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场地的主题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从工业废弃地到游憩场所的景观改造研究
![从工业废弃地到游憩场所的景观改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90b8325727a5e9856a61ec.png)
从工业废弃地到游憩场所的景观改造研究
李晓鹏 1袁艳艳 2
f 1 . 河南瀚景 园 林规 划设 计有限公 司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2 . 河南万绿 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 司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擅要 :在城 市化进程的脚步不 断加快的今天 ,由于级差地租的作用和城市土地的稀缺 ,人们对城市 中公共游憩空间的需求显得越发 紧张 .游憩功能已成为城市
这种休 闲需求更为明显。而城市游憩用地也
凭借 其舒 适优美 的环境为 人们 提供 了一个 集休 闲、娱乐 、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场所 。
人们 所追 求 的就 是忙碌生 活 中的一 种惬 意 感 ,这种 感觉首 先通过 优美 的环境 体现 出 来 。景观主义在这里表现得尤为重要 。包括 大地 艺术 在 内的许多美学 模式被人 们提 出 并付诸实践 ,I R g  ̄ T不错 的效果。例如 ,罗
“ 再生 ” 随着 人们 闲 暇时间 的增多及 生 活压力
伯特 ・莫里斯利用矿坑创作 的名为 “ 无题 ” 的露天剧场 ;密歇尔 ・海泽利用伊利诺斯矿 山上 的废渣塑造了五个巨型动物形体 , 称为 “ 古冢 象征雕塑” 。一方 面通过景观生 态学 手段 的处 理改善 了长期 遭受污染 的恶劣环 境 ,包括水质、土壤 、空气等因素 ,我们称 之为 “ 生态再生” ;另一方面独特的工业景 观 的创意过 程还会 改变人 们对 曾经废 弃工 业用地的印象 ,重新接受并融人这个环境 , 我们称之为 “ 精神再 生” 。 三 、总 结 工业废弃地改造 , 不仅是改变一块 污染 重生的土地 。 或保留工业遗迹 以供后人 了 解 工业历史 , 也不单纯是景观 的介入和生态技 术的引入 , 更多是通过包含公共艺术在 内的 综合手法的运用,为这 空间寻找与当下丰 富、多维 的现代生活之阊的持续性关联 。 这 才是一种真正的激活 。 将原本失去活力 的工
环境生态恢复案例
![环境生态恢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d12fe66a6c30c2259019e71.png)
城市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已有 495 次阅读2013-4-27 10:57 |城市, 恢复摘要: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影响城市形象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利用市夏桥工业遗址公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的必要性。
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场地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可满足该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重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景观设计0 前言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区域大量的土地被废弃、闲置。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破坏生态,影响城市景观,而且也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
城市废弃地是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它的景观改造是每个城市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在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如何通过生态化的景观设计手法改造这些废弃地,使其从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变“废品”为“珍宝”,在不断更新的城市秩序中获得新生,是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1 城市废弃地改造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城市废弃地的首要问题是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破坏,其次便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如何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形象、同时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类型是一个挑战。
景观设计理论与景观生态恢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设计、改造、管理、保护、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对城市废弃地的景观恢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恢复理论包括改良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恢复生物学潜力。
国外有许多对城市废弃地进行成功改造的项目,例如著名的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就是将一个工业化时期遗留下来的废弃工厂改造成具有历史气息的生态公园,在生态恢复的同时保留了场地的历史特征,将景观与生态很好地结合起来,在那里,废弃的建筑和铁路都成为景观构成的重要元素。
由废弃到景观的重生——以埃姆舍景观公园国际建筑展为例浅析废弃景观设计
![由废弃到景观的重生——以埃姆舍景观公园国际建筑展为例浅析废弃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efbb6e1ed9ad51f01df2e7.png)
整个公园分为四个景 观层面 :一 ,铁轨公园结合高架步 道构成 了公园中的最高层 ,不仅是景区 内部的散步通道 ,还 建立 了各个市区间的联系 ,增强 了开放性空间的功能。二 ,
在 公 园 的 底 层 是 水 景 观 层 ,利 用 废 水 排 放 渠 收集 雨 水 ,雨 水
个 煤 矿 的 电梯 机 房 ,现 在 是 为 儿 童 和 成 人 的互 动 的探 索 的
3综合 区域发展 . 建 筑 展 的核 心任 务 是 在 区域 基 础 上 协调 发 展 ,针 对 性 地
在 鲁 尔 区 的 整 体 重 建 。 其 建 筑 展 的 主 题 是 “ 合 的 区 域 发 综
展 ”和 “ 筑 文 化 ” 。战 略 规划 包 含 以下 4 基 本 要 素 : 建 个
①借助水上公园 ,老艾美溪运河系统 的生态再生 ; ②海滨
见 证 该地 区的 工业 历 史 的 花 园 ;
④ 当地居民可用于各种娱乐活动的公园之间的缓冲区; ⑨作为炼钢厂的高炉 炼工艺和技术史的博物馆保存。 台
6结语 . 埃 姆 舍 公 园建 筑 展 的最 大 特 色 是 巧 妙地 将 旧 有 的工 业 区 改 建 成 公 众 休 闲 、娱 乐 的场 所 ,并 且 尽 可能 地 保 留 了原 有 的 工 业 设 施 , 同时 又 创 造 了独 特 的工 业 景 观 。 这 一 意 义 深 远 的 实践 ,为世 界 上 其他 『I业 区 的改 造树 立 了典范 。 B 现在 城 市 的发 展 不可 避 免 地 把 数 量 巨大 的工 业 废 弃 物 摆 在 我 们 面 前 。废 弃 景 观作 为人 类 发展 及 城 市 化 的伴 生 物 , 已 经 不 能 仅 看 为一 种 问题 , 它 既证 实着 往 昔 的辉 煌 也 为今 天 的 持 续 发 展 提 出 了挑 战 。研 究城 市 化 如 何 优 雅 地 与废 弃 物 共 存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浅谈岐江公园景观改造带来的启示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浅谈岐江公园景观改造带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ada65a80029bd64783e2c17.png)
新 建有 噪声 污染 的工 业项 目, 已存 在 的老项 目要 限时搬
迁。
在 我 国快速 的城 市化 过程 中, 市规划 只 有做 到精 城
心设计 , 确定位 城 市风貌 , 理控 制 城市 土地 , 实加 准 合 切
3 严格城市规划的执行 . 5
强公 众参 与 , 有效 提 高 环境 意 识 , 步 建 立执 行 监 督制 逐
学 院学 报 , 0 7 2 0 E3 凌 . 们 的 城 市 , 们 的 文 化 [] 潇 湘 晨 报 ,0 6 0 — 3 4武 我 我 N. 20—82.
4结束语
一
8 — 9
广东建材 20 年第 1 期 08 2
岐江公 同 的对水 体 的处理 有两 处别 具特 色 的地方 。
有所 不 同。而 改建还 不 如新建 的快 , 就 导致 旧工 业 用 政 府 决定 把 这个 临江 含湖 的 区域 改 建成 供 市 民休 闲的 这
l i 地 的闲置 。面对 这种 闲置 的厂 房 , 多数 的做法 是拆 除或 公 园 。E 粤 中船厂承 载着 一 代人 的记忆 和 骄傲 。 也承 载着 这 炸 掉变 成平 地 。 但是炸 掉 的 同时也 有过 去 的记忆 与历 史 的 印迹 。
Ei l 蒋文生. 我国城市发展 规划存在 的 问题及对 策 [] 内蒙 占科 J.
