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部分例题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运动学典型题

高一物理运动学典型题

『高一运动学 题型解析』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

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短代表位移的大小。

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例题】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

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B ) A .2R ,2R ; B .2R ,R 6π; C .R 2π,2R ; D .0,R 6π。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而平均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 ∆或某段位移x ∆的平均速度,它们都是矢量。

当0→∆t 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定义式t s =υ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20tυυυ+=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此外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有2t υυ=【例题】在软绳的两端各拴一石块,绳长3m ,拿着上端石块使它与桥面相平,放手让石块自由下落,测得两石块落水声着0.2s ,问桥面距水面多高?(g 取10m/s 2) ★解析:后一块石块下落最后3m 用时0.2s ,则s m s m /15/2.03==υ 后一石块落水速度s m gt /16=+=υυm gh 8.1222==υ【例题】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5 s 内位移是20 m ,在以后的10 s 内位移是70 m ,求质点的加速度.★解析:质点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分别求得5s 内、10s 内的平均速度为111205s v t ===4 m/s 2227010s v t ===7 m/s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t v v a t-=,则质点的加速度为22120/4.0/5.7s m s m t V V a t =-=-=υυ 【例题】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甲、乙同时到达; D .不能确定。

高考物理大考点巅峰训练:例题精析专题运动学专题

高考物理大考点巅峰训练:例题精析专题运动学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及追及问题一 、 例题例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析:同向时2201/6/1410s m s m t v v a t =-=-=m m t v v s t 712104201=⋅+=⋅+=反向时2202/14/1410s m s m t v v a t -=--=-=m m t v v s t 312104202-=⋅-=⋅+=式中负号表示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 答案:A 、D例题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快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B 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解析:首先由图看出:上边那个物体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边那个物体很明显地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于t 2及t 3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t 3、t 4之间答案:C例题3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 高的平台上跃起,举双臂直立身体离开台面,此时中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g 取10m/s 2结果保留两位数字)解析:根据题意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的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且忽略其水平方向的运动,因此运动员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由gvh 220=可求出刚离开台面时的速度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t 7s m gh v /320==,由题意知整个过程运动员的位移为-10m (以向上为正方向),由2021at t v s +=得: -10=3t -5t 2解得:t ≈1.7s思考:把整个过程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来解,可以吗? 例题 4.如图所示,有若干相同的小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颗,在连续释放若干颗钢球后对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干小球摄下照片如图,测得AB=15cm ,BC=20cm ,试求:(1) 拍照时B 球的速度;(2) A 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钢球 解析:拍摄得到的小球的照片中,A 、B 、C 、D …各小球的位置,正是首先释放的某球每隔0.1s 所在的位置.这样就把本题转换成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问题了。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

若物体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9m,求物体在第2秒末的速度是多少?A. 2m/sB. 3m/sC. 4m/sD. 5m/s2.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产生一个-5m/s²的加速度。

求汽车在刹车后5秒内的位移。

A. 25mB. 31.25mC. 40mD. 50m二、填空题3. 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为3秒,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的高度。

公式为:\[ h = \frac{1}{2} g t^2 \],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 t \)为时间。

假设\( g = 9.8 m/s^2 \)。

三、计算题4.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10米的平台上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四、解答题5.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4m/s²,行驶了10秒后,汽车的速度和位移分别是多少?五、实验题6. 实验中,我们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0.02秒,记录了小车在第1、3、5、7、9点的位置。

位置数据如下(单位:米):1点:0.00,3点:0.20,5点:0.56,7点:1.08,9点:1.76。

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并判断小车的运动类型。

六、论述题7. 论述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力有哪些,以及这些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参考答案:1. B2. B3. 14.7m4. 根据公式\( v = \sqrt{2gh} \),落地速度为\( \sqrt{2 \times 9.8 \times 10} \) m/s。

5. 速度为40m/s,位移为200m。

6. 根据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为0.8m/s²,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7. 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使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支持力和摩擦力则与重力的垂直和水平分量相平衡,影响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运动学部分例题分析

