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程序及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完整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完整版

第一章链表的应用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线性结构,也是学习数据结构全部内容的基础,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继课程的学习。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的概念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本章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有关单链表的操作来实现通讯录信息系统的管理。

1.1设计要求本章的设计实验要求使用有关链表的操作来实现通讯录信息系统的管理。

为了验证算法,通讯录管理包括单通讯录链表的建立、通讯者的插入、通讯者的删除、通讯者的查询及通讯录表的输出等。

主控菜单的设计要求使用数字0—5来选择菜单项,其他输入则不起作用。

程序运行后,给出6个菜单项的内容和输入提示:1.通讯录链表的建立2. 通讯者结点的插入3. 通讯者结点的查询4. 通讯者结点的删除5. 通讯录链表的输出0. 退出管理系统请选择0—5:1.2设计分析1.2.1主控菜单函数设计分析1.实现循环和功能选择首先编写一个主控菜单驱动程序,输入0—5以进入相应选择项。

假设输入选择用变量sn存储,它作为menu_select函数的返回值给switch语句。

使用for循环实现重复选择,并在主函数main()中实现。

实际使用时,只有选择大于5或小于0的值,程序才能结束运行,这就要使用循环控制。

这里使用for循环语句实现菜单的循环选择,为了结束程序的运行,使用了“return”语句,也可以使用“exit(0);”语句。

2.得到sn的合理值如前所述,应该设计一个函数用来输出提示信息和处理输入,这个函数应该返回一个数值sn,以便供给switch语句使用。

假设函数名为menu_select,对于sn的输入值,在switch 中case语句对应数字1—5,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输入,提示输入错误并要求重新输入。

将该函数与主函数合在一起,编译运行程序,即可检查并验证菜单选择是否正确。

1.2.2功能函数设计分析1.建立通讯录链表的设计这里实际上是要求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建立单链表有两种方法,一种称之为头插法,另一种称为尾插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模板(DOC)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模板(DOC)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 年06 月2 9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二、课程设计步骤 (3)三、课程设计内容 (5)四、课程设计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提交材料 (6)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7)七、参考文献 (9)附录1 齐齐哈尔大学软件工程系课程设计说明书(报告)撰写规范 (10)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设计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算法程序设计能力。

通过上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编制清晰、合理、可读性好的系统程序的能力,加深对数据结构课程和算法的理解。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算法,具有分析算法、设计算法、构造和开发较复杂算法的基本能力。

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上机解决一些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规模较大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等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技术,掌握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C语言编程技巧,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

课程设计要求独立完成,题目自选(参考题目见三,也可自拟),但需要老师确认(6月16日前定题),一人一题,要求程序有能采用交互式工作方式的界面进行功能的选择,只能用文件存储数据和处理数据不能使用数据库。

要求在教学周的第18周前完成。

二、课程设计步骤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它所面临的软件开发的复杂度也日趋增加。

然而,编制一个10000行的程序的难度绝不仅仅是一个5000行的程序的两倍,因此软件开发需要系统的方法。

一种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四个阶段。

虽然数据结构课程中的课程设计的复杂度远不如(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来的)一个“真正的”软件,但为了培养一个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工作的方法和作风,完成课程设计的应有如下的5个步骤:1.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通常,课程设计题目的陈述比较简洁,或者说是有模棱两可的含义。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样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样例)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报告王婧、龚丹、宋毅编写题目:航空订票管理系统学期:秋班号:学号:姓名:成绩: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年月一、实训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注:正文为宋体,五号字,为单倍行距)(一)课程设计目的(不少于字).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几种典型数据结构,以及程序设计语言(语言),自行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应用系统。

.通过课程设计,自己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写实验报告等环节,进一步掌握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灵活运用并深刻理解典型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综合能力。

具体的有:()熟练掌握链表存储结构及其建立过程和常用操作;()熟练掌握队列的建立过程和常用操作;()学会自己调试程序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巧。

(二)题目要求(不少于字).每条航线所涉及的信息有:终点站名、航班号、飞机号、飞机周日(星期几)、乘员定额、余票量、订定票的客户名单(包括姓名、订票量、舱位等级,或)以及等候替补的客户名单(包括姓名和所需数量)。

.系统能实现的操作和功能如下:()查询航线:根据客户提出的终点站名输出如下信息:航班号、飞机号、星期几飞行和余票额;()承办订票业务: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航班号、订票数额)查询该航班票额情况,若有余票,则为客户办理订票手续,输出座位号;若已满员或余票量少余订票额,则需重新询问客户要求。

若需要,可登记排队候补;()承办退票业务:根据客户提出的情况(日期、航班号),为客户办理退票手续,然后查询该航班是否有人排队候补,首先询问排在第一的客户,若所退票额能满足他的要求,则为他办理订票手续,否则依次询问其它排队候补的客户。

