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第4章 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题库(修改)

智能变电站题库(修改)

智能变电站题库(修改)2022年7月9日一、网络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站控层由主机/和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远动接口设备、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网络记录分析系统等装置构成,面向全变电所进行运行管理的中心控制层,并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工程师站及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2、间隔层由保护、测控、计量、PMU等装置构成,利用本间隔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保护、测量、控制和计量等功能。

3、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自动化设备构成。

4、站控层、间隔层网络是连接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5、过程层网络是连接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6、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应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bp或更高的以太网,满足变电站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7、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在逻辑结构上可分成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物理结构上宜分成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8、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宜独立组网,不同网络之间应在物理上相互独立。

9、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具备“故障弱化”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单点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

10、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通信工况、网络流量等指标的监视功能。

12、过程层网络设计必须满足GB/T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

13、站控层、间隔层MMS信息主要用于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间通信,应具备间隔层设备支持的全部功能,其内容应包含四遥信息及故障录波报告信息。

14、MMS报文采用请求/响应、总召、周期报告上送、突发报告上送、文件传输等服务形式;站控层MMS信息应在站控层、间隔层网络传输。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范畴包括、、
、。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模拟量输入中的A/D转换方式主要有、。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开关量输入输出中的隔离技术主要有和。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脉冲量的采集主要用于,解决脉冲量读数和计数的矛盾的主要技术是。

5、电力变压器微机保护的主保护主要有和。

6、变电站的电压和无功控制主要方法有和。

7、自动重合闸是指。

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主要通讯网络有、、。

9、突变量电流元件的作用是。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1、简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采样方式及特点
2、写出傅氏算法的公式以及计算幅值和相位的公式,画出频谱特性曲线。

3、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变压器比率制动和二次谐波制动原理
5、简述电力线路零序保护的优点
6、写出微机保护中计算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的公式
7、简述电力线路三段式保护的组成及整定原则
8、简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零序电流的特点
9、简述变电站运行状态的检测和识别方法
10、简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滤波器形式以及适用范围。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一、选择题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控和控制B. 提供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C. 实现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操作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典型的监控对象?A. 变压器B. 断路器C. 电缆D. 发电机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主要用于:A. 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B. 远程监视和控制C. 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操作D. 所有选项都正确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A. 光纤B. 电缆C. 无线通信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的传感器主要包括: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湿度传感器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判断题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视和控制。

正确 / 错误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对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正确 / 错误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传感器的作用是收集设备的运行数据。

正确 / 错误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是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

正确 / 错误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存储和处理主要依靠云计算技术。

正确 /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监控子系统、控制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和人机界面。

监控子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

控制子系统用于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包括断路器、开关和遥控设备等。

通信子系统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监视控制,包括通信网络和传输介质。

人机界面用于操作和管理整个系统,包括计算机、显示器和控制面板等。

2. 请简要描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收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监控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试卷及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试卷及答案

A.先投入电容器组,后升高主变压器分接头。

B.先升高主变压器分接头,后投入电容器组。

C.先退出电容器组,后升高主变压器分接头。

D.先投入电容器组,后降低主变压器分接头。

7.智能化变电站的特征可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A一次设备的智能化B二次设备的网络化C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标准统一化D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数字化8.智能变电站包括自动化站级()等。

A监视控制系统B站域控制C通信系统D对时系统9.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电磁感应等原理感应被测信号,以下()属于有源电子式互感器。

A采用罗氏线圈的电流互感器B采用电阻、电容或电感分压电压互感器C磁光玻璃型电流互感器D普克儿效应型电压互感器10.智能变压器在线监测包括本体监测和辅助设备监测两部分,监测单元具有自我监测和诊断能力。

属于其本体监测项目主要有().A温度及负荷监测B油中溶解气体及微水监测C铁芯接地电流监测D局部放电监测和套管绝缘监测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x”・每题2分,共计20分)。

