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其生理变化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f3444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d.png)
心脏超声提示LVH (LVMI男性≥125g/m2,女性≥110g/m2)
心脏超声提示LVH (LVMI男性≥115g/m2,女性≥ 95g/m2)
颈动脉壁增厚(IMT>0.9mm)或斑块
缓激肽
无活性片断
AT1
AT2
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醛固酮分泌 水钠潴留 交感神经兴奋
血管扩张 抗细胞增殖 调节细胞程序化凋亡
非ACE途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循环RAAS 血管紧张素II 是循环RAAS 的最重要成份,通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或通过刺激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而扩大容量,或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均可显著升高血压。 局部RAAS 存在于心脏、脑、肾上腺皮质以及血管壁,尤其大动脉之中。血管壁局部血管紧张素II 激活平滑肌受体,刺激血管收缩以及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从而使血压升高。 体内存在两种RAAS,即循环RAAS 和局部RAAS: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及RAAS的影响
血压的形成和调节 定义 分级 流行病学及危害
内容提要
什么是高血压
Page *
A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B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
C
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
D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的形成和调节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及RAAS的影响
影响血压测量值的有关因素
![影响血压测量值的有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a1a4634195f312b3169a5ec.png)
影响血压测量值的有关因素目的探索影响血压测量的有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方法对血压测量部位、测量方式及受测者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降低干预因素。
结果间接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受被测量者、测量者和仪器等多方面的影响。
结论同一时间段多次重复测压以保证血压的准确性。
血压测量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操作,影响测量值的因素颇多,下面一一阐述。
标签:影响血压测量因素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之血压(BP)。
血压分为动脉压、和静脉压,一般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如无特别注明则指的是肱动脉血压。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1. 正常血压临床上测量血压一般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12---18.5kpa),舒张压60----89mmHg(8---11.9kpa),脉压30---40mmHg(4---5.3kpa)。
用分式记录法:收缩压∕舒张压。
mmHg和kpa换算公式:1kpa=7.5mmHg1mmHg=0.13kpa。
2. 生理变化正常人的血压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波动范围小并保持着相对的恒定。
生理情况下,多种因素可影响血压的变化,多以收缩压改变为主。
常见的影响血压的因素如下。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增高,但收缩压的升高比舒张压的升高更为显著,如表所示:各年龄组的平均血压值年龄组血压mmHg年龄组血压mmHg1个月84∕5416---17岁120∕701岁95∕65 成年人120∕806岁105∕65老年人140∕80--8510—13岁110∕65(2)性别: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逐渐升高,与男性差别不大。
(3)昼夜和睡眠:血压在清晨最低,白天逐渐升高,至傍晚血压最高。
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
(4)环境:外界气温低则血管收缩,血压可略有升高;外界气温高则血管扩张,血压可略下降。
(5)体形: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6)体位:一般情况下,卧位血压小于坐位血压,坐位血压小于立位血压,与重力代偿机制有关。
基础护理:血压测量法
![基础护理:血压测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969f12a1c7aa00b42acbc2.png)
测量血压 驱气整理
正确记录
洗手转记
选取体位
安置手臂
开血压计
缠好袖带
仔细视听
输气加压
置听诊器
(二)下肢血压测量法 测量部位:腘动脉
核对解释
测量血压 驱气整理
正确记录
洗手转记
选取体位 安放下肢
缠好袖带
(将袖带缠于大腿下部, 其下缘距腘窝3~5cm, 松紧以能塞入一指为宜, 将听诊器胸件放于腘动 脉搏动最明显处
THANK YOU!