二、实训环境配置系统三、设计正文.需求分析。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哈希表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哈希表实验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题目:哈希表专业:网络工程班级:xxxxxx班座号:xxxxxxxxxxxx姓名:xxxxxxx2011年12 月31 日实验题目:哈希表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同班同学信息设计一个通讯录,学生信息有姓名,学号,电话号码等。

以学生姓名为关键字设计哈希表,并完成相应的建表和查表程序。

基本要求:姓名以汉语拼音形式,待填入哈希表的人名约30个,自行设计哈希函数,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或链地址法处理冲突;在查找的过程中给出比较的次数。

完成按姓名查询的操作。

运行的环境:Microsoft Visual C++ 6.0二、算法基本思想描述设计一个哈希表(哈希表内的元素为自定义的结构体)用来存放待填入的30个人名,人名为中国姓名的汉语拼音形式,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用线性探查法解决哈希冲突。

建立哈希表并且将其显示出来。

通过要查找的关键字用哈希函数计算出相应的地址来查找人名。

通过循环语句调用数组中保存的数据来显示哈希表。

三、设计1、数据结构的设计和说明(1)结构体的定义typedef struct //记录{NA name;NA xuehao;NA tel;}Record;录入信息结构体的定义,包含姓名,学号,电话号码。

typedef struct //哈希表{Record *elem[HASHSIZE]; //数据元素存储基址int count; //当前数据元素个数int size; //当前容量}HashTable;哈希表元素的定义,包含数据元素存储基址、数据元素个数、当前容量。

2、关键算法的设计(1)姓名的折叠处理long fold(NA s) //人名的折叠处理{char *p;long sum=0;NA ss;strcpy(ss,s); //复制字符串,不改变原字符串的大小写strupr(ss); //将字符串ss转换为大写形式p=ss;while(*p!='\0')sum+=*p++;printf("\nsum====================%d",sum);return sum;}(2)建立哈希表1、用除留余数法构建哈希函数2、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int Hash1(NA str) //哈希函数{long n;int m;n=fold(str); //先将用户名进行折叠处理m=n%HASHSIZE; //折叠处理后的数,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return m; //并返回模值}Status collision(int p,int c) //冲突处理函数,采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int i,q;i=c/2+1;while(i<HASHSIZE){if(c%2==0){c++;q=(p+i*i)%HASHSIZE;if(q>=0) return q;else i=c/2+1;}else{q=(p-i*i)%HASHSIZE;c++;if(q>=0) return q;else i=c/2+1;}}return UNSUCCESS;}void benGetTime();}else printf("\n此人不存在,查找不成功!\n");benGetTime();}(4)显示哈希表void ShowInformation(Record* a) //显示输入的用户信息{int i;system("cls");for( i=0;i<NUM_BER;i++)printf("\n第%d个用户信息:\n 姓名:%s\n 学号:%s\n 电话号码:%s\n",i+1,a[i].name,a[i].xuehao,a[i].tel);}(5)主函数的设计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Record a[MAXSIZE];int c,flag=1,i=0;HashTable *H;H=(HashTable*)malloc(LEN);for(i=0;i<HASHSIZE;i++){H->elem[i]=NULL;H->size=HASHSIZE;H->count=0;}while (1){ int num;printf("\n ");printf("\n 欢迎使用同学通讯录录入查找系统");printf("\n 哈希表的设计与实现");printf("\n 【1】. 添加用户信息");printf("\n 【2】. 读取所有用户信息");printf("\n 【3】. 以姓名建立哈希表(再哈希法解决冲突) ");printf("\n 【4】. 以电话号码建立哈希表(再哈希法解决冲突) ");printf("\n 【5】. 查找并显示给定用户名的记录");printf("\n 【6】. 查找并显示给定电话号码的记录");printf("\n 【7】. 清屏");printf("\n 【8】. 保存");printf("\n 【9】. 退出程序");printf("\n 温馨提示:");printf("\n Ⅰ.进行5操作前请先输出3 ");printf("\n Ⅱ.进行6操作前请先输出4 ");printf("\n");printf("请输入一个任务选项>>>");printf("\n");scanf("%d",&num);switch(num){case 1:getin(a);break;case 2:ShowInformation(a);break;case 3:CreateHash1(H,a); /* 以姓名建立哈希表*/break;case 4:CreateHash2(H,a); /* 以电话号码建立哈希表*/break;case 5:c=0;SearchHash1(H,c);break;case 6:c=0;SearchHash2(H,c);break;case 7:Cls(a);break;case 8:Save();break;case 9:return 0;break;default:printf("你输错了,请重新输入!");printf("\n");}}system("pause");return 0;3、模块结构图及各模块的功能:四、源程序清单:#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string.h>#include <windows.h>#define MAXSIZE 20 #define MAX_SIZE 20 #define HASHSIZE 53 #define SUCCESS 1#define UNSUCCESS -1#define LEN sizeof(HashTable)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char NA[MAX_SIZE];typedef struct {NA name;NA xuehao;NA tel;}Record;typedef struct {Record *elem[HASHSIZE]; int count; int size; }HashTable;Status eq(NA x,NA y) {if(strcmp(x,y)==0)return SUCCESS;else return UNSUCCESS;}Status NUM_BER;void getin(Record* a) {int i;system("cls");printf("输入要添加的个数:\n");scanf("%d",&NUM_BER);for(i=0;i<NUM_BER;i++){printf("请输入第%d个记录的姓名:\n",i+1);scanf("%s",a[i].name);printf("请输入%d个记录的学号:\n",i+1);scanf("%s",a[i].xuehao);printf("请输入第%d个记录的电话号码:\n",i+1);scanf("%s",a[i].tel);}}void ShowInformation(Record* a){int i;system("cls");for( i=0;i<NUM_BER;i++)printf("\n第%d个用户信息:\n 姓名:%s\n 学号:%s\n 电话号码:%s\n",i+1,a[i].name,a[i].xuehao,a[i].tel);}void Cls(Record* a){printf("*");system("cls");}long fold(NA s){char *p;long sum=0;NA ss;strcpy(ss,s);strupr(ss);p=ss;while(*p!='\0')sum+=*p++;printf("\nsum====================%d",sum);return sum;}int Hash1(NA str){int m;n=fold(str);m=n%HASHSIZE;return m;}int Hash2(NA str){long n;int m;n = atoi(str);m=n%HASHSIZE;return m;}Status collision(int p,int c){int i,q;i=c/2+1;while(i<HASHSIZE){if(c%2==0){c++;q=(p+i*i)%HASHSIZE;if(q>=0) return q;else i=c/2+1;}else{q=(p-i*i)%HASHSIZE;c++;if(q>=0) return q;else i=c/2+1;}}return UNSUCCESS;}void benGetTime();void CreateHash1(HashTable* H,Record* a){ int i,p=-1,c,pp;system("cls"); benGetTime();for(i=0;i<NUM_BER;i++){p=Hash1(a[i].name);pp=p;while(H->elem[pp]!=NULL) {pp=collision(p,c);if(pp<0){printf("第%d记录无法解决冲突",i+1);continue;}}H->elem[pp]=&(a[i]);H->count++;printf("第%d个记录冲突次数为%d。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9110132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数据结构与算法等相关课程对理论和实践兼有要求,其中对算法设计和程序编写的掌握尤为重要。

