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 BLED 出血评分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以及出血风险评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使心脏的上腔静脉和心房之间的电信号传导紊乱,导致心房不规则收缩,从而增加了形成血栓的风险。
这些血栓可能会脱落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引发卒中。
同时,房颤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时也会面临出血的风险。
为了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评估工具和指标。
其中最常用的评估工具是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
CHA2DS2-VASc评分是用于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工具。
它考虑了多个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血管疾病等。
每个危险因素都被赋予一定的分值,根据总分数来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
通常,CHA2DS2-VASc评分为0-9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卒中风险越高。
HAS-BLED评分是用于评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出血风险的工具。
它考虑了多个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史、老年人等。
每个危险因素也都被赋予一定的分值,根据总分数来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通常,HAS-BLED评分为0-9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出血风险越高。
除了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医生还会考虑其他因素来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
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都可能会影响风险评估结果。
卒中风险评估的结果将有助于医生决定是否给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
一般来说,对于CHA2DS2-VASc评分较高的患者,抗凝治疗是必要的,以减少卒中的风险。
而对于HAS-BLED评分较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更加谨慎地选择抗凝药物,以避免出血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评估工具和指标只是辅助医生做出决策的工具,最终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询问,并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和病史。
总之,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风险。
房颤的has-bled的评分标准

房颤的has-bled评分标准近年来,房颤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统计,全球大约有3300万人患有房颤。
在我国,房颤的患病率也非常高,约占据了心血管疾病总患病人数的20%-30%。
房颤是一种危险的疾病,会使患者增加患中风的风险,因此及早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评估房颤患者出血的风险非常关键。
这就需要依赖于has-bled评分来进行评估。
has-bled评分是一种针对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的评估标准,通过这一评分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该评分方法通过几个方面的指标来进行评估,包括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肝疾病、出血倾向、老年和药物使用。
对于高血压这一指标,血压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生理指标,高血压则会增加房颤患者出血的风险。
对血压进行控制,是预防出血的关键之一。
肝肾功能不全也是评估出血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这两个器官的功能不全会导致身体内部毒素的堆积,从而导致出血的发生。
对于肝脏疾病,包括肝脏疾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为肝脏是血液的重要合成器官,肝功能的不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评估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出血倾向,一些出血风险存在的病史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的风险。
老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老年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变化,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出血。
药物的使用也会对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产生影响,一些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也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全面评估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
总结来说,has-bled评分标准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通过对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肝脏疾病、出血倾向、老年和药物使用等因素的综合评估,对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进行量化。
has-bled评分标准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起到积极的作用。
房颤出血风险评分标准

房颤出血风险评分标准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收缩不规律,从而增加血液在心房内的停留时间,容易形成血栓。
这些血栓如果脱落,就可能导致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评估出血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房颤出血风险的评分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出血风险评分标准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史来进行评估的。
目前常用的评分工具包括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
CHA2DS2-VASc评分用于评估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而HAS-BLED评分则用于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CHA2DS2-VASc评分。
这个评分系统包括年龄、性别、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血管疾病和年龄的二次方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的不同情况,患者将被分为不同的风险水平,从而指导医生选择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HAS-BLED评分。
这个评分系统包括高血压、肝肾功能、出血史、血红蛋白水平、卒中、年龄、药物或酒精滥用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评分工具只是辅助医生进行风险评估的工具,最终的治疗决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另外,评分工具也并非是铁板一块,有时候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影响评分的准确性,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判断。
总的来说,评估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评分工具包括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它们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风险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评分工具只是辅助工具,最终的治疗决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HAS-BLED 出血评分知识讲解

