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评价资料教程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检查泄水闸门操作是否灵活可靠
泄水闸门
环境风险指标
地震对水库大坝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地震
01
03
滑坡对水库大坝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滑坡
02
泥石流对水库大坝的危害及应急预案
泥石流
改造成本
评估水库大坝改造的费用
对改造后的效益进行预估
收益分析
比较维修和改造后的安全性带来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
修复成本
02
第2章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方法
Chapter
可靠性分析法是评价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结构和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大坝的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这些数据支持可以为安全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帮助预防潜在的风险。
可靠性分析法
模拟仿真技术
使用计算机技术
数值模型
模拟水文条件
仿真模拟
评估结构稳定性
受力情况
预测可能的变化
稳定性分析
监测与实测方法
监测水位变化
实时数据
01
03
保障安全
采取措施
02
发现问题
潜在风险
实际情况
结合水库现状
全面评估
多方面数据分析
改进建议
提出安全改进措施
综合评价方法
系统综合性
综合考虑各因素
结论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是确保水库运行稳定的关键步骤。通过可靠性分析、模拟仿真、监测实测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为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提高供水效率
延长设备寿命
投资回报
ROI计算
效益分析
某水库大坝经济效益评价
成本分析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17 页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1 综述1.1.1 工程概况罗竹山水库位于南流江流域武利江支流红岭河,距浦北县城65km,离白石水镇政府1.5km,地理位置东经109°17′40″,北纬22°06′10″。
水库枢纽工程于1957年11月动工兴建,1958年2月建成。
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功能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水库集雨面积0.52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
流域内为丘陵地貌,植被茂盛。
历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为37.5℃,极端最低气温为–1.8℃。
罗竹山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000亩,保护下游3km长209国道,保护下游人口2500人和3000亩耕地,水库失事直接到白石水圩镇的安全。
本次复核罗竹山水库总库容135万m3,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次安全评价的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正常蓄水位64.8m,死水位52.0m。
复核的设计洪水位为65.5m,校核洪水位为65.72m。
水库规模为小(1)型,枢纽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1.1.2 工程布置罗竹山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副坝各一座及溢洪道、放水涵管组成。
主副坝为均质土坝:本次实测主坝坝顶高程为66.6m,坝顶长度为107m,坝顶宽度为2.1m,最大坝高为17.8m。
大坝上游坝坡死水位以上为浆砌石护坡,上游坡比为1:2.85、1:2.0。
下游坡为草皮护坡,60.07平台以上坡比为1:1.6,平台以下1:2.2。
坝基防渗型式为截水槽,下游坝脚设堆石棱体作为排水设施,棱体顶高程54.54m,宽2.4m,棱体上游坡比为1:1.0,下游坡比为1:1.5。
副坝现状实测坝顶高程67.24m,最大坝高11.44m,坝顶长度62.4m,坝顶宽度为8.7m,坝顶通车。
1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1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1 综述1.1.1工程概况罗竹山水库位于南流江流域武利江支流红岭河,距浦北县城65km,离白石水镇政府1.5km,地理位置东经109°17′40″,北纬22°06′10″。
水库枢纽工程于1957年11月动工兴建,1958年2月建成。
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功能的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水库集雨面积0.52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
流域内为丘陵地貌,植被茂盛。
历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为37.5℃,极端最低气温为–1.8℃。
罗竹山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000亩,保护下游3km长209国道,保护下游人口2500人和3000亩耕地,水库失事直接到白石水圩镇的安全。
本次复核罗竹山水库总库容135万m3,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次安全评价的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正常蓄水位64.8m,死水位52.0m。
复核的设计洪水位为65.5m,校核洪水位为65.72m。
水库规模为小(1)型,枢纽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1.1.2 工程布置罗竹山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副坝各一座及溢洪道、放水涵管组成。
主副坝为均质土坝:本次实测主坝坝顶高程为66.6m,坝顶长度为107m,坝顶宽度为2.1m,最大坝高为17.8m。
大坝上游坝坡死水位以上为浆砌石护坡,上游坡比为1:2.85、1:2.0。
下游坡为草皮护坡,60.07平台以上坡比为1:1.6,平台以下1:2.2。
坝基防渗型式为截水槽,下游坝脚设堆石棱体作为排水设施,棱体顶高程54.54m,宽2.4m,棱体上游坡比为1:1.0,下游坡比为1:1.5。
副坝现状实测坝顶高程67.24m,最大坝高11.44m,坝顶长度62.4m,坝顶宽度为8.7m,坝顶通车。
大坝上游坡比1:2.3,下游坡比1:1.8,上下游坡均为草皮护坡,坝基防渗型式为截水槽。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一、结构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首先,要对大坝的建造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混凝土的质量、接缝密实性、渗漏等情况。
其次,要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包括抗震、抗滑、抗冲刷等能力。
最后,要对大坝的渗漏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渗水严重的问题。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大坝的结构安全情况。
二、设备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设备安全是保障其正常运行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对水库大坝压力水库的监测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压力传感器、液位计等,判断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其次,要对溢洪闸门、泄水设施等进行评估,判断其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操作情况,确保设备操作正常。
