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CNAS-AL01-6120210416 附表6 CNAS-CL01-A0072021(通信)
![CNAS-AL01-6120210416 附表6 CNAS-CL01-A0072021(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80699c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c.png)
6.3.1
根据实验室申请的检测项目/参数,实验室应具备满足相应要求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电波暗室(OTA暗室)、屏蔽室、电波混响室、开阔场等。
实验室应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有效性的环境条件进行定期监测、控制和记录。必要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因环境条件原因对检测结果有效性造成不利影响,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a)应具备可靠的接地措施并予以维护,必要时应提供每个检测设备的保护地。
b)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电源特性有特殊要求,例如电压额定值、频率额定值、电压稳定度、频率稳定度、总谐波失真等,应配备满足此类要求的电源设施,并予以监控和维护。
c)检测项目和/或所用的检测设备对静电敏感,应安装适当的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地板、接地设施以及其他防静电用品并予以监控和维护。
注:辅助检测设备不输出检测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预放、线缆、滤波器、切换单元、电源等。
6.4.4
当设备/系统投入使用或重新投入使用(包括软件升级)前,实验室应验证其符合规定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
a)实验室应对检测设备和辅助检测设备的测量范围、测量准确度和/或测量不确定度、功能选件等进行验证。
c)实验室应对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检测软件版本进行确验室应确保每一项实验室活动的技术记录包含结果、报告和足够的信息,并确保能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检测活动。实验室应重点关注并记录:
a)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编号、照片,必要时需包括软硬件版本和配置状态信息。
b)检测数据信息,包括原始检测数据、数据处理过程和为得到最终结果记录的所有过程信息。
c)检测设备/系统信息(含使用客户的设备),包括设备/系统名称、型号、厂家(适用时)、编号、校准信息,必要时需包括设备/系统的配置状态信息。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329f63f2a45177232e60a24a.png)
6.6.2c)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验收
采购的试剂和标准物质是否检查标签、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的信息?
必要和可行时,是否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以确保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
对于痕量分析,是否关注试剂空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制定相应的接受标准?
实验室应确保实验用水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如采用自制实验用水,是否定期检查水净化系统的性能以确认制备的水满足检测要求,并保存此类检查的记录?
分析物的水平是否在方法的适用范围内?
是否关注客户需求的浓度水平及规定的限量附近的检测性能特性?
如无合适的基体有证标准物质,是否进行回收率研究或与标准参考方法进行比对?
注:参考CNAS-CL01-A0025.4.5c)注
c)当设备、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或不满足制造商的要求时,实验室是否对检测方法特性重新进行确认?
7.4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7.4.1
实验室应确保检测物影响。
对那些延长储存时间可能会影响待测(或待分析)物的样品,是否规定最长保留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
是否对进入样品储存区的人员进行控制?
注:参考CNAS-CL01-A002注
实验室是否保存过期样品的处理和处置记录?
7.3抽样
7.3.1
如果需要将样品分开用于检测不同的特性,此时二次抽样样品是否代表原始样品,样品标识是否始终保留?
用于二次抽样的容器是否确保不对样品造成污染?
必要时,实验室是否制定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测试样的程序,以确保该测试样具有样品代表性?
是否选择适当的设备用于二级抽样、包装、提取等,以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6.4设备
6.4.1
实验室应有效控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设备。
CL4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信息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CL4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信息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f9cb503bbcd126fff7050b58.png)
5.3.2
实验室是否建立稳压、防静电和防范恶意代码的检测环境?例如:实验室是否具备有效的恶意代码防护和软件/数据备份程序?
实验室是否对检测环境在使用前进行核查?
5.3.3
检测网络是否与其他网络采取隔离措施?
如果同时进行多个检测项目,实验室是否保持检测环境的有效分离?
当检测活动在实验室以外场所进行时,其检测环境是否也满足要求,并确保检测活动在受控环境下执行?
实验室是否确保测试使用的检测样本集为最新版本?
5.4.2
方法的选择
当有产品检测方法时,实验室是否使用产品检测方法?
