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背知识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13a0e2f5335a8102d220c5.png)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一)原始社会1.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二)商周时期1. 工商食官。
2.职业商人出现。
3.最早的货币。
(三)春秋战国1.商业繁荣。
2.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3.商人地位提高。
4.战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四)秦汉1.重农抑商。
2.商业发展艰难。
3.经商时间、地点受限。
4.丝绸之路。
(五)隋唐1.重农抑商。
2.经商时间、地点受限。
3.都市商业。
4.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5.柜坊、飞钱、邸店出现。
6.丝绸之路。
7.市舶使专管外贸。
(六)两宋1.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2.商业环境宽松,打破坊市界限。
3.商品种类增多。
4.出现纸币交子。
5.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6.海运发达,商税成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7.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8.广告业繁荣和娱乐场所瓦肆。
(七)元朝1.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八)明清1.城镇商业繁荣。
2.农副成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5.商帮出现。
6.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
7.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以宋朝为界限)(二)城市的发展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扬一益二2. 城市演变特点:(1)城市功能上:政治军事为主到商贸经济为主。
(2)政府管理程度上: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放宽。
(3)城市数量和规模:唐开始,商业性城市增多,规模扩大。
(4)城市布局:与经济中心南移相联系。
(5)影响上: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市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一)发展概况(二)方式1.正常的商人贸易2.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3)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问题探究:1.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政策、市场、商人、货币(金融)、交通、环境、发展基础(农业、手工业)。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eac01f561252d380eb6e7d.png)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弄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以来:重农抑商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出现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世界最早货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重要裁员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7.明清: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徽商、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闭市后不准交易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城郊和乡村出现“草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4.城市兴起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5.扬一益二:扬州、成都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6.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前言: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出现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赔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课件]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1588afa4693daef5ef73dfe.png)
1、商品经济发展 2、小农经济与市场联 系日益密切 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 展 4、统治者实行海禁和 闭关锁国政策
返 回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在各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下把古代中 国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由此,要求学生 归纳本课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最后对合作探究活动中表现较好、合作精神 较强的小组应给予奖励,激励大家对历史的 学习。
返 回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
(35’)
探究学习 总结(3’)
拓展学习 延伸(5’)
引入两个材料:“古 代货币的发展”和 “刀闲经商的经历”, 提出问题,为学生的 合作探究作铺垫。
学生分组合作 探究“各时期 商业发的特 点、成因”
师生合作把各组写到黑板 上的合作探究结果与投影 仪展示的参考答案作比较, 分析、评价各组合作探究 成果;同时教师适当补充有 关内容,最后评选出优秀 小组。
② 4、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5、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 政府设市舶使,对外贸易繁荣。
返 回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的特点及成因
特 点 成 因
1、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2、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 3、出现较大的市镇,其中最著 名的四大商业名镇,大都成为繁 华的商业大都会。 4、打破“市”“坊”界限,草 市普遍,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5、海外贸易发达,泉州是元代 ③ 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当 时世界第一大港。
返 回
凡市,以日中击鼓 三百响, 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
思考: 阅读课本第15页“学习延伸”中的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2、在外注重团结互助。 3、崇尚节俭,不奢华。 4、有较高的商业信誉,诚心经营。
必修2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
![必修2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2a1b33f5a8102d276a22fd6.png)
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一)原因: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三、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一)原因: (二)表现: 1、徽商
2、晋商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 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 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 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 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4、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5、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一)原因: (二)表现:
1、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2、中外贸易发展, 3、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4、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5、设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 但发展受到限制: 如市区和住宅区分开(空间) 闭市后不得有经营活动(时间)
古代商业的发展
大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2)海外贸易的发展: A、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B、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2、繁荣的原因:
古代商业的发展
(1)农业和手工业继续发展
(2)疏浚大运河,开辟海运,并在各地遍设驿站
(3)国家统一,有利于商品在大范围内流通
(4)海外贸易的发展
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徽商和晋商
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