最后,要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评估,包括遥测设备、相机等,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设备安全情况。
三、管理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管理安全是保障其长期运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对大坝的巡检管理进行评估,包括巡堤路线、巡视频率等,判断管理人员的巡视情况和记录有效性。
其次,要对大坝的保养维修进行评估,包括定期检查、修补和维护,判断是否存在设施老化、损坏等情况。
最后,要对大坝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判断管理人员的操作程序是否规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综合以上评价指标,确定管理安全情况。
综上所述,水库大坝的安全综合评价需要从结构安全、设备安全和管理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只有确保这三个方面的安全性,才能保障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和突发事件的安全。
对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整改和改进,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3
应用领域:水库大坝设计、施工、 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4
局限性: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 源,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
风险评估
1
2
3
4
风险识别:识别水 库大坝可能存在的
各种风险
风险分析:对识别 出的风险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风险控制:针对高风 风险评价:根据分析
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 结果对风险进行评价,
施,降低风险水平
01
坝体强度:评估坝体承 受荷载的能力
02
坝体稳定性:评估坝体 抵抗变形和滑动的能力
03
坝体渗流:评估坝体渗 流对坝体安全的影响
04
坝体抗震性能:评估坝 体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坝体渗流安全
01
渗流监测: 监测坝体 渗流情况, 及时发现 异常
02
渗流分析: 分析渗流原 因,评估渗 流对坝体安 全的影响
演讲人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目录
01.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重要性 02.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内容 03.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方法 04.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实施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 重要性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水库大坝安全评 价是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的重
要手段
2
水库大坝安全评 价可以及时发现 和解决安全隐患,
02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降低事故风险
03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减少社会恐慌和动荡
04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促进经济发展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一、前言水库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保障水源供应、防洪排涝、发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评估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以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为主题,提供一个范本供参考。
二、综合评价目标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目标是评估大坝迄今为止的运行情况、结构状况、设计规范符合情况等各方面内容,从而确定水库大坝目前的安全状态,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三、综合评价内容1. 坝址选择评价:评估坝址的地质地貌特征、地震状况、水文气象条件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分析坝址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2. 大坝设计评价:评估大坝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包括坝体的稳定性、抗震性能、渗流控制等方面。
3. 施工过程评价:评估大坝的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土石方的压实密度、混凝土的质量等方面。
4. 监测数据评价:评估大坝的监测数据是否连续、准确,是否能够反映大坝的变形、渗流等情况。
5. 运行管理评价:评估大坝的运行管理是否规范,包括溢洪道、坝体检查、泄洪操作等方面。
6. 维修养护评价:评估大坝的维修养护状况,包括大坝的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等方面。
7. 突发事件应急评估:评估大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洪水、地震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8. 安全管理评价:评估大坝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
四、综合评价方法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方法包括:1. 实地调查:深入大坝现场,对大坝的各项情况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现场数据。
2. 文件资料分析:收集和分析大坝的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了解大坝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数据。
3. 数学建模和仿真:利用数学建模和仿真软件,对大坝的结构和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大坝的安全状况。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丹江口水库:中 国最大的水库, 安全评价工作持 续进行,确保大 坝安全
龙滩水电站:中 国最大的水电站, 安全评价工作严 格,确保大坝安 全
葛洲坝水电站: 中国最大的水电 站之一,安全评 价工作严格,确 保大坝安全
案例一:美国胡佛大坝 案例二:加拿大圣劳伦斯大坝 案例三:巴西伊泰普大坝 案例四:中国三峡大坝
运行管理:分析大坝的运行管理,如监测频率、维护保养等
环境影响:分析大坝对环境的影响,如对河流生态、周边居民 等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震动输入:考虑地震动输入对大坝的影响 抗震设计:评估大坝的抗震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抗震性能:评估大坝的抗震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抗震措施:评估大坝的抗震措施是否得当,如抗震加固、抗震设计等
