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六单元
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常包括了一些总结性的内容,如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文园地内容:
1. 词汇总结:在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通常会总结本单元学习的重点词汇,包括生词、形近字、多音字等,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 语法知识:这部分内容会涉及本单元学习的语法点,如句子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
3. 表达方式:语文园地中也会介绍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如修辞手法、句子变换、段落构成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文化知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了解文化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语文园地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 练习题: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语文园地中通常会包含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阅读理解等,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可能包含的一些内容。
具体内容安排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年级而有所不同,请以教材为准。
(完整word版)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
练习题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答案原君\答案樊迟、仲弓问仁一、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的。
2、孔子是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二、单项选择题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C、默默无闻的人D、敢于行动的人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A、出门如见大宾B、使民如承大祭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 B、《左传》 C、《庄子》D、《孟子》 E、《韩非子》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4、举直错.........诸枉5、不仁者远.矣6、居处恭,执事敬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原君一、填空题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议论文。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
3、《》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
4、后人将、、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六单元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六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070[思考与练习]一、本文意在以史为鉴,你认为为政者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成败中可以获得何种历史借鉴,应当记取哪些历史教训?作者从后唐庄宗李存勖艰苦创业、统一中原,又骄纵享乐、身死国灭的典型事例中,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提炼出这样一个重要史学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意思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
这些结论和观点就是为政者应当记取的历史教训。
二、这是欧阳修散文中历代最广为传诵的议论名篇,试就本篇的议论特色与论证方法略作阐析。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议论特色: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如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上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叙事生动晓畅,论证层层深入,感情深沉浓烈,,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
三、前人认为欧文擅于运骈入散或以散破骈,请你在本文中找出用骈入散、用散破骈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用骈入散的语句:“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都是骈句,用在叙事议论的散句中。
用散破骈的语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誓天断发,泣下沾襟”是骈句,“何其衰也”是感叹句,连同后面的疑问句都是散句。
又如:“《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大学语文ppt第六单元 杜甫诗歌
二、杜甫诗作名句欣赏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4、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四、杜甫诗歌赏析 1、《哀江头》
2、《月夜》
3、《月夜忆舍弟》
4、《宿府》
1、杜甫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简介 1)忧念时局,关心社稷,突出表现杜甫的爱国思想。 2)描绘山水,题画咏物,托物言志。 3)咏物讽谕,针砭时事,揭露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警 策意义 4)抒写爱子情切,伉俪情笃,兄弟情浓 ,友朋情深。
全诗以‚哀‛为题,也以‚哀‛为核心,笼罩全篇。 篇首第一句就创造出强烈的哀氛,接着,写春日潜行曲江是哀; 睹物伤怀,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还是哀;进而 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更是以昔日之乐,反衬今日之哀; 再转入叙述贵妃归天,玄宗逃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哀之极 矣。最后,不辨南北,也暗示着:那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全诗的 这种‚哀‛情,是复杂的,深沉的。全诗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巨 恸,是李唐从盛世走向衰微的挽歌。 诗的结构跌宕波折。诗人的视角由眼前到回忆,由回忆到现实 的不断转换,给人造成一种纡曲有致,波澜起伏的感觉,读之令 人感到凄切哀悯,肝肠寸断。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臵在 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 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 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 江头》等诗。后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因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 诗的形式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他在此段时间的见 闻,成为不朽作品‚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沈园二首
