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基础》学习指南

合集下载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一、宝石的分类及命名①宝石的定义:1.广义:一切可以揣摩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包含人工和天然材料。

2.狭义:自然界中美丽,耐久,稀少但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岩石及部分有机材料。

②宝石特性:⑴美丽⑵耐久,硬度大,坚韧不脆,化学性稳定⑶稀少⑷无害。

摩斯硬度:矿物的硬度就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促进作用(例如刻划、装入、研磨等)入侵的能力。

材料的硬度依赖于原子间的键合力的性质和强度,相同的硬度测量方法存有:摩氏硬度、装入硬度和研磨硬度。

德国矿物学家摩氏在1822年为了评价矿物的硬度明确提出一种采用的分类表中,实际上就是一种刻划硬度,矿物硬度分成10级,从1-10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也具有对称型和方向性,这种硬度大小随方向而变化,例如蓝晶石,沿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是5,而垂直延长方向的硬度为7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矿物单晶(可含双晶)1)高档宝石:h>7。

比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2)中低档宝石:碧玺,石榴石,尖晶石,水晶等;3)稀少宝石:也叫收藏宝石,塔菲石,蓝锥矿,矽线石等。

?天然玉石:矿物集合体和非晶质材料。

1)高档玉石:h:6.5-7翡翠,软玉;2)中低档玉石:h:4-6玛瑙,岫玉,青金岩,天然玻璃等;3)雕刻石:h:2-4图章石,砚石,装饰石等。

天然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煤精,骨料,象牙,龟甲。

人工宝石:合成宝石:有天然对应物,如合成红宝石,合成钻石制备宝石必须具有三个条件:a.它应当是人工参与生产的无机产物。

因为有机材料在外观上可能被模仿,但其生长过程是不能复制的。

b.它必须有对应的天然宝石。

c.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相对应当的天然宝石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但制备尖晶石却存有微小的差异。

人造宝石:无天然对应物,如yag(钇铝石榴石);拼合宝石:两块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苏达祖母绿;再造宝石:碎块在高温高压下粘结而成,如再造琥珀。

《宝石学》教学大纲

《宝石学》教学大纲

《宝石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4622 学时:30 学分:1.5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宝石学》是资源勘查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宝石学的基本内容和常见的研究方法,掌握常见宝石的特性和基本的加工方法。

学习本课程能为今后宝石学的研究和宝石资源的开发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的特点1. 本课程重点为各类常见宝石的性质及其成因,它们是宝石鉴定、改善及宝石加工的基础;2.宝石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注重学生对宝石鉴定和加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3.实验课程是该课程的最重要学习环节。

四、教学总体要求1.掌握各类常见宝石的性质。

2.掌握宝石鉴定的方法。

3. 了解宝石款式设计的原理及宝石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

五、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总学时30 学分1.5其中:理论教学14学时,实验16学时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1)《宝玉石学教程》,郭守国,科学出版社,1998.8;(2)《宝石鉴定与加工》,马燕明、彭花明,自编教材;(3)《宝石鉴定实验指导书》,夏菲、彭花明,自编教材;(4)《宝石加工实验指导书》,彭花明、夏菲等,自编教材;(5)《GEMOLOGY》,Comelius S. Hurlbut, Jr. , Robert C.kammerling;(6)李兆聪,《宝石鉴定法》,地质出版社,1991;(7)王慧峰,将广福,《宝石加工学》,地质出版社,1992。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篇宝石鉴定(包括宝石改善部分)第一章宝石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1绪论1.1.1宝石的概念1.1.2天然宝石的必备条件1.1.3天然宝石的经济评价依据1.1.4当前国际宝玉石研究的重点1.1.5当前国际宝石市场发展趋势1.2宝石的物理化学性质1.2.1晶体和晶系1.2.2宝石的光学性质1.2.3宝石的力学性质1.2.4宝石的发光性1.2.5宝石的电学性质1.2.6宝石的热学性质教学要求:(1)了解宝石的基本概念、宝石的特点、宝石的价值;(2)掌握宝石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

02宝石学基础(光学物理学性质)

02宝石学基础(光学物理学性质)

