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86d75652ea551810a687f4.png)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8月目录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链、商业模式和关键指标 (5)1、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链 (5)(1)生猪养殖产业链 (5)①饲料、防疫环节 (5)②育种环节 (5)③养殖环节 (6)④屠宰加工及流通环节 (6)⑤消费环节 (6)(2)生猪养殖繁育体系 (7)2、生猪养殖的商业模式 (8)(1)根据生产组织模式划分 (8)(2)根据养殖阶段专业分工 (10)3、生猪养殖的关键指标 (11)(1)猪粮比 (11)(2)猪料比 (12)(3)PSY (13)二、生猪养殖行业供需情况及趋势 (14)1、需求端:消费量短期相对稳定,预计长期缓慢下降 (14)(1)人口增长逐渐放缓,未来可能进入负增长,对猪肉消费有消极影响 (14)(2)青壮年是猪肉消费主力军,人口老龄化,将影响人均猪肉消费量 (15)(3)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增加推动猪肉需求,但边际影响逐渐减弱 (16)(4)我国居民肉类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猪肉消费占比下降 (16)2、供给端:短期小幅波动,长期呈现规模化养殖趋势 (17)(1)我国猪肉产量小幅波动 (17)(2)我国猪肉以自给为主,进口猪肉占比只有2.7% (17)(3)我国为猪肉进口第一大国,进口量变动对市场供需影响有限 (18)(4)我国生猪养殖地区分布 (19)(5)行业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日益加大 (19)(6)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很低 (20)(7)生猪出栏场数减少,散养户逐渐退出 (21)(8)散养户与规模企业每头成本近年来逐渐拉大,养殖规模化加速 (21)三、供求关系失衡下的猪周期 (22)1、供给端是影响猪周期的主要因素 (22)(1)生猪生产繁育周期 (24)(2)生猪养殖竞争格局 (25)(3)疫病等偶发因素 (25)2、猪周期3-5年一轮,牛短熊长 (25)(1)我国的猪周期一般是3-5年一轮 (25)(2)疫情和环保是前三轮周期的主要推动因素 (25)(3)我国猪周期牛短熊长 (26)3、非洲猪瘟可能导致“超级猪周期” (27)四、主要风险 (28)1、生猪上涨价格不及预期风险 (28)2、龙头企业生猪出栏数量不及预期风险 (29)3、养猪成本上升风险 (29)由于非洲猪瘟的超强破坏性,预计本轮猪周期将成为波动幅度和延续时间都超过以往的“超级猪周期”,猪周期的上涨阶段只走完了上半场,预计生猪价格上涨还将延续14-21个月,且生猪价格即将突破历史最高点,首次覆盖,给予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86df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6.png)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居民饮食中重要的肉类来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猪消费量逐年递增。
本文将针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产业现状据统计,2019年全国生猪存栏量约为3.4亿头,生猪产量约占世界的50%以上。
但由于非洲猪瘟的爆发,全国生猪存栏量曾经出现大幅下降,市场供需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不过,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持生猪产业的恢复,目前的市场供给已逐步稳定。
二、市场需求我国的生猪消费量逐年增长,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稳定的趋势。
尤其在肉类价格波动明显的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市场上生猪的供给减少,而消费需求并未发生明显下降。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生猪行业的投资者可以积极考虑投资生猪养殖。
三、技术水平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技术革新和创新的阶段,尤其是在科技的推动下,生猪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一些大型养猪场已经采用了自动化、数字化养殖模式,并且牵涉到了如企业管理软件、智能养殖设备等工具的使用。
相信在未来,生猪产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提高生产质量。
四、投资前景由于生猪产业的庞大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生猪养殖将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投资方面,除了对养殖技术的关注和了解行业政策外,也需要对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生产管理模式、饲料方案、疾病防控以及生猪销售等各方面都有深入了解和掌握。
此外,对市场动态的了解也是投资者所必须重视的方面。
总之,我国生猪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投资市场变化,以期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e004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2.png)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生猪产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畜牧业中最大的分支,其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生猪产业的市场规模、供给结构、产业链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生猪产量稳步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生猪产量约为5.43亿头,同比增长2.8%。