运动学部分例题分析

上式两边求一阶及二阶导数,则得
A
vA vM
因此
aA a M
v A 0.4m / s
aA 0.4m / s 2
例7-3 在刮风期间,风车的角加速度 0.2 rad / s 2 ,其中转 s 角θ 以rad计。若初瞬时 0 0, w0 6rad /,其叶片半径为 0.75m 。 )时其顶端 4 rad 试求叶片转过两圈( P 点的速度。
将j =wt带入上式,得M点的运动方程:
x r sin wt
w
将上式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得:
O
j
x
dx v rw cos wt dt dv d 2 x a 2 rw 2 sin wt dt dt
例2 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曲柄、连杆及滑块组成的机构。当曲柄 OA绕O轴转动时,由于连杆AB带动,滑块沿直线作往复运动。 设曲柄OA长为r,以角速度w 绕O轴转动,即j=wt,连杆AB长 为l。试求滑块B的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 解:取滑块B的直线轨迹为x轴, 曲柄的转动中心O为坐标原点。 w A l 在经过 t 秒后,此时B点的坐 B 标为: x j O x OB OC CB C x r cos j l cos 整理可得B的运动方程:
2 2
由此可得滑块B的速度和加速度:
dx v rw (sin wt sin 2wt ) dt 2 dv a rw 2 (cos wt cos 2w ) dt
例3 一人高 h2 ,在路灯下以匀速v1行走,灯距地面 的高为h1 ,求人影的顶端M沿地面移动的速度。
解: 取坐标系x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方向如图所示。
M点的全加速度及其偏角为
2 a a2 an (0.4) 2 (0.8) 2 0.894 m / s 2

专题3-运动学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

专题3-运动学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

专题运动学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例1】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 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此速度4.0 s.设猎豹距离羚羊xm 时开时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例2】高为h的电梯正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忽然天花板上一颗螺钉脱落.螺钉落到电梯底板上所用的时间是多少?【例4】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

【例5】在空中足够高的某处,以初速度v竖直上抛一小球,t s后在同一地点以初速度v/竖直下抛另一个小球,若使两个小球在运动中能够相遇,试就下述两种情况讨论t的取值范围:(l)0<v/<v,(2)v/>v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3、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正确描述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5、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4 m/sB、加速度为2 m/s2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D、前3s内,位移为30 m6、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B.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表示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废一定为正值7、如图展示的四个图象分别是反映物体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速度v、位移s、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此可以推断出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零的是:A.加速度越来越小B.加速度方向总跟运动方向相反C.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9、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若在描述它们运动情况时规定甲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得出它们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 0.4 m/s2,a乙= −0.4 m/s2。

八年级物理运动题目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运动题目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运动题目及解析题目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 4s 内通过了 20m 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多少?解析: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已知路程s = 20m,时间t = 4s,则速度v = 20m÷4s = 5m/s题目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0km/h,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0km/h,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设全程的路程为s,则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_1 = (s/2)/(60),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_2 = (s/2)/(40)。

全程的平均速度v = s÷(t_1 + t_2) = s÷((s/2)/(60) + (s/2)/(40)) = 48km/h 题目 3: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在前5min内行驶了1500m,则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时间t = 5min = 300s,路程s = 1500m平均速度v = s÷t = 1500m÷300s = 5m/s题目 4: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00m的大桥,求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

解析:火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火车的长度加上大桥的长度,即s = 200m + 1000m = 1200m速度v = 20m/s时间t = s÷v = 1200m÷20m/s = 60s题目 5: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_1 = s÷4,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_2 = s÷6。

全程的平均速度v = 2s÷(t_1 + t_2) = 2s÷(s÷4 + s÷6) = 4.8m/s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1)/(4),则甲运动的时间是乙的多少倍?解析:设乙的速度为v,甲的速度为2v;甲通过的路程为s,乙通过的路程为(1)/(4)s。

高中物理难题解析(运动学)

高中物理难题解析(运动学)

运动学基本概念 变速直线运动(P .21)***12.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运动,丙车先减速后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

[2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解答 由题知,三车经过二路标过程中,位移相同,又由题分析知,三车的平均速度之间存在:乙v > 甲v > 丙v ,所以三车经过二路标过程中,乙车所需时间最短。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