解题关键:宋元时期出现了繁荣局面, 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 柜坊、飞钱和纸币很早就产生了,国 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 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 荣。 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 思路引领: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 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政府对商 走向繁荣。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7c9f17e8e9951e79b8927c6.png)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内容涉及的时间长,专业性强。
与内容有关的绘画、实物照片(如考古出土文物等)、文字资料比较丰富。
由于学生们初中基础的制约,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最后对古代商业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整体认识和理解。
引言本课引言由文字组成,介绍古代传奇人物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弃官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故事。
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陶是春秋战国时代关东最繁荣的经济都会,被誉为“天下之中”。
“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是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繁荣是必然之结果。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也可出示《史记》的范蠡原文,然后向学生提问。
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教材以我国古代历史的不同时期为线索,讲述了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在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商业的出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最后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深入城镇农村,边疆海外。
古代商业的发展概述(PPT 31张)
![古代商业的发展概述(PPT 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ba916149caaedd3383c4d346.png)
小结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人 商品 商人 奢 侈 大商 品 人 为 主 媒介 地点 市 商路 国内 商路 政策 抑商
生产 资料 两宋 生活 明清 商帮 资料 为主
飞钱商 锁国
• • • • • • • • •
• • • •
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
第3课古代商业的 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一般原因和表现
政治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农业、手工业的 发展
经济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金融
水陆交通的便利 纸币和汇票的出现和应用
表现:商品、商人、货币、城市和市场
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城市
(一)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阅读课本,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9b168784868762caaed5f4.png)
行的流通制度。
5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 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6 .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 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2)宋朝及以后 坊市 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①_________ ②“草市”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④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官府 的直接监管。 ⑤交易活动不再受________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长安 、 洛阳 、 开 封、 临 (1) 重要 大城 市 : 古代 的 _________ 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秦汉以来——艰难发展 (1)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时间 和地点的限制,商 (2)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______
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3.隋唐——发展 (1)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2)概况
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 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柜坊 和飞钱。 ③出现了________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
情 景 导 入
2
目 标 导 航
5
随 堂 练 习
3
自 主 预 习
6
高 考 演 练
4
课 堂 探 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 景 导 入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想买鞋子的 郑国人,他在家先用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到了集市后, 他才发现忘记带量好尺寸的绳子。等到他拿上绳子再次来到 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最终他没买到鞋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0张PPT)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9c291058fafab068dc0205.png)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北朝 《木兰辞》
问题1:从上述诗句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南北朝时期,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 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问题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反映 什么历史现象?
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
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情境辨史 唐玄宗时期,儒生孙仪和他的好友张治进京赶考 。由于铜钱携带不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 200缗作为盘缠。到了京城,他发现京城毕竟不 同他原先居住的小县城,只见“人烟辐辏,坊巷 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店铺随处铺设 。他们住进了会馆,白天在那温习功课,晚上去 逛夜市,放松心情。结果高中头榜状元,荣归家 乡……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 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 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 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 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 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 说是一个奇迹。历史是现实的 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 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 "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 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 的身影。
“红顶商人”胡雪岩
商周时的商品大多为一些王公贵族生活奢侈品和 人民生活必须品,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 西方的皮革、东方的鱼盐等。 秦汉时期,成为商品的物资越来越多,铁器、丝 绸、瓷器、纸品、药材等都加入到商品中来了。 宋元明清时期,商品的种类逐渐增至数百种,丝 绸、瓷器、药材之外,粮、棉、茶等农产品也成 为商品中的大宗。
两京诸市署:令一
人,从六品上,丞
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
器物,……凡市,以
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
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第3课1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1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75940bde80d4d8d15a4f2b.png)
【学习目标】
【进入本课学习】
一、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快 速
高 效
1、古代商业发展共分几大阶段,每阶段的表 现是什么?(重点) 2、宋代前后市的变迁表现在哪些方面?城市 的发展又有何表现?(难点) 3、归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其 中哪种形式的对外贸易占重要地位?这种贸 易的特点、目的各是什么?在对外方面明清 政府采取什么政策?