象
抗震安全:大 坝抗震性能是 否满足要求, 有无地震破坏
等现象
环境安全:大 坝周边环境是 否安全,有无 滑坡、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威
胁
国际标准:国 际大坝委员会 (ICOLD) 发布的《大坝 安全评价指南》
国家标准: 中国水利部 发布的《水 库大坝安全 评价导则》
行业标准: 中国水利学 会发布的 《水库大坝 安全评价规 范》
安全运行
安全评价的目 的:及时发现 和消除安全隐 患,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评价的内 容:包括大坝 的稳定性、抗 震性能、渗漏
情况等
安全评价的方 法:采用定性 和定量相结合 的方法,如风 险评估、安全
检查等
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收集资料:收集大坝的设计、施工、运 行等方面的资料
现场调查:对大坝进行实地考察,了解 大坝的实际情况
世界银行(World Bank)发布的《大坝安全评价指南》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一、前言水库大坝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水资源的调节、防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型水库大坝的建设和使用,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导则是必不可少的。
二、安全评价的目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旨在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以判断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三、评价内容和方法1. 水库大坝的基本情况评价人员应收集和了解水库大坝的基本情况,包括大坝的设计参数、建设过程、使用年限等,以便全面了解大坝的历史和现状。
2. 大坝的结构稳定性评价评价人员应通过对大坝的物理结构、土壤力学参数等进行分析和计算,评估大坝的结构稳定性。
可采用力学分析和有限元方法等定量手段进行评估。
3. 大坝的水文水资源评价评价人员应对水库大坝的水文水资源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水库的蓄水能力、泄洪能力、调节能力等,以判断大坝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4. 大坝的安全管理评价评价人员应对大坝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包括巡视检查、维护保养、应急预案等方面,以判断大坝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5. 大坝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人员应对大坝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库运行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以判断大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评价报告的编制和使用在完成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后,评价人员应编制评价报告,包括评价结果、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内容,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评价报告应及时提交,并用于制定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管理计划。
五、评价结果的监管与跟踪评价部门和管理者应建立健全的监管和跟踪机制,对评价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评价结果得到有效执行,并及时对大坝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六、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大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管理措施,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0001
1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 1.1水库概况 (1)1.2鉴定依据 (2)1.3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 (2)1.4水库安全综合评价 (3)1.5建议 (4)2工程质量评价 (5)2.1大坝工程质量评价 (5)2.2溢洪道工程质量评价 (7)2.3输水工程质量评价 (7)2.4综合评价 (7)3运行管理评价 (9)3.1工程设计施工过程 (9)3.2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10)3.3安全监测和维护 (11)1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 3.4水库调度和管理制度 (11)3.5综合评价 (14)4 防洪标准复核 (15)4.1基本情况 (15)4.2洪水计算 (16)4.3调洪演算 (24)4.4坝高复核 (26)4.5复核结论 (30)5结构安全评价 (31)5.1大坝抗滑稳定安全复核 (31)5.2溢洪道安全复核 (37)5.3输水涵管结构复核 (39)5.4综合结论 (40)6渗流安全评价 (42)6.1原设计和施工渗流控制措施及评价 (42)6.2大坝渗流安全性态的计算分析与评价 (43)6.3溢洪道渗流安全评价 (45)6.4输水涵管渗流安全评价 (46)6.5结论与建议 (46)1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1水库概况某某水库位于郧西县城关镇小河村,五里河支流马家沟。
于1972年8月动工兴建,1974年2月完成。
总库容11万用。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
水库坝址以上承雨面积12平方公里,河长12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00%o。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工程为V等工程,小(二)规模,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水库原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工程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399.4m,最大坝高19.4m,坝顶长45m,坝顶宽2.7m。
粘土心墙顶部高程399m顶宽1.0m。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2篇)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水库大坝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库大坝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评估水库大坝的安全性,本文将从大坝结构、地质条件、监测体系、操作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一、大坝结构大坝结构是水库大坝安全的基础。
首先需要评估大坝的设计合理性和施工质量。
设计合理性包括大坝的高度、长度、坝型等参数是否满足工程需求,并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施工质量包括大坝体的坝体均匀性、抗滑稳定性、渗透性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评估大坝的抗震能力和防洪能力,确保大坝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于水库大坝的安全至关重要。
