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声--北京的古树名木-(日)阿南史代 (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之声--北京的古树名木-(日)阿南史代(简介)
内容简介一种姿态背后,都蕴涵着摄影者常年累月的奔波、跋涉。让我们共同乘上阿南女士的越野吉普,徜佯在北京的古树名木之间,倾听它们述说历史的声音对于历史地理的研究,时间也是一个特殊的成功因素。阿南女士的研究跨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在物质形态方面,许多事物依然留存,尚未为现代化进程所改变;在社会形态方面,改革开放的形势使她得以顺畅地与各行各业的人士相识、交流。作者曾提到:“尽管我寻访的是那些遗迹的有形存在,但这跨越二十年的经历却使我看到街区的发展、农村生活的变化和人民命运的变迁,使人在围绕古代遗迹发生的种种变化中获得一种历史传承感。”这种如实的历史记录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尤其可贵。对于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等问题,阿南女士也坦率地表达了内心的忧虑。本书虽以古树命名,但内容远不限于此。涉及历史的变迁,八国联军的人侵、文革的破坏;东北旺中日友好公社、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社会历史的痕迹都附着在古树的年轮转换中。书中还展示着一幅幅当代北京的风俗画。“时光赋予它们尊严,你可以感受到古树那种特有的、宁静的力量,周围的一切风云变幻,朝生暮死,惟有这些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灵,深深地扎根大地;虽然不言不语,却坚守着自己异常坚韧的个性。编辑
推荐:北京现存近七千株二十九种树龄超过三百年的古树。
树龄最长的是一些常绿树木。
如柏树和松树,落叶的银杏树,娑罗树和国槐也可以活到千年以上。
这些古树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为人们觉得它们具有某种精神品质。这些分布在北京城郊的参天大树,构成了一幅北京的历史地图。作者简介:阿南史代(Virginia Helen Stlbbs Anami又名志霓),1944年生于美国,1970年获日本国籍,吉霓及儿子友亮(生于1972年)和女儿美佳(生于1975)曾跟随作为外交官的丈夫、大使先生阿南惟茂在美国、日本、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和中国居住。2006年,她受邀成为北京市旅游局的顾问。
吉霓求学时主修东亚历史地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她曾教授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佛教史、地理与社会,现执教于日本东京Temple大学。著作有《寻访北京的古迹——古树·雄石·宝水》、《西町:文化的十字路口》。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吉霓调查研究北京的历史遗迹、古老树落、树木与宗教圣地、拍摄了大量照片。她如此享受与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普通人或者村民们谈天说地,聆听他们的故事,这些经历,使得她九次参与在中国和日本举办的摄影展,其中包括“千年古道:在今日北京寻找辽金遗迹”展览,“北京乡村摄影展”、浙江温州博物馆的“洋”眼看北京摄影
展,以及在北京(2005年)和江苏扬州(2006年)举行的“追寻圆仁的足迹”摄影展。
有关古树,吉霓于2004年在北京植物园举行了名为“北京雄树”的摄影懚,在“一个桌子”餐馆,她的“的古树名木”摄
影作品展览了一年多,2005年,她的“北京的银杏树”摄影作品展,成为大觉寺银杏节的一个组成部分。2006年,她与
齐友昌先生举行了多次名为“北京的古树”摄影绘画联展,目前,这些作品在北京的多所学校巡回展出,以支持“绿色奥运”。目录
推荐序
北京的古树
阅读古树、阅读古都
引言
北京的古树遗产
致谢
东城区
西城区
宣武、崇文区海淀区
石景山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延庆、昌平区怀柔区
密云区
朝阳、通州区
顺义、平谷区
丰台、大兴区
结语
北京历史年表
术语及索引
参考文献
北京名人故居中的古树名木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古树名木遍及京城、数不胜数,或沧桑遒劲,或嵯峨挺拔,成为古都风貌的标志以及北京城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古老的北京名人荟萃,名人故居同样遍及京城,而这些故居中,大多都有古树名木相伴。古树不仅是故居当年主人的性格写照,而且承载着一段段传奇往事……纪晓岚故居的古紫藤树种:藤树我国古代的文人爱藤,如位于宣南海柏胡同的孔尚任故居、朱彝尊故居等,当时都有名藤。在北京现存的古藤中,就要数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虎坊桥的纪晓岚故居门前的古藤最著名了。纪晓岚为清乾隆年间的大学士,《四库全书》的领衔编纂。据考证,其故居门前的古紫藤为纪公手植,距今已
近三百年。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写到此古藤:“其荫覆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老舍先生有诗云:“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此紫藤过去在晋阳饭庄的前院月亮门里,在修建广安大街时,大门拆除,古藤亮出)。梅兰芳故居的柿树树种:柿树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居在护国寺9号,这里是一座标准的二进四合院,在里院的正房前,高耸着两棵柿树,它们是梅先生在1951年入住时栽植的,距今已六十多年,人们称为“梅园古柿”。在每年的金秋时红柿满树,更是梅先生在双柿树下清唱或起舞练剑的佳期。现在每当广大的京剧爱好者参观梅先生故居时,在正房前观赏两棵树,院中还播放着梅先生的优美唱段,就仿佛看到先生正在树下表演。在梅先生故居的前院垂花门前西侧,有一棵粗大的黄金树,又名“梓树”。这在北京的四合院中还很少见。鲁迅故居的两棵枣树树种:枣树西城阜内宫门口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是一座小型的四合院。其外院通向小后院的通道墙旁,矗立着两棵枝干刺向天空的古枣树,它们已有百余年。鲁迅先生在散文《秋夜》的一开头就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为什么用重复的语言写两棵枣树呢?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原来这里有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之意。鲁迅就是在古枣树下,创作的著名散文集《野草》、小说集《彷徨》、杂文集《华盖集》、
《华盖集续篇》、《朝花夕拾》等。鲁迅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也是在这个院的正房后“老虎尾巴”小屋写的。老舍故居的“丹柿”树种:柿树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京味文学的创始者,他在北京主要有两处故居,一处是他的出生地,位于西城区新街口东南的小杨家胡同8号。在这个小院里有一棵古枣树,先生在一些作品中写到过它。另一处故居就是老舍先生从海外回国后,一直在北京生活的地方,位于东城灯市口西街路北的丰富胡同19号,即现在的“老舍纪念馆”。在故居的北院正房前,有两棵在京城里很著名的柿树。它们是1950年老舍先生全家刚搬进来时种植的,每年的深秋,橘红色的大柿子挂满枝头,使人有秋意无限之感。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是画丹青的高手,她经常在柿树下写生画柿。她还给小院起名为“丹柿小院”。这样,“丹柿小院”就成了老舍住宅的代名称。在老北京,柿树有“事事如意”和“世世如意”的寓意。宋庆龄故居的“凤凰槐”树种:槐树宋庆龄故居位于什刹海后海的北岸,这里原是清醇亲王府(醇亲王奕譞的王府)。在其前院二层小楼南的湖水旁,屹立着一棵高大的古槐,其高达20米,干周长达3.5米,为明代所植,距今已五百多年。因它的巨大树冠很像一只头东尾西的美丽的大凤凰,所以得名“凤凰槐”。宋庆龄同志生前十分喜欢这棵古槐,经常在其浓荫下看书、学习或小憩。因在清末醇王府曾出过两个皇帝,即光绪和宣统,相传他们在小时都在古槐下玩耍过,所以人们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