5.4.7.2 b)
实验室是否建立数据(尤其是涉及到客户敏感数据、知识产权、安全缺陷等的检测数据、电子和纸质记录以及其他的材料)保护程序,以防止非授权人员的访问?
当检测结束后,实验室是否妥善删除检测过程中在被测对象上生成的测试数据(如:端口、策略、账号、口令等)?
条款
核查内容
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d)建立并保持从事信息安全检测公正性和诚实性的政策和程序,并确保信息安全检测人员不参加被测对象的开发和咨询,确保实验室检测人员与产品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安全集成商、其他有利害关系和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人员之间相互分离。
e)具有至少5名满足5.2要求的信息安全检测技术人员,并应拥有与其检测任务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检测工具等资源。
g)由熟悉信息安全的检测过程、标准/规范/规程,信息安全质量评价和信息安全测试质量评价的人员,负责信息安全检测过程和产品的规范符合性审核监督;
h)由熟悉信息安全测试需求、测试结果评价和判定准则的人员负责对信息安全测试输入和测试结果进行监督,并具有1名信息安全检测领域的技术负责人。
CNAS-CL01-A001:2018核查表
![CNAS-CL01-A001:2018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1ebf0a551e79b89680226dc.png)
实验室是否有文件化管理标准菌种(原始标准菌种、标准储备菌株和工作菌株),涵盖菌种申购、保管、领用、使用、传代、存储等诸方面的程序,来确保溯源性和稳定性?
该程序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1.保存菌株是否制备成储备菌株和工作菌株?标准储备菌株是否在规定的时间转种传代,并做确认试验,包括存活性、纯度、实验室中所需要的关键特征指标,实验室是否加以记录并予以保存?
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微生物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经历?
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是否具有微生物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和10年的微生物相关领域检测工作经历?
6.2.2.4
实验室人员是否熟悉生物检测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灭菌知识?
6.2.3
实验室选用检测人员时,是否考虑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能执行某些涉及到辨色的试验?
适用时,实验室是否用人工污染实际样品进行检测,以
更好地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
含有指示剂或选择剂的培养基,是否使用能证明其指示或选择作用的菌株进行试验?
6.6.3a)
实验室是否保留生产厂商提供的培养基质量测试报告,并要求厂商在培养基任何配方的改变时及时告知实验室?
7过程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评审结果
评审说明
7.1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6.2.2.2
如实验室使用的高压蒸汽灭菌器不属于简单压力容器(定义参见TSG R0003 -2007《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时,操作人员是否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6.2.2.3
实验室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关键检测人员是否至少具有微生物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微生物检测工作经历?
6.3.4a)
实验室不同的功能区域是否有清楚的标识?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c996f1d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5.png)
授权其独立从事检测活动的人员是否经过技术能力评价确认满足要求?
对从事化学领域方法开发、修改、验证和确认的人员的授权,是否至少授权到相应的检测技术?
实验室是否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
评价记录和授权记录是否予以保存?
注:参考CNAS-CL01-A0026.2.5注
6.2.6
样品的保管人是否被授权并能履行其工作职责?
7.2.1.1
实验室是否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
选择的检测方法是否能够确保在限值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实验室是否建立和执行与检测方法要求相匹配的校准曲线,并定期使用中间浓度水平的校准标样检查校准曲线,建立检查结果可否接受的判定标准?
注:参考CNAS-CL01-A0027.2.1.1注1、注2
7.2.1.3
如果在对标准方法的验证过程中发现了方法中对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未能详述,实验室是否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作为方法的补充?
7.2.1.5
实验室是否对首次采用的标准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正确度和精密度等,尤其对于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是否关注检出限、定量限等?
操作色谱、光谱、质谱等复杂分析仪器或相关设备的人员是否接受过涉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6.2.3
实验室应确保与化学检测相关的技术人员能力。
6.2.3.1
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是否至少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如果学历或专业不满足要求,是否具有至少5年化学检测工作经历并能就所从事的检测工作阐明原理?
6.5 计量溯源性
6.6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6.6.2 c)
实验室是否确保标准物质、试剂(含实验用水)满足检测要求?
