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2(2021新版)

合集下载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设计和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建筑防火设计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建筑防火设计在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一些常见问题也随之出现。

本文将针对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

一、常见问题分析1.缺乏全面的防火设计规定在一些建筑设计中,往往缺乏全面的防火设计规定,导致了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无法有效地进行防范和应对。

这往往是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导致了防火设计方面的疏忽。

2.建筑物结构不合理3.缺乏有效的应急通道设计4.材料选用不当二、优化措施探讨针对建筑设计中缺乏全面的防火设计规定的问题,可以加强防火设计规定的制定和执行。

建立健全的防火设计规范和标准,明确防火设计的要求和要点,确保防火设计工作能够得到充分重视和执行。

针对建筑物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可以优化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火灾的可能性,合理设置防火分隔和防火墙,以及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势和扩散,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针对缺乏有效的应急通道设计的问题,可以加强应急通道的设计和建设。

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火灾疏散的重要性,合理设置应急通道和疏散出口,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4.合理选择防火材料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防火设计规定、优化建筑物结构设计、加强应急通道设计和合理选择防火材料等措施,确保建筑防火设计工作能够得到充分重视和执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充分重视建筑防火设计工作,切实加强防火设计规范和标准,促进建筑防火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新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之浅谈(2021年)

新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之浅谈(2021年)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新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之浅谈(2021年)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新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之浅谈(2021年)2006年12月1日,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替代了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GBJ16-87)并正式实施。

新《建规》的实施,是中国建筑行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消防部门的一件大事。

结合在建筑消防审核工作实践中的体会,笔者试将新旧《建规》进行了一番对比,针对新旧《建规》之间的传承、变化情况,简要地总结如下:一、保持了规范的原体系和框架。

由于我国建筑防火方面的规范已基本形成相对独立的较完整的体系,为保证我国规范本身的延续性和现行体系不受较大干扰,尽管各国均已开始对原有规范进行必要的革新,但新《建规》仍对旧《建规》的总体框架,未作根本性改动,而对其中有些章节和条款位置,做适当调整。

在内容上协调好与国家其他工程建设标准,特别是与专业防火设计规范的关系,调整不同类型建筑的防火、灭火设施设置要求,重点解决规范本身用词用语、单位符号前后不统一、不规范的内容以及规范规定本身不协调的内容;规范中不适应经济发展规模需要和国家节能、环保、土地等政策,及与实际使用情况明显不适应的内容;规范中与其他主要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规定不一致的内容;根据加强灭火设施、减少报警设施设置、提高投资效益的原则,调整、充实灭火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设置范围,以尽可能地适应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防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投资效益。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472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说明: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

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工程的施工、服务和管理。

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

传统规范是规定建筑设施的结构要求、耐火要求、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等;也可以说,传统的建筑防火规范和设计方法,仅规定了防火设计必须满足的各项设计参数指标,而对具体建筑物要达到的总的安全目标不予要求,也不进行评估。

建筑设计者和规范执行者几乎不需要消防安全工程所要求的特殊技术能力,都是依据详细的规定开展他们的工作,对规范不能有任何偏离,即使违规设计微不足道。

这种规范的优点是清楚明了,没有为不正当的验收评估留有余地,但其缺点是它使建筑设计千篇一律,因此阻碍了新材料、新产品、新施工技术或者创新设计的采用,很难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

而性能化规范,则是只确定建筑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或设计性能,规定一系列性能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性能准则及设计准则,且一般附带一个指导性的技术文件。

这种规范可以针对不同的建筑物确定不同的安全水平,使规范使用者具有很大的弹性,解决传统规范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同时要求规范使用者需要经过专门的严格训练,并要有不同建筑物的火灾大小数据以及大量建筑材料的燃烧特性数据、专门的设计和评估工具等作为支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1年最新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1年最新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1年最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21年最新版)目录:3.1 火灾危险性分类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3.3 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3.4 厂房的防火间距3.5 仓库的防火间距3.6 厂房和仓库的防爆3.7 厂房的安全疏散3.8 仓库的安全疏散3.1 火灾危险性分类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3 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生产工艺、物流要求等因素确定。

3.4 厂房的防火间距厂房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5 仓库的防火间距仓库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6 厂房和仓库的防爆厂房和仓库的防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生产工艺、使用物质的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确定。

3.7 厂房的安全疏散厂房的安全疏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

3.8 仓库的安全疏散仓库的安全疏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

3.1.2 当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的生产时,应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来确定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