其中,大中型养殖场生产的生猪占比逐年增加,已达到70%以上。
生猪肉产量方面,约为54.7万吨,同比下降1%。
市场需求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生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食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猪肉需求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二、供给结构近年来,我国生猪供给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养殖成本上升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传统的散养、小规模养殖逐渐退出市场。
大型养殖场以其规模优势成为供给主体,而养殖户则转向规模化养殖。
大中型养殖场与农户间的养殖合作模式也逐渐增多,农户可以获得收入分红,大型养殖场则能够控制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企业对于品种选育、饲料研发等技术创新投入也越来越多,为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支持。
三、产业链条生猪产业链条主要包括种猪繁育、仔猪育肥、屠宰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五个环节。
目前,我国种猪繁育大致由政府推动的良种猪场和自建的种猪场两种形式共同发展。
仔猪育肥环节中,大型养殖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具备规模化养殖条件和专业化技术优势。
屠宰加工环节中,我国屠宰企业呈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其中许多企业已经具备出口加工设备和技术条件。
保鲜储运环节中,生鲜肉品已经成为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的主导产品。
销售环节中,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销售逐渐增多,但线下销售仍然是主要销售方式。
四、面临的问题虽然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养殖污染问题突出,带来了环境污染风险,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其次,疫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疫病对于生猪产业的影响巨大,需要加强相关技术支持,提高防控水平。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b284cc9e314332396893fb.png)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4月目录一、行业基本情况 (4)1、繁殖周期的规律性 (6)2、价格周期的变化性 (8)二、行业研究框架 (10)1、生猪价格是研究的核心 (10)2、养殖成本是产能扩张的基础 (11)3、生产性生物资产是产能扩张的核心 (13)养殖行业基本面梳理。
把握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对于研究猪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商品猪的繁殖周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把握清楚繁殖周期可以更好地理解猪周期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商品猪的价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析生猪产能供给的波动是判断猪价走势的核心要素。
这次非洲猪瘟疫情导致行业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并且养殖户退出比例较大,从而导致未来行业供给短缺幅度和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我们预计:(1)生猪价格将出现涨幅创历史新高并且持续较长时间的上涨;(2)行业格局重塑,巨头崛起。
行业基本情况。
猪周期是生猪养殖行业研究的核心,把握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对于研究猪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和消费四大环节。
从遗传体系来看,外三元商品猪主要涉及大白、长白和杜洛克三大品种。
一般而言,长白公猪和大白母猪进行杂交后形成长白二元母猪,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杂交后形成三元的商品猪。
从繁殖周期来看,从新生二元母猪到所产商品猪出栏需要18个月左右,而二元母猪从怀孕到所产商品猪出栏所需时间在10个月左右。
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是两大核心周期,商品猪的繁殖周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把握清楚繁殖周期可以更好地理解猪周期的形成原因,而商品猪的价格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在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析生猪产能供给的波动是判断猪价走势的核心要素。
行业研究框架。
生猪价格是生猪养殖行业研究的核心要素。
从生猪的供给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msy以及生猪出栏体重共同决定了生猪的供给;从生猪的需求来看,主要由家庭消费、餐饮消费、团膳消费以及食品加工共同构成,影响家庭和餐饮消费的因素主要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相关,而影响团膳和食品加工的需求主要和宏观经济增速密切相关。
