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黔东南州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14年高考黔东南州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黔东南州2014年语文学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黔东南州教科所陈子玉凯里市第八中学龙光华一、2014年语文学科新课标卷2卷整体分析2014年我省使用的高考试卷为《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卷)》(下简称为“新课标2卷”),是内蒙古、宁夏、云南、黑龙江、吉林、新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海南等11省区共同使用的一份试卷,与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语文试题适用省区相同,结构上无明显的变化。

2014年新课标2卷语文试卷整套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

阅读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构成,包括一至四大题;表达题包括五、六两个大题。

全卷共六个大题,18个小题,共计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实际要求考生完成五个大题,17个小题。

试卷结构与考点及题型设置具体如下:Ⅰ卷阅读题:必考题(一)科技文阅读(1—3题)9分,均为单选题(二)古代诗文阅读(4—10题)36分①文言文阅读(4—7题)19分,4—6为单选题,7题为翻译题②古代诗歌阅读(8—9题)11分,均为简答题③名篇名句默写(10题)6分,简答题Ⅰ卷阅读题:选考题:从(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一道大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题:含4个小题)25分,1道双选题(实际有3个答案,分值分别为3、2、1分,满分为5分),3道简答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题:含4个小题)25分,1道双选题(实际有3个答案,分值分别为3、2、1分,满分为5分),3道简答题Ⅱ卷表达题:必考题(五)语言文字运用(13—18题)80分①正确使用成语(13题)3分,单选题②辨析并修改病句(结构性病句)(14题)3分,单选题③语言表达简明连贯(15题)3分,单选题④语言表达连贯(16题)6分,简答题⑤图文转换(17题)5分,简答题⑥书面写作(18题)60分2014年新课标2卷的结构与考点及题型设置与2013年新课标2卷的结构与考点及题型有细微差别,但命题者都遵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高考语文大纲》的考试要求,以课改理念为指导,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上,注重阅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考试的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

郑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郑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郑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一、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总体评价1.依据课标,紧扣考纲,突出能力考查。

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4年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命题,全卷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引导语文教学回归根本。

如“古代诗歌阅读”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名篇名句默写”考查内容全部出自课标推荐背诵的64篇文言诗文篇目之内;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探究性试题的设置,着重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等;“语言文字运用”第15题通过“语句衔接”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16题通过给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试卷在注重“双基”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这在试卷中得到了突出体现。

如“论述类文章阅读”第1题今年首次出现理论在文内,现象(选项内容)在文外的考查形式,真正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又如“名篇名句默写”出现了理解性的情景默写,给出简单明确的描述,让学生写出符合此描述的诗句,较之于原来的给上句写下句、给下句写上句的简单机械的考查方式,更能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运用名篇名句的能力;再如“语言文字运用”第17题图文转换题,要求学生用不超过75个字把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见“构思框架图”)写成一段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的话,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2.结构稳定,有所创新,难度略有下降。

2014年全国课标I卷试题与往年相比,既保持了新课标卷连续多年的稳定性,又有一些富有创新性的变化。

纵观整套试卷(满分150分),试卷依然由论述类文章阅读(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2句翻译,每句5分,共19分)、“古代诗歌阅读”(2道主观题,共11分)、“名篇名句默写”(3题6空,共6分) 三部分]、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或实用类文本(传记)阅读(均设置1道五选二题,3道主观题,共25分)、语言文字运用(3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共20分)和写作(60分)五部分组成,选择题共32分,主观题共118分。

2014年第一次高考调研考试质量分析

2014年第一次高考调研考试质量分析

认真总结不断完善跃马扬鞭求发展——桂林市2014年高考第一次调研考试质量分析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3年12月26-27日,我市进行了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从2013年高考第一次调研考试上报成绩统计来看,全市有56所学校(其中示范性高中16所,普通高中3 1所,补习学校9所)共计20271人参考。

其中:文科考生7220人,理科考生13051人。

一、试题分析(一)试题的命制本次调研试卷,由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和桂林五中提供,经教科所组织学科高三骨干教师进行严格拼审题,试卷质量较高,较好的达到了本次调研考试的目的,基本反映出2014届高三学生目前的备考状况,是一套较好的试卷。