如果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但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来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者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者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2参考文本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2参考文本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2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2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二)火灾烟气产生的特性火灾烟气是一种混合物,由于它的减光性、毒性和高温的影响,使得烟气对火灾中被困人员生命的威胁最大。

1.火灾烟气的来源火灾烟气一般来源于:1)可燃物热解或燃烧产生的气相产物2)由于卷吸而进入的空气3)多种微小固体颗粒和液滴2.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减光性一般根据测量一定光束穿过烟场后的强度衰落值来确定。

设I0位易光远射入长度给定的空间的强度,I为射出强度,其比值I/IO成为该空间的透射率。

透射虑倒数的常用对数成为烟气的光学密度。

即:D = lg(I0/I)而单位长度光学密度:D0 = lg(I0/I)根据BeerLambert定律:I = I0×exp(- KC)式中:KC—减光系数KC = - ln(I/IO)/LKC = 2.303D0由于烟气的减光性的作用,人们在有烟场合下的能见度必然下降。

烟气的减光性对人员的安全疏散构成严重威胁。

3.烟气的毒性火灾中具有毒性的烟气,最普遍的是CO。

火灾中死亡人员一般是CO中毒。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文解读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文解读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图文解读新版《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图文解读新版《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即将在2023年5月1日执行。

与《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相比,新版的变动较大,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注意了!至于新版到底进展了哪些变化和调整?进展了详细整理:一、增加了两个章节,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新版《建规》合并了旧版《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同时,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构造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标准了木构造建筑的防火要求,并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不仅如此,新《建规》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还适当进步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并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展平安疏散时的防火要求,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程度蔓延的相关要求。

二、外保温系统的5个关注点1.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注释:A级材料属于不燃材料,火灾危险性很低,不会导致火焰蔓延,因此在建筑内外保温系统中,尽量选用A级保温材料。

2.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3.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4.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好性不应低于0.5小时。

5.在保温系统中每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300毫米且燃烧性能为A级的程度防火隔离带。

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毫米,其它层不应小于5毫米。

三、独设的“灭火救援设施”专章,补充了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供消防人员救援进入的窗口等内容1.以下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2.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并对消防电梯的技术指标等提出要求;3.补充的`灭火救援设施内容:1)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米;2)建筑高度不大于50米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间隔和场地的总长度要符合标准规定。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应用探讨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应用探讨



≮ 防饕理i 囊 磷究
建 筑 性 能 化 防火设 计 技 术 应 用 探 讨
范 平安
( 南省 消防总队 , 南 郑 州 40 O ) 河 河 5 O 8

要 : 对 当前 大 量 建 设 的 高层 、 下 、 空 间 、 结 构 、 针 地 大 钢
( ) 制 软 件 , 用 共 享 。对 特 殊 建 筑 的分 类 , 用 6编 应 适 的技 术 条 件 , 以及 各 种建 筑材 料 、 筑 构 件 、 饰 材 料 、 建 装 电 线 电缆 、 具 燃 烧 、 员 特性 、 全 疏 散 技 术 数 据 , 照 实 家 人 安 参 验结 果 , 成 数 据 库 软 件 , 制 指导 建 筑 性 能 化 防火 设 计 。
要有 统 一 的标 准 来 解 决 特殊 建 筑超 “ 范” 带 来 的 规 所

系列 防火 安 全 技 术 难 题 , 能 因 长 期 不 出 台 标 准 而 阻 不
碍 经 济建 设 发 展 , 不 能 以 牺 牲 人 们 的 生 命 为 代 价 盲 目 也 无 序 地建 大 型 建 筑 、 设 防 的特 殊 建 筑 。可 从 以 下 几 个 难
方 面 , 出规 范建 筑 性 能 化 防 火 设 计 工 作 的 对 策 , 索 解 决 大 提 探 型 现 代 化 建 筑 与 防 火安 全 之 间 矛盾 的有 效 途 径 。 关 键 词 : 能化 设 计 ; 范 ; 估 ; 殊 建 筑 性 规 评 特 中图分类号 :9 。 X 2 TU9 2 7 文 献 标 志 码 : B
( ) 鉴 发 达 国家 应 对 特 殊 建 筑 的 特 殊 措 施 和 规 范 2借 标 准 , 制定 适 应 我 国经 济 、 会 发 展 需 要 的 , 特 殊 建 来 社 对