2019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18y)
![2019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18y)](https://img.taocdn.com/s3/m/3fe6e893580216fc710afd14.png)
【2019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1月目录1、非洲猪瘟国际形势 (2)1.1、简介:传播途径广,致死率高 (2)1.2、现状:加速蔓延,全球肆虐 (4)1.3、特点:难根除,易复发 (6)2、俄罗斯非洲猪瘟疫情复盘 (7)2.1、疫情发展:呈扩散和蔓延趋势 (7)2.2、生猪产量:政府扶持农业,未受疫情影响 (8)2.3、生猪消费:未受疫情影响 (11)2.4、养殖户结构:猪瘟加速散养退出,规模场市占率快速提升122.5、猪价:物价上涨叠加供给不足,猪价飞涨 (12)3、巴西非洲猪瘟疫情复盘 (14)3.1 、疫情基本情况 (14)3.2 、疫情导致产量短期下滑,需求端未受明显影响 (14)4、西班牙非洲猪瘟疫情复盘 (16)4.1、疫情:特定区域迅速传播,35 年根除 (16)4.2、猪群高密度移动,疫情导致产量短期急剧下降,随后恢复175、投资建议 (18)6、风险提示 (18)1、非洲猪瘟国际形势1.1、简介:传播途径广,致死率高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
图1、非洲猪瘟病猪症状图2、非洲猪瘟病毒环境耐受力强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广泛,对生猪致死率高达100%,且无有效疫苗。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速度快且传播范围广,发病过程短,不受猪品种或年龄限制,对生猪致病率死亡率高达100%。
非洲猪瘟虽然致死率极高,但是猪是ASFV 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
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只能采取扑杀净化措施。
非洲猪瘟病毒可灭活。
虽然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但非洲猪瘟病毒在猪肉烹煮处理过程中较易失活,非洲猪瘟病毒在55℃30 分或60℃10 分钟环境下将被破坏,70℃加热30 分钟以上,病毒就会被杀灭。
2019年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
![2019年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c2ed667cd184254a353538.png)
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调查报告今年4月份以来常宁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市内生猪销售困难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一跌再跌绝大部分养殖户处于亏损养殖状况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市生猪生产的正常发展针对养猪难、卖猪贱这一情况为准确把握目前我市生猪生产和价格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5月31日—6月2日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畜牧局、市商务局、市物价局、市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抽调专人参加组织赴兰江、洋泉、柏坊三个生猪规模养殖乡镇和康佳利、聚一同两家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三个乡镇生猪养殖生产情况我们选择兰江、洋泉、柏坊三个生猪规模养殖乡镇作调查对象其中兰江乡和柏坊镇实施了生猪定点屠宰而全市大镇洋泉镇没有实施通过调查、座谈、走访我们发现一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养殖大户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兰江乡的生猪养殖大户由去年的11户增加到今年的16户洋泉镇增加6户达到34户柏坊镇增加2户达到13户二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存栏量较去年相比有升有降据三个乡镇畜牧站提供的年动物春防数据显示兰江乡生猪存栏量为3800头较之去年同期的3467头增加333头;洋泉镇生猪存栏量为5647头较之去年同期的7849头减少2202头;柏坊生猪存栏量为6218头较之去年同期的7250头减少头1032头从数据看生猪存栏量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兰江乡养殖大户刘罗明反映这只是个表面现象春防是今年2月底搞的很多养殖大户还没有进猪仔入圈所以数据看起来整体有下降而的情况是受前两年养猪的高利润刺激养殖大户增加原有大户又扩大生产现在生猪销售困难生猪存栏总量应该是增加的三是三个乡镇的生猪养殖户都处于亏本养殖我们走访了兰江乡刘罗明、洋泉镇张建军柏坊镇谭泽英等7户生猪养殖大户他们普遍反映现在生猪销售价格低饲料涨价生猪养殖处于亏本状态以一头120公斤的成猪为例年初的收购价为7.60元/斤现在为4.70元/斤一头成猪直接损失696元四是乡镇定点屠宰场均从本地养殖户收购生猪我们从兰江、柏坊定点屠宰场了解到兰江、柏坊两个屠场均从本地养殖户收购生猪价格在4.604.90元/斤不等日平均屠宰量兰江乡为3头柏坊为5头洋泉镇日均消耗生猪量在8头左右由零散屠工收购宰杀另外镇内有几家屠工同时申请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场因为关系没有协调好洋泉镇没有签章同意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于城区生猪零售价要低于乡镇像兰江、柏坊、宜潭等城乡结合部的乡镇有的村民已经频繁进城购食猪肉了(二)全市生猪养殖整体情况我市是农业大市生猪生产在我市一直处于