特点6 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出现实力雄厚的大 商帮,如晋商、徽商等。
特点7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城 市逐步增多,城市的商业性 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二、自主探究 讨论提高
5、从课本归纳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请 思 您 考
其它 政府的政策 客观原因 交通的便利 商业利润的刺激 主要原因 手工业的进步 基础原因 农业的发展 最基础原因 客观原因
谁经商易,易在哪里?城市的功能有何变化?结合课本及下面这段 相声得出答案
小三经商难:经商受两定一直管(定点 定时 官员直接
管理) 小小三经商易:经商环境宽松,两不定一间管(不定点 (宋代) 不定时 官员间接管理)另外市场更加 扩大。 (唐代)
效果检测三——古代对外贸易概况
时期 概 况 主要形 式
西汉 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唐朝 两宋 元朝 明清 广州;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较为 开放 对外贸易扩大;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
特点7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城 市逐步增多,城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特点1 中国商业起源很早,且不断发展。 特点2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
重难点
特点3古代商业发展艰难 而曲折,且始终处于从属 地位 特点4 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在商业发展其间,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水平。 特点5 阶段特征明显,各段发展极不平衡。与农业、 手工 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28bd927b4daa58da0114ab5.png)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的特 问题探究 点。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饮食服 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答案提示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 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民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朝;B、C 两项是在明清时期;D 项是在北宋时期。选 D 项。
3.《元史》记载:“至正十一年(1352 年)置宝泉提举司, 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 腾涌,价逾十倍。”由上述材料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滥印纸币引起通货膨胀现象 B.白银尚未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纸币的发行不利于经济发展 D.滥印纸币造成商品价格下降 【答案】A )
【解析】选 B。明中叶以后伴随着一条鞭法的实施,白银才 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 B 项违背史实。同时也说明文学作品带 有虚构成分,故 D 项观点正确;A、C 两项观点符合北宋社会。
5.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 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 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 A.商品经济发展 C.专制主义强化
7.明清时期: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实行压制政策;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坊 (1)宋朝以前:市与________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
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2)宋朝时期: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______”更加普遍, 草市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2](https://img.taocdn.com/s3/m/0330445dad02de80d4d84082.png)
2)秦汉:重农抑商,缓慢发展 原因:稳定统治;保障农业;保证税收
措施:商人不准穿绸缎、坐马车、为
官;限制商业时间、地点
2)秦汉:重农抑商,缓慢发展 原因:稳定统治;保障农业;保证税收
措施:商人不准穿绸缎、坐马车、为
官;限制商业时间、地点
时段:秦汉→隋唐→明清
2)秦汉:重农抑商,缓慢发展 原因:稳定统治;保障农业;保证税收
措施:商人不准穿绸缎、坐马车、为
官;限制商业时间、地点
时段:秦汉→隋唐→明清 影响: 束缚商业,但商业继续发展
商人政治地位降低,经济地位高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
老 大 嫁 做 商 人 妇 。 ”
“ 门 前 冷 落 鞍 马 稀 ,
士
(士大夫阶层)
农
(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
(手工业者)
这说明了什么? 商
(商人)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春秋末期
范蠡
史学家笔下的范蠡:
1.范蠡说“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2.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史记·货殖列传》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 奴隶制的商业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 奴隶制的商业 商业行为由政府进行。
5)明清:继续繁荣
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
4)宋元:空前繁荣 表现:品种多; 纸币出现;
“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北宋时 产生于四川, 便利了商业活 动,促进了商 业的发展。
元代宝钞 元代“至元通行宝 钞”是元世祖至元 二十四年(公元一 二八七年)颁发于 全国的纸币。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37483eec850ad02df80417c.png)
教学设计(首页)2016年 3 月2 日教学设计(续页)2016年 3 月2 日教学设计(续页)2016年 3 月2 日教学设计(续页)2016年 3 月2 日教学活动设计补充内容第五、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出现商帮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
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在全国各地,还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和“市”是一个意思吗?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
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PPT展示唐朝之前的城市与北宋以后的城市图,让学生找出不同点,教师讲解。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PPT展示图片,以及介绍电视剧《乔家大院》、《新安家族》等,引导学生对晋商、徽商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知道二者的区别。
城是统治阶级居住的地方;市是交易的场所。
教学设计(续页)2016年 3 月2 日。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f025a13b7360b4c2f3f6401.png)
《 清 明 上 河 图 》 中 的 街 市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宋以前: A.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 B.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2)宋: A.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B.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 C.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D.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 景德镇、朱仙镇
(2)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 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
(3)秦汉以来: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 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 仕宦为吏。”
——《史记》
秦汉重农抑商,商业发展艰难(经商受 时间、地点限制)。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 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商 贾都是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服务,受 官府的严密控制,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 少。
夏商时期的贝币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
(1)“商人”的来历
(2)春秋战国时期: (4)隋唐时期: 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 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
(3)秦汉以来: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出现柜坊、飞钱
涿郡
永
隋 唐
长安
隋 济 隋唐运河沿岸经济的交流 朝 大 渠 运 河 通 济 的 渠 洛阳 605年 开 邗 凿 605年 沟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人”的来历
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52525d984254b35eefd3436.png)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堂知识演练在农业、手工业发展基础上,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回答1~6题。