H A S-B L E D出血评分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评估:HAS-BLED 出血评分发布时间:2014-08-06 12:37:54 文章来源:煤炭总医院王春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开始抗凝治疗之前应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ESC房颤指南、加拿大心血管指南、欧洲心脏节律协会等均推荐应用HAS-BLED评分,≥3的视为高危患者,应规律复诊,严密观察以防止出血事件(Ⅱa)。
但是应用该评分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出血高危的患者不接受抗凝治疗,而是使临床医师有客观的工具评估AF患者的出血风险,及时纠正未被控制出血危险因素(Ⅱa)。
表1. HAS-BLED出血危险评分注:高血压指收缩压>160mmHg;异常的肝功能指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显著的生化指标紊乱(如胆红素>正常值上限的2倍,并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上限的3倍等);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200微摩尔/升;出血指既往有出血病史和(或)出血的诱因如出血体质、贫血等;INR值不稳定指INR值易变/偏高或达不到治疗范围(如<60%);药物/饮酒指合并用药,如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嗜酒等。
积分≥3分时提示“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定期复查;应当处理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如血压控制不良、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INR波动,合用药物(阿司匹林,NSAIDs等),饮酒等。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及尤其是老年患者单用阿司匹林)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与口服抗凝药物相似。
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和抗凝出血危险评估可以看出,出血和血栓具有很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净获益可能更大。
因此,临床中可以应用HAS-BLED评分寻找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而不应仅根据该积分结果以拒绝接受抗凝治疗。
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

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容易发生栓塞和出血等并发症。
为了评估患者的风险,医生通常会使用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的标准格式及相关内容。
一、房颤栓塞风险评分1. CHA2DS2-VASc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房颤栓塞风险评分系统,它综合考虑了多个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血管疾病等。
每个危险因素都对应一定的分值,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栓塞风险越高。
以下是CHA2DS2-VASc评分系统的标准格式:- 年龄(Age):- < 65岁:0分- 65-74岁:1分- ≥ 75岁:2分- 性别(Sex):- 男性:0分- 女性:1分- 高血压(Hypertension):- 无高血压:0分- 有高血压:1分- 糖尿病(Diabetes):- 无糖尿病:0分- 有糖尿病:1分-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无心力衰竭:0分- 有心力衰竭:1分- 血管疾病(Vascular Disease):- 无血管疾病:0分- 有血管疾病:1分- 中风/血栓栓塞史(Stroke/TIA/Thromboembolism):- 无中风/血栓栓塞史:0分- 有中风/血栓栓塞史:2分- 并发疾病(Vascular Disease):- 无并发疾病:0分- 有并发疾病:1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各项分值相加,得出总分。
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栓塞风险越高。
一般来说,CHA2DS2-VASc评分系统中,总分≥2分时,建议进行抗凝治疗。
2. ATRIA评分系统ATRIA评分系统是另一种常用的房颤栓塞风险评分系统,它主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疾病史。
与CHA2DS2-VASc评分系统相比,ATRIA评分系统更加简单,但仍能有效评估患者的栓塞风险。
以下是ATRIA评分系统的标准格式:- 年龄(Age):- 65-74岁:1分- ≥ 75岁:2分- 中风/血栓栓塞史(Stroke/TIA/Thromboembolism):- 有中风/血栓栓塞史:1分- 无中风/血栓栓塞史:0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各项分值相加,得出总分。
CHADSVASc评分及HASBLED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得分
充血性心率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பைடு நூலகம்≥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女性
1
总分
评分≥2分,推荐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评分1分,可选择抗凝或阿司匹林抗栓,推荐口服抗凝药物;
评分0分,选择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治疗,推荐不抗栓;
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得分
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
1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
各1分
卒中史
1
出血史
1
INR值不稳定/异常
1
年龄>65岁
1
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饮酒
各1分
总分:
注:HAS-BLED积分≥3分时提示出血“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需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加强复查。
HAS-BLED评分及房颤CHA2DS2-VASc评分

谨慎,并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加强复查。
备注:
(1)HAS-BLED 评分用于出血风险的评估时,应避免将出血危险因素等同于抗凝治
疗的禁忌证。
(比如有房颤病人,平时饮酒及胃出血病史,可以先戒酒及治好胃病,评分自然下降。
)
(2)不能仅依靠这些评分就将患者排除在抗凝治疗之外。
(3)出血高危人群往往也是栓塞高危人群,抗凝治疗对多数患者仍增加净获益。
[CHADS2为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高血压(hypertension),年龄(age)>75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既往卒中(prior stroke)或TIA 的缩写]
根据CHA2DS2V ASc 积分,积分≥2分需要抗凝药物治疗。
1分推荐抗凝, 可阿司匹林或者抗凝治疗。
0分 不需抗栓。
需要注意的是,高龄(≥75岁)患者抗凝出血并发症较年轻者增加1倍,因此需要充分权衡获益/风险比。
同时控制欠佳的高血压患者也应注意抗凝导致的出血并发症。
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