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市生猪生产逐步由过去的散养变成现在的规模养殖为主据市畜牧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市共发展规模养殖户2970户其中年饲养生猪5000头以上的3户3000头以上的12户1000头以上的79户500头以上的173户100头以上的1703户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57.30万头较去年同期的51.86万头增加5.44万头增长10.5%;出栏生猪20.60万头较去年同期的34.18万头减少13.58万头降低39.7%(三)全市生猪定点屠宰情况我市于1995年9月份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工作1998年由市商业总公司下属的食品总公司生猪屠宰场进行城区范围内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直至年4月市区已成立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即康佳利食品有限公司和聚一同农产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平均每天宰杀生猪110头左右生猪收购渠道以衡阳地区周边县市为主到本地收购和为本地养殖户代宰生猪的数量极少据两家屠宰场台帐统计显示年4—5月份共宰杀生猪6450头其中外地生猪5724头常宁生猪仅为726头不到总数的12%松柏、柏坊、烟洲、荫田、盐湖、兰江、胜桥、新河、三角塘等9个乡镇设立了定点屠宰场除松柏镇屠宰场日平均屠宰量在30头之外其他乡镇定点屠宰场日平均屠宰量仅为4头左右其他15个乡镇还没有实行生猪定点屠宰但洋泉、罗桥等乡镇正在积极申请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场全市日平均生猪屠宰量在230头左右(四)生猪成本收益情况据调查各乡镇养殖大户生猪存栏多平均重量在120公斤/头急需出栏的占60%目前生猪收购价格在8.60元/公斤左右比去年同期的13.00元/公斤降低33.8%;与去年最高收购价格14.6元/公斤相比降低41%即便如此城区的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场仍从外地大规模收购成猪使得全市生猪养殖户即便是低价出售也卖不出几头猪外销之路早已阻塞成猪存栏量剧增养殖户亏损严重下面我们从年初的生猪养殖饲料成本、仔猪成本、人工防疫等成本、收购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等几个方面与目前的状况作个对比对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1、饲料价格:我们走访了几家生猪饲料店得出下表:种类日期豆粕(元/吨)麸皮(元/80斤)玉米(元/吨)预混料(元/斤)09年年初3116304.7009年5月34606717405.00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从饲料成本来看豆粕价格上扬8.13%,麸皮价格上扬31.4%玉米价格上扬6.75%预混料价格上扬6.38%据洋泉镇生猪养殖大户、畜牧站长张建军的生猪养殖台帐统计显示年年初出栏生猪的饲料成本平均为760元/头而现在为854元/头出栏一头成猪饲料成本较年初增加了84元增长了12.37%2、仔猪成本:从调查走访的几户生猪养殖户反应得知仔猪价格一般不按市斤计算只是视体型、毛色、估重待价而沽年初每头仔猪的平均价为400元现在为340元价格有所下跌如果是自繁自养的仔猪仔猪成本相对还要低一些3、人工防疫等成本:这一部分成本包括人工、医疗防疫、水电、死亡补损以及其他费用通过翻阅几户生猪养殖户的台帐我们得出下面的比较表:项目日期人工成本(元/头)医疗防疫(元/头)水电费(元/头)死亡损失(元/头)其他(元/头)09年年初842514151209年5月902516从表格显示09年年初每头出栏的生猪所产生的人工防疫等成本为150元而现在达到165元每头平均提高15元这一部分的成本增加了10%还有养殖户反映如果养殖、防疫技术不过关或出现意外因素这部分成本还会增加4、生猪交易价格:我们把年年初的生猪的收购价、批发价、零售价三方面的平均价格与年5月的价位作个比较:。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8d1d4caf1ffc4ffe47acd9.png)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1月目录一、猪周期历史回顾 (4)1、历史上一般3~4年形成一次完整猪周期 (5)(1)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是判断猪价的重要先行指标 (5)(2)二元母猪价格和一年以后生猪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6)(3)养殖利润决定当期母猪补栏积极性 (6)2、2006年至2010年猪周期:疫病影响产能供给 (7)3、2010年至2015年猪周期:供给减少叠加需求回升 (9)4、2015至今猪周期:环保去产能叠加非洲猪瘟 (11)5、生猪养殖区域逐渐向东北和华中集中 (14)二、非洲猪瘟下的养殖新格局 (15)1、非洲猪瘟疫情超预期 (15)2、行业产能加速出清 (19)3、“南猪北养”放缓,发展分区防控 (21)4、2019年猪价或将反转 (22)2006年至今共经历了三轮猪周期。
(1)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持续时间46个月。
本轮周期主要受到猪蓝耳、猪瘟等疫病影响。
(2)2010年5月份到2015年3月份,持续时间59个月。
本轮周期主要影响因素是供给减少叠加需求回升。
(3)2015年4月至今,受到环保政策趋严以及非洲猪瘟的持续影响,本轮周期被继续拉长。
纵观三轮猪周期,有以下特点:(1)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是判断猪价的重要先行指标。
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变化值与一年后生猪价格呈负相关。
(2)二元母猪价格和一年以后生猪价格呈负相关。
(3)养殖利润决定当期母猪补栏积极性。
当养殖利润由正转负时,母猪开始出现淘汰;养殖利润由负转正时,母猪补栏增加,两者变化几乎同步。
过去十年生猪养殖区域逐渐向东北和华中集中。
受土地和环境的制约,南方和东部经济发达的部分地区限养和禁养生猪力度不断加大。
