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媒介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众媒介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大众媒介的概念大众媒介是指通过各种传播工具和技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渠道。
它包括了传统的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也包括了新兴的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大众媒介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方式,也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大众媒介的历史发展大众媒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印刷术的发明。
自15世纪以来,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和报纸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广播媒介的出现,广播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新途径。
20世纪中叶,电视的普及使得图像传播技术进入了家庭,成为了娱乐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介如网站、社交媒体等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三、大众媒介的类型大众媒介可以根据传播手段、传播范围、传播对象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按照传播手段,可以分为文字媒介(报纸、杂志)、声音媒介(广播)和图像媒介(电视、电影、互联网视频)等。
按照传播范围,可以分为传统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兴媒介(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按照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新闻媒介、宣传媒介、娱乐媒介等。
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和娱乐的不同需求。
四、大众媒介的影响大众媒介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众媒介拓展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途径,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
其次,大众媒介成为了舆论引导和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可以对社会事件和政治决策产生影响。
再次,大众媒介塑造了公众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大众媒介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广告产业、电商产业等。
五、大众媒介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媒介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未来,大众媒介将更加个性化、互动化和多样化。
个性化是指大众媒介将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采用用户画像和算法推荐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和娱乐服务。
(书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文化批评方向《影视批评学》课程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和片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文化批评方向《影视批评学》课程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和片目王建平体例:书目作者/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备注第一部分文化研究1、大众文化与传媒/ 陆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2、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 大卫•宁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当代叙事学/ 华莱士•马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东方学/ 爱德华•W•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5、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佛克马等三联书店19886、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 王岳川等编北京大学出版19927、后殖民主义与文化认同/ 张京媛台湾麦田出版文化有限公司19988、文化帝国主义/ 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刘象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文化与公共性/ 汪晖等编三联书店199811、文化与社会/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12、现代社会学理论/ 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200013、消费社会/ 波德里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叙事学导论罗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5、英国文化研究导论/ Graeme Turner 台湾亚太出版社199816、资讯社会理论/ Frank Webster 台湾远流出版社199917、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 蔡骐等著新华出版社200018、中国文化地理概说/ 赵世瑜周尚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9、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 绫部恒雄(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文化论/ 马林诺夫斯基(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1、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 L·比尼恩(英)辽宁人们出版社 198822、中国文化史/ 柳诒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23、文化的轨迹/ 陈其南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24、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庄锡德等浙江人们出版社 198725、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 北晨浙江人们出版社 198626、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 F·普洛格D·G·贝茨(美)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27、文化·社会·个人/ R·M·基辛(美)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28、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 C·恩伯 M·恩伯(美)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29、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30、文化模式/鲁思·本尼迪克特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31、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商务印书馆 19873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雅各布·布克哈特(瑞士)商务印书馆 198733、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34、文化社会学/ 司马云杰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35、中国文化史导论/ 钱穆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836、中国近代文化概/ 龚书铎中华书局 200237、中国古文化的奥秘/ 冯天瑜周积明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38、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39、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40、大众传播学总论/ 张隆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41、鲁迅全集(10卷本)42、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 周月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43、当代西方文化学/ 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第二部分文艺批评方法理论1、文艺学与方法论/冯毓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美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3、文艺新科学新方法手册/ 林骧华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4、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胡经之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文学批评学(修订本)/ 李国华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6、文艺学方法概论/ 陈鸣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7、文学批评原理/ 张利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文学批评学/鲁原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9、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 张利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 傅修延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11、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 冯黎明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2、文学研究新方法论/ 江西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13、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江西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第三部分影视理论1、爱森斯坦论文选/ 爱森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2、当代世界广播电视/ 施天全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3、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 李幼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当代中国电影/ 陈荒煤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当代中国广播电视/ 编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电视声画艺术/ 张凤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7、电视与权利/ 王逢振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电视与社会/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9、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 周传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10、电影导演/ 马耐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1、电影的元素/ 波布克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12、电影观念讨论文选/ 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电影剪辑技巧/ 卡雷尔.赖兹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4、电影理论概念/ 安德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5、电影理论史评/ N.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6、电影美术概论/ 周登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7、电影美学/ 巴拉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18、电影摄影艺术概论/ 葛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19、电影是什么/ 巴赞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20、电影业经营学/ 梅耶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21、电影与当代批评理论/ Robert Laspsiley & Michael Westlake 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股份公司199722、电影语言/ 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23、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大卫•鲍德威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4、旧好来坞/新好来坞:仪式、艺术与工业/ 沙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25、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26、十部经典影片的回顾/ 默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27、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 尹鸿北京出版社199728、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4)/ 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9、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 罗慧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0、世界电影史/ 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31、世界电影史/ 格雷戈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32、世界各国广播电视概况/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33、世界记录电影史/ 埃里克•巴尔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34、世俗的神话/ 皮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35、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李恒基、杨远婴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36、现代电影美学基础/ 王志敏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7、艺术与视知觉/ L.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38、影视制作者指南/ 中国电影出版社39、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 陈荒煤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40、中国电视论纲/ 杨伟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41、中国电影批评史/ 李道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42、中国电影发展史/ 程季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3、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920-1989)/ 罗艺军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44、中国电影史/ 陆弘石顾晓鸣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45、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 罗伯特•C•艾伦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6、影视艺术鉴赏学/ 孙宜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47、电视传播艺术学/ 胡智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8、电影语言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乌拉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9、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夏衍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50、电影美学基础/ 谭霈生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51、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 丁亚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52、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章柏青贾磊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3、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 吴迪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4、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55、电影理论新发展/ 帕特里克·富尔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56、影视艺术学/ 盘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7、影视民俗学/ 廖海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8、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郑树森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9、影视类型学/ 郝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0、影视文化传播/ 张智华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61、电影艺术的科学/ 金天逸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62、电影艺术新论/ 潘秀通万丽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63、电影话语新论/潘秀通潘源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4、文化视域中的影像叙事/ 陈侠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5、电影摄影造型基础/ 郑国恩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66、电影表演艺术概论/ 李