血压的测量---计划
病人 护士
了解血压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环境
整洁、安静、安全
血压的测量---实施 (一)上肢血压测量法
测量部位:上肢肱动脉
核核对对解解释释
测测量血血压压 驱驱气气整整理理
正正确确记记录录
洗洗手手转转记记
血压的测量---注意事项
★1.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 压计。 ★2.若测量前病人有剧烈活动、剧烈情绪波动、吸烟、进食等情况,待 安静休息30分钟后再测。若病人膀胱充盈,请其排空膀胱后再测。 ★3.偏瘫、肢体有损伤的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肢体,避免选择静脉 输液一侧肢体。
选取体位
安置手臂
开血压计
缠好袖带
仔细视听
输气加压
置听诊器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坐位时手臂平第四肋, 仰卧位时平腋中线
核对解释
测量血压 驱气整理
正确记录
洗手转记
选取体位
安置手臂
开血压计
缠好袖带
仔细视听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79dfbd8762caaedc33d428.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八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084120003陈明辉实验八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1.学习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方法和原理;2.观察影响血压的一些因素;3.学习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原理1.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是没有声音的,但当外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以发生血管音。
因此,可以根据血管音来判断血压的大小。
2.当声音出现以后,测的是收缩压,而声音消失的时候,则为舒张压。
正常情况下,人或哺乳动物的血压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保持某种相对稳定性能,但是血压测定时动态的,是在不断变化,不是静止不变的。
人体的体位、运动、呼吸、温度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等因素对血压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1.实验对象:人(一个人男生一个女生);2.试验器械:血压计、听诊器、冰水。
四、实验步骤1.受试者取坐位,静坐五分钟,待肢体放松、呼吸平稳与情绪稳定。
2.测量血压(1)测量正常血压;(2)加深加快呼吸对测量血压的影响:在记录正常血压之后,令受试者加深加快呼吸,一分钟后测量血压;(3)情绪对血压的影响:令受试者回忆最气愤的事,一分后测量血压;(4)运动对血压的影响;(5)冰水刺激对血压的影响。
3.将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总结(1)实验数据:编号正常对照血压收缩压1m1f2m2f3m3f4m4f5m5f10592901001291021181179991舒张压70546070858170776269呼吸加快时的血压变化值收缩压1101001001041219310810610185舒张压56587369858070756567收缩压58104-8-9-10-112-6舒张压-4413-10-1023-2编号1f2m2f3m3f4m4f5m5f正常对照血压收缩压舒张压92901001291021181179991 546070858170776269情绪变化时的血压变化值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104110100125105981051039364706589806868726512100-43-20-12421010-54-1-2-910-4编号1f2m2f3m3f4m4f5m5f正常对照血压收缩压舒张压92901001291021181179991 546070858170776269运动时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11.511210912811698.511713011969.56572878672717770变化值收缩压舒张压9.5229-114-19.50312815.552252-6151编号1f2m2f3m3f4m4f5m5f正常对照血压收缩压舒张压92901001291021181179991 546070858170776269手握冰时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0298100113106981129582617271818572696860变化值收缩压舒张压1080-164-20-5-4-117121-442-85-9*m=malef=female分别代表男女生(2)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性别对血压的影响对性别进行检验,t=0.279,p=0.781,认为性别对血压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生理学影响血压调节的因素实验报告分析
![生理学影响血压调节的因素实验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c241c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5.png)
动物血压的调节1观察正常血压波动曲线。
血压曲线有时可看到三级波:一级波(心搏波):乃由于心室舒缩所引起的血压波动,频率与心率一致,但由于记录系统有较大惯性,波动幅度不能真实反映收缩压与舒张压的高度。
二级波(呼吸波):乃由于呼吸运动所引起的血压波动。
三级波:常不出现,可能由于血管运动中枢紧张性的周期性变化所致。
2夹闭一侧颈总动脉10s后,观察到兔动脉血压升高的现象。
这是由于颈动脉窦管壁的外膜下分布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是动脉张力感受器。
这个感受器位于兔颈总动脉的远心端,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分叉交界处。
夹闭颈动脉后,远心端的颈动脉窦张力感受器感受到血压下降,传出神经冲动的频率减慢。
信息沿窦神经上传至延髓孤束核心血管中枢。
使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和心缩血管紧张加强,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从而血压恢复性升高。
若血压下降过大,交感缩血管紧张还会扩展到静脉系统,是静脉收缩,促进血液回心,使每博输出量增加。
3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均可引起血压下降,而刺激该神经外周端基本不变。
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主动脉弓感受器发出的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
