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ppt
合集下载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200f1d3968011ca3009145.png)
古诗鉴赏 3,举例说明本诗中引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4,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3、“几处早莺争暖树”和“谁家新燕啄春 泥”,“乱花渐欲迷人眼”和“浅草才能没马 蹄”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4、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景色陶醉, 流连忘返的心情。
古诗 鉴赏
钱 塘 湖 春 行 白居易
诗人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政治倾向非常 鲜明,重视讽喻,崇尚 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 篇叙事诗《长恨歌》、 《琵琶行》。
作者 简介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 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 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 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 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 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 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 湖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品诵感悟—完成下列填空
1.这首诗以( )为线索,紧扣( 了诗人( )的心情。 (春行、早春、喜悦) )的特点,抒发
2.诗人选取了最能代表春天的哪两种鸟?抓住了初春的景物 特点,选取了极富典型性的景物是什么? (莺、燕) (乱花、浅草) 3.诗人写了三处地方,分别是( )最吸引作者是( (孤山寺、贾亭西、白沙堤)(白(移步换景 )
)的表现手法,随着作者的脚步,景物
品诵 感悟
古诗鉴赏
1,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 型的景色?突出了春行的什么特点?
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 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和 “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钱塘 湖早春的季节特点。
古诗鉴赏
解释词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 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渐欲:渐渐的要。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b9ac8e16fc700aba68fc15.png)
•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子方法 :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4.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
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 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 限喜悦的心情。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春行》PPT-完美版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 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 士,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官至 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 傅、白文公 。白居易又被称为 “诗王 ”“诗魔”。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刚没过马蹄。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
百游不厌。 同“荫”,指树阴。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孤山为参照物。
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 堤”或“断桥堤”。
诗意: 我最爱西湖的东面,总感到游赏得还不够,那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2a28f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0.png)
写景诗,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 不断展现新的画面
赏析古诗
1.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
啄春泥。”(3分)手法+效果+情感
① 这句话运用拟人,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工 整,节奏鲜明)的修辞手法。
② 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暖树,新 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图,让人感到春光的 难得与宝贵。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学习目标
1. 会背会默写这首诗。 2. 识记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3. 根据注释,翻译诗歌,并会赏析重点诗句。 4. 了解移步换景的写景手法,体会诗人所表 达的情感。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 名诗人,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 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白 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诗魔 ”。是唐代诗人创作最多的一个 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 清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 炭翁》《忆江南》等
③ 热情地赞美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表现 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以及对初春美景的喜 爱和赞美。
2.赏析“争”“啄”两个字的妙处。
手法+字义+内容+情感
1、运用了拟人.动作描写的手法。 2.“争”:争夺,“啄”:衔,描写出莺燕那 忙碌而兴奋的画面,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 贵 3、写出了莺燕的活泼可爱,突出初春乍暖还 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4、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课文总结
《钱塘湖春行》紧扣“早春” 着笔,寓情于景(直抒胸臆),通 过描写湖水、云、早莺、新燕等景 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 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 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以及对西湖早春 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手法+内容+情感=主旨)
赏析古诗
1.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
啄春泥。”(3分)手法+效果+情感
① 这句话运用拟人,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工 整,节奏鲜明)的修辞手法。
② 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暖树,新 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图,让人感到春光的 难得与宝贵。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学习目标
1. 会背会默写这首诗。 2. 识记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3. 根据注释,翻译诗歌,并会赏析重点诗句。 4. 了解移步换景的写景手法,体会诗人所表 达的情感。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 名诗人,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 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白 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诗魔 ”。是唐代诗人创作最多的一个 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 清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 炭翁》《忆江南》等
③ 热情地赞美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表现 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以及对初春美景的喜 爱和赞美。
2.赏析“争”“啄”两个字的妙处。
手法+字义+内容+情感
1、运用了拟人.动作描写的手法。 2.“争”:争夺,“啄”:衔,描写出莺燕那 忙碌而兴奋的画面,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 贵 3、写出了莺燕的活泼可爱,突出初春乍暖还 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4、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课文总结
《钱塘湖春行》紧扣“早春” 着笔,寓情于景(直抒胸臆),通 过描写湖水、云、早莺、新燕等景 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 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 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以及对西湖早春 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手法+内容+情感=主旨)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915f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9.png)
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
思
考
2、根据你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写为一篇写景
与
小作文,题目自拟。
讨
论 3、你还能想到什么描写西湖的诗句呢?