7 多色性
宝石晶体在透射光条件下,从不同方向观察呈现出不 同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多色性。对于有色宝石来讲, 一轴晶一般呈现二色性,二轴晶呈现三色性。
蓝宝石具二色性:垂直光轴方向呈现蓝色、平行光轴 方向呈现绿色。蓝色黝帘石呈现三色性:蓝色、紫色、 黄绿色。
8 光泽
光泽(luster)是宝玉石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程度, 是由其反射光的强度所决定的,与宝玉石本身的折射率 和吸收系数有关,折射率愈高、吸收系数愈大,则其光 泽愈强。光泽亦是宝玉石的鉴别特征之一。
(3)二轴晶:在非均质晶体中,有两个方向不发生双折射 的晶体,称为二轴晶。二轴晶包括斜方晶系、单斜晶系 三斜晶系。这三个晶系的晶体,光在三个方向传播速度 均不相同,故属二轴晶的晶体有三个折光率:Ng、Nm、 Np。当Np靠近Ng为二轴晶正光性,当Np靠近Nm时为二轴 晶负光性。
5 颜色
宝石的颜色是宝石经济评价的主要 依据。颜色是矿物的重要光学性质之一。 不少矿物有它的特殊颜色,因此它可以 作为矿物的一种鉴定特征。例如孔雀石 的特殊绿色、蓝铜矿的特殊蓝色都是鉴 别这些矿物的重要特征。
(2) 当 自 然 光 进 入 非 均 质 宝 石 后 , 原来是在任意方向振动的自然光便 分解成相互垂直的两条偏振光,传 播速度除特殊情况外(光轴方向)也 不相等,呈现了两条折光率不同的 光波,此种现象称为双折射。最大 折光率值和最小折光率值间的差值, 称为双折射率。双折射及双折射率 是识别宝石的主要特征之一。
(2) 非晶质:有些貌似固态的物质,有一定的化学组成, 但质点只按短程有序排列,不具格子状构造,称为非晶 质,如玛瑙、火山玻璃、琥珀和人造玻璃等。
2.晶系
按照晶体中质点的对称程度将晶体划分为三个晶族 七个晶系。

宝石学基础教学大纲

宝石学基础教学大纲

《宝石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宝石学基础》是珠宝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珠宝玉石基础知识及常见珠宝玉石基本特征,掌握常用珠宝仪器的操作方法,初步具备未知宝石的能力,并能在珠宝首饰鉴定、首饰营销、珠宝首饰设计、珠宝加工中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宝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各类珠宝玉石基本知识,能正确运用珠宝鉴定仪器鉴定宝石种,为其它几门珠宝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职业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目测珠宝鉴定能力和仪器使用鉴定能力,能到企业熟练使用珠宝鉴定仪器等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一章.宝石的基本概念1宝.石的概念2宝.石的分类3宝.石的命名4宝.石的属性5宝.石的价值6宝.石的性质要求:宝石的基本概念、分类、属性及价值。

要求学生掌握:宝石的概念、宝石的分类、宝石的命名;了解:跟宝石相关的一些知识,如:地质学基础、结晶学基础、地球化学基础、宝石的物理性质、常用鉴定方法等。

第二章.钻石1.概述2.钻石的基本性质3.钻石真假鉴别要求学生掌握:钻石的一些基本性质、钻石的现状、钻石的真假鉴别;了解:钻石的基本性质、钻石的评价等。

第三章.红宝石和蓝宝石1.概述2.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别要求学生掌握: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一些基本性质、红宝石和蓝宝石的现状;了解: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别。

第四章.绿柱石类宝石1概.述2主.要宝石品种3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鉴别要求学生掌握:绿柱石类宝石的一些基本性质、几种主要宝石品种、绿柱石类宝石的现状;了解:绿柱石类宝石的鉴别与评价。

第五章.翡翠1概.述。

2翡.翠的鉴别要求学生掌握:翡翠的一些基本性质、翡翠的鉴别与大体评价;了解:与相似翡翠的鉴别。

第六章.玉石1软.玉2岫.玉3独.山玉要求学生掌握:软玉、岫玉、独山玉之间的区别,软玉、岫玉、独山玉的一些基本性质;了解:软玉、岫玉、独山玉的品种和评价。

宝石学基础课程-第八章反射和反射效应

宝石学基础课程-第八章反射和反射效应

2.从极小和规则排列的球状结构或包裹体衍射形成。 在贵欧泊中,二氧化硅球体之间的空间提供了细小的孔隙并产生 明亮的晕彩色。这种效应被称为欧泊变彩。二氧化硅球体直径只有 200nm到300nm(纳米)。它们之间的孔隙在尺寸上与光的波长为同 一数量级。一些白光光线当穿过三维结构时将发生干涉。不同欧泊样 品中球粒的大小不同所产生的颜色范围也不同。(欧泊是非晶质,二 氧化硅小球粒有序排列,球粒大小在190nm~300nm,斑块间球粒大 小不同,光在球粒间产生干涉和衍射时产生晕彩,没有变彩的叫火欧 泊)
第五节 以光反射度为基础的测试仪器
一.反射度(Reflectance)是反射自表面的光的强度与到达表面的 光(入射光)的强度的可以度量的比例。 反射光的强度 反射度 = ———————— 入射光的强度 反射率是入射光线垂直于材料表面,即入射角= 0°时,从材料表 面能获得的最大反射度值。宝石的反射度和其折射率之间有密切关系 。当周围介质为空气时,对于透明材料: R = (n-1)2 / (n+1)2 式中R为反射率,n为折射率。可见材料的折射率越高,其反射 率也越高。通过测量材料的反射率和校准的RI标尺,可得出材料的RI 值。用反射率提供RI值的仪器叫反射仪。
二.光泽类型 (一)光泽等级:矿物学中,通常按光泽的强弱将光泽分为五级:金属 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亚金刚光泽、玻璃光泽。 (二)特殊光泽类型:由于矿物的表面不平,或带有细小孔隙,或因不 是单体而是集合体,则其表面所反射出来的光亮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 影响,从而造成一些特殊的光泽类型。 1.特殊的光泽类型:丝绢光泽、珍珠光泽、蜡状光泽油脂光泽、树 特殊的光泽类型:丝绢光泽、珍珠光泽、蜡状光泽油脂光泽、树 脂光泽、沥青光泽和土状光泽等。 2.特殊光泽类型并不代表某一光泽等级。同一种矿物有时可按光泽 等级描述,有时可按特殊类型描述。如石膏为玻璃光泽,但呈纤维状 集合体时可描述为丝绢光泽。所以必须明确,特殊光泽不是每一种矿 物必定具备,但每一种矿物必可归在某一种光泽等级之中。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第一章绪论§1 概述一、概论考古发现,人类于文明时期以前就会使用天然矿物作为一种朴素的装饰品,计时、计天或用作护身的佩戴物。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人们已经认识到,天然宝石矿物不仅是制作华丽精美首饰的珍贵佳品,而且很多高、中档宝石如红宝石、电气石和黄玉等,又都是现代尖端工业的特种矿物原料。