技与经济,07 2 0
[]王菊仙.我国城 市发展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 2 I .金融学苑, 『
2 0 .( ) 6  ̄ 7 . 04 2:7 2
E3 3 秦宗煌等. 浅论 当前我 国城市规划 中的公众 参与 [] 井 冈山 J.
广东建材 20 年第1 期 08 2
建筑设计与装饰
以鞍钢老旧废弃材料设计主题公园
![以鞍钢老旧废弃材料设计主题公园](https://img.taocdn.com/s3/m/9bb8c52649649b6649d74736.png)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92 –1 背景鞍山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自改革开放以来,鞍山的重工业发达,特别是工业开发过后,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废料不仅仅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工业遗留场地及材料是一种资源浪费。
为了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本文对鞍钢遗留的工业材料及场地进行景观设计,并且进行“旧物二次利用”打造工业特色的主题公园。
2 对工业废料加工再“利用”2.1 废弃厂房作为主题公园选址利用原厂区的地理优势,扩大规模,增加绿化面积以满足现代人社会活动需要。
对于原厂区的改造,保持原貌,增加时代的沧桑感。
对于原生产车间的改造,要保持原貌,使不同受众人群都可以感受到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时代感,增加对生产流程的直观感受,对不同层次受众进行科普教育。
加强厂内结构,保证游客和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
2.2 工业废料作为主题公园景观鞍山是中国钢都,铁矿储量丰富,造就了钢铁行业的繁荣。
工业废料包含生产废料、废弃设备、废弃矿石等。
而后工业景观中的构成元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元素,而是以工业遗迹为主体。
所以,园区主题元素应突出东北老工业地区的特色。
以废弃厂区为中心,将工业废料打造为主题公园的特色景点,形成产品区、设备区、矿石区等,增加主题公园的功能性和游客的人性化体验。
游客通过分区体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后工业景观魅力。
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工业废料,使其达到二次利用。
设置简单生产线,让人们在厂区内可以自己动手生产一些工业产品,让人们动手的同时,更加了解当时的工业生产流程。
2.3 LED大屏幕展现后工业景观魅力通过园区主要LED大屏的介绍,游客初步了解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后工业景观设计特点。
同时园区内各个分区悬挂LED大屏幕,通过动画和人声的双重结合,介绍当时生产环境以及工艺流程,给游客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在不同分区场景下,游客体验不同的景观,保持对后工业景观的新鲜感。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精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精](https://img.taocdn.com/s3/m/14ccb5db67ec102de3bd897a.png)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摘要:秉承工业景观,传达历史信息的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新方法,带来了新的景观形式。
文章总结了工业废弃地产生的背景、论述了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的思想、设计手法、意义与启示。
关键字:风景园林;工业废弃地;工业之后的景观;景观设计;改造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也正在从城市中向外迁移,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园林景观早已有之,绍兴的东湖是将采石基址改建为山水园林的范例。
在西方,较早的实例有1863年建成的巴黎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它将一座废弃的石灰石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造为风景式园林。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运动的高涨,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与改造项目逐渐增多。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和生物技术的成果,也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技术保证。
1972年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 Work Park)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的先例,它在公园的形式、工业景观的美学文化价值等方面,对景观设计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20世纪90年代,尝试用景观设计的手法,来处理这种曾经有辉煌的历史,但又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衰败了的工业景观的设计作品,更是大量出现。
设计师运用了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手段,以达到工业废弃地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秉承工业景观的基础上,将衰败的工业废弃场地,改造成为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
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方案
![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b34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e.png)
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方案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旨在将废弃的乐园重新规划、改造,打造成为一个新的儿童乐园,提供儿童们一个安全、愉快的游乐场所。
项目包括规划设计、土地平整、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一系列工程。
2. 规划设计乐园面积约2000平方米,根据实地调查及市场调研,设计师团队提出了几个改造方案。
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为“梦幻森林主题乐园”,通过绿植的种植、彩色装饰等设计手法,打造出一个充满童话色彩、富有探险精神的乐园。
3. 土地平整根据设计方案,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清理乱石杂草,确保场地整洁、安全。
此外,还需要重新铺设人行道,设置防护栏,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
4. 设施建设新乐园的设施建设将充分考虑安全性及可玩性。
主要包括滑滑梯、攀登设施、跷跷板、秋千等传统游乐设施,同时还将引入一些创新的游乐设备,例如充气城堡、水上游乐设施等,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5. 绿化美化乐园的绿化将成为重点工程之一。
我们将栽种一批耐荫、抗寒的绿色植物,架设攀爬架、绑架、挂篮等,打造成一个绿荫环绕的梦幻森林。
6. 安全防护乐园的安全防护设施将是保障游客的安全与健康的前提。
我们将设置安全网、警示标识、防撞垫等设施,并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巡查,保障游客的安全。
7. 环境卫生乐园的环境卫生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游乐体验。
我们将设置定期清理保洁计划,确保乐园的环境清洁整洁。
8.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的设置将使得夜间游客也可以安全地游玩。
我们将在乐园内设置路灯、装饰灯,提升夜间乐园的观赏性,确保游客的游乐安全。
9. 管理运营乐园的管理运营将重点考虑游客的体验,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吸引游客,增加乐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还将建立健全乐园的规章管理制度,确保乐园的管理运营能持续健康发展。
10. 成本预算废弃儿童乐园改造工程的成本预算主要包括土地平整费用、设施建设费用、绿化美化费用、安全防护设施费用、环境卫生费用、照明系统费用、管理运营费用等方面。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8fb9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3.png)
景观设计师的项目成功案例解析近年来,景观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崭露头角。
他们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手法,打造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项目。
本文将以几个项目成功案例为例,分析其成功之处,希望能为景观设计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城市公园这个城市公园位于某个大都市的市中心,原本是一片废弃的空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深入研究和调查,了解到该地区缺乏休闲娱乐场所,于是决定将这片空地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公园。
设计师首先在规划方面充分考虑了人流量和功能需求,将空地分成多个区域,并设置了不同的设施和景观,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公园内有葱郁的花坛、宽敞的草地、供人休息的凉亭,还有供孩子们玩耍的儿童游乐区。
公园的设计既具有美观性,又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因此在开放后迅速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
案例二:企业园区这个企业园区位于某个工业城市的郊区,面积较大,环境枯燥单调。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企业的特殊需求,既要满足职工的日常办公需求,又要提供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设计师通过布置多样的植被和景观元素,使整个园区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了各种草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绿色屏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减少了噪音和尾气的污染。
此外,设计师还在园区内设置了休闲娱乐设施和运动场地,为职工提供了一个放松和锻炼的场所。