1.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被称为“商人”,最初是由于()A.商朝人善于经商B.最早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姓商C.最早的商业活动开始于商朝D.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答案】 A2.唐代城市设有专门的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场交易,这反映出()A.唐政府认识到市场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B.商品经济在唐朝占据主导地位C.唐朝时市场交易被政府严格控制D.唐朝禁止私人从事商业活动【解析】古代中国早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较弱。
唐代城市中市令或市长的主要职责就是严格管理市场交易活动。
【答案】 C3.“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C.北宋开封D.南宋临安【解析】题干情景说明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北宋。
【答案】 C4.下列符合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实的是()①汉代丝绸之路开通②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③宋朝在与辽、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立榷场进行双边贸易④元代广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辽、夏、金、宋都是中国境内的民族政权,元代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③④应排除。
【答案】 D5.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 B.都护府C.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解析】本题考查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
【答案】 A6.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是()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②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劳动力也开始成为商品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①③⑤都是教材上列举的关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明朝中期后,开始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表现,故④符合要求。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59cae1941ea76e58fa04bc.png)
1、秦汉时,商业经营是否自由?当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重农抑商”政策是禁止商业经营吗?
严格限制商业经营;
(二)、秦汉时期——商业的初步发展
3、秦汉时,商业发展比较艰难。但“法律贱商人,商人 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结合以下图片和材料 分析其中原因?
(二)、秦汉时期——商业的初步发展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 首倡“重农抑商”。他提出: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 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 工商业的发展。
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 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各个阶段商业发展概况、原因; 2、了解古代“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3、探究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成因、影响;
4、总结:(1)、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 习 重点
1、了解隋唐时“邸店、柜坊、飞钱”的产生;
(一)、先秦时期——商业的产生
6、据上述图片和课本,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1)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商人地位提高; (3)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7、据所学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有所繁荣的因素? a\“工商食官”政策破产,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b\社会分裂动荡,环境较为宽松; c\生产力进步,封建私有制产生,有经营积极性; 7、结合所学,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富商巨贾? 子贡 吕不韦 范蠡 白圭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第一家票号 日升昌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第一家票号 日升昌](https://img.taocdn.com/s3/m/027d9793ccbff121dc368397.png)
2、元朝:
①城市繁荣: 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
(2)繁荣表现: 华的商业大都会; 杭州 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 中心。 ②对外贸易发达: 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港口;
柜坊和飞钱最早是哪一时期出现的?其性质和意义是什 么?北宋出现交子和商标,有何作用?说明了什么?
性质: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的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意义: 方便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标志着我国的信用行业开始产生。 交子和商标的作用: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 商标出现,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利于提高商品质量和信誉; 规范和促进商业发展。 说明: 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 商人重视商品的品牌意识和广告效应。
C 唐代的农村集市
C
D 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四、宋元商业的繁荣 :
①唐代后期,坊和市的界限逐渐
(1)繁荣原因:
被打破; ②交通畅通;
③重视中外交流和各民族广泛交流;
1 、两宋:
(2)繁荣表现:
①国家空前统一;
(1)繁荣原因:
②交通发达,重新疏浚大运河; ③开辟了海运;
④设驿站;
⑤重视发展对外贸易。
①出现著名的商业中心:六大城市; (2)表现:②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③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3、魏晋南北朝时期 :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少, 以物易物 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东晋南朝时,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于 商税及 与商品流通有关的税种
三、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 :
①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1)特点: 商业由官府控制的局面被打破 2、春秋战国时期: (2)表现: ①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17ed840e518964bcf847cac.png)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
发展 金融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 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 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 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 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A、①②③ C、 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D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主要是指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
A
元朝时代被外国旅行家誉之为 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是
A、北京 C、杭州
B、广州 D、泉州
• 5.若生活在宋朝,你可能遇到的生活现象有 ( ) B • • ①在长江流域能穿上丝绸衣服②在河南开封参观 定窑生产情况③在四川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④在浙江杭州可以逛早市、夜市 •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下列关于唐长安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宫殿宏伟,街道整齐 ②注重城市绿化,建有排水设施 ③突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 没有区域限制 ④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①市坊界限打破, 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③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 朱仙镇。 ④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⑤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限制。
思考:与以前相比,宋朝市的发 展有哪几方面的突破?