特别是近代,一些优质高档宝石生产大幅度下降,造成国际市场宝石价格成倍增涨,尤以高档名贵宝石,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等价值极为昂贵,如一克拉无缺陷祖母绿正常国际市场价格达二千英磅,而稍大的祖母绿每克拉价格则可高达到一万英磅。

因此宝石作为一种硬通货,它比黄金、白银体积小,价格高,便于保存和携带,成为一种特种财产。

同时,一些高档珍贵宝石,如世界名钻往往保存富贵之家手中,因此它也是一种富贵和权势的象征。

二、宝石学的发展史宝石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集地质学(结晶学、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经济、贸易、加工工艺学、首饰设计及制作等学科与一身。

宝石学的发展最初因合成红宝石问世引起商人们的恐慌,英国率先开始研究宝石学教育。

1.英国FGA率先开创宝石学教育合成红宝石1905年问世,1908年英国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1913年在全世界进行宝石学考试,考试通过者发英国宝石协会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FGA),成为英国宝石协会会员。

2.1931年美国GIA开始建立宝石学院在英国FGA的基础上开办的,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形成自已的特色,世界上钻石的4C评价是由该院创立的。

GIA的教学主要偏重宝石商贸。

3.1931年德国FGG建立宝石学院德国伊达-奥伯斯坦最初是一个小城市,这里也是一个小的宝石市场。

德国宝石学院就在这个小城市中建立。

发展至今,已成为德国的一个宝石城,创始人也是FGA证书的获得者,发展至今也有自已的特色。

4.中国的宝石学教育我国的宝石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八十年中期,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开始宝石学培训,1992年2月我国的第一所珠宝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宣告成立。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宝石学是一门关于宝石的研究科学,它涉及到宝石的起源、特性、分类和鉴定等方面。

作为人类历史中的一部分,宝石一直以来都是珍贵而令人着迷的贵重物品。

了解宝石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美丽的瑰宝。

首先,宝石是在地球深处形成的矿物质。

它们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变和压力作用才能形成最终的宝石结构。

宝石可以由一种或多种矿物质组成,而它们的颜色、透明度、硬度和光泽等特征则取决于它们的成分和结晶形态。

宝石的颜色是由其中的吸收和反射光线的方式决定的。

例如,蓝宝石的颜色是由铁和钛的存在导致的,而红宝石的颜色则是由铬的存在所引起的。

宝石的透明度也是一种重要特征,透明度高的宝石通常更受欢迎。

除了颜色和透明度,宝石的硬度和光泽也是鉴定宝石的重要指标。

硬度可以通过莫氏硬度尺来测量,而光泽则是宝石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

对于宝石学家来说,分类宝石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宝石可以按照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地理起源来进行分类。

例如,翡翠、绿松石和石榴石等都属于宝石类别。

通过研究宝石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最后,宝石学家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来鉴定宝石的真伪和价值。

这些工具包括显微镜、分光镜和密度计等。

通过观察宝石的内部结构、颜色和折射率等特征,宝石学家可以确定宝石的种类和质量。

总之,宝石学是一门研究宝石起源、特性和鉴定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的瑰宝。

了解宝石学的基础知识可以使我们对宝石的价值和美丽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购买和收集宝石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宝石学是一门丰富有趣的学科,它为我们揭示了地球上宝贵的自然之美。

继续发掘宝石学的世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宝石的特性和分类,还可以深入探索它们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宝石是地球深处的礼物,它们以其瑰丽和独特的属性吸引了人类的注意力。

通过学习宝石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宝石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宝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地壳深处的矿物质形成过程。