(P .21)***14.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间最大位移等于_______,最小位移等于________,经过94周期的位移等于_________.[2 ] 解答 位移大小为连接初末位置的线段长,质点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质点的最大位移等于2R ,最小位移等于0,又因为经过T 49周期的位移与经过T 41周期的位移相同,故经过T 49周期的位移的大小等于R 2。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2R ;0;R 2”(P .22)***16.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______倍.(2000年,上海卷)[5]解答 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是从头顶向下传来的,飞机水平作匀速直线运动,设飞机在人头顶正上方时到地面的距离为Y ,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到地面的时间为t ,声音的速度为v 0,于是声音传播的距离、飞机飞行的距离和飞机与该同学的距离组成了一直角三角形,由图2-1可见:X =v t , ①Y =v 0t , ②=YXtan300 , ③ 图2-1由①式、②式和③式得:58.0330==v v ,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0.58”。

好---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临界问题分析

好---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临界问题分析

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临界问题分析1、运动学中的临界问题例题一: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赶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当两车相距最远时汽车的速度多大?例题二、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s,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针对练习:(07海南卷)两辆游戏赛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AC)二、平衡现象中的临界问题例题: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物体B,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m,物体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滑轮的摩擦不计,要使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求物体B的质量的取值范围(按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处理).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两物体m1、m2经一细绳相连,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连结两物体绳中的张力可能为( )A、零B、F/2C、FD、大于F针对练习2:(98)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

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三、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例题一: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已知m A=6 kg、m B=2 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在物体A上系一细线,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现水平向右拉细线,g取10 m/s2,则 ( )A.当拉力F<12 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F>12 N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F=16 N时,B受A的摩擦力等于4 N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针对练习:(2007)江苏卷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运动学例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运动学例题及解析

运动学【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v =212121212//22v v v v v s v s st t s +=+=+=12m/s [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 =(v 0+v t )/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 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 0=5m ,当t=2s 时,对应x 2=21m ,当t=3s 时,对应x 3=59m ,则: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21x x v -==8m/s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32x x v -==38m/s [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 ,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3h/3 对声音:h=v 声t 对飞机:3h/3=v 飞t 解得:v 飞=3v 声/3≈0.58v 声[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4】如图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 和v 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 p .设v S <v p ,v A <v p ,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 '.(2)请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分析与解答】: (1)如图所示,设为声源S 发出两个信号的时刻,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则第一个信号经过时间被观察者A 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时间被观察者A 接收到.且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 、A 两点间的距离为L ,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它们运动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可得由以上各式,得(2)设声源发出声波的振动周期为T ,这样,由以上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振动 的周期T'为 。

高中物理运动题解题思路及示例

高中物理运动题解题思路及示例

高中物理运动题解题思路及示例一、速度与位移的计算在物理学中,速度和位移是最基本的运动量,它们的计算方法也是解决物理运动题的关键。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解题思路。

例题1:一个小球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为4 m/s,求此时小球的位移。

解析: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所以,我们可以用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位移,即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在本题中,速度为4 m/s,时间为2秒,所以位移等于4 m/s ×2 s = 8 m。

因此,小球在经过2秒后的位移为8米。

例题2: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秒,求此时物体的位移。

解析: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所以,我们可以用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位移,即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在本题中,速度为10 m/s,时间为5秒,所以位移等于10 m/s × 5 s = 50 m。

因此,物体在经过5秒后的位移为50米。

二、加速度与速度的计算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的速度就会发生变化,这时我们需要考虑加速度的概念。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解题思路。

例题3:一个物体以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了10秒,求此时物体的速度。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所以,我们可以用加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速度的变化量,即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

在本题中,加速度为5 m/s^2,时间为10秒,所以速度的变化量等于5 m/s^2× 10 s = 50 m/s。

由于物体是匀加速运动,所以它的初始速度为0 m/s,即物体的速度等于初始速度加上速度的变化量,即速度等于0 m/s + 50 m/s = 50 m/s。

因此,物体在经过10秒后的速度为50 m/s。

例题4:一个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加速运动了5秒,求此时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运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

在考试中,运动学常常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学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典型的运动学题目,并对这些题目的解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析。

题目一:一个小球从2m/s的速度以7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3秒后,小球的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小球的初始速度(v₀)是2m/s,加速度(a)是7m/s²,运动时间(t)是3秒。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小球在时间t后的速度(v)公式:v = v₀ + at。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v = 2 + 7 × 3 = 2 + 21 = 23m/s。

题目二: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以8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5秒后,物体所走的距离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物体的初始速度(v₀)是0,加速度(a)是8m/s²,运动时间(t)是5秒。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时间t后所走的距离(s)公式:s = v₀t + 1/2at²。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s = 0 × 5 + 1/2 × 8 × 5²= 0 + 1/2 × 8 × 25 = 100m。

