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4.1《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课件:4.1.1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
互动·探究区
课时1
【迁移应用2】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课时1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山,流经_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全长 ________千米,注入________海。 (2)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依次为 ________高 原,__________山区,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__平原。 本 (3)填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互动·探究区 【迁移应用 1】 读下图,完成(1)~(2)题。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课时1
互动·探究区
课时1
(1)图示地区
A.全部位于南方地区
B.地跨第一、二、三级阶梯
C.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本 专
D.河流全部属太平洋水系
题 栏
(2)甲地所在省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资源是
目 开
A.森林、草场
B.水能、天然气
本 的航运条件。为什么?
专
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长江水系的基本状况及长江沿线的
栏 目
开发与治理。解答本题需抓住以下几点:(1)长江源头的位置、
(3)①流域内降水丰富 ②落差大
本 专
原因:长江的水量、流域面积均居我国首位;流经我国三大阶梯,
题 落差大。所以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
栏
目 (4)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及矿产资源,如攀
开 关
枝花的铁和钛、六盘水的煤、自贡的天然气等;中游地区是我
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如大冶的铁和
铜、大余的钨、水口山的铅锌、冷水江的锑等;下游地区的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质课件(共33张PPT)
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 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禄丰县第三中学 金文鸿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 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 段开发重点既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过程与方法:
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效 益
三峡 工程 的 效应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防洪 发电 航运
移民安置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综合效益 地理问题
名胜古迹问题
上游地区
开发条件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
存在问题
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加大
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案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 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
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76-82)
1.图4-1-2,找出长江主要的支流名称,上中下游 的划分界线,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治理措施
①植树造林,搞好生态建设②建设水利工程
(二)中游地区
探究1: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工农业 的有利条件?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 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 基地。
(2)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 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禄丰县第三中学 金文鸿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 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 段开发重点既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过程与方法:
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效 益
三峡 工程 的 效应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防洪 发电 航运
移民安置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综合效益 地理问题
名胜古迹问题
上游地区
开发条件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
存在问题
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加大
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案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 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
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76-82)
1.图4-1-2,找出长江主要的支流名称,上中下游 的划分界线,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治理措施
①植树造林,搞好生态建设②建设水利工程
(二)中游地区
探究1: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工农业 的有利条件?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 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 基地。
(2)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 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鲁教版必修3 4.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27张PPT)(共27张PPT)
水系=干流+所有支流+所有湖泊
分水岭秦岭 南岭Fra bibliotek长江流域
长江源
沱沱河
金沙江
重庆两江交汇
三峡
九江
1、说说长江的水系特征。 2、长江流经哪些行政区?
青海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贵州
湖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江
湖南 西
一、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 长江流域经过哪些地形区?
气候、水文和植被
1、长江流域主要是什么气候 类型?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什么?成因是什么?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一、流域与水系
流域是以分水岭为界限的一个由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水系所覆盖的区域,以及由该水系构成 的集水区。
外流区
水文特征包括:河流径流量、河流季节变化、冰期、含沙量、水能
内流区
水系特征包括:① 河流长度、流向 ②水系状况与流域范围③ 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 河网形态、密度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 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水水能文资 特3源征、丰包富括长,:为河江工流业径流发流展量提、域供河充流城足季动节市力变化化、冰水期、含平沙量比、水较能 高,为什么金沙江流域的城镇比较少?
