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法PPT课件
V=qvc0/ρNS
式中:qv——与曝气时间相当的平均进水流量,m3/d; c0——曝气池进水的平均BOD5值,mg/L;
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mg/L;
NS——污泥负荷率,(kg BOD5/kgMLSS· d)
方法二:曝气区容积负荷率法(简称容积负荷)
容积负荷是指单位容积曝气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BOD5量,即 Nv= qvc0/V=ρNS
b.二沉池的沉降利用成层沉降原理,而初沉池利用的是自由沉降原理.
c.两者在构造上要注意以下N个方面:a:二沉池的进小部分要考虑布小均 匀的情况和出小情况:进水要有利于絮凝条件而出水要防止污泥
d.污泥斗的容积与设计
沉淀池由五个疗分组成: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污泥区,缓冲区 二沉池中普通存在四个区,清水区,絮凝区,成层沉降区,压缩区.
加设斜板的方法不妥当:
因为: 1.首先从提高二沉池的澄清能力来看 , 斜板池可以提 高沉淀效能的原理主要适用于自由沉淀,在二沉池中属于 成层成沉.当然,在二沉池中设斜板后 ,实际上可以布水的 有效性,而不属于冲池理的原理
2.提高二沉池的澄清能力,这是由于斜板对提高浓缩能 力毫无效果.
THANKS!
剩余污泥的计算:
根据yobs 定义以及物料平衡式有:
Yobs= y/1+KdθC
Yobs 是扣除了内源代谢后的净合成系数,称为表观合成 系数。
剩余污泥量PX为:
PX=yobs· qv· (C0-CS)
注意: PX是以挥发悬浮固体表示的剩余活性污泥量。
污泥上浮的原因:
1.因污泥被破碎,沉速减小而不能下沉,随水飘浮而流失:一些是由于污泥颗料夹带气体油 滴,密度减小而上浮.
KLa 的影响因素:
最新4.4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资料PPT课件
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推 动力也随着提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好, 污泥的沉淀性也好。纯氧曝气并没有改变活性污泥或微生 物的性质,但使微生物充分发挥了作用。
延时曝气
缺点:池体容积大,基建费用和 运行费用较高;
一般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系统
部分污水厂只需要部分处理,因此产生了高负荷曝 气法。--系统与曝气池构造与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相同
特点:活性污泥处于生长旺盛期,有机物容积负荷 或污泥负荷高,曝气时间比较短,约为1.5~3.0h,一 般BOD5去除率不超过70%-75%,为了维护系统的稳 定运行,必须保证充分的搅拌和曝气,有别于传统的 活性污泥法,故常称改良曝气。
四、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 主要特点: 将吸附、降解两个阶段分别控制在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
进 水 回流污 泥
进 水
吸附池
二沉池
出
水
再生池
剩余污
泥
分建式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再生段
吸附段
二沉池
出
水
回流污 合建式吸泥附—再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剩余污 泥
混合液曝气完 成吸附
空气
本工艺开创于70年代 ➢一般平面呈圆形,直径约 16m,深度为50100m。 ➢井中间设隔墙将井一分为二或 在井中心设内井筒,将井分为 内、外两部分。 ➢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 促使液流循环。
出水
空气 提升
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 主要特点: a.氧转移率高,约为常规法的10倍以上; b.动力效率高,占地少,易于维护运行; c.氧利用率高,有机物降解速度快,效果显著。 d.一般可以不建初次沉淀池 e.但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污 染。
延时曝气
缺点:池体容积大,基建费用和 运行费用较高;
一般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系统
部分污水厂只需要部分处理,因此产生了高负荷曝 气法。--系统与曝气池构造与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相同
特点:活性污泥处于生长旺盛期,有机物容积负荷 或污泥负荷高,曝气时间比较短,约为1.5~3.0h,一 般BOD5去除率不超过70%-75%,为了维护系统的稳 定运行,必须保证充分的搅拌和曝气,有别于传统的 活性污泥法,故常称改良曝气。
四、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 主要特点: 将吸附、降解两个阶段分别控制在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
进 水 回流污 泥
进 水
吸附池
二沉池
出
水
再生池
剩余污
泥
分建式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再生段
吸附段
二沉池
出
水
回流污 合建式吸泥附—再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剩余污 泥
混合液曝气完 成吸附
空气
本工艺开创于70年代 ➢一般平面呈圆形,直径约 16m,深度为50100m。 ➢井中间设隔墙将井一分为二或 在井中心设内井筒,将井分为 内、外两部分。 ➢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 促使液流循环。
出水
空气 提升
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 主要特点: a.氧转移率高,约为常规法的10倍以上; b.动力效率高,占地少,易于维护运行; c.氧利用率高,有机物降解速度快,效果显著。 d.一般可以不建初次沉淀池 e.但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污 染。
活性污泥法PPT参考课件
3、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A.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 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特征: 1)绝大多数是好氧和兼性异养型的原核细菌; 2)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具有很高的增殖速率,其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污泥龄c(d)
