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20年处方点评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处方点评质量分析报告

处方点评质量分析报告

处方点评质量分析报告处方点评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处方点评是医生对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的评价和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处方点评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提出改进建议,提高处方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分析方法本次分析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定性评估。

然后通过统计处方中常用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禁忌症等信息进行定量分析。

三、分析结果1. 合理性分析合理性是处方点评的核心要素之一,合理的处方应与患者的症状、病史、诊断和治疗目标保持一致。

根据对处方内容和患者病历的综合分析,本次处方点评的合理性得分为85分(满分100分),反映了较高的水平。

2. 准确性分析准确性是处方点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准确的处方应包含患者的病情准确描述和治疗方案的准确制定。

通过对处方和病历的对照分析,本次处方点评的准确性得分为90分(满分100分),表明医生在准确描述患者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

3. 可操作性分析可操作性是指指导患者对处方进行正确使用和管理的方便程度。

在本次处方点评中,可操作性得分为80分(满分100分)。

分析发现,部分处方说明不够详细,没有清晰指导患者如何服用药物,需要医生进一步改进。

4. 安全性分析安全性是处方点评的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安全的处方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本次处方点评的安全性得分为85分(满分100分),反映了医生在考虑患者药物安全性方面的较好水平。

5. 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通过统计常用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现处方中出现了部分过度使用或不足使用的药物。

对于常见病稀见药的使用,使用过程中未考虑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差异,导致药物效果不佳。

建议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四、改进建议1. 提供更详细的处方说明和指导,包括药物的用法、剂量和用药时间等,以提高患者对处方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医院对处方点评意见的处理情况报告

医院对处方点评意见的处理情况报告

医院对处方点评意见的处理情况报告尊敬的院长:本文档将对医院对处方点评意见的处理情况进行详细报告。

处方点评是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处方点评的意义处方点评是对医生处方进行审核和评价的过程,主要考察医生的诊断、用药和用量是否准确、合理、安全。

处方点评的目的是提高医生诊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降低患者就医风险。

二、医院处方点评的情况本医院非常重视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均有专人对在院医生的处方进行审核和评价。

点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符合诊断标准、是否选用了合理的药物、是否遵循了药物使用规范、用量是否合理等。

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帮助其提高自身诊治水平。

三、处方点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点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医生对一些常见病的诊断和用药存在偏差,药物的选择、用量和使用时间不够科学合理。

其次,部分医生注重药物治疗而忽略了其他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了医生的规范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水平。

其次,完善了药物使用规则,规范了临床用药流程,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合理。

最后,完善患者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遵守程度,搭建健康医疗知识平台,为患者提供专业、权威的诊疗指导和建议。

四、处方点评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医院处方点评的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我们的处方点评工作已成为医院诊治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

通过定期点评,医生的诊治水平得到了及时的提高,药物的使用和管理也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规范。

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得到了较大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会持续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持之以恒地推进医疗质量改进工作!谢谢您的关注!。

2020年上半年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与持续改进情况总结

2020年上半年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与持续改进情况总结

2020年上半年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与持续改进情况总结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保证我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等相关制度及各种指南、工具书和药品说明书,我院合理用药点评小组每月进行门诊处方点评反馈、惩罚及持续改进工作。

重点监控抗菌药物、大额处方及使用量排名前50药物的处方。

处方点评工作每月一次集中反馈,将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并反馈给当事医师,医生可对点评结果进行申诉,经过申诉后,最后对确认为不合理处方的医生在质控简报上进行公布并扣款,与绩效挂钩。

2020年1月至6月,共发现不合理处方289张,不合理处方数环比减少了284张;处方合格率99.31%,处方合格率环比提高了0.35%,现将每月不合理处方中的典型处方按抗菌药物处方与非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全院公示如下。

一、非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用法用量不适宜,如洛芬待因缓释片:说明书要求成人每12小时一次,医生处方开具:3/日;如葆宫止血颗粒说明书用法为: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医生处方开具:每天3次。

2.适应症不适宜,如诊断:细菌性结膜炎,开具: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诊断:糖尿病,开具: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开具:注射用甘露聚糖肽。

3.麻、精一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别开具处方,如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其他普通药品。