因此,刺激完整的减压神经或其中枢端,使传入中枢的冲动增加,致血压明显下降,而刺激其外周端虽又冲动传向外周,但不会引起血压变化。
5.4刺激迷走神经后观察到,刺激迷走神经和迷走神经外周端都能引起明显的减压反应,迷走神经中含从延髓下行的传出纤维,通向心脏。
节前纤维末端释放Ach,节后纤维末端释放Ach,属于副交感神经纤维,能使cAMP浓度降低,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传导性减弱。
从而使心输出量变小,平均动脉压降低。
此外,还有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上行纤维在迷走神经中并行,化学感受器受刺激的效应是血压升高。
所以,刺激迷走中枢不能引起减压反应,却可以使血压轻微抬高。
此外,若切断两侧迷走神经,迷走紧张消失,迷走吸气兴奋反射通路也断了,动物的吸气变深,周期变长,二级曲线周期性变得不明显。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93e11f6edb6f1aff001fab.png)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目的和原理】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很多。
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来调节心血管系统使之维持在正常水平,这为生理性调节因素。
但在致病因素或药物作用下,引起心血管功能改变,就可造成动脉血压的明显改变。
不管是哪种因素均是通过影响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循环血量等而引起动脉血压的变化。
本实验目的在于观察与验证影响动脉血压的不同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掌握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
【实验对象】兔,体重2.5kg以上。
【实验器材和药品】哺乳类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动脉夹、注射器(1、5、20、50ml)、二道生理记录仪与刺激器(或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血压换能器。
20%乌拉坦、0.5%肝素生理盐水、10-4肾上腺素、10-4去甲肾上腺素、2.5%妥拉苏林、10-4乙酰胆碱。
【实验步骤】1.手术前准备准备好二道生理记录仪及刺激器。
二道生理记录仪参考参数:灵敏度12kp/cm,走纸速度1mm/cm;基线为零。
刺激器参考参数:刺激强度6V,刺激方式连续,波宽5ms。
2.手术(1)麻醉固定动物称重后,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乌拉坦5ml。
(2)分离颈部迷走神经、减压神经、颈总动脉按3.8所示方法切开家兔颈前皮肤,分离颈前肌肉,暴露出气管旁颈动脉鞘(有搏动),以玻璃分针剖开颈动脉鞘,仔细识别三根神经,其中迷走神经最粗,一般位于外侧;减压神经最细(头发样细),一般位于内侧;交感神经粗细与位置介于两神经之间。
先分离出减压神经,穿一生理盐水浸过的丝线,后分离迷走神经与颈总动脉,穿不同颜色的丝线。
(3)颈总动脉插管术按3.8所示方法在左颈总动脉向心插入充满肝素生理盐水并连有三通管的动脉插管,结扎固定以防脱落。
去除动脉夹,调节三通管使血压换能器与动脉插管相通,并描记一段正常血压曲线。
3.观察项目(1)夹闭颈总动脉张开动脉夹置于右侧颈总动脉上,夹闭时同时作标记,观察心率与血压的变化,在出现一段明显变化后,去除夹闭。
生理学理论指导: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生理学理论指导: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0b6f6b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6.png)
影响动脉⾎压的因素有⼼脏每搏输出量、⼼率、外周阻⼒、主动脉和⼤动脉的弹性贮器作⽤及循环⾎量和⾎管系统容量的⽐例等5个因素。
1、⼼脏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和⼼率变化不⼤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动脉⾎压升⾼,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脉压增⼤。
2、⼼率:在外周阻⼒和每搏输出量变化不⼤的情况下,⼼率增加,动脉⾎压升⾼,但舒张压升⾼幅度⼤于收缩压升⾼幅度,脉压减⼩。
3、外周阻⼒:在每搏输出量和⼼率变化不⼤的情况下,外周阻⼒增加,阻⽌动脉⾎流流向外周,在⼼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内的⾎量增多,舒张压升⾼幅度⼤于收缩压升⾼幅度,脉压减⼩。
4、⼤动脉弹性贮器作⽤:⼤动脉弹性贮器作⽤主要起缓冲动脉⾎压的作⽤,当⼤动脉管壁硬化时,弹性贮器作⽤减弱,以⾄收缩压过度升⾼和舒张压过度降低,脉压增⼤。
5、循环⾎量和⾎管系统容积的⽐例:在正常情况下,循环⾎量和⾎管系统容积是相适应的,⾎管系统充盈程度的变化不⼤。
任何原因引起循环⾎量相对减少如失⾎,或⾎管系统容积相对增⼤,都会使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下降,导致动脉⾎压下降。
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53df5cdcc22bcd127ff0c1c.png)
L e c t u r e n o t e s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摘要】形成动脉血压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的比例。
1、血压血压(blood pressure)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常用高于大气压的千帕(kPa)或毫米汞柱(mmHg)值表示(1mmHg=0.133 kPa)。
血压形成的前提是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其充盈的程度可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示。
2、动脉血压的概念和正常值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是指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心室射血时,动脉血压升高,大约在快速射血期末达最高,其最高值称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血压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pulse pressure)。
整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压。
由于大动脉中血压降落不大,为便于临床测量,通常将上臂测得的肱动脉血压代表主动脉压。