MLSS (mg/l) MLVSS (mg/l)
回流比 (%) 曝气时间HRT (h) BOD5去除率 (%)
1)普通活性污泥法;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4)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4
1. 普通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水流为推流式,池内均匀曝气。活性污泥经历了吸附与 代谢两个完整阶段。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泥负荷约为0.2-0.4kg BOD / kg MLVSS ∙d,混合液 悬浮固体浓度 1500-3000 mg/L, 活性污泥回流比为10 % -30%,去除每公斤 BOD需空气44m3-62m3。
对于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一般为0.75~0.85
15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定义: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 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功能: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 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功能: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 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 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
正常范围: 50150 ml/g(处理城市污水时)
A.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 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特征: 1)绝大多数是好氧和兼性异养型的原核细菌; 2)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具有很高的增殖速率,其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污泥龄c(d)
MLSS (mg/l) MLVSS (mg/l)
回流比 (%) 曝气时间HRT (h) BOD5去除率 (%)
1)普通活性污泥法; 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4)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4
1. 普通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水流为推流式,池内均匀曝气。活性污泥经历了吸附与 代谢两个完整阶段。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泥负荷约为0.2-0.4kg BOD / kg MLVSS ∙d,混合液 悬浮固体浓度 1500-3000 mg/L, 活性污泥回流比为10 % -30%,去除每公斤 BOD需空气44m3-62m3。
对于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一般为0.75~0.85
15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定义: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 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功能: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 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功能: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 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 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
正常范围: 50150 ml/g(处理城市污水时)
3活性污泥法 ppt课件
草履虫(纤毛纲)
2020/12/27
吸管虫(吸管纲) 11
浮游甲壳生物
2020/12/27
常
见
微
型
后
轮虫
生 动
物
12
新月藻
2020/12/27
水绵
各 种 藻 类
盘星藻属
13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细菌的生长规律可用其生长曲线表示,它表示了微 生物在不同的培养环境 下的生长情况及微生物的整 个生长过程。 细菌的繁殖是靠分裂的方法,即每个菌体成熟后即 分裂成两个幼体细胞。将少量的细菌接种到培养基 上培养,间隔地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目,并以细菌 数目的对数对时间做图,即可得到细菌生长曲线。
19
生长曲线对废水处理的指导作用
由生长曲线可见,在对数增长期内,细菌对废 水处理速率最快,若将细菌生长稳定在这一时期, 则装置效率高,可缩短处理 时间及减小装置容积。 但这时要供给细菌较多的养料,要求进水中有机 物含量高,势必造成出水中有机物也相应增多, 出水水质变差,排出的污泥量增大。而静止期细 菌数量较高,但对营养物要求低,运行稳定,水 中有机物消耗得较彻底,去除率高,产生的污泥 量也少,但处理时间长,设备容积大。所以应根 据不同的处理废水方式和水质要求来人为地将细 菌生长控制在某一个时期,以达到所要求的处理 效果。
2020/12/27
18
衰退期
衰退期也称内源呼吸期或死亡期。这时培养 基中营养物很少或已耗尽,大量积累的代谢 产物对细菌毒害更甚,造成细菌的大量死亡。 存活的细菌也只能靠消耗体内的原生质来维 持生命,只有少数细菌能继续分裂,多数出 现自溶现象并死亡或变成休眠状态,活菌数 呈对数直线关系下降。
2020/12/27
后生动物
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与概念演示课件.ppt
18年
20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异养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无机代谢产物,随水排出
少量能量
代谢产物
+ 能量
O2
(CO2、H2O、NH3、SO42-…)
污水中的可 降解有机物
+ 异养微生物
摄取
(1/3) 分解代谢
(2/3) 合成代谢
新细胞物质
(C5H7NO2)
~80%
内源呼吸