通过景观设计师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企业园区得到了很好的改造和提升,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三:度假村这个度假村位于某个海滨城市的风景区,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旅游市场的调研,确定了度假村的主题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设计中,设计师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将度假村融入了自然之中。
度假村内设有别致的木屋、私人泳池、花园和步道,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设计师还在度假村周边种植了丰富多样的植被,并在一侧建造了一个观景台,供游客欣赏海景。
度假村开业后,受到了旅游者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了该地区的一大旅游景点。
探索及研究城市废弃垃圾场区的景观重建
![探索及研究城市废弃垃圾场区的景观重建](https://img.taocdn.com/s3/m/4e3f3bfa4693daef5ef73d9a.png)
探索及研究城市废弃垃圾场区的景观重建【摘要】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原位于远郊的垃圾填埋场已逼近城市边缘。
它作为一种特殊城市废弃地的景观类型,生态功能退化、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需要通过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来赋予其特殊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比及分析国内外城市废弃垃圾场区景观重建的案例,提出适合我国目前废弃垃圾场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探索及研究;土地利用;垃圾填埋场;对比分析;可持续发展;景观重建引言垃圾填埋场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下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随着城市垃圾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已经超负荷运转,使原有场地的使用寿命骤然缩短,提前填满封场。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接近原来位于郊区的垃圾填埋场,其逐渐凹显出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不可多得的可再生资源。
如何将严重受人为干扰的城市废弃地重新焕发出新的景观面貌,重新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将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国内废弃垃圾场区的景观重建杭州天子岭垃圾场生态公园(1)项目概况杭州市天子岭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城市北郊的半山镇石塘村天子岭山的青龙坞山谷,2010年3月,在已封场的天子岭第一垃圾填埋场上方,建成了国内第一座生态公园,生态公园总绿化面积约8万平方米,分为百果区、桂雨区、翠竹区和植物模纹景区,设置善小亭、绿宝亭、天池、入口广场、摩崖石刻等景观。
(2)项目特点主要展示“为绿色生,为绿色行”的理念,传递“清洁、低碳、环保、文明”的理念,提出国内首条生活垃圾“集、疏、运、埋、覆、用”生态游活动。
并根据公园的特点,营造天子岭八景。
①园内铺设沼气收集管,对沼气进行系统收集和发电;利用填埋气体发电的沼气发电厂可供约8000户居民使用,节约燃煤80吨;②“天池(生态水池)”总容积8万余立方米,建立在已填埋的垃圾堆体之上,改造为生态水池,内放养鱼种500多条,水池还可以收集雨水,用于园区绿化灌溉;③种植“市树”香樟、“市花”桂花及南方红豆杉、垂丝海棠、红枫、无患子、翠竹,垂丝海堂等;百果区里还种下了5000株樱桃树,还有桃树、梨树苗等;④提出垃圾文化项目,以天子岭原土三黄泥为料,用取自于垃圾的沼气烧制成陶瓷印章和陶瓷器皿;⑤天子岭茶园位于生态公园160米高的风景区,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经过精心栽培,茶树长势良好;⑥成为浙江省首批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杭州市青少年教育第二课堂。
工业废弃地建筑及景观再利用设计
![工业废弃地建筑及景观再利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d71d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6.png)
工业废弃地建筑及景观再利用设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其中包括废弃的工厂、仓库、矿山等建筑和景观。
这些废弃地带来了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如果能够恰当地进行再利用,这些废弃地也能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探讨工业废弃地建筑及景观再利用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
一、再利用的意义和机遇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机遇。
再利用废弃地能够节约建设用地资源,减少对土地的开发和破坏,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再利用废弃地可以降低城市更新的成本,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再利用废弃地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增加城市的景观和文化品质。
再利用废弃地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生活享受。
而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工业废弃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通常较好,可以为城市的更新和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再利用工业废弃地成为了一种趋势和时尚。
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也越来越关注工业废弃地的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社会效益,为再利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和舆论的支持。
二、再利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了实现工业废弃地建筑及景观的再利用,需要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和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理念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追求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社会公正和经济可行的目标。
要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保留和再利用废弃地原有的自然和文化特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城市景观。
要推崇开放包容和多元互动,吸引各类人群参与和分享,促进共享共赢和共同进步。
要提倡创新创意和智慧科技,借助设计手段和技术手段,打造独特魅力和永久价值的城市空间。
在设计方法上,要充分调研和评估,了解和把握废弃地的地理信息和环境状况,研究和分析废弃地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确定废弃地的再利用潜力和可能性。
要精心规划和设计,依据废弃地的空间尺度和功能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确保废弃地的再利用目标和效果。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废弃地景观重塑研究——以洛阳市万安山采石矿坑为例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废弃地景观重塑研究——以洛阳市万安山采石矿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515a6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3.png)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废弃地景观重塑研究——以洛阳市万安山采石矿坑为例段宁 王燕飞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摘 要 随着我国矿业的不断发展,对山体环境、人居环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本文以洛阳市万安山采石矿坑为例,探索出一套矿坑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景观重塑策略和生态修复方法。
结合场地条件及区位因素设计文化体验活动区、农耕农艺体验区、矿野湿地景观区、山地运动探险区、山林植被保育区、休闲游憩活动区和梯田花海展示区七大功能分区。
并提出“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公共参与公园建设和更新技术辅助设计”的矿坑公园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生态修复;采石矿坑;景观重塑;矿坑公园Research on Landscape Remodeling of Mine Pit Waste Land Base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 Example of Wan’an Mountain Quarrying Mine Pit in Luoyang CityDuan Ning, Wang Yan-fei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Hen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ining industry in China, it has caused different degrees of damage to the mountain environment and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aking the Wan’an Mountain quarrying mine pit in Luoyang City as an example, a set of landscape remodeling 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pit waste land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thods are explored. It combines with site conditions and location factors to design seven functional areas: cultural experience activity area, farming and agronomic experience area, mine wetland landscape area, mountain sports adventure area, mountain forest plating conservation area,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ctivity area, and terraced flower sea display area.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ark construction and update technology-assisted design” are proposed.Key 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quarrying mine pit; landscape remodeling; mine pit park引言矿业开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从西周开始就有了矿业开采的相关记载[1]。