CNAS-CL01-A025:202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CNAS-CL01-A025:202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0621fa5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9.png)
附表6(CNAS-CL01-A025:202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5结构要求填表说明:1.“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2. 本核查表只在CNAS-CL01-A025适用时填写;3. 本核查表的附件可在需要时单独填写,如CNAS秘书处或评审组要求提供时。
6资源要求7过程要求8管理体系要求附表7(CNAS-CL01-A025:2022)附录A:对在非固定场所实施校准活动的补充说明填表说明:本附录适用于在非固定场所实施校准活动的校准实验室。
所有校准活动均在实验室申请认可的固定场所实施的实验室不需填写本附录。
A.5结构要求A.6资源要求A.7 过程要求A.8 管理体系要求附件1:实验室人员清单名称: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地址:填表说明:1. 本表填写近两年的人员信息及变化情况,包括在此期间离职的员工信息。
“起止日期”按初评或扩项的申请日期或复评审的评审日期往前推24个月;2. 校准人员在“岗位”栏还应注明所从事的校准专业领域或校准项目;3. 本表第1、2行为填写示例,使用时请删除。
附件2:配套设备(标准设备、标准物质及辅助设备)清单名称:地址:填表说明:1. 实验室用于申请和已获认可的校准活动的测量设备、标准物质及辅助设备均应填入本表,包括同一校准项目配备的多台(套)同类设备以及环境条件监测设备。
2. 现场校准等在非固定场所实施校准所用的测量设备,在本表设备名称栏填写设备名称时,在设备名称前加星号“*”。
3. “生产厂家”栏可仅填厂家简称、字号或品牌等信息。
4.“出厂编号”是设备制造商对设备的编号,通常在设备铭牌上,无出厂编号的设备,“出厂编号”栏可填实验室内部编号。
5. “购置/租赁”栏,设备属于实验室自行购置的,该栏填“购置”,属于租赁的填“租赁”并给出出租方名称。
6. “购置/租赁日期”栏,可以仅填写到月份、年份或填“××年以前”,尤其是购置时间较早的设备。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a5933da6c1c708a1294a4463.png)
附表7(CNAS-CL01-A025: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5结构要求填表说明:1.“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2.本核查表只在CNAS-CL01-A025适用时填写。
6资源要求编号及章节/条款号自查结果说明条款核查内容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b)应根据必要性和有效性的原则确定实施期间核查的范围以及核查方式。
备注7过程要求编号及章节/条款号自查结果说明条款核查内容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备注实验室制定的校准方法,应至少包含以下适用的内容:a)文件编号及版本号;b)适用范围;c)校准方法所用的测量方法(或测量原理);d)校准的量(或参数)及其测量范围;e)使用的测量标准及辅助设备的名称、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必要时可包含测量标准的溯源要求或途径等内容;f)对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的要求,如温度、电源等的要求;g)校准前的准备,如标准设备或被校设备开机预热的要求等;7.2.1.6h)校准程序的内容,包括:——校准开始前对被校设备进行的正常性检查的要求及方法;——校准步骤以及操作方法;——对观察结果和校准数据记录的要求;——校准时应遵循的安全措施;——数据处理的要求和方法;——需要时,应包含对符合性判定、校准间隔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或程序;注:实验室制定校准方法时可参考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CNAS-AL01第10页共17页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8管理体系要求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附表7(CNAS-CL01-A025:2018)附录A:对现场校准的补充说明填表说明:本附录A如果不填写,视为实验室不实施现场校准或现场校准不申请CNAS认可。
A.6资源要求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CNAS-AL01第15页共17页A.7过程要求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A.8管理体系要求2018年06月01日发布2018年09月01日实施。
CNAS-CL01-A025:2018(校准)
![CNAS-CL01-A025:2018(校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74d16087c24028905fc349.png)
——清单的修订记录(包括对方法的变更、增加和停用等)。
清单修订的记录应长期保存。
6.4.10
b)应根据必要性和有效性的原则确定实施期间核查的范围以及核查方式。
注1:可以使用休哈特控制图统计测量标准的历次校准结果,分析测量标准的长期稳定性,以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期间核查;
注2:只要可能,应选择测量不确定度优于测量标准或与其相当的测量设备作为核查标准。当没有这样的测量设备时,可选择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分辨力满足要求的其他测量设备作为核查标准;
e)对废气予以适当的控制,如强制排风或回收装置,防止其对设备的不利影响,如对开关触点的腐蚀;