4.用法用量、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5.门诊处方超7日用量未注明理由。

如门诊处方开具: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12片,口服,每天1次,每次1片。

二、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无明确细菌感染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如诊断:前列腺增生,开具: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如诊断:支气管哮喘,开具: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2.用法用量不适宜,如诊断:早孕人流术,开具:头孢丙烯片,0.5g 口服 3/日。

处方点评及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

处方点评及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

加强处方点评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处方点 评信息化系统,提高处方点评的 效率和准确性。
开展多中心处方点评研究 开展多中心处方点评研究,加强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点评的处方中,抗生素与解热镇痛药的联合使用较为常见,这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但部分联合用药存在不合 理的现象,如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增加。因此,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 考虑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04
处方点评结果与问题分析
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结词
不合理的处方通常包括用药剂量不当、用药频次不当、用药途径不当等方面。
提高医生处方质量
加强医生处方培训
01
定期组织医生参加处方规范和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
水平和合理用药意识。
建立处方审核制度
02
在医生开具处方后,设立处方审核环节,对处方进行把关,确
保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建立医生处方质量考核机制
03
将处方质量纳入医生绩效考核,激励医生提高处方质量,减少
不合理用药现象。
06
结论与展望
处方点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处方质量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的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 用药安全。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处方的分析,发现 并解决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提升医疗质量
处方点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通过处方点评,可以发现医疗 管理中的不足,提升医疗质量。
用药途径分析
总结词
口服给药途径占据主导地位,注射给 药途径相对较少。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实践与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实践与分析

资 料 来 源 于我 院 20 0 9年 7月 至 2 1 0 0年 6月 门诊 处 方 , 月 每
随 机 抽 取 处 方 10张 , 1 0 0 共 0张 。 据 《 方 管 理 办 法 》 2 依 处 中处 方 管 理 的规 定 、 院处 方 点 评 制 度 和 不 合 理 处 方 评 价 标 准 等 进 行 点 医
《 方 管 理 办 法 》 四 十 四 条 规 定 : 疗 机 构 应 当 建 立 处 方 点 处 第 医
评 制 度 , 处 方 实 行 动 态 监 测 及 超 常 预 警 , 记 并 通 报 不 合 理 处 对 登 方 , 不 合理 处 方 予 以干 预 。 对 为此 , 院开 展 了处 方 点评 工作 , 订 我 制 处 方 点 评 制 度 和 处 方 点 评量 化标 准 , 月 随 机 抽 查 一 定 量 的处 方 , 每
图 1 活 动 前后 无形 成 果评 分 结 果 比 较 雷达 图
3 体 会
神、 品管 手 法 、 工作 效率 、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等普 遍 得 到提 升 , 解 但该 项
目仍 在 小 范 围试 点 推行 , 他 人 员 没 能 共 同执 行 。 将 品 管 圈 的理 其 若 念 深 人 到 科 室 每 个 人 心 中 , 能 持 续 有 效 控 制 调 剂 质 量 , 少 差 定 减
探 索 【] 中 国 药 事. 0 9. 3 1 ) 114 J 20 2 (1: 4.
『 张 幸 国 3 1 饶 跃 峰 , 国兵 . .医院 高危 药 品 管理 制 度 的 理 论 研 究和 实 张 等 践 [ 中国 药房 . 0 9 2 (0 : 6 0 J J 20,22)1 9.
处方质量。 处 方 的 正 确 与 否 直 接 关 系 到 治疗 效 果 , 方 分 析 则 是 促 进 临 处 床 安 全 、 理 用药 的重 要 手 段 … 我 院 是 一 所 专 科 院 , 合 主要 门诊 患 者 为 孕 产 妇 、 妇 和新 生 儿 这 一 持 殊 群 体 , 诊 患 者 量 较 大 , 处 产 ¨ 若

2020年抗菌药处方点评总结

2020年抗菌药处方点评总结

2020年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总结为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剂科抽取每月中旬门(急)诊含抗菌药物处方,并组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依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46版》及药品说明书和最新相关指南等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处方点评,现将2020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汇总分析,报告如下:1、总体情况:2020年抽取门(急)诊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处方共1209张,共涉及全院17个临床科室,其中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占16.2%,抗菌药物处方平均合格率达90.3%,抗菌药物平均金额占比为4.4%,见表1所示。

其结果符合基层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不>20%,抗菌药物平均金额占比不>25%的要求。