在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矿物质通过熔融和固化形成了宝石的最初结构。

宝石学基础课程标准

宝石学基础课程标准

宝石学基础课程标准(80课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珠宝首饰加工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了了解各种宝石的钻石的概述,基本性质、真假鉴别、质量评价、矿床成因及产地。

掌握宝石鉴别方法及工艺等。

培养良好的珠宝首饰加工、销售从业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宝石的钻石的概述,基本性质、真假鉴别、质量评价、矿床成因及产地。

2. 掌握宝石鉴别方法及工艺(二)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良好的金属首饰加工从业意识,对珠宝首饰加工销售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使学生初步了解首饰加工、销售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 激发学生对珠宝首饰加工、销售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珠宝首饰加工、销售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钻石教学内容1. 钻石的概述,基本性质。

2. 钻石真假鉴别。

3. 钻石质量评价。

4.钻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教学要求1. 了解钻石的概述,基本性质。

2. 掌握钻石真假鉴别。

3. 掌握钻石质量评价。

4.了解钻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二) 红宝石和蓝宝石教学内容1.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概述,基本性质。

2. 红宝石和蓝宝石真假鉴别。

3. 红宝石和蓝宝石量评价。

4.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教学要求1. 了解红宝石和蓝宝石的概述,基本性质。

2. 掌握红宝石和蓝宝石真假鉴别。

3. 掌握红宝石和蓝宝石质量评价。

4.了解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三) 祖母绿和其他绿柱石族宝石教学内容1. 祖母绿和其他绿柱石族宝石的概述,基本性质。

2. 祖母绿和其他绿柱石族宝石真假鉴别。

3. 祖母绿和其他绿柱石族宝石质量评价。

4.祖母绿和其他绿柱石族宝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教学要求1. 了解祖母绿和其他绿柱石族宝石的概述,基本性质。

2. 掌握祖母绿和其他绿柱石族宝石真假鉴别。

3. 掌握祖母绿和其他绿柱石族宝石质量评价。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第一章绪论§1 概述一、概论考古发现,人类于文明时期以前就会使用天然矿物作为一种朴素的装饰品,计时、计天或用作护身的佩戴物。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人们已经认识到,天然宝石矿物不仅是制作华丽精美首饰的珍贵佳品,而且很多高、中档宝石如红宝石、电气石和黄玉等,又都是现代尖端工业的特种矿物原料。

特别是近代,一些优质高档宝石生产大幅度下降,造成国际市场宝石价格成倍增涨,尤以高档名贵宝石,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等价值极为昂贵,如一克拉无缺陷祖母绿正常国际市场价格达二千英磅,而稍大的祖母绿每克拉价格则可高达到一万英磅。

因此宝石作为一种硬通货,它比黄金、白银体积小,价格高,便于保存和携带,成为一种特种财产。

同时,一些高档珍贵宝石,如世界名钻往往保存富贵之家手中,因此它也是一种富贵和权势的象征。

二、宝石学的发展史宝石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集地质学(结晶学、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经济、贸易、加工工艺学、首饰设计及制作等学科与一身。

宝石学的发展最初因合成红宝石问世引起商人们的恐慌,英国率先开始研究宝石学教育。

1.英国FGA率先开创宝石学教育合成红宝石1905年问世,1908年英国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1913年在全世界进行宝石学考试,考试通过者发英国宝石协会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FGA),成为英国宝石协会会员。

2.1931年美国GIA开始建立宝石学院在英国FGA的基础上开办的,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形成自已的特色,世界上钻石的4C评价是由该院创立的。

GIA的教学主要偏重宝石商贸。

3.1931年德国FGG建立宝石学院德国伊达-奥伯斯坦最初是一个小城市,这里也是一个小的宝石市场。

德国宝石学院就在这个小城市中建立。

发展至今,已成为德国的一个宝石城,创始人也是FGA证书的获得者,发展至今也有自已的特色。

4.中国的宝石学教育我国的宝石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八十年中期,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开始宝石学培训,1992年2月我国的第一所珠宝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宣告成立。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第二单元无机宝石按教学大纲要求,本教材要求掌握的常见无机宝石有钻石、刚玉、绿柱石、金绿宝石、锆石、尖晶石、橄榄石、电气石、托帕石(黄玉)、石榴石、石英、常见玉石有翡翠、软玉、蛇蚊石、绿松石、青金岩、欧泊。

重点掌握每个宝石种的基本性质、鉴定特征。

并能对宝玉石的质量进行评价。

本课程理论 12 课时,实践 6 课时。

钻石钻石的形成(1)钻石形成的条件金刚石由碳原子组成,当碳原子呈六方环状的层状排列时,形成的是低硬度的高温耐火材料石墨,当碳原子呈立方最紧密堆积,彼此以共价键相连时,就形成自然界最硬的矿物金刚石。

钻石来源于地幔深处,它是高温高压的矿物。

钻石分橄榄岩型和榴辉岩,从其中的包裹体分析出,橄榄岩型形成温度为9000C—13000C,压力为(45—60)×108Pa,相当于地球130—180Km的深度;榴辉岩型形成温度大约12500C,可能来自180Km以下的深度。