【经典原意】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
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不再飞扬。我已是古
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会稽山凭吊,泪落潸然。
诗体解读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婉离开人世己经四
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己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
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
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美人 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 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线情思,使他神 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诗体解读
这是两首悼亡诗,属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四十多年 前一场爱情悲剧的慘痛回忆,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凄苦和 对唐婉的哀思,抒发了自己坚贞不渝的感情和对唐婉刻
背景简介
陆游一生结了两次婚。第一次是他二十岁时,娶了表妹唐琬为妻。婚后, 伉俪相得,感情很好。本想白头偕老。但陆游母亲晁氏不喜欢唐琬,强迫陆游 休妻。碍于母命,陆游只得忍痛和唐琬分手。这时,他们结婚还不到三年。后
来陆游另娶了王氏,唐琬也改嫁了赵士程,但二人之间的情意却难以割断。三
十一岁时,陆游到浙江绍兴的沈园闲游,与唐琬不期而遇,唐琬派人送来酒肴 以通殷勤,陆游感其深情,在沈园的一垣墙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以表 情愫。不久,唐琬怏怏而卒。而陆游对此绵绵长恨,也终身难以忘怀。晚年, 他两次重游沈园,面对故人遗迹,回首当年情事,心中不胜伤感,《沈园二首 》就是他在七十五岁时重临故地而写下的 。
大学语文
徐中玉 齐森华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六单元·礼赞爱情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G050012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英文名称: College Chinese 课程性质: 通识课总学时: 54 学分: 3适用对象:非中文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中学语文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大学语文》是我校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通识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人文性、文学艺术性、工具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和实际写作能力,以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求和毕业后就业、参加工作的需要。
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把审美训练及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既向学生展示汉语言文学的生命力,又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优美,又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高尚情操的感染和启迪。
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实用类文体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知识保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精神,建构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中国语文的有关知识,继续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文根底,从而学好其它专业课程。
1、通过课堂学习,熟悉及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通过具体作家名篇名段的学习和品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独立阅读分析现代文,具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
3、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规范地使用字、词、句,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能力。
4、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篇目、名句名段。
5、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实用文体知识,掌握常用文体的文本写作要领。
智慧树知到答案 大学语文(宜宾学院)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诗歌的年代大致是()选项:A:西周初至春秋中叶B:东周初至战国初年C:西周初至春秋晚年D:东周初至春秋末年答案: 【西周初至春秋中叶】2、单选题:汉代传《诗》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今日通行的是()选项:A:韩诗B:毛诗C:齐诗D:鲁诗答案: 【毛诗】3、多选题:《黍离》在章法结构上采用的是()选项:A:句式整齐,语言华美B:四言为主C:重章叠句,一唱三叹D:比兴手法答案: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一唱三叹】4、判断题:《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是《诗经》征役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单选题:下列表达深切亡国之痛的篇目是()选项:A:《君子于役》B:《何草不黄》C:《黍离》D:《无衣》答案: 【《黍离》】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出自()选项:A:《易经》B:《诗经》C:《礼记》D:《尚书》答案: 【《礼记》】2、单选题:大学八目中,起中枢地位的是()选项:A:格物B:正心C:修身D:诚意答案: 【修身】3、单选题:君子“慎独”强调的是大学八目中的()选项:A:诚意B:正心C:致知D:修身答案: 【诚意】4、多选题:对“大学”的理解,正确的是()选项:A:社会应对礼节等知识的学习B:大人之学C:穷理治世的大学问D:博大精深的学问答案: 【大人之学;穷理治世的大学问;博大精深的学问】5、判断题:古人修读四书的先后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孟子是孔子之后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他生活时代是()选项:A:战国初期B:春秋中后期C:春秋后期D:战国中后期答案: 【战国中后期】2、单选题:孟子对人性的评价,正确的是()选项:A:人性有善有恶B:人性善恶想混C:人性本善D:人性本恶答案: 【人性本善】3、多选题:孟子对“气”的理解,包括以下哪些内容()选项:A:“气”受“志”的控制B:.人呼吸的气体C:气有善恶D:人禀受天之元气而形成的“体气”答案: 【“气”受“志”的控制;人禀受天之元气而形成的“体气”】4、多选题:孟子“浩然之气”的影响包括()选项:A:让后人倾向于暴力B:影响《孟子》文章的气势C:影响孟子的言行举止D:影响后世仁人志士的节气答案: 【影响《孟子》文章的气势;影响孟子的言行举止;影响后世仁人志士的节气】5、判断题:孟子人性善的观点是从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推导出来的。