评估大坝周边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包括坝基岩层的均匀性、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大坝周边地质灾害的风险,如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
确保大坝建设在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区域,从而减小地质灾害的风险。
三、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关键。
评估大坝监测体系的安全性包括监测设备的完备性、运行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等方面。
监测设备的完备性包括测量点的数量和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覆盖了大坝的各个部位。
运行稳定性考察监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长期有效运行。
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要求监测设备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数据传输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操作管理科学的操作管理是保障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手段。
评估大坝的操作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完备性、操作规程的严格性和人员培训的有效性等方面。
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包括应急演练、设备维护和紧急处理等方面,以确保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操作规程的严格性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人为失误。
人员培训的有效性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和处理常见问题。
综上所述,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主要涉及大坝结构、地质条件、监测体系和操作管理等方面。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摘要:水库大坝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设施之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通过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大坝的结构安全、防洪能力、泄洪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评估大坝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第一章引言水库大坝作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设施之一,起到了调节洪水、供水和发电等多种功能。
然而,由于水库大坝长期处于水力和地质的作用下,其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
因此,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评价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章主要从大坝的坝体结构、坝基稳定性和溢流坝段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首先,对大坝的坝体结构进行评估,包括坝壳的强度和稳定性;然后,对大坝的坝基稳定性进行评估,包括地质条件、坝基土质和坝基应力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最后,对大坝的溢流坝段进行评估,包括坝段泄洪能力和溢流安全控制等因素的考虑。
第三章水库大坝的防洪能力评价水库大坝的防洪能力是评价其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本章主要从大坝的堤体高度、泄洪能力和洪水预警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首先,对大坝的堤体高度进行评估,包括坝体高度和堤坡稳定性等因素的考虑;然后,对大坝的泄洪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泄洪道的设计和坝体结构的泄洪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最后,对大坝的洪水预警系统进行评估,包括洪水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完善程度。
第四章水库大坝的泄洪控制评价水库大坝的泄洪控制是评价其安全性的又一个重要指标。
本章主要从大坝的泄洪方式、泄洪能力和泄洪调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首先,对大坝的泄洪方式进行评估,包括溢流、底洪和侧洪等不同方式的考虑;然后,对大坝的泄洪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泄洪能力的大小和泄洪均匀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最后,对大坝的泄洪调度进行评估,包括泄洪调度的合理性和泄洪效果的评估。
第五章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课件
SUMMAR Y
05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未 来发展
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评价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安全评价 ,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
实时监测与预警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水库大坝的运行状态,及时 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实现预警和预防。
综合评价与决策支持
将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相结合,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安 全信息和决策支持。
,进行安全评价是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措施。
02
保障财产安全
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对于下游地区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防洪排涝等
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安全评价有助于减少因大坝故障导致的财产损失。
0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水库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安全评价能够为大坝的合理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从G
DATE
ANALYSIS
SUMMARY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概述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方法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内容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案例分析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未来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案例 分析