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不规律地跳动,增加了血液凝结和栓塞的风险。
栓塞是指血液中的血块(血栓)堵塞了血管,导致血液无法顺畅流动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此外,由于房颤患者常常接受抗凝治疗,出血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评估房颤患者的栓塞和出血风险非常重要。
栓塞风险评分是根据一系列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来评估房颤患者发生栓塞的风险。
通常使用的评分系统是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评分系统。
1. CHADS2评分系统:CHADS2评分系统是根据五个主要因素来评估房颤患者发生栓塞的风险:- 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如果患者有心力衰竭,得1分。
- 高血压(Hypertension):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得1分。
- 年龄65岁以上(Age ≥ 65 years):如果患者年龄超过65岁,得1分。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得1分。
- 中风(Stroke)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的历史:如果患者有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历史,得2分。
根据CHADS2评分,患者的分数越高,其发生栓塞的风险越大。
一般来说,CHADS2评分为0-1分的患者不需要抗凝治疗,1-2分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口服抗凝药物,2分以上的患者强烈推荐使用口服抗凝药物。
2. CHA2DS2-VASc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系统是在CHADS2评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增加了更多的危险因素,以更准确地评估房颤患者发生栓塞的风险。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包括以下因素:- 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得1分。
- 高血压(Hypertension):得1分。
- 年龄≥75岁(Age ≥ 75 years):得2分。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得1分。
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

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在房颤发作时,心房无规律地颤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并导致栓塞事件。
同时,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时,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准确评估房颤患者的栓塞和出血风险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根据国际指南和研究成果,目前常用的评估房颤栓塞和出血风险的工具有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
1. CHA2DS2-VASc评分:CHA2DS2-VASc评分是用于评估房颤患者发生栓塞的风险。
该评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 Hypertension (高血压)- Age ≥75 years (年龄≥75岁)-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Vascular disease (血管疾病)- Age 65-74 years (年龄65-74岁)- Sex category (女性)每个指标得1分,除了年龄≥75岁和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得2分。
总分为0-9分。
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从而指导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2. HAS-BLED评分:HAS-BLED评分是用于评估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时出血的风险。
该评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Hypertension (高血压)- Abnormal renal and liver function (肾功能和肝功能异常)- Stroke (中风)- Bleeding history or predisposition (出血史或易出血)- Labil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国际标准化比率不稳定)- Elderly (年龄≥65岁)- Drugs or alcohol concomitantly (同时使用药物或酒精)每个指标得1分,总分为0-9分。
出血风险评估

.
精选范本 抗凝治疗可增加患者出血性并发症风险,因此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并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目前有多种评估方法应用于临床,其中HAS-BLED 评分系统被认为是最为简便可靠的方案(表3)。
评分为0~2分者属于出血低风险患者,评分≥3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
表3——HAS-BLED 评分
字母代号
临床疾病 评分 H (Hypertension ) 高血压 1
A (abnormal and liver function )
肝、肾功能不全
各1分 S (stroke )
卒中史 1 B (Bleeding )
出血史 1 L (Labile INRs )
INR 值波动 1 E (Elderly )
年龄>65岁 1 D (Drugs or alcohol )
药物或嗜酒 各1分
需要指出的是,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静获益可能更大。
因此,只要患者具备抗凝治疗适应证(CHADS2评分≥2分)仍应进行抗凝药物治疗,而不应将HAS-BLED 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证。
对于此类患者应注意筛查并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性因素,并需进一步加强监测。
CHA2DS2-VASc评分及HASBLED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得分
充血性心率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女性
1
总分
评分≥2分,推荐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评分1分,可选择抗凝或阿司匹林抗栓,推荐口服抗凝药物;
评分0分,选择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治疗,推荐不抗栓;
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得分
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
1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
各1分
卒中史
1
出血史
1
INR值不稳定/异常
1年龄>65岁1源自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饮酒
各1分
总分:
注:HAS-BLED积分≥3分时提示出血“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需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加强复查。
HASBLED

