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
某住宅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本规定应结合设计指引实施,为指引在施工图阶段的细化规定)本规定由设计单位在正式施工图实施前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填写,在施工图阶段应严格执行一、总信息控制:1、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场地类别为II 类,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35s ,性能控制目标为普通;2、基本风压取值:强度计算时,为w o= 1.1*0.50kN/m2 (n=50年*1.1),位移比等总信息计算时,为w o= 0.50kN/m2 (n=50年),地面粗糙度 B 类,体形系数 1.30(矩形平面长宽比超过2的,应根据高规附录重新计算,包括两栋及两栋以上建筑并排形成长宽比大于2的情况;如果是两栋并排的情况,尚应按实际情况设定遮挡面,扣除变形缝两侧的风荷载)。
3、基础形式为天然基础及人工挖孔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按实KN,(桩端支撑在强/中风化花岗岩岩层上,持力层岩心天然抗压强度为Mpa或桩端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6000 kPa),天然基础持力层为硬塑粘土、强风化花岗岩,取值为250/500 kPa,采用地基处理的方式,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kPa;4、抗震等级为:墙-2/3 级,柱-2/3 级,(低于<含>27层住宅的剪力墙为三级,框架柱按框-剪结构取为二级;高于27层住宅的剪力墙及框架柱均为二级;多层小商业框架柱为3级);地下室墙柱等级:相关范围内,地下一层同上部结构;相关范围外的纯地下室部分抗震等级为四级。
5、墙柱轴压比限制控制(按省高规控制),柱为0.85(低于<含>27层住宅)、0.90(高于27层住宅),墙为0.60 。
加强区短肢剪力墙在墙基础上控严0.50(二级)0.55(三级),加强区一字型短肢剪力墙,则再控严0.05,取0.45(二级)0.50(三级),加强区以上部位出现短肢剪力墙及一字型短肢剪力墙时,则均相应放宽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目录前言1总则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1 材料性能3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2 结构方案3.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3.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3.5 耐久性设计3.6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3.7 既有结构设计原则4材料4.1 混凝土4.2 钢筋5结构分析5.1 基本原则5.2 分析模型5.3 弹性分析5.4 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5.5 弹塑性分析5.6 塑性极限分析5.7 间接作用分析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1 一般规定6.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6.4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6.5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6.6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6.7 疲劳验算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7.1 裂缝控制验算7.2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8构造规定8.1 伸缩缝8.2 混凝土保护层8.3 钢筋的锚固8.4 钢筋的连接8.5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9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9.1 板9.2 梁9.3 柱、梁柱节点及牛腿9.4 墙9.5 叠合构件9.6 装配式结构9.7 预埋件及连接件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10.1 一般规定10.2 预应力损失值计算10.3 预应力混凝土构造规定11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材料11.3 框架梁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5 铰接排架柱11.6 框架梁柱节点11.7 剪力墙及连梁1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11.9 板柱节点附录A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附录B 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附录C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与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C.1 钢筋本构关系C.2 混凝土本构关系C.3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C.4 混凝土强度准则附录D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D.1 一般规定D.2 受压构件D.3 受弯构件D.4 局部构造钢筋D.5 局部受压附录E 任意截面、圆形及环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附录F 板柱节点计算用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附录G 深受弯构件附录H 无支撑叠合梁板附录J 后张曲线预应力筋由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附录K 与时间相关的预应力损失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前言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文)要求,本规范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华东院介绍——精选推荐