大学语文第六单元、沈园二首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 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 (三)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人:
一生著作丰富,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 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第一期:从少年到中年(16—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 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 第二期:入蜀以后,到他罢官东归(46—64岁),前后近20年, 存诗约2500首。这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 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 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 • 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入王炎、范成大幕府,提
举江南路茶盐公事,权知严州。
• 光宗时,官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 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 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
•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 “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 第三期: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64—85岁)亦有20年, 现存诗约6500首。其中依然有大量诗篇表达其收复国土的强烈愿 望。还有一些作品则表现出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 苍凉的人生感慨。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耍小聪明,表面答应把唐婉送 归娘家,背后却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 这更加激怒了陆母,严令二人断绝往来, 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 妻。而唐婉,也由家人做主嫁给了同郡 士人赵士程,生下一子一女。赵家系皇 族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本人亦宽厚 重情,开明通达,对唐婉表现出同情与 谅解。陆、唐之间从此被切断联系,音 讯隔绝。
2024(统编版)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第六单元知识清单1单元目标7l学习富有思辨色彩的古今中外文本,通过对“学习之道”的梳理、探究和反思,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能力。
2.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思辨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3.研读课文,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感受思辨中缢含的逻辑思维,感受思辨的力量,提窃理性思维水平。
4在深入阅读文本、学习文本论述方法的基础上,学会选择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一、词语积累10.l《劝学》(一)通假字。
1.鞣以为轮/轼使之然也(“鞣“同“揉'',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2.虽有搞暴(“有“同”又")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性)(二)实词、虚词的含义。
群响毕绝(《口技》)(动词,停止)l.绝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人世隔绝的)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副词,非常){君子生非异也,善假千物也(动词,借助,利用)2.假乃梧前狼假寐(《狼》)(动词,假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动词,借){劝学(动词,劝勉,鼓励)3.劝我劝天公重抖擞(《己亥杂诗》)(动词,劝说)4.望{吾尝跤而望矣(动词,远看)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名望)蟹六跪而二赘(连词,表并列关系)5 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青,取之千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吾尝跤而望矣(连词,表修饰关系)故木受绳则直,金就沥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锐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走得快)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6.利{(形容词,刀刃锋利,刀口快)7.千{损人利己(成语)(动词,谋利)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并序》)(名词,钱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干利(《论语·里仁》)(名词,财利、钱财)者,取之千蓝(介词,从)水为之,而寒千水(介词,比)善假于物也(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可不译)迁客骚人,多会千此(《岳阳楼记》)(介词,在)故天将降大任千是人也(《(孟子〉二范》)(介词,在)(三)词的活用现象。
高教社2023(王树青)大学语文(第三版)教学课件6-2大自然在反抗
整
体
文章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
感
使用化学药品而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
知
衡遭到破坏,死神从天而降,鱼类、益虫等
作 品
生物大量死亡,而害虫却因产生抗体而日益 猖獗,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
(农药污染受害儿童) 附超链接
三
作
品
1.文章主题
分
析
文章向人们揭示了人对自然的冷漠,指出 人类使用化学药物控制虫害的做法破坏了大自
然平衡,导致自然灾害曰趋严重。面对人类至
今仍未意识到过多干预大自然最终会导致更大
灾难的忧虑,她大声疾呼人类要爱护自己的生
存环境,要对自己的智能活动负责,要具有理
性思维能力并与自然和睦相处。
三
2.文章结构
作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人类竭力要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人类的心
品
意,但事与愿违,遭到了大自然的反抗与报复,由此引出如何处理好 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大话题。
4.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反抗”的意 图是什么?