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困难在于平衡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且对后者的评估为很多卒中危险因素也是出血危险因素的事实所困扰。以往指南未包含出血风险评分系统,因为已发表的评分系统架构复杂且不方便用户应用。新的ESC指南推荐HAS-BLED评分(表1),该评分使得我们可以用快速简单的方法评估出血风险。如果HAS-BLED评分≥3,则提示需警惕出血风险和(或)推荐定期检测。
(注:最高评分为9分因为年龄可能贡献0、1或2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充血性心力衰竭/LV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卒中/TIA/血栓栓塞
2
血管疾病a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分类(即女性性别)
1
最高评分
9
(c)根据CHA2DS2-VASc评分校正后的卒中发生率
CHA2DS2-VASc评分
患者(n=7329)
H-高血压1分
A-肾和肝功能异常(各1分)1或2分
S-卒中1分
B-出血1分
L-INRs易变1分
E-高龄(如年龄>65岁)1分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出血风险的HAS评分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出血风险的
HAS-BLED评分
1.高血压:指收缩压>160mmHg;
2.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200umol/L;长期透析或肾移植;
3.肝功能异常:指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具有肝功能明显受损的生化证据(胆红素高于正常上限的2倍,AST/ALT/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上限的3倍)
4.药物:指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皮质激素等增强华法林作用的药物
评分为0-2分:属于出血低风险患者;
评分≥3分,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
应用华法林治疗初期,INR至少应每3-5天检测一次。
当INR达到目标值且华法林剂量相对固定后,每4周检测一次即可;稳定的患者最长可3个月检测一次。
hasbleed评分标准

hasbleed评分标准
HAS-BLED评分标准是一种针对心房颤动患者出血风险进行量化评分的工具。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 H(Hypertension):高血压,如果患者收缩压≥160mmHg,需要加1分。
2. A(Abnormal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异常的肝肾功能,如果存在,也要加1分。
3. S(Stroke):脑卒中既往病史,需要加1分。
4. B(Bleeding):既往的出血倾向或出血的问题,需要加1分。
5. L(Abnormal INR):异常的INR值,INR是与出血密切相关的凝血指标,若患者的凝血中的INR值有异常的增高,需要加1分。
6. E(Elderly):年龄>75岁的老年人,出血风险可能会有所增高,需要加1分。
7. D(Drugs and alcohol):患者是否有长期饮酒或长期口服可能对出血有影响的药物的病史,若有也需要加1分。
HAS-BLED 出血评分

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评估:HAS-BLED 出血评分发布时间:2014-08-06 12:37:54 文章来源:煤炭总医院王春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开始抗凝治疗之前应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ESC房颤指南、加拿大心血管指南、欧洲心脏节律协会等均推荐应用HAS-BLED评分,≥3的视为高危患者,应规律复诊,严密观察以防止出血事件(Ⅱa)。
但是应用该评分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出血高危的患者不接受抗凝治疗,而是使临床医师有客观的工具评估AF患者的出血风险,及时纠正未被控制出血危险因素(Ⅱa)。
表1. HAS-BLED出血危险评分注:高血压指收缩压>160mmHg;异常的肝功能指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显著的生化指标紊乱(如胆红素>正常值上限的2倍,并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上限的3倍等);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200微摩尔/升;出血指既往有出血病史和(或)出血的诱因如出血体质、贫血等;INR值不稳定指INR值易变/偏高或达不到治疗范围(如<60%);药物/饮酒指合并用药,如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嗜酒等。
积分≥3分时提示“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定期复查;应当处理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如血压控制不良、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INR波动,合用药物(阿司匹林,NSAIDs等),饮酒等。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及尤其是老年患者单用阿司匹林)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与口服抗凝药物相似。
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和抗凝出血危险评估可以看出,出血和血栓具有很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净获益可能更大。
因此,临床中可以应用HAS-BLED评分寻找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而不应仅根据该积分结果以拒绝接受抗凝治疗。
HAS-BLED 出血评分