1.院况简介1.1 基本情况公司简介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2年,系中国最早成立的大型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1999年改制为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她秉承了华东院悠久的历史、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质保体系1997年公司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贯标通过法国BVQI公司和中国长城公司的国际、国内认证,并于2000年通过了重新认证。
2000年12月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设计责任保险,是上海市投保建设工程设计责任险的第一家设计公司。
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勘察设计质量免检单位。
组织机构公司设有5个综合设计所、方案创作部、规划住宅设计所、室内及景观设计部、医疗卫生建筑设计部、设计项目管理部、专项设计部和综合职能部门。
分支机构大连分院、苏州分院、重庆分院、北京办事处、武汉办事处、青岛办事处、天津办事处、南京办事处及杭州办事处。
服务范围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校园及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计、医院设计、智能化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设计咨询及标书编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外工程承包权。
作品类型公司承接了文化娱乐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会展博览建筑,办公金融建筑、酒店商业建筑、新闻媒体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卫生科研建筑、居住建筑、宗教建筑、工业建筑、城市规划、建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完成项目设计项目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和16个国家地区,完成了2万余项工程,并与100余家境外建筑师设计事务所、工程公司合作设计300多项工程。
1.2 专业配置情况公司现有专业:规划、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弱电、动力及绿化景观、室内设计、设计项目管理。
1.3 技术人员情况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 487 人中高级技术人员总数为 393 人其中:高级职称 190 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14 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77 人设备专业高级工程师 74 人中级职称(含各专业) 203 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3 人国家级设计大师(结构专业) 1 人1.4 资质证明及获奖情况1)资质证明(资质复印件附后)企业营业执照专项工程设计证书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工程设计证书BVQI贯标认证2)获奖情况1977年以来,公司有近500项工程设计、科研和标准设计获得国家、部、市(省)级优秀设计奖、优秀工程奖及科研成果奖,并在199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首次颁发的4项建筑类“詹天佑奖”中荣获2项。
中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补充)
组合后,在宽度 b2 范围内综合配筋。
图 1.6.1-1 管沟壁或地下室外墙由汽车轮压引起的侧向土压力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补充)
图 1.6.1-2 轮压扩散对土压力的影响
(a)不扩散( q2 = q1 ) (b)扩散( q2 < q1 )
当上端自由下端固定时,在宽度 b2 范围内,墙底总弯矩:
M = (q1b1 / 3 + q2b2 / 6)h 2
6.3 钢结构的连接 6.4 钢梁、钢柱的隅撑设置 7、混凝土构件计算 7.1 受弯构件的挠度及裂缝控制 7.2 混凝土楼板设计计算 7.3 地下室挡土墙设计 8、填充墙 8.1 填充墙的强度等级要求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补充)
1、荷载
1.1 消防车荷载 1.1.1 “荷载规范”表 4.1.1 中的所有均布活荷载为直接作用在楼面上的荷载,仅可用于楼 面板设计计算,当用于楼面梁、柱、墙及基础计算时,需按“荷载规范”第 4.1.2 条要求折减。 1.1.2 直接承受消防车(或客车)荷载的结构楼(屋)面板(车轮直接作用在楼板上),当消 防车为 300 kN 及以下级时,可直接按“荷载规范”表 4.1.1 中的荷载数值进行楼板设计;当 消防车为 300 kN 以上级时,楼板设计中还应考虑车轮的局部动荷载效应(应考虑动力系数)。 1.1.3 应考虑楼板上覆土或混凝土面层对轮压的扩散作用,轮压(按后轴轮压计算)在土中 的扩散角取 30 0 、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角取 45 0 (见图 1.1.3)。
1.6.2 当进行地下室侧墙的设计时,土压力可取静止土压力系数 k0 计算见图 1.6.2。
计 3.4 独基加防水板基础 3.5 条基加防水板基础 3.6 地下室外墙下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 3.7 采用文克尔模型时确保计算准确性的技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参考)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参考)xxx项目xxxxxxxxx公司xxxx.x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与配筋原则一、设计遵循的规范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含2015年局部修订)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含2016年局部修订)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8)广东省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 15-101-2014)9)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10)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11) 广东省标准《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 15-94-2013)12) 广东省标准《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 15-22-2008)1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121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1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18-2008)规范》二、主要设计参数1、风荷载1)基本风压2)地面粗糙度类C类, 体形系数µ s =1.30。