(2)钻石形成的年代从钻石包裹体年代推测,橄榄岩型钻石大约形成于33亿年前;而榴辉岩型钻石大约形成于10—15年。

(3)钻石产出的环境、类型1827年前首先在印度和巴西的砂、砾石中发现了钻石,而在1866年这种类型的钻石原岩才在南非的金伯利镇发现。

金伯利岩是一种混杂成因的岩石,流体捕虏了含钻石的橄榄岩和榴辉岩,使得岩浆携带这些捕虏体、晶(包括钻石),以直立岩筒或层状体形式,沿构造薄弱地带到达地表。

1979年在西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发现另一种赋存钻石的岩石—钾镁煌斑岩。

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矿床有两大成因:金刚石原生矿和砂矿。

前者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分布,但所产的金刚石极其有限,约占金刚石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后者提供四分之三的金刚石产量,并有大量的宝石级金刚石产出。

形成宝石级金刚石的首要条件是:高温高压下形成的无色透明的金刚石,在上升过程中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或下降速度很慢。

钻石的基本特性1、钻石的化学成和分类钻石主要成分是C,其质量分数可达99.95%,次要成分有N、B、H ,微量元素有Si、Ca、Mg、Mn、Ti、Cr、S、惰性气体及稀土稀有元素,达50多种,这些次要组分决定了钻石的类型、颜色及物理性质。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第七单元宝石鉴定宝石鉴定中的常用的工具与仪器主要有宝石专用镊子、10X放大镜、宝石显微镜、手持式宝石手电筒,偏光镜、折射仪、二色镜、分光镜、查尔斯滤色镜、紫外荧光仪、热导仪、电子天平,以及部分大型仪器。

要求重点掌握常用工具和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观察结果解释。

本单元理论2课时,实践8时。

1、镊子和手电筒镊子最好用不锈钢制造,夹子内侧要有齿槽,避免宝石滑脱。

宝石手电筒是宝玉石鉴定中方便实用的照明工具。

2、放大镜放大镜是宝玉石鉴定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一般要求放大10X,因为一般宝石的净度都以10倍放大镜为标准。

使用方法;放大镜尽量贴近眼睛,然后把宝石向放大镜靠近,直到看清楚。

用10X放大镜观察宝石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表面损伤—刻痕、凿痕和表面瑕疵(2)切磨质量—小面的准确性和对称性、弧面形宝石的圆度等。

(3)抛光质量—火痕、表面光洁度等。

(4)内部瑕疵和初始解理。

(5)包裹体类型和组合特征,与宝石结构、构造的关系。

(6)颜色的分布和生长线,以及某些人造宝石和弯曲生长线。

(7)由透过锆石、电气石、橄榄石等宝石的小面边棱重影而确定其较强的双折射率(8)拼合宝石的接合面、光泽的变化和扁平气泡等。

3、宝石显微镜用途:(1)放大。

(2)检查宝石表面,包括原石擦痕、蚀痕、三角座等特征以及双晶现象;琢型宝石的切磨质量,抛光质量;拼合宝石的特征等。

(3)检查宝石的内部,包括包裹体、生长线、颜色分布、全成宝石的气泡、瑕疵、初始解理和双折射率(小面边棱重影)等。

(4)使用上、下偏光片观察双折射率。

(5)使用单偏光观察多色性,每次只能看到一种颜色。

(6)用贝克线法、柏拉图法、实际厚度与真厚度比值法测定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值。

(7)用手提式分光镜代替目镜观测宝石的吸收光谱。

(8)上下偏光镜下再加锥光以观测宝石的干涉图。

(9)使用光度盘、分度镜、旋转台等进行宝石测定,包括晶面夹角,小面间夹角等。

(10)配上照像设备可进行显微照像。

宝石学专业系统培训

宝石学专业系统培训

宝石学专业系统培训宝石学专业系统培训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宝石学基础知识、宝石鉴定技巧、宝石切割与加工、宝石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方面的学习重点和要求。

一、宝石学基础知识1.宝石学基本概念:学习宝石学的定义、分类、性质和用途等基本概念,了解宝石学的研究范围。

2.宝石矿物学:掌握宝石矿物的分类、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等,学会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宝石矿物。

3.宝石岩石学:学习宝石岩石的成因、分类、成分和特征,了解宝石岩石与宝石矿物的关系。

4.宝石学历史:了解宝石学的发展历程,熟悉宝石学领域的著名人物和重要事件。

二、宝石鉴定技巧1.眼观鉴定:学会观察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泽、内部结构等特征,进行初步的判断。

2.仪器鉴定:掌握宝石测验仪、折射仪、偏光镜、紫外荧光灯等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精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

3.实验室鉴定:学习实验室常用的宝石鉴定方法,如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

4.鉴定证书解读:学会阅读和分析宝石鉴定证书,了解证书中的各项指标和宝石的真实情况。

三、宝石切割与加工1.切割工艺:学习宝石切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不同切割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公主方等)的切割技巧。