位于横断山区域,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总16、 、结长库下4位江区游、流蚊地于域虫区长的滋的横经生突江济,出断活给问流动 人题山主们,域要健区并集康提的中带域出在来解农哪影,决些响措作地山施区?物高主谷深要,分地布形在复哪杂些,地交区通?不这便些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水系特征包括:① 河流长度、流向 ②水系状况与流域范围③ 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 河网形态、密度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 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c.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进入雨季 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4单元第1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共38张PPT)-经典
措施
水体和大气
环境污染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
和第三产业
加强环境产保业护,通过各种途径对
_________ 加以控制
经济联系
高新技术 环境污染
规律总结
流域综合开发的思路、措施分析(以长江流域为例)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条件或潜力因素,使之效益最大化,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 的实施,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的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 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地水势流低缓平慢,泥沙淤积,
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
两季,使平
原湖区积水而无法外排入长江
春夏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 _______
,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减弱
田
围湖造
(4)整治重点及措施 重点:防治
,整治江河湖泊 长江水患
措施
严禁
工程
沿,湖退围耕垦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
强化专练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综合开发长江流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是( )
A.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年径流量占我国江河年径流总量的37%
C.流域内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居我国各河之首
水土流失
水旱灾害频繁
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加强管理, 实行自然资源统一开发管理,有利于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协调 开发和管理。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质课件(共51张P
图4-1-6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干流横贯东西 ,直通海洋
支流沟通南北,通过京杭运河联系了海河、黄河、淮河、 钱塘江水系; 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 沿岸港口众多。
课后活动: P79 自然条件:有利: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水热充足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不利:地形复杂,平原狭小,煤、石油等能源缺乏
区位良好,与华中、 华东地区的输电距离 仅为500米和1000米
在经济 输电范围内
成为未来全国统一 电网中心主导站
2021/10/10 环境效益
清洁水电 代替火电
大幅减少
废气、废水、
废渣的排放
32
(4)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限制条件
从根本上改善 川江的航动条件
改善宜昌 下游河道
长江航道特别是 宜昌至重庆660 千米的川江航道
修建荆江分洪工程 进行几处裁弯取直工程 加固荆江大堤
黄河形成地上悬河的原因
由于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 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河 床逐渐抬高,两岸河堤逐渐加高, 形成悬河。
阅读图4-1-15 日益萎缩的洞庭湖
长江水系的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 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
生态环境效益
2021/10/10
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30
(2)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防 洪
提高荆江河段
地处上游山区
的防洪标准
防
与中下游平原 的转换位置
区 位
优
洪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4.1.2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共37张PPT)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推广各种环保技术; 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 加大执法力度。
浦东新区
练一练
1.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
灾害。主要成因不包括( A )
A.荆江河段河道平直 B.荆江河段夏季多暴雨 C.荆江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中游地区: 1、优势: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湖北
矿产资源丰富:
江西 湖南
湖南
大冶铁矿 大余钨矿 水口山铅锌矿 冷水江锑矿
2、开发重点: 商品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
3、存在的问题: 洪水灾害
自然
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首先是自然因素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量大,汛期长 地形: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水系: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量大 气候异常时南北支流同时来水
中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中下游:围湖造田,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
根据长江流域开发地理条件的思路,查找黄河流域 的详细资料,探讨我国黄河流域开发与整治措施。
区 位
优
防
洪
势
控制着长江上游的
洪
原
全部来沙来水
作
因
库
用
总库容393亿立
容
方米防洪库容
巨
221.5亿立方米
大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防 洪
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10年一遇----100年一遇)
配合分、蓄洪工程等措施 可避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 造成的荆江河段干堤溃决
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
减轻洞庭湖的淤积
避短
扬长
上中下游优势 的开发
浦东新区
练一练
1.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
灾害。主要成因不包括( A )
A.荆江河段河道平直 B.荆江河段夏季多暴雨 C.荆江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中游地区: 1、优势: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湖北
矿产资源丰富:
江西 湖南
湖南
大冶铁矿 大余钨矿 水口山铅锌矿 冷水江锑矿
2、开发重点: 商品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
3、存在的问题: 洪水灾害
自然
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首先是自然因素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量大,汛期长 地形: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水系: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量大 气候异常时南北支流同时来水
中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中下游:围湖造田,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
根据长江流域开发地理条件的思路,查找黄河流域 的详细资料,探讨我国黄河流域开发与整治措施。
区 位
优
防
洪
势
控制着长江上游的
洪
原
全部来沙来水
作
因
库
用
总库容393亿立
容
方米防洪库容
巨
221.5亿立方米
大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防 洪
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10年一遇----100年一遇)
配合分、蓄洪工程等措施 可避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 造成的荆江河段干堤溃决
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
减轻洞庭湖的淤积
避短
扬长
上中下游优势 的开发
鲁教版地理必修三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课件共45张PPT (共45张PPT)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 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 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黄金水道
扬长
可
长江
自然概况
上中下游优 持
势的开发
续
流域
社会经济概况
发 存在问题的 展
治理
之
路
避短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重点开发任务:水能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防__洪__!