2、抗震设防要求及抗震等级1)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γo=1.0。
2)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场地类别为Ⅱ类,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构造措施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均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3)本工程各栋抗震等级见下表:4)主楼相关范围以内的地下室区域:地下一层结构抗震等级同地面结构第一层,地下二层及以下层的结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主楼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区域,地面一层结构抗震等级可采用三级或四级。
建筑设计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第一章总则1.0.1本措施是根据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的条文原则,结合我院多年设计实践经验及住宅结构设计特点编制而成。
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工作中,除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与规程外,尚应执行本措施。
1.0.2本措施主要适用于抗震设防6~8度地区,采用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或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其他类型及结构体系的建筑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使用。
1.0.3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等专业密切配合,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到精心设计。
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工程特点、地质水文环境等条件,以及材料和施工等具体情况,并应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确保质量,并应阐述对特殊施工条件的要求。
1.0.4结构设计说明应采用本院标准格式的说明文件,施工图设计应采用国家标准图及本院通用图。
当采用统一格式文本、标准图、通用图及重复使用图时,必须先明确其设计意图及计算数据以正确选用,并应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复核、修改与补充,以保证结构安全。
1.0.5当重复使用旧图及套用图纸时,应在了解原设计依据和实施中可能作了修改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所选用的图纸进行必要的复核和修改,以确保结构安全和设计质量。
1.0.6在执行本措施时,尚应综合考虑住宅建设所在地区施工技术条件、当地常用做法及审图公司意见,存在与本措施不一致情况时,应由专业负责人提出,经审核、审定同意后方可调整。
1.0.7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国家标准部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建质[2008]216号《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分册》 2012年版地方标准部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 DBJXX-2012第二章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2.1 结构说明及结构技术条件2.1.1工程项目设计开始前,结构工种设计负责人必须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建筑使用功能等提出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形成结构设计说明(初步设计阶段)和结构设计技术条件(施工图设计阶段)。
国内某甲级院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20150901
2015/09/01 版
建筑所结构施工图设计统一技术条件(2015)
一、 荷载: (在施工图中注明)
1. 2. 3. 4. 5. 6. 7. 8. 按地高层民用建筑的非人防地下室顶板(标高±0.000 处)的活荷载宜取 5KN/m2。 (如为节 省用钢量的高层住宅可按规范取值,说明中加以注明:一层楼板支撑不能拆) 高低相邻的屋面,低层屋面活荷载宜取 4KN/m2。 (指高层的裙房,其余均不考虑) 屋面天沟应考虑充满水及找坡层的荷载。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容重,可近似取 11KN/m2。 计算抗浮时土容重取 16 KN/m2。计算强度时土容重取 20 KN/m2。 计算抗浮时,抗浮安全系数取 1.05。 (建筑物自重可计入建筑地面做法等永久荷载) 某些用途房屋的楼面活荷载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取用(P100) 。 (注意卫 生间的活荷载取值) 地下室外墙: a. 室外地面活荷载取 10KN/m2。靠近消防通道时荷载取 20KN/m2。 b. 土的重度取 18KN/m2。 c. 荷载分项系数为 1.3。 d. 土压力取静止土压力,Ka=0.50。 (大开挖方式) e. 土压力取被动土压力,Ka=0.33。 (采用护坡桩) f. 