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7f7973168884868762d674.png)
的 有序 发 展 。城 市废 弃 地是 城 市 在 其 发展 过 程 中 的 必然 产 物 ,对 它的 景 观 改造 是 每 个城 市 都 回避 不 了的 问题 在 当今 可 持续 发 展 战 略思 想 的 指 导 下 .如 何 通 过生 态 化 的景 观 设 计 手 法 改造 这 些废 弃 地 ,使 其从
维普资讯
文章编号 :0 9 6 0 (0 7 1 — 0 0 10 - 0 0 2 0 ) 1 0 4 一 中图分类号 :U 9 T 9 33 文献标 识码
城 市 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作者简介: 张金伟(94 . 河南安阳人 7 男. 安阳l 叠 Th 工学院建筑系风景园 1 -)中国 林工程师, 矿业大学建筑设f St y f a d c p a d c l g c l e t r to f ” u o L n s a e n E o o i a R s o a i n o Ur a d bn
常.中国矿业大 学授 国恩学士 l ri La d 常江 . . 国业 学教授 . 萤蔫 攀至 要 e l 江男 . 矿大教. 蓑羹素裴 D ec n 男 中 德 荽波大博. … … t 主
研究方 向为区域规 划 城市 更新保护等 。 l
张金伟
常江
ZHANG Jn— i CHANG i—we Jin ag
成 为 景观 构 成 的 重要 元 素 。我 国焦
品 ”为 珍 宝 “ ,在不 断更新 的城 市
秩 序 中获 得 新生 ,是 目前世 界 上 众
多国 家城市 建设 中面临 的重大 课题 。
作 市 的缝 山公 园 .针 对城 市 边 缘 因
1 城市废 弃地 改造的相关理论 和典型案例
城 市 废 弃 地 的 首 要 问题 是 对 生
城市更新中老旧街区绿地公园营造的探索——以上海浦东张江主题公园为例
![城市更新中老旧街区绿地公园营造的探索——以上海浦东张江主题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4f08bf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b.png)
城市更新中老旧街区绿地公园营造的探索———以上海浦东张江主题公园为例李翼翔(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40)摘要:本文以上海浦东张江主题公园为例,探索如何将城市老旧街区内的废弃地改造为集功能性、休闲性、文化性、生态性为一体的公共绿地公园,为周边办公人士及居民提供更为优越的游园享受。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更新;街区公园;张江高科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2-0103-020引言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为活着,集聚于城市,我们为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1]。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
现在“我们为生活得更好,更新着城市”。
城市更新是一个重新树立街区风貌的良好契机,利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梳理,划分完整的空间,再现完整的街区风貌和文化的过程。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现代公园能够为老旧街区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提供新的场所,带来新的价值。
1概况———城市更新中的绿地空间营造张江主题公园占地约3.6hm 2,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场地现状基本平坦,地铁站位于场地西北侧,周边以办公及居民区为主。
场地过去是老旧镇区集贸市场旁的荒地,垃圾遍地、脏水横流,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也制约片区的发展。
通过城市更新的激活,进行优化景观品质、生态环境、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作为连接园区与居住区的绿色核心,从而与周边园区和居住板块结合形成宜居宜业的环境氛围,如图1所示。
2整体规划———张江的城市客厅设计初始,我们希望公园的设计能够形成张江对外展示的城市形象窗口,对张江国际化新形象的塑造和推广起到推动作用,成为张江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
因此提出“张江的城市客厅”作为整体设计理念。
浅析城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景观化改造——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
![浅析城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景观化改造——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5a0ae0b7360b4c2f3f64aa.png)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浅析城市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景观化改造 ——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
王学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
摘 要 中山岐江公园原为粤中造船厂,在设计过程中尊崇场所精神并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在 地活化,属国内首次尝试工业遗产景的观化改造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该案例,探讨中山岐江公园在废旧工业 厂房的景观化改造中的方法、闪光点和瑕疵,为今后废旧工业厂房的景观化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场所精神;景观化改造;工业遗产
学,2014. [4] 俞孔坚.珍惜足下文化 追寻时间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1):54-57.
134 建筑与装饰2020年4月上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间变灵动起来。 3.3 生态 (1)岐江公园设计中对水体的处理有两处亮点:一是挖
渠留岛。公园沿江生长着众多古榕,但有关部门的要求公园水面 需要改造并达到 80m的宽度,对此设计师提出了“挖渠留岛”, 把榕树保留并解决了排洪的问题,且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安静 空间,同时形成视线上的“隔江望江”。二是栈桥式的水岸。为 了解决水位不稳定带来的河岸不稳、淤泥堆积等问题,设计师在 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做 3~4 面不同高度的墙,并在墙上架 空高低起伏的栈桥步道,伴随着水位变化时隐时现,解决淤泥 沉积问题的同时使人更好的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参考文献 [1] 王历波,刘峥,吕洁.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浅析工业废弃地景观修
复[J].现代园艺,2015,(源自6):79. [2] 徐璐,陈雪竹.标志性景观对城市文脉传承的设计体现——以中
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探讨
![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4fd703087c24028915fc386.png)
19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废 弃 地 景 观 更 新 设 计 探 讨
李洪礼 王万喜
44 2 ) 30 5
( 江 大 学 园艺 园 林学 院 , 北荆 州 长 湖
摘
要 : 过 对城 市废 弃 地更 新 发展 概 况 的分 析 , 结提 炼 出城 市废 弃 地 概 念 、 型 及 特 征 , 对 城 市废 弃 地 的 更 新 通 总 类 并
a d e e ld sg L n s r n wa e in.
Ke r s Di a d d ln s ln s a e a c i cu e r n w ; n s a e d sg y wo d : s r e a d ; d c p r ht tr ;e e a l d c p e in c a e l a
1 城 市废弃地 更新发展概 况
从 15 8 4年奥姆斯 特德在纽 约中央公 园吹 响现代 城市
国 尚处 于起 步 阶段 。借鉴 国外 实践 , 以得 到一些 最根 本 可 的启示就 是 : 城市废弃地 再开发是 一个有着 高度复 杂性 的 现象 , 它所包 含的问题不仅 仅涉及物 质层面 , 更有 着经 济 、 社 会和政 治层面 的深刻 内涵 , 若仅 从一 个 片 面去讨 论 , 容
c n e t f ra i ad d ln s y e n h rceit so ra icr e a d ,a d epoe h p aeie sa d o c p b nds re a d ,tp sa d c aatrs c fub n dsad d L n s n x lrd te u d t d a n ou c i mehd fub ndsad dL n s ,ep c i cudpo iesmerfrne a drsac ai rC ia Sub ndsa e to so ra i re a d c xe t t o l rvd o eee c n ee rh b ssf hn ’ ra i r d o cd
生态再生典型案例 韩国西首尔滨湖公园景观设计
![生态再生典型案例 韩国西首尔滨湖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06ceb965ce05087632138b.png)
生态再生典型案例韩国西首尔滨湖公园景观设计摘要:西首尔滨湖公园前身是一座名为Sinwol的水处理厂,建于1959年。
这片场地现在被重新改造成了一处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并成为举办大型活动和连接两座城市的重要纽带。
西首尔滨湖公园西首尔滨湖公园前身是一座名为Sinwol的水处理厂,建于1959年。
在1979年至2003年期间,它每天为韩国江西地区供应12万吨自来水,这个供应量接近于该地区通常情况下50年的需水量。
这片场地位于首尔市和富川市的交界处,现在被重新改造成了一处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并成为举办大型活动和连接两座城市的重要纽带。
西首尔滨湖公园景观设计曾获得2011年ASLA专业奖,综合设计类荣誉奖。
评委会评语如下:“作为一个废弃的工业场地改建而成的公园,这个项目令人感到惊喜。
工业碎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这个项目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种情况,当基础设施不再为它的建造初衷而服务时,它也不至于退变成人们想象中糟糕的样子。