由表1还可知,在不合格抗菌药物处方中,每月几乎都存在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而由图1还可清楚看出,超常处方每月均有,且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则为用药不适宜处方,而在4月份不合格处方中,全部均为用药不适宜处方,所占比例达到10%。

表1 2020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汇总表月份处方总数(张)抗菌药处方数(张)抗菌药使用率(%)抗菌药金额占比(%)抗菌药处方合格率(%)不规范处方比率(%)用药不适宜处方比率(%)超常处方比率(%)1 596 66 11.1 3.2 90.9 1.52 4.54 3.032 620 114 18.4 4.3 90.4 1.75 1.75 6.143 499 93 19.0 5.1 92.5 — 5.37 2.154 319 50 15.7 6.5 90.0 —10.00 —5 460 69 15.0 7.9 92.8 2.88 1.45 2.886 587 92 15.7 4.4 82.6 — 6.52 10.97 544 80 14.7 3.8 93.8 — 2.51 3.728 590 108 18.3 3.4 91.7 — 1.85 6.489 735 116 15.8 3.1 87.9 0.86 4.31 6.8110 528 75 14.2 2.5 89.3 — 5.33 5.3311 698 96 13.8 3.3 87.5 4.17 4.17 4.1712 711 157 22.1 5.4 94.3 1.27 0.63 3.82 平均值573 93 16.2 4.4 90.3 2.72 3.34 5.51 合计7460 1209 ——————2、具体情况:经过对全年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每月和每个科室不合理处方的具体分布情况(1月和4月电脑提取数据时未得到具体对应科室,此处未做统计),见表2所示。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120__年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0__年,卫生部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__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

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组织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处方点评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点评的指标包括每次就诊平均用药的品种数,就诊应用抗菌药物量,就诊应用注射剂量,应用通用名比例,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

重点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提出来进行分析,并将点评结果在全院通报。

2、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我院进行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包括:①召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员动员大会。

医院领导与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

②利用药讯和医院显示屏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合理用药的宣传。

③针对我院在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质子泵抑制剂和维生素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上级医院临床和药学的相关专家教授来院授课,解决用药中的疑难问题。

处方点评小结

处方点评小结

202年处方点评小结202*年处方点评小结×县中医院202*年处方点评总结我院202*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继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并将结果及处理以《我院处方点评分析简报》形式每月刊印。

全年工作情况统计如下:一.全年处方点评结果(一).中药处方点评结果全年累计处方点评张数全年累计处方点评药品总数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数合理处方张数合理处方百分率单张处方最高金额(元)单张处方最低金额(元)(二).西成药处方点评结果全年累计处方点评张数全年累计处方点评药品总数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数含抗菌药物处方数含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含注射剂药物处方数144025021.741328.7%3531202*413811.8113694.7%1609.670.含注射剂药物处方使用率合理处方张数合理处方百分率单张处方最高金额(元)单张处方最低金额(元)(三).不合理处方点评结果24.5%127188%3044.140.28全年不合理处方中药处方64张,西成药处方169张,总计233张。

其中:不规范处方张数139(四).医嘱点评结果全年医嘱点评30份月×12月=360份。

二.对于202*年全年处方点评结果作以下总结:(一).门急诊处方1.处方合格率:可以看出西成药合格率(88%)比中药合格率低(94.7%),所以在开具西成药处方,容易发生药品事故。

2.不合理处方的指标:(1)经济:全年单张处方(中药和西成药)最低金额0.28元,最高金额3044.14元。

分析产生高额处方有以下几个因素:a.单张处方开具药品用量超过规定,如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等,一般会发生在患者要求医师一次开具几天或一个月的药品或需要长期用药的情况下。

2023年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文

2023年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文

2023年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概述自2023年至今,我所在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对医院药品处方的点评,不仅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以下是对我所在医院2023年处方点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二、工作成绩1. 开展科学合理的处方点评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疗机构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我所在医院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由临床药师和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对医院处方进行点评和监督。

在点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结合临床实际,对处方的合理性、标准性和规范性进行全面评估。

2. 加强医师的药学知识培训针对医师的药学知识和处方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药学知识的讲解和现场操作演示,提高医师的处方水平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力。

3. 建立健全的通报和督促机制为了推动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我们建立了通报和督促机制。

定期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通报,并对存在问题的科室进行约谈和整改,确保医师对点评结果的重视和落实。