地下室外墙的构造钢筋,每侧均不应小于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超长结构的地下室外 墙水平筋的配筋率取 0.25%。 g. 采用筏形基础的地下室外墙水平筋直径不应小于 12,竖向筋不应小于 10。 h. 地下室外墙强度按静止土压力计算,裂缝按被动土压力计算。 (裂缝 0.4) 墙、柱、基础的折减系数(轴压比)同时折减,活载折减系数按荷载规范取值。 楼梯活荷载:一般高层、多层住宅楼梯间、商场取 3.5 KN/m2。其余均取 2.0 KN/m2。 地下车库顶消防通道消防车活荷载规范 20 KN/m2 取用,梁、柱、基础考虑折减后 16 KN/m2 取用。景观绿地等均取 10.0 KN/m2。并在施工图中注明平面荷载位置区域。消防通道按强度 控制,不考虑裂缝。 地下车库及汽车坡道的活载不乘动力系数(1.1~1.3) ,动力系数只传至楼板及梁。停放人数 少 于 9 人 客车的停车库,楼板及次梁设计时的均布活荷载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表 4.1.1 中的规定取用。在进行整体计算(不包括楼板、次梁)时,此类车库的 活载可取为 2.5kN/m2,普通双层车架车库的活载可取为 5.0kN/m2。 楼板、次梁设计时,车库活载不宜折减。 楼面大空间办公活荷载可以考虑业主将来需分隔的轻质墙体 (干作业) 的荷载, 按 1.0 KN/m2。 墙体荷载:容重 x 墙厚+0.6(砌筑砂浆)+0.8(双面粉刷) (KN/m2) 采用独立承台加桩基或基础梁加桩基时,基础底板的设计荷载 取水浮力+ (10%~20%) 上部结构荷重。 上部结构荷载取值比例视桩端沉降和桩长情况确定, 桩端位移大、桩长短的取大值,桩端位移小、桩长长的取小值。当采用嵌岩桩或持力层良好、 计算沉降很小的桩基时,基础底板的设计荷载可不考虑上部 荷重的影响。具体:沉降 计算 <5cm,不加上部荷重,沉降计算>5cm<10cm,加 5%上部荷重,其余按具体项目确定。 消防车荷载与人防荷载不叠加。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讲解
结构设计统⼀技术措施讲解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1 、荷载1.1 建筑结构设计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的规定取其相应值对承载能⼒极限状态和正常使⽤极限状态分别进⾏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设计。
1.1.1民⽤建筑楼⾯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应按表1.1的规定采⽤。
民⽤建筑楼⾯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时,应按实际情况采⽤。
2 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度⼤于2m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书架每⽶⾼度不⼩于2.5kN/m2确定。
3 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于停放载⼈少于9⼈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于满载总重为300kN的⼤型车辆;当不符合本条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 第11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集中荷载验算。
5 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重和⼆次装修荷载。
对固定隔墙的⾃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由布置时,⾮固定隔墙的⾃重应取每延⽶长墙重(kN/m)的1/3作为楼⾯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附加值不⼩于1.0kN/m2。
1.1.2楼⾯活荷载补充规定1、医院建筑中布置有医疗设备的楼地⾯活荷载应按表1.2的规定采⽤。
有医疗设备的楼地⾯活荷载特殊⽤途房屋的楼⾯活荷载1、对于抗倾覆和滑移有利的永久荷载,其分项系数取0.8。
当活荷载的存在对结构有利时(例如在抗倾覆验算中,抵抗⽅⾯的活荷载),此类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也应取为零,也即不考虑该活荷载的存在。
2、⼀般民⽤建筑的⾮⼈防地下室顶板(标⾼±0.00处)的活荷载宜不⼩于4KN/m2。
当现浇楼板承受机器、设备的荷载时,直接承受该荷载的板跨,应按该荷载进⾏验算,并另加2 KN/m2的均布荷载。
另外应考虑机器设备维修时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
3、在计算底下室外墙时,⼀般民⽤建筑的室外地⾯活荷载可取5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后,可以满足抗震的基本要求。在钢筋等级不变的 情况下用钢量增加10~15%,但采用高强钢筋后, 可以持平或减少。这种结构形式作为车库、商场、 仓储等结构有一定的优势。
10.综上所述,修订规范的工程适用性较好。在适当提
高安全储备、抗灾能力、耐久性能的情况下,通过 技术进步和采用高强材料等措施,有效地落实了节 材、减耗、环保的目标。
19/342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iversity
1.6 审查意见
《规范》(送审稿)较全面反映了我国近年来混凝土 结构研究与应用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主要在以下方面对 原规范做了重要的修订和改进:
Tianjin University
1.4 强制性条文
以本规范2002年版为基础,对强制性条文进行了 调整,第3.1.7条、第4.1.3条、第4.1.4条、第4.2.2 条、第4.2.3条、第8.2.1条、第8.5.1条、第10.1.1 条 、 第 11.1.3 条 、 第 11.2.3 条 、 第 11.3.1 条 、 第 11.3.6条、第11.4.12条、第11.7.15条和第3.2.2条共 15条列为强制性条文。
7.高强钢筋带来锚固、搭接长度等问题,通过采用机械 锚固、机械连接等手段解决,并未明显引起用钢量增 加,但还应加强浆锚等新施工工艺、技术的开发应 用。
18/342
Professor Tiecheng Wang and Guyi Kang
Tianjin Un筋率确定截面配筋 的情况,采用更高强的500MPa钢筋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中高强的400MPa级钢筋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力钢 筋。
上海华东设计院作图规范概要
这个是我在上海实习的时候给华东设计院作图的时候,他们院里给我的一个制图标准,简单的说就是要求画图规范统一,很是受用,希望大家看了后,不要忽略CAD 和天正,其实CAD天正也是我们表现成果的一种方式,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画图,这样我们画出来的图才会清晰干净,线条层次感很强。