三峡工程
防发航灌 供
养
旅 改善中下游 南水
洪电运溉 水
殖
游 生态环境 北调
生态环境效益
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 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和水__体__的质量
太湖 普遍下降。大特气另是以______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___________________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社会效益
改善了上游川江段的航运
当然:三峡工程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P81)
泥沙淤积、水环境问题、地质灾害
主要在库区
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长江中上游防 护林
中游地区:
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商品农业基地
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制造业基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共25张PPT)
自然资源
(域主要水电站分布
丹江口
三峡﹡ ﹡ 葛洲坝
﹡
﹡﹡
﹡
﹡﹡
为什么长江上游水能 资源丰富呢?
上游
分析一条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与否的思路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 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来说,水量越大,径流量越稳定, 水力资源越丰富;
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来说,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 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 析思路如下:
黄金水道
河流航运条件评价: 自然条件 地势落差大,则航运不便;径 流量大,水位深,则通航能力强;结冰 期长的河流航运价值较低
人文条件 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水平、 人口和城市密度均可以通过影响河流航 运的货源和客源流量而影响航运的经济 效益;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运网络有利于 提高河流航运的价值 。
课 堂 小 结
河流水系特征
思考方向
表达术语
长度 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
水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系 支流 支流多(少)
特 流向 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征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
水系形状
状水系
河流水文特征
思考方向
表达术语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 水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 文 汛期
(3)矿产资源
(4)森林资源
全 国 第 二 大 林 区 : 西 南 林 区
(5)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小结
2、自然资源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全流域 中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质课件(共21张PPT)
1、下图“黄河对长江的呼唤”反映出长江流域遇到的什么问题? 怎样产生的?应如何解决?
2、阅读课本P80和图4-1-7,思考: (1)三峡的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三斗坪。 (2)效益(功能)?首要功能?
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
首要功能
如何实现? 三峡工程利用其巨大的库容量来拦蓄洪 水,调节洪峰。
开发
名胜古迹问题
对部分古迹整体进行搬迁
1.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
灾害。主要成因不包括
A.荆江河段河道平直 B.荆江河段夏季多暴雨
“九曲回肠”之称
C.荆江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 )
A.三峡段
B.金沙江段
C.荆江河段
D.虎跳峡段
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和水体质量下降 B.水土流失
C.滑坡、崩塌
D.土壤盐渍化
4.近年来太湖水质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有( )
①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 ②工业污水的排入
④生活污水 ⑤海水倒灌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③乡镇企业的排污
优势: 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三峡工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峡 工程
的 负面 效益
三峡工程建设的负面效应
移民安置问题
开发性移民
上游生态 环境问题
崩塌、
滑坡、
泥石
流等 水 自然 土 灾害 流
失
人类
对植
被的
破坏
破坏了上 游地区的 生态环境; 导致长江 中下游泥 沙淤积, 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 加大
地理(鲁教版)必修3课件: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共54张PPT)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成都平原
水稻、小麦、 棉花、油莱 茶叶、蚕丝 淡水鱼类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思考:
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讨论分析这些地区发展 农业的有利条件?
思考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 利和不利条件?