1.站控层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

()2.电压无功自动综合控制;低频减我;备用电源自投;小电流接地选线;故障录波和测距:事件顺序记录SOE等属于安全自动控制子系统。

()3.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由微机若干个串行接口、光耦合器及有触点的中间继电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各种保护的出口跳闸、信号报警、外部触点输入及人机对话、通信等功能。

()4.数据采集系统是将输入保护装置的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可以被微机保护装置识别处理的离散的数字信号。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技术》模拟试卷A答案一、选择题(下列每题所提供的答案中,将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计20分)。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内容包括()oA电气量的采集和电气设备的状态监视、控制和调节。

B实现变电站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操作,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C发生事故时,由继电保护和故障录波等完成瞬态电气量的采集、监视和控制,并迅速切除故障和完成事故后的恢复正常操作。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习题

第一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一.填空题1.目前我国已广泛使用基于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使变电站实现具备了物质基础。

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具有完备的、功能,并具有利用传输数据的功能。

3.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可自动地综合实现、、、等多种功能。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代替了传统的监控、信号系统和远动屏,以监控主界面的代替了常规仪表,用保护代替了模拟式保护。

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和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

6.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始于,我国研制开始于。

7.我国第一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研制,1988年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际20世纪先进水平。

二.判断题1.基于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的电力系统测量、保护和自动装置通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可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

()2.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为变电站的小型化、智能化、扩大控制范围及变电站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基础保证。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综合了变电站全部二次设备。

()三.名词解释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2.监控主机3.远动主机4.智能设备四.问答题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哪些特点?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何优点?3.为什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实现那些功能?第二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与配置一.填空题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已由早期的发展成目前的。

3.分层分布中的集中组屏结构是按为对象,把单元层设备集中组屏安装在室中。

4.分层分布中的分散安装结构是按间隔为对象,把、、一体化装置安装在柜中。

5.我国10~35KV线路的单元层设备采用结构,安装;110KV级以上线路、主变压器的单元层设备采用形式,安装于中;大、中型变电站中的单元层设备采用的形式。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按其规模可分为模式和模式两种。

200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气03试题(A)答案

200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气03试题(A)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题(A)答案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综合自动化技术、远动技术、继电保护技术、变电站其他智能技术2.逐次逼近型A/D转换方式(ADC)、电压/频率变换方式(VFC)3.光电隔离、继电器隔离4.电能计量、采用主、副两套计数器协同工作5.差动保护、瓦斯保护6.专用硬件调节装置、软件VQC7.自动重合闸是指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非人工操作而跳闸后,能够自动控制断路器重新合上的一种装置。

8.遥测、遥调、遥信、遥控9.电流保护动作的启动元件,用以提高保护灵敏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答:根据模拟输入信号中的基波频率与采样频率之间的关系,采样方式可分为异步采样方式和同步采样方式两种。

1)异步采样:异步采样也称为定时采样,即采佯周期Ts或采样频率fs永远地保持固定不变。

在这种采样方式下,采样频率fs不随模拟输入信号的基波频率变化而调整,人为地认为模拟输入信号的基波频率保持不变,在此条件下,通常取采样频率fs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工频50Hz的整数倍N,即f=50N(Hz)。

这种方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当电力系统运行时的基波频率偏离50Hz较大时,将给微型机系统的许多算法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

2)同步采样:同步采样又称为跟踪采样,即采样频率f始终与系统实际运行频率fs保持固定的比例关系N=f/fs,采样频率随系统运行的频率的变化而实时调整。

这种同步采样方式通常要利用硬件测频设备或软件计算频率方法来配合实觋。

但采用同步采样技术后,在数字滤波器和微型机系统算法上,能彻底的消除因电力系统运行频率偏离50Hz所带来的计算误差。

显然,同步采样方式下,相邻两个采样时刻的电角度始终是360O/N。

另一方面,根据多路模拟输入信号在采样时刻上的对应关系,则采样以下三种采样方法:1)同时采样:在同一个采样时刻上,同时对所有模拟输入信号进行采样的采样方法,称为同时采样。