学生虽可以通过与课堂教学同步的上机实验完成相关内容的练习,但却往往局限于一些功能简单、彼此之间关系独立的算法和程序。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更签掉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严谨、灵活的算法设计思想和较高的编程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开发与应用打下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各种基本抽象数据类型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操作实现算法,以及它们在程序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用系统的观点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

另外,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会涉及一些重要算法发展的历史介绍,以此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算法的兴趣和钻研精神。

英文简介: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and other related courses require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which the mastery of algorithm design and programm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lthough students can complete the exercises of related content through computer experiments synchronized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they are often limited to some algorithms and programs with simple functions and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s. Thecourse design of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has signed of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rigorous and flexible algorithm design ideas and higher programming ability,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comput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logical structure, storag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algorithm of various basic abstract data types,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 methods in program design, 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of preliminary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design, and preliminarily master the problem analysis, system design, program coding, testing, etc. in the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independently by us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methods we have learned, we should train software developers to develop software from a systematic point of view and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working methods and style that software workers should have.The prerequisite courses of this course are C language programming, data structure, etc.In addition, the history of some important algorithms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research spirit in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algorithm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一些小型软件项目实践来训练和提升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力。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践指导书一、实践的目的和任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结构》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开设本课程设计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达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成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给定问题的求解,使学生在运用《数据结构》、程序设计以及其它所学课程中的各种基本技术和理论,在建立问题模型、构造求解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程及上机调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数据结构》的精髓,为后续软件课程的学习及软件设计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的内容和要求(一)实践内容实践内容为数据结构课程完成后,运用《数据结构》、程序设计以及其它所学课程中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应用性问题时,按照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采用简明、严格的问题描述,建立模型,设计求解方法,用计算机实现求解方法,最后进行测试和文档制作。

1、建立模型许多问题的最初描述既不精确又不简练,还有一些问题不可能简单而精确地用计算机可求解的形式来描述,即使有些可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也需要在很大范围内确定问题的参数,而那些合理的参数值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确定。

因此,要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要以简明、严格的方式将问题描述清楚。

数学或其它科学中的几乎所有分支都可作为某一类具体问题的抽象模型。

例如,在涉及到若干对象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问题时所用的数学模型为图论;数值计算问题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为线性方程组(用于求解电路的电流强度或结构中的应力)或微分方程(用于预报人口增长情况或化学反应速度等);在符号与文本处理问题时常用字符串及形式语法作为模型(如编译系统)。