(二)各科平均分和总平均分从上表获取的信息:文科试题:总体难度低于2013年高考,总分平均分比2013年全区高考总分平均分高15.42分。

本次考试平均分超过2013年全区高考平均分的学科:文科语文超11.19分,偏易;文综超5分左右,较易,地理超3分多。

数学、历史、政治和文科英语接近2013年全区高考平均分。

理科试题:总体难度高于2013年高考,总分平均分比2013年全区高考总分平均分低17.49分。

只有语文超9.94分,偏易;平均分低的有理科英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均低5分左右、较难;数学稍低于高考平均分。

二、考试成绩分析(一)文、理总分各分数段学生人数文科理科从上表获取的信息:从分数分布情况看,尖子生少,中下层学生多,落后面大。

文科最高分651,理科最高分690;文理科650分以上共21人,理科20人,文科1人;600-650分共215人,理科177人,文科38人。

文科370分以下、理科310分以下学生共13116人,占总考生人数64.70%。

(二)各科成绩的最高分(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预估上线情况1。

本科各批次预估入围分数线依据:以2013年我市本科各批次上线人数为基准(目标压缩10-15%左右)从上表获取的信息:一调各批次上线均比2013年大致低20-40分,有较大分差。

2014年高考物理质量分析

2014年高考物理质量分析

2014年高考物理质量分析2014年我省高考理综考题仍采用新课标Ⅱ卷,考查形式与以往新课标考查形式相同,其中物理部分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上升,但是没有偏题、怪题,完全符合考纲及大纲要求,试题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能够充分考查学生对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全卷知识考查全面,考纲中能级要求由1级要求变2级要求的考点体现的只有交变电流与理想变压器(21题),出题的风格和以往一样,其中有一部分题目是来自于历年高考试题的改编。

2014年我校高考理综中物理学科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可知本次高考中绝大部分学生发挥正常,基础题没有失分,备考的过程中只要注重基础,注重课本,注重物理模型的构建的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题目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以及基本定理定律的理解,总共8道选择题,5道单选,3道多选。

选择题总体来讲比较简单,整体试题难度并不大,但较2013年新课标Ⅱ卷物理试题中选择题部分难度有所提高,同时区分度也比2013年新课标Ⅱ卷的好。

第14题,考查的是V-t图像的应用,此题不难,但此题没有考查传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是考查了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这也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特色仍是:“稳中有新,稳中有进”。

第15题,不仅把动能、重力势能两个知识点融入其中,但整体不是很难,只要动手,还是可以迅速解出。

第16题,考查的是功、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平均速度、滑动摩擦力等知识点。

本题主要是在思维逻辑上要清晰,通过受理分析和功的定义才能解出答案。

第17题,考查的是竖直圆周运动中“轻杆”模型和物体过“凹桥”模型,但重点要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受力分析。

第18题,考查的是万有引力与航天(几乎是每年必出题目),此题知识点不难,但在处理的技巧上有一定难度。

很多考生估计不能正确理解“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这段话,从而立不出这个式子,导致解不出此题。

2014高考调查报告

2014高考调查报告

2014高考调查报告2014高考调查报告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的高考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每个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2014年高考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第一部分:考试准备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高考前进行了长时间的备考。

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并参加了各种模拟考试来提高应试能力。

此外,许多学生还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和辅导班,以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过于依赖记忆,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还有一些学生过度焦虑,导致精神压力过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建议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平衡,既要注重知识的掌握,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二部分:考试环境和体验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了学生们对于高考考场环境和考试体验的感受。

大多数学生对于考场的布置和监考人员的管理都表示满意,认为这有助于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同时,许多学生也对于高考期间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激。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对于考试的紧张气氛和时间限制感到压力。

他们认为高考的时间安排过紧,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此外,一些学生还提到了对于高考成绩的过度重视,认为这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第三部分:考试成绩与录取情况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

大多数学生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成功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未能进入理想的大学。

对于那些未能进入理想大学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的态度,寻找其他适合自己的大学或职业发展道路。

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不应该成为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唯一标准。

第四部分:对高考的反思和建议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对高考制度进行了一些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4年湖北语文高考试卷质量分析(1)

2014年湖北语文高考试卷质量分析(1)

2014年湖北语文高考试卷质量分析段彩平“2014年的高考语文呈现了一个守正出新,稳中有变的趋势,主要指高考选材与往年一脉相承,在没超出教材范围情况下,出现了会意字、微型小说等变化。