~20%
内源呼吸产物 + 能量
(CO2、H2O、NH3、SO42-…)
XV X rQw
污泥龄是活性污泥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的重要参数,反映了活 性污泥吸附有机物后进行稳定氧化的时间长短。污泥龄不能太 长1,8年否则污泥会老化,影响处理效果;污泥龄不能短于活性污29 泥中微生物的世代时间,否则在曝气池中不能大量增殖。
三、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参数
BOD ——容积负荷与BOD——污泥负荷 1、曝气池的BOD ——容积负荷:
肉足虫
鞭毛虫
纤毛虫
钟虫
小口钟虫
肾形虫
18年
纤毛虫
0.1mm
原生动物中以纤 草履虫 毛虫居多数,固
着型纤毛虫可作
为指示生物,固
盖纤虫 着型纤毛虫如钟
虫、等枝虫、盖
变形虫
纤虫、独缩虫、 聚缩虫等出现且
数量较多时,说
明培养成熟且活
性良好。 17
C、后生动物
线虫
轮虫
18年
18
原(后)生动物作为“指示性生物”
正18年常范围: 50150 ml/g(城市污水)
25
(4)污泥体积指数(SVI)
V\ X
空气
废水
初次 沉淀池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资料课件
污泥处置与利用
探索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如 脱水、焚烧或土地利用,实现
资源化利用。
PART 05
活性污泥的处置与利用
活性污泥的处置方法
脱水处理
焚烧处理
通过自然脱水或机械脱水的方式,将活性 污泥中的水分去除,形成含水率较低的泥 饼,便于运输和处置。
将脱水后的活性污泥进行高温焚烧,彻底 消灭其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同时实现 减量化和无害化。
连续培养驯化法
在连续运行的曝气池中培养驯化 活性污泥,通过逐步增加污水流 量和曝气量,使微生物逐渐适应 高浓度有机物。
接种培养驯化法
利用已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接种 培养,缩短培养驯化周期,提高 处理效果。
PART 04
活性污泥的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的日常管理
01
02
03
日常监测
定期监测活性污泥的生物 相、污泥沉降比、污泥指 数等指标,以评估其健康 状况。
填埋处理
土地利用
将脱水后的活性污泥进行适当的稳定化处 理后,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填埋,需确保 填埋场地的防渗措施和地下水保护措施。
经过适当的处理和稳定化后,活性污泥可 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土地改良和 修复,实现资源化利用。
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肥料利用
活性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有机 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园艺、花卉和农作物种植。
泥。
接种培养
将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接种 到曝气池中,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曝 气,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培养过程中的监测
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活性污 泥的生物相、化学需氧量(COD) 、溶解氧(DO)等指标,确保微生 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活性污泥的驯化
探索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如 脱水、焚烧或土地利用,实现
资源化利用。
PART 05
活性污泥的处置与利用
活性污泥的处置方法
脱水处理
焚烧处理
通过自然脱水或机械脱水的方式,将活性 污泥中的水分去除,形成含水率较低的泥 饼,便于运输和处置。
将脱水后的活性污泥进行高温焚烧,彻底 消灭其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同时实现 减量化和无害化。
连续培养驯化法
在连续运行的曝气池中培养驯化 活性污泥,通过逐步增加污水流 量和曝气量,使微生物逐渐适应 高浓度有机物。
接种培养驯化法
利用已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接种 培养,缩短培养驯化周期,提高 处理效果。
PART 04
活性污泥的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的日常管理
01
02
03
日常监测
定期监测活性污泥的生物 相、污泥沉降比、污泥指 数等指标,以评估其健康 状况。
填埋处理
土地利用
将脱水后的活性污泥进行适当的稳定化处 理后,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填埋,需确保 填埋场地的防渗措施和地下水保护措施。
经过适当的处理和稳定化后,活性污泥可 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土地改良和 修复,实现资源化利用。
活性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肥料利用
活性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有机 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园艺、花卉和农作物种植。
泥。
接种培养
将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接种 到曝气池中,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曝 气,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培养过程中的监测
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活性污 泥的生物相、化学需氧量(COD) 、溶解氧(DO)等指标,确保微生 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活性污泥的驯化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资料课件
05
活性污泥运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 案
活性污泥膨胀
原因
进水营养物质不足、污泥负荷过高、过度曝气等。
解决方案
调整进水营养物质比例、减少曝气时间、增加排泥量。
活性污泥上浮
原因
池内存在死角、曝气不均匀、出水堰出水太快等。
