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评课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评课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6--9之后,在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应用数字的基础上,学习有关10的知识.xx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1、创设情境,以趣激情.“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为此,在新课开始时,老师注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老师惟妙惟肖地讲述学生喜欢的小故事,并且适时激疑为什么1和0站在一起比9大呢.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2、培养数感,突破难点.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学具中的10根彩笔;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这节课安排了“分彩笔”、“找朋友”“唱儿歌”等活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成功与创新学习的空间,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了数感.3、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王老师在指导学生数主题图上的人和鸽子的时候,指导学生要“有序数数”,并要求用铅笔指着,一一对应地数数.在探究10的分成环节,多次强调“有序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这样的教学不是一课之计,而是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人无完人,课无完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王老师在教学中特地安排了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10有关的例子,启发学生找到了身体中的“10”,如果教师在这个环节把学生的目光再拓展到生活当中,10张桌子,10把椅子……这个活动的设计将会给每学生一个丰富的活动平台,打开学生思维的门锁,举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0的认识评课稿(3篇)
10的认识评课稿10的认识评课稿(3篇)10的认识评课稿1听了顾老师的这节课,从本节课的数学实践来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较好。
一、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
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
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
”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小朋友你能不能帮0想个办法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
二、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教室里的小朋友;学具盒中的小花;计数器上的珠子,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
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如在计数器上拨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朵小花等环节都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学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并用10来说一句话,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马路口红绿灯的倒计时,这几个环节,让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四、注意从学生已有的适应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这一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如学生能口头数10以内的数,已经掌握2至9各数的组成,并能找到规律,有序地记忆数的组成。
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在稍加指点和帮助,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做,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评课稿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6--9之后,在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应用数字的基础上,学习有关10的知识。
库沟小学王桂花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
1、创设情境,以趣激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
为此,在新课开始时,老师注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老师惟妙惟肖地讲述学生喜欢的小故事,并且适时激疑为什么1和0站在一起比9大呢。
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培养数感,突破难点。
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学具中的10根彩笔;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
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
这节课安排了“分彩笔”、“找朋友”“唱儿歌”等活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成功与创新学习的空间,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了数感。
3、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王老师在指导学生数主题图上的人和鸽子的时候,指导学生要“有序数数”,并要求用铅笔指着,一一对应地数数。
在探究10的分成环节,多次强调“有序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
这样的教学不是一课之计,而是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苏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苏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评课稿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6--9之后,在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应用数字的基础上,学习有关10的知识。
库沟小学王桂花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爽朗、主动进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觉。
1、创设情境,以趣激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
为此,在新课开始时,老师注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老师活灵活现地讲述学生喜爱的小故事,同时适时激疑什么缘故1和0站在一起比9大呢。
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域。
2、培养数感,突破难点。
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学具中的10根彩笔;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
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