建筑防火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对于建筑物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
防火设计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如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的设计、火灾安全通道的设
置等。

在建筑防火设计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是如何选择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防火能力对建筑防火设计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应该尽量选择防火等级高、难燃等级高的建筑材料。

这样可以提高
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此外,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还需要考虑其环保性、耐用性等因
素。

其次是建筑结构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物的防火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建
筑结构设计中,应该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合适的材料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提高建筑物的
耐火能力。

此外,在建筑防火设计中还要考虑建筑物的通风、排烟等问题,以增加人员疏
散的时间。

第三是建筑防火通道的设置。

建筑防火通道是建筑物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在建筑防
火通道的设置中,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大小、使用功能等因素进行设计。

比如,在一些高层
建筑中,应该增加防火楼梯,方便人员疏散。

在建筑防火通道的设计中,还应该采用防火
门等装置,以尽量降低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最后是对建筑防火设计的监管。

建筑防火设计需要有严格的监管机制。

在监管方面,
应该严格按照建筑防火设计的相关标准来执行。

如果发现建筑防火设计存在问题,应该及
时进行整改。

同时,对于违反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的行为,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罚。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_1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_1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摘要:为科学合理地实现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目标,保障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笔者通过学习《XX省建设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应用导则》,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解,并与传统的按照规范条文进行防火设计的“处方式”规范设计理论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性能化”设计的优点。

另外,文章还指出了“性能化”防火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对该设计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性能化处方式建筑工程防火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

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

因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

性能化设计规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3、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4、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035-62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引言目前,我国建筑防火设计是依据有关《规范》进行的,这种设计被称为“规范化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设计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建筑所表现出的“形式多样、功能复杂”的特点。

从80年代开始,国际建筑界和火灾科研界已有许多学者在倡导“性能化防火设计”也可称之为“火灾安全工程设计法”。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使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更合理,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消防投资费用,使火灾防治方案更为科学、经济。

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必要性和步骤经济不断发展,火灾是难免的。

减少火灾及其损失每一项的设计方案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我们只是在寻找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案。

实践证明,性能化设计在现阶段是比较灵活合理的一种设计方法,更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需要。

(一)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的特点:外观体量的庞大化、摩天化,显示了现代建筑的雄伟和神奇,各类功能场所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建筑群,甚至一个超大规模的建筑物,建筑高度不断增高,这给消防灭火的登高作业、内攻侦察、火场供水等都带来了不少困难。

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在不断地提高,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也逐渐加大。

在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防火设计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只有满足相应标准,方可验收成功,从而更好地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

因此,设计者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防火方案,不仅要加强防火系统的设计工作,同时也要实现防火设备的合理分配,如此才可以提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能。

文章结合当前建筑防火设计的不足,分析了现代建筑火灾形成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建筑防火设计要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来解决建筑设计的防火措施,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居民的安全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设计;问题;对策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房屋建筑在高度上越来越高,且民用建筑的人员密度高,如果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相较其他灾害种类而言,火灾的发生是最常见且频繁的,并给社会和人们的安全及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和困扰。

所以,为了给居民创造一个相对较安全的生活环境,需要做好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来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因此积极加强对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建筑火灾发生的特点现在建筑造型复杂,楼层较高,很多人在追求建筑的个性舒适,往往很容易忽视防火这方面的设计,再加上现代光纤、电缆等设施,以及各种杂物的堆放,使得近年来建筑火灾频发,而一旦发生火灾,建筑内没有防火设计的话,从外部很难进行灭火,使得消防救援难度的增加,使得建筑内人员的逃离难度加大。

大多现代建筑横向与纵向设计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很难逃离出去,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动乱,造成踩踏等情况的发生。

很多建筑材料一旦燃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人类一旦吸入会产生中毒现象,再加上很多建筑材料有助燃的特性,会加剧火势的蔓延。

2.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2.1 总平面防火总平面防火就是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途径防火性能,地形地势等综合因素,对整个建筑物的防火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确保整个建筑物的防火水平得到有效增强,同时也应该满足建筑防火的设计要求避免因为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过密而导致火灾蔓延迅速,或者是产生火灾爆炸等危险,通过合理的建筑消防空间布局,也可以为消防车救援提供充足的空间,为消防救援,提供宝贵的时间。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与传统防火设计方法的区别及慨念-云南和亚(王继业)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与传统防火设计方法的区别及慨念-云南和亚(王继业)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与传统防火设计方法的区别及慨念第一节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概念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简称为性能化防火设计或性能化设计(Perfomance-based Design)。