打个比方吧!在上海的时候,公司要求我们画出来的图,我在的时候自己打印的图纸和我不在的时候我的同事帮我打印出来的图纸是一样的。
其实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养成习惯就好了,尤其对要出去找工作的同学,这个就是我们的脸面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收获。
1 总则1.1、绘图软件要求:1.1.1 、全公司统一使用AUTOCAD 2006为基础绘图软件。
1.2.1 、辅助软件:建筑专业使用天正建筑6.0,结构专业使用 TSSD2006(探索者,给排水专业使用浩辰interDQ6.5,电气专业使用浩辰interDQ6.0。
1.3.1 、要求各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绘图过程中,以指定的辅助软件绘图为主, CAD为辅。
1.4.1 、本标准中所列的相关电子文件均可在(海天数据交换/海天标准下载。
1.2、绘图要求:1.2.1、图层管理:1、基本图层(如墙体、门窗、尺寸标注等,按照各专业绘图软件的默认设定。
2、其它非默认的(如文字、洁具、投影线等以汉字名称进行汇编,编制要求简单明了。
3、绘图时打印式样:A3——A3白图、大图——硫酸图及大白图。
其默认设定255(颜色线为0.4粗线,其余均为0.18细线。
1.2.2、图幅管理:1、图框采用公司“2008年海天图框”图框右上角须有各楼的位置示意小图(统一比例。
2、施工图设计阶段一个项目所使用的图纸一般不宜多于三种图幅(不含图纸目录、表格所采用的A4幅面及总平面图。
3、图纸的短边不应加长,长边可以加长。
但应符合《房屋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的规定。
1.2.3、文字要求:1、说明性文字:大字体-hztxt、样式名-hztxt、SHX字体-HAITIAN.字高:350 宽度比例0.7(设计说明的字高为50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图框内文字: 大字体-常规、样式名-图框字体、SHX字体-宋体.字高:300 宽度比例0.83、门窗编号字设为3.0。
01-结构施工图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
01-结构施工图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为保证结构施工图设计质量,加快工程设计进度,减少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反复改动的返工现象,特此制定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是以国家标准、规范、规定为基础,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的设计实践经验,对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求和习惯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
1.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1.1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并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与同类结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结构设计。
1.2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
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1.3结构设计须在方案设计阶段积极参与,并进行结构初步试算,综合考虑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等因素,对建筑方案提出专业意见与建议,为后续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1.4重视结构的选型,经过方案优化选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风力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方案,应使选用的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简捷。
应选取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尽量避免不利的结构体系。
学校、幼儿园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抗震等级的选取。
1.5结构形式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有特殊要求或需要而采用钢结构时,应坚持节省成本的原则,全面考虑结构方案、选材用材、节点设计、施工便捷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
1.6结构构造设计必须从概念设计入手,加强连接,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1.7必须选择合适的计算假定、计算简图、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对于重要的高层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应至少用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确认其可靠性,保证结构的安1.81.91)kN/m2。
2)餐厅厨房、大型会议室兼宴会厅:4.0 kN/m2。
.3)布草间:4.0 kN/m2。
4)大型商场超市:6.0 kN/m2。
华东院的一个高层计算书,比较规范-11页文档资料