题目三: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经过10秒后速度达到了30m/s。

请问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汽车的初始速度(v₀)是0,加速度(a)是3m/s²,最终速度(v)是30m/s。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汽车行驶的距离(s)公式:s = (v₀ + v)t/2。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s = (0 + 30) × 10/2 = 15 × 10 = 150m。

高中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力学问题经典例题解析

高中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力学问题经典例题解析

高中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力学问题经典例题解析引言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相互作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问题常常出现,因此复力学问题经典例题对于期末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力学问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

例题解析1. 平抛运动问题题目:一个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_0$平抛,求小球在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高度和飞行的时间。

解析:在平抛运动中,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不变,而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的作用逐渐减速,直至达到最高点后再加速下落。

因此,通过分析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最大高度:在最高点时,小球的竖直速度为零,利用运动学公式$v^2 = u^2 + 2as$可以求得最大高度。

- 飞行时间:利用运动学公式$s = ut + \frac{1}{2}at^2$可以求得飞行时间。

2. 牛顿第二定律问题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作用力$F$,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得出加速度$a =\frac{F}{m}$。

根据题目给出的质量和作用力,带入公式即可求得加速度。

3. 弹簧振子问题题目:一个质点挂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求其振动周期。

解析: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通过劲度系数和质量来表示。

振动周期$T$满足公式$T = 2\pi\sqrt{\frac{m}{k}}$,其中$m$为质点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带入题目给出的数值即可计算出振动周期。

结论本文对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的几类经典例题进行了解析,包括平抛运动问题、牛顿第二定律问题和弹簧振子问题。

通过对这些例题的分析和求解,可帮助学生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并在期末复习中提升解题能力。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的高中物理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运动学自由落体问题解析

高中物理运动学自由落体问题解析

高中物理运动学自由落体问题解析自由落体问题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自由落体问题。

一、问题分析自由落体问题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问题。

常见的自由落体问题一般涉及物体的下落时间、下落距离、速度等。

解决自由落体问题的关键是确定问题所给条件,找出合适的物理公式,进行数值计算。

二、时间问题例题: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2秒钟后下落了多少米?解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物体的初始速度为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根据运动学公式s = ut + 1/2at^2,代入初始速度和加速度的数值,得到下落距离s = 0 + 1/2 × g × (2^2) = 2g。

因此,经过2秒钟后物体下落了2g米。

思考:如果物体下落的时间变为3秒钟,下落距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解答:根据同样的运动学公式,代入时间t = 3秒,得到下落距离s = 0 + 1/2 ×g × (3^2) = 4.5g。

因此,下落距离增加到4.5g米。

三、速度问题例题:一个物体从高度为10米的位置自由落体,经过多长时间速度会达到20 m/s?解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物体的初始速度为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根据运动学公式v = u + at,代入初始速度、加速度和最终速度的数值,得到20 = 0 + g × t。

解方程可得t = 20 / g。

因此,物体下落约2秒钟后速度会达到20 m/s。

思考:如果物体从高度为20米的位置自由落体,经过多长时间速度会达到20m/s?解答:根据同样的运动学公式,代入初始速度、加速度和最终速度的数值,得到20 = 0 + g × t。

解方程可得t = 20 / g。

由于物体下落的高度增加了一倍,所以时间也会增加一倍,即约4秒钟。

四、距离问题例题:一个物体从高度为5米的位置自由落体,下落多长时间后,下落距离为25米?解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物体的初始速度为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高一物理运动学经典题型归纳分析

高一物理运动学经典题型归纳分析

巧解运动学问题的方法练习题1: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某架客机安全准时降落在规定跑道上,假设该客机停止运动之前在跑道上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客机在跑道上滑行距离为s ,从降落到停下所需时间为t ,由此可知客机降落时的速度为()A .s/tB .2s/tC .s/2t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题2:设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60m /s 2,加速度大小为6.0m/s 2,球飞机着陆后12s 内的位移大小。

题4:已知0、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L1,bc 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0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速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