2.加工工艺:学习宝石打磨、抛光、镶嵌等加工技术,提高宝石的美观度和价值。

3.切割与加工设备:熟悉切割机、抛光机、钻机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四、宝石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1.宝石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宝石市场的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2.宝石定价与评估:学习宝石价值的评估方法,掌握定价策略和技巧。

3.营销策略:学习宝石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电子商务与社交媒体营销:掌握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的运用,拓展宝石业务的销售渠道。

在学习宝石学专业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知识: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1 第一篇 宝石学基础 第一章 结晶学基础

1.1 第一篇 宝石学基础 第一章 结晶学基础

第一篇宝石学基础第一章结晶学基础自然界中的宝石大多都是晶体或由晶体构成的。

结晶学是一门涉及晶体结构、形态和性质的学科。

它从本质上揭示了宝石的化学成分、结构、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及形成条件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决宝石学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为宝石学最重要的墓础学科之一,结晶学知识对宝石学家是必不可少的。

宝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决定了宝石的种属和该宝石种可能出现的几何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

反之宝石学家通过对未知宝石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和测试,可以推断其化学成分和结构,最终确定出宝石的种属。

这就是宝石鉴定的基本原理。

宝石是那些具有宝石特性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

因此,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说,人们也称宝石为宝石矿物。

矿物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从而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物理和化学性质,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绝大多数宝石矿物为无机物,少数为有机物,如琥珀等。

目前人们发现的3000余种矿物大多数为晶体。

岩石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集合体。

它可以是由一种矿物为主构成的集合体,也可以是由多种矿物构成的集合体。

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将其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原生宝石矿物的成因也可归结为岩浆作用成因、沉积作用成因和变质作用成因三大类。

第一节晶体与非晶体一、晶体晶体是指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格子构造是指晶体的内部质点(原子、离子)作规律排列,而且这种排列可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见图1-1-1)。

每种宝石矿物晶体都具有其个性特征,并通常表现出典型的规则几何形态(晶形)。

这种形态是其格子构造的外观表现,如水晶、红宝石、祖母绿等。

由于晶体的共性是具有格子构造,这就决定了晶体有以下共同的基本性质。

自限性指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的性质。

即晶体是由平的晶面所包围起来的封闭几何体,晶面相交成直的晶棱,晶棱会聚成尖的角顶。

均一性因为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因此在同一晶体的不同部分,质点的分布是相同的,所以晶体的各个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相同的,这就是晶体的均一性。

宝石学基础优秀课件

宝石学基础优秀课件

红宝石中的 金红石包体
① 宝石颜色? ② 包体颜色? ③ 化学色因?
作业1:星光宝石、猫眼里面的包裹体主要有
哪几种?(图书馆,《宝玉石鉴定》 王卉, 刘殿正主编 ,TS933.21/70)
包体规则排列
二、宝玉石结晶学特征
1、基本概念
(1)结晶学:研究晶体的发生成长、外部形貌、化 学成分、晶体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相互关 系的学科。 (地质学-矿物学-结晶学)
(3)有机宝石(有机质):珍珠、 琥珀、珊瑚、象牙
(4)彩石:寿山石、青田石、 昌化石、巴林石; 大理岩、 花岗岩;砚石。
二、宝玉石命名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差异,国际宝玉石命名尚无标准。 1、国际宝玉石主要命名类型 (1)颜色:绿晶(绿水晶、祖母绿、绿色蓝宝石); (2)特殊光性:猫眼(金绿宝石、海蓝宝石差价大); (3)产地: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 (4)矿物:绿柱石、尖晶石、石榴石(侧重于新发现宝
(2)晶体: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中作严格的有规律 周期性排列。 (单晶体-宝石;多晶体-玉石)
(3)非晶体: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中不作严格的有 规律周期性排列。 (火山玻璃、蛋白石、琥珀)
晶体:白水晶
非晶体:火山玻璃
二、宝玉石结晶学特征
单晶体≈宝石≈雾;多晶体≈玉石≈霾
第三节、宝玉石特征
• 宝玉石结晶学特征 晶体数分类:
or jet煤精) are not minerals
德穆尔与硬玉软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836 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 (Alexis Damour)对英法联军抢 夺的圆明园里的和田玉和翡翠 玉器进行了现代矿物学研究
❖ 透闪石为主的玉石为Nephrite; ❖ 钠铝辉石为主的玉石为Jadeite。 ❖ 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类似 ❖ 硬度有差别:日本译为硬玉、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五.光泽 1.金属光泽: 2.半金属光泽: 3.金刚光泽: 亚金刚光泽: 4.玻璃光泽: 强玻璃光泽: 弱玻璃光泽:
黄铁矿。 赤铁矿、磁铁矿 金刚石、合成金红石、钛酸锶。 锆石、CZ(立方氧化锆)。 黄玉、电气石、水晶。 刚玉、金绿宝石、翠榴石 蛋白石。(折射率以1.81为准)
5.蜡状光泽;绿松石。 6.树脂光泽:琥珀。 7.油脂光泽:软玉、岫玉。 8.丝绢光泽:木变石。 9.珍珠光泽:珍珠、未抛光的月光石。 10.土状光泽:风化程度较高的劣质绿松石。
局限性: 1.受接触液RI限制,测RI1.35(1.40) 1.81。(钻石不上折射仪); 2.宝石要有光滑的刻面; 3.光源:最理想光源:钠光灯产生的波长 为589.5nm的黄光,白光—黄绿色边界为 准。RI值为小数点后三位。 如:合成尖晶石:1.727;水晶:1.544— 1.553,DR:0.009。 三.工作步骤 (略)
图 表 2
品种 成分 镁橄 榄石 黄橄 榄石 透铁 镁铁 橄榄石 橄榄石 70~ 50% 30~ 50% 50~ 30% 50~ 70% 铁橄 榄石 10~ 0% 90~ 100%
100~ 90~ Mg2SiO4 90% 70% 0~ 10% 10~ 30%
Fe2SiO4
铁镁铝榴石:铁铝榴石光谱 祖母绿:Be3Al2(SiO3)6 绿柱石族 当Be→Fe替代 : 海兰宝石 当Al →Cr替代 : 祖母绿 10万个C原子中有一个被N替代,钻石就带点黄。 1000个C原子中有一个被N替代,钻石就变绿钻。 颜色-化学成分 光-反射光 钻石用北面来的光,不要用阳光直射。
§2. 分光镜
一、 结构: 1.直射棱镜式分光镜:光谱不等距,红光区相对 收敛(范围小),蓝紫光区相对发散(宽),蓝 紫光区分辨率高,透光性好。 2.衍射光栅式分光镜:光谱等距,红光分辨率高 透光性较差(需用强光照射)。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第一篇宝石学基础第一章宝石的概念、经济评价及分类1.宝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宝石之王是______,玉石之王是______。

