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6篇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6篇原文繁體字昔者仲尼與於蠟賓②,事畢,出遊於觀之上③,喟然而歎④。
仲尼之歎,蓋歎魯也。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5),與三代之英(6),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8)。
男有分,女有歸(10)。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11),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12)。
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13),天下為家。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大人世及以為禮(14),城郭溝池以為固(15)。
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16),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18),以功為己(19)。
故謀用是作(20),而兵由此起(21)。
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22)。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
以著其義(23),以考其信(24),著有過,刑仁講讓(25),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26),眾以為殃。
是謂小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记大同篇原文简体字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②,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③,喟然而叹④。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5),与三代之英(6),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8)。
男有分,女有归(10)。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11),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12)。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13),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14),城郭沟池以为固(15)。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16),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18),以功为己(19)。
《礼记·礼运》
《禮記·禮運》原文昔者仲尼與於蜡賔,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
仲尼之嘆,蓋嘆魯也。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爲己。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
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爲殃,是謂小康。
”語言要點1. 通假字:選賢與能-舉(舉)矜寡孤獨-鰥脩睦-修2. 古今字:勇知-智在埶者-勢3. 異體字:賔-賓(賓)出遊-遊4. 破音字:與於蜡賔出遊於觀之上幼有所長男有分貨惡力惡爲己其選5. 詞類活用:親其親子其子正君臣篤父子睦兄弟和夫婦賢勇知著其義著有過刑仁6. 詞序:何歎未之逮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7. 雙賓語:8. 非支式:外戶9. 被動式:10. 實詞、片語:大同小康貨力爲己大人世及有所終(有得以善終的條件)有所用(有被任用的機會)有所長(有得以成長的措施)有所養(有供給的生活資料)11. 虛詞:謀用是作兵由此起由此其選也〔如有不由此者〕12. 省略:以〔之〕正以〔之〕篤以〔之〕睦以〔之〕和以〔之〕設以〔之〕立以〔之〕賢以〔之〕功以〔之〕著(以之)著有過()示民有常衆以〔之〕爲殃以〔之〕考譯文從前仲尼參加到蠟祭(古代國君年終祭祀)陪祭者的行列裏邊,事情完畢之後,來到宗廟門外兩旁的高建築物上遊覽,很感慨地歎息。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正文翻译注释赏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矜同:鳏)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
同:有和、平的意思。
【赏析】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
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礼记》全文精编版
《礼记·礼运》全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校本课程教案《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记·礼运》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礼记·礼运》的背景及作者介绍。
2. 主要内容解析,包括大道之行也、礼义、礼乐、礼仪、礼制等。
3. 经典语句的解读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1. 《礼记·礼运》的主要内容及其含义。
2. 培养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学会运用礼仪知识,提升个人素养。
四、教学难点:1. 经典语句的解读和运用。
2.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悟礼仪之道。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记·礼运》的背景、内容和经典语句。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礼仪之道。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礼记·礼运》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礼记·礼运》的主要内容,包括大道之行也、礼义、礼乐、礼仪、礼制等。
2. 分析经典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礼仪之道。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礼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感悟礼仪之道。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礼记·礼运》的主要内容。
3. 下周一带上自己的文章,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悟文章,评估学生对《礼记·礼运》的理解和运用礼仪知识的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古代礼仪文化展览,加深对礼仪文化的了解。
《礼记》全文
精心整理《礼记·礼运》全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得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修之祜.大成也.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人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官于天也.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礼记·礼运》
卷二十一礼运第九陆曰:“郑云《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及阴阳转旋之道。
”[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此於《别录》属《通论》。
”不以子游为篇目者,以曾子所问,事类既烦杂,不可以一理目篇;子游所问唯论礼之运转之事,故以《礼运》为标目耳。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亦祭宗庙,时孔子仕鲁,在助祭之中。
○与音预。
蜡,仕嫁反,祭名。
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蜡”,《字林》作礻昔。
索,所百反,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观,阙也。
孔子见鲁君于祭礼有不备,於此又睹象魏旧章之处,感而叹之。
○观,古乱反,注同。
喟,去位反,又苦怪反,《说文》云:“大息。
”处,昌虑反,下“同处”同。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言偃,孔子弟子子游。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谓五帝时也。
英,俊选之尤者。
逮,及也,言不及见。
志,谓识古文。
不言鲁事,为其大切广言之。
○逮音代,一音代计反。
选,宣面反,下文皆同。
为,于伪反,下文“为己”皆同。
[疏]“昔者”至“而叹”。
○正义曰:皇氏云:“从‘昔者仲尼’以下至於篇末,此为四段。
自初至“是谓小康”为第一,明孔子为礼不行而致发叹。
发叹所以最初者,凡说事必须因渐,故先发叹,后使弟子因而怪问,则因问以答也。
又自‘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至‘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为第二,明须礼之急。
前所叹之意,正在礼急,故以礼急次之也。
又自‘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至‘此礼之大成也’为第三,明礼之所起。
前既言礼急,急则宜知所起之义也。
又自‘孔子曰:呜呼哀哉’讫篇末为第四,更正明孔子叹意也。
以前始发,未得自言叹意,而言偃有问,即随问而答,答事既毕,故更备述所怀也。
”今此第一段明孔子发叹,遂论五帝三王道德优劣之事,各随文解之。
○“昔者仲尼与於蜡宾”者,谓仲尼与於蜡祭之宾也。
礼记 礼运知识点总结