《数据结构》课程中所介绍的各种结构均可作为一种模型。

2、构造算法对问题建立了适当的数学模型后,就可以依据这一模型求解。

最初的目标是给出一个算法形式的解法,这是设计的核心部分。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计划书-2011-2012-2(10级).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计划书-2011-2012-2(10级).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集中性实践教学计划书(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1-6软件工程101-4网络工程101-4课程负责人:李锡祚、王玲芬、李威指导教师分配情况:专业指导教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威、李笑牛、张恒博、云健、刘爽、包书哲软件工程王玲芬、王鹏杰、王存睿、孙世昶、网络工程李锡祚、姜楠、王晓强、王波教学起止周:第1 至3 教学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根据数据对象的特性,合理的组织数据并能综合运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

二、主要阶段、内容、时间及地点安排(以天为单位计:阶段与内容第1阶段:指导教师布置设计任务并解析有关题目的设计指标和任务的具体内容,学生选择题目,明确问题描述和要求,查阅资料。

(1天;各班长或学习委员将本班的选题表交给辅导教师,一人一题,每道题的选择人数原则上不能超过3人,第一天课程设计结束后,每名学生都要确定题目。

第2阶段: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数据结构、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测试程序(11天;第一周,学生应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实现基本操作的编码与调试、实现主菜单。

第二周,完成核心算法的设计、编码与调试。

第三周,完成剩余任务的编码与调试,准备足够的测试数据,对软件进行测试与调试。

第3阶段:完成设计任务,准备验收、答辩(1天;第4阶段:答辩(上机演示,回答教师提问(1天;第5阶段:撰写课程设计报告(2天。

地点与时间地点:金石滩校区图书馆时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计上机时间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第一周上午、下午上午第2大节、下午第二周上午、下午上午第2大节、下午第三周上午、下午上午第2大节、下午(验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上机时间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第一周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下午第二周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下午第三周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下午(验收网络工程:课程设计上机时间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第一周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第二周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第三周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验收注:上午8:30~11:10下午1:40~4:20三、课程设计题目及具体要求:1.成绩管理问题描述:给出n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表,成绩表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考试成绩(高等数学、英语、物理,设计一个简单的成绩管理程序。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数据结构学分:4总学时:60一、课程简介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为数据结构课程独立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几种典型数据结构,自行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写实验报告等环节,进一步掌握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灵活运用并深刻理解典型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程序设计水平。

二、课程目标目标1:掌握数据结构基本理论及相关算法,提出具体问题的正确数据结构表述和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设计能力。

目标2:能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探索,在编程环境中实现该问题的程序开发,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目标3:针对特定问题的算法程序,进行实验数据验证和实验结果分析,并评价解决方案的性能,培养学生测试和分析能力。

三综合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1)前期准备阶段1.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讲解本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完成选题及前期准备工作。

2.基本要求:(1)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完成选题工作;(2)理解处理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算法描述;(3)完成所选题目的概要设计,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相关算法的分析和设计。

难点:解决问题的算法分析和设计。

4.形成的成果及课外学习要求(1)要求学生完成题目的选取;(2)要求学生完成所选题目的概要设计;(3)要求学生想成所选题目的设计方案。

(2)设计实现阶段1.教学内容:学生在编程环境中完成程序的编辑、链接、运行和调试,形成功能正确的可执行文件,完成设计任务。

2.基本要求:(1)具备程序的编辑、链接、运行和调试能力;(2)具备系统开发设计能力;(3)能够在编程环境中实现课程设计题目的程序开发。

《数据结构》实训报告

《数据结构》实训报告

《数据结构》实训报告数据结构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意义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数据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程序的效率和优化算法的性能。

在这次实训中,我们旨在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的数据结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算法设计,提高我们的编程能力和思维逻辑。

二、实训内容和过程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线性表的应用、栈和队列的实现、树和图的应用。

首先,我们针对线性表的应用,选择了用数组实现一个顺序表和用链表实现一个单链表。

通过实际编程和调试,我们深入了解了数组和链表的特性和功能,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对比和分析。

顺序表适合查找操作,但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较低;而链表则可以实现快速插入和删除操作,但查找效率相对较低。

接着,我们实现了栈和队列这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

我们分别使用数组和链表实现了栈和队列,并进行了相关操作的测试。

通过实际运行和验证,我们了解到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栈适用于递归和表达式求值等场景,而队列则适用于模拟等先进先出的场景。

最后,我们进行了树和图的应用。

我们实现了一个二叉树,并对其进行了遍历的操作。

此外,我们使用邻接矩阵实现了一个有向图,并进行了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的操作。

通过实践,我们加深了对树和图结构的理解,以及相关算法的应用和分析。

三、实践总结和收获通过这次数据结构的实训,我们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巧。

具体来说,我们深入了解了线性表、栈、队列、树和图等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实现方式。