3.什么是宝石?宝石的经济评价依据是什么?4.宝石如何分类?5.那些宝石能作为诞辰石?有什么象征意义?第二章宝石地质学基础1.岩石按其成因和形成过程可分三大岩石,它们分别为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2.矿物是______,自然界已发现的矿物有______种,宝石中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请说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矿物的名称。

4.从事宝石学研究的人为何要了解地质学基础知识?5.地球根据什么划分圈层结构?简述各圈层的宝石学意义。

6.何为岩石?岩石分为几大类?简述各类岩石的宝石学意义。

7.大多数宝石形成于地球的哪一圈层?写出占宝石材料中最多且在地球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名称。

第三章宝石矿物的晶体学基础1.名词解释晶体双晶对称轴光率体2.晶体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根据对称性晶体可以分为______晶族、______晶族和______晶族。

4.晶体与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什么?5.简述晶族和晶系的划分,并用示意图说明七大晶系的特征。

6.何为光率体?简述均质体、一轴晶和二轴晶的光率体特征。

第四章宝石地球化学基础1.宝石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碳的两种同质多象是______和______。

3.名词解释原子和元素类质同象和同质多象4.简述原子的结构特征5.宝石按原子间相互结合力可分为那些类型?各类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简述过渡元素的晶体场理论及其在宝石学中的意义。

7.请举一例说明下列物质形成的宝石或装饰材料(a)氧化物(b)碳酸盐(c)磷酸盐第五章宝石矿物的物理性质1.名词解释自然光和偏振光光泽、光彩和变彩荧光和磷光解理、裂理和断口2.可见光是______,它可以被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单色光。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基础一、宝石的定义及分类宝石(珠宝玉石的简称)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

古罗马学者普希金曾说过:“在宝石微小的空间里包含了整个壮丽的大自然,仅一颗宝石就足以展示万物之优美。

”1、宝石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

(1)狭义的概念宝石指在自然界中,具有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稀少等性质,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部分为有机宝石。

(2)广义概念的宝石繁指一切经过琢磨,雕刻后可以成为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即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

2.宝石的分类宝石(珠宝玉石)分为: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天然珠宝玉石又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天然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又分为: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仿宝石天然宝石指自然界产出的美丽,耐久,稀少,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的单晶体(可含双晶)人们按价值的稀少程度将它们划分为:1.高档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金绿宝石(变石和猫眼)2.中档宝石:也是常见宝石,种类多,价值低,主要品种有碧玺、绿柱石、石榴子石、尖晶石、水晶等3.稀少宝石:这种宝石产量稀少,仅供实验室收藏或陈列,如塔菲石,蓝锥矿等。

天然玉石指自然界产出的美丽,耐久,稀少,具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按硬度和工艺等特点划分为:1.高档玉石:摩氏硬度为6.5-7。

国际公认的高档玉石只有翡翠和软玉。

2.中低档玉石:摩氏硬度在5-6之间,如玛瑙,青金石,蛇纹石。

3.雕刻石:摩氏硬度一般小于4,可用雕刻刀直接加工,如印章石,砚石,观赏石等。

其中部分可有很高的价值,如田黄石,鸡血石。

天然有机宝石指自然界生成的,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的,如珍珠,珊瑚,象牙,龟甲等。