第册/ 共册本册共页计算书CALCULATION DOCUMENT工程名称:仁恒河滨花园二期工程编号:A-201941001-13项目名称:13号楼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专业:结构计算人:校对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注:结构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大屋面(斜屋面至屋面中间高)三. 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9)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92)及1996年局部修订增补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9)中国建筑西南勘察研究院提供的《仁恒河滨花园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及补充资料五.上部永久荷载标准值及构件计算(一)楼面荷载·首层:卧室、起居室、书房:150厚砼板 3.75kN/m2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5.25kN/m2厨房、普通卫生间:150厚砼板 3.75kN/m2板面装修荷载 1.1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5.35kN/m2带采暖卫生间:150厚砼板 3.75kN/m2板面装修荷载 20x0.13=2.6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6.85kN/m2门厅、电梯间:150厚砼板 3.75kN/m2板面装修荷载 20x0.07=1.4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5.65kN/m2·标准层:卧室、起居室、书房:110厚砼板 2.75kN/m2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4.25kN/m2对于120厚楼板:4.5kN/m2对于130厚楼板:4.75kN/m2对于140厚楼板:5.0kN/m2对于150厚楼板:5.25kN/m2对于200厚楼板:8.0kN/m2(包括大跨度楼板上轻质隔墙的折算荷载1.5kN/m2) 厨房、普通卫生间:100厚砼板 2.5kN/m2板面装修荷载 1.1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4.10kN/m2带采暖卫生间:100厚砼板 2.5kN/m2板面装修荷载 20x0.13=2.6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5.60kN/m2楼电梯间:120厚砼板 3.0kN/m2板面装修荷载 20x0.07=1.4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4.90kN/m2(二)屋面荷载屋面板120厚:4cm细石混凝土面层 1.00kN/m2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 0.3kN/m2聚苯乙烯板隔热层2%找坡(h min=40) 0.5kN/m2防水卷材 0.30kN/m22cm找平 0.40kN/m2120厚砼板 3.0kN/m2 2cm底粉刷 0.4kN/m2恒载合计 6.2kN/m2对于130厚楼板:6.5kN/m2对于140厚楼板:6.7kN/m2露台:水泥砂浆+10厚防滑地砖 0.7kN/m24cm细石混凝土面层 1.00kN/m2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 0.3kN/m2聚苯乙烯板隔热层2%找坡(h min=40) 0.5kN/m2防水卷材 0.30kN/m22cm找平 0.40kN/m2110厚砼板 2.75kN/m22cm底粉刷 0.4kN/m2恒载合计 6.4kN/m2对于120厚楼板:6.7kN/m2对于130厚楼板:6.9kN/m2(三)墙体荷载(四) 阳台女儿墙、栏板:板厚:240mm1.板高600mm:1)永久荷载=(25×0.24×0.6+0.68×0.6)×1.2=4.8 kN/m2) 栏板抗弯计算:水平设计荷载:P=0.5kN/m×1.4=0.7kN/m设计弯矩:M=0.7×0.6=0.42kN-m/m构造配筋:0.15%×h0×1000=338mm2/m2.板高1300mm:1) 永久荷载=(25×0.24×1.3+0.68×1.3)×1.2=10.5 kN/m2) 栏板抗弯计算:水平设计荷载:P=0.5kN/m×1.4=0.7kN/m设计弯矩:M=0.7×1.3=0.91kN-m/m构造配筋:0.15%×h0×1000=338mm2/m六、结构计算采用PM建模,TAT、SATWE设计软件计算。
华东院-结构计算书
cp第册/ 共册本册共页计算书CALCULATION DOCUMENT工程名称:仁恒河滨花园二期工程编号:A-200241001-13项目名称:13号楼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专业:结构计算人:校对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注:结构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大屋面(斜屋面至屋面中间高)三. 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92)及1996年局部修订增补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中国建筑西南勘察研究院提供的《仁恒河滨花园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及补充资料五.上部永久荷载标准值及构件计算(一)楼面荷载·首层:卧室、起居室、书房:180厚砼板 4.50kN/m2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6.0kN/m2厨房、普通卫生间:180厚砼板 4.50kN/m2板面装修荷载 1.1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6.10kN/m2门厅、电梯间:180厚砼板 4.50kN/m2板面装修荷载 20x0.07=1.4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6.40kN/m2·标准层:卧室、起居室、书房:110厚砼板 2.75kN/m2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4.25kN/m2对于120厚楼板:4.5kN/m2对于130厚楼板:4.75kN/m2对于140厚楼板:5.0kN/m2对于150厚楼板:5.25kN/m2对于200厚楼板:8.0kN/m2(包括大跨度楼板上轻质隔墙的折算荷载1.5kN/m2)厨房、普通卫生间:100厚砼板 2.5kN/m2板面装修荷载 1.1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4.10kN/m2楼电梯间:120厚砼板 3.0kN/m2板面装修荷载 20x0.07=1.4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恒载合计 4.90kN/m2(二)屋面荷载屋面板120厚:4cm细石混凝土面层 1.00kN/m2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 0.3kN/m2聚苯乙烯板隔热层2%找坡(h min=40) 0.5kN/m2防水卷材 0.30kN/m22cm找平 0.40kN/m2120厚砼板 3.0kN/m22cm底粉刷 0.4kN/m2恒载合计 6.2kN/m2对于130厚楼板:6.5kN/m2对于140厚楼板:6.7kN/m2露台:水泥砂浆+10厚防滑地砖 0.7kN/m24cm细石混凝土面层 1.00kN/m2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 0.3kN/m2聚苯乙烯板隔热层2%找坡(h min=40) 0.5kN/m2防水卷材 0.30kN/m22cm找平 0.40kN/m2110厚砼板 2.75kN/m22cm底粉刷 0.4kN/m2恒载合计 6.4kN/m2对于120厚楼板:6.7kN/m2对于130厚楼板:6.9kN/m2 (三)墙体荷载(四) 阳台女儿墙、栏板:板厚:240mm1.