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o 与a 的距离。

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2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A .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B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C .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D .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3一足球以12m/s 的速度飞来,被一脚踢回,踢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4m/s ,球与脚接触时间为0.1s ,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A 、120m/s 2 ,方向与中踢出方向相同B 、120m/s 2 ,方向与中飞来方向相同C 、360m/s 2 ,方向与中踢出方向相同D 、360m/s 2 ,方向与中飞来方向相同4.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在运动过程中,质点运动方向发生变化C .前2 s 内做加速直线运动D .后2 s 内做减速直线运动 分段模拟图应用5.一个小球从5 m 高处落下,被水平地面弹回,在4 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取向下为正方向) ( ) A .位移为9 m B .路程为-9 m C .位移为-1 m D .位移为1 m6.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 2为,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v 1+v 2)/2B.21v v ⋅C.212221v v v v ++ D.21212v v v v +7.在同一张底片上对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 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拍照的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 .0.25 m/sB .0.2 m/sC .0.17 m/sD .无法确定8.如图甲所示,某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机记录 了他行走过程中连续9个位置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指出在图乙中能接近真实反映该同学运动的v -t 图象的是( )9、一辆长途汽车,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以20 m/s 速度行驶全程的41,接着以30 m/s 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43,求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灵活使用平均速度10.我国飞豹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启动,在跑动500m 后起飞,已知5s 末的速度为10m/s ,10s 末的速度为15m/s ,在20s 末飞机起飞。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 运动学 实例【工程类精品资料】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 运动学 实例【工程类精品资料】

运动学工程实例分析例1已知:刨床的急回机构如图所示。

曲柄OA的一端A与滑块用铰链连接。

当曲柄OA以匀ω绕固定轴O转动时,滑块在摇杆B上滑动,并带动摇杆B绕固定轴摆动。

设曲柄长OA=r,两轴间距离比O=l。

试求:当曲柄在水平位置时摇杆的。

解:选取曲柄端点A为动点,把x'y'固定在摇杆B上。

点A的绝对运动是以点O为圆心的圆周运动,绝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已知的,它的大小等于rω,而方向与曲柄OA垂直;是沿B方向的直线运动,的方向是已知的,即沿B;则是摇杆绕轴的摆动,是杆B上与点A重合的那一点的速度,它的方向垂直于B,也是已知的。

共计有四个要素已知。

由于的大小和方向都已知,因此,这是一个速度分解的问题。

如图所示做出速度平行四边形。

由其中的直角三角形可求得又所以设摇杆在此瞬时的为,则其中由此得出此瞬时摇杆的为例2已知:如图所示,半径为R,偏心距为e的凸轮,以匀ω绕O轴转动,杆AB能在滑槽中上下平移,杆的端点A始终与凸轮接触,且OAB成一直线。

试求:在图示位置时,杆AB的速度。

解:因为杆AB作平移,各点速度相同,因此只要求出其上任一点的速度即可。

选取杆AB的端点A为动点,随凸轮一起绕O轴转动。

点A的绝对运动是直线运动,绝对速度方向沿AB;是以凸轮中心C为圆心的圆周运动,方向沿凸轮圆周的切线;则是凸轮绕O轴的转动,为凸轮上与杆端A点重合的那一点的速度,它的方向垂直于OA,它的大小为。

根据速度合成定理,己知四个要素,即可做出速度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由三角关系求得杆的绝对速度为例3已知:矿砂从传送带A落到另一传送带B上,如图所示。