一、处方式的防火设计(Prescriptive Design)详细地规定了防火设计必须满足的各项设计指标或参数,设计人员只需要按照规范条文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不用考虑所设计的建筑物具体达到什么样的安全水平,有些像医生看病开处方一样,这种设计方法被称为“处方式”的设计方法,也有的人称之为“规格式的”、“规范化的”或“指令性的”设计方法。

优点:处方式的防火设计规范,是长期以来人们与火灾斗争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防火灭火经验的体现,同时也综合考虑了当时的科技水平、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国外的相关经验,这种规范清楚明了、简单易行,对设计和验收评估人员的要求不高,能够满足大多数规模或功能等要求较简单建筑的设计与监督需要。

因此,处方式的防火设计规范,在规范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种复杂的、多功能的大型建筑迅速增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建筑结构形式不断涌现,都对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①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②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③结构形式的个性化;④中庭类建筑的出现。

处方式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①处方式的防火设计规范,通常都详细地规定了设计必须满足的各项设计指标或参数,这严重束缚了建筑师和设计人员的创造性,限制了新技术的应用,往往导致设计千篇一律。

②尽管规范的规定是按照建筑的用途、规模、结构形式等进行划分的,但是不能否认这只是在某一范围内对各个不同的建筑物比较粗的划分。

这使得在规范应用中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偏差,对一些建筑物要求过严,而对另一些建筑物则过松。

基于韧性的建筑设计防火技术的探讨王振艳

基于韧性的建筑设计防火技术的探讨王振艳

基于韧性的建筑设计防火技术的探讨王振艳发布时间:2021-11-23T06:59:49.0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5期作者:王振艳[导读] 近年来,城市火灾发生率没有明显下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城市火灾发生率没有明显下降。

2018年1月至10月,全国共报告火灾197 500起,造成1 082人死亡,69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5.09亿元。

火灾事故频发表明,我国城市防灾仓储建设未能有效吸收以往火灾事故的经验。

如何通过火灾事故的反思性调查来提高城市的消防和抗灾能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基于韧性;建筑设计;防火技术1韧性的内涵韧性理论起源于自然生态学领域,是从美国生态学家霍林的“适应性循环”概念出发发展而来的,这一概念指的是一个系统在对外部冲击作出反应时吸收压力的能力,并迅速返回平衡状态,使系统保持稳定。

其中,生态复原力被认为是系统形成新的循环稳定状态的能力,而社会生态复原力被认为是系统具有更复杂的多因素适应能力和形成动态和可持续状态的能力。

伴随着全球变暖、污染、城市扩张、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等现象,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在应对灾害风险方面的脆弱性就显现出来了。

因此,抗灾理论的思想逐渐应用于城市防灾减灾领域,重点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实现新的稳定状态,而不仅仅是抵御灾害。

旧城的复原力是指一个城市应对一系列冲击的复原力和复原力,这些冲击将外界引入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

2建筑消防韧性特征作为一个系统,建筑物的抗御能力特性与抗御能力强的城市基本一致。

当建筑物着火时,强调其内部系统在没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适应灾后情况,基本上能够在火灾发生前保持原状。

通过快速激活系统内部组件的功能结构和完整的灾难帮助系统来实现自适应和修复,以保持其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行。

在应对过程中不会发生二次灾害,整个建筑物也不会遭到破坏,灾后恢复时间和程度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021年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研究论文

2021年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研究论文

2021年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研究论文1前言如果说纳米技术使新材料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飞跃,那么也可以说性能化设计方法将开创消防科技的新局面。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概念性能化消防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与“处方式”设计相比较,性能化设计方案更关注是否能够实现“保证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不受火灾烟气影响”这一“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排烟量。

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论证,能够提供比之处方式的消防规范更为安全的设计表现效果,比较起来,性能化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成本有效性,设计选择多样性及设计效果更为优化性的特点。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确认危害,第二是明确设计目标。

具体来说,它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建筑物外部特征,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

从而针对每种危害或者每个设计区域选择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及面积的限制,同时提供了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2(2021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77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2(2021
新版)
(二)火灾烟气产生的特性
火灾烟气是一种混合物,由于它的减光性、毒性和高温的影响,使得烟气对火灾中被困人员生命的威胁最大。