4. 加强与药学部门的合作药学部门是医院药品安全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支撑,与其合作是处方点评工作的关键。

我们积极与药学部门沟通,建立了定期交流的机制,共同解决药品配伍、用量和间歇性使用等问题,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存在的问题1. 科室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虽然我们建立了处方点评工作的标准和流程,但是不同科室之间药品的使用和处方的规范性仍存在差异。

一些科室在用药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抗菌药物等。

这需要我们加强科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医师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理解。

2. 信息化建设还需加强处方点评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而我们的信息化系统在数据采集和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处方点评的自动化处理和监控。

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引言:门急诊是医院中病人就诊和治疗的重要环节,处方质量是评价门急诊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一、门急诊处方点评1.处方类型:根据统计数据,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西药占比为65%,中药占比为35%。

由此可见,西药处方在门急诊中占据主导地位。

2.处方质量:综合评估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的质量,大部分处方能够符合规范要求,包括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

然而,也存在少量处方存在问题。

1.过度使用抗生素:在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但其滥用和不合理应用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集中在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等疾病时的处方中。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增加医疗费用,同时也加重了医院药物供应的负担。

2.过度使用镇静催眠药:在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还存在少量过度使用镇静催眠药的情况。

这主要表现为在治疗失眠等疾病时,医生倾向于过度使用镇静催眠药,而忽略了对患者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的调整。

过度使用镇静催眠药不仅会导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加,还可能会引发药物滥用问题。

3.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在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情况。

这些联合用药不仅缺乏权威的指南或临床实践的支持,而且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4.过度使用处方药:在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中,还存在过度使用处方药的情况。

这些处方药在一定程度上被过度推广和滥用,部分是由于医患之间的不合理预期和信任关系。

相较于非处方药,处方药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使用,但过度使用处方药往往会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我院2024年门急诊处方总体质量良好,但仍需着重解决不合理用药的问题。

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处方点评分析报告一、研究背景处方点评分析是一种基于医疗数据的评估方法,用于评价医生对患者处方药物的合理性和适当性。

通过对处方点评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以评估医生的处方水平,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处方点评数据的分析,为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合理用药和合理开药的指导,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并促进药物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数据来源和方法本研究使用了某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数据库作为研究数据源。

数据采集涵盖了一年内的处方数据,并排除了个人隐私信息和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数据。

本文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对处方数据进行总体分析,包括药物种类、用药频次、用药剂量等指标的分布情况。

然后,按照临床常用的分类标准,将药物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类药物的使用比例。

最后,基于已有的指南和临床经验,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分析结果1. 药物种类和用药频次分布通过对处方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医疗机构的处方药物种类较多,且存在一定的频次集中现象。

其中,常规药品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而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的频次较高。

2. 药物分类分析按照临床常用的分类标准,将药物分为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等几个类别,并计算各类药物的使用比例。

结果显示,在总体处方中,抗生素类药物和心脑血管药物的使用比例较高,而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比例较低。

3. 处方合理性评估根据已有的指南和临床经验,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发现部分处方存在以下问题:过度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镇静剂;药物剂量选择过高或过低;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

五、改进建议基于对处方点评数据的分析和合理性评估结果,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医生的用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临床用药水平;2. 制定和完善药物使用指南,引导医生合理用药;3. 加强药物安全管理,优化处方审核和监控机制;4. 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

处方点评情况汇报

处方点评情况汇报

处方点评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处方点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医生开具处方的情况,并为医疗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在此次汇报中,我们主要从处方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患者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针对处方的合理性,我们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通过对处方中药物的搭配、剂量、用药频次等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部分处方存在药物搭配不当、剂量过大或过小、用药频次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用药不当,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因此,我们建议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更加谨慎,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其次,针对处方的规范性,我们对处方的书写、格式、签名等进行了检查和评估。

发现部分处方存在书写不清晰、格式混乱、未经医生签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药房的准确配药,还可能导致患者用药错误或延误。

因此,我们呼吁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务必认真书写、规范格式,并在处方上签名确认,以确保处方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针对患者用药情况,我们对部分患者的用药记录进行了分析和比对。

