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大题-普通用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2.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

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

(2)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2)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3)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再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扩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

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

(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

①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②立足社会实践,进行了文化创新,突出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主体作用;

③利用现代科技和传媒手段,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④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优秀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了正能量。

(2)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

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

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3)

①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公众号。

【解析】

(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此为原因类试题,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考查方向可以做如下解答:由材料“《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

面大胆创新”可知,此档节目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由材料“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可知,《中国诗词大会》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突出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主体作用;由材料“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

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可知,《中国诗词大会》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优秀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了正能量;由材料“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可知,此节目利用现代科技和传媒手段,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