”邓文辉表示,语文考试难度较比去年保持稳定。

基础知识部分稍难,第3题学生容易错。

整体平和,难度适中。

字音字形题的问题还是出现在了多音字和常用词语的考察上。

病句题和选词填空以及语文基础知识里面所考察的内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

只要学生细心就能做出答案。

在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上,延续最近几年的方向,多考察人文社科类文章,没有考察对文科考生来说难度较大的科技文。

现代文所选文章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精神的涵养,而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连续3年都出现了记叙类人物传记,文章浅显易懂。

传记类文言文讲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个人身上体现出了儒家精神的价值观,正义直率,爱民钟君,学生细细思索,不易出错。

“在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上,作者墨中白虽并非大家,但他写的微型小说篇幅短、情节曲折,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现代文阅读是今年湖北卷的亮点,近十年来,湖北卷现代文阅读都未涉及过微型小说。

今年的选文却大爆冷门选了一篇名为《六指猴》的微型小说,打破了现代文阅读试题散文一枝独秀的格局。

散文注重作者的思考逻辑和语言艺术。

小说的考察却一定要注意三点: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社会生活和情节设置。

以小见大是它的主要特色。

当我们以此把握这三点,学生就会觉得这次的答题就会很轻松。

第16题考查情节的梳理,17题考查小说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18题则着眼于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分析,值得关注与深思的是19题,单题分值8分,看似重点考察考生对小说语言艺术的分析实则依旧是对小说三个中心的考察。

在2014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出现了“特色题”,比如考了“会意字”及如何“读《论语》、谈交友”。

对于高考作文题,2014年高考作文思辨性强和立意多样。

此外,作文的命题范围开始关注社会和人生两方面。

2014年广西全国普通高考质量分析

2014年广西全国普通高考质量分析

第二部分 总体情况

广西高考统计数据表明,2014高考语文全国 大纲卷是稳定中难度降低。广西考生274812人 考试,第一卷平均分16.6973,第二卷平均分 78.8082,整卷平均分95.7481;难度系数第一卷 0.5566, 第二卷0.6567, 整卷难度系数0.6383 ;标准差第一卷5.8713,第二卷12.6375, 整卷 标准差16.4050;区分度 第一卷0.4790,第二卷 0.2344, 整卷区分度0.2557;广西语文最高分 140。130分以上共计 386人,作文满分 11人。

思辨性

思辨能力包括以下要素:判断论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的一 致性;察觉出那些已经明说或未明说的偏见 、立场、意图、假设及观点;从多角度考查 合理性;在更大的背景中检查实用性;评价 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今 年的试题在这些方面有了加强。试卷的第二 大题考查就是判断推理等逻辑知识,判断论 据的可靠性,判断推理是否成立,判断已然 或未然,预测可能的后果等;
0.2723
0.2557

赋 分 平 12 均 分 13

9
12 6.9121 7.3464 7.9337 0.6504 0.6366 0.4609 39311 47128
各题得分情况: 9 23 22
5.8196 3.7946 4.7252 0.7651 0.6585 0.4133 82689 20599 12.8915 10.1845 13.9600 0.4384 0.4421 0.3758 37 0 11.7486 9.3431 12.6925 0.4104 0.3894 3.3668 0 0

备考建议
(一)判断文言实词,要增强语境意识。文 言文常用实词的意义涉及词性和词义感情 色彩的判断。答题时可以从句子结构分析 入手,确定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句子中充当何种成分,是否带有宾语, 所涉及对象等推断其词性。再联系上下文, 借文意猜词义,结合具体语境,用代入法, 瞻前顾后,从逻辑上去检查词义是否正确。 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借 助语境,判断出正误。注意积累,对教材

桂林市2014年高考第二次调研考试质量分析

桂林市2014年高考第二次调研考试质量分析

桂林市2014年高考第二次调研考试质量分析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4年3月6日-7日,桂林市、崇左市、防城港市联合举行了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桂林市有58所学校(其中示范性高中16所,一级高中33所,补习学校9所),共计22737人参考(其中,文科考生9608人,理科考生13129人)。

现根据桂林市各校上传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报如下,旨在总结、反思前一阶段复习情况,更好地摸透学情,调整第二轮复习计划,科学备考,提升我市2014年高考成绩。

一、试题分析(一)试题的命制各科试题命制以201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大纲为依据,各科试卷结构、题型比例、答题卡样式均与去年相同。