板高600mm:1)永久荷载=(25×0.24×0.6+0.68×0.6)×1.2=4.8 kN/m2) 栏板抗弯计算:水平设计荷载:P=0.5kN/m×1.4=0.7kN/m设计弯矩:M=0.7×0.6=0.42kN-m/m构造配筋:0.15%×h0×1000=338mm2/m2.板高1300mm:1) 永久荷载=(25×0.24×1.3+0.68×1.3)×1.2=10.5 kN/m2) 栏板抗弯计算:水平设计荷载:P=0.5kN/m×1.4=0.7kN/m设计弯矩:M=0.7×1.3=0.91kN-m/m构造配筋:0.15%×h0×1000=338mm2/m六、结构计算采用PM建模,TAT、SATWE设计软件计算。
华设计公司结构设计规定
一、国家建设方针、政策、现行各级规范、规程、规定1、设计说明、计算等采用现行版本的标准(规范、规程),注意标准的年号。
2、满足当地的地方规定,如:福建省结构设计若干规定、人工挖孔桩的规定、地方规程等。
3、抗震设防类别、抗震等级(含抗震构造措施)、结构安全等级、基础设计等级,特别注意:学校建筑、医院、供电建筑、抗震救灾指挥所建筑、气象预报建筑、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与储存的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等的抗震类别确定。
4、材料:砼最低强度等级、钢筋、钢材、防腐材料、砌体(含砂浆):特别应注意:耐久性100年、地下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等情况,对砼最低强度等级有特别要求,《高规》第3.2节对材料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在腐蚀性场地,基础与地下结构、桩基与承台,其砼有最低强度,抗渗等级的要求。
5、结构设计中是否充分考虑防震减灾:设计人员对这个问题比较难掌控,暂时仅要求对山地建筑、河岸建筑的防震减灾进行必要考虑,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滑坡、失稳等严重破坏,特别要注意:对于山地建筑,建筑物与山体挡土墙尽量分开,如果将底层外墙兼做山体的挡土墙,山体对挡土墙产生的土压力(水压力)难于准确计算,如果山体整体滑坡,整个建筑可能就被推移。
当然,建筑物与山体挡土墙分开,当出现山体整体滑坡,建筑物也可能被推坏,但这是间接破坏。
如果“半地下室”外墙顶(挡土墙顶)的室外地面是平地,挡土墙的土压力比较确定,可允许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与挡土墙合并。
尽量不要做“半敞开”的“半地下室”,因为“三边有墙”或“两边有墙”等,结构刚度总是不均匀的,底层存在扭转问题,难于解决。
山地建筑的“基础埋深”:一律从室外地面最低点计算为宜。
二、结构方案、体系布置、构造要求、技术经济指标、方便施工1、结构体系选择、结构方案:(1)、主要按《抗规》第3.5节与《砼规》3.2节的要求。
(2)、几点特别要求:a、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单跨纯框架结构,多层建筑采用单跨纯框架结构时,应采取加强措施,见上述第一.3条。
2011华东院结构技术措施
2011华东院结构技术措施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1.1.建筑结构的破坏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员和财产损失和重⼤的社会影响的建筑,其安全等级应定为⼀级。
1.2.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的甲类和⼄类建筑,其安全等级应定为⼀级。
1.3.安全等级为⼀级的建筑,其重要性系数γ0=1.1,对偶然设计⼯况及地震设计⼯况,其重要性系数γ0=1.0。
1.4.重要性系数γ0仅⽤于承载⼒极限状态设计,正常使⽤极限状态不⽤考虑。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基础设计等级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1.6.基础结构的安全等级原则上应与上部结构的安全等级⼀致。
1.7.地基设计的安全等级应根据上部结构的重要性并考虑包括施⼯及环境条件在内的多⽅⾯的因素综合确定,⼀般可取为⼆级。
地基承载⼒验算时,可采⽤原位试验及试桩的结果。
2.结构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等级2.1.建筑功能及重要性不同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2.1.1.建筑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故设置了抗震缝将结构分为若⼲独⽴单元后,可根据各单元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实际设计中应注意,由抗震缝分成的每个结构单元应有单独的疏散出⼊⼝。
2.1.2.对于⼤底盘⾼层建筑,当其下部裙房⼄类建筑范围时,⼀般可将其及与之相邻的上部⾼层建筑⼆层定为加强部位,按⼄类建筑进⾏抗震设计,其余各层可按丙类进⾏抗震设计。
2.1.3.当上部结构为⼄类,下部为丙类时可综合判定为⼄类。
2.2.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和设计基本加速度2.2.1.抗震措施是除了地震作⽤计算和构件抗⼒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建筑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抗⼒概念设计对地震作⽤效应(内⼒和变形)的调整,以及各种抗震构造措施。
2.2.2.抗震构造措施是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般不需要计算⽽对结构和⾮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如构件尺⼨、⾼厚⽐、轴压⽐、长细⽐、板件宽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箍率、钢筋直径、间距等构造和连接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 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二. 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三. 剪力墙截面厚度
四. 剪力墙墙身配筋
五. 剪力墙边缘构件
六.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
