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3-6
14
四、马腾斯的多维焦虑理论
• 马腾斯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 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 面。认知状态焦虑是指个体在竞赛时或竞赛 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的对某种危 险或威胁情境的担忧,是由对自己能力的消 极评价或对比赛结果(成绩)的消极期望引起 的焦虑。躯体状态焦虑是指个体在竞赛时或 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 或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是直接由自主神经 系统的唤醒所引起的焦虑。状态自信心是指 个体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运 动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得成功的信念。
• 交互作用理论认为: 运动行为=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
2014-3-6
24
2014-3-6
19
二、心境状态的测量
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不 仅是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较 多使用的量表,也是国际运动 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 测量心境状态的量表之一。
POMS量表,是在1971年首先由美国的McNair等人编制出 的一种心境状态自评量表,它包括紧张、抑郁、愤怒、 精力、疲劳、慌乱6个分量表,共65个形容词。每个题目 有5个等级分数,从0到5分别代表“全无”到“非常多”。
2014-3-6 22
五、赛前心境状态与运动成绩的预测
赛前保持理想的情绪状态被广 大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是取得 运动佳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赛前心境状态与行为结果的 预测中,存在运动类型与评价 方式两个调节变量。
2014-3-6 23
六、人格与心境状态的交互作用 模式对运动表现的预测
• 特质论心理学家考虑运动行为的成因,通 常只考虑人格因素的影响,不考虑特殊情 境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 • 情境论的心理学家则主张运动行为大都是 由环境所决定的,人格的作用较小。
技能的复杂程度与最佳唤醒水平的关系
2014-3-6 12
个体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甲 高 运 动 表 现





唤醒水平

个体差异与最佳唤醒水平的关系
2014-3-6 13
三、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运动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 论上的 最佳机能区段,当唤醒水 平处于这一区段内时,运动员有更 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动表现。
2014-3-6 15
四、马腾斯的多维焦虑理论
• 根据三个方面各自的性质以及它们各自随时 间变化的模式,多维焦虑理论对每一个方面与 操作活动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的解释。首先,由 于认知焦虑的特征是将自己的注意从对与任务 有关的线索转移到与任务无关的线索和社会评 价上。因此,当认知焦虑增加时,运动表现水 平相应降低,两者呈线性关系。其次,以前的 研究已经发现,当积极的成功期望增加时,自 信心增强,而且,积极的成功期望对运动表现 有显著影响,故随着自信心的增强,运动表现 水平提高,两者也呈线性关系。最后,多维焦 虑理论指出,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 动表现的关系是倒u形的 。
每个决断的备选范围
做出决断需要的速度 做决断的连续性
实际出现刺激的数量
刺激的持续时间 刺激的强度 干扰性刺激的情况
肌肉进行协调运动的成分
对活动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 求 运动技能的精细程度
影响运动技能复杂程度的因素
2014-3-6 11
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射击
举重
运 动 表 现

低 低 中 唤醒水平 高
2014-3-6
9
倒U形假说(Inverted U Hypothesis)

运 动 表 现

低 低 中 唤醒水平 高
倒U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解释
2014-3-6
10
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决断的因素 必须作出决断的数量 知觉的因素 所需刺激的数量 操作的因素 参与技能活动肌肉的数量
第四讲
唤醒、焦虑、心境状态
与运动表现
第一节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应激是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其所认为的自我 能力间出现不平衡时产生的一种身心反应。 1、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 文化的,但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许多中介因素。 2、应激必须考虑认知因素。 3、应激具有一定的生理化学基础。 4、应激与多种情绪结合形成复合情绪。
2014-3-6 20
三、心境状态与运动员的成就水平
摩根等人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 POMS的分值标图,发现优秀运动 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 而不成功的运动员,其心境状态 剖面图较为平坦。
2014-3-6
21
四、心境状态与运动疲劳的监测
运动疲劳是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症状。
不同性别在分量表的表达方式上不一致。 心境状态失调被认为与不适应的运动负荷相关,国外学 者利用POMS研究显示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会导致明显的 负性心境状态。 运动员处于过度训练时,心境状态量表总分显著升高。
5、知觉水平不同,应激程度不同。
6、单纯的紧张性心理生理状态可以成为身心活动 的激动因素。
2014-3-6 2
唤醒(arousal) •
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
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 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 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唤 醒有三种表现:脑电唤醒、行为唤醒和 植物性唤醒。唤醒对于维持与改变大脑 皮层的兴奋和保持觉醒状态非常重要。
2014-3-6 7
驱力理论(Drive Theory)

运 动 表 现

低 低 中 唤醒水平 高
驱力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预测
2014-3-6
8
二、倒U型假说
• 中等强度的唤醒水平对运动表现最为有利。 • 一般来讲,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 平就相对较低,运动技能越简单,所需唤醒水 平就越高。 • 个体差异的影响。与最佳唤醒水平最为密切的 个性因素是特质焦虑与性格内向。 • 该理论的缺陷表现在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关 系的解释过于简单化了,实际情况要比想象的 复杂的多。
2014-3-6
3
唤醒(arousal)
极低唤醒 (深睡)
中等 唤醒
极高唤醒 (疯狂)
唤醒水平连续线示意图
20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6
4
焦虑(anxiety)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 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 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 情绪状态(李维等,1995)。 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情绪体
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表现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014-3-6 6
一、驱力理论
• 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是习惯与驱力的乘积。 P=H*D • 驱力理论提示,在技能学习的初期应尽量消除 不必要的压力,使学生或运动员在比较低的唤 醒水平下降低错误动作的优势反应;而在学习 的后期可以通过提高唤醒水平来提高正确动作 的优势反应。 • 以驱力理论来预测需要极高体能努力和坚持性 的运动表现尚有难度,但对需要协调配合、复 杂控制性和协调性极强的运动表现进行解释存 在很大局限性。
验,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心的认知表征以
及生理唤醒。
2014-3-6 5
第二节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体育运动参与者
运动技能 体能状况 个人经验 体育运动情境 任务难度 任务要求 认知评价 对任务要求 对自身能力 对可能的结果 对结果的含义 对身体的反应 运动表现
情绪、生理反应
心率 肌肉紧张度 脑电波 皮肤电位
2014-3-6 16
第三节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
• 比赛的重要程度 • 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2014-3-6
17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 特质焦虑 • 自尊
2014-3-6
18
第四节 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一、概念:
心境状态(mood)是由环境刺激而 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 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 绪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