此次命题由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各科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合作命制,各校自行组织考试、阅卷,目的是检测高考复习备考第一阶段各校高三学生的复习效果,是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应考技能力的考查。

(二)各科平均分和总平均分从上表中获取的信息:文科试题:总体难度高于2013年广西高考,总平均分比2013年广西高考文科总平均分低10.08分。

文综试题难度太大,低于去年高考近28分;历史试题难度较为接近去年广西高考;语文偏易,数学、政治、地理偏难。

理科试题:总体难度高于2013年广西高考,总平均分比2013年广西高考理科总平均分低11.88分。

理科综合整卷难度偏大;生物、数学、化学难度偏大,语文偏易。

二、考试成绩分析(一)文、理总分各分数段学生人数文科理科从上表中获取的信息:文科600分以上(不含600分)尖子生47人,理科600分以上(不含600分)尖子生226人。

这批学生具有较强实力进入广西前50名,尤其是第一次调研考也名列前50名的学生,不能盲目骄傲,要继续查找不足,加大培优力度,扩充提升空间。

文科346分以下(预估三本线含346分)考生4911人,占参考人数的51.11%,比例超过半数,说明我市今年文科“学困生”很多!特别是体、艺考生,要设法拉他们一把,给予具体的帮助,才有可能提高总分。

2014年高考英语学科质量分析

2014年高考英语学科质量分析

2014年高考英语学科质量分析一、全区情况(一)总体情况:今年高考英语学科成绩总体保持相对稳定。

由于今年高考英语试题的难度比去年小(去年的难度系数为0.55,今年约0.62),我区的英语学科均分也就自然比去年有所提高(去年高考区均分为67.31,今年是72.62)。

从高考成绩统计数据看,东外高中、附中分校和区高中依然位居前三,这三家的学科均分比去年高出了5分左右,保持着我区第一层次学校的优势,其他几家(除秣陵中学外)的均分也都高于去年2~3分。

其中东外的领先幅度仍然较大,区高中与东外和附中分校的差距稍有缩短。

二、试题分析(一)试卷的总体评价本次试题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广;强调基础,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突出语篇阅读;同时注重交际,关注情感,信息量大。

总体难度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学生普遍感觉考得好,有信心。

今年高考英语试题具体有五大特点:1. 取材真实,语言地道不论听力还是阅读理解都取材于真实的语言环境。

听力涉及度假、购物、住宿、旅行、交通、事故、校园活动计划等场景。

阅读材料主要有英语文化中的姓名常识、关于保护生态平衡的屠狼之争,美国、加拿大过境免税条例、中国宏大的世界高速铁路网络构想,题材与体裁丰富全面,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

口头语与书面语均保持原汁原味、纯正地道。

2. 关注情感,重视文化完形填空讲述的是作者的继母用热情感染着作者一家人,鼓励着一家人不停地努力去追求人生的成功,主要阐述了胸怀热情对于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一观点。

阅读理解A篇介绍了有关英语文化中人的姓名的一些常识,从姓名的组成、由来及含义,通过具体的例子比较详实地介绍了英语国家的姓名文化。

这些材料既体现了多元文化交际的主流,又有力地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强化基础,突显能力整个试卷没有去年的那种生僻的题目,对词汇和语法的考查都在掌握基本用法的基础上,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书面表达是写一篇介绍自己英语学习情况的发言稿,从目的、方法、途径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话题看似简单,实质上不仅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总结概括及交际的能力。

2014届高三第一次统检质量分析

2014届高三第一次统检质量分析

2014届高三第一次统检质量分析沅江二中教导处夏武生亲爱的高三老师们:晚上好!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对上学期期末进行的全市第一次统检进行质量分析。

目的是为了找出差距,探讨原因,拿出对策,争取2014届高三的胜利。

下面我就这次统检对我校高三的成绩做一个质量分析,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首先我大致讲一下全市情况:此次统检全市共有2659名学生参考,其中理科1810人,文科849人。

理科最高分是642分,文科最高分是592分,文理最高分均来自沅江一中。

下面我将分整体情况分析和具体情况分析两大块来分析一下我校的统检情况以及对接下来的高三复习备考提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整体情况分析整体情况分析我又将分理科与文科两小块来具体分析。

