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实用类文本李子柒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李子柒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李子柒,“现象级”网红。

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

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

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

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

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

”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

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

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

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论述类文本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庚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古籍汗牛充栋,阅读应该从何入手呢?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庚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 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決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爰、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钱穆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数日中,专一玩味此一观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难以言述。

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

②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

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

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世界人类最初碰到的困难问题,便是有关天的问题。

我曾读过几本西方论述古人所讲有关“天”的学术性的书,真不知从何讲起。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

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

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③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

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

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

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

离开了人,又从何处来证明有天?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

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

“天命”“人生”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

④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

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次场面来讲。

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

“天命” 与“人生”分别各有所归。

此一观念影响所及,则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决不如古代中国人之“天人合一”论,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

所以,西方文化显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来作他们讨论人生的前提。

而中国文化既认为“天命”“人生”同归一贯,并不再有分别,所以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

在中国思想中,“天”“人”两者间,并无“隐”“现”分别。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12分)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①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并不是从来没有遭遇过冲击,关键是冲击过后依然能够保持本色。

②秦国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统一。

中原的核心地位,包含了多种因素,土地、人民、文化是关键要素。

秦国统一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政策,无疑有利于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

而统一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量,骤然增大。

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③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

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充。

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

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

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

④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

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中国文化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外在特征。

体量庞大,自然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

从黄河到长江,这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战略纵深。

⑤冲突过后,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力量,延续与发展继续。

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

⑥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

“二十四史”的“四夷传”,无不表现为夷夏同源的观点,而这无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实用类文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

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

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阅读训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阅读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B.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D. 《刘姥姥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有误,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并没有表达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B.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 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

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答案】 B【解析】【分析】B.表述错误,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曹刿论战》选自纪传体史书《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2020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练习及答案

2020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意,完成题目。

(13分)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莫砺锋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非连续性文本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

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

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

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②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

“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

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

“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

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③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④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

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

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

非连续性文本《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北唐山2023学年高三上开学)

非连续性文本《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北唐山2023学年高三上开学)

河北唐山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检测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

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

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

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糖(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

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

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

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

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

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

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版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

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

李敬泽《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敬泽《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敬泽《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题。

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李敬泽《左传》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吴国大举伐陈,楚国誓死救之;陈乃小国,长江上的二位老大决定在小陈身上比比谁的拳头更硬。

风云紧急,战争浩大沉重,它把一切贬为无关紧要可予删去的细节:征夫血、女人泪,老人和孩子无助的眼,还有,一群快要饿死的书生。

--孔子正好赶上了这场混战,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吃的是清炖野菜,弟子宰予已经饿晕了过去;该宰予就是因为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为“朽木粪土”的那位,现在我认为孔夫子骂人很可能是借题发挥:想当年在陈蔡,这厮两眼一翻就晕过去了,他的体质是差了些,可身子更弱的颜回还在院儿里择野菜呢,而年纪最大的老夫子正在屋里鼓瑟而歌,歌声依然嘹亮,谁都看得出,这不是身体问题,这是精神问题。

在这关键时刻,经不住考验的不止宰子一个,子路和子贡也开始动摇,开始发表不靠谱的言论:“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无所丑也若此乎?”这话的意思就是,老先生既无权又无钱,不出名不走红,四处碰壁,由失败走向失败,混到这地步,他不自杀不得抑郁症倒也罢了,居然饱吹饿唱兴致勃勃,难道所谓君子就是如此不要脸乎?话说到这份儿上,可见该二子的信念已经摇摇欲坠,而且这话是当着颜回说的,这差不多也就等于指着孔子的鼻子叫板。

果然,颜回择了一根儿菜,又择了一根儿菜,放下第三根儿菜,摇摇晃晃进了屋。

琴声划然而止,老先生推琴大怒:子路子贡这俩小子,“小人也!召,吾语之”。

俩小子不用召,早在门口等着了,进了门气焰当然减了若干,但子贡还是嘟嘟囔囔:“如此可谓穷矣”--混到这地步可谓山穷水尽了。

孔子凛然说道:“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

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蔡之厄,于丘其章乎!”--黄钟大吕,不得不原文照抄,看不懂没关系,反正真看得懂这段话的中国人两千五百多年来也没多少。

论述类文本《中国文化概论》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南2023学年高三上开学)

论述类文本《中国文化概论》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南2023学年高三上开学)

河南省安阳市/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这就是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在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制约,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以德摄智的文化。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十分注重二者和谐统一,几乎到了有一种伦理关系在其中的地步: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可与天地相通。