这节课安排了“分彩笔”、“找朋友”“唱儿歌”等活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究体验成功与创新学习的空间,学生爱好盎然,主动参与,用眼观看,动手操作,动脑摸索,动口交流,在欢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进展了数感。
3、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王老师在指导学生数主题图上的人和鸽子的时候,指导学生要“有序数数”,并要求用铅笔指着,一一对应地数数。
在探究10的分成环节,多次强调“有序经历法”和“联想经历法”。
如此的教学不是一课之计,而是为了学生长远的进展,为学生的终身进展服务。
“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10的认识评课稿
《10的认识》评课稿廖淑缎《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6~9之后,在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应用数字的基础上,学习有关10的知识。
殷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
借此来谈谈我的学习心得:1、创设情境,以趣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
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殷老师注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配以学生喜欢的小故事,在引导学生观察参与的同时,适时激疑为什么1和0站在一起比9大呢?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培养数感,突破难点。
教学中,殷老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学具中的小棒;计数器上的珠子,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
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如在计数器上拨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摆出10根小棒等环节都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3、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学中特地安排了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10有关的例子,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门锁,举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钟面上有10等。
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整节课下来顺畅自然,环环相扣,殷老师淡定从容,特别是每一个教学环节目的明确,教学脉络清晰,教学井然有序,这是非常可贵的。
听完这节课,除了学习殷老师的优点之外,本人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1、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的有效引导在学习10的分法中,教学只提供一组分成9和1的分法,就放手让学生分。
10的认识评课稿
10的认识评课稿
评一年级数学课《10的认识》
叶老师在传统教学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
注重强化知识点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同时又注重和学生间的平等对话,通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深高的教学素养把整节课演绎的十分精彩。
叶老师在10的认识教学中,通过认识10、数序、比较大小、数的组成和写数几个环节向我们呈现了一节优秀的常规课。
先不说课本身的好坏,就看班级六十多孩子在课上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老师对孩子训练有素。
即使是后排的孩子离老师比较远也能把小手放好不乱动,真的很不容易。
因为刚刚带完一年级知道在开学两个月这幺短的时间内,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这幺好的习惯的确很难做到。
再说说教学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盯着每一个孩子,观察他们的听课状态,并及时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专心听课。
教师语言具有亲和力,声音不大不小,听起来特别舒服。
本次教研活动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一定多幺豪华,台下也不一定有观众和掌声,只要有孩子们,有我们不断地耕耘,那幺这个舞台就一定是最绚丽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把学到的业务用在自己的工作之中,而且我还会虚心向前辈请教,不断努力地学习、钻研,使自己的课堂真正显示出实效性,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走在教改之路的前沿。
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评课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在这堂关于“10的认识”的课中,教师能准确地让学生认识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学生们能够准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并且能正确书写10,这表明教师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上是比较成功的。
例如,教师通过展示10个气球、10个小棒等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0的数量概念,为学生理解数字10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既有让学生看实物数数,又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表示10,还引导学生思考10与之前学过的数字的关系。
这种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10的概念。
例如,在比较9和10的大小时,教师让学生先摆9根小棒,再添上1根变成10根,通过这样的操作过程,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10比9多1,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课堂上教师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而且,通过对10的认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里有10,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到了10个手指头、10元钱等,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也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内容的选择。
- 教师紧紧围绕“10的认识”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内容。
从数10的物体,到10的读写,再到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内容完整且系统。
同时,教师还适当地拓展了与10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如介绍了古人计数到10就打一个结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 内容的组织。
- 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先从具体的实物引入,让学生建立起10的直观印象,然后逐步抽象到数字10的读写,接着再探究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认识10》评课稿
《认识10》评课稿
《认识10》是在学生学习1-9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认识10表示的意义,知道10的组成,10的基数和序数,会书写10。
1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孔石蕾老师利用数学朋友之间的故事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故事中既对0-9各个数字进行了复习,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还使学生受到了情感方面的教育。