七. 小墙肢设计
八.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设计
九.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
十. 梁截面宽度
十一. 梁分析模型
十二. 梁主筋构造
十三. 梁箍筋构造
十四. 梁腰筋构造
十五. 梁附加箍筋和吊筋
十六. 楼板厚度
十七. 楼板配筋
十八. 板式楼梯
十九. 梁式楼梯
二十. 楼梯平台板
二十一. 双跑楼梯平台梁
二十二. 剪刀楼梯平台梁
参考资料
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一.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h w/b w为5~8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
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h w/b w大于8的剪力墙。
2.下列情况的剪力墙不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a)T、L、H等形状的剪力墙,其中一肢的h w/b w大于8时;
b)当墙肢的h w/b w=5~8,但墙肢两侧均与较墙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截面高度之比
l b/h b≤2.5)相连时(1);
c)当墙肢的h w/b w=5~8,但有翼墙(翼墙长度不小于翼墙厚度的3倍)相连时(1)。
二.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1.判别标准:
符合下列两款中的任一款,则可判定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a)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 (2);
b)高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1/2时(1);
多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2/3时(1)。
2.注意事项:
a)最大适用高度应比一般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部大于
100m和60m;
b)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中应设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一般剪力墙
共同抵抗水平力;
c)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
地震倾覆力矩的50%;
d)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规范规定的剪力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和0.7,无翼墙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对于多层剪力墙结构 (1),不论是否属于短
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3、0.3和0.5;
e)用SATWE进行抗震分析时,应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和指定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以便程序按《高规》第7.1.2条第5款进行内力调整;(待证实)
f)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底
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1.0%,对于多层剪力墙结构(1),底
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0%,其他部位不宜小于0.8%;
g)高层剪力墙结构的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多层剪力墙结构的短肢剪
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80mm(1);
h)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
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
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i)高层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存在少量的短肢剪力墙,不必遵守《高规》第7.1.2
条的规定(2)。
三.剪力墙截面厚度
1.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截面厚度可按每层8~10mm估算。
2.《高规》对剪力墙截面厚度的规定:
四.剪力墙墙身配筋
1.分布钢筋配置原则
a)直径最小可用8mm,不应大于b w/10;
b)配筋率ρ≥0.25%;需要注意:(1)抗震设计部分框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
ρ≥0.30%;(2)错层结构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抗震ρ≥0.50%,非抗震ρ≥0.30%;(3) ρ≥0.25%不适用于地下室外墙)
2.剪力墙的构造分布钢筋配置
3.剪力墙的拉接钢筋
拉筋呈梅花状布置,间距应为墙分布钢筋间距的倍数。
五.剪力墙边缘构件
1.钢筋配置原则
a)一个暗柱可采用两种直径的纵筋;
b)纵筋间距不大于300mm;
c)一个暗柱可采用两种直径的箍筋,但箍筋间距应相同;
d)当为端柱且承受集中荷载时,纵筋间距、箍筋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柱的相应要求;
e)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每个方向拉筋的肢数不应多于该方向总肢数的1/3(3);构造
边缘构件除外箍采用封闭箍外,其他箍筋肢采用拉筋;
2.结构分类
为便于表述,抗震设计时,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设计需要根据结构复杂程度和高度将
结构分为A、B两类:
a)B类:(1)复杂高层建筑结构;(2)混合结构;(3)框架-剪力墙结构;(4)筒体结构;
(5)B级高度的剪力墙结构;
b)A类:除B类外的其他情况。
3.标准边缘构件的构造纵筋
240
250
300
350
400
0.92
240
300
350
400
0.52
0.68
0.57
0.50
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