2)顺序采样: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内,对上一个通道完成采样及A/D转换后,再开始对下一个通道进行采样叫顺序采样。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章节习题及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1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知识习题答案1.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微机保护、安全自动控制、远动监控、通信管理。

3.简述变电站层的组成。

答:变电站层一般主要由操作员工作站(监控主机)、五防主机、远动主站及工程师工作站组成。

4.RCS-9600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哪几部份组成?答:RCS-9600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整体上分为三层,即变电站层、通信层和间隔层,硬件主要由保护测控单元、通信控制单元及后台监控系统组成。

5.RCS-9600后台监控系统具有哪些特点?答:RCS-9600后台监控系统用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计算机监视、管理和控制或用于集控中心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远方监控。

RCS-9600后台监控系统通过测控装置、微机保护以及变电站内其他微机化设备(IED)采集和处理变电站运行的各种数据,对变电站运行参数自动监视,按照运行人员的控制命令和预先设定的控制条件对变电站进行控制,为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变电站运行监视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减轻运行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单元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单元作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个基本部分,以变电站基本元件为对象,完成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等功能。

概括地说,其完成的主要功能有:模拟量数据采集、转换与计算,开关量数据采集、滤波,继电保护,自动控制功能,事件顺序记录,控制输出,对时,数据通信。

7.RCS-9600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实时采集的数据包括哪些类型?答:实时数据采集包括:1遥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一、简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控制和保护技术,对变电站进行自动化管理和运行控制的系统。

本文将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主要设备和功能、典型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本概念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定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通过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测、控制和保护,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组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监控与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保护系统和辅助设备组成。

监控与控制系统负责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通信系统实现变电站内部和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保护系统用于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保护;辅助设备包括供电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

三、主要设备和功能1. 变电站监控与控制设备:包括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远动终端设备、自动化控制装置等。

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变电站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 通信设备:包括光纤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以太网等,用于实现变电站内部和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通信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3. 保护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等,用于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保护。

保护设备能够及时检测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4. 辅助设备:包括供电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

供电系统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环境监测系统用于对变电站内部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确保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四、典型应用案例1. 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项目: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SCADA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远动终端设备,操作人员可以远程对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项目:该项目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学习,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预测性维护。

智能变电站题库及答案(修改)

智能变电站题库及答案(修改)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一、网络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站控层由主机/和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远动接口设备、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网络记录分析系统等装置构成,面向全变电所进行运行管理的中心控制层,并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工程师站及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2、间隔层由保护、测控、计量、PMU等装置构成,利用本间隔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保护、测量、控制和计量等功能。

3、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自动化设备构成。

4、站控层、间隔层网络是连接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5、过程层网络是连接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6、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应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bps或更高的以太网,满足变电站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7、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在逻辑结构上可分成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物理结构上宜分成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8、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宜独立组网,不同网络之间应在物理上相互独立。

9、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具备“故障弱化”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单点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

10、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通信工况、网络流量等指标的监视功能。

12、过程层网络设计必须满足GB/T 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

13、站控层、间隔层MMS信息主要用于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间通信,应具备间隔层设备支持的全部功能,其内容应包含四遥信息及故障录波报告信息。

14、MMS报文采用请求/响应、总召、周期报告上送、突发报告上送、文件传输等服务形式;站控层MMS信息应在站控层、间隔层网络传输。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 第四章 填空题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 第四章 填空题