HAS-BLED 出血评分HASBLED 出血评分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中,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HASBLED 出血评分就是这样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预测患者在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时的出血可能性,从而制定更个体化、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HASBLED 出血评分中的各项指标。
“H”代表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患者的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和损伤,从而使出血风险上升。
“A”指的是异常的肝肾功能。
肝脏和肾脏在药物代谢和清除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肝肾功能不正常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出血的风险。
“S”代表卒中史。
曾经有过卒中经历的患者,其血管状况往往较差,容易出现新的出血事件。
“B”指的是出血病史。
如果患者之前就有过出血问题,无论是胃肠道出血、鼻出血还是其他部位的出血,都提示其可能存在容易出血的体质或潜在的出血倾向。
“L”是指 INR 值不稳定。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是用于监测抗凝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如果 INR 值波动较大,不稳定,意味着抗凝治疗的效果难以准确控制,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E”代表年龄大于 65 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弹性下降,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出血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D”指的是合并使用药物或酗酒。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血小板药等,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酗酒也会对肝脏和胃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增加出血的可能性。
那么,HASBLED 出血评分是如何计算和应用的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每个指标进行评估。
如果存在相应的情况,就会给予 1 分。
总分最高为 9 分。
一般来说,评分 0-2 分表示出血风险较低,3 分及以上则提示出血风险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HASBLED 出血评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为医生提供一个参考。
即使患者的评分较高,也不意味着就不能进行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而是需要医生更加谨慎地权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出血的发生。
CHADSVASc评分及HASBLED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得分
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
1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
各1分
卒中史
1
出血史
1
INR值不稳定/异常
1
年龄>65岁
1
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饮酒
各1分
总分:
注:HAS-BLED积分≥3分时提示出血“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需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加强复查。
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
得分
充血性心率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女性
1
总分
评分≥2分,推荐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评分1分,可选择抗凝或阿司匹林抗栓,推荐口服抗凝药物;
评分0分,选择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治疗,推荐不抗栓;
HASBLED出血评分

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评估:HAS-BLED 出血评分发布时间:2014-08-06 12:37:54文章来源:煤炭总医院王春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开始抗凝治疗之前应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ESC房颤指南、加拿大心血管指南、欧洲心脏节律协会等均推荐应用HAS-BLED评分,≥3的视为高危患者,应规律复诊,严密观察以防止出血事件(Ⅱa)。
但是应用该评分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出血高危的患者不接受抗凝治疗,而是使临床医师有客观的工具评估AF患者的出血风险,及时纠正未被控制出血危险因素(Ⅱa)。
表1. HAS-BLED出血危险评分注:高血压指收缩压>160mmHg;异常的肝功能指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显着的生化指标紊乱(如胆红素>正常值上限的2倍,并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上限的3倍等);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200微摩尔/升;出血指既往有出血病史和(或)出血的诱因如出血体质、贫血等;INR值不稳定指INR值易变/偏高或达不到治疗范围(如<60%);药物/饮酒指合并用药,如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嗜酒等。
积分≥3分时提示“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定期复查;应当处理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如血压控制不良、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INR波动,合用药物(阿司匹林,NSAIDs等),饮酒等。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及尤其是老年患者单用阿司匹林)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与口服抗凝药物相似。
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和抗凝出血危险评估可以看出,出血和血栓具有很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净获益可能更大。
因此,临床中可以应用HAS-BLED评分寻找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而不应仅根据该积分结果以拒绝接受抗凝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评估:HAS-BLED 出血评分
发布时间:2014-08-06 12:37:54文章来源:煤炭总医院王春玲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开始抗凝治疗之前应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ESC房颤指南、加拿大心血管指南、欧洲心脏节律协会等均推荐应用HAS-BLED评分,≥3的视为高危患者,应规律复诊,严密观察以防止出血事件(Ⅱa)。
但是应用该评分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出血高危的患者不接受抗凝治疗,而是使临床医师有客观的工具评估AF患者的出血风险,及时纠正未被控制出血危险因素(Ⅱa)。
表1. HAS-BLED出血危险评分
注:高血压指收缩压>160mmHg;异常的肝功能指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显着的生化指标紊乱(如胆红素>正常值上限的2倍,并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上限的3倍等);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200微摩尔/升;出血指既往有出血病史和(或)出血的诱因如出血体质、贫血等;INR 值不稳定指INR值易变/偏高或达不到治疗范围(如<60%);药物/饮酒指合并用药,如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嗜酒等。
积分≥3分时提示“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定期复查;应当处理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如血压控制不良、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INR波动,合用药物(阿司匹林,NSAIDs等),饮酒等。
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及尤其是老年患者单用阿司匹林)发生大出血的风险与口服抗凝药物相似。
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和抗凝出血危险评估可以看出,出血和血栓具有很多相同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净获益可能更大。
因此,临床中可以应用HAS-BLED评分寻找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而不应仅根据该积分结果以拒绝接受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