人的“德”亦出自于天地自然,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

因此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的观念。

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这正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地合德的伦理类型。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在社会根源上,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与世界各国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法体系。

与之相联系,血亲意识,即所谓“六亲”“九族”的观念继续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其士人的加工改造,宗法体系下的血亲意识有的甚至转化为法律条文(如“不孝”成为犯法的“首恶”),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在社会心理方面,中国人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庞杂精细。

这一系统不仅如同世界诸多民族一样纵向区分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长幼序等等横向方面也有极严格的规定。

与此相联系,中国人往往怀有浓烈的“孝亲”情感,所谓“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忠君、敬长、尊上等等,都是孝道的延伸。

作为社会心理状况的理论升华,伦理道德学说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

在古希腊、罗马,人们关注的重心不是人际伦常关系,而是大自然和人类思维的奥秘,主体与客体二分、心灵与物质对立的观念深入人心,宇宙理论、形而上学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文化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南2023学年高三上8月)

非连续性文本《中国文化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南2023学年高三上8月)

湖南师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一)(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

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

在原始时代,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氏族、部落;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

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在此阶段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

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

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

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

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

例如,随着地理上的隔绝,同一种语言会分化为各种各样的方言,会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活网络和不同的“市民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也会疏远、隔膜起来。

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

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会对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他们的科学、艺术、宗教等产生直接影响。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

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

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其四,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

高中语文2023高考最新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最新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

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

”这句话何其爽直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菲尔、伦伯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与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

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

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

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

然而北齐时(550-577)曹国(属土耳其斯坦)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

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域影响者。

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

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

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

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

《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阅读练习及答案

《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2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末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

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

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

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末被发掘的。

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

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

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

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

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λ解读。

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亠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

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

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有删改)(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非连续性文本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赞扬“刚毅”。

曾子提倡“宏毅”。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

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

”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

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

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

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

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

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

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1.(四)阅读选文完成下题。

(20分)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

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

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

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

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圄决不屈服视死如归。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伟大的民族精神 》练习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伟大的民族精神 》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共7分)伟大的民族精神①“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纵观五千年发展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生与死的严酷考验,却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归根结底在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由此可见,。

②伟大民族精神常常体现为一种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

秋瑾曾说:“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国家兴盛、民族存续所系就是中华儿女最大的公义所在。

晚清时期,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千万英杰勇敢地承担起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满腔热血投身革命,英勇就义。

他们用生命诠释大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牺牲精神。

③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在无数艰难险阻、惊涛骇浪面前,中华文明没有中绝,而且成为世界各大古文明中唯一绵延至今的文明,正是因为深植于中国人骨子里敢于斗争的豪迈气度。

长征路上,若没有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红军将士怎能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征服冰山雪岭、穿越沼泽草地,击退上百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新中国成立之初,若没有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人民志愿军怎能克敌制胜,打出中国人的志气和威风?改革开放之初,如果没有敢闯敢试的斗争精神,建设者怎能突破传统、闯过险阻,开创经济繁荣的新局面?正因为有这种敢于斗争的豪迈气概,才能有如今的万象更新,岁月静好。

④毛泽东曾借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表明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抗疫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身患渐冻症,却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抗疫一线,与病毒赛跑。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危难之时起身逆行,所有人都默默藏起“小家”的困难,为了“大家”的安康奔赴前线。

他们以壮烈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我将无我”的价值原则,向世界展现出中国人民所具有的精神风范。

这种追求大我、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同样也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⑤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命运经受大挫折、前进遇到大考验时,持续锻造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图景,而这种精神图景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过关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过关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过关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17分)【材料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一系列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节目也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大家在议论节目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节目背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材料二】节日与文化历来密不可分。

随着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国人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节日的重要角色。

而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化犹如一条来自远古,经过现在,流向未来的河。

由此看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

【材料三】部分文化节目的图标。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讲到了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6分)2.分析材料三的两个图标,写出它们的共同点。

(不少于两点)(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材料三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图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3分)①主体部分是一个圆形图案,由汉字的基本笔画构成。

②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圆同时也象征着无限,象征着包容、和谐、圆满。

A. ①B. ②C. ①②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22分)很多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生活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其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健康快乐成长。

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尹宝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尹宝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现代化"的内容呢?每个中国人生来就属于一个毫无疑问的国家和民族,这种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归属感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

大概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中国人视为理所当然的这种国家和民族意识非常具有现代性。