某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案例
案例概述
某水库大坝位于XX省,坝体为混 凝土重力坝,坝高XX米,库容 XX亿立方米。该水库主要用于农
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安全评价内容
对大坝的坝体结构、基础稳定性 、库区地质条件、泄洪设施等进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1. 引言水库大坝,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静静地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与未来。
说实话,谁能想象,如果没有这座大坝,水流会变得多么汹涌,多少人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啊,水库大坝的安全可真是重中之重。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导则,听上去挺正式的,其实就是为咱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别担心,我会尽量让这段内容轻松易懂,让大家看完之后不但有收获,还能笑一笑!2. 安全评价的重要性2.1 为什么要进行安全评价?咱们常说“有备无患”,这句话用在水库大坝上再合适不过了。
安全评价就像是为大坝做的“体检”,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想想,假如大坝有个小毛病不及时发现,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不仅仅是水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活,甚至整个地区的生态平衡。
所以,咱们要重视这个“体检”。
2.2 如何进行安全评价?那么,安全评价到底是怎么个过程呢?首先得进行现场勘查,看看大坝的整体结构、材料、使用情况等。
就像咱们去医院,医生先得给你量血压、听心跳,再来判断病情。
接着呢,专家们会进行各种检测,比如水位、压力等,确保大坝没有“高血压”。
当然,数据收集可不能马虎,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才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
3. 安全评价的指标3.1 关键指标有哪些?安全评价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咱们有一系列关键指标来衡量。
首先是“水位”,这个是最直接的,水位太高可就危险了!其次是“渗流”,如果有渗漏,那可就得当心了,这就像水龙头漏水一样,滴滴答答,能把人急死。
再有就是“结构稳定性”,这就像建筑物的基础,必须稳稳当当,不能有半点马虎。
3.2 评估结果的应用一旦得到了评估结果,接下来的工作就更重要了。
专家们会根据数据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这可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
比如,如果水位过高,可能需要加强排水设施;如果发现渗流,就得考虑加固大坝。
记住,安全无小事,早发现、早解决,才能保障大家的安宁。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设计缺陷
大坝设计不合理、结构不 完善可能导致大坝在施工 或运行过程中出现裂缝、 沉降等问题。
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差可能使大坝在 运行过程中出现渗漏、变 形等问题,影响大坝的安 全。
工程老化
大坝长期运行后,可能出 现混凝土老化、钢筋腐蚀 等问题,降低大坝的承载 能力和稳定性。
管理因素
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对 及时发现大坝潜在的安全 隐患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风险评估法首先识别大坝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如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结构老化、人为破坏等人 为因素。然后,通过概率统计方法,评估这些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最后,根据风险大小制 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综合评判法
总结词
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多指标决策分析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对大坝安全性、稳定性、可靠 性等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出大坝的整体安全状况。
安全评价的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 了大坝安全评价的标准,包括大坝的 结构安全性、运行管理状况、安全监 测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02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方法
风险评估法
总结词
风险评估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大坝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评估大坝发 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程度。
法律法规与政策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大坝的安全 管理有重要影响,如环保政策可能 影响水库的调度运行方式。
04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案例分析
某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案例
1 2
案例概述
某水库大坝位于山区,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居民 供水。大坝建设年代久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安全评价内容
对大坝的坝体结构、坝基稳定性、库区地质条件、 泄洪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
水库大坝进行安全评估
水库大坝进行安全评估
水库大坝进行安全评估是一项重要工作,旨在评估大坝的稳定性、抗洪能力、抗震能力等方面的安全情况。
下面是一些进行水库大坝安全评估的常见步骤:
1. 收集资料:收集大坝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维护记录、监测数据等相关资料。
2. 风险分析:评估大坝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洪水、地震、地质滑坡等。
通过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评估的重点和方法。
3. 安全评估指标制定:根据水库大坝的性质和用途,制定相应的安全评估指标,如稳定性指标(坝体滑坡、坝顶沉降等)、抗震指标(地震烈度、基础抗震性能等)等。
4. 检查评估:对大坝的各个部分进行检查评估,包括坝体、坝基、泄洪设施、溢洪道、导流洞等。
通过对各个部分的状态和问题的识别,确定大坝的安全情况。
5. 监测数据分析:分析大坝的长期监测数据,对大坝的变形、应力、位移等进行评估,判断大坝的稳定性和变形趋势。
6. 结果评估和报告撰写: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给出安全评估报告,包括大坝的整体安全等级评价、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等。
需要注意的是,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
同时,评估结果应及时进行跟踪和监测,对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CJX水库大坝防洪安全评价
CJX水库大坝防洪安全评价
一、背景介绍
CJX水库是位于XXX省的一座重要水利工程,其大坝为区域内主要的防洪工程之一。