六
比 比 看
配乐朗诵 大家来
谢
观谢
看
大学语文(第三版)
王树青 张惠香 主编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六 单 元人
与 自
然
目录
壹贰叁肆伍
敬 大 共 漫一
畏 自 建 谈滴
生 命
然 在 反 抗
美 丽 地 球
中 国 人 的
水 可 以
环活
家 境多
园 观久
第六单元
大自然在反抗
目录
一、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作品 三、作品分析 四、艺术特色 五、思考练习
《大学语文》习题与答案
《大学语文》习题与答案上编阅读能力培养第一单元人•交往•阅读1、人以外的动物也有交往活动。
据科学家们考察,蚂蚁能用头上的触角指示寻觅食物的方向;蜘蛛则靠网丝发出的波来辨别触网物是不是猎物;西班牙的鹿能用尾巴发出信号:尾巴下垂不动表示平安无事,尾巴抬起一半表示提高警惕,尾巴完全挺直则表示危险来临等。
那么,这些动物的交往是否也具有社会性呢?问题提示:其他动物的交往不具有社会性。
这些动物虽然也可通过发出和接收信息来进行交往,但却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它只是一种求生、自卫的本能,不可能与人通过语言来进行交往相比。
人的语言能独立于人而存在,并能成为社会人所共同遵守、共同使用和不断共同创造的一门社会科学。
这即是人的交往具有社会性的关键。
2、精神状态世界(世界2)与精神产物世界(世界3)的异同如何?提示:相同者,都属于精神世界范畴,与物理世界(世界1)明显不同。
不同者,精神状态世界仍然依附于主体,是指主体精神活动中的某种状态情况。
精神产物世界则已经脱离于主体,是精神之产物,诸如电影、绘画、文学作品等。
所以,人的交往往往就是在精神产物世界中的一种交往。
3、构成“前结构”的三个层次,它们有何主次?可结合某一作品讨论。
问题提示:“前结构”的三个层次包括身心感觉(生理)层次、文化修养(文化)层次和生活阅历(社会)层次,在具体的阅读接受活动中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的,三者之间没有主次,不能偏废。
4、结合自己经验谈谈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障碍。
问题提示:结合本次课课堂讨论回答。
障碍可能各不一样,但往往与“前结构”相关,注意不能偏废。
5、“文本始终是敞开的,其意义读不完、读不尽,这是因为读者不断参与阅读实践的缘故。
”你是如何理解的?(证据支持)提示:相对而言,文本是客观的,其意义本是稳定的。
然而,文本接受者因时空的不同和主体语文及生活修养之差异,就会导致阅读理解上的差异,另外,说话者本身也有一个具体时空的问题。
诸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此等等,证据很多。
大学语文第六章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第六章的主题和内容。
2.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第六章的主题和内容。
2.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第六章的相关资料,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内容摘要等。
2. 学生预习第六章,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第六章的主题和内容。
2. 学生分享预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主题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六章的主题,结合作品背景和作者生平进行阐述。
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出第六章的主题。
三、内容分析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第六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和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探讨作品中的寓意和象征。
四、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1. 教师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学生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品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艺术特色,如结构、布局、语言等。
4. 学生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总结出作品的艺术价值。
五、文学鉴赏和审美情趣培养1. 教师结合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作品对人生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第六章的主题、内容、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心得。
七、作业布置1. 阅读第六章,总结作品的主题和内容。
2. 分析作品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作品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主题分析、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六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大学语文》单元资料概述(第六单元)
《大学语文》单元概述资料第六单元道法自然向明瑞撰一本单元综述本单元共选取十一篇作品,这些体裁、风格不一的美文穿越不同时空,以不断变换的视角,手法多样的形式赞美着人与自然、人与人本有的关系——和谐相处,诉说着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尊重、亲近,描绘着物我交融的审美意境,展示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违背人与自然本有、应有关系的经验与教训,提供了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智慧。
这些作品或者展示人类对宇宙终极问题的哲理性追寻;或者表达对宇宙、人类社会运行特征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或者以平等、敬畏、对话、亲近的态度呈现多姿多彩的山光水色;或以满足、欣赏的心态赞美当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恬淡宁静生活;或以失落的心态缅怀昔日人与自然混沌莫辩的和谐乡村家园;或以惆怅的心绪憧憬着新的精神家园;或以反思的方式、激烈的批判、委婉的描述、确凿的证据、形象的比喻、情理并茂的语言告诫人类不能破坏自然界本来的样子,敦促人类改邪归正,以自然为归,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工业文明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各种问题以后,以往传统的古朴、恬淡、宁静的家园逐渐减少。