1、市坊界限打破, 2、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3、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限制。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历史时期 西汉
D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 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第3课_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_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0398131ccbff121dd3683b1.png)
两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 1、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纸币是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 代商品流通需要更多的 货币,当时的四川通行 铁钱,铁钱值低量重, 使用不便。买一匹布需 铁钱两万,重约500斤。 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
知识链接:元代的宝钞
元朝,是中 国历史上纸 币流通空前 兴盛的时期, 也是世界上 最早推行纯 纸币流通的 政权。
两宋: 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尽管政府施行种种压制政策,但 明清: 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3、出现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商帮
生意雄踞大半 曹 家 个中国,还跨出国门, 大 院 近到日本东京、朝鲜 平壤,远到德国的柏 三 林、法国巴黎,最远 多 堂 还跨英吉利海峡到达 伦敦。横跨欧亚两个 大陆,在中国人的经 商史上创下不朽的辉 煌。到了清道光咸丰 年间,曹家商业发展 到鼎盛时期,商号达 640多座,资产高达 1千余万两白银,总 雇员达三万七千人。
唐代长安
市 的 发 展
朝代 城市的发展情况
宋以 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受政府 直接控制;市与民居分离 前
唐代:坊市制
宋代 1、突破了坊市制;
明清
北 宋 东 京 城
从两幅地图提取历史信息,说明: 北宋东京与唐代的长安相比, 在商业活动方面有何不同?
1、突破坊市制空间限制 2、突破坊市制时间限制 3、出现专门市场 4、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 5、整体信息——商业活动繁盛
A. C.
①②③ B. ①③④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的文字, 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你能改正吗?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c2f772a26925c52cc5bf89.png)
各大商业城市大量兴办。
隋唐商业繁荣的原因: 经济: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京杭大运河开凿,对外交通发达 政治:国家统一、交流频繁 隋唐商业繁荣的表现: 都市:邸店、柜坊、飞钱 农村:集贸市场也发展起来(草市)
(4)宋元时期: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日本学者加藤繁在《宋代都市的发展》中谈到: 唐代“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 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 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 唐朝末年 开门了”。
2.商业发展的原因:
政治 经济 政策 交通 金融
国家统一安定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水陆交通的便利 纸币、柜坊、飞钱、票号的出现和应用
二、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时期 概况 西汉 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 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设市舶使 两宋 与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元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 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发展概况: (1)先秦时期:
“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 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 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3)隋唐时期:
京杭大运河
唐朝-长安城
猜一猜
商业繁荣,但仍受限制
?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唐后期出现,各地商 飞钱 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 券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 ?是唐代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是从邸店中 柜坊 唐代韦述的《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 分离出来。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收取一 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 定的租金,商人需用时,凭帖(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提 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取,为最早的银行雏形 ; ? 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机构,兼营旅 邸店 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东晋时已出现,唐朝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发展 (秦汉)
商业兴起 (先秦)小结二来自商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品 媒介 地点 商路 政策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两宋 明清
商人 大商 人
奢 侈 品 为 主 生产资 飞钱 料和生 活资料 纸币 为主 票号
国内 商路
都市 开通陆 海丝绸 之路 市镇 大城市 对外海 路为主
③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1
知识扩展
我国古代商业的起源
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 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 业”,贩卖的物品为“商品”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 到今天。 贷 财 商朝商业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商 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现了职业商 人和商业活动的交换媒介——货币。
1、市的变化与发展
市坊制度变化 宋以前 按时开市闭市 宋以后 打破时间限制
时间
空间
市坊分开
打破市坊界限
管理
严格管理
官府不直接监管
10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2、“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 有特定位置; “坊” 、“市”分 严格管理;
开; “坊” “市” 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 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 日中为市 的经营时间被打破,出现早市晚市。交易 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古代城市兴盛的原因
17
在重农抑商下,古代商业为什么还能得到发展呢?请概 括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统一的市场、交通、生产进步、政府政策、金融)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 品交易的限制) (3)中外交往、民族交往 (4)交通便利(大运河、丝绸之路) (5)人民的辛勤劳动、科技的进步 (6)金融:(柜坊、飞钱、纸币的出现和应用)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7)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A
A.政府大力支持 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条件
B.具有地域性 D.白银广泛流通为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政府传统的经济政策,故A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 “城” 、“市”、“城市”、“坊” ①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 以防守为基本功能。 ②“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③城市:“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必须有 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场所,因而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 市联系在一起。 ④“坊”是城市里的居民住宅区。
二、市的 变迁和城市的2) 发 展 1)西汉:长安城东西“市”九处 唐朝:长安设有“市”、“坊”
3)宋朝:“市”、“坊”界限被打破 市 2 、特点 4)明清:出现单一的商业城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明朝中后期,再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萌芽。 3、历史影响 1)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2)一方面刺激了农、工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 作用。 3)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9 5)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
夏商时期的贝币
24
知识扩展