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13.3~16.0kPa),舒张压为60~80mmHg(8.0~10.6kPa),脉搏压为30~40mmHg(4.0~5.3kPa)。
3、动脉血压的形成(1)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2)心脏射血;(3)外周阻力。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的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而收缩压的高低也主要反映了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心率增快时,收缩压虽有升高,但与舒张压相比,升高幅度不如舒张压升高显着,脉压减小。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523f2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5.png)
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它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保护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脉血压的调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神经调节、体液平衡、心脏泵血功能等。
本文将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这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动脉血压进行调节。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来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收缩外周血管,提高动脉血压。
副交感神经则通过释放乙酰胆碱来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
这种神经调节的机制使得人体能够在不同情况下快速调整血压,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 体液平衡体液平衡对动脉血压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体液中的盐分浓度和血容量的改变都会影响血压。
当血液中的盐分浓度增加时,水分会从组织间隙进入血液中,增加血容量,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相反,当盐分浓度降低时,水分会从血液中流向组织间隙,减少血容量,导致动脉血压降低。
此外,抗利尿激素如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等也参与了体液平衡的调节,从而影响动脉血压。
3. 心脏泵血功能心脏是泵血的关键器官,其泵血功能对动脉血压具有直接影响。
心脏收缩时,将氧气和养分富含的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增加动脉血压。
而心脏舒张时,心脏充盈,准备下一次收缩,此时动脉血压会稍微降低。
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变,如心脏收缩力的增加或减弱,心率的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动脉血压的水平。
4. 血管阻力血管阻力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摩擦所受到的阻碍,它是影响动脉血压的重要因素。
血管阻力的大小与血管的直径和血液黏稠度有关。
当血管收缩时,血管的直径变窄,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
相反,当血管扩张时,血管的直径变宽,血管阻力减小,动脉血压降低。
血管阻力的改变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血管壁的弹性有关,同时也与神经调节和体液平衡紧密相关。
总结起来,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生理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神经调节、体液平衡、心脏泵血功能和血管阻力等多个方面的调节机制。
简述动脉血压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动脉血压影响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e93c8d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6.png)
简述动脉⾎压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动脉⾎压是指⾎液对单位⾯积主动脉管壁的侧压⼒,⼀般是指主动脉内的⾎压。
影响动脉的⾎压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下⾯是⼩编带来的关于动脉⾎压影响的因素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动脉⾎压的影响因素 搏出量 在⼼率和外周阻⼒不变的情况下,当左⼼室收缩⼒加强,搏出量增加时,在⼼缩期进⼊到主动脉和⼤动脉的⾎量增多,管壁所受的侧压⼒增⼤,收缩压明显升⾼。
由于主动脉和⼤动脉管壁被扩张的程度⼤,⼼舒期其弹性回缩⼒量也⼤,推动⾎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加快,因此,到⼼舒期末,主动脉和⼤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加并不多,故舒张压虽有所升⾼,但升⾼的程度不⼤,因⽽脉压增⼤。
反之亦然。
临床上左⼼功能不全时主要表现为收缩压降低,脉压减⼩。
外周阻⼒ 如⼼输出量不变⽽外周阻⼒增加时,即⼩动脉和微动脉⼝径缩⼩。
阻⽌动脉⾎液流向外周,使⼼舒期未主动脉和⼤动脉内的⾎量增多,舒张压明显升⾼。
在⼼缩期内,由于动脉⾎压升⾼使⾎流速度加快,因此,在⼼缩期内仍有较多的⾎液流向外周,故收缩压升⾼不如舒张压升⾼明显,因⽽脉压减⼩。
反之亦然。
舒张压的⾼低主要反映外周阻⼒的⼤⼩,原发性⾼⾎压病⼈⼤多是由于阻⼒⾎管⼴泛持续收缩或硬化所引起,此时外周阻⼒增⼤,动脉⾎压升⾼,⽽舒张压升⾼较明显。
动脉管壁弹性 主动脉和⼤动脉管壁的弹性对动脉⾎压起缓冲作⽤,当主动脉和⼤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时,表现为收缩压升⾼⽽舒张压不变或稍⾼,脉压增⼤。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和⼤动脉管壁的弹性纤维逐渐减⼩,⽽胶原纤维增多,导致⾎管的弹性降低。
阻⼒⾎管也具有⼀定的弹性,其弹性也会随年龄的增长⽽有所降低,被动扩张能⼒减⼩,外周阻⼒增⼤,所以舒张压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升⾼,但升⾼的程度不如收缩压。