2.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数一数广场上的小朋友的数量,摆一摆圆片的数量,看一看点子图的数量,找一找10的位置,分一分10根小棒等活动,让学生认识10表示的意义,知道10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10的大小以从及10的组成。
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和概括、归纳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
3.重视对知识的深入挖掘。
在教学中,孔老师在摆圆片的过程中,不仅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摆,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摆,还可以5个5个地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10里面有10个1,10里面有5个2,10里面有2个5,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动手摆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知识里面更为有思维含量的内容,教师在对知识的挖掘方面能够做到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4.注重对数轴知识的拓展。
在教学中,孔老师通过10该站
在哪的提问,让学生初步认识了数轴,并且通过数轴让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大量的数学知识,使学生不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还要看到事物的本质。
【最新】10的认识评课-word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10的认识评课篇一:10的认识听课与评课记录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听课和评课记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1-65页及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复习。
复习学过的0—9几个数。
2、教师讲故事。
通过教师讲故事,引出9认为它最大,就骄傲自满了。
让学生想办法对,用所学过的数字,看看能不能拼成一个比9大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并说说从中发现什么。
)2、指名学生利用挂图数数。
3、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的9个学生和1个老师共是10人。
4、利用现场人数进行教学。
(首排8人,再加上2人,就等于10人)5、利用学生的双手进行教学。
6、利用尺子进行教学(小黑板出示尺子)7、教学书写10。
(1)教师书写10示范。
(2)完成课本第65页的写字练习。
(3)写给同桌看,互相欣赏。
三、课堂练习。
1、把10枝铅笔任意的分成两份。
(指名学生回答如何分)2、玩游戏。
(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应对一个数字,使两个数字的和是10。
(2)、教师先拍手,学生拍的次数与教师的次数和是10。
3、完成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完成课本第65页1-3题。
指名板演,教师抽出个别做得不太好的来讲解。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什么?这节课快乐吗?板书设计10的认识评课: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0,就一个10,应该说内容是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但是在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气氛很高,教学效果较好,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对10的认识、和10的组成及10以内的数字结构。
本节课的亮点。
一、教材处理得比较好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从复习到新授到练习都过渡得自然,在新授部分,教师通过观察挂图、现场人数、自己的双手等活动进行教学10的认识,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切身认识10;在练习部分,教师也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有分铅笔,有玩游戏等练习,练习的多样性,能使学(来自:WwW. : 10的认识评课 )生从不同方面,理解、认识新学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评课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评课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在这堂课中,教师应明确使学生认识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等知识目标。
从课堂表现来看,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数出10个物体,能正确书写10,并且清楚10在数序中的位置,如知道9后面是10,10比9大等,就说明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较好。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10个气球、10个小棒等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0的数量,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识10这个数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学习10的认识的方式。
教师可能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法、操作法等。
在课堂上,若看到学生积极参与数小棒、摆圆片等操作活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理解10的组成,像10可以分成1和9、2和8等不同组合,这就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如比较9和10的大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观察数字的特征并进行比较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在这堂课上,教师如果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如以小动物们庆祝10的生日聚会为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10的认识,就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而且,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如让学生分组讨论10的组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这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体现。
二、教学内容。
1. 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 教师对“10的认识”教学内容的把握应该准确无误。
从数的概念引入,到10的读写、数序、大小比较以及10的组成等内容,都应完整呈现。
例如,在讲解10的组成时,要涵盖所有可能的组合情况,不能有遗漏。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如利用多媒体展示10只小鸟在树上的画面引出10的概念,再通过在黑板上板书10的写法,讲解10的数序等,确保内容的完整性。
2. 内容的组织与编排。
10认识评课稿
10的认识的评课稿第一由薛老师对自己的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的解说。
李:整节课的思路很清楚,假如时间没有记错的话,把那两道练习也做完,成效会更好。
假如时间不够的话,能够调整一下次序,先把练习做完,写 10 的部分放在最后。
实在不够时间就不写,能够放在第二课时再写。
写的时候除了在书籍上写,还能够在小方格上写。
这样简要的解说,有些学生仍是写的不够娴熟,由于书上不过描红而已。