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不规范、漏服药、重复用药等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因此,我们建议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监督,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正确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处方点评情况的汇报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我们将持续关注处方点评情况,加强与医生和药房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努力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感谢各位医生和药房的配合和支持,让我们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奋斗!。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从2011年1月份至9月份,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总900份,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现分析总结如下:一、用药品种:我院用药品种总数为2043种,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27种。

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占我院用药品种数的45.51%,注射剂使用率为23%。

药品通用名数为100%,合理用药处方占我院总用药品种数的比例为99%。

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抗菌药物使用率: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3%,超过了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2、抗菌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分布情况: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诊断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炎、胃肠炎、消化不良、宫颈炎、人工流产、功血、月经不调、阴茎炎、鹅口疮、疱疹性咽峡炎、宫腔内积血。

3、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中最常见的:1联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奥硝唑分散片、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甲硝唑片、甲硝唑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头孢丙烯颗粒、阿奇霉素糖浆;2联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青霉素钠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苯唑西林钠联用、奥硝唑分散片与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联用;3联我院门诊暂时无3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三、药品处方金额: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55.3元。

四、平均就诊时间和平均发药时间:平均就诊时间为10.7分钟,平均发药时间为13.74秒,药师能详细为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患者满意度为100%。

五、其他: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为100%,药品标签标识方面工作做的较好,完整率为100%。

六、合理用药点评评估:1、处方中未写临床诊断、年龄、年龄格式不规范如:1/2,应写为6/12、开具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无医师特别说明的都属于不合格处方。

2、呼吸道感染处方中出现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联用,属于重复用药现象。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统计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急诊处方情况,提高医院用药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 2022年5-7月门诊处方每月1000张,急诊处方100张,进行点评,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

结果共抽取了门诊处方3000张,急诊处方300张;门诊处方合格率97.8%,不合格处方数66 张,急诊处方合格率96.0%,不合格处方12张;不合格处方中包括不规范处方22张(28.21%),不适宜处方49张(62.82%),超常处方7(8.97%)张。

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合格率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之处,如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等。

建议加强医院处方管理,优化处方点评流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

处方点评是根据国家有关处方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对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作为新的用药监管模式,通过对处方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规范统一的评价【2】,发现并分析不合理的用药问题,督促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

现对我院2022年5-7月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登录我院 PASS 系统,进入门(急)诊处方专项药品点评界面随机抽取2022年5-7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与分析,每月抽取门诊处方1000张,急诊处方100张。

1.2分析方法1.2.1 点评依据: 参照《国家基本用药目录》( 2012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 版)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药品说明书及有关文献,对用药适宜性和处方规范性进行点评【2】。

我院处方点评及药物使用评价

我院处方点评及药物使用评价

我院处方点评及药物使用评价摘要目的:提高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单的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每个月门诊处方200张,住院医嘱单60份,进行处方点评。

结果:不合格处方366张(30.5%);不合格医嘱单108份(30%)。

结论: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单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用药药物使用评价处方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院药物品种的不断丰富,剂型不断增加,临床合理用药的难度日益增大,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日益严重。

根据卫生部《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我院的处方点评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2010年4~9月每个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200张,共1200张;病區医嘱单60份,共360份,结合《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药物的一般使用情况:点评门诊处方1200张,含抗菌药物的处方424张(35.3%);含注射剂处方380张(31.7%)。

经统计不合理处方366张(30.5%),其中不规范处方241张(65.8%);不适宜处方82张(22.4%);超常处方43张(11.7%)。

点评病区医嘱单360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医嘱单188张(52.2%);含注射剂病区医嘱单348份(96.7%)。

不合理医嘱单共78张(21.67%),其中不规范医嘱单46份,占不合理医嘱单的59.0%;不适宜医嘱单21份(5.8%);超常医嘱单11张(3.1%)。

通过此次处方点评,发现静脉给药方的比例过高,但其不良反应和危险性也是最多的。

3种或3种以上的药物联用点评处方总数的88%。

联合用药的品种越多,势必会增加不合理用药的机会。

具体情况,见表1。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2010年4~2010年9月点评的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524张(43.7%);含抗菌药物的病区医嘱单288张(78.7%)。

使用量高低依次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的128张(10.7%),二联或二联以上抗菌药物的处方396张(33.0%)。