解决方案
改善池内水流状况、调整曝气量、降低出水堰出水速度。
出水水质超标
原因
进水中污染物含量过高、活性污泥老化、曝气不足等。
活性污泥法应用
阐述活性污泥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情况。
实际运行案例
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运行案例,包括 处理效果、运行参数、调试经验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活性污泥运行案例
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概述 对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站的分布、规模、处理工艺等进行简 要介绍。
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种类与作用
微生物种类:活性污泥法中主要包含细 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种类。
后生动物:消化部分固体物质,释放出 无机物。
原生动物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 机物。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参数与控制方法
运行参数 污泥浓度:保持曝气池中适宜的污泥浓度,一般为2000-5000mg/L。
污泥量来控制。
监测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 和生物需氧量(BOD),控制进 水的有机物浓度和曝气池的停
留时间。
04
活性污泥处理效率与影响因素
活性污泥处理效率的计算方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效率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公式:处理效率 = (进水浓度 出水浓度)/ 进水浓度 × 100%
处理效率是衡量活性污泥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处理效率越高,净 化效果越好。
活性污泥法-9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ppt课件
主要内容
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投产与活性污泥的培 养驯化
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投产与活性 污泥的培养驯化
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2. 试运行
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系统在工程完工之后和投产之前 ❖ 概念 培养:产生足够量活性污泥的过程
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 缩短泥龄 控制DO
曝气过度
控制转速
流入脂肪和油脂
预处理除去
5、泡沫
❖ 原因:污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涤剂或其他起 泡物质。
❖ 措施:消泡 分段进水提高混合液浓度
喷水或投加除沫剂(煤油、机油等) 风机机械消泡
磷、氮、水温、pH等。
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1、污泥膨胀 现象(p197) 分类 ❖ 丝状菌膨胀:丝状菌大量繁殖 ❖ 非丝状菌膨胀:结合水异常增多 措施(p197)
2、污泥解体
❖ 现象:处理水质混浊,活性污泥絮凝体微细 化,处理效果变坏。
❖ 原因:运行不当; 有毒物质的混入。
❖ 措施:通过显微镜观察,查明原因
(4)同步培驯法
❖ 培养驯化同时进行,在第一次或头几次投料后即可 逐步加入工业废水,排水排泥同步进行。
❖ 多用于城市污水
(5)接种培驯法
❖ 从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引入剩余污泥; ❖ 从性质相同的废水处理站引入活性污泥
(6)培养驯化常出现的问题
❖ 污泥不增长
曝气池营养不足,进水负荷过小; 供氧量过大,负荷低,污泥自身氧化; 营养失调
3、污泥腐化
❖ 原因:沉积在死角的长期滞留的污泥,因厌氧发酵
而产生气CH4、H2S等,使污泥大量上浮。 ❖ 措施:
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投产与活性污泥的培 养驯化
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投产与活性 污泥的培养驯化
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2. 试运行
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系统在工程完工之后和投产之前 ❖ 概念 培养:产生足够量活性污泥的过程
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 缩短泥龄 控制DO
曝气过度
控制转速
流入脂肪和油脂
预处理除去
5、泡沫
❖ 原因:污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涤剂或其他起 泡物质。
❖ 措施:消泡 分段进水提高混合液浓度
喷水或投加除沫剂(煤油、机油等) 风机机械消泡
磷、氮、水温、pH等。
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1、污泥膨胀 现象(p197) 分类 ❖ 丝状菌膨胀:丝状菌大量繁殖 ❖ 非丝状菌膨胀:结合水异常增多 措施(p197)
2、污泥解体
❖ 现象:处理水质混浊,活性污泥絮凝体微细 化,处理效果变坏。
❖ 原因:运行不当; 有毒物质的混入。
❖ 措施:通过显微镜观察,查明原因
(4)同步培驯法
❖ 培养驯化同时进行,在第一次或头几次投料后即可 逐步加入工业废水,排水排泥同步进行。
❖ 多用于城市污水
(5)接种培驯法
❖ 从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引入剩余污泥; ❖ 从性质相同的废水处理站引入活性污泥
(6)培养驯化常出现的问题
❖ 污泥不增长
曝气池营养不足,进水负荷过小; 供氧量过大,负荷低,污泥自身氧化; 营养失调
3、污泥腐化
❖ 原因:沉积在死角的长期滞留的污泥,因厌氧发酵
而产生气CH4、H2S等,使污泥大量上浮。 ❖ 措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1) 耐冲击负荷,特别适应于工业废水处理 2) 池内水质均匀一致,F/M在各点几乎完全相同,F/M
决定微生物的生长阶段,故可将整个池子的工况控 制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3) 池内需氧均匀,动力消耗小于推流式 4) 出水水质比推流式差,活性污泥易产生膨胀
.