⼼率 搏出量和外周阻⼒不变的情况下,⼼率增快,⼼舒期缩短,舒张期间流向外周的⾎量减少,致使⼼舒末期主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多,舒张压明显升⾼。
由于动脉⾎压升⾼,可使⾎流速度加快。
人体一天血压波动曲线
![人体一天血压波动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33b13f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8.png)
人体一天血压波动曲线
摘要:
1.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人体一天血压的波动曲线
3.血压波动的原因
4.血压波动对健康的影响
5.控制血压波动的方法
正文:
血压是指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通常用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示,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在动脉中的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血液在动脉中的压力。
血压的测量方法是使用血压计,通过袖带包裹在上臂,利用听诊法或电子传感器来测量。
人体一天的血压会随着生活节奏、生理需求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波动。
一般来说,血压在早晨起床后较高,这是因为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息,心脏需要加大压力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而在晚上睡觉时,血压则相对较低。
此外,血压还会在情绪激动、运动、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波动。
血压波动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管的弹性和收缩、血容量的变化等。
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共同决定了血压的波动。
血压波动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的血压波动可能会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控制血压波动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控制血压波动的方法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低盐饮食等;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压力;定期检查血压,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
女性血压低是什么原因
![女性血压低是什么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ed20d2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1.png)
女性血压低是什么原因血压低,在女性中并不少见。
很多女性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感到头晕、乏力,一测量血压发现偏低。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女性血压偏低呢?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生理因素是一个常见的原因。
女性在生理期时,由于经血的排出,身体会丢失一定量的血液,这可能会导致短暂的血压降低。
尤其是月经量较大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女性在怀孕后,身体的各种生理变化也可能引发血压低。
随着胎儿的逐渐成长,孕妇的血容量会增加,但血管的扩张程度可能跟不上血容量的增加速度,从而导致血压下降。
同时,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对血管的调节产生影响,使得血压出现波动。
营养不良也是导致女性血压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少女性为了保持身材,过度节食或者挑食,导致摄入的营养不足。
比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 B12、叶酸等营养素,这些对于红细胞的生成和血液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红细胞数量不足,血液的携氧能力就会下降,进而影响血压。
还有,一些慢性疾病也可能是“罪魁祸首”。
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也会相应降低,从而引起血压降低。
再比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这种情况下,激素分泌失衡,影响了血管的紧张度和血容量,也容易导致低血压。
贫血在女性中较为普遍,尤其是缺铁性贫血。
当身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来合成血红蛋白时,血液的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为了保证各器官的供氧,不得不更努力地工作,但长期下来,心脏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血压降低。
有些女性长期处于较大的精神压力下,比如工作紧张、生活焦虑等,这可能会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心血管功能,如果出现紊乱,就可能导致血管过度扩张,血压随之降低。
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一些降压药、抗抑郁药、镇静药等,如果使用不当或者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血压降低。
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低血压的遗传倾向,那么女性患上低血压的概率可能会相对较高。
专科大专高职 基础护理学教案 3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专科大专高职 基础护理学教案 3血压的评估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f4bb3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a.png)
血压的正常值
血压、高血压、低血压的概念,高血压的分期
难点
能区别血压的正常、异常变化,并能叙述异常血压的护理措施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月日
月日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同学到课率,课前准备情况。
【知识回顾】1、请同学解释氧气吸入法的定义?
2、请同学说出氧气吸入法的“四防”?