二、宝石的基本性质1、光学性质颜色自色类:由化学成分中的主要元素所引起颜色相对固定,如绿松石、孔雀石等低档类宝石。

他色类:由化学成分中微量元素引起的颜色十分纯净时无色,当含有微量自色元素时才会有颜色。

如刚玉,是指红、蓝宝石(刚玉除红色以外,其他都归为蓝宝石类),成分中含有铬时呈红色,含铁时呈蓝色!假色类:他与宝石的化学成分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宝石内存在的细小的包裹体平行解理有关,通过包裹体、平行解理对光的反射、折射等光学作用使宝石产生颜色!光泽宝石的光泽是指表面反射光的能力,他根据光泽的强弱可分为金属光泽,如自然金、自然铂。

宝玉石学基础教材

宝玉石学基础教材

宝玉石学基础教材宝玉石学基础教材一、地质作用与矿物学1、矿物组成的概念及内涵。

矿物组成是指化学成分的配比和相对含量,即构成矿物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矿物组成包括矿物名称,单位重量,所含元素种类和百分含量三项。

矿物组成是研究矿床成因、找矿标志、鉴定矿石、矿物识别、矿产计算、解决矿山地质问题的基本依据。

2、矿物共生组合的概念及其特点。

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矿物在形成时或者在后期受到外力作用下,常发生多种多样的共生组合现象,即矿物的多种组合。

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工艺效果,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特殊的经济效益。

由于矿物共生组合多种多样,并非所有的矿物共生组合都能成为工业矿体,而必须通过专门研究加以区分。

矿物共生组合可根据其性质、规模、产状以及围岩、成矿条件等不同而分为两大类型:类型特点:主要类型共生矿物组合特点比例铁矿石中:磁铁矿6— 40%菱铁矿15— 50%赤铁矿5— 30%钛铁矿1— 10%磷灰石8— 18%粘土矿物3— 12%铜矿石中:铜的硫化物和硫酸盐5— 45%黄铁矿10— 40%磁黄铁矿4— 25%方铅矿5—20%3、自然元素矿物的概念及其应用。

自然元素矿物指自然界中除铁、铝、镁、钠、锂之外的其他常见元素所形成的矿物。

自然元素矿物具有自然美和工艺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工艺原料,其实用途径主要有:作建筑材料(玻璃、陶瓷);作涂料、油漆原料;作绘画、雕刻材料;作造纸、印刷、搪瓷、塑料、橡胶、纺织等材料;作绿色肥料、饲料;作饮料、酿酒;作气体脱水剂、制取氧气等。

二、宝玉石矿物学1、晶体结构与矿物的光学性质。

晶体的内部结构即晶格类型、晶体结构参数、空间群;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光泽、颜色、透明度、折射率、双折射、光学性质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构缺陷;对宝玉石矿物及成因分析起着重要作用。

4、可作宝玉石矿物的概念及主要有以下几类。

分为5个矿物群,按其形成顺序分为3类。

基本命名方法有2种:一是国际上通用的矿物命名方法,二是我国的传统矿物命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学习指南
一、学习对象
《宝石学基础》课程适用于职业类大专层次珠宝首饰鉴定与工艺专业、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学生,也可提供给珠宝首饰企业从事珠宝首饰鉴定、营销、设计制作等技术人员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适用。

二、课程地位
宝石学基础》是《珠宝首饰鉴定与工艺》专业和《首饰设计》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其后续主要课程有《珠宝首饰鉴定》、《钻石分级》、《宝石磨制》、《首饰加工》、《首饰设计》、《珠宝首饰营销》。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宝玉石的结晶学基础和矿物学基础知识及常见宝玉石基本性质和特征,并能在首饰鉴定、首饰营销、首饰设计、加工中应用;掌握常用宝石鉴定仪器的操作方法,初步具备鉴定未知宝玉石的能力。

四、课程学习方法和建议
《宝石学基础》课程学习基于“专业+实训室”平台、精品课程网站教学平台、互动平台、深圳珠宝首饰专业市场和珠宝首饰企业实践平台、香港和深圳珠宝首饰国际珠宝展新知识学习平台进行。

1、建议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将高中的光学知识(如:光的折射、反射、
衍射等知识)复习。

2、建议在每学完一节对知识进行梳理,每学完一章对知识进行总结,并
与前面知识进行关联。

3、对实践课中遇到的问题,探究问题的原因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

4、在珠宝首饰市场参观实习过程中,多观察多咨询。

5、宝石的物理性质是课程的难点,建议课前预习课后找参考书消化。

6、借助课程学习网络平台,开展主动探究学习及协助学习活动。

7、利用课程学习资源,将课程学习和考证结合起来。

五、课程的难点与重点
宝石各论模块是本课程的学习重点,结晶学基础知识模块和宝石性质模块是本课程的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