仍是要在小方格上多练习一下才能写的更好。
有的时候用投影,能够把图案放大一点。
板书也要范一点,不要太任意。
细节的地方要注意一些。
卢:整节课我感觉设计的都特别好,上的也很好,作为新老师达到这个成效已经很理想了。
但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第一,课件的声音有些难听;第二,讲堂上有些生成的资源,要很好的利用他,不要急。
讲到 10 的构成时,有一个学生说 10 能够分红 1 和 8. ,你说:“对吗?”其余学生立刻说:“不对!”其实你能够利用手中的圆片,就分一下给他看,演示一下,让他知道为何不是 1 和 8。
利用这些资源就很好。
第三,在讲到10 的写法时,你问学生接下来我们该学什么?问学生会不会写10,学生说会,你反问了一句:“谁说会的?”这样有点取消学生的踊跃性,你能够让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说对了给予必定,说的不对就纠正。
只管是很细节的东西,可是假如长此过去,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影响。
第四,写数字波及到顶格,这个我都不太理解什么是顶格, 1 差不多是顶格,该如何表述呢?李:要写满格,挨着边来写。
卢:这个时候重申不顶格,反而另学生不知道怎么写。
田字格你能够告诉他从哪里到哪里能够挨着写,这样可能更简单接受,更容易写。
还有,计数器表示 10 那边,教课设计上说让学生数出来有几个珠子,但你是直接问的,这里能够出一个珠子数一个珠子,这样比较简单数到 9。
吴:这里有一个意义就是10 的次序的教课,从9 到 10.从 9 过渡到 10,需要一个停留。
卢:还有和学生的交流要增强。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评课稿10的看法是在先生看法6--9之后,在已具有一定的看法和运用数字的基础上,学习有关10的知识。
库沟小学王桂花教员的这节课以先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生动、自动开展的教学环境,让先生自主地看法和发现。
1、创设情境,以趣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味是最好的教员,是推进先生探求新知识的动力。
为此,在新课末尾时,教员留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起先生参与的动机,教员活灵敏现地讲述先生喜欢的小故事,并且适时激疑为什么1和0站在一同比9大呢。
这种设计激起先生剧烈的求知愿望和自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先生学习心情高涨,到达学习的最正确境界。
2、培育数感,打破难点。
教学中,教员向先生提供了丰厚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学具中的10根彩笔;点子图;直尺等,让先生经过详细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
注重让先生阅历认数的进程,而不是复杂的读数、数数、写数。
这节课布置了〝分彩笔〞、〝找冤家〞〝唱儿歌〞等活动,营建了一个轻松、愉快、民主、谐和的学习气氛。
在活动中给先生提供少量自动探求体验成功与创新学习的空间,先生兴味盎然,自动参与,用眼观察,入手操作,动脑思索,动口交流,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阅历和体验学习的进程,开展了数感。
3、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点王教员在指点先生数主题图上的人和鸽子的时分,指点先生要〝有序数数〞,并要求用铅笔指着,逐一对应地数数。
在探求10的分红环节,屡次强调〝有序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
这样的教学不是一课之计,而是为了先生久远的开展,为先生的终身开展效劳。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
为了让先生感遭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培育先生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和看法周围的事物,王教员在教学中特别布置了让先生举出生活中与10有关的例子,启示先生找到了身体中的〝10〞,假设教员在这个环节把先生的目光再拓展到生活当中,10张桌子,10把椅子……这个活动的设计将会给每先生一个丰厚的活动平台,翻开先生思想的门锁,举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经过让先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10的认识》评课稿(精选7篇)
《10的认识》评课稿(精选7篇)《10的认识》评课稿篇1最近教研组正在进行全员参与的公开课展示活动,今天有幸聆听了陈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对长方体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始,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秉着学习借鉴的精神,走进了陈老师的课堂,听后也有一丝感慨和不成熟的想法。
一、注重感知体验,自主建构新知陈老师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在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让学生在头脑中检索生活的长方体形状,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由“关于长方体你都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一问,有效的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并以此展开教学。
为了让学生建构起长方体的特征,陈老师在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面、棱、顶点的概念之后,又通过让学生动手去摸这些部位,亲身去感受。
接着是从数量上来认识,数数看有几个面?有几条棱?有几个顶点?进而更深入地认识面、和棱还有哪些特征。
这样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数一数、想一想,使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在学生亲自感受的基础上建构起长方体的印象更加深刻,不但记得牢,而且用得上,不易忘。
二、尊重个性差异、注重学法指导《新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陈老师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
由于长方体的面和棱都比较多,特别是棱,学生在数的时候,很容易漏掉或重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老师提出了“谁能有顺序地指出长方体有哪些面和棱?”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谈论中有序的数出面和棱。
特别是在有顺序地数长方体的棱时,有意地指出按照棱的方向不同来数的方法,及时、有效的指导也为接下来得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埋下了伏笔。
三、学习借鉴,不留遗憾1、课堂节奏上有些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巩固练习的处理上有些赶。
《认识10》评课稿
《认识10》评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认识10》评课稿《认识10》评课稿(通用17篇)《认识10》评课稿篇1《认识10》是在学生学习1—9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认识10表示的意义,知道10的组成,10的基数和序数,会书写10、1、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10的认识评课稿
《10的认识》张老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数,贴出数字卡片,请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数字卡片进行排列,再以故事情境导入新课《10的认识》。
随后张老师出示算珠,引导学生数数,数到9以后,提问学生9的后面是几?初步认识了10后,张老师出示主题图,提问学生怎样数出图中鸽子的只数和人的个数?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顺序数数,提醒学生怎样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数数结束,张老师拿出了10的数字卡片,提问学生把10放到什么地方,重新给数字排队。
提问学生比10小的数有哪些?随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10,。