就地取材的做法十分明智,这表明我们不需要清除这些陈旧的设施,而是可以接受并重新利用他们。
”这个地区曾经一度因为拥有城市中最差的生活状况而声名狼藉,如今它被改建成了一座生态友好型公园,试图借此振兴该地区,并提升邻近居民的生活水准。
公园的再生设计,将文化,生态,交流等不同主题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公园核心设计理念是再生,生态和交流。
设计师企图重新塑造边界,使公园与周边的社区进行连通。
这样一来,进入公园变得容易了许多,同时这种改变也可以使得当地居民逐渐养成交流沟通的习惯。
首先,公园被建造成一个“开放的文化艺术空间”,以体现该场地的多样性特征以及城市文化特色,同时培养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自我认知。
其次,公园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和景致,结合自然、文化和城市风格,创建了一个新的“城市生态”空间。
并且结合场地环境要素为举办大型活动创建了一处文化空间,这里可以体现本地特色文化,并对所有游客开放。
第三,它是一个为公众而创建的公园,拥有种类丰富的活动设施和娱乐项目,可以将大量游客聚集在此。
城市渣土公园景观更新探究——以秋岭公园为例
![城市渣土公园景观更新探究——以秋岭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29aea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3.png)
图3场地现状图图1区位分析图2人群结构城市渣土公园景观更新探究———以秋岭公园为例刘震宇,段广德,李荣(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筑与公园绿地不断更新,产生了许多为了消纳城市弃土而建设的渣土公园。
城市居民对于公园景观的要求提高,老旧的渣土公园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所以对于渣土公园的景观更新探究应当立足于当下不同人群对于公园绿地的需求,同时结合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历史以及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定位。
在结合场地生态特征的基础之上,探索打造与环境适应的互动性生态景观,通过对秋岭公园进行景观更新设计,为其他渣土公园更新改造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风景园林;渣土公园;景观更新白领,人群结构中包含一部分学生,所以对此处景观结构效果与公园绿地承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地处城市快速路交界处,公园还有部分区域被高架桥所遮挡,所以,秋岭公园在呼和浩特众多渣土公园之中比较有代表性。
对秋岭公园研究的大背景是国家正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城市。
实地调研之后,发现设计区域尚存问题较多。
因此,需要通过整合现有场地资源,设计出一个集生态、实用、美观的城市公园。
为使秋岭公园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解决居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使居民在嘈杂的生活中能有一片静谧的环境去放空思想,既便生活困难也可以在这里唤醒自己最初的斗志。
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1场地现状场地前身为居住区,现存问题较多,如园路设置不合理、存在多处断头路、园路设计未能合理与地形结合、坡度较大等。
同时场地山体与铺装交接处的护坡设置情况较差,在夏季降雨集中的时候,容易将山上的泥土冲刷下来。
现场调查发现,该场地内靠近居住区一侧未设置入口,也没有设计园路,场地东侧与居住区交接处堆放着建筑施工垃圾,居民从此处进入极为不便。
3.1.1土壤与植被分析。
场地内土壤均为修建高架桥所产生的渣土,所以在植物种植设计时要考虑选用耐性较强、生长良好的乡土树种。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9e9db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2.png)
第36卷第3期山东建筑大学学报Vol.36No.3 2021年6月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un.2021DOI:10.12077/sdjz.2021.03.011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李成.*,康霄打祁哲玮打崔大正S张华2(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摘要:垃圾填埋场作为城市垃圾的最终处理地,在城市扩张进程中逐步融入公共空间领域,对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均产生影响。
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垃圾填埋场的景观修复与再利用成为城市绿地发展的关键研究课题。
文章基于环境工程学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综述了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问题与景观再生发展现状,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污染控制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提出了填埋堆体构建自然化山地景观、近填埋堆体区域体现景观艺术、水系与洼地的湿地景观设计等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展望了工程技术与景观美学融合发展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模式。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644(2021)03-0075-07Research progr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landscapedesign of refuse landfillLI Cheng1,*,KANG Xiao1,QI Zhewei1,CUI Dazheng1,ZHANG Hua2(1.School of Art,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250101,China; 2.School of Municiple and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250101,China)Abstract:As the final disposa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landfills ar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field of public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expansion,which has an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environment and land resources use.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landscape restoration and reuse of landfills has become a critical researchtopic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Based on the view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landscape architectur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thedevelopment status of landscape regeneration in landfills,and analyzes the pollution control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asures after landfills are closed.This paper putsforwar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landfill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natural mountain landscape,and the embodiment of landscape art in the near landfill area,thewetland landscape design of water system and depression,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ecologicalrestoration and the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technology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Key words:refuse landfill;pollution control;ecological restoration;landscape design城市核心发展区域。
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为例
![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333c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2.png)
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为例刘勇【摘要】城市废弃地通过景观更新设计可以得到重构,提升其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对城市废弃地的概念、类型及特征进行梳理剖析.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废弃地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废弃地的更新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发现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特色的景观更新设计可以使城市废弃地得到再次利用.%abandoned city land can be reconstructed by landscape renewal design, to enhance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 with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a-broad literature and case study, the concept,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andoned city land were analyzed. Taking landscape design of Shanghai Beach Park for example, the renewal idea and method of abandoned city land are initially explored. It is found that with advanced landscape design idea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abandoned city land can be used once again.