50.有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线路电流提供电源,这种互感器电源的建立需要在一次 电流接通后迟延一定时间,此延时称为 唤醒时间 ,在此延时期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 出为 零 。
51. 唤醒电流 是指唤醒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所需的最小一次电流的方均根值。 52.电子式互感器需提供采集器状态、辅助电源/自身取电电源状态、检修测试状态等 信号输出,应具有完善的 自诊断功能 ,并能输出 自检信息 。 53.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宜利用 合并单元同步时钟 实现同步采样,采样的同步误差应不 大于 ±1µs 。 54.合并单元的时钟输入可以是 电信号 或 光信号 ,时间触发在 脉冲上升沿 ,每秒 一个脉冲,合并单元应检验输入脉冲是否有误。 55.一套 ECT 内应具备 两 个保护用电流传感元件,每个传感元件由 两 路独立的采样 系统进行采集,如双 A/D 系统。
41.线路保护启动断路器失灵与重合闸等 GOOSE 信号一般采用 网络传输 方式。 42.合并单元提供给测控、录波器等设备的采样数据采用 SV 网络传输方式,SV 采样值 网络与 GOOSE 网络应 完全独立 。 43.对于 500kV 智能变电站边断路器保护,当重合闸需要检同期功能时,采用 母线电 压合并单元接入相应间隔电压合并单元 的方式接入母线电压,考虑中断路器检同期。 44.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变压器应配置 2 套含有完整主、后备保护 功能的变压器电量保护装置。非电量保护 就地 布置,采用直接 电缆跳闸方式,动作信 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 GOOSE 网,用于测控及故障录波。 45.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 SV 网络应遵循 相互独立 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 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46.根据 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通用技术条件》,GOOSE 开入软压板除双母线和 单母线接线 启动失灵 、 失灵联跳 开入软压板设在接收端外,其余皆应设在发送端。 47.智能化保护交流额定电流数字量采样值通信规约为 IEC 60044-8 时,额定值为 01CFH 或 00E7H 。 48.智能化保护交流额定电流数字量采样值规约为 IEC 61850-9-2 时,0x01 表示 1mA 。 49.智能化保护电压量定义采样值通信规约为 GB/T 20840.8 时,额定值为 2D41H ,采 样值规约为 DL/T 860.9-2 时,0x01 表示 10mV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一、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监控、保护、测量、控制等功能进行集成和自动化实现的系统。

其作用是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2. 请简要描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监控与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系统。

- 通信子系统:负责变电站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包括局域网、广域网、无线通信等。

- 保护与自动化控制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保护和自动化控制,包括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等。

- 信息处理与管理子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提供给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

- 人机界面子系统:提供给操作人员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包括显示屏、键盘、鼠标等。

3. 请简要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监控功能: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以及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

- 保护功能: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保护,如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等,及时切除故障设备,保护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 自动化控制功能: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如开关的自动合闸、分闸,线路的自动切换等。

- 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采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 远程监控与管理功能: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查看设备状态、进行操作和维护。

二、计算题1. 请计算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可靠性指标 = (系统可用时间 / (系统可用时间 + 系统不可用时间)) * 100%假设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一年中共运行8760小时,其中系统不可用时间为24小时,则可靠性指标为:(8760 / (8760 + 24)) * 100% = 99.73%2. 请计算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性指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属于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有()A. 主变压器B. 电容器C. 避雷器D. 电抗器E. 微机综保装置2.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A. 生产电能B. 变换电压C. 传输电能D. 消耗电能3.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形式包括():A. 集中式B. 分布式C. 分散(层)分布式D. 组合式4.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具备的特性包括():A. 选择性B. 速动性C. 灵敏性D. 可靠性5.继电保护中反映电流改变的保护类型有哪些():A. 电流速断B. 定时过流C. 零序电流D. 过压保护6.监控系统主要监测的交流模拟量哪些()A.电压B. 电流C. 功率D. 电度量E. 功率因数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般包括哪几层():A.站控层B. 间隔层C. 通信层D. 链路层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常见的小直流量信号包括():A. 4-20maB. 0-5VC. 0-25VD. DC220V问答题:1.电力系统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2.监控系统中常见的开关量信号有哪些?答案:(总分50分选择题每题4分,问答题每题9分)1.ABCD2. B3.ABC4.ABCD5.ABC6.ABCE7.ABC8.AB9.连续运行的系统,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耗必须同时完成。

10.断路器状态、手车状态、储能、刀闸等信号。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及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及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试卷(A)一、什么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5分)具有哪些特点?(10分)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分为几层?(5分)举例说明各层的设备。