同时,我们掌握了相应的算法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

例如,在实现链表时,我们经常会出现指针指向错误或者内存泄漏的情况。

但通过调试和修改,我们逐渐克服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践任务。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不仅提高了编程实践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了解了不同数据结构之间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第二章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系统设计 (3)3.1 概要设计 (3)3.2详细设计 (5)第四章系统测试 (5)4.1系统运行初始界面 (6)4.2录入航班、客户信息界面 (6)4.3 查看所有航班信息界面 (6)4.4 买票、退票界面 (7)第五章心得体会 (7)第六章参考文献 (8)致谢 (8)附录 (9)源程序: (9)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数据结构》主要介绍一些最常用的数据结构,阐明各种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讨论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以及在其上进行各种运算时的实现算法,并对算法的效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人工智能等的重要基础,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各种领域。

学习数据结构是为了将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对它们进行处理。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一: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二: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三: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五: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编写代码,到调试程序,再到运行程序,这是设计的最重要环节,它需要我们用逻辑思维将我们所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并在对方案的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所创新,从而使运行方案更严谨更简洁。

培养好良好的思维,便要将这种思维赋予实践,即动手操作能力。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迷宫求解(递归与非递归)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迷宫求解(递归与非递归)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迷宫求解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迷宫求解1、问题描述输入一个任意大小的迷宫数据,用递归和非递归两种方法求出一条走出迷宫的路径,并将路径输出。

2、设计思路从入口出发,按某一方向向前探索,若能走通并且未走过,即某处可以到达,则到达新点,否则试探下一个方向;若所有的方向均没有通路,则沿原路返回前一点,换下一个方向再继续试探,直到找到一条通路,或无路可走又返回入口点。

在求解过程中,为了保证在到达某一点后不能向前继续行走(无路)时,能正确返回前一点以便继续从下一个方向向前试探,则需要用一个栈(递归不需要)保存所能够到达的每一点的下标及从该点前进的方向。

设迷宫为m行n列,利用maze[m][n]来表示一个迷宫,maze[i][j]=0或1;其中:0表示通路,1表示不通,当从某点向下试探时,中间点有四个方向可以试探,而四个角点有两个方向,其他边缘点有三个方向,为使问题简单化,用maze[m+2][n+2]来表示迷宫,而迷宫的四周的值全部为1,这样做使问题简单了,每个点的试探方向全部为4,不用再判断当前点的试探方向有几个。

3、数据结构设计在上述表示迷宫的情况下,每个点有4个方向去试探,如当前点的坐标(x,y),与其相邻的4个点的坐标都可根据与该点的相邻方位而得到。

因为出口在(m,n),因此试探顺序规定为:从当前位置向前试探的方向为从正东沿顺时针方向进行。

为了简化问题,方便求出新点的坐标,将从正东开始沿顺时针进行的4个方向的坐标增量放在一个结构数组move[4]中,在move数组中,每个元素有两个域组成,x为横坐标增量,y为纵坐标增量。

这样对move设计会很方便地求出从某点(x,y)按某一方向v(0<=v<=3)到达的新点(i,j)的坐标:i=x+move[v].x;j=y+move[v].y;当到达了某点而无路可走时需返回前一点,再从前一点开始向下一个方向继续试探。

因此,压入栈中的不仅是顺序到达的各点的坐标,而且还要有从前一点到达本点的方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最短路径算法-二叉树的三种遍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最短路径算法-二叉树的三种遍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2班姓名:赖恒财指导教师:董跃华成绩:32信息工程学院2015 年7月8日目录图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1. 需求分析 (1)1.1 程序设计内容 (1)1.2 设计要求 (1)2.概要设计 (2)3.详细设计 (2)3.1 数据类型的定义 (2)3.2 功能模块的设计 (2)3.3 主程序流程 (9)4.调试分析 (10)4.1 问题回顾和分析 (10)4.2.经验和体会 (11)5.测试结果 (12)二叉树的遍历1.设计目的 (13)2.需求分析 (14)2.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4)2.2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14)3.概要设计 (14)3.1设计思想 (14)3.2程序数据类型 (16)3.3程序模块分析 (16)3.3.1置空栈 (16)3.3.2入栈 (17)3.3.3出栈 (17)3.3.4取栈顶操作 (17)3.3.5判空栈 (17)3.4函数关系: (18)4.详细设计 (18)4.1二叉树算法程序截图和结果 (18)5.程序测试结果及问题分析 (19)6.总结 (20)参考文献 (21)附录1 (22)附录2 (26)图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基于floyd最短路径算法1.需求分析设计校园平面图,所含景点不少于8个。

以图中顶点表示学校内各景点,存放景点的名称、景点介绍信息等;以边表示路径,存放路径长度信息。

要求将这些信息保存在文件graph.txt中,系统执行时所处理的数据要对此文件分别进行读写操作。

1.1程序设计内容1.从文件graph.txt中读取相应数据, 创建一个图,使用邻接矩阵表示图;2.景点信息查询:为来访客人提供校园任意景点相关信息的介绍;3.问路查询:为来访客人提供校园任意两个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