谢谢观看!
下节课再见
几只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枝头, 不知哪家新来的燕子正啄泥衔草,营建新 巢。
诗歌赏析
6.“谁家”改为“数家”,似与“几处”对仗更工整, 效果更佳,你认为呢?
“数家”比“谁家”更工整,但不如“谁 家”有韵味,“谁家 似问非问,技巧俏皮, 使诗歌更有情韵,更彰显了诗人对早春钱塘湖 景色景
诗歌赏析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首联的画面?
从孤山寺以北、贾公亭以西放眼望去, 春水新涨,湖面刚与堤平,天空上卷舒起 重重叠叠的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 。
诗歌赏析
4.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 两个字的妙处。
“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取的意思。这 两个动词,描绘出一幅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动态场 景图,生动地展现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表现了诗人对 初春的喜爱之情。
很低。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 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 看上去浮云很低。
疏通诗意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 暖树:向阳的树。 •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
译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栖息,不知 是哪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衔泥筑巢。
写作背景
长庆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 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观看风景迷人的西 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 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 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 和热爱之情。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4张PPT)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c3ca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4.png)
低。时间- Nhomakorabea-春天,地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点 - - - 钱塘湖,事
件--- “行”(赏美景)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品诵感悟
诗人的游览路线是如何 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品诵感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乱”字形象的描绘出初春繁花初绽的景象,“ 浅 ”字生动地描绘 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这两个字体现了早春生机勃勃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莺:早来的黄莺。 几处/早莺/争暖树,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渐渐的要。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不高的青草。
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玩赏不够。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 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所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 沙堤
品诵感悟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点 - - - 钱塘湖,事
件--- “行”(赏美景)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品诵感悟
诗人的游览路线是如何 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品诵感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乱”字形象的描绘出初春繁花初绽的景象,“ 浅 ”字生动地描绘 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这两个字体现了早春生机勃勃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莺:早来的黄莺。 几处/早莺/争暖树,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渐渐的要。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不高的青草。
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玩赏不够。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 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所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 沙堤
品诵感悟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共29张PPT)
![钱塘湖春行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59667d312b3169a451a4b7.png)
背诵全诗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背诵 全诗
首
孤山寺北贾亭西
(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 亭一带起程的)
联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瞭望湖面)
孤山寺以北、贾公亭以西,春天湖水初 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 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联从大处落笔交代了诗人观景的处所 令,勾勒出了早春的轮廓。“孤山 “贾亭”两个地名连用,表明诗人是边 观赏,暗扣诗题的“行”字。后一句通 水面”与“云脚”的相连写出了早春湖 雾迷蒙、水汽萦绕的特点。
课外拓展
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 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正确顺序(1)(4)(3)(2)
品读明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释词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 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渐欲:渐渐的要。
品读 明意
正文全解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 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 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从几个地方飞来的 早莺,争着抢占向阳的树枝。不知是谁 家刚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 各色各样的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不 高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掩马蹄。最喜欢景 色秀丽的湖东,在那里总觉得玩赏不够! 因为那绿杨阴里有美丽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5499ef7c1cfad6195fa7d0.png)
正确顺序(1)(4)(3)(2)
公亭的西面。湖 水刚刚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 的云气与湖水相连 。从几个地方飞来的 早莺,争着抢占向阳的树枝。不知是谁 家刚飞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 各色各样的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不 高的青草刚刚能够遮掩马蹄。最喜欢景 色秀丽的湖东,在那里总觉得玩赏不够! 因为那绿杨阴里有美丽的白沙堤。
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 泥”“乱花迷人眼”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 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
初平 : 说明秋冬水落 ,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新燕: 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 在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 衔泥筑巢。
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 语:
渐欲: 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 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 浅草:
品读明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解释词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 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渐欲:渐渐的要。
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
内容总结:
全诗以“ 行 ”字为线索,从 孤山寺 起, 白沙堤 春 至 终。以“ ”字为着眼点, 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 喜悦 情。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湖水、云脚、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柳阴, 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 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 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 之情。
解题:
“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春行”,即春天出游,题目点明了 地点、季节、内容。这是作者于早 春骑马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律师, 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时任杭州刺 史。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共26张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共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61d67a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7.png)
习作分享,品味语言
今天天气真不错呀,适合出去游山玩水呀,正好活动一下我这把老骨头 儿了啊!