礼记礼运知识点总结一、《礼记》的内容和特点1.《礼记》是一部由多位儒家学者合著的经典,包括了众多关于礼仪制度、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的论述和著作。
2.《礼记》分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篇目,每篇都探讨了不同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哲学观点。
3.《礼记》的特点在于注重礼仪制度和社会规范的规范性和规定性,强调了“礼义”的重要性和意义。
4.《礼记》还包括了大量的仪式、祭祀、宴会、婚嫁等礼仪制度和程序的详细介绍和规定。
二、《礼运》的内容和特点1.《礼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者作品,被认为是《礼记》的续篇,是一部系统性地阐述礼仪制度和社会伦理的著作。
2.《礼运》包括了《仪礼》、《周礼》、《孝经》等篇目,系统地介绍了古代礼仪制度和社会伦理发展的历程。
3.《礼运》在内容上注重了礼仪制度、仪式规范和社会伦理观念的传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和社会伦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
4.《礼运》还包括了大量的仪式、祭祀、宴会、婚嫁等礼仪制度和程序的详细介绍和规定,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制度有着极为详尽的记录和阐述。
三、《礼记》和《礼运》的意义和影响1.《礼记》和《礼运》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规范性的参考依据,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2.《礼记》和《礼运》强调了礼义规范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儒家学说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和制度体系。
3.《礼记》和《礼运》的内容和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礼记》和《礼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有着重要的记录和总结作用,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和了解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四、《礼记》和《礼运》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礼记》和《礼运》强调了礼义道德和社会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和社会规范有着重要的启示。
2.《礼记》和《礼运》的内容和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政治治理、社会制度和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
礼记礼运篇原文与解析
礼记礼运篇原文与解析礼运篇,是《礼记》中的一篇经典篇章,对于我们理解礼仪的本质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礼记礼运篇》的原文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观点。
礼运篇原文如下:礼运篇宗射乎神祇寿生。
大射息而后室家。
射之有言:《有觐言》。
春日士饮酒:载芸而起,抇⾷咸予,非若土木之人也。
《床券言》。
治家立天下也。
《射义》礼之为言也勉。
孔子祭尝雉于朔方之司,而荐旨于秦王。
《秦义》礼之说也制情理亲爱畏敬四亲,其为言也,齐。
《月令》言者,皇祖之道也。
舜□南巡狩,自小屋出,自旦以来,心聪以动天地之德,君尙于菊水之畔。
《祀法》政教事施,百官是也。
《政次》室家者,进厚而广礼,仁之遗也。
《仁义》终则一年。
《闻一》新王之制,其致色动于天地之间者也。
⾷年寿。
《祀法》节而必亲。
《禘》貌法者,天工之变也。
言观其文,文其言也。
《王法》王邑之政,道籍其中也。
孔子春秋为王上之宴,其言夫子夷射于鲁社稷,如徐贾者,礼之遗篇。
《萧也》礼者,治也。
善治不齐不治至矣。
矧在马齊久立。
《和凝》礼运篇的解析如下:第一段:导言本段主要介绍了礼运篇的来由,指出了礼运篇对神灵祭祀、室家和射箭等方面的描述和讨论。
第二段:春日士饮酒本段记载了春日士饮酒的礼仪。
通过载芸起舞的方式,展示了士人的高雅气质,彰显了士人与庶民的区别。
第三段:治家立天下本段阐述了治家的重要性,强调了家庭的治理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四段:礼之为言也勉本段描述了孔子主持祭祀仪式的情景,强调了礼仪的言传身教作用,以及孔子对于礼仪的认同和推崇。
第五段:礼之说也制情理亲爱畏敬四亲本段强调了礼仪对于制定情理、加强亲情、培养敬畏的重要性,体现了礼仪的规范和秩序。
第六段:言者,皇祖之道也本段通过描述舜巡狩的情景,阐述了言语的重要性,以及言语在祭祀仪式和仪式主持人之间的传达和交流作用。
第七段:政教事施,百官是也本段强调了政教事务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百官们在政治和教育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礼运》为今本《礼记》的第九篇。
全文借夫子对旁边的子游“喟然而叹”,而论道了礼的起源、运行与作用。
《中庸》、《大学》、《礼运》原是《礼记》中的3篇。
按古代说法即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以前孔子曾参加蜡祭陪祭者的行列,仪式结束后,出游到阙上,长叹的样子。
孔子之弹,大概是叹鲁国吧!子游在旁边问:“您为何感叹呢?”孔子说:“(说到)原始社会至善至美的那些准则的实行,跟夏商周三代杰出人物(禹汤文武相比),我赶不上他们,却也有志于此啊!”“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
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
讲求信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使老年人得到善终,青壮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儿童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和措施。
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
《礼记》全文
螅肃芅虿袈芈膁蚈羀《礼记·礼运》全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就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与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就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就是谓小康.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就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就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就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就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就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就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就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就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就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就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就是谓僭君.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就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就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就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就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就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就是谓君臣为谑.就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就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就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与而后月生也.就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与.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就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与.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就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就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礼记礼运序原文与解析
礼记礼运序原文与解析礼记中的《礼运序》是研究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篇章之一。
本文将对《礼运序》的原文进行解析,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礼运序》原文如下:永平之曰,有论者曰:曲礼者,君臣上下之义也,君为上,臣为下,上下相保,故形节尽也。
乐者,精神之理也,取亲如之,因宴乐也,因以不倦指也。
诗者,明心之教也,君子善蓍龟,小人善谄谀也。
书者,治事之本也,度量衡也,法之主官也,商贾之道也。
礼者,度在其中也,旅食之道也,尹主宰也,负保载,故天下之宗庙也。
官者,立事之则也,天子之庙也、百官之道也。
仪者,不共民也,天子之庙也,上下之服装也。