(10分)图(1)三、以图(1)电气主接线为例,画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图。

(15分)四、说明图(1)中 76间隔的“许昌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型号。

(5分)五、说明图(1)中76间隔的遥信信息。

(10分)六、说明图(1)中76间隔的遥测信息。

(10分)七、说明图(1)中76间隔的遥控。

(5分)八、说明图(1)中76间隔的保护信息。

(15分)九、说明监控主机的功能。

(10分)答案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远动等)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实现对变电站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调整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

它的出现为变电站的小型化、智能化、扩大控制范围及变电站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基础保证。

它的应用将为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强有力的现场数据采集及控制支持。

二、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按设备的功能可以分为三层。

即变电站层、单元层(或称间隔层)和设备层,如图2-3所示。

设备层又称为0层,主要包含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

单元层又称为1层,主要包括按间隔布置的继电保护装置,测量控制装置,及PT 切换装置、公共信号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装置等。

变电站层又称为2层,主要包括监控主机,工程师工作站,远方信号传输装置(RTU)等。

三、四、WXH-821五、遥信量,有遥信变位时,按下列顺序发送16路遥信量,具体定义如下序号名称说明1 76跳位接TWJ接点信号,反应跳、合闸回路状态2 76开关控制回路断线3 76开关就地/远方反应装置面板上就地/远方旋钮位置,置“远方”时才能在后台或控制中心操作。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地区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般为()答案:110-220KV2.电网主要包括的设备有()。

答案:输电线路;变压器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四遥功能包括()。

答案:遥调;遥测;遥控;遥信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按照功能可划分为()答案: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屏方式分别为:()答案:集中组屏方式;全分散组屏方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组屏方式6.继电保护装置属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层。

()答案:错7.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组屏方式是将变电站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分散安装在对应的开关柜上。

()答案:错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站控层采用单网络方式与单元层实现通信称为大站模式。

()答案:错9.主变电流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功能采集的状态量信息。

()答案:错10.高压开关柜的手车室有工作位置、试验位置和检修位置三个位置。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下列哪些属于开关量()答案:开关状态2.下列哪些属于模拟量量()答案:电压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包括()答案: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微型机系统;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人机对话回路4.模拟量输入通道一般主要包括( )等功能模块组成。

答案:电压形成回路;模拟低通滤波;采样保持;多路转换;模/数转换5.模拟量输出通道一般主要包括( )等功能模块组成。

答案:锁存器;D/A转换;输出接口;放大驱动6.模拟量输入回路的作用是将来自变电站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微机系统能处理的数字信号。

()答案:对7.断路器开关状态、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属于模拟量。

()错8.低通滤波器是一个滤除低频信号只允许高频信号通过的设备。

()答案:错9.采样就是周期性的提取输入端电压的瞬时值,经采样保持器后由连续的模拟量变为离散的模拟量。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答案汇总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答案汇总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复习题答案汇总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规变电所的二次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当地监控、远动装置、滤波装置所组成。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

3、变电所微机保护的软、硬件装置既要与监控系统相互对立,又有相互协调。

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所领域的综合应用。

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

6、一个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微机保护)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微型机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电源。

7、人机对话接口回路。

主要包括打印、显示、键盘及信号灯、音响或语言告警,主要功能用于人机对话。

8、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接触网线路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自动重合闸。

9、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一般取两相电流。

Ⅰ段用于发警告信号,Ⅱ段用于启动断路器跳闸。

10、根据继电器动作电流整定原则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的不同,过电流保护可分为定时限过流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把它们组成一套电流保护装置称为两段式电流保护。

11、为了补充牵引系统无功功率的不足,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在各个变电所广泛采用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组。

12、对于瞬时自消性故障,利用重合闸避免不必要的停电。

13、微机保护的一大特色当是利用基本相同的硬件结构和电路。

通过不同的软件原理完成不同的功能。

14、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通信是一个重要环节。

15、微机保护子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全套保护。

16、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

17、电力系统的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方式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关联分散控制。

18、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都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很高的可靠性,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分层式结构。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复习题1. 概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变电站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

它能够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自动化设备、通信技术、保护与自动化、远动与远控技术。

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监控与数据采集子系统、控制与保护子系统、通信与网络子系统、辅助与服务子系统组成。