听说钱塘湖一带风景很好呢,就去那儿吧,话不多说,向钱塘湖进发。 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西湖岸边上,他们说的果然没错呀!一眼望去,湖面 上水波粼粼,站在岸边,听着流水声,轻风划过脸庞,顿时感觉心旷神怡呢 。不远处,一只只黄莺叽叽喳喳地叫着,好似在争抢自己的地盘,此时,天 上的浮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如果不仔细看,还真以为天 与水没有界限了呢!真是“天连水尾水连天”啊!
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 本首诗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从“早 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词语中 可以看出
2.“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 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 不能。因为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 。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 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 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使 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 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 ”“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 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叽叽,喳喳”,一阵细丝般婉转的乐曲吸引了我的注意,是春姑娘在 弹奏吗?哦,原来是几处早出的黄莺正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 衔着春泥在筑巢呀。
倏然间,一朵,两朵……千朵,万朵,所有灿烂的脸庞纷纷展开了青春 的色彩,似一只只袅娜的彩蝶,嬉笑着翩跹而来,逐渐将我淹没。连那株株 矮小的青草,也似留恋那马蹄清脆的声响,轻巧地缠住了我们的步伐。
3.本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 等景物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 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 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古诗词PPT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古诗词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d6e44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c.png)
二诗词内容
注释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 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 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 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 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感谢聆听
——完结
一诗人生平
进士及第
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月十四日,在礼部待郎高郢主持下,白居 易参与科举考试,以《性习相远近赋》《玉水记方流诗》、策问五道顺利 通过殿试,获第四名,赐进士及第。 之后他利用守选的机会东归洛阳、符离等地省亲,并于贞元十八年(公元 802年)冬参加吏部候选。 次年春在吏部侍郎郑瑁瑜主持下参加书判拔萃科的考试,与元稹、崔玄亮 等同登第并授予正九品上的秘书省校书郎一职,而后白居易在长安常乐里 租赁德宗朝宰相关播私邸的东亭子居住。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春三月,白居易全家自符离迁往下邽县义津乡 金氏村(俗名紫兰村)居住。
四作者典故
句传鸡林
白居易的诗深受大众喜爱,传诵众口,连在异国他乡也负有盛名。据 《白氏长庆集序》和《新唐书·白居易传》记载,唐代新罗(鸡林)商 人来唐贸易时,尽力搜集购买白居易的诗,他们说,自己国家的宰相出 百 (一作“一”) 金换一篇白诗,其中伪托的,宰相也能分辨出来。 “句传鸡林”便成为家喻户晓的典故流传至今,以“诗入鸡林、诗在鸡 林、鸡林诗价”等称赞作品的流传广泛,价值的高贵。
四作者典故
藏书故事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参与整理国 家藏书。后擢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贬为江州司马。文宗即位, 迁刑部尚书。武宗时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 士,他对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有卓著的贡献。在整理集贤院藏书时,使 他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藏书,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私家藏书颇 富,建有藏书楼,名“池北书库”。 宋代黄鉴著《杨文公谈苑》记载:“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 数千,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 倒取之,抄录成书。”可见《白氏六帖》在最初搜集资料时,就开始以 类汇集。另编有《元白因继集》《刘白唱和集》《洛下游赏宴集》(又 名《洛中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
——
予 乐
课后作业
我们已经与白居易一同领略西湖早春的魅力,请你 用自己的方法再现诗中的景象,形式不限。
提示:可以是一幅画、一篇散文……
课堂总结
全诗以___“__行_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 _白__沙__堤_ 终 , 描写了西湖_早__春__美__景___,抒 发了诗人的_喜__爱__和赞_美_之__情__。
展延伸
春日偶成 【宋】程 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汝 城 行
美 丽 乡
品析语言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才”从程度上修饰“乱花”“浅草”的生长状态, 表明它们刚刚萌发,体现了春的勃勃生机;“乱”“浅”写 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描绘出了早春百花盛开、小草刚 抽出嫩芽的迷人景象。
品析语言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照应 前文的“行”,面对如此迷人的景色,诗人不只“最爱”, 还“行不足”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后迁居陕西渭南,曾官左拾遗。著 有《白氏长庆集》。此诗为白居易任 杭州刺史时所作。
西 湖 夏 景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朗读示范
配乐
1.游行的路线,从何处起,行经何处,何处止? 2.游行途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感受如何?
品析语言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品析语言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 新燕不多,“争”和“啄”两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出莺燕 的动态,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从沉睡到苏醒充满生机的 早春图,准确写出了钱塘湖早春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