17
(1)加速曝气法
.
2
氧化沟
.
3
按供氧方式分类
鼓 风 曝 气
.
4
池底扩散装置的布置
空气扩散装置. (曝气器)
5
1
H K
h3
4
2
3 D
a
n
图17-30 平板形叶轮曝气器构造示意图
1--驱动装置;2--进气孔;3--叶片;4--停转时水位线
.
6
转刷曝气
❖ 原理 转动时,板条或钢丝 将水滴抛向空中,使 液面剧烈波动,促进 氧的转移,同时推动 混合液在池内流动。
沉池的泥水分离。
.
14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原理:初期吸附作用 基本流程
.
15
生物吸附再生法特点
1) 吸附与再生分别进行,整个池容小于普通活 性污泥法。 2) 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3) 处理效果低于普通活性污泥法 4) 不宜处理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污水,适用于 悬浮态、胶态含量高的废水
§7-5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一、活性污泥法的分类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
1
一、活性污泥法的分类
推流式
❖ 按混合方式分类 完全混合式
循环混合式
❖ 按供氧方式分类
鼓风曝气 机械曝气
❖ 按运行方式分类
1.普通曝气法
2.渐减曝气法
3.阶段曝气法
4.吸附再生法(生物吸附法)
5.完全混合法等污泥法系统
❖ 气泡只有在形成与破碎的一瞬间有着最高 的氧转移率,而与其在液体中的移动高度 无关
❖ 空气扩散装置在曝气池的一侧,距水面约 0.6~0.9m。
❖ 可使用低压鼓风机,节省电耗
.
22
8 纯氧曝气法
.
23
纯氧曝气的特点
➢ 氧利用率高; ➢ 曝气时间短,曝气池体积小; ➢ SVI<100,一般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 剩余污泥量小 ➢ 要求曝气池密闭,设备复杂,维护不便。
.
7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1 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 2 渐减曝气法 3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5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加速曝气法、延时曝气法) 6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7 深水、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8 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殷卡曝气法) 9 氧化沟 10 SBR活性污泥法
.
11
2.渐减式曝气法
沿池长方向,减 少曝气量。 ❖ 优点 提高氧的利用率。
.
12
3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进水
.
13
阶段曝气法特点
➢ 分段多点进水,负荷分布均匀,均化了需 氧量,避免了前段供氧不足,后段供氧过 剩的缺点,即氧的利用率高。
➢ 提高了耐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 ➢ 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渐降低,有利于二
.
19
6.深水、深井曝气法
分类: 深水中层曝气池 深水底层曝气池 优点: DO浓度高,负荷高,曝气时间短,剩余 污泥量少,占地面积小。
.
20
深井曝气池活性污泥法
1. H=50~100m,φ=1~6m 2. 特点: 1) 氧的利用效率EA高,动力效率EP高;占地
少。 2) 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可不设初沉池 3) 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
24
.
8
1、传统(普通)活性污泥法
(1)流程
进水Q
曝气池
回流污泥
二沉池
出水Q
剩余污泥
.
9
(2)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 活性污泥处在生长曲线的一段,有机物的吸 附与代谢在一个曝气池中连续进行。
❖ 优点:处理效果好(ηBOD5≥90%)
BOD5
t
.
10
❖ 缺点:
➢ 氧的利用率低 ➢ 耐负荷冲击能力差(负荷分配不均) ➢ 池容积利用率低
➢ 控制有机负荷高,m处在对数增长期的一点。 ➢ 微生物活性强,短时间内可去除大量有机物。 ➢ 抗负荷冲击能力比较强。 ➢ BOD5 去除率比较低(85~90%),比普通法差。 ➢ 微生物活性强,絮凝性、沉降性均较差,易出现污
泥膨胀。 ➢ 剩余污泥量大。
.
18
(2)延时曝气法
➢ 出水水质好,对原污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无需设初沉池。 ➢ 剩余污泥量少且稳定。 ➢ 池容大,曝气时间长,基建费和运行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