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定价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定价策略

一般来讲,当企业要将其新产品投入市场时,或者将某些产品通过新的途径投入市场时,都必须给其产品制定适当的能够的价格。为了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促进销售收入的增加和利润的提高,还需对已经制定的价格进行修改。

第一节定价理论

一、定价在营销组合中的作用

1、配置购买力的作用。价格影响到购买者对厂商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购买者通过比较它们的价格,决定如何分配对各种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价格的调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购买行为。

2、传递产品质量信息。在购买者对产品品牌或供应商不熟悉,以及难于客观度量产品的性状或利益的情形下,购买者往往以价格的高低作为质量的指示器,高价可能暗示产品的高地位,低价可能暗示产品是水货,而打折券或回扣可能被用于鼓励本来不想购买的人来购买。

3、影响目标利润的实现。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其核心使命是盈利。在营销组合中,创造收入的唯一因素是价格。

4、竞争的重要手段。同行业内的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同行业内最常见、最易仿效的竞争方式。

二、定价过程

定价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通常分为5个阶段:

1.确定定价目标;

2.评价顾客反应和其它定价限制因素;

3.选择定价战略和方法;

4.选择最终价格水平;

5.必要时的价格调整。

第二节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

影响定价的因素式多方面的,包括定价目标、成本、其他市场营销组合因素等。在此,我们仅对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定价目标

在定价之前,企业必须对产品总战略做出决策。如果企业已经审慎地选择好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那么确定营销组合战略,包括价格,便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了。

(一)维持生存

维持生存是企业处于不利环境中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过渡性目标。当企业遇到产品供过于求、成本提高、竞争加剧、价格下跌的冲击时,为避免倒闭、渡过难关,往往以保本价格,甚至亏本价格销售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生存比利润更重要。只要价格能够补偿可变成本和一些固定成本,企业就能继续留在行业中。

(二)当期利润最大化

追求最大利润,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目标。但利润最大化并不等于制定最高价格。定价偏高,消费者不能接受,产品销售不畅,反而难以实现利润目标。同时,高价刺激竞争者介入和仿冒品增加,更有损于市场地位。一般做法是,企业估计不同价格所对应的需求和成本,然后选择能够产生最大现期利润、现金流

动和投资回报的价格。

(三)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企业营销绩效和市场竞争态势的重要指标,因为,赢得最高的市场占有率之后,企业将享有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长期利润。为了成为市场份额的领导者,企业把价格尽可能的定低。

(四)产品质量最优化

企业也可以考虑产品质量领先这样的目标,并在产品和市场营销过程中始终贯彻产品质量最优化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用高价格来尼补高质量和研究开发的高成本。产品优质优价的同时,还应辅以相应的优质服务。

二、产品成本

任何企业都不能随心所欲的制定价格。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取决于这种产品的成本费用。从长远看,任何产品的销售价格都必须高于成本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以销售收入来抵偿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否则就无法经营。因此,企业制定价格时必须估算成本。

三、市场需求

与成本决定价格的下限相反,市场需求决定价格上限。考虑需求对定价的影响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供求关系

商品价格与市场供应成正比,与需求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而商品的需求量则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二)需求弹性

指价格变动而引起需求量的相应变动的比率,反映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根据弹性的大小决定企业的价格决策,可考虑如下三种情况:

1、标准需求弹性。反映需求量与价格等比例变化,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会引起需求量等比例的减少或增加。

2、需求弹性大。反映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化幅度,商品价格稍微上升或下降会引起需求量大幅度的下降或上升。对这类商品,企业可采用降价策略,薄利多销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而涨价是则需慎重考虑,以免引起需求量锐减,影响企业收入。计算机、服装、装饰品、旅游等需求弹性较大。

3、需求弹性小。反映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化幅度,商品价格的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仅会引起需求量较小幅度的下降或上升。对这类商品,低价对需求量的刺激不大,薄利也未必多销。大米、食盐、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第三节定价的方法

企业设定的价格应适中。产品成本确定了底价;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看法确定了最高价。企业还必须考虑到竞争者的价格以及其他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以便在这两极之间找到最合适的价格。企业制定价格时理应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侧重某一方面的因素。大体上,企业定价有三种导向,即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主要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和目标定价法两种具体方法。其特点是简便、易用。

(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所谓成本加成定价是指按照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加成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加成的含义就是一定比率的利润。即以单位总成本加企业的预期利润定价,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加成”。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1+成本加成率)

此种方法优点是简便易行,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使企业获得预期利润。但定价时只考虑产品成本,忽略了市场需求及竞争等因素,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竞争。

(二)目标定价法

所谓目标定价法,是指根据估计的总销售收入(销售额)和估计的产量(销售量)来制定价格的一种方法。目标定价法要使用损益平衡图这一概念。(画图复习一下)这种定价法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即企业以估计的销售量求出应制定的价格,殊不知价格恰恰是影响销售量的重要因素。

二、需求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市场需求强度及消费者感受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认知价值定价法、反向定价法和需求差异定价法三种,其中需求差异定价法将专门论述。

(一)认知价值定价法

所谓认知定价法,就是企业根据购买者对产品的认知价值来制定价格的一种方法。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知价值,是他们根据自己对产品的功能、效用、质量、档次等多方面的印象,综合购物经验、对市场行情和同类产品的了解而对价格做出的评判,即人们购买商品时常说的“值”或“不值”,其实质是商品的效用价格比,其关键是消费者对价值的理解和认可。

(二)反向定价法

反向定价法是指企业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计算自己从事经营的成本和利润后,逆向推算出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这种定价方法不以实际成本为主要依据,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定价出发点,力求使价格为消费者所接受。分销渠道中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多采取这种定价方法。

企业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采用反向定价策略:

1、应付竞争。价格是竞争的有力工具,企业为了同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竞争,在生产之前,先调查产品的市场价格及消费者的反应,然后制定消费者易于接受又有利于竞争的价格,并由此决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2、推出新产品。企业在推出新产品之前,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力,拟定市场上可以接受的价格,以保证新产品上市时能旗开得胜,销路畅通。

三、竞争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通常有两种定价方法,即随行就市定价法和投标定价法。

(一)随行就市定价法

随行就市定价法是指企业按照行业的平均现行价格水平来定价。在以下情况下往往采取这种定价方法:1、难以估算成本;2、企业打算与同行和平共处;3、如果另行定价,很难了解购买者对本企业的价格的反应。

(二)投标定价法

投标定价法即由投标竞争的方式确定商品价格的方法,其操作程序是在商品或劳务的交易中,由招标人发出招标公告,投标人竞争投标,密封递价,招标人择优选定价格。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建筑包工、大型设备制造、政府大宗采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