出示尺子上10、钟表上的10、钞票上的10、运动衣上的10等,让学生说说这些1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提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10”等。
认识了10,张老师开始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学习10的组成。
找一找分组的数学规律,强化对的分成的理解。
怎样记住10的组成?学生说出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随后,张老师出示了一首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说一说每一句儿歌是什么意思?等进一步促进学生对10的组成的认识。
熟记了“10的组成”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写“10”和玩“凑十”游戏。
课的最后,张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10的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
学生从对一位数的认识到两位数的认识,既是对原来0-9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因此,让学生充分认识“10”至关重要。
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流程看,张老师是对教材作了精心思考的,准备也是充分的。
1.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的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怎样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是一个很严肃的现实问题。
低年级学生发展是参差不齐的,家庭关注多一点、幼儿园学前化一点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扎实,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基本已经是会的了,家庭不是很关注的,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不是很好。
《10的认识》教学点评
《10的认识》教学点评点评1:听了这堂课,收获很大。
在教学中,老师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感受我们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在初步认识10以后,请小朋友说说身边有哪些事例能用10表示?问题一提出,小朋友就开始想,老师并慢慢引导学生去观察,从学校说小朋友的家里,再到商场,大街上,说了很多很多,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
2、让学生提问,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提问,质疑。
教师用课件出示一把直尺,让学生看到这一排数,提出:你能不能当回小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考考大家?结果同学们说开了,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5和7中间的这个数是几?等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问题,这样放手让学生提问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3、以“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润滑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愉悦轻松的氛围是创造最佳效果的前提。
做游戏,低年级小朋友最开心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对口令”游戏活动,是检验学生对该节课的学习效果,以游戏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评2:听了这节课,我感觉她对能珍视学生的好奇与童趣。
活泼是孩子的天性,所以也应该是孩子用的教科书的主旋律。
但以往的教科书却多是板着面孔,与孩子的生活相距较远。
数学的严谨性是否一定要通过板着的面孔才能体现?答案是否定的。
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呈现形式丰富而开放,注重和学生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孩子们感到非常亲切。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一门课程使学生饱受挫折的打击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
《10的认识》评课稿样本
《10的认识》评课稿样本《10的认识》评课稿样本篇一:10的认识评课稿《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6~9之后,在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应用数字的基础上,学习有关10的知识。
殷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
借此来谈谈我的学习心得:1、创设情境,以趣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
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殷老师注意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配以学生喜欢的小故事,在引导学生观察参与的同时,适时激疑为什么1和0站在一起比9大呢?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培养数感,突破难点。
教学中,殷老师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学具中的小棒;计数器上的珠子,点子图、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
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如在计数器上拨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摆出10根小棒等环节都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3、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学中特地安排了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10有关的例子,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门锁,举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钟面上有10等。
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整节课下来顺畅自然,环环相扣,殷老师淡定从容,特别是每一个教学环节目的明确,教学脉络清晰,教学井然有序,这是非常可贵的。
听完这节课,除了学习殷老师的优点之外,本人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1、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的有效引导在学习10的分法中,教学只提供一组分成9和1的分法,就放手让学生分。
数学教学说课设计 《10的认识》说课稿数学说课评课
数学教学说课设计〔10的认识〕说课稿--数学说课评课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册64--65页。
一、教材分析1、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是在学习1--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代同学数数并笼统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认识10的组成和写出数。
这局部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这主要是考虑到同学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没有像前面那样具体介绍。
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而将写10安排在认识数的最,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利于同学集中练习10的书写。