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对CJX水库大坝的防洪安全性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二、评价方法
1. 定性评价
•对CJX水库大坝进行结构、设计和历史安全记录的分析,评估其抗洪能力。
•考虑大坝的地质条件、坝体材料、排洪设施等因素,综合判断大坝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2. 定量评价
•利用数值模拟和工程计算,评估CJX水库大坝在不同洪水情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分析潜在的洪水风险,如最大可能洪水、历史最大洪水等情况下大坝的安全性。
三、评价指标
1. 平时安全性评价
•大坝的日常巡视和监测记录
•大坝结构和设施的维护情况
•对流域气象数据的分析
2. 洪水情况评价
•洪水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水库各项设施在不同洪水情况下的响应能力
•大坝下游人员和资产的可能危害程度
四、评价结果
根据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结果,可以得出CJX水库大坝在目前情况下的防洪安全性评估报告。
报告将包括对大坝强度、稳定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情况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五、改进建议
针对评估结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加强巡视监测、改进设施、提高安全意识等方面,以提升CJX水库大坝的防洪安全性。
六、结论
综合评价报告和改进建议,总结CJX水库大坝目前的防洪安全状况,并强调加强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以确保大坝在未来防洪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对CJX水库大坝防洪安全评价的文档,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材料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材料目录1、综合说明 (1)1.1项目区概况 (1)1.2水文 (2)1.3工程建设容 (3)1.4工程规划 (4)1.5工程管理设计 (4)1.6施工组织设计 (5)1.7环境影响分析 (6)1.8工程投资估算 (6)1.9经济评价 (7)1.10结论 (8)2.水文 (8)2.1流域概况 (8)2.2气象 (9)2.3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 (10)2.4 成果合理性分析 (16)3、工程地质 (17)3.1地形地貌 (17)3.2地层岩性 (17)3.3水文地质 (18)3.4区域地质构造 (18)3.5天然建筑材料 (18)4、工程任务和规模 (19)4.1社会经济概况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9)4.2河道整治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0)4.3河道治理的目标 (20)5工程设计 (21)5.1设计依据 (21)5.2工程规划 (22)5.3河道整治规划设计 (22)5.4河堤工程设计 (24)5.8清淤疏浚工程设计 (32)5.9堤顶防洪道路设计 (33)5.10安全防护栏设计 (33)6.工程管理 (37)6.3交通与通讯设施 (38)6.4防汛抢险设施 (38)7.施工组织设计 (38)7.1施工条件 (38)7.2建筑材料 (38)7.3施工导流 (39)7.4主体工程施工 (39)7.5施工交通运输 (41)7.6施工总体布置 (41)7.7施工进度计划 (42)8、环境影响评价 (42)8.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依据 (42)8.2环境影响分析 (43)8.3环境保护措施 (44)8.4结论 (46)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6)9.1 编制说明 (46)9.2 投资估算结果 (49)9.3 资金筹措 (49)10.工程经济评价 (50)10.1概述 (50)10.2评价依据 (50)10.3国民经济评价 (50)10.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52)11、结论与建议 (56)11.1综合评价 (56)11.2结论 (57)11.3建议 (58)附: 1、某县北川河(西山段)河道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2、某县北川河(西山段)河道治理工程横断面图3、某县北川河(西山段)河道治理工程纵断图4、某县北川河(西山段)河道治理工程防洪堤标准断面图。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提纲讲义
广西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编写提纲(2007年修编)(本提纲适用于土石坝,其它坝型据情修改)1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1 综述1.1.1 工程概况1.1.2 工程布置1.1.3 工程建设及加固情况1.1.4 工程运行管理情况1.1.5 工程特性表(包括原设计、注册登记、本次安全鉴定情况)1.2 本次安全鉴定工作简况1.2.1 组织领导1.2.2 工作安排1.3 现场安全检查1.3.1 防洪调度1.3.2 水库观测设施1.3.3 库区1.3.4 大坝1.3.5 溢洪道(泄洪洞)1.3.6 输水设施1.3.7 防汛公路1.3.8 安全监测1.3.9 管理设施1.4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4.1 工程质量评价1.4.2 运行管理评价1.4.3 防洪标准复核1.4.4 渗流安全评价1.4.5 结构安全评价1.4.6 抗震安全复核1.4.7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1.5 结论和建议1.5.1 结论(提示:各分项评价结果列表与文字说明)1.5.2 建议附图附图1 水库地理位置图附图2 水库枢纽平面布置图(现状)附图3 主、副坝平面布置图(现状)附图4 主、副坝横剖面图(现状)附图5 主、副坝纵剖面图(现状)附图6 溢洪道平面布置图(现状)附图7 溢洪道纵剖面图(现状)附图8 溢洪道横剖面图(现状)附图9 输水设施平面布置图(现状)附图10 输水设施纵剖面图(现状)附图11 输水设施横剖面图(现状)2 现场安全检查2.1 现场安全检查依据和项目2.1.1 现场安全检查依据2.1.2 现场安全检查项目2.2 存在问题2.2.1 防洪调度2.2.2 水库观测设施2.2.3 库区(提示:水库渗漏、近坝库岸稳定稳定等)2.2.4 大坝2.2.5 溢洪道(泄洪洞)2.2.6 输水设施2.2.7 防汛公路2.2.8 安全监测2.2.9 管理设施2.3 结论和建议2.3.1 结论2.3.2 建议3 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3.1 前期勘察工作成果3.2 本次安全鉴定勘察工作简述3.3 区域地质概况3.4 库区地质概况3.5 工程区地质概况3.5.1 地形地貌3.5.2 地层岩性3.5.3 地质构造与地震3.5.4 水文地质条件3.5.5 岩体风化特征3.5.6 近坝库岸稳定性3.6 主、副坝体填筑质量与评价(提示:含坝体填土分布特征与物质组成、填土物理力学性质与渗透性及安全复核参数建议值等)3.7 主、副坝基和坝肩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提示:含物质组成与分布特征、物理力学性质与渗透性及安全复核参数建议值等)3.8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3.9 输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3.10 结论和建议3.10.1 结论3.10.2 建议附表岩土试验成果表附图区域地质图枢纽建筑物工程地质平面图主、副坝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溢洪道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输水设施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钻孔柱状图4 工程质量评价4.1 评价依据及方法4.1.1 评价依据4.1.2 评价方法4.2 工程质量评价4.2.1 