监控与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采集变电站各种数据,包括电气量、状态量等;控制与保护子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控制和保护;通信与网络子系统用于实现变电站与上级调度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辅助与服务子系统提供各种辅助功能,如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

3. 自动化设备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包括数字化保护装置、自动化控制装置、数据采集终端、通信设备等。

数字化保护装置是变电站自动化的核心设备,负责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保护和故障检测;自动化控制装置用于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变电站各种数据;通信设备用于实现与上级调度中心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4. 通信技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的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主要包括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和以太网通信;无线通信主要包括无线局域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挪移通信等。

通信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保护与自动化变电站的保护与自动化是保障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保护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并切除故障电路,保护变电站设备免受损坏;自动化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保护与自动化的实现需要根据变电站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配置。

6. 远动与远控技术远动与远控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操作和控制。

远动技术主要包括远程开关和远程调节功能,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操作;远控技术主要包括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第5章 习题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第5章 习题答案

第5章电子式互感器习题答案1.什么是电子式互感器?答:电子式互感器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于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以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的一种装置。

2.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的原理是什么?答: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电磁感应等原理感应被测信号,对于电流互感器采用罗式线圈,对于电压互感器采用电阻、电容或电感分压等方式。

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高压平台传感头部分具有需电源供电的电子电路,在一次平台上完成模拟量的数值采样(即远端模块),利用光纤传输将数字信号传送到二次的保护、测控和计量系统。

3.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的原理是什么?答: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又称为光学互感器。

无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利用法拉第(Faraday)磁光效应感应被测信号,传感头部分分为磁光玻璃和全光纤两种。

无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利用波克尔斯(Pockels)电光效应或基于逆压电效应感应被测信号,现在研究的光学电压互感器大多是基于波克尔斯效应。

无源电子式互感器传感头部分不需要复杂的供电装置,整个系统的线性度比较好。

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光纤传输一次电流、电压的传感信号,至主控室或保护小室进行调制和解调,输出数字信号至合并单元,供保护、测控、计量使用。

无源电子式互感器的传感头部分是较复杂的光学系统,容易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振动等,影响实用化的进程。

4.影响电子式互感器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电子式互感器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为传感器误差和数值处理误差,传感器误差与互感器的传感原理和制造工艺相关;另一方面为数值处理误差主要是计算的舍入误差。

5.简述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答:罗氏线圈为均匀缠绕在环状非殊磁性骨架上的空心线圈,骨架采用塑料、陶瓷等非铁磁材料,其相对磁导率与空气的相对磁导率相同,这是空心线圈有别于带铁芯的电流互感器的一个显著特征。

其基本原理仍然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即一次电流i产生的交变磁场在线,e与i的变化率成正比,如此则可以通过将实测的e 圈两端感应出电动势e。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第6章 习题答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第6章 习题答案

第6章智能化高压设备习题答案1. 什么是智能设备?智能高压设备由什么组成?答:智能设备(intelligent equipment)是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特征的高压设备,是高压设备智能化的简称。

智能高压设备由高压设备和智能组件组成。

高压设备与智能组件之间通过状态感知元件(传感器或其一部分)和指令执行元件(控制单元或其一部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2. 什么是智能组件?说出智能组件具有的三个属性。

答: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是一种带有处理器,具有采集或处理数据、接收或发送数据、接收或发送控制指令、执行控制指令等部分功能的一种电子装置。

智能组件(intelligent component)是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宿主设备的测量、控制和检测等基本功能。