1.2 设计要求(1) 程序要具在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

(2)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dsa课程设计报告

dsa课程设计报告

dsa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DSL(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DS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栈、队列、链表、树、图等;2.掌握算法的表示、分析和设计方法;3.熟悉常用的算法,如排序、查找、最短路径、最大公约数等;4.了解DSL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DSL解决简单的问题;2.能够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3.能够编写简单的算法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结构:栈、队列、链表、树、图等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算法:算法的表示、分析和设计方法;3.常用算法:排序、查找、最短路径、最大公约数等;4.算法编程:基本编程语言和算法实现的结合。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周:数据结构基本概念及应用;2.第3-4周:算法表示、分析和设计方法;3.第5-6周:常用算法及其实现;4.第7-8周:算法编程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2.讨论法: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体验DSL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巩固理论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据结构与算法》(推荐教材,具体版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教材和论文,供学生深入研究;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学生理解;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编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6014389 题目: 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年级/专业/班: 2010级软件4班学生姓名: 吴超学号: 312010*********开始时间: 2011 年 12 月 9 日完成时间: 2011 年 12 月 30 日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课程代码:__6014389______ 专业:软件工程年级:2010一、设计题目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二、主要内容图是无向带权图,对下列各题,要求写一算法实现。

1)能从键盘上输入各条边和边上的权值;2)构造图的邻接矩阵和顶点集。

3)输出图的各顶点和邻接矩阵4)插入一条边5)删除一条边6)求出各顶点的度7)判断该图是否是连通图,若是,返回1;否则返回0.8)使用深度遍历算法,输出遍历序列。

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用C/C++语言编程实现上述内容,对每个问题写出一个算法实现,并按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对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化要求,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并提交下列材料:1)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稿一份2)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稿一份;3)源程序电子文档一份。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用一维数组存放图的顶点信息,二维数组存放各边信息。

五、进度安排按教学计划规定,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为2周,其进度及时间大致分配如下:六、推荐参考资料[1]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 严蔚敏,吴伟民.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3]唐策善,李龙澎.数据结构(作C语言描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4] 朱战立.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二版本).高等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5]胡学钢.数据结构(C语言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目录引言 (7)1 需求分析 (7)1.1任务与分析 (7)1.2测试数据 (8)2 概要设计 (8)2.1 ADT描述 (8)2.2程序模块结构 (9)2.3各功能模块 (11)3详细设计 (11)3.1类的定义 (11)3.2 初始化 (12)3.3 图的构建操作 (13)3.4 输出操作 (13)3.5 get操作 (14)3.6 插入操作 (14)3.7 删除操作 (15)3.8 求顶点的度操作 (15)3.10 判断连通操作 (17)3.11 主函数 (17)4 调试分析 (17)4.1 测试数据 (20)4.2调试问题 (20)4.3 算法时间复杂度 (20)4.4 经验和心得体会 (21)5用户使用说明 (21)6测试结果 (21)6.1 创建图 (21)6.2插入节点 (22)6.3 深度优先遍历 (22)6.4 求各顶点的度 (22)6.5 输出图 (23)6.6 判断是否连通 (23)6.7 求边的权值 (24)6.8 插入边 (24)6.9 删除边 (25)结论 (26)致谢 (27)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涉及计算机相关的科目也越来越普遍,其中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之一,为适应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学好数据结构非常必要,然而要掌握数据结构的知识非常难,所以对“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比不可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步骤及内容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步骤及内容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步骤和内容一、课程设计的步骤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就是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一般需要经过下列几个步骤:首先要从该具体问题抽象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或选择一个解此数学模型的算法;最后编出程序进行调试、测试,直至得到最终的解答。

课程设计也是按照这个步骤进行,下面介绍各阶段的内容。

1.建立模型建立模型通常包括所描述问题中的数据对象及其关系的描述、问题求解的要求及方法等方面。

将一个具体的问题转换为我们所熟悉的模型,就可以很容易进行求解。

《数据结构》课程中所介绍的各种结构也是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求解实际问题的基础。

正确选择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同时熟练地掌握数据结构所介绍的线性表、队列与栈、广义表、树和图等各种结构(模型)的存储方法和操作算法。

2.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在构造出求解算法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在计算机上实现。

从算法到程序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为此,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其二是用指定的计算机语言来描述算法。

下面先讨论第一个方面,即选择存储结构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首先是为了将问题所涉及到的数据(包括数据中的基本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存储到计算机中。

此外,还需要考虑所选择的结构是否便于问题的求解,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是否符合要求。

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及综合。

不同的存储形式对问题的求解实现有较大的影响,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3.构造求解算法在建立好模型之后,一个具体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用模型所描述的抽象的问题。