工程主要建设过程4.2.2 工程施工及运行表现4.2.2.1 主坝(1)基础处理与坝体填筑(2)运行表现与加固4.2.2.2 副坝(1)基础处理与坝体填筑(2)运行表现与加固4.2.2.3 溢洪道(1)施工(2)运行表现与加固4.2.2.4 输水设施(1)施工(2)运行表现与加固4.3 补充勘探、试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4.3.1 主坝4.3.2 副坝4.3.3 溢洪道4.3.4 输水设施4.4 工程质量综合评价4.5 建议5 水库大坝运行管理评价5.1 管理概况5.1.1 管理机构5.1.2 工程管理(提示:规章制度制定、执行等情况)5.2 大坝运行5.2.1 水库调度运用5.2.2 水文观测与预报5.2.3 水库大坝运行大事记5.2.4 防洪应急预案5.2.5 水库溢洪记录5.3 大坝维修5.4 大坝安全监测5.4.1 安全监测基本情况5.4.2 安全监测设施的布置5.4.3 安全监测资料分析5.5 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5.6 建议6 防洪标准复核6.1 流域基本情况6.2 水文气象特性6.3 基本资料收集整理6.3.1 流域特征参数的复核6.3.2 设计洪水依据资料收集与整理6.3.3 水库库容曲线6.3.4 水库泄流能力曲线6.4 洪水标准6.5 设计洪水6.5.1 历次洪水标准复核情况6.5.2 本次设计洪水复核6.6 调洪计算6.6.1 核定起调水位6.6.2 调洪运用方式6.6.3 调洪计算及成果分析6.7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6.7.1 挡水安全性(提示:坝顶、防渗体顶、其他建筑物高程复核)6.7.2 泄洪安全性(提示:主要根据溢洪道结构复核成果)6.8 泄洪影响复核6.9 防洪标准复核结论7 渗流安全评价7.1 运行中暴露与渗流安全有关问题及处理措施7.2 评价依据及方法7.2.1 依据7.2.2 评价方法7.3 大坝渗流安全评价(含主、副坝)7.3.1 渗流观测资料分析7.3.1.1 渗流观测布置7.3.1.2 观测资料分析7.3.1.3 渗流量观测资料分析7.3.2 渗流计算分析(提示:坝体、坝基)7.3.2.1 计算断面及参数的选取7.3.2.2 计算方法及工况7.3.2.3 计算成果及分析7.3.3 大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7.5 绕坝渗流评价7.6 溢洪道渗流安全评价7.7 输水设施渗流安全评价7.8 结论8 结构安全评价8.1 水库建设及历次加固情况8.2 评价依据及方法8.2.1 依据8.2.2 设计洪水标准及特征水位8.2.3 评价方法8.3 结构安全评价8.3.1 大坝(主、副坝)8.3.1.1 大坝存在的问题8.3.1.2 大坝变形分析(1)变形监测资料分析(2)变形计算分析8.3.1.3大坝抗滑稳定分析(1)计算断面与计算方法(2)计算工况(3)计算参数的确定及安全系数(4)计算成果与分析8.3.1.4 其他结构(坝顶宽度复核、上、下游护坡稳定性评述、近坝库岸稳定性评述)8.3.1.5 结论8.3.2 溢洪道8.3.2.1 溢洪道存在的问题8.3.2.2 溢洪道结构复核(提示:含控制段及泄槽段边墙高度、稳定复核,溢流堰结构稳定复核,泄槽底板稳定复核,下游消能设施结构复核)8.3.2.3 结论8.3.3 输水设施8.3.2.1 输水设施存在的问题8.3.2.2 过水能力复核8.3.2.3 结构稳定复核8.3.2.4 结论8.4 结论9 水库大坝抗震安全复核9.1 抗震概况9.1.2 已有抗震设施9.1.3 地震监测情况(含监测设施及其布置,监测资料及其分析结果)9.2 评价依据及方法9.2.1 依据9.2.2 评价方法9.2.3 稳定安全系数9.4 地震荷载确定9.5 大坝抗震安全复核9.5.1 大坝9.5.2 溢洪道9.5.3 输水设施9.6 结论10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10.1 金属结构概况10.2 金属结构的设计、施工情况10.3 金属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根据现场检查结果)10.4 安全检测与评价(包括检测项目、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依据标准、检测过程、检测结果与评价)10.5 计算分析(包括计算断面选取、边界条件与材料分区等简化处理、复核计算分析内容、计算工况、计算分析方法、计算参数选取、控制指标、计算结果及分析等)10.6 金属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价10.7 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工程质量评价
——土石坝质量评价
土坝填筑质量评价 ➢粘性土压实度 ✓1、2级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及以下中 坝压实度为96%~98% ✓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宜取上述规定的 大值 ➢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 ✓砂砾石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 于0.70,反滤料宜为0.70
提出“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3.上报审定:鉴定审定部门审定“大坝安鉴定报告
书”,上报.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鉴定承担单位资质 ✓大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50m以上中型水库 由具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甲级资质的单位或者水利部 公布的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承担 ✓其他中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30m以上小型 水库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的 单位承担 ✓其它小型水库由具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丙级以上 (含丙级)资质的单位承担
质量评价 注意的问题
• 1.必须以现行规程规范为标准 • 2是对工程现状下工程质量进行评价 • 3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本次地质勘察资料成果、
混凝土及金属结构检测成果 • 4评价项目要全面: • 土石坝:心墙、坝壳、反滤体、防浪墙、
坝基、坝肩基础急帷幕 • 溢洪道: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设施、
边坡衬砌、基础帷幕、混凝土强度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安全鉴定依据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 安全评价的行为主体及职责 ➢鉴定组织单位 ✓为大坝主管部门,是水库效益受益者,工程业主 ✓定期组织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组织现场安全检查 ✓委托单位进行大坝安全评价 ✓提供基础资料; ✓筹措大坝安全鉴定经费
——土石坝质量评价
基础防渗质量评价 ➢垂直防渗与坝体防渗体有效连接,底部深入相对不透水层 ➢截水槽采用与坝体防渗体相同土料,其压实度不应小于坝体 同类土料。截水槽底宽不小于3m,回填土料的允许渗透比降 砂壤土可采用3,壤土可采用3~5,粘土可采用5~10 ➢坝基帷幕深入相对不透水层至少5m,主要通过查阅原始资料 进行质量评价 ➢灌后基岩的透水率,1级、2级坝为3~5Lu,3级及其以下为 5~10Lu ➢水平铺盖长度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渗透系数应小于坝基 1/100,并小于i×10-6cm/s
4 运行管理评价
——大坝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的方法 ➢监测方法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 ➢监测范围包括坝体、坝基、坝肩、输、泄水建筑物、 近坝区岸坡 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 巡视检查三类 仪器监测 ➢包括仪器监测项目、观测布置、观测设施及安装埋 设、观测方法及要求、观测频次等,对于不同坝型分 别按相应建筑物的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5 工程质量评价