站在地面上观察矿砂下落的速度为,方向与铅直线成角。

传送带B水平传动速度。

试求:矿砂相对于传送带B的速度。

解:选矿砂M为动点,固定在传送带B上。

矿砂相对地面的速度为绝对速度;应为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的速度。

可设想为无限大,由于它作平移,各点速度都等于。

于是等于动点M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经过M1时的全加速度为:
a1
2 2 a2 an 0.108 cm / s 1
a tan 1 | | 2.38 an1
1 arctan 2.38 67.4
列车经过M2时的加速度为:
a2 a a
2
2 n2
0.293cm / s
2
a tan 2 | | 0.355 an 2
解: 取坐标系x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h1 xM h2 xM x2
h1 x2 xM h1 h2
上式对t求一阶导数,得 M 点 的速度为:
h1 h2
M
x
h1 . h1 v xM x2 v1 h1 h2 h1 h2
.
x2 xm
例4 下图为料斗提升机示意图。料斗通过钢丝绳由绕水平轴 O 转动的卷筒提升。已知:卷筒的半径为R=16cm,料斗沿铅垂提 升的运动方程为y=2t2,y以cm记,t 以s计。求卷筒边缘一点M在 t=4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V1 M1 an1 ar1
a1
a2 an2 M2 ar2 V1
解:
v v a
2
2
2
1
2s
0.1m / s 2
t
v2 v
a
1
100 s
求列车经过M1和M2时的法向加速度为:
an1
v
2 1
1
0.042m / s 2
an 2 v 2 0.281m / s 2
2
2
h1 xM h2 xM x2
h1 x2 xM h1 h2
上式对t求一阶导数,得 M 点 的速度为:
h1 h2
M
x
h1 . h1 v xM x2 v1 h1 h2 h1 h2
.
x2 xm
例3 一人高 h2 ,在路灯下以匀速v1行走,灯距地面 的高为h1 ,求人影的顶端M沿地面移动的速度。
将j =wt带入上式,得M点的运动方程:
x r sin wt
w
将上式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得:
O
j
x
dx v rw cos wt dt dv d 2 x a 2 rw 2 sin wt dt dt
例2 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曲柄、连杆及滑块组成的机构。当曲柄 OA绕O轴转动时,由于连杆AB带动,滑块沿直线作往复运动。 设曲柄OA长为r,以角速度w 绕O轴转动,即j=wt,连杆AB长 为l。试求滑块B的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 解:取滑块B的直线轨迹为x轴, 曲柄的转动中心O为坐标原点。 w A l 在经过 t 秒后,此时B点的坐 B 标为: x j O x OB OC CB C x r cos j l cos 整理可得B的运动方程:
vy
v x
y 4Rw 2 cos2wt 4w 2 y ay v
故M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且有
a a a 4 Rw
2 x 2 y
2
a 4w 2 xi 4w 2 yj 4w 2 ( xi yj) 4w 2r
2 2
由此可得滑块B的速度和加速度:
dx v rw (sin wt sin 2wt ) dt 2 dv a rw 2 (cos wt cos 2w ) dt
例3 一人高 h2 ,在路灯下以匀速v1行走,灯距地面 的高为h1 ,求人影的顶端M沿地面移动的速度。
解: 取坐标系x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2 arctan 0.355 19.5
例6 杆AB绕A点转动时,带动套在半径为R的固定大圆环上的小 护环M 运动,已知φ=wt (w为常数)。求小环M 的运动方程、速 度和加速度。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
y
2j
x R sin 2j y R cos 2j x R sin 2wt y R cos2wt
x r cos wt l 1 2 sin 2 wt )
x r cos wt l 1 2 sin 2 wt )
将右边最后一项展开:
1 2 2 1 4 4 1 sin wt 1 sin wt sin wt 2 8 2 x l (1 ) r (cos wt cos 2wt ) 4 4
2 t 2
2
at tan | | 0.25 an
arctan 0.25 142 '
例5 列车沿曲线轨道行驶,初速度v1=18km/h,速度均匀增 加,行驶 s=1km 后,速度增加到 v2=54km/h ,若铁轨曲线形 状如图 1-17所示。在 M1 、 M2 点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ρ1=600m, ρ2=800m 。求列车从M1到M2所需的时间和经过M1和M2处的 加速度。
运动学
例1 下图为偏心驱动油泵中的曲柄导杆机构。设曲柄 OA 长为r , 自水平位置开始以匀角速度 w 转动,即j =wt,滑槽K-K与导杆 B-B制成一体。曲柄端点A通过滑块在滑槽K-K中滑动,因而曲柄 带动导杆B-B作上下直线运动。试求导杆的运动方程,速度和加 x 速度。 B 解:取M点的直线轨迹为 x 轴,曲 柄的转动中心O为坐标圆点。M点 的坐标为:x OM OA sin j r sin j B K M A K
解:
dS v 4t dt
M0 R O
M
当t=4 s时速度为: v=4×4=16 cm/s 此时M点的切向加速度为:
M'
dv at 4 cm/s 2 dt
A
y 2 an 16cm / s R
M点的全加速度为:
a a an 16.5 cm/s
即为小环M 的运动方程。
B M
Oj A
x
2Rw cos2wt vx x 2Rw sin 2wt vy y
故M点的速度大小为
2 2 v vx vy 2 Rw
y
a 2j
Oj A
M
其方向余弦为
B vx
vx cos(v , i ) cos 2j v vy cos(v , j ) sin 2j v x 4Rw 2 sin 2wt 4w 2 x ax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