2007年至2017年10年间,东北和华中地区肉猪出栏量分别增长了37%和35%,而华南和华东地区仅分别增长了19%和17%。
中国生猪养殖逐渐向土地和饲料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南猪北养”逐渐成为近几年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
生猪生产情况汇报
![生猪生产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7c05e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5.png)
生猪生产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生猪存栏量有所增加,但是生猪产能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
其次,生猪养殖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比如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等问题。
接下来,我将对我国生猪生产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生猪存栏量来看,我国生猪存栏量在过去几年有所增加。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量达到了4.2亿头,比上年增长了3.2%。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生猪养殖业的支持政策,以及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
但是,尽管存栏量有所增加,但是由于非洲猪瘟等疫病的影响,生猪产能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
其次,生猪养殖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首先是疫病防控问题。
近年来,非洲猪瘟等疫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了生猪价格的波动和产能的下降。
因此,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生猪养殖的生产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猪养殖业面临着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如污染治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生猪养殖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生猪生产情况在存栏量增加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生产安全,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更多支持政策,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019年度生猪行业发展报告-文档资料
![2019年度生猪行业发展报告-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02eb63e45c3b3567ec8b93.png)
(四)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生猪的饲养技术对于生猪的生产至关重要。 它不仅可以使生猪的出栏时间提前,也可 在饲养成本上做到节约,同时也是卫生防 疫、环境控制的具体体现。
2019/2/4
2019年度生猪行业发展报告
8
1.养殖方式明显改变。
• 在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生产方式也发生 了一些变化,部分农户不再饲养母猪,专 门进行育肥猪生产,这应该是以后鼓励发 展的方向。但总体来看由于仔猪价格太贵, 有很多养殖场仍然在自繁自养。
2019/2/4 2019年度生猪行业发展报告 13
(六)新的调出调入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 四川全省外调出口猪肉92万吨,其中外调 猪肉87万吨,出口猪肉5万吨,超过2019年 全年外调出口总量。 • 2019年辽宁生猪省外净销量700万头。从生 猪调入大省到生猪调出大省的历史性变化, 对保障全国生猪供给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9/2/4 2019年度生猪行业发展报告 22
3.缓慢发展时期(1967-1976年)
• 文化大革命 的发生,生猪饲养量大幅下降, 使这个阶段生猪生产发展非常缓慢
2019/2/4
2019年度生猪行业发展报告
23
4.改革发展时期(1977-1985年)
• 这一阶段生猪生产各方面的政策都处于改 革之中, 生猪生产平稳发展;中央要求 “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的 比重”,“继续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养牛养 羊,积极发展集体养猪养牛养羊”,由于 人勤劳,积极性高,所以畜牧养殖业得到 了大发展。1985年生猪出栏23875.2万头, 比1978年增加了7765.7万头,增幅为 48.2%,生猪存栏、出栏、猪肉总产量与人 均占有量均有大幅上升 。
2019生猪产业趋势分析
![2019生猪产业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a1cc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3.png)
2019生猪产业趋势分析2019年是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的一年。
本文将从生猪产能、生猪价格及市场需求、政策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2019年生猪产业的趋势。
一、生猪产能趋势分析生猪产能是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018年底,中国生猪存栏量开始下滑,主要是受非洲猪瘟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7月至12月,中国生猪存栏量从4.96亿头减少到4.04亿头,降幅达到18.6%。