【期刊名称】《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26)005【总页数】6页(P615-620)【关键词】城市废弃地;更新设计;景观设计【作者】刘勇【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1980 引言随着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功能置换进程的推进,城市中心留下了大量的废弃地,由此也带来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城市废弃地改造的重要性.从1854年奥姆斯特德在纽约中央公园吹响现代城市废弃地改造的号角,到100多年后众多艺术家在纽约格林街谱写出和谐的SOHO交响;从1863年阿尔方在巴黎比特·绍蒙公园酝酿出现代城市垃圾填埋场改造的绿色冥想,到100多年后彼得·沃克在悉尼奥运公园演绎出铿锵的奏鸣;从1998年登琨艳在苏州河畔点燃LOFT空间革命的主题变奏,到1999年俞孔坚在中山歧江公园抒发出怀旧的咏叹,无不折射出人们对城市废弃地更新与景观改造的不变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出现了工业废弃地、矿区废弃地和城市垃圾场地的景观更新实践.如何借鉴并发扬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的思想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1 城市废弃地1.1 概念产生城市废弃地的主要原因包括能源和资源开采、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废弃物的处置不当等.狭义的城市废弃地指曾经为工业生产用地或为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等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工厂、码头、工业废料或垃圾倾倒场等等.广义的城市废弃地是指因破坏而失去功能或原有功能已没有价值而被遗弃的建筑物或地区;城市废弃地隐喻有三层涵义:(1)城市废弃地以片段的形式存在,意味着有更大、更完整的整体存在,这契合人们的想象空间;(2)城市废弃地隐喻了片段的真实性;(3)城市废弃地象征着丧失了完整性、整体性和平衡性[1].1.2 类型及特征城市废弃地主要包括矿区废弃地、工业废弃地和垃圾处理场3种类型.(1)矿区废弃地特征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需要使矿业开采技术飞速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开采量飞速增长,开采种类与日俱增.由于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索取产生了矿区废弃地.矿区废弃地按照采集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露天采集区和非露天采集区,露天采集区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根本性的,所有原生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非露天采集区对地面生态系统的破坏相对小一些.矿区废弃地对本地生态景观造成严重影响,矿地在开采前都是森林、草地和植被覆盖的山体,一旦开采后,植被消失、山体遭破坏、矿渣垃圾堆置,原生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最终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完全不同甚至极不协调的外观.此外,矿产作业清除或挖走了矿地的表土,留下的通常是心土或矿渣,所暴露出的往往是坚硬、板结的基质,极不利于植物生长.(2)工业废弃地特征城市工业废弃地的产生主要有以下2种途径:第一,在城市中因城市工业迁址或者改建而遗留下来的废弃地;第二,城市规划的变动,以前的一些城市工业被拆除,土地也就随之弃置.城市工业废弃地大多数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因此具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城市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具有很大的便利性.一方面,城市产业废弃地的污染效应相对较小,这就避免了对土壤系统进行修复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城市工业废弃地处于城市中央,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后具有很大的经济利用价值和多种用途,资金比较容易筹集,运输等工程也比较便利.其次,城市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生态恢复应该和城市的景观风格相适应,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人工生态系统,在利于进行管理的同时应对城市的生态、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另一方面,在城市中进行生态恢复工程需要注意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3)垃圾处理场地特征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产值不断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需求不断提高,人类的废弃物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废弃物和工业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人们对这些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简单处置形成了垃圾处置场地废弃地.由于对土地的占用和覆盖,城市垃圾处理填埋场会完全破坏原生生态系统,垃圾处理场处理的主要是生活垃圾,垃圾在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和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溢出气体,改变了土壤的性质,影响植物的成活,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1.3 发展概况由于实践的领先,国外对各种层面的城市废弃地的景观设计问题都有探讨,但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而是在实际应用中借鉴了许多生态城市的成熟理论.设计师运用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手段,以达到废弃地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的.在秉承城市景观的基础上,将衰败的废弃场地改造成为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影响较大的项目有:德国萨尔布肯市港口岛公园、德国地区露天矿区生态恢复、美国波士顿海岸水泥总厂及其周边环境改造、美国丹佛市污水厂、公园、韩国金鱼渡公园等[2].这些案例的实践表明,通过对废弃地的改造,可以成功地改善城市环境,从而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虽然城市废弃地开发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实践,可以得到一些最根本的启示就是:城市废弃地再开发是一个有着高度复杂性的现象,它所包含的问题不仅仅涉及物质层面,更有着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的深刻内涵,若仅从一个片面去讨论,容易形成盲人摸象般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景观形态,景观环境生态,景观文化等景观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从城市角度看,如工业废弃地对城市风貌影响问题,建设废弃迹地问题,城市环境维护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又如开山采石,由于采石场大多未采取挡土墙等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未进行复垦绿化,会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问题;还有各种大小的垃圾填埋场,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生态等各方面影响.随着环境的变迁和人们的景观审美观念演变,逐渐成为城市中不和谐的视觉因素,它们成为城市风貌体系中的视觉污点,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形象[3].2 基地原状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及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它既是上海2010年期间世博绿地,也是未来上海市的公共绿地.规划范围是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桥隧道的浦明路沿黄浦江一侧所有用地,用地总面积18.2hm2(图1,2).后滩公园不仅需要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还承担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游赏的功能.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原为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由于城市产业转移,往日的繁华已被遍地垃圾、污染肆意的工业废弃地所取代(图3).从对现状的分析来看,如何在尊重建筑场地地形的基础上,恢复被工业污染的环境、改善防洪控制功能,成为本次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图1 上海2010世博园后滩公园(Ⅰ)图2 上海2010世博园后滩公园(Ⅱ)3 设计理念(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设计作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4].后滩设计将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的肌体,设计一个活的系统;为城市提供全面的生态服务,包括生产和吸收碳排放、调节自然过程、净化被污染的土地和水、提供乡土物种栖息地和传承文化、审美启智等.设计者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2)生态设计所谓生态设计,是按照自然环境存在的原则和规律设计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生态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试图为人类寻找一种在地球上愉快地生活而又不会对地球生态造成破坏的生活方式[5].后滩公园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传承文明、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公园借鉴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成果,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式,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在10hm2的绿地中,每天能将超过2 000t的劣Ⅴ类水净化为可以安全使用的Ⅲ类水;通过生态化设计,实现了生态化的城市防洪和雨水管理,让自然做功,实现低成本维护,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低碳城市样板;它倡导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作物与野草之美.