【讲授新课】
第四节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一)血压的形成
(二)影响血压的因素
1.每博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三)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
1.正常血压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的血压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90mmHg,
3.脉压异常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
1.加强观察2.合理饮食3.生活规律
4.坚持运动5.控制情绪6.健康教育
三、血压的测量
(一)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
1.血压计的种类
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无液血压计
2.水银血压计的构造
加压气球、调节阀、袖带、血压计
(二)测量血压方法
【目的】
【评估】
【计划】
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血压计、听诊器、笔、记录单
脉压30~40mmHg,平均动脉压100mmHg
2.生理变化
(1)年龄(2)性别(3)时间(4)环境
(5)体位直立性低血压(6)身体不同部位(7)其他
二、异常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一)常见的异常血压
1.高血压 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一般间隔2周,3次测量)。
血压的生理知识
![血压的生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d5179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1.png)
血压的生理知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它是维持正常血流的重要生理参数之一。
血压由心脏泵出的血液推动而成,其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脏收缩力、血管阻力和血液粘稠度等。
血压通常由两个数值表示,如120/80mmHg。
其中第一个数值为收缩压,表示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最大压力;第二个数值为舒张压,表示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最小压力。
正常血压范围是在90/60mmHg至140/90mmHg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就被认为是高血压或低血压。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的情况。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动脉血管的阻力增加或心脏泵血能力下降。
一些危险因素如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的情况。
低血压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包括失血、心脏疾病、内分泌紊乱、药物副作用等。
在某些情况下,低血压可能是正常生理反应,如运动、长时间站立、情绪波动等。
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进行。
血压计分为汞柱式和数字式两种。
汞柱式血压计通过测量袖带中血液对汞柱施加的压力来计算血压,而数字式血压计则通过传感器测量血液对传感器施加的压力来计算血压。
血压的测量一般在静息状态下进行,要注意正确佩戴袖带,保持放松,避免干扰因素。
除了高血压和低血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血压异常。
例如,白天血压升高或夜间血压降低的“白天夜间血压变异”现象;在体位改变时,如从躺下坐起时,血压下降的“体位性低血压”现象;以及剧烈运动后血压升高的“运动性高血压”现象等。
为了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酗酒等。
其次,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生理实验报告血压原理
![生理实验报告血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d8491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9.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血压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3. 分析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通常情况下,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大压力,而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小压力。
血压的测量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 血流动力学原理: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压力。
这种压力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变化,形成收缩压和舒张压。
2. 声波原理:当血管内的压力变化时,会产生声音。
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到这些声音,从而判断血压的高低。
3. 示波原理:利用血压计袖带对血管施加压力,阻断血流,然后逐渐减压,根据血流恢复时产生的声音变化,通过示波器显示血压值。
三、实验器材1. 水银血压计2. 听诊器3. 血压计袖带4. 计时器5.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熟悉实验步骤。
2. 测量血压:- 被测者坐位或仰卧位,放松手臂,将袖带缠于上臂中部,袖带边缘距离肘关节2-3厘米。
- 将听诊器放在袖带下方,调整袖带压力至稍微高于舒张压,然后逐渐减压。
- 当听到第一个声音时,记录此时的压力值,即为收缩压。
- 继续减压,当声音突然消失时,记录此时的压力值,即为舒张压。
3. 重复测量:对被测者进行多次血压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1. 袖带压力:袖带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2. 袖带位置:袖带位置不正确会导致血压测量值不准确。
3. 被测者姿势:被测者姿势不正确也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4.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5. 测量时间:测量时间不统一也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血压测量原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血压测量的方法及步骤,并了解了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袖带压力、袖带位置、被测者姿势、环境温度和测量时间等因素都会对血压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血压调节生理学探索血压的调节机制和交感神经调节
![血压调节生理学探索血压的调节机制和交感神经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8e34a5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2.png)
血压调节生理学探索血压的调节机制和交感神经调节血压是人体中最基本的生理参数之一,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血压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
本文将探索血压的调节机制以及交感神经在其中的作用。
一、血压调节机制血压是由心脏泵血和外周血管阻力共同决定的。
身体通过各种机制来维持血压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以保证血液能够有效地供应给全身组织。
主要的调节机制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主要参与血压调节的两个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肾上腺素使心脏收缩和血管收缩,从而提高血压;副交感神经则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舒张和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2.压力感受器调节压力感受器位于主动脉和颈动脉窦中,能够感知血液的压力变化。
一旦压力感受器检测到血压升高,它将通过神经途径发送信号给大脑,刺激释放抑制交感神经的物质,从而降低血压。