2019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降幅一度扩大到20%以上。
面对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封锁、清理、消毒、封控等,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技术支持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养殖户养猪。
这些措施逐渐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19年下半年,生猪存栏量开始逐渐恢复。
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9年10月末,中国生猪存栏量为3.80亿头,比1月底增加了971.4万头,增幅为2.6%。
尽管存栏量有所回升,但仍然比往年低。
因此,可以预测到2019年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可能会较慢,对生猪产业的供应仍然存在一定的压力。
二、生猪价格及市场需求趋势分析生猪价格是决定养殖户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生猪存栏量减少,供应不足,导致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1月份,全国生猪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9.1%。
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生猪价格一度持续攀升,甚至出现断崖式上涨。
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9年10月份,全国生猪价格较年初上涨了31.1%。
尽管生猪价格上涨,但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严重性以及供给不足的情况,养殖户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产风险。
一方面,疫情尚未完全控制,养殖户每天都面临着生猪因非洲猪瘟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生猪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养殖户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行情。
因此,在2019年,生猪养殖户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进入5月份,猪肉价格反常地在淡季暴涨。
一些地区农贸市场猪后腿精肉价格最高已卖到26元/公斤,比5月初每公斤18元上涨了四成多,比上年同期整整涨了一倍。
猪肉的涨价可能带动整个食品链价格上扬。
在这一波及全国的“涨”声中,结合去年粮油价格上涨的情况,可以想见,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民生问题不能小觑。
最近我们在江苏盐城进行的生猪产业现状快速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生猪饲养正在复苏,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近两年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情况
打开近两年生猪价格走势图,犹如坐过山车般心颤,是近十年来市场波动最频繁、振幅最大的一次。
20**年农历新年刚过,生猪价格便直线下滑,6月中旬跌至谷底并开始有所反弹,6月平均收购价仅为4.63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
在9月上旬生猪市场逐渐高出利润盈亏点,其后几个月的价格走势更是一路飞涨,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onmousewheel="return img_zoom(event,this)">
生猪生产现状
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下半年天热又发生疫情,导致生猪大批死亡的影响,一些农户生猪饲养大为减少。
9月份以后生产开
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
一是生猪饲养户骤减,养猪格局发生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无论是散养还是规模养殖,饲养户数均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
散养户减少了35%以上,规模养殖户减少了25%以上。
原先1-2头的生猪散养户大为减少,空栏户增多;但规模养殖户养殖规模扩大,全年出栏肥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明显增加,呈现出“少养不如不养,养猪就要养多”的新格局。
造成生猪饲养户大撤退的原因有二:一是疫病、市场风险,农户信心受挫。
20**年上半年行情不好,赚不到钱还赔钱;20**年下半年行情虽有好转,但是高热病流行,导致生猪大批死亡,血本无归,有钱难赚。
经过20**年的一系列的冲击,部分养猪户已对养猪心生恐惧,而信心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是外出打工,挣钱多还省心。
养一头育肥猪需要3-4个月,不如在外打工挣钱舒服,有技术能吃苦的每月可挣千元以上,不像养猪那样累、那样脏。
劳动力成本升高,进一步挤压养殖环节的利润,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是生猪饲养量下降,存栏减少。
受2005、20**年猪价低迷和疫情影响,部分养猪户感觉养猪风险大、补栏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生猪存栏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
据调查,今年1—5月生猪出栏比去年同期下降30%左右,目前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以上。