还有,将黄浦江岸原有的水泥防洪堤拆除,代之以只需少量维护的一系列松散的生态友好型的岩石作为防范上海遭受洪水的高效系统.(3)可持续设计可持续景观的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包括如何尽可能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如何尽可能多地使被破坏的景观恢复其自然的再生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而进行最少设计.后滩公园吸取农业文明的造田和灌田智慧,再用和再生场地内的工业建筑和材料,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持续材料;后滩公园中的栈道完全取材于竹子,而对于从旧场地的工业建筑拆下的材料,也予以回收并整合到了各种新的建筑里,形成了可持续的设计.它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理念.图3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原址4 设计特色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为“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其中,“蓝带”为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四种文明”为“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从世博后滩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废弃地更新的一些景观设计处理方法.4.1 保留再利用保留再利用主要包括场地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及机器等景观的保留;场地原有废弃材料的保留;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在这一方面国外最突出的案例是德国杜伊斯堡公园的保留再利用改造,它将废弃的工业建筑、构筑物、机械设备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运输仓储等设施整体保留,形成震撼的历史景观.上海后滩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把旧厂区保留、改建、再利用,营造工业文明的记忆.主要措施为将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改造为空中花园,在保留了原厂房屋顶的支撑结构的基础上,涂上了鲜艳的红色,形成“红绸带”(见图4),并在屋顶下悬挂种植了大片的植物.图4 后滩湿地公园4.2 与旧景观共生与旧景共生主要包括6个层面的设计手法.(1)城市设计层面的设计手法①城市肌理织补法;②轴线的运用;③建筑边界渗透法.(2)建筑设计层面的设计手法①借鉴传统的手法;②新旧元素的视觉延续;③新旧元素的视觉冲击;④隐喻的手法;⑤图底关系法;⑥隐新于旧法;⑦塑造“灰空间”的手法;⑧类型学手法[6].上海后滩景观设计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巨大的工业厂房之钢构得以保留,并演绎为立体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原临江码头被保留,并设计成生态化的水上花园和观景台,遥望浦西高楼林立,仿佛置身尘外世界;一条由钢板折叠而成的锈色长卷,写就无数沧桑记忆.它隐约起伏,漂游于水岸平台之上,或蛰伏于地面而成为铺地,逶迤而远去,或翘首于空中而成为雨棚、景窗,巧取园中美景(见图5).图5 上海后滩公园景观设计(3)设计中相似协调的手法运用相似手法的最简单的例子是“模拟”的手法.“模拟”即直接取自某一事物的外表,而又直接表现在所处理的界面上,是对现有文脉设计母体的完全照搬.相似的另一种手法为比较抽象的相似,新景观不完全照抄历史景观的细部做法,而是在材料、形式等方面与老景观有所呼应,达到“神似”的效果.(4)设计中对比的手法如果对比的手法运用恰当,可使新旧景观界面更为生动,相得益彰.有时候新景观不必抄袭既有景观的母题,以对比的方式反而可以强调既有景观.如果新景观很简单,原来富有装饰性的景观自然会跳出来,个性更为突出.(5)设计中的淡化手法①凹凸法;②采用虚空元素;③广场空间过渡;④旧景观的弱化处理.淡化的目的就是使新景观尽量避免与老景观直接接触碰撞,从而减少矛盾.这往往用在新景观与历史景观风格相差较大或空间上较难处理时.(6)涵盖与包容在保证旧景观整体完整的情况下,新景观的空间将旧景观涵盖其中,新旧景观都赋予相应的功能.此时新旧景观之间的“灰空间”是最富魅力的地方,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对峙着、交流着、融合着,整个场所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4.3 生态恢复废弃地改造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污染治理、污水处理、植被恢复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等[7].(1)土壤污染治理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要求在采矿之前先把表层及亚表层土壤层取走并保存起来,留待工程结束后放回原处.对于受到污染或废弃地毒性很大的土壤,必须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土壤改良,补充土壤中所缺乏的植物生长必需的有机质和化学元素.后滩的设计通过恢复湿地生态景观,使地形设计与洪水相适应、建立原生湿地保护区、打造滨江芦荻景观带、营造内河人工净化湿地来达到土壤污染治理的效果.(2)污水处理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探索污水处理系统的可替代技术,在水处理方面融入生态工程的概念,这种技术重新建构了自然处理过程,用湿地中的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环境来处理废水.黄浦江的水质是劣5类,中国最差的水质.通过叠瀑墙、梯田和引入低维护、生长期短的芦苇、玉米、水稻和荷花等湿地植物这些自然过程的净化,如今后滩公园沿岸的水质已经达到了3类.这就意味着每天有2 400m3的水经过后滩公园的净化处理可被作为非饮用水安全地用于世博会的各个地方.这种利用自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可节约50万美元.后滩公园的农作物随季节轮换着生长,目前这里向日葵灿烂地盛开、水稻也在吱吱地钻出地面,成了野生物种的避难所(见图6).图6 后滩公园的水处理系统外水滩地主要指原地湿地与黄浦江直接相邻场地的恢复湿地通过改造,将形成抵御风暴潮的天然屏障,降低洪水风险.而且强化湿地的生物净化功能,缓解黄浦江水质污染.内水滩地主要指场地中部人工湿地、将起到自然栖息地、水生系统净化、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见图7).(3)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几乎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都是以植被恢复为前提.废弃地的水肥条件恶劣,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高,要选择对干旱、盐碱等有抵抗能力、对有毒有害物质耐受性强的树种.并根据废弃地的场地条件,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选择既能恢复当地生态又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树种.后滩设计的植被恢复之一环节由湿地生态景观和梯地禾田农耕文明的回味两节来完成.公园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春天菜花流金,夏时葵花照耀,秋季稻菽飘香,冬日翘摇铺地,无不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是土地的生产功能得以展示,并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先是芦苇等植物,最后用黑叶轮草、蒲草等植物,形成野草之美.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黄浦江边的原有4hm2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于江滩的乡土物种,芦笛翻飞,乌桕成林,更有群鱼游憩,白鹭照水,实现了“滩”的回归(见图8,9).图7 后滩公园湿地改造图8 后滩公园植被(Ⅰ)图9 后滩公园植被(Ⅱ)(4)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群落的恢复不仅要恢复该地区原有的群落,还要接种其他微生物,以消除或减少污染.接种细菌主要考虑两方面的菌种,抗污染细菌和营养微生物,这两种微生物对于改善废弃地的污染状况和改变贫瘠状况有明显的作用[8].5 结束语本文针对城市废弃地进行的初步综合性研究,广泛地涉及到了城市废弃地的定义与分类,城市废弃地再生的设计理念与具体措施等许多方面.希望通过归纳整理废弃地的案例,明确废弃地概念,并将城市废弃地改造实践系统化,便于后来研究者连贯统一地深入研究,在后续实际工程项目中借鉴和吸取既往案例和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更多更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废弃地的更新方法.【相关文献】[1]冯娜.废弃矿山的景观重置[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4(6):1-4.[2]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D].北京:清华大学,2004.[3]赵志成.从废弃垃圾堆放场到城市公园的景观改造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4]夏夏.从废弃地走向现代城市景观[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5]刘福智.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6]李晓君.从工业废弃地到游憩场所的景观改造与更新[D].天津:天津大学,2007.[7]钱静.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D].南京:东南大学,2003.[8]聂庆娟,韩炳越.生态恢复设计对被破坏地段的景观整合[J].工业建筑,2006(增刊):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弃场地的主题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作者:李园园王庆斌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12期摘要:由于当今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而那些跟不上发展脚步的城市废弃地的闲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建设美好城市的绊脚石。
将这些废弃场地根据“变废为宝”的准则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改造,为城市环保发展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本文将选取了郑州市西三环附近废弃铁路为例,结合世界范围内废弃铁路的主题公园改造的成功案例,为城市废弃场地的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废弃铁路;改造设计;主题公园1 城市废弃场地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区域不断向外扩张。