f)电磁干扰的隔离。对于无线电测量,以及一些精密电子仪器的校准,对电磁干扰进行适当的屏蔽是必要的;
g)对电源附加稳压或滤波装置,确保提供波形纯净、电压稳定的电源供应;
6.3.3
h)为保证对灰尘、温度、通风等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可能需要制定专门的内务要求。
注:实验室制定的校准方法,应根据需要对上述(但不限于)环境条件对校准结果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
6.4 设备
6.4.1
校准用的主要设备(如测量标准、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应是实验室自有设备或长期租赁设备,不应使用永久控制以外的设备,如临时租赁或由客户等提供的设备。
6.4.5
实验室使用的测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应满足校准方法(如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和国家溯源等级图(国家检定系统表)等的要求,当没有相关规定时,其与被校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之比应小于或等于1/3。
注3:期间核查不需要对测量标准的全部参量和测量范围进行核查,可以只选取一个或多个典型点核查。通常情况下,可根据核查标准选点,比如使用1 kΩ 标准电阻核查直流电阻标准(数字多用表或多功能源的直流电阻参量);
CNAS-CL24-201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珠宝玉石、贵金属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
![CNAS-CL24-201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珠宝玉石、贵金属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5142561b02020740be1e9b7f.png)
对珠宝玉石鉴定、分级中的人为定级项目,实验室应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工作,频次应不低于1年2次。内部质量控制工作应覆盖实验室所有检测场所和相关人员。实验室根据工作类型及工作量选择需要开展的项目和方式,以钻石分级为例,可组织人员进行钻石分级中的颜色、净度级别比对。
可获得时,实验室应参加行业内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5.3.2
如仪器设备和检测标准对检验环境有特殊要求,实验室应对温度、湿度和电网电压等可以进行监测和控制。
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5.4.1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制定检测工作指导书。贵金属无损检测工作指导书至少包括:贵金属样品抽样程序、检测流程、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不同工作曲线的标定和应用、不确定度评估和结果控制等;珠宝玉石鉴定工作指导书应覆盖主要珠宝玉石品种,内容至少包括:鉴定方法、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鉴定结果的控制等。应制定分级细则指导珠宝玉石分级,以钻石分级为例,细则应包括颜色分级、净度分级、切工分级、检测方法、检测流程(包括排查环节)、颜色和净度环节结果控制等。
5.10结果报告
5.10.1
根据客户的要求,实验室出具报告的内容可以简化,但至少应包括报告编号、实验室名称、实验室地址、检测依据、检测结论等基本内容。
注:简化的检测报告在行业内也常称为“鉴定证书”、“检验标签”。
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5.2人员
5.2.1
从事珠宝玉石鉴定分级的实验室,每个检测场所至少应有2名取得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资格(英文缩写CGC)并已注册的检测人员,且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资格。贵金属无损检测实验室,每个检测场所至少有1名熟悉贵金属知识、了解其性能、熟练掌握其检测方法并进行检测的专业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满足CNAS-CL52有关要求。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a6f22658b307e87101f696f4.png)
条款
核查内容
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7.2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
7.2.1
方法的选择和验证
7.2.1.1
实验室是否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是否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7.2.1.5
实验室是否对首次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检出限、回收率、正确度和精密度等?
6.2.6
实验室人员能力评价和授权
6.2.6.1
是否只有经过技术能力评价确认满足要求的人员才能授权其独立从事检测活动?
实验室是否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评价记录和授权记录是否予以保存?
6.2.6.2
样品的保管人是否被授权并能履行其工作职责?
6.3设施和环境条件
6.3.1
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是否特别关注并确认检测设施和环境不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c)当设备、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或不满足制造商的要求时,实验室是否对检测方法特性重新进行确认?