三是近期可供出栏生猪不多,猪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不少养猪户害怕猪价下跌以及天热发生疫情,已
赶在5月份出栏,6、7月份可供出栏的生猪很少,近期毛猪供应量仍然短缺。
四是可繁母猪饲养量大幅下降,仔猪供应不足。
调查的饲养大村母猪存栏同比下降50%左右。
受母猪存栏低的影响,仔猪货源短缺,价格暴涨,养猪户投入成本增加,风险加大。
生猪生产销售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这次猪价暴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有关方面对去年猪价暴跌的漠视。
各级政府往往过于关注城市消费终端出现的价格上涨,却忽视农村生产环节价格暴跌释放的供求信号,从而失去了为养猪户提供弥足珍贵的信息和指导意见,也失去调控市场猪肉价格的最佳时机。
一是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养殖。
调查中养殖户反映,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分析,看到养猪有较大收益时便纷纷补栏,一旦价格下跌就大量出栏,导致经营不稳定,影响了生猪养殖产业的整体发展和收益。
同时生猪市场供求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价格调节又具有盲目性及生产的趋利性,容易引起市场供求失衡。
当生猪价格持续下降、行情低迷时,养殖户丧失信心,造成一些地区大量抛售生猪、空栏不补等现象出现;当生猪价格不断上涨时,养殖户又一哄而上,争相补栏。
二是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
生猪生产、收购、屠宰加工、猪肉销售这四个环节本应该有机联系,实际中却出现了断裂,屠宰加工企业并没有保护其供应商的利益,实施保护价收购。
在生猪价格运行低迷时,市场货源充足,卖猪时受到收购、屠宰加工行业的挤压。
近年来,
生猪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生猪屠宰、零售商获利较大,而养殖户并未从中得到太多实惠。
三是疫病防控力度不够。
猪价的涨跌很大程度上是受猪病影响所致,“老病未去,新病又起”,猪场防疫和社会化防疫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同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部分猪场为节约成本而放松防疫工作,这就导致目前价格高峰逐渐到来而疫病流行高峰也同时到来的局面。
四是保护母猪生产能力措施未到位。
母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只有母猪基础的稳定,才能促使生猪生产的稳定。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多少基本能决定整个生猪市场的走势,当猪价暴跌,农民盲目地阉割种猪、乱杀乱宰母猪的时候,有关部门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良种种猪、母猪的保护,以致能繁母猪存栏数锐减,影响了生猪的恢复生产。
生猪生产预期判断
目前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过快是事实,但还不至于产生断档脱销现象。
而高位运行的价格却会激发养猪户,尤其是养猪大户的积极性,增加养猪数量。
原来养猪有“两年赚两年亏一年平”之说,意指猪肉市场5年一个波动周期,但现在这个周期缩短为两年。
从20**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因粮价上涨拉动起来,到20**年下半年猪价因猪链球菌掉头向下,到现在连创历史新高,一个市场周期在涨与跌之间迅速切换。
预计短期内猪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其周期性波动何时才能恢复正常,要看各地的具体情况。
仔猪的生长期为6个月,经历6
个月的精心饲养才能长到180斤至200斤。
今年2月和3月份出生的仔猪,到8月底9月初才能大量出栏,由此,猪源紧张的局面将缓解,猪价将有所回落,但不会回落到上年同期的低谷水平。
从9个生猪饲养大村调查的情况来看,近期毛猪供应量仍然短缺,可供出栏生猪很少,整个夏天可能是需大于供,但能维持基本的供应,价格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但要继续上涨也不易,因此猪肉价格将在高位持续到9月份。
明年元旦有望逐渐恢复到正常价位。
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
培育规模养殖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生猪饲养个体规模小,生产效率不高。
主要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养殖的比例偏小。
由此可见,生猪生产和销售,主要为农户分散饲养、个体经营户逐户收购模式,集中屠宰检疫供应的方式。
这种分散的经营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管理粗放;饲养技术含量不高;单体饲养成本高;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弱。
规模饲养户存栏家畜可处于不同的生产周期,而市场这看不见的手,是根据生猪生产和销售情况而不停地上下波动的,这对于规模饲养户而言,通过控制出栏量、仔成猪比例等手段就能调节自身受市场的影响;而散养户则不然,散养户的存栏量少,存栏家畜基本代表一个生产周期,若本期行市吃紧则亏损就无法避免了。
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实现经营产业化。
目前养猪业受制于市场因素影响太大,要把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学习先进经验,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培植龙头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迅速引进种猪生产、生猪屠宰、饲料生产三大企业落户;加快基地与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