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智能组件还可承担相关计量、保护等功能。

可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计量、保护等全部或部分装置。

智能组件具有以下三个属性:1)是一个物理设备;2)是宿主高压设备的一部分;3)由一个以上智能电子装置组成。

3. 简述智能组件的组成和智能组件的基本功能。

答:智能组件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组成。

智能组件的基本功能是测量、控制和监测。

4. 简述智能变压器测量参量。

答:变压器测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测量各侧负荷电流及中性点电流,进行保护和状态感知;测量变压器顶层和底层油温,判断变压器是否过热、冷却装置运行是否异常;测量有载分接开关切换次数来分析机械寿命;测量有载分接开关当前分接位置,判断当前工作状态;采集气体继电器节点信息和压力释放阀状态信号,检测是否由于内部故障产生严重放电或短路;测量主油箱油位和分接开关油箱油位,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测量风扇电机电流和电压,判断风扇及其电动机的工作状态;根据油流继电器提供的信号,分析油泵是否异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智能变电站概述习题答案
1.简述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及主要的特征。

答:智能变电站(smart substation)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化变电站的特征可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2)二次设备的网络化。

3)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标准统一化。

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设备层和系统层两层。

从逻辑上将变电站功能划分过程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

3.什么是合并单元?
答:合并单元又称合并器(简称MU),主要完成智能变电站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电压电流等的合并并转换为数字信号(SV)上传至测控、保护与计量表等。

合并单元是过程层的关键设备,是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

4.什么是智能终端?
答:智能终端是一种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而成的,用来完成该间隔内断路器以及与其相关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和快速接地开关的操作控制和状态监视,直接或通过过程层网络基于GOOSE服务发布采集信息;直接或通过过程层网络基于GOOSE服务接收指令,驱动执行器完成控制功能,具备防误操作功能的一种装置。

5.简述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的结构模式。

答:在逻辑结构上,IEC61850按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要完成的控制、监视、保护三大功能从逻辑上将变电站功能划分过程层、间隔层和变电站层。

1)过程层。

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是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智能化部分。

2)间隔层。

间隔层的功能是利用本间隔的数据对本间隔的一次设备产生作用,如线路保护设备和间隔单元控制设备就属于这一层。

3)变电站层。

变电站层主要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

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由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个构成。

站控层网络是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站控层内部及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数据传输。

过程层网络是间隔层与设备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过程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6.过程层网络包括GOOSE 网和SV 网。

GOOSE 网用于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之间的状态与控制数据交换。

SV 网用于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之间的采样值传输,保护装
置与本间隔的合并单元之间也采用点对点的方式接入SV 数据。

7.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的网络通信协议采用MMS ,故也称为MMS 网。

8.什么是直采直跳?什么是网采网跳?
答:直采:智能终端采集到的一次设备数据信息直接传送给本间隔的保护装置,这个过程叫作直采。

直跳:保护装置发出的跳闸命令传送至本间隔的智能终端,这个过程称为直跳。

网采:智能终端采集到一次设备数据信息通过SV网传送给保护装置,而非直接传送给相应间隔保护装置,这个过程叫作网采。

网跳:保护装置发出的跳合闸等命令首先传送至本间隔的过程层网络交换机,再由本间隔网络交换机把装置发出的跳合闸等命令传送至本间隔的智能终端,这个过程称为网跳。

9.什么是智能操作箱?
答:智能操作箱是新一代全面支持数字化变电站的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操作箱功能与常规变电站操作箱功能相同,都是具有跳合闸及防跳功能。

10.站控层的主要组件有哪些?
答:站控层的主要组件有:监控主机、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11.间隔层只要装置有哪些?
答:间隔层主要设备包括各种保护装置、系统测控装置、自动化装置、安全自动装置、监测功能等IED二次设备。

12.简述间隔层的主要功能。

答:主要功能如下:
1)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
2)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
3)逻辑控制功能的运算、判别、发令;
4)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
5)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
6)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
7)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13.过程层包括哪些设备?简述过程层的主要功能。

答:过程层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及其所属的智能组件以及独立的智能电子装置。

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或者说过程层是指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部分。

过程层的主要功能分三类:
1)电力运行实时的电气量检测;
2)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
3)操作控制执行与驱动。

14. 简述智能变电站主要的技术特征。

答:(1)数据采集数字化。

(2)系统分层分布化。

(3)系统结构紧凑化。

(4)系统建模标准化。

(5)信息交互网络化。

(6)信息应用集成化。

(7)设备检修状态化。

(8)设备操作
智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