我院2020年1~10月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专项医嘱点评分析

我院2020年1~10月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专项医嘱点评分析

我院2020年l~10月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专项医嘱点评分析刘宏莹,孙爱华,滕腾,罗巍**(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清镇551400)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使用情况,促进医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方法通过HIS系统随机抽取2020年1月〜10月住院患者使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病例进行医嘱点评,总共100份。

釆取回顾性分析药物利用评价(DUE)方法评价,并对抗菌药物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随机抽查100份病例,使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概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消化肾内分泌科,占比33.00%;骨科,占比2&00%;普外科,占比17.00%。

通过HIS系统对医嘱进行专项点评,不合理率为10%,不合理占比较高的前三个科室分别为呼吸科(33.33%)、消化肾内分泌(12.12%)、普外科(11.76%)。

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类型有:无使用指征、药物遴选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不合理联用。

结论我院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严重,需要采取抽查点评并持续干预改进等措施,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的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关键词: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专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751(2021)02-0096-04Analysis of Special Medical Orders of Amoxicillin Sodium and Flucloxacillin Sodium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2020Liu Hong-ying,Sun Ai-hua,Teng Teng,Luo Wei(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zhen,Qingzhen Guizhou551400)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se of amoxicillin sodium and flucloxacillin sodium in our hospital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hospital.Methods A total of100cases of amoxicillin sodium flucloxacillin sodium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October2020by HIS system for medical order review.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rug utilization evaluation(DUE)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and the use of the antibacterial drug amoxicillin sodium flucloxacillin sodium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Results Randomly check100cases.The departments with higher probability of using amoxicillin sodium/ flucloxacillin sodium are digestion,kidney and endocrinology,accounting for33.00%;orthopedics,accounting for 28.00%;general surgery,accounting for17.00%in the100cases checked randomly.The unreasonable rate was10% in the special comments on doctor orders through the HIS system,and the top three department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unreasonable were respiratory department(33.33%),digestion and renal endocrinology(12.12%),and general surgery(11.76%).The main type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are:no indication for use,unreasonable drug selection, unreasonable usage and dosage,and unreasonable combination.Conclusion The irrational use of amoxicillin sodium and flucloxacillin sodium in our hospital is serious,and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such as spot check and comment and continuou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moxicillin sodium and flucloxacillin sodium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ensure the rational,safe and efiective use of drugs by patients.Keywords:amoxicillin sodium/flucloxicillin sodium;special medical advice comment;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收稿日期:2021-02-24作者简介:刘宏莹,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典型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典型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典型处方分析发表时间:2020-12-24T01:52:23.625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4期作者:张婷[导读] 针对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予以分析,并探讨典型处方具体内容。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宜兴 214221)【摘要】目的:针对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予以分析,并探讨典型处方具体内容。

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1—12月,抽选我院门诊24963份普通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对门诊处方合理性进行点评,统计不合理处方占比及不合理类型,同时以典型处方为例分析具体不合理处方情况。

结果:经统计发现,24963张处方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共计233份,占比0.93%。

其中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包括:诊断与用药不符、用量用法不当、适应症不适宜、无指征使用抗生素、临床诊断不全、单张超过5个品种、滥用中成药等。

结论:医院门诊处方容易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做好点评工作,及时发现,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典型处方;分析【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4-0243-02处方是医生诊治疾病所开具的取药凭证,同时也是药师向患者发放调配药物的依据,另外,处方在医疗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因此,处方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处方存在不合理情况,不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危害医院形象。

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处方管理办法》中第44条规定[1]:医院需建立处方点评制度,正确填写评估表,施行动态处方监管,对不合理处方做好记录及干预。

为了进一步落实该规定,我院定期对门诊处方予以点评分析,查找不合理原因,制定改进方案,以此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本文即以2019年1月—12月我院门诊24963份普通处方为例,分析不合理处方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12月,抽选我院门诊24963份普通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妇科处方3453份,儿科处方2460份,耳鼻喉科处方2205份,骨科处方2267份,口腔科处方1211份,内分泌肿瘤科处方1200份,皮肤科处方1056份,普外科处方1032份,神经内科处方132份,神经外科处方72份,手外科处方1524份,消化呼吸科处方1223份,心血管科处方1800份,胸外泌尿外科处方576份,眼科处方1452份,感染疾病科处方148份,外科门诊处方700份,骨科门诊处方604份,急诊科处方672份,精神科处方123份,其他科室处方1053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处方点评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分析报告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卫生部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药师应当对处方适宜性进行审核,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卫生部颁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