特别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喧嚣的都市,在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的地区,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呐喊,同时践行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显得尤为迫切。
浸润老庄以“顺应自然”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理基础;了解陶渊明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和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方式,可懂得心灵宁静的精神家园的重要;和徐霞客一起游黄山,观赏到多姿多彩的山光水色,激起人热爱自然、拥抱自然的感情;通过和俞平伯老先生一道游陶然亭,领会如何在喧闹的市井中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美好的闲情逸趣,这就是平淡、简单、自然;阅读喜欢素食主义生活方式的作家-苇岸的绿色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领悟到他对传统农耕时代那种宁静、恬淡、闲适生活的肯定,对工业文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批判;与刘亮程一起听鸟叫,感受昔日乡村生活的平静、真实、和谐,愈觉得生活在平静无争的家园的舒适,现在家园痛失,也难免不伤感;与爱尔兰作家叶芝一起观赏野天鹅的生活,无不感受到诗人向往自由、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以及对抗物质主义的强烈意念与努力;跟随梭罗时空变换不断的视点,与梭罗一起沉浸在虽变幻莫测然“深邃”和“清澈”之美永恒存在的瓦尔登湖山水中,也不难领会到作者追求真实、从容、自由、宁静的生活;追求自由、和谐的生活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展示了俄罗斯19世纪大变革时期的乡村生活,描绘了迷人的草原风光,体现了作者对俄罗斯的热爱;当代“环保运动之母”卡逊的科普文章以生动形象的文笔、严谨扎实的科学态度揭示了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疾呼人类要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要对自己的智能活动负责,要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并与自然和睦相处。
语文第六单元
语文第六单元
语文第六单元主要涉及作文写作技巧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将会了解如何规划文章结构、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及如何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意图等重要技巧。
在写作方面,本单元将会带领学生们掌握正式文体的写作方法,如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同时,还会培养学生们对于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表达能力。
在课程拓展方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参观一些文化场馆,比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于文学鉴赏的兴趣。
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写作比赛,让他们有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自信心。
总之,语文第六单元是一个集写作技巧与文学鉴赏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学习和拓展,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
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
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 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 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 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
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
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 巨著《齐民要术》。
阴天采,夜间焙,则制造不当;凭口嚼辨味, 鼻闻辨香,则鉴别不当;用沾染了膻气的锅与 腥气的盆,则器具不当;用有油烟的柴和烤过 肉的炭,则燃料不当;用流动很急或停滞不流 的水,则用水不当;烤得外熟内生,则炙烤不 当;捣得大细,成了绿色的粉末,则捣碎不当; 操作不熟练,搅动太急,则烧煮不当;夏天才 喝,而冬天不喝,则饮用不当。
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 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 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 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 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全唐文》 有《陆羽自传》。
参考译文:
禽鸟有翅而飞,兽类毛丰而跑,人开口能 言,这三者都生在天地间,依靠喝水、吃 东西来维持生命,可见喝饮的作用重大, 意义深远。为了解渴,则要喝水;为了兴 奋而消愁解闷,则要喝酒;为了提神而解 除瞌睡,则要喝茶。
我写这本书的原意,是给家里(从事农业) 的少年人看的,不敢让有见识的人看到, 所以我记录时叮咛自己要交待周到,指导 恳切教诲,对每件事都直接了当地陈述说 明,不推崇浮夸的言辞。请读者不要见笑。
这是本书作者贾思勰的自序。序文旁证博 引,充分论述了农业生产成果重要性,表 明了编写《齐民要术》的目的、意义等。 这里选录的是序的最后一节,论述了本书 的取材标准和写作范围以及阅读对象。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 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 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 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 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 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 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 圣”,祀为“茶神”。