3.体液平衡调节体液平衡也对血压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身体中的液体量和电解质浓度可以改变血液的容积和黏稠度,进而对血压产生影响。
这一过程是通过调节肾脏对尿液的排泄和重吸收来实现的。
4.激素调节多种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和抗利钠激素等,通过调节肾脏的功能来影响血压。
这些激素可以改变钠和水的重吸收程度,从而调整血容量,进而影响血压。
二、交感神经调节血压的作用交感神经系统在血压调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对心脏、血管和肾脏等器官产生影响,从而调节血压。
1.心脏交感神经通过刺激心脏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使心脏泵血量增加。
这样可以提高冲出心脏的血液量和血压。
2.血管交感神经通过刺激血管壁的α1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
这导致全身循环阻力的增加,从而提高血压。
3.肾脏交感神经通过刺激肾小管上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
![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9aaae3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9.png)
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引言血压是衡量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正常血压范围内的生理性变化是人体在不同情境下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了解这些变化对于我们维持健康的生活至关重要。
正常血压范围正常血压通常被定义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和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处于一定范围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成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0mmHg之间。
正常血压范围会因个体差异和年龄而有所变化,如在老年人中舒张压可能会稍高,但并不代表异常。
生理性变化正常血压在生活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身体自然调节的结果,属于生理性变化。
运动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养分,心脏将增加供应血液的速度,血管也会扩张,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
这时,血压会升高,但通常会在运动后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如兴奋、恐惧、焦虑等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激活,进而引起血压的短暂升高。
这是一种生理性的反应,通常在情绪稳定后会迅速恢复。
饮食暴饮暴食或摄入高盐食物会导致体内盐分增加,这会使得体内保水量增加以平衡盐分。
保水量的增加会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
但这种变化是暂时的,且不会引发长期的血压问题。
睡眠睡眠时,身体处于休息状态,血压相对较低。
然而,在清晨醒来时,体内的激素水平升高,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血压也会有所上升。
这种变化被称为清晨高血压现象,是正常的生理性反应。
结论了解正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情绪波动,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
如果血压持续上升或持续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通过了解正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我们能够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关于正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的文档。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体血压生理实验报告
![人体血压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5893f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7.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血压的基本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2. 掌握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3. 观察和分析不同生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4. 学习如何使用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学会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人体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代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管内的压力。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一般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
血压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动脉导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常用于临床。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袖带加压阻断动脉血流,根据袖带压力变化和听诊器听到的声音变化来推算血压,常用血压计进行测量。
三、实验器材1. 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2. 听诊器3. 测量袖带4. 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受试者准备:受试者需保持安静,休息5-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2. 血压计准备:将血压计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水银柱至0点。
3. 袖带准备:将袖带缠绕于受试者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适度。
4. 测量血压:a. 受试者取坐位,将手臂自然下垂,肘部与心脏同一水平面。
b. 听诊器膜片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c. 打开气门,迅速充气至袖带压力高于收缩压约30mmHg。
d. 关闭气门,缓慢放气,观察水银柱下降速度,并注意听诊器中的声音变化。
e. 当听诊器中第一次出现清晰的脉搏声音时,水银柱所指的数值即为收缩压。
f. 继续放气,当听诊器中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的数值即为舒张压。
5. 重复测量:重复上述步骤,至少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收缩压与舒张压: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0-140mmHg和80-90mmHg。
本实验中,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0mmHg和85mmHg,处于正常范围内。
2. 不同生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a. 运动:运动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这是由于运动时心脏搏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加所致。
血压的生理知识
![血压的生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fdadb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4.png)
血压的生理知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壁上施加的压力。