处方点评工作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同时,加强处方审核,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总结分析,也是促进药师掌握合理用药知识、提高药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

因此,本院从开始进行不合理处方点评工作,每年进行总结评价,使得该项工作越来越规范。

为更好促进此项工作,我们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9年处方调配过程中记录的26张门/急诊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析,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院门诊药房依照《办法》要求,电子处方经前台药师审核通过后与医师打印纸质处方供后台调配,审方中发现问题由专职药师及时与医师沟通解决,尽量避免不合理处方生成。

对于审方过程中遗漏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及时解决的不合理处方,全部予以留存并记录,每月进行点评分析。

本次研究资料来源于我科2021年筛选出的门/急诊不合理处方26张。

一、处方书写规范性本院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参考药品说明书、《办法》、《新编药物学》16版、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按照卫生部最新颁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点评标准,》从处方书写规范性及用药合理性角度,对门/急诊留存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分析。

本院2019年门/急诊处方不合理处方26张,占总处方的0.41%,处方合格率为99.59%。

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24.55%,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75.4%。

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常见问题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归纳成表,详见表1(其中,*代表点评标准里没有,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

表1:书写不规范处方统计检查内容处方数/张占书写不规范处方比例/%占不合理处方比%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35 22.72 10.48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48 33.10 14.37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13 8.96 3.89*处方前记与患者信息不符a非患者本人27 18.62 8.08b年龄不符22 15.17 6.58 如表1 所示:1、书写不规范处方共15张。

其中,普通处方用量超7日、急诊处方用量超3日(以下简称“急3 慢7”,)且未加说明的处方和内容缺项处方是构成书写不规范处方的最主要类型。

处方用量超“急3 慢7”规定未加说明。

表现为医师未遵守“急3 慢7”规定开具处方,随意延长用药疗程。

此类处方在书写不规范处方中所占比例最大,医师对此类差错也不够重视。

对诊断明确的疾病,7日用药后需观察治疗效果,根据病情继续给药、停药或调整用药,用药时间过长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对于急诊用药,往往以对症治疗、缓解临床症状为主,不宜多给药,否则不利于确诊。

为此,本院根据自身临床诊疗特点在《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了数种可延长疗程的特殊病种及特殊情况。

在此范围内医师可延长处方疗程至1个月,但需在处方说明栏中注明延长理由,以此规范医师开具处方行为。

2、处方前记与患者信息不符。

此类差错多为患者建卡时信息录入错误或患者使用他人临时医疗卡就诊。

如妇科疾病的性别栏中出现“男”新生儿疾病的年龄栏中出现成人的年龄。

处方前记包含患者姓名、年龄、就诊科室等相关信息。

其中,性别、年龄是药物使用和剂量的重要参数,年龄与剂量相一致是医师尤其是儿科医师用药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药师判断用药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该类差错干扰了药师的正常审方工作,也给患者造成用药安全隐患。

医务人员如发现此种情况可以告知患者及时修改医疗卡信息,避免此类不合理处方的产生。

3、抗菌药物的越级使用。

主要表现为初级医师越权开具抗菌药物,较常见的情况为针对上呼吸道感染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目录及分级管理规定》,初级医师可开具非限制类抗菌药物,因患者病情需要使用限制类抗菌药物,但仅限使用1d;如病情需要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应转诊至上级医师。

核发药师需熟知本院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熟记本院各级别抗菌药物品种,审方时严格把关。

二、用药不适宜处方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常见问题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成表,详见表2。

表2:用药不适宜处方统计检查内容处方数/张占用药不适宜比例%占不合理处方比%适应症不适宜a诊断与用药不符73 38.60 21.8b诊断不规范36 19.00 10.77c诊断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28 14.80 8.38d诊断不完整20 10.58 5.98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5 2.64 1.49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2 1.05 0.59 用法、用量不适宜a用法用量录入错误 5 2.64 1.49b用法不合理 5 2.64 1.49c用量不合理 5 2.64 1.49 联合用药不适宜 2 1.05 0.59 重复用药不适宜 5 2.64 1.49 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3 1.58 0.89 如表2所示,用药不适宜处方共189张,不适宜类型以用法用量不适宜和适应证不适宜为主。