1、理科情况(1)总分情况此次统检我校高三理科共有96人参考,最高分是293班陈依婷同学,总分453分。

最低分是295班曹成同学,总分88分。

四中有77人参考,最高分是414分,最低分是140分。

北校区有212人参考,最高分是480分,最低分是157分。

由此可见我们的最高分比北校区的低,最低分也比四中、北校区低。

(2)平均分情况此次统检我校理科各科平均分排名可以说是非常不理想。

总平均分是269.7分,位列第五名。

就连四中的平均分也有304.2分,高出我校平均分近35分。

同时琼湖书院的平均分更是高达361.3分,高出我校平均分近100分。

这一数字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了。

我不相信四中和北校区的学生会比我们好多少,我也不相信他们的老师会比我们优秀多少。

但是事实摆在眼前。

那么原因何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老师们,真抓实干才能出成绩,务实才是重中之重。

一切虚的东西都是没有任何作用。

具体到每科的平均分全市排名,这个数字同样触目惊心。

全市理科班共有35个班。

而我校293班,除了语文排在29名以外,数学排在33名,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均排在34名。

另外一个理科班295班除了数学、化学排在32名外,语文排在34名,英语、物理、生物均排在35名,垫底了。

2014西城高考质量分析-物理

2014西城高考质量分析-物理

到一些新知识,而且这些新知识“颠覆”了考生所
学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考生先对新知识进行学习 和理解,并能以此为基础联系所学知识对生疏的新 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这种题不仅考查了考生获取新 知识的探究能力,而且对考生是否具有质疑的素质
进行了有效鉴别。
高考试题特点
自2010年新课程高考以来,北京物理试题一直十分 重视对基本方法的考查。
西城数据分析
2013高考 市 区 79 24 30% 180 52 29% 100 1 (14分) 2014高考 市 16 区 7 44% 66 31% 1 (16分)
满分
前200名
后100名
213
100
西城数据分析
两年比较,高分生比例有所提升; 低分生比例与去年持平。
西城数据分析
18(6分)应用能力 0.19 0.24
西城数据分析
分类
第 1组 第 2组 第 3组 第 4组
人数
1301 1402
满分值
6.0 6.0
得分率
0.80 0.50
1294
535
6.0
6.0 西城区
0.26
0.15
西城数据分析
24(3)(10分) 探究能力 0.02 0.04
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 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 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的运动模型;在此 基础上,求出导线MN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 方向的平均作用力 的表达式。
2013年、2014年的第24题,均考查了“宏观测量、
微观解释”的物理思想,对物理学科思想方法的考 查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引导高中物理教学关注物理 学中更一般更普遍的基本方法。 这样的试题,使得“题海战术”渐渐失去了优势,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根据校长室的部署,教务处精心组织了2013~2014年第一学期的第一次月考。

这次考试,从考试动员到考务安排,从监考到阅卷,从登分到数据分析,无不彰显我们思源高中人的素质和敬业精神。

尤其是阅卷,10月15日下午基本完成阅卷工作,其中高一历史学科在考试当日就完成阅卷。

最后考的一门信息技术在阅卷老师只有两人的情况下也没有拖后腿。

套用某个老师的话说“这是神的速度”,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端,今后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创造无数个神奇。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各教研组按高考要求统一命题,经教导处征求意见,至此时没有学科教师反映对试卷的意见。

纵观整个试卷,本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质量情况:数据分析(见表格)高一年级:1、学科间较为平衡2、班级间较为平衡。

3、前十名分数比较接近。

与第一次课堂练习比较,班级间的差距略有扩大。

高二年级:1、学科间总体较为平衡,个别学科略有差距2、班级间较为平衡。

3、前十名的分数相当接近,非常有竞争力。

与上一次课堂练习比较,班级差距有所缩小。

以测导教、以测促教。

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三、今后的措施做法: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本次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2014高考生物质量分析

2014高考生物质量分析

201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生物)江西省考区试卷分析江西省201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生物部分(简称理综生物卷),使用的是201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新课程卷【Ⅰ】卷。

试卷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模块内容,重视教材,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试题结构稳定,情境亲和,贴近学生。