7.3抽样
7.3.1
如果需要将样品分开用于检测不同的特性,此时二次抽样样品是否代表原始样品,样品标识是否始终保留?
用于二次抽样的容器是否确保不对样品造成污染?
必要时,实验室是否制定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测试样的程序,以确保该测试样具有样品代表性?
6.2.3
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是否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5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并能就所从事的检测工作阐明原理?
实验室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经历,如果没有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是否具有至少10年的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bb3caa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8.png)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序号核查内容是否符合备注1引言√无2背景√无3目的√无4理论基础√无5方法√无6结果与讨论√无7结论√无8参考文献√无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和说明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相关的核查表。
详细介绍了核查内容,并提供了是否符合的选择项和备注栏用于记录相关信息。
背景化学检测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药品监管等领域。
而在化学检测过程中,确保实验室的能力和准确性十分重要。
为了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评估和认可,国际上普遍采用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对化学检测领域中应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情况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关的核查表作为辅助工具,用于核查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准则的要求。
理论基础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是一套用于评估实验室能力的标准和程序。
它包括了实验室管理、设备仪器、人员素质、质量保证、数据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在化学检测领域中,核查实验室的能力是否符合准则的要求是保证检测结果可靠和准确的重要环节。
方法本文档提供了一个核查表,用于核查化学检测实验室是否符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
核查表按照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包括引言、背景、目的、理论基础、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部分。
结果与讨论通过使用核查表,可以评估实验室是否符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
对于每个核查内容,可以在核查表中标记是否符合,并在备注栏中记录相关信息,如达到准则要求的具体措施等。
结论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可以帮助实验室评估自身的能力,并提供改善和优化的方案。
合理运用该核查表,实验室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质量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1] ISO/IEC 17025-2017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2] 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Skoog, D.A.; West, D. M.; Holler, F. J.; Crouch, S. R., Cengage Learning,2013.以上是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应用说明的核查表,希望能对实验室的能力评估和质量保证有所帮助。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软件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模板】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软件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a73130228ea81c759f578ca.png)
附表6(CNAS-CL01-A019: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软件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4 通用要求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填表说明:1.“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2. 本核查表只在CNAS-CL01-A019适用时填写。
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7过程要求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8 管理体系要求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2020年08月31日发布 2020年08月31日实。
CL0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CL0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23b1b7d9647d27284a735129.png)
备注
4.6.1
该程序包括对培养基(试剂)进行评估的方式和储存的规定、接受/拒收的标准等?
对自备的和商业提供的培养基(试剂)都需要评估?
根据培养基(试剂)的性质和实验类型,对培养基(试剂)的可用性进行评估?
关键培养基的评估,是否采取了技术性验收?
4.13 记录
4.13.2
是否对自备的和商业提供的培养基都进行了评估?
实验室对进入无菌或净化等特定区域的人员是否进行有效控制?
5.3.5
实验室是否有妥善处理废弃样品和有害废弃物的设施和制度?并且注意生物安全?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
5.4.2
实验室在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检测前,是否对方法进行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
5.4.3
实验室是否有文件化的程序,规范实验室自制方法的制定并保留相关记录?
— —菌种生存条件。
5.7 抽样
5.7.1
取样是否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
是否是使用消毒设备以保证无菌取样?
实验室是否记录并监控采样地点的环境状况如空气污染度和温度等?
5.8测试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5.8.4
样品贮存设备是否足够保存所有的实验样本并具备保持样本完整性和不会改变其性状的条件?
在实验样本需要低温保存时,冷冻冷藏设备是否有足够的容量和满足样本保存所要求的条件?