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 策措施。
目标解析:
①认识长江流域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特征。
②通过认识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开发与整治 重点,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流域开发与整治。
③ 提出流域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究综合 治理的对策。
自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然
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条
有
件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利
社
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会
经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
济
条 件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地形复杂,平原狭小
条
城市
件
地
协
问题(制约因素)
治理对策
调
发
展
的
观
念
并
分析
分析
实
探究、掌握
施
井盐、天然气 汞矿 磷矿
铁矿
铜矿
锑矿 铅锌矿
主要产区 攀枝花
石棉 自贡 铜仁 息峰 宜城 攀枝花 大冶 大冶 东川I 德兴 冷水江 水口山
鲁教高中地理必修三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参考课件 共4张
形成三大经济区 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2.城市化水平高
金沙江流域城镇少 中下游城镇密度大
3.航运条件优越
干流横贯东西 通航里程长 沿岸港口众多
活动1:阅读课本图4-1-5的出长江沿岸主要工业中心及相关 的工业部门
经济区 经济区中心
主要工业部门
上游经济区
重庆
电力、钢铁、 机械制造、冶金等
中游经济区 下游经济区
缓解华东、华中及重庆地区的能 源供应紧张状况
社
会
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
发
经 济
电
效 益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效 益
区位良好,与华中、华东地区的输 电距离仅为500千米和1000千米,
在经济输电范围内。
成为未来全 国统一电网 中心主导站
环境效益
清洁水电 代替火电
大幅减少废气、 废水、废渣的排放
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长江流域水系图
练习:读长江流域水系图,说出长江重要的支流名称
E
支流名称:①_雅___砻___江___②___岷__江_____③__嘉___陵___江____⑦___汉__江________ 城市名称:A__上__海____B___南__京___C__武___汉____D__重__庆_____E___宜__宾____
防洪的重点河段
(1)范围:湖北枝柳至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 (2)原因:
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大 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河堤,形成悬河。
荆江两岸工农业发达,发生洪灾损失大。
(3)荆江治理措施:
修建荆江分洪工程 进行裁弯取直工程, 加固荆江大堤
(三)长江下游的开发与整治
高中地理 4.1.2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课件 鲁教版必修3
b.原因(yuány区īn)积水而无法外排入长江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⑩ 围湖造
田 ,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减弱
第五页,共33页。
自主 (zìzhǔ)·学习 区
(4)整治重点及措施
a.重点:防治⑪长江水患 ,整治江河湖泊。
严禁⑫ 沿湖围垦 ,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工
本
专
课时2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学习目标定位]
本 专
1.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题 栏
2.以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为例,初步掌握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
目 开
整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关
第一页,共33页。
自主 (zìzhǔ)·学习 区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本 专
1.上游地区
题 栏
(1)优势:落差大,① 水能 资源丰富。
本
专 可知,农村居民用能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秸秆、薪柴使用比例
题
栏 大幅下降,而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有所增加,从而有利于生
目
开 态环境建设。所以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应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
答案(dáàn) 1.A
2.B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自我(zìwǒ)·检 测区
3.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是提供巨大清洁水能,因此可减少火电产生的有害物质;同
时起到防洪作用,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自我(zìwǒ)·检 测区
栏 目 开 关
育灌、育草的保护
②加强环境保护,
措施
政策,对现有森林 实 行 保护性 的 经
中心,营造中游地 区的防护林,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 高。据此完成1~2题。
2.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B.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C.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减轻大气污染 D.缓解东北、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华中、华东地区
3.关于长江流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水能、物种资源丰富 B.中游地区支流少,水能少 C.中游地区矿物能源丰富 D.下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洞庭湖 293亿立 方米
洞庭湖4300 平方千米
90年 79.94万平 10%
洞庭湖 洞庭湖2600
(代2)1方90千8年米长(江19流86域发生特大洪灾17,4亿直立接经济平损方失千达米1
000多亿年元) 。人们发现1998年长江洪方水米最大流量比1954
年多1万多立方米每秒,水位创历史最高,结合材料分
洞庭湖 洞庭湖2600
代(1)试方从千自米然(条19件86分析长江流域成17为4亿全立国最重平要方的千商米
品性作年物)基地有哪些有利条件? 方米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等。
流域水土流失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 湖泊面积
面积
蓄水容积
50年 36.38万平 22%(1957 代 方千米(1957 年)
武汉 上海
钢铁、纺织、机械制造、 造船、电子等
化工、纺织、钢铁、汽车制 造、电子电器、精密仪表等
思考:上海,武汉,重庆三地都有钢铁工业部门,它们发 展的主导因素有何差异?
(上海: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重庆、武汉: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便利 )
活动2:阅读课本图4-1-5,结合下图,找出长江流域主要农作 物分布和主要商品粮基地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 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江 天际流
高峡出平湖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 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 的对策措施
考点:(地理条件) 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阅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以下问题
• 1、长江流经我国哪些省区? • 2、长江发源于哪里?长江源头为? • 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 • 4、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干、支流交汇
阅读课文76-77"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 回答: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长江流域的自 然环境的?
地貌、气候、水文
2、组成自然环境的地理要素还有哪些?
土壤、植被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 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 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阅读课本P80和图4-1-7,思考: 1、三峡的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三斗坪。 2、效益(功能)?首要功能?