试卷整卷难度值为0.568,和2013年0.57的难度值相比,整体难度持平,稳定性强。

2014年理综生物卷试题回归教材,重视课本中的实验,注重学生的表述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这种关注实验,立足基础,重视表达能力的命题导向,体现了命题者对当前教学薄弱环节的洞察,有利于改变重教轻学的课堂教学现状,有利于课程改革真正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力实质性的提升,对素质教育的倡导是有力的助推。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分析:(略)试题涉及考点及教材内容题号考点模块分值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必修1、必修3 6分2 光合作用的过程必修1 6分3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必修3 6分4 质壁分离实验必修1 6分5 遗传图谱分析及基因的分离规律应用必修2 6分6 生物的种间关系必修3 6分29 有丝分裂的实验必修1 9分30 群落演替必修3 11分31 血糖的激素调节、内环境稳态必修3 10分3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的设计必修2 9分39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选修1 15分40 细胞工程、有丝分裂选修3 15分从上表可见,试题涉及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和质壁分离实验、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内环境稳态及血糖的调节、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实验设计和应用、生物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演替、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细胞工程,基本上是高中生物课标和教材的主干内容,基础性强,面向全体考生,不受地域和太多的生活经验影响,较好的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理综生物卷客观性试题,选择题部分占36分,非选择题部分因为提供了客观性的限选答案3处,占3分。

因此,客观性答案分值共计39分,占总分的43.33%,有效控制了难度。

201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考统测文科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考统测文科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马关一中蒋茂正一、试题特点1.题型、题量全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50分.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题有12个小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填空题有4个小题,每题5分,共计20分;解答题有6个题,其中第17题10分,其余5个题每题12分,共计70分.全部试题都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2.试题考查内容本试卷22道试题中,代数共14题,约91分(约占总分的61%);平面解析几何共4题(一道大题,三道小题),共27分(约占总分的18%);立体几何3题(一道大题,二道小题),共22分(约占总分的15%),三选一题10分(约占总分的6%)。

试题内容与考试要求都与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相吻合,考查的知识内容与方法分布与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相同.3.试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4.试题综评(1)保持稳定本份试卷与近几年的云南高考试卷、云南省的统测试卷在命题思路上,在难度上总体保持稳定.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目的在于引导数学高考复习的教学中要重视基础,避免“题海战术”,盲目做偏题难题的倾向.(2)突出主干,覆盖面广.本套试题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都进行了重点考查.试题对各部分内容考查的比例与教学课时的比例基本相当.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3)重视基础,强调方法,注重解题的综合能力.整份试卷在试题的设计与安排、在重视基础的考查上,强调方法的灵活性,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这充分体现命题组对大纲的深入了解,吃透,认真理解,深入地挖掘教材,反复变式,综合运算的主题思想。

二、抽样统计分析1.抽样全卷基本情况(文科数学试题质量分析表)马关一中第一次省统测文数试题分析表马关一中第一次省统测文数分数分布4.文科数学分段分数分布曲线图表三、各题质量分析第1题:集合的基本运算,考查对集合与元素的理解,属于容易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天津市蓟县杨家楼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月
凝心聚力,勇夺2014高考新胜利
蓟县高中业务校长会议交流材料
(杨家楼中学2014年高考情况分析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凝心聚力,勇夺2014高考新胜利”。

根据县教育局的统计数据,我校2014年高考应届生485人报名参加考试,其中,蓝印考生全县最少,只有2人。

理科461人报考,一本上线104人,上线率22.56%,位居全县第三,较2013年增加3.53%;理科二本上线345人,二本上线率为74.84%,居全县第三,较2013年增加1.61%。

文科24人报考,一本上线3人,上线率12.5%,位居全县第三,较2013年增加6.94%;文科二本上线14人,二本上线率为58.33%,居全县第二,较2013年增加11.11%。

数据表明,2014年我校高考文理科一本率、二本率较2013年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回顾2014年我校的高中毕业班工作,我们从加强教学管理入手,确立了“以人为本,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教学管理思路,坚持开展校本教研、教师培养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教学目标管理,基本实现了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合理化、人性化和可操作性。

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构建大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组织网络,不断提高全校干部教师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初,学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提高教学质量工作”领导小组。

及时组建了学校(年级组)、教学班和任课教师三级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网络体系,及时将学校的教学质量目标和包保边缘生分解到各年级各班、各学科各位教师。

年级组认真组织每一位教师为达成教学质量目标和边缘生包保目标,分别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措施,并且狠抓落实,坚持不懈。