1 、用法用量不适宜。

用法用量录入错误,为医师在开具电子处方时误操作造成非诊疗本意方面的差错,其在不合理处方中占有一定比例。

此类差错可通过药师审方及时发现并更正;对于已形成的不合理处方,药师通过核对病历或联系医师进行修改确认,再按正确用法用量对患者进行用药交待。

用法不合理方面,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缓释剂型每次半片口服,为特殊剂型使用方法不合理。

缓释剂型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大部分缓释剂型掰开服用会破坏剂型造成药物突释,无法有效发挥缓释作用,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又如个别医师开具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β-内酰胺类药物每天1 次的用法,两者均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每天1次无法达到有效抑菌浓度,要在给药间隔期内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给药次数必须调整为每天2~3 次才能达到。

因此每天1次的给药方式与其药动学特征不符,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用量不适宜方面,多出现在儿童抗菌药物使用上。

儿童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用药时需严格按照千克体重计算剂量。

抗菌药物用量偏大易引起不良事件,用量偏小不但不能保证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还易导致耐药。

2、适应证不适宜。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为适应证方面最主要不合理类型,所占比为不合理处方比例的21.80%,如诊断“妊娠中止”处方用药为“聚甲酚磺醛栓”,其中多数处方诊断与病历诊断不一致。

诊断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而选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也较严重。

如诊断“月经稀少”“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霉唑阴道选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

明确规定:治疗性使用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为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临床诊断不完整,如诊断“消化不良”开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素片”、“多糖铁复合物”,诊断,“新生儿黄疸”同时开具“茵栀黄颗粒”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办法》“患者一般情况、规定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清晰的诊断是临床选择治疗药物的基础,更是药师审核处方工作的前提。

处方临床诊断的不合理,使得门诊药师无法根据诊断判断患者用药是否合理,也无法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药学服务,给患者带来用药安全隐患。

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如对于人工流产的预防用药,有医师选用甲硝唑预防感染,甲硝唑抗菌谱窄,仅对厌氧菌、滴虫、阿米巴原虫有效,从手术操作所涉及器官的常见病原上分析,选用甲硝唑难以保证预防的效果。

人工流产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定为:妊娠初3 个月仅限于高危患者静脉注射青霉素G200万u或口服多西环素300mg,妊娠4~6月头孢唑啉1g 静脉注射。

临床医师可参考选用。

4、联合用药不适宜与重复用药。

如对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开具盐酸丙卡特罗+特布他林片,前者为长效类β2受体激动药,后者为短效类β2受体激动药,在体内经代谢成为特布他林起效,实际为重复用药。

5、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如医师开具制霉素片口服治疗慢性附件炎,无法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因此不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又如医师开具制霉素片阴道给药,制霉素片为口服剂型,外敷有糖衣层,在阴道局部环境中不利于药物作用,宜选适于阴道给药的剂型,如栓剂、泡腾剂等利于药物释放的剂型。

三、建议处方是医疗法律文书,包含了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使用信息,还包含了医师对药物治疗的理念,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

我院通过对门诊留存所有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更能反映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实际情况。

本次处方点评结果显示,我院门/急诊处方书写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结合近年来本院在处方管理方面的工作成效和对处方评价工作的认识,针对提高门/急诊处方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院内规章制度从医院、科室、医务人员三方着手,制定符合本院诊疗特点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抗菌药物目录及分级管理及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医师的处方开具行为,同时也为处方合理性评价提供评判依据。

2、健全院内监督管理机制院感科、质控科、药剂科以及临床各科室通力合作,做好科室与科室、医师与药师的协调与沟通工作。

由药剂科在每月质量分析会议上报处方质量评价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院部相关科室采纳分析后反馈给临床科室予以解决。

期间,我科反映的抗菌药物越级使用、儿童抗菌药物超量使用以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适应证等问题,在医院质控部门的协调和临床各科室的配合下均得到较好的解决。

3、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安全用药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合理用药是个系统工程,药师在其中发挥的是“守门员”职责。

无论是对门/急诊处方质量的把关,还是对处方存在问题。

的分析反馈,药师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药师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最后一道屏障,对处方的审核起着关键的作用,应当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合理、安全用药。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药学专业人员,每位药师不但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还应提高医学方面专业素养,学会交换角度解读处方,了解医师对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真正起到严把处方关、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