——土石坝质量评价
评价内容 ➢筑坝料的选择、开采和运输 ➢填筑方法与压实标准、接合部的处理及施工质量 ➢土质或混凝土防渗体、垫层、过渡层、反滤层、排 水设施及护坡施工质量 ➢土石坝与相邻坝体的连接及其施工质量 ➢截水槽宽度及深度、垂直防渗深度、水平防渗长度 及厚度
5 工程质量评价
6 防洪标准复核
泄洪影响复核内容 ➢评估设计和校核洪水的泄流情况下下游地区人民生 命和社会经济损失的风险,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调 查复核洪水淹没区人口、耕地、工矿企业、交通干线 等损失 ➢复核评估垮坝可能造成的人民生命和社会经济损失
6 防洪标准复核
综合评价结论 ➢分为A、B、C
大坝级 别
坝型
土坝, 堆石坝 1 混凝土坝, 浆砌石坝
4 运行管理评价
——综合评价(三个方面)
1.大坝运行 ➢是否编制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计划,经审定并合理运 用;水文测报设施是否完备并编制水文预报方案;各 项规章制度是否齐全落实 2.大坝维护 ➢是否养护和修理,金属结构、电气设备及安全监测仪 器等是否进行维修,可靠运行 3.大坝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设施是否完备;大坝安全监测是否按规范执 行,分析大坝的变形,渗流及稳定总体上是否处于正常状 态 运行管理综合评价 评为“好”、“较好”、“差”
6 防洪标准复核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包括建筑物安全性和泄洪安全性复核 挡水安全性 ➢复核坝顶高程(含防渗体)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复核泄洪建筑物挡水顶部高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复核进水口建筑物进口工作平台高程 ➢复核闸门顶高程是否满足挡水要求 泄洪安全性 ➢泄洪建筑物过水断面尺寸满足过流要求 ➢泄洪设施安全启用
<2000 ≥10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1000 <500 <500
≥2000 ≥1000 ≥1000 ≥300
<2000 ≥1000
<1000 ≥300
<1000 ≥300
<300 ≥100
<500 ≥300
<300
≥300
<300 ≥100
1 我国水库大坝状况
我国水库现状 ➢我国水库85153座,大型水库453座,中型水库2827座,小型水 库81873座, 90%以上是土坝 ➢到2002年底,全国降等与报废水库累计4846座,其中小(1) 型水库降等366座,报废224座;小(2)型水库降等2836座, 报废1420座 我国病险水库的历史由来 ➢目前的病险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大跃 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特殊的历史时期,同时由于当时 物资相对匮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工程质量较差,大都为 “三边”工程 ➢这些水库在调节利用水资源,除害兴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很重要作用
质量评价注 意的问题
• 泄水管、洞 • 混凝土重力坝 • 浆砌石坝 • 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
6 防洪标准复核
评价内容 ➢根据大坝设计阶段洪水计算的水文资料和运行期延 长的水文资料,考虑建坝后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大坝工程现状,进行设计洪水的复核和调洪计算, 评价大坝工程现状的抗洪能力是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评价结论 ➢原设计的大坝防洪标准和设计洪水是否需要修改 ➢水库大坝实际抗洪能力是否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要求的最大下泄量能否安全下泄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安全鉴定的程序(三步)
➢1.组织评价:鉴定审定部门确定专家组,下达鉴定任
务
➢
鉴定组织单位组织现场安全检查
➢
鉴定承担单位开展大坝各项分析论证工作
(含现场勘探、检测及室内外试验),编写分项评价
报告和评价总报告;
➢2.开会审查: 鉴定审定部门组织专家组审查安全评价
报告、现场安全检查报告及安全评价总报告,讨论并
大坝安全评 价内容
• 1个总报告7个分报告 •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 质量、运行、防洪、结构、渗流、 抗
震、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报告 • 两个附件 • 地质勘察 • 混凝土及金属结构检测报告
4 运行管理评价
目的 ➢提供大坝运行、管理及性状等基础资料,为工程的 非工程措施评价 内容 ➢大坝运行;大坝维修;大坝安全监测 ➢评价大坝整个运行期情况,重点在工程现状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长江设计院水利水电病险工程治理咨询研究中心 2007.03
概述
1我国水库大坝状况 2 水库大坝常见险情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4 运行管理评价 5 工程质量评价 6 防洪标准复核 7 结构安全评价 8 渗流安全评价 9 抗震安全评价 10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11 现场安全检查 12安全评价的地质勘察 13 结语
3大坝安全鉴定的规定及程序
➢鉴定专家组的构成及其职责 ➢人数:大型(〉50m中型)9人;中型(〉30m小型) 7人;小型5人; ✓要求专业配置合理,人员资质合格,人数适当,行 政管理人员不得超过1/3 ; ✓原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不得超过1/3; ✓审查现场安全检查报告、安全评价报告 ✓评定大坝安全类别,提出加固建议,讨论提出“大 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4 运行管理评价
——大坝运行
大坝运行
➢水库调度运用规程 ➢水文观测与预报 ➢水库大坝运行大事记 ➢应急预案
4 运行管理评价——水库调度运规程水库防洪调度 ➢核定各防洪特征水位 ➢制定实时防洪调度运用方式及判别条件 ➢制定防御超标准洪水的非常措施及其使用条件 ➢明确实施水库防洪调度计划的组织措施和调度权限。 水库兴利调度 ➢当年(期、月)来水的预测 ➢各部门用水需求 ➢拟定各时段的水库控制运用指标 ➢ 制订年(期、月)的具体供水计划
评价时要注 意的问题
• 1.评价是工程现状的评价
• 2.评价要全面
• 工程所有建筑物
•
管理设施(管理房、防汛抢险交通条
件、安全检测设施、水雨情预报设施
•
规定管理(是否有调度规程、予案)
• 3.不是评先
5 工程质量评价
主要目的 ➢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复查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工程运用后质量实际情况及变化,能否确保工程安全 ➢为水库大坝安全复核或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参数 评价的方法 ➢有现场巡视检查、历史资料分析、勘探及试验检查
1 我国水库大坝状况
我国病险水库存在的安全问题 ➢裂缝问题,大坝坝体和铺盖裂缝较多且比较普遍 ➢渗漏、渗透破坏问题 ➢滑坡塌坑问题 ➢大坝上下游护坡破坏问题 ➢坝顶公路没有修筑,防洪公路标准较低 ➢溢洪道结构不完整或工程质量较差;闸门的漏水严 重,金属结构锈蚀,启闭机不完备或不能正常运行 ➢输水涵管(隧洞)剥蚀碳化老化,输水能力衰减; 钢闸门及启闭设施老化,常年失修,不能正常运行
5 工程质量评价
——土石坝质量评价
土坝坝体反滤料、过渡层料和排水体质量评价 ➢质地致密和抗风化 ➢经过多年运行后,级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排水体是否失效; ➢反滤料和排水体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应不超过5%
5 工程质量评价
——其它建筑物质量评价
评价内容 ➢包括溢洪道、泄槽,明渠、水工隧洞等。 ➢工程质量评价参照混凝土坝或浆砌石坝工程质量评 价进行。 综合评价结论 ➢“合格”, “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