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
首要功能
西电东送:中线通道
华中、华东 地区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 B.中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环境污染 C.下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矿产资源 D.上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疏浚湖泊
形成三大经济区 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2.城市化水平高
金沙江流域城镇少 中下游城镇密度大
3.航运条件优越
干流横贯东西 通航里程长 沿岸港口众多
活动1:阅读课本图4-1-5的出长江沿岸主要工业中心及相关 的工业部门
经济区 经济区中心
主要工业部门
上游经济区
重庆
电力、钢铁、 机械制造、冶金等
中游经济区 下游经济区
区
南京、 杭州
钢铁、汽车、
纺织、电子、 精密仪表等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探究二]
讨论中下游城镇密度大,金沙江流域城镇少的原因 中下游气候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多
而金沙江流域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人口稀少,城镇少。
长江航运
思考
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河段
不利条件: ①气象灾害频繁,如水旱(旱涝)。
②矿产资源匮乏,下尤游其是能源不足
有利条 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 件 人口密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开发方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向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问 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 题及原 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因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问题整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 治措施 ②加强环境保护;
1.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
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主要成因不包括
A.荆江河段河道平直
“九曲回肠”之
B.荆江河段夏季多暴雨 称
C.荆江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 )
自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然
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条
有
件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利
社
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会
经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
济
条 件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地形复杂,平原狭小
大 渡 雅河 砻 江
嘉
汉
陵
江
岷江
江 重庆
宜昌
武汉
南京
湖口
上海
乌
宜宾
江
赣
湘
江
江
攀枝花
(1)地形 :复杂多样,高原、山地 、盆地、平原、 丘陵齐全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流域面 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1、自然环境: (1)地形:地形区 (2)气候:类型、降水 (3)水文:水量、干流与支流、流域面积等 (4)土壤: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 (5)植被:
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
中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中下游:围湖造田,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
4.长江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
A.水能资源
B.防治生态破坏
C.防治水患
D.搞好生态建设
1、分析长江流域开
发的地理条件(自然
和人文);
2、探究该流域开发建 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 治理的对策措施;
3、树立人地协调发展 的理念。
研究和规划流 域开发整治的 一般过程和方 法。
(二)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中游地区
(1)水资源
径流量 最大,占全 国37%,是南 水北调工程 的物质基础
(2)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大
矿产资源 钒、钛 石棉
井盐、天然气 汞矿 磷矿
铁矿
铜矿
锑矿 铅锌矿
主要产区 攀枝花
石棉 自贡 铜仁 息峰 宜城 攀枝花 大冶 大冶 东川I 德兴 冷水江 水口山
所属省份 四川 四川 四川 贵州 贵州 湖北 四川 湖北 湖北 云南 江西 湖南 湖南
商品粮基地 主要农作物 农业发展条件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成都平原
水稻、小麦、 棉花、油莱 茶叶、蚕丝 淡水鱼类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思考:
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讨论分析这些地区发展 农业的有利条件?
经济区
经济 中心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4.读20世纪50年代一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变化表, 回答下列问题。
流域水土流失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 湖泊面积
面积
蓄水容积
50年 36.38万平 22%(1957 代 方千米(1957 年)
年)
洞庭湖 293亿立 方米
洞庭湖4300 平方千米
90年 79.94万平 10%
藏
断 川 峡 中下
高
山盆
游平
原
脉地
原
亚(热带2东)季南风气季气候风候成特因点::海降陆水热多力集性中质在差夏异秋季节,雨热同期。
西南季风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半年北移越过赤 道受地 转偏向力影响行成。
(3)水系特征 A. 径流量大(占全国37%); B. 流程长(6300多千米,世界第三); C. 流域面积广(180万平方千米); D. 支流多,呈南北辐射状分布。
阅读课本P83-85段落“中游地区”,思考:
1、开发的有利条件? 2、开发方向?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4、整治措施?
河段 有利条
件 开发方
向
主要问 题及原
因
问题整 治措施
中游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制造业基地
洪水灾害。 原因:①自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 多集中在春夏两季。 ②人为: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围 湖造田,调节洪峰的功能减弱。
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①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 ②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 洪工程;③营造防护林;④修建水利工程。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大面积__围_湖__造__田__后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