范蠡,春秋战国之际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 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范 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 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 吕不韦:经商出身,战国末年秦相。门下 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 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故史称“杂家”。 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18
城市发展的特点: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对政治中心的依 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
②政府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
③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 萌芽。 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 19 变化。
3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在 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 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乔致庸开设票号, 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
学法点拨
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
商业发展的基本 要素(表现)
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 货币(交易媒介)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
B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朝代 西汉 唐朝 繁 荣 两宋 历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 丝绸之路 ) ( 广州)成重要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专管对外贸易 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非洲 进行贸易; (对外贸易 )税成南宋重要税源。 (泉州 )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对外贸易衰 弱;清只特许( 广州 )十三行对外贸易。
宋朝
3、古代城市的发展
著名古代城市
北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 长安、洛阳、开封、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交通枢纽;商业中心 临安、大都 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商业的繁荣。 扬州、成都
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通;经济重心南移 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堂检测2) 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 帘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 ) A.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 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
支持 抑商
商帮
抑商 锁国
归纳: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结合发展历程、表现、原因等因素归纳)
1、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到宋元时空前繁荣 2、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3、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政府逐渐放松对商业控 制;商业和商人地位低下; 4、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 币很早出现;商人群体活跃 6、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7、官方控制的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其政治目的大于经 济目的 8、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明清时期小农经 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6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 辱之” ——汉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 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 的发展。
27
秦汉时期商业为什么得到初步发展?
1.秦始皇的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建驰道) 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陆上和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3.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4.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新阶段
明清
①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②商 品种类增加。③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④商税成为宋朝重要税源。⑤元大都成为国际 性的商业大都会。 ①城镇商业依然繁荣。②农副产品大量入市。 ③长途贩运发展快,商帮形成—徽商、晋商。
(课堂检测1) 《乔家大院》、《晋商》、《徽商》等电影、电 视作 品使明清的“商帮”走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 历史 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官府控制 ②朝贡贸 易占重要 地位
特点
元朝
走向 明清 衰落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概况
丝绸之路 ,中外贸易逐渐 1. 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__________ 发展起来。 市舶使 ,专管对 广州 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_______ 2. 唐朝时,______
外贸易。
3. 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家进行贸易,_____________
泉州 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4. 元朝时,_____ 海禁和闭关锁国 5.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 ______________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 萎缩,那时由政府特许的广州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十三行”
14
小结一:
古代商业在各历史时期发展的概况
历 程 进一步繁荣 (明清)
债
商代货币“贝”
练一练 《国语》载:“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 是商周( )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者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者不属于庶人 D、 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庶人依靠出卖劳力生活, 工商依靠服务官府的所得而生活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工 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商贾都是贵族的奴 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服务,受官府的严密控制, 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少。 “公食贡,大 夫食邑,士食田, 庶人食力,工商 食官,皂隶食职, 官宰食加。” ——《国语· 晋语》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阶段 朝代 表现和特点
兴起
商、周 商人出现和商业兴起;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
打破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出现大商人 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艰难,但仍然得到发展
①农业、手工业、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商业发展。
初步发展 秦汉 进一步发 隋唐 展 空前繁荣 宋元
②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③出现柜坊和飞钱。
商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观 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因此反 思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对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借鉴的意义。 2
乔家大院 ,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
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 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在包头苦心经 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 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 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 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 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