梓人曰,古者不同席者为患以矣,故庶尹作席右脚也。
郑庄公曰,夏道一官受上帝之命,五官之吏附从,宰七牺牲。
然言五官者也,反论左右之道也,左反右也。
孔子曰,古者不由正道者杀,江村尽杀。
梓人曰,古者行仁之道,可以使完国,可以使知吉祥,童子之人利堂,长人之人利事。
从事而治国都者,知夫人之行与事者也。
君子曰,其绳领之为劳,骞冕之为骄,斧鉞之为佞,巾车之为富;夫绳领为劳者,绳领位也;旗幛为骄者,旗幛坠也;斧鉞为佞者,斧鉞墜也;巾车为富者,巾车漏也。
梓人曰,为仕短者,文之也,各教各学而后致也。
郑子家曰,礼运乡亡国亡,乡存国存。
孔子曰,存完礼有德,无礼无德,世俗太公之为善人死,非礼不可,礼终不古者四。
梓人曰,君子不礼,聋哑瞽迟也。
诸候族人曰,一馈而事行矿者之乡也。
郑升曰,于小人豪右以文辞斧鉞矣,犹激冠不去,既往劳神。
《礼运序》原文中呈现了礼仪制度的各个方面,这其中包括了曲礼、乐、诗、书、礼、官、仪等内容。
下面对其中几个重要内容进行解析。
首先,曲礼是君臣上下之义,凸显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性。
君为上,臣为下,通过形节尽的方式,上下相保,维系社会秩序。
其次,乐代表精神之理,音乐被用来表达亲如之情和宴乐的场合。
乐既可以陶冶人的人性,又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
诗作为明心之教,从中可以看出君子蓍龟的品行以及小人谄谀的做法。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礼记•礼运》为今本《礼记》的第九篇。
全文借夫子对旁边的子游"喟然而叹”,而论道了礼的起源、运行与作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礼记•礼运》原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
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
”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
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礼记 礼运
其意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小康”: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以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意:到了今天大道消隐不见的时候,天下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家族,各自孝敬各自的亲朋好友,各自去爱护各自的儿子女儿,好东西也会尽力去争取,全是为了自己。统治者世代相传形成一种习惯,修筑高墙坚城,开沟蓄池,以此作为屏障。制定礼仪作为法纪,用以规范君臣,用以督促父子,用以和睦兄弟,用以亲爱夫妇,用以设立制度,用以建设乡村,用以激励勇士智者,用以奖勤罚懒。所以,计谋就开始兴盛起来,因而争斗也就开始普及。象大禹、汤王、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些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六个堪称君子的人,没有说不崇尚礼的,以此来推行他们的主张,以此来衡量他们的诚信,以此来制定赏罚的标准,来促使人们追求仁义,彼此谦让,用规范来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如果这些都做不到的话,就会大势将去,人们就会感到大难临头了。
《礼记。礼运》原文
《礼记。
礼运》原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 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校本课程教案《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
一、教案内容《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课程类型:校本课程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记·礼运》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礼记·礼运》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礼记·礼运》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3. 《礼记·礼运》中的礼仪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礼记·礼运》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礼记·礼运》中的礼仪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1. 《礼记·礼运》中的古代礼仪和现代社会的关联。
2.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实践《礼记·礼运》中的道德观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记·礼运》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礼记·礼运》中的礼仪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礼记·礼运》中的思想内涵和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礼记·礼运》的文本和注释。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相关内容和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礼记·礼运》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礼记·礼运》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解释其中的礼仪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礼记·礼运》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古代礼仪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礼记·礼运》中的道德观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5. 总结:总结《礼记·礼运》的核心思想,强调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案内容《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课程类型:校本课程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记·礼运》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礼记 礼运
礼记礼运概述《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之一,被誉为礼制之始、礼法之宗。
其中的《礼运篇》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论述了礼制在社会中的运行和影响。
本文将围绕《礼记礼运》这个主题展开,介绍《礼运篇》的内容和意义,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礼运篇》的内容《礼运篇》共分为十五篇,每篇都论述了不同的主题和观点。
以下是各篇的简要概括:1.《有教篇》:介绍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2.《民君篇》:探讨了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强调君主应该尊重民众的意见和需求。
3.《昏义篇》:论述了婚姻和家庭的意义,强调婚姻应该建立在道德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4.《曾子问》:其中曾子向孔子请教礼制的问题,孔子回答了关于宴会礼仪、丧葬礼仪等方面的问题。
5.《玉藻篇》:介绍了关于祭祀的仪式和方法,强调祭祀的目的是感恩和祈福。
6.《大宗伯篇》:探讨了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问题,强调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好的榜样。
7.《坊记篇》:介绍了地方政府的组织和职责,强调地方政府应该为民众服务。
8.《中庸篇》:论述了中庸的道德准则,强调人应该追求道德的平衡和中庸之道。
9.《酒诰篇》:介绍了饮酒礼仪的规定,强调饮酒应该谨慎,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10.《王制篇》:论述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君主应该以德治国,并为民众谋福祉。
11.《聘义篇》:介绍了官员任命和官职的制度,强调官员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
12.《明道篇》:探讨了道德的本质和意义,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13.《齐悼刑》:论述了刑罚的目的和原则,强调刑罚应该以正义和公平为基础。
14.《文王丧》:介绍了文王丧期间的服饰、行为和礼仪,强调丧期应该恪守礼制。
15.《尸子》:其中尸子向孔子请教如何追随君主的问题,孔子回答了关于忠诚和奉献的问题。
总的来说,《礼运篇》涵盖了婚姻家庭、政治社会、宗教祭祀等方方面面的主题,全面论述了礼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行和影响。
《礼运篇》的意义《礼记礼运篇》是对礼制的系统论述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礼记》礼运的全文 精品
《礼记》:礼运的全文《礼运》借孔子之口论述礼的发展演变和运用。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
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
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
」然后饭腥而苴孰。
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高考语文】补充背诵篇目之《礼记-礼运(节选)》—必备篇目读写专练(教师版)