通过每一天的各个教学环节,狠抓各类边缘生的过关提升;通
过每一次综合性考试的考前动员、考中落实和考后总结,狠抓各类边缘生的过关验收。

例如,2013——2014学年度,根据县局下达给我校的“质量目标”,结合我校实际,我们确定了我们学校高三年级组的教学工作质量目标如下:
①巩固率98%以上。

②各种县级及以上考试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位居全县前三名。

③高考一本率23%,二本率75%,均位居全县前三名。

④高考600分以上6~10人。

同时,充分使用好教学质量目标达成结果。

在后续的评优、晋职等活动中,要与教学质量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真正实现“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工作局面。

2、坚持教学管理例会制度。

每周五上午领导班子例会,逐人汇报值班时发现的教学问题、处理措施及效果,汇报本周所参与的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教学管理活动情况;每周五下午全校教职工例会,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专门就教学问题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布置;每周一早晨7:00年级组教师例会,由年级组长对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部署,同时,年级组会安排专人收缴本年级教师上一周的边缘生包保活动记录表,散会后,还要及时汇总,并下发到学校各位领导及本年级各办公室,以便发现典型,弘扬正气。

3、坚持实施《杨家楼中学教师荣誉系列》、《杨家楼中学职称评审改革方案》、《杨家楼中学校本研修活动方案》等教学管理方案,领导干部带头深入教学第一线,全面、准确掌握每位教师的教学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切实有效的措施统领教学工作,引领教师成长。

学校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副主任等教学管理人员,每人都分别承包一个学科组,全程参加指导该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创新创优课活动、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所有活动。

包组领导因故不能参加学科组活动时需向学科教研组长请假。

每周五的上午领导班子会上,包组领导都要汇报本周参加学科教研以及听评课活动的所
有情况。

4、深入贯彻落实《蓟县杨家楼中学课堂家学规程》,着力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实行月检查制度,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通过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从2012年1月开始,我们坚持了5个学期的“双成合作”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师生的教学观念和行为较过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实事求是地讲,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职称评审和绩效工资发放政策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缺少激情和干劲,致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部分教师身上时有体现。

为了保护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及时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力度,积极树立教师身边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领导干部带头爱岗敬业,率先垂范,狠刹歪风邪气。

2013——2014学年度,我们先后组织30多名干部教师两赴山东即墨28中和昌乐二中学访取经,先后组织全校干部教师收看了全国十余位著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视频讲座。

其中,北京四中的丁榕老师关于“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的视频讲座、北京广渠门中学的高金英老师关于“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视频讲座和上海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关于“我们今天怎样学做教师”的视频讲座,对老师们的触动最大。

5、坚持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推荐阅读”等常规特色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平台。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说得是一种形式,其内涵应是促使老师养成一种善于思考的习惯。

为此,2006年2月我们成立了蓟县杨家楼中学“教育教学反思研究会”,并制定了详细的《章程》。

截至今天已经坚持活动8年多。

全体会员经历了由试试看到兴趣盎然的过程。

同时反思研
究会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有81人。

会员们每周都要撰写反思文章1~2篇,每学期学校都要整理编辑《反思》专辑,出版《反思集锦》。

老师们通过写反思文章品尝到了思考的乐趣,解决了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大量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传阅反思文章,教师之间有效的交流,提高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艺术和师德素质,同时促进了老师们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校教学的互动机制,凝聚了“诚信、和谐、创新、进取”的楼中精神。

“推荐阅读”是我校的又一常规特色活动。

而对目前我们的现状来说,教师时间紧、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读书,特别是长篇大论不易坚持读的现实,我们从06年10月份开始,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推荐阅读活动,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推荐阅读由我校的干部教师自愿把自己阅读到的好文章制成电子版文稿并推荐给教务处主管教师,由主管教师负责编辑、排版、印刷,并下发给全体教师,每周坚持向教师们推荐2~3篇阅读文章。

通过推荐阅读活动,较好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在我校的传播,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帮助教师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促进师生的和谐、同步发展和“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校2014年高考虽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客观地观察考生的分数分布情况,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如:600分以上高分考生人数较少,只有4人,但580分以上的理科考生就有8名;一本、二本线下10分以内的理科考生人数分别多达43人和29人。

文科一本、二本线下10分以内的考生人数分别为3人和6人。

这些数据表明,我们在培优补差和抓边缘生工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可以设想,如果把这些600分边缘生和一本、二本边缘生都推上去,我们的社会声誉和升学率将会有怎样的提高?(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