借助于这一模型以及已有的知识(例如数据结构中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描述出原问题的求解方法即算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该算法不仅能实现原问题的求解,而且还能实现许多类似的具体问题的求解,尽管这些具体问题的背景及其描述形式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两两相连的房间问题:一所奇怪的房子,这所房子里有n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有一些门通向别的房间,可是这些门十分奇怪,它们只能从房间a开向房间b,也就是说,一扇从a开向b的门是不能让一个人从b房间走到a房间的。

你能计算一下任意两个房间之间都互相相通吗?问题分析此程序需要完成如下要求:在这所房子里,从任意一个房间开始,按照开门的方向,均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路线,使得一个人能够不重复的到达其他的每一个房间,所以,需以每一个房间都为一次起始点来走向其他的房间,以此来判断这所房子里的任意两个房间之间是否互相相通。

实现本程序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表示每一个房间,即存储房间的信息,并且还要确定这所房子里的各个房间的位置。

2.各个房间之间的门,以及门是从哪个房间开向哪个房间的该如何表示和存储的。

3.从某一个房间开始,如何走到其他各个房间,即如何对房间进行遍历。

4.为了在遍历过程中,不重复的遍历每一个房间,该如何标记已被遍历过的房间,从而只访问未走过的房间。

5.最后通过什么的遍历方式才能判断各个房间之间是否互相相通。

数据结构的选择和概要设计通过对题目要求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这所房子,而房子中的各个房间就相当于图中的各个结点,由于房间的门是有方向的,一扇从a开向b的门是不能让一个人从b房间走到a 房间的,从而可知该图为有向图,那么门就相当于有向图中的弧,从一个门开向另一个门即代表有向图中弧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对于图的存储,我采用邻接表的形式来存储,并将每一个房间进行编号,对于邻接表,则需要定义一个邻接表结点类型、邻接表表头结点类型,通过表头与结点的连接而将有向图中弧的信息存储起来。

那么人从任意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即相当于有向图中从一个结点按照弧的信息访问其他的结点,可以采用深度优先搜索遍历。

如果从每一个结点以起始点开始一次遍历就都能访问到其他结点的话则说明有向图是连通图,即该房子里的各个房间能够互相相通。

定义一个全局的整形变量flag,如果是连通图的话则flag=1,否则flag=0。

程序实现的流程图如下:算法思想主要是把现实中的房子转换成数据结构与算法中图的思想,并用邻接表的存储方式来存储图,房子里的房间即相当于图中的一个个结点,门只能从一个房间开向另一个房间,则说明了该图是有向图,那么遍历的过程中只能按照有向图中弧所指的方向来遍历。

在深度优先搜索遍历的算法中,对于连通图的遍历,以某一个结点为起始点开始遍历,只需要遍历一次就可以访问到所有的结点,所以以此条件来判断该图是否是连通图,即可得出房子里的各个房间是否可以互相相通。

详细设计和主要编码段首先结构体类型,分别是邻接表中结点结构类型Arcnode,其包含存储房间号码的整形变量adjvex,和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nextarc。

邻接表中表头结点结构类型Vexnode,其同样包含存储房间号码的整形变量vexdata,和指向第一个邻接点的指针firstarc,同时定义一个Vexnode类型的一维数组,依次将房间的信息存储在这个一位数组中。

最后定义一个邻接表的结构体类型,其中包含Vexnode类型的一维数组,将房子中所有的房间号码有序的存储在一维数组中,以及两个记录房间个数和门的个数的整形变量。

通过以上结构体类型的定义,即可得到一个邻接表的存储方式,从而将房子转换成图的思想把每个房间和每个门的信息都存储在邻接表中。

对于建立邻接表的函数,也就是将房间和门的信息由用户输入并存储在邻接表中。

将房间编号以后,对邻接表的表头结点进行初始化:首先将房间的信息存储进表头结点中:for(i=1;i<=n;i++){al[i].vexdata=i;al[i].firstarc=NULL;}数组al[i]是表头结点Vexnode类型的,将房间的号码存储在一维数组中的vexdata 中,并让al[i]的指针域初始化指向空。

其次将门的信息存储在邻接表中,即通过表头结点中的firstarc指针域来指向第一个邻接点,然后其它邻接点的nextarc指针域又指向下一个结点,从而将各个房间串起来。

在用户输入门的信息时,如果门是从001号房间开向010号房间的,则让用户输入001 010,即确定了开门的方向,就相当于有向图中输入弧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即可将门的所有信息都存储进来了,从而将这所房子用图的思想存储在邻接表中。

其中,每输入一个门的信息,则动态生成一个结点,让一个指针p指向该结点,将弧的终止点存入p->adjvex中,采用头插法,将表头结点中firstarc指针所指向结点全部赋给p指针中的nextarc指针,再让表头结点中的firstarc重新指向新生成的链表。

代码如下:printf("请输入开门的方向(如门从001号房间开向010号房间,那么就输入001 010):\n");for(i=0;i<e;i++){scanf("%d%d",&j,&k);p=(Arcnode*)malloc(sizeof(Arcnode));p->adjvex=k;p->nextarc=al[j].firstarc;al[j].firstarc=p;}对于深度优先搜索遍历,我额外又定义了一个函数DFS_trave(ALGraph alg),该函数的作用一是对所有的房间信息进行初始化,标记其未被访问过,二是在调用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函数后,判读各个房间之间是否可以互相相通。