它是人体循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生理指标,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血压的测量通常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组成,常用毫米汞柱(mmHg)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血压的生理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决定血压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心脏收缩时,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此时血压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而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至心脏,此时血压达到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血液的黏稠度和血管的阻力也会影响血压水平。
黏稠度越高,血液流动阻力越大,血压也会相应升高。
而血管的阻力主要受到血管直径的影响,当血管收缩时,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反之则下降。
体液的容量和血管壁的弹性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体液容量增加会导致血液量增加,血管壁受压增大,从而使血压升高。
而血管壁的弹性减弱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因为血管壁无法有效地缩小,导致血液流动阻力增加。
血压的正常范围是受到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在90-140 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 mmHg之间。
如果血压超过了正常范围,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等。
而低血压则可能导致头晕、乏力、血液供应不足等症状。
为了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都有助于控制血压。
其次,戒烟限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尼古丁和酒精会使血压升高。
此外,减少盐的摄入也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因为高盐摄入会导致体液潴留,增加血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血压来监控自己的健康状况。
使用血压计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血压,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测量血压应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受到干扰。
其次,正确佩戴血压计,将袖带包裹在上臂上,并将袖口位置与心脏大致对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其生理变化
14护本:海尚,侯培培,杨国梅,夏玉,郑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取代了传染病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具有高发病率,低控制率的特点。
那么,对于血压,我们大多素人都不能够比较准确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瞧一瞧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它就是一个怎样的机理运行过程及其相对应的生理变化。
血压(blood pressure)就是指血管里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人体的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与淋巴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基本上封闭的“管道系统”。
正常的心脏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肌肉器官,就像一个水泵,它日夜不停地、有节律地搏动着。
心脏一张一缩,使血液在循环器官内川流不息。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无论心脏收缩或舒张,都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
当心脏收缩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高,这时的血液称为“高压”;左心室舒张时,大动脉里的压力最低,故称为“低压” 。
在生活中对于正常血压有一组正常值标准,收缩压为60~90mmHg,舒张压为90~130mmHg、血压在24小时内、一定范围内就是变动的,随着运动量,心情紧张(如白袍血压)而起伏。
人体内有几个特殊的血压调节系统即血压影响因素,影响血压的升降。
(1)压力感受器机制
正常人心脏、肺、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均存在有压力受体(感受器),位于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可以接受来自感受器的冲动,同时也可以接受来自视丘下部与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冲动。
汇集到血管运动中枢的冲动,经过调整处理,通过传出神经达到效应器,起着调节心率、心排出量及外周阻力的作用。
当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兴奋性增强而发生冲动,经传入神经到达血管运动中枢,改变其活动,使降压反射的活动增强,心脏收缩减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当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将冲动传入血管运动中枢,使降压反射活动减弱,心脏收缩加强,心输入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升高。
另外,在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附近存在着化学受体(感受器),对于血液中的氧与二氧化碳含量极为敏感。
在机体缺氧状态下,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速,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2)容量压力调节机制
在肾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肾小球旁器,其中的球旁细胞含肾素颗粒,当肾动脉下降时分泌肾素。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刺激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钠与水的回吸增多,水、钠潴留,直至血容量增加血压回升为止;相反,如血压升高,则钠与水的排泄增加,使血容量缩减,心排出量减少,血压恢复正常。
(3)体液调节机制
(4)血液与组织中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对心肌、血管平滑肌的活动以及循环血量均有调节作用。
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等),肾素、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使血压升高。
缓激肽、前列腺素e、心钠素等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使血压下降。
上面所说的主要就是从生理角度以专业的眼光来考虑的血压影响因素,血压同时也受运动量及心情等影响。
血压的生理变化有以下几种:
1 部位与体位
(1)右臂高于左臂10~20mmHg(1、33~2、67kPa),其原因就是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根据血循环中能量消耗的原理,因此右臂高于左臂。
(2)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40mmHg(2、67~5、33kPa),因为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的粗,血流量大,因此下肢高于上肢。
(3)体位:立位血压低于坐位血压,坐位血压低于卧位血压,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
2 年龄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新生儿血压最低,小儿血压较成年人低。
3 性别女性在更年期之前,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上升,二者之间差别减小。
4 时间与睡眠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稍高,睡眠时血压逐渐下降。
5 其她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剧烈运动、吸烟等可使血压升高。
饮酒、摄盐过多、某些药物对血压也有一定影响。
以上对于血压的影响因素的介绍能够更好的让人们预防及治疗关于血压的疾病,也能够让人们更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