高考语文补充古诗文背诵篇目之《礼记·礼运(节选)》教师版【文言知识点】礼记·礼运(节选)刘克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行:施行,实行与:通“举”,选举,推举。
信:诚信修:培养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子:意动用法,以……为子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指有残疾而不能作事的人。
养:供养分:职分、职守。
归:女子出嫁。
货:财物,财货恶:憎恶,讨厌是故:因此谋:奸邪之谋兴:发生乱贼:作乱害人作:兴起户:门闭:用门闩插门是谓:这叫做大同:儒家理想社会。
【易错字填空】《礼记·礼运》节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能,讲信修(),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壮有所用,()有所长,()()孤独废()者,皆有所养。
男有(),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于();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闭而不兴,盗()乱()而不(),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答案】与、睦、终、幼、矜、寡、疾、分、藏、己、谋、窃、贼、作。
【全诗译文】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为大家做事),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孩子,让老人能够安享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财物,厌恶它,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讨厌它不是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
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 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 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 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 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
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
怒.用人之仁去其贪. 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 夫死宗庙.谓之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 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 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 之.
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 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 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 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 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 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 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 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 家.是谓君臣为谑.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
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 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 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 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 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 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 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 衣.还相为质也.
《礼记· 礼运》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
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 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 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
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 有职.礼有序. 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 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 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 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 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 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 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
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 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 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 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
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 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 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 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 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 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 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 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 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 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
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 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 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 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 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 疵国.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
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 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 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 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 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 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 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 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 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 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 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 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 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 厚.小人以薄.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
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 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 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 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 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 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
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 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 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 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 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 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 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 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 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以 哉.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
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 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 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 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 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
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 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 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 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 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
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 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 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 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 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 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 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 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 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 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 也.是谓大顺.
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
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 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 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 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 所.是谓承天之祜.
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
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 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 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 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 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 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
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
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 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 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 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
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 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 也.是谓僭君. 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 谓胁君. 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 具.非礼也.是谓乱国.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
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 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 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 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 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 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 也.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
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 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 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 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 之.
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
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 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 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 礼之藏也.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
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 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 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 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 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 昏.丧祭.射御.朝聘.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
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 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 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 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 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 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 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 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 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 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 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 人情不失.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
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 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 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 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 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 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 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 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 谓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