在访问房间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以每一个房间都为一次初始点开始遍历,进行一次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后,必须其他的每一个房间都被标记访问过了,才能代表各个房间之间是可以互相相通的。

注意,证明房间之间互相相通即证明该有向图为连通图,则以每一个房间为起始点时只要进行一次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就能使每个结点都被访问过,这才能说明它是连通图,否则就不是连通图,即各个房间之间无法互相相通。

那么在标记房间是否被访问过,采用二维数组的方式标记visited[i][j]。

该二维数组的行下标代表以哪个房间为起始点开始遍历的,即存储起始点房间的号码,用num表示,在一次遍历中num的值是不变的,因为一次遍历始终是以该房间为起始点的,列下表代表访问到哪个房间,也存储该房间的号码,所以列下表在一次遍历中是变化的。

初始化该数组时,令二维数组中所有的值都为0,代表所有的房间都未被访问过,当某一个房间被访问过,则将代表这个房间的二维数组的值变为1,如:以005号房间为起始点,访问到了012号房间,则令visited[5][12]=1。

代码如下:void DFS_trave(ALGraph alg){int i,j;for(i=1;i<=alg.vexnum;i++)for(j=1;j<=alg.vexnum;j++)visited[i][j]=0;for(num=1;num<=alg.vexnum;num++)DFS(alg,num);for(i=1;i<=alg.vexnum;i++)for(j=1;j<=alg.vexnum;j++)if(visited[i][j]==0){flag=0;break;}if(flag==1)printf("任意两个房间都可以互相相通!");elseprintf("任意两个房间都不可以互相相通!");}在深度优先搜索函数中,采用递归的方法反复调用深度优先搜索函数,定义一个指针p,当指针指向某一个结点时,判断该结点是否为空,如不为空,再判断该结点是否被访问过,如果没有被访问过,则调用一次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函数,并对该结点标记上已被访问过,当遍历到某一个结点的指针域firstarc指向NULL时,并且其它的结点都被访问过了,则一次遍历结束。

代码如下:void DFS(ALGraph alg,int i){visited[num][i]=1;Arcnode *p=alg.vextices[i].firstarc;while(p!=NULL){if(visited[num][p->adjvex]==0)DFS(alg,p->adjvex);p=p->nextarc;}}上机调试情况记录1.在定义邻接表结点结构类型中,刚开始的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int adjvex;Arcnode *nextarc;}Arcnode;出现了下图所示的错误提示:经检查,得知,在结构体类型中,定义Arcnode *nextarc中,编译器还不知道Arcnode 是什么意思,所以无法定义一个Arcnode类型的指针变量,故需将代码改为:typedef struct Arcnode{int adjvex;Arcnode *nextarc;}Arcnode;2.在刚开始运行时,输入的不是连通图,程序输出的结果却是:“任意两个房间都可以互相相通!”原因是由于,刚开始在标记房间是否被访问过时我用的是一维数组来标记的,而默认人从第一个房间开始走向其他房间,当一次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后,所有的房间都能够被访问过,即说明这个人都能够到达其他的所有房间,则说明各个房间之间是互相相通的。

错就错在我默认以第一个房间为起始点去遍历其他房间,即使一次遍历后其他所有的房间都能够被访问过,也只能说明从第一个房间能够到达其他的所有房间,并不能说明从其它的房间开始能够到达所有的房间。

所以,需要以每一个房间都为一次起始点开始遍历,所以应该采用二维数组来标记房间是否被访问过,只有以每一个房间为起始点都能访问到其他房间,才能说明各个房间之间是可以互相相通的。

3.还有个小错误,就是在if条件判断时,又是把判断相等的符号写成了赋值,即两个等号写成了一个等号,导致结果怎么也不对。

测试用例、结果及其算法性能分析性能分析:在建立邻接表函数create_AdjListGraph()中,在输入房间的个数后,对各个房间的信息进行初始化的时间性能为O(n),输入门的信息后,对开门的方向存入各个结点中,其时间性能为O(e),最后又将表头结点中一维数组的值一一赋给了定义的一个邻接表类型的变量alg中的一维数组vextices[i],其时间性能为O(n),故总的时间性能为O(2n+e)。

在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函数中,采用了递归的方法,而每一个房间都要调用n次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函数,故n个房间在深度优先搜索中的时间性能为O(n²)。

用户使用说明1.房间数目最多为100个,所以在输入房间数目时应输入少于100的整数。

2.输入开门的方向时,如果门是从001号房间开向012号房间,则输入001 012,两个房间之间用空格分开,不能用逗号或其他符号,并且房间号码也要输入整数,前面0可以写也可以不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