2、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维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同学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认识数字10 难点:区别10基数、序数的含义。
关键:通过看图,说力,操作认识数字10。
二、教法学法作为刚进校不久的一年级同学,他的思维过程都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特点。
因此,依据直观性和笼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时,教师引入主题图,再通过同学观察图、说图、数点子图、笼统出数字10,并通过摆事实花朵加深同学对10的认识,最后通过教师演示计数器,让同学观察直尺图,点子图以和摆小棒让同学了解10教学中需打算的教具有主题图、计数器、花朵、点子图、直尺图、小棒等。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1-9的数,不只能够正确数出1-9,还能读、写这些数,了解它们的大小和组成。
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二、学习新知识1、学习数数和认数出示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同学认真观察画面。
公开课教研《10的认识》听课评课稿2021
公开课教研《10的认识》听课评课稿2021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李娟老师的《10的认识》,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李老师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
虽然没有精心刻画,但是上的多姿多彩。
这节课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课堂上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活动情景。
10的认识这节课看起来简单,但整堂课听下来大家不难发现课的容量还是很大的,首先我们来看这节课的整体结构:其次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一、追溯本源,开启教学“师:同学们,在远古时代人们以打猎为生,你看猎人打到了一些兔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这样的引入,对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非常有意义----让一年级的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数数的水平,而是进一步思考“我”的祖先是怎样学习的,为后续更深入地学习“10”埋下伏笔。
二、借助学具,复习旧知“师:现在你能用小棒摆出兔子的只数吗?边摆边数。
”运用小棒摆出“8”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也是为后面10的产生进行了铺垫。
在 8 的基础上多 1 是 9,在 9 的基础上多1是10,虽然是个很简单的环节,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体会到比9多1的数是10。
同时,因为出现了10根小棒,也产生了“捆”的必要。
李老师的自身素质较好,不愧是特招的优秀毕业生。
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板书、演示、课堂组织能力、评价等。
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良好素质在于他的语言、课堂组织能力、评价等这几个方面。
整节课教师的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评价做得也到位。
值得注意的一些地方:一、游戏练习形式虽好,但是要注意练习的秩序,教师只有把握住课堂的秩序,才能使游戏练习为课堂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出练习的巩固作用。
如教师拍几次鼓,学生就应对拍几次才能和老师的凑成10,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同学应对,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的认识》评课稿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人对数学与运算的一般性理解。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既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否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宋绿藻老师执教的《10的认识》一课,从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出发,整体落实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与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让他们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
一、把握起点,创设情境
《10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9这9个数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认识1—9的过程中,学会了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领两个数的大小、序数、写数和数的组成。
这节课,既要建立数10的概念,又要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数、进行加法运算奠定基础。
宋老师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利用故事9老是欺负0,让同学想办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操作,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观察和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
宋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设计了目的性较强的摆小棒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分出10的组成,还让同桌合作记录下来。
随着学生认识的推进,又有了“在列举数10的组成时,怎样做到不重复和遗漏”的问题产生,培养学生有序的思想,帮助学生记忆。
三、合作交流,发展数感
小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和同伴一起合作活动。
“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是《课程标准》关于数感描述的内涵之一。
在学生认识了数10以后,宋老师设计了用数传递信息的环节:如“在生活中数10可以表示哪些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宋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从同伴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了解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丰富学生对数10的认识。
四、多种评价,注重细节
10的认识这节课,难点应该是熟练掌握10的组成,所以宋老师涂色、游戏、对口令,让孩子基本熟练掌握。
课堂上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自评和互评。
如在教学10的书写记录10的组成时,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都通过练习闯关后,给自己掌声鼓励等。
她让学生在评价自己中学会反思,学会改进,在评价他人中学会欣赏,学会批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
鼓励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也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
听完课后也觉得有个别不足之处。
如:虽然本课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较多,但发现有时讨论的并不充分,过早停止讨论,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