现代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无论是国内层面或国际层面,无不是建立在国家制度之上的,没有国家制度简直不可想象。

在思想领域,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较之一切政治意识或宗教观念都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

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教派利益。

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把“国"视为“家”的扩大,“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

除了外患所迫,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

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民族意识则往往更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再生。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屈辱。

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又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

不能不说,人民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强大推动力量。

在人类实现大同社会之前,或者在人类实现无阶级、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这种爱国精神和民族主义意识始终是一种现代的和先进的制度。

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乃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

它用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同时,它又通过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解决了西方文化中必须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即所谓法治和德治之分)。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延续、稳定与治理儒家推崇仁、孝、义、礼、智、信、勇,讲究“人禽之辨" “义利之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诸子的思维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派:老子、庄子、孟子重直觉,墨家、名家重观察、分析,《周易大传》等兼顾重直觉和观察分析。

老庄思维方法的精义是主张以一颗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接感知作为万物本根的道。

老子把“为学”和“为道”对立起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没有价值,应当“绝学”,“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个“损”的功夫,也就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的功夫。

有了一个无疵的“玄览”,就能“不窥墉,见天道”,即直觉万物本原的道。

老子此说,至庄子更得到发展。

庄子主张以“外天下”、“外物”、“外生”的方法去“见独”、“体道”、“睹道”,认为“无思无虑始知道”。

这就是要去掉一切知识、感情、欲望、思虑,去直接感觉万物本原的道。

孟子思维方法的精义是“尽心”,尽心即尽量发明此心。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这也是一种直觉法,这种直觉方法与老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反省内求,而不是冥而直往的外求;它不废弃思,也不完全反对博学,不过其“思”的功夫是用在“内省”上。

老庄和孟子的直觉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陆九渊、王守仁“明心尽性”的方法即祖述孟子,而邵雍、张载、程颐、朱熹的方法中,则有老庄方法的成分。

墨家颇致力于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从他们断言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可知他们也注重实验。

但他们对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如何实验的具体方法,则未做论述。

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把此种方法当作神秘的技术秘而不宣之故。

名家中的惠施,也很注重外物的观察与分析,史称他“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散于万物而不厌”。

名家中之公孙龙则特别注重分析。

公孙龙有“离坚白”的命题,认为一块石头的坚性和白性是相互分离的。

墨名二家注重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是发展了自然科学和逻辑学。

墨名二家之学的中绝失传,使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派别。

虽然后来的科学家比较重视实测,如张衡、僧一行、沈括等,并在科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一些哲学家也提出过一些重视观察和分析的理论,如明代哲学家方以智提出“质测即藏通几”的命题,即认为哲学寓于实证的自然科学之中。

但总的看来,中国传统哲学中缺乏关于观察的系统理论,对分析也比较
轻视。

《周易大传》则有兼重二者的倾向,显得比较全面。

它一方面强调观察和辨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类族辨物”,如此等等;另一方面强调“精义入神”,“穷神知化”。

“入”即直觉,“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对神化的知识建立在道德修养的基础上,也属于直觉。

《周易大传》的这种方法,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邵雍、张载、程颐、朱熹的思维方法,都属于此类型。

(摘选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4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庄子主张废除思考去掉知识,以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接感知客观的万物本原的道。

B.孟子、陆九渊、王守仁不完全否认思与学,与老庄冥而直往的外求不同,而是反省內求。

C.提出“质测即藏通几”命题的明代哲学家方以智,比较系统地总结出观察和分析的科学理论。

D.《周易大传》兼顾直觉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法,不仅显得比较全面,而且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4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庄和孟子思维方法的精义虽各不相同,直觉的对象也各不相同,但都是一种直觉法。

B.墨名二家之学中绝不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技术秘而不宣,以致未能传承下来。

C.名家讨论的一些命题,如“离坚白”之论,虽有较浓的诡辩色彩,但客观上发展了逻辑学。

D.虽然后来的科学家都比较重视实验,但“实测”仍不是中国传统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法。

4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事求是”的方法成为当今主导的思维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哲学不再讲直觉。

B.先秦诸子的思维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派,各派在思维方法上各有侧重,互有优劣。

C.名、墨两家倡导的观察、分析的方法在儒家内部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占主导地位。

D.重直觉、轻分析的学术风气,不仅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答案】
42.C
43.B
44.A
【解析】
4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C项,方以智提出过观察和分析的理论,但不是比较系统的理论。

4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过度解读,因果关系不成立。

4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于文无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