附表7(CNAS-CL09:200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4管理要求
条 款
核 查 内 容
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4.1组织
4.1.3
在本实验室固定设施以外场所,如在他处实验室、流动实验室、抽样现场或野外现场进行检测和抽取样品,是否在适当的技术控制和有效监督下进行?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fa7a142ef7ec4afe05a1df24.png)
6.4设备
6.4.1
校准用的主要设备(如测量标准、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应是实验室自有设备或长期租赁设备,不应使用永久控制以外的设备,如临时租赁或由客户等提供的设备。
6.4.5
实验室使用的测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应满足校准方法(如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和国家溯源等级图(国家检定系统表)等的要求,当没有相关规定时,其与被校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之比应小于或等于1/3。
附表7(CNAS-CL01-A025: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5结构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5.3
实验室应以文件的形式对依据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运作的实验室活动的范围予以界定。
1)自动校准或测量(装置)系统通过电子等自动方式生成的原始记录,应有措施防止其被人为的修改;
2)校准过程中,将原始观察数据经人工直接输入到计算机或其他自动存储设备中生成的原始记录,一般情况下,应由原校准人员或其授权的人员修改;
3)先在纸质材料上记录原始观察数据,再输入计算机或其他自动存储设备中生成的校准记录,应同时保存原纸质记录或通过扫描、复印、照相等方式转化为电子记录保存。
注1:测量标准的校准由自己实验室提供时,也应符合本规定。
注2:计量溯源性声明不宜描述为“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除非实验室有足够的信息能证明其最终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
c)当校准实验室对被校设备进行校准后,对被校设备进行了调整或修理(无论由谁进行了调整或修理),调整或修理后应重新校准,可获得时,应在校准证书中报告调整或修理前后的校准结果。
CL2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法医物证DNA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CL2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法医物证DNA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63e699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d.png)
CL2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法医物证DNA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背景CL28是美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The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Institute/ASQ 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ard)制定的一项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该准则规范了实验室C小组检测和校准的要求,是实验室保证检测质量和准确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此外,CL28准则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实验室能力认可中,包括医疗诊断、环境水质检测、食品检测等。
在法医物证DNA检测领域,实验室能力认可对于检测结果的可信性、严谨性和可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
而CL28准则与法医物证DNA检测领域的应用关系如何呢?以下将对CL28准则在法医物证DNA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说明。
CL28准则简介CL28准则规定实验室需要遵守的检测和校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管理和操作程序: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建立和落实;2.校准设备和工具:确保实验室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3.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确立并规范样品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检测结果验证和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5.实验室人员证书和培训:规范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证书和培训要求,确保实验人员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技能。
CL28准则要求实验室建立一套系统的操作规程和管理程序,并按照这些规程和程序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操作。
同时,还需要对检测和校准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需要在实验室内建立标准流程和规范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
检测结果的验证和评价需要定期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证书要求也是CL28准则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保证实验室人员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技能,从而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CL28准则在法医物证DNA检测领域的应用法医物证DNA检测是指利用DNA测试技术进行犯罪案件调查和证据分析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7(CNAS-CL01-A025: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核查表5
填表说
1.“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明:
2.本核查表只在CNAS-CL01-A025适用时填写。
6资源要求
b )应根据必要性和有效性的原则确定实施期间核查的 范围以及核查方式。
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
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7.2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7.2.1方法的选择和验证
实验室制定的校准方法,应至少包含以下适用的内容:
文件编号及版本号; 适用范围; 校准方法所用的测量方法(或测量原理); 校准的量(或参数)及其测量范围;
使用的测量标准及辅助设备的名称、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必要时可包含测量标准的溯源要求或途径等内容;
f )对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的要求,如温度、电源等的要求;
g ) 校准前的准备,如标准设备或被校设备开机预热的要求 等;
h ) 校准程序的内容,包括:
——校准开始前对被校设备进行的正常性检查的要求 及方法; ――校准步骤以及操作方法;
——对观察结果和校准数据记录的要求; ――校准时应遵循的安全措施; ――数据处理的要求和方法;
――需要时,应包含对符合性判定、校准间隔确定的 原则和方法; --- 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或程序;
注:实验室制定校准方法时可参考 JJF 1071《国家计 量校准规范编
写规则》
2018年06月01日发布
对应的管理体系文件名称、
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a) b) c) d) e)
7.2.1.6
8管理体系要求
附表7(CNAS-CL01-A025:2018)
附录A:对现场校准的补充说明填表说明:本附录A如果不填写,视为实验室不实施现场校准或现场校准不申请CNAS认可A.6资源要求
A.7过程要求
A.8管理体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