用阅读能力。
在对本课的设计上,不拔高、不加深,以真正的实现学生能鉴赏品味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结构,通过学习后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为重点。
但有的时候要筛选的信息并不在一个段落里,这时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便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设计.讨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读、设疑、我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论为主线,提倡研究学习,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和感悟能力。
我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点拨法(给学生以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要求)1讨论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讨论2.)增强合作意识,能够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中国园林的风格定
![中国园林的风格定](https://img.taocdn.com/s3/m/a7ec92f1b52acfc788ebc919.png)
(1)、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中国有名园林学家。中国有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本文节选自《说园》本书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种等诸方面皆有独到精粹之看法。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总起:第1段分写:第2-8段总括:第9段
(3)速读课文,挑选整合信息
要看园林面积大小
2、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境地,在光景布局上应当考虑哪些要素?
办理好山、水、树的关系,会借景,能入画
简以救俗,深以补淡,笔简意浓,画少气壮,艳而不俗,
淡而有味。——境界
3.研读风格,深入内容---小组赏析其余风格挑选整合信息。(4段)
委婉、回味无穷
佳人峰立峰鸳鸯厅
特点:白皮松、梅、水
教课内容
时间分派
教课活动设计
说明文基本知识
一、定义
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讲解事物、说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经过对实体事物的讲解,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令人们对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观点、特点、根源、演变、异同样有所认识,进而获取有关的知识。
二、种类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
一、导语
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朝皇帝夏季避暑和办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有名的古代帝王宫苑。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朴实明亮,自然精致,风格独具,誉为“园中精髓”。留园建于明嘉靖,有湖石峰12座著称。此刻都成景色名胜。那么中国园林有如何的特点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美
2
欣赏美
3
欣赏美
4
欣赏美
5
欣赏美
6
苏州园林
务必使游览 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 画。
7
中国园林的陈风从格周
安达市职教中心 牟秀莲
安达市职教中心:牟秀莲 8
作家作品
陈从周(1918-2000),中 国著名园林学家,散文家和画 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本 文选自《说园》。本书对造园 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 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诸 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 。
29
中国园林的风格
陈从周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1)
总
有讲讲 有 讲 讲 讲
动究究 俯 究 究 究 静诗含 仰 曲 以 意
分
之情蓄 之 中 少 境
分画⑷ 别 寓 胜 ⑻
⑵意
⑸ 直多
⑶
⑹⑺
丰富生活 渊博知识
(9)
总30
课后作业
利用电脑查找中国园林的图 片,看看所搜索到的图片体现了 哪些园林风格。 美人峰
意 境
艳而不俗,
淡而有味。
20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小组赏析其他风格 筛选整合信息。
21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小组赏析其他风格
筛选整合信息。 4段 含蓄、耐人寻味
立美 峰人
峰
鸳 鸯 厅
22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小组赏析其他风格 筛选整合信息。 4段
特色:白皮松、 梅、水
23
雷 锋 夕 照
平湖秋月 南屏晚钟
断 桥 残 雪
24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25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 5段 山际安亭,水边留矶 → 仰视、俯视
26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6段
曲中寓直 曲直自如
曲折有度
27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7段 以少胜多
以有限面积 造无限空间
28
总结课文结构内容和语言特点
语 言 : 典 雅 凝 练
15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9段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
16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2—8段)
1、“动静之分”的依据 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
2、要造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 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 哪些因素?
17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2段
“动静之分”的依据 是什么?具体如何处 理。
要求:四字词语,总体特点 ↓ 范围:文章第一段 → 筛选、整合
14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2---8段 2、归纳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有讲讲 有
动 静 之 分
究 诗 情 画
究 含 蓄 ,
俯 仰 之 别
⑵意耐 ⑸
讲 究 曲 中 寓 直
讲讲 究究 以意 少境 胜⑻ 多
⑶人
曲⑺
寻
直
味
自
⑷
如
⑹
31
教学反思
32
谢谢观赏
安达市职教中心:牟秀莲
33
11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 林的总体特点。
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 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林的美?
12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阅读全文 →明确筛选要求 →确定筛选范围→筛选整合
13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 的总体特点。
静:有驻足的观赏点
动:有较长的游览线
18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2段)
庭院 → 静观
网 师 园
小园 → 静主动辅
拙 政 园
大园 → 动主静辅
19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3段 8段
2、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
境界,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处理好山、水、树的关系,会借景,能入画
简以救俗,
深以补淡, 笔简意浓, 画少气壮,
9
阅读提示
本文以漫谈的形式介绍 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虽 然主要是从造园角度加以 阐述的,但对如何赏园和 发现园林之美,有一定的 引导作用。作者强调园林 的欣赏与一个人的文化修 养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 我们应当学会鉴赏,但不 要刻意模仿。
10
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总起:第1段
分写:第2-8段 总括:第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