《茶经》·六之饮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 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 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 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 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 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 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 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 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 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课文简析
《齐民要术》记录的“饼”,种类多、制 法细、资料全、实用性强。因此,研读 《齐民要术》中“饼法”篇,对于系统地 了解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的饼的种类、制 法、食风食俗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 实用意义。《齐民要术》既是魏晋南北朝 及其以前饼食文化的集大成者,又对后世 饼食文化的发展又起到了推动作用。
属于珍贵鲜美馨香的茶,(一炉)只有三 碗。其次是五碗。假若喝茶的客人达到五 人,就舀出三碗传着喝;达到七人,就舀 出五碗传着喝;假若是六人,不必管碗数 (意谓照五人那样舀三碗),只不过缺少 一人的罢了,那就用"隽永"来补充。
参考文后注释阅读课文,理解疑难词语。
第一篇参考译文:
现在我从古今书籍中采集了大量材料,又收 集了许多民间歌谣;询问有经验的老农,再 在实践中验证;记录从农耕技术开始,到醋 酱的制作结束。凡是与农家生活资料有关的 东西,没有不完整记录的,命名为《齐民要 术》。共九十二篇,分为十卷,每卷的前面 都有目录。文章虽然烦琐,但阅读还是很方 便的。
还有些“五谷”、“果蓏”这些不是中国种植 的东西,也把名目留了下来;它们的种植方法, 却是没有听说过。丢掉生产的根本大计,却追 逐琐屑的利钱,这是贤明睿智的人所不肯做的; 由一天的暴利富足来补终年的贫困,正是挨饿 受冻的起源,因此经营商业之事,就空缺着不 去记载。花儿草儿看上去美观,但只是在春天 开花,秋天没有可利用的果实,正像是相当于 是空洞虚假的东西,没有留存的价值。
农耕记忆
《齐民要术》两篇
《齐民要术》简介:
《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 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11万字; 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 书前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 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 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 取得的显著成效。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牛角,钻四五个 孔,仅能让韭叶通过。取两段新织的细绸,每段一尺 半见方,按牛角大小,剪去丝绸的中心部分,再将牛 角缝在绸上。(用钻子在牛角上钻孔,密密地缝好, 不要让粉漏出。用后洗净,藏好,可用二十年。)用 丝绸裹好和好的粉,捏住四角,放在开水上面,将粉 捏出,煮熟,用肉汤浇。如果放在酪中或芝麻捣烂煮 成的饮浆中饮用,就像玉色一样,吃起来,细腻黏软, 与好麦面没有区别。(又名“搦饼”。准备放在酪中 吃的,直接用开水烫粉,不要用肉汤浇。)
啊!上天孕育万物,都有它最精妙之处,人们 擅长的,只是那些浅显易做的。住的是房屋, 房屋构造精致极了;所穿的是衣服,衣服做的 精美极了;饱肚子的是饮食,食物和酒都精美 极了。(而饮茶呢?却不擅长。)概言之,茶 的制作有九个难以掌握的环节:一是加工,二 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 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烤煮,九是品饮。
茶作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由周公旦作了 文字记载而为大家所知道。春秋时齐国的晏 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 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 思等人都爱喝茶。后来流传一天天广泛,逐 渐成为风气,到了我唐朝,达于极盛。在西 安、洛阳两个都城和江陵、重庆等地,竟是 家家户户饮茶。
茶的种类,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 因此才有砍茶、熬茶、烘茶、捣茶四种方式。 把茶放到瓶缶中,再用开水冲灌,用这种方法 泡出来的茶叫做“痷茶”。也有人用葱、姜、 枣、桔皮、茱萸、薄荷等,与茶一起反复熬煮, 或通过茶汤沸扬而使茶汁滑腻,或通过熬煮而 去掉浮沫,这样的茶无异于倒在沟渠里的废水, 但这种习俗却至今流行不止!
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 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 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 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 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 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 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因此说《齐民要术》 对我国农业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 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 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 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 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 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 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 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 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 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 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 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 面的生产知识。
饼法(节选)
参考译文:
作粉饼的方法:将煮好的肉饼汁,趁汤沸 时和精粉。(如果用粗粉,饼脆却不好吃, 不用热水和面,则面生不能吃。)和成像 作环饼的面一样,先和硬些,用手用力搓, 使面变得极为熟软。然后再用肉汤浇,使 它特别稀,以致可以拿出。割一片像匙面 大小的牛角,钻六七个小孔,仅能容粗麻 线通过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