于是遗留在城市中心的许多旧式工厂等工业废弃地,占据城市的中心良好的地理优势却被闲置一旁,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拆除重建,不仅资源耗费巨大,而且将很难保留这些与历史息息相关的城市发展的见证。
在重建的过程中更是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其原有的生态平衡和人文历史等等,耗时耗力。
因此,早先一步进入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已经早先一步对于这个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
其中较早的事例就有法国于1863年建成的巴黎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
它将一座废弃的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成成了优美的风景式园林。
2 城市废弃铁路的改造由于中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的翻新建设如火如荼,表现最明显和力度最大的就是城中村的拆迁和重建。
还有像其他的废旧工厂的废弃利用和重新建设也并不少见。
像废弃地和废旧工厂等明显场地的重新规划建设不在少数,而中国的废弃铁路的重新建设却为数不多。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经过对比研究总结出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将其制成表格如下表1。
表1 国内外成功案例项目介绍图片纽约高线公园高线公园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
原是一个铁路货运专用线,曾一度面临拆除的危险。
在纽约FHL组织的大力保护下,保留了高线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成为国际上设计和旧物重建的典范。
美国伯明翰市铁路公园这个铁路公园是为了纪念伯明翰市11条废弃的铁路线对城市所做出的贡献。
其前身是一个废旧的仓库和制砖厂。
这个公园里坐落一架铁路高架桥将城市分成两半,而湖泊与溪流构成了公园场地的新地貌。
高低起伏的土丘创造一个“铁路沿线”公园,使游览者仿佛置身在铁路运输的前线。
厦门铁路文化公园作为鹰厦铁路延伸线,这段老铁路荒废多年,它虽然被人们淡忘,但某种程度上也保留了厦门交通发展的最初记忆,有着悠久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2011年厦门市政府把它建设成一条供市民娱乐休闲、健身的带状公园,打造成一张品味厦门、体验自然的城市新名片。
3 郑州市西三环废弃铁路现状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位于全省前茅,城市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必然就会有许多原来陈旧的设施和场地遭弃之不用。
郑州市西三环铁路沿线位于郑州市中心向西8公里左右。
北接陇海主要铁路干线,南至郑州市颍河港湾,全长3.5公里。
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南陈武寨村、后牛庄等居民社区,同时与新开通的郑州市地铁一号线相互交错,地理位置优越。
(1)影响现有交通。
此段铁路由北向南依次贯穿郑州市建设西路、中原中路、陇海西路等郑州市主要交通道路,影响主要车流人流的通过。
居民每天通过马路需要通过铁路,为居民的生活产生极大的不方便。
无论是过往的行人、自行车还是汽车在经过时都要明显减速,十分不方便,事故频繁发生。
(2)破坏环境卫生。
铁路沿线东西两侧分布有废品回收站。
回收站的主人把收回的废品全部堆积在回收站周围也就是铁路两旁,曾经的繁华整洁如今几乎变成垃圾场。
由于铁路经过村庄,有些沿线距离居民楼不到1米。
不仅影响城市卫生和美观,更加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环境卫生和绿化整洁。
(3)浪费空间资源。
曾经的铁路运输要道现如今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废弃地带。
铁路周围空间不仅仅包括横向的道路空间,还包含有竖向的绿化空间等等。
而如今铁路遭到废弃,沿线的空间资源遭到极大的浪费,与城市整体空间规划不协调,破坏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
(4)违章建筑遍布。
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严格的管理,铁路沿线周围违章建筑居多,现在仍存有许多临时建筑,违章建筑,棚户等等,有的甚至建在铁轨上。
不仅仅影响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更加影响城市形象,与建设绿色郑州,文明郑州,美丽郑州的目标不符。
4 废弃铁路改造为主题公园的可行性(1)交通便利,人流密集。
此项目位于郑州市中心向西8公里左右,附近有诸多村庄以及社区,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南陈武寨村、后牛庄、柿园村等等村庄,陈五园景湾、豫花园、颍河港湾等居民社区。
社区以及村庄内人口众多,人流量大。
特别是村庄内老年人居多,需要类似公园的场所来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身体健康。
更有郑州市财经学校,中原工学院等高等院校,主题公园建成后可供大学生考察探究以及放松。
(2)修建设施,利民便民。
主题公园建成后必带有许多公共活动娱乐设施,有利于居民强身健体,方便居民生活。
人口老龄化与性别比例失衡是我国目前所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提高国民的身心素质,达到服务人民,美化城市的目的。
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项目基地附近由于过往车辆较多而绿化较少,使得环境质量特别差,漫天尘土,行人出门都要戴口罩,十分不利于居民身体健康,有悖于创建绿色郑州的方向。
长达8公里的主题公园建成后,将大大增加绿化面积,有效改善局部小气候。
为建设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增加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公园是以铁路为主题建造的兼具游览性质的小游园,将在公园内开设多个展厅,详细介绍郑州市铁路文化以及历史,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味,相应的建设以铁路文化为主题的餐馆、旅店,销售与铁路文化相关的图书、纪念品等等,有效促进郑州市旅游业的发展,促进郑州市经济增长。
(4)宣扬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形象。
主题公园的建设,还是郑州市铁路文化宣扬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在主题公园内放置各种类型的图片、文字、影片等等,向人们展示并且详细介绍和郑州铁路相关的文化事件如二七大罢工等,让人们从各个方面了解铁路文化,了解郑州。
为创建特色郑州,提升城市形象与特色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5 铁路公园的景观改造设计内容(1)布局结构。
根据场地基本情况,由于基地原本是铁路道路,整体构造成线性蜿蜒。
因此,将场地改造为具有慢行系统的城市绿道公园。
引进绿道概念,以老陈塘铁路沿线为轴线,集绿色,自然,生态,休闲,健康于一体,建设城市的“绿色走廊”。
利用现已废弃的铁路沿线进行景观设计。
充分利用废弃铁路的可再造空间,保留原始铁路沿线场地记忆,强调舒适慢行的构思理念,营造景色优美的流动空间。
(2)公共设施。
将公园内的各种基础设施设计都以与铁路相关的为主要设计元素。
例如,将休息亭设计成为火车站候车厅的形式;垃圾桶设计成火车头的形式,盖盖时会发出火车的轰鸣声;室外长凳设计成火车上座椅的样子,坐上去仿佛坐上了火车;路灯采用火车站常用的路灯形式,夜晚发出温暖的昏黄色的光;导示牌统一采用火车皮的绿色;截取一小段火车铁轨并安装观光游行车,既能让游客重新体验坐火车的感觉,又可以沿途观光公园内美景,更可以制造一片人工湖,上面漂行着各式各样老式火车外形的船只,真正让公园成为集游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3)道路系统。
公园内的道路系统采取“中心为主,两侧为辅”的道路形式。
由于主题公园本身提倡绿色、生态、休闲与健康慢行。
公园内的主道路就是以铁路为中心的道路,铁轨旁边设置慢行道路系统。
游客同样可以体验直接在铁轨上走路的乐趣。
主道路的两侧则开辟众多小路呈不规则样式,游客可以随意行走不受限制。
当然每条小路都可以通往主道路。
(4)种植绿化。
主题公园内的绿化主要以绿色为基调。
高大树木均采用郑州市本地常见的行道树品种如杨树、法国梧桐、国槐等,并成列状种植,仿佛坐在列车上看到旁边急闪而过的行道树。
植物种植方面注重发挥植物的自然特性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植物品种的选择上最好多选用本土植物、易于成活,也可以少量引进外地稀缺植物供游客观赏。
注重植物造景的营造,并与公园内道路、景色等配合协调,符合公园主题文化,正确处理好功能和景观的关系。
(5)商业区域。
在公园入口处或者公园中心建设一个商业区域,包括基础设施餐厅、茶室、摄影、物品存寄处等,还可以设立自行车租借处,游客可以骑自行车骑行于公园内,一边骑行一边欣赏园内风景,感受更多乐趣。
不仅仅满足游客的需求,更可以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还可以举办各式各样与铁路文化有关的展览,展览可以包括各种历史资料,遗留下来的历史物品,保留下的影像和文字等等。
搭建舞台举行文娱活动,如舞蹈、戏剧、演义等的表演以及游客的自语活动等等。
6 总结“变废为宝”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然而要充分理解其含义并好好运用,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将废弃铁路改建成铁路文化主题公园,就是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最好应用与证明。
本案借鉴国内外成功先例,将原本废弃无用影响环境的铁路改建成为主题公园,并由此而产生并发展/衍生出以铁路文化怀旧为主题的旅游业并客观地总结出其可行性。
为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可贵的借鉴经验。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文明郑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1] 李涛.从废弃的高架铁路到纽约市民的公共大阳台[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36-38.[2] 刘沁伟.美国伯明翰市铁路公园[J].风景园林,2013(02):112-116.[3] 姚乐嘉.从工业废弃地到艺术产业区[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4-6.[4] 张绍华.变“废路”为“绿宝”[J].陈市规划,1999,23(04):48-50.[5] 徐健.哈尔滨市废气铁路用地状况分析及景观设计途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6] 郑剑艺,吴明志,郭章煜.基于景观介质理论的废弃铁路沿线城市更新设计探索[J].城市规划·园林景观,2012(10):117-121.作者简介:李园园(1990—),女,河南宝丰人,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读硕士,建筑学专业。
王庆斌(1970—),男,河南罗山人,博士,教授,先后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分别获得设计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河南省书画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学科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设计学,研究方向: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