1.火灾烟气的来源
火灾烟气一般来源于:
1)可燃物热解或燃烧产生的气相产物
2)由于卷吸而进入的空气
3)多种微小固体颗粒和液滴
2.烟气的减光性
烟气的减光性一般根据测量一定光束穿过烟场后的强度衰落值来确定。

设I0位易光远射入长度给定的空间的强度,I为射出强度,
其比值I/IO成为该空间的透射率。

透射虑倒数的常用对数成为烟气的光学密度。

即:
D=lg(I0/I)
而单位长度光学密度:D0=lg(I0/I)
根据BeerLambert定律:
I=I0×exp(-KC)
式中:KC—减光系数
KC=-ln(I/IO)/L
KC=2.303D0
由于烟气的减光性的作用,人们在有烟场合下的能见度必然下降。

烟气的减光性对人员的安全疏散构成严重威胁。

3.烟气的毒性
火灾中具有毒性的烟气,最普遍的是CO。

火灾中死亡人员一般是CO中毒。

还有许多高分子聚合物的燃烧释放出有毒气体。

火灾中缺氧仅是一种特殊情况,并不常见。

烟气的毒性不仅来自气体,也来自悬浮固体颗粒和吸附烟尘粒子上的物质。

4.烟气的高温
一般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

人在高温下个人承受极限时间:5-10分钟。

但目前火灾危险评估数据为: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安全温度为:65100℃
(三)烟气的流动
根据流体的特性,流动烟气的宽度一般等于空间的宽度。

由烟气流动的质量守恒可得:
Q=B×hy×wsy(m3/s)
式中:Q空间流动烟气的体积流量
B—空间宽度(m)
hy—烟层厚度(m)
wsy—烟气水平流动速度(m/s)
∴wsy=Q/B×hy
由力学平衡式得:
(ρkρy)ghy=ζ(ρywsy)/2
式中:ρk—空间的冷空气密度
ρy—空间的烟气层的平均密度
ζ—折算系数
∴(ρkρy)ghy=ζρy/2*(Q/Bhy)2
由实验得ζ=0.9
∴hy=0.9[(273+tk)/(tytk)]1/3*(Q/B)2/3
式中:Q空间烟气的平均流动速度(m/s)
tk空间的冷空气的温度(℃)
ty空间流动的烟层的平均温度(℃)
四、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火灾安全工程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的建筑物,建立火灾模型,用工程学的方法加以解析,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

近年来已经开发的火灾模型有许多中,但设计方向大致有两个。

一是采取既定的设计方案,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设计,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

二是调用“人员及建筑物”在火灾时的反应状况,对设计结果进行估算。

后者的设计方向较为理想化,但因为火灾场景
的设定数据比较难以确定,现有数据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而且现阶段已确定的数据,可靠性没有保证。

建筑火灾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现阶段,这种设计方法较难实现。

因此,就其可行性而言,一般选用既定的工程学设计方法,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加以计算,并对结果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五、我国性能化设计的现状及前景
《高规》第1.0.5条: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防火应对特殊的防火设施进行专题研究,并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就是针对现代建筑“摩天化”的特点而提出的。

而专家论证的本质就是一种性能化设计。

我国自90年代以来,摩天大楼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升起;火车站、飞机场和大型集贸市场等大空间建筑层出不穷;智能建筑也在一些发达地区不断兴起。

但消防法规的建设却显得滞后。

所以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迫切地呼唤消防设计的改革。

在我国,此项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推进:
用现有的规范对给定的建筑作出符合规范的消防设计,而后,
在“规范化设计”的基础之上,对既定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案,运用工程学理论加以确证。

所以第一步骤可以称之为“规范化设计”和“性能化设计”的结合。

以工程学理论为指导,对指令性规范作出合理的修改,制定“性能化规范”。

如前所述,对火灾场景的设定在现阶段还不能实现,对于模型的建立只能是向“按部就班”的方向发展,制定一部以性能为基础的规范还是有必要的。

通过计算机这一工具,建立火灾场景模型。

要建立火灾场景模型,其工作量十分繁重。

所以必须有数据库来支持,而且,其中的数据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六、结束语
本文中所提到的“性能化设计”,也仅限于民用建筑,避免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先天不足,减轻了日后防火工作的压力;火灾场景模型的建立,为将来的火灾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火灾蔓延的场景预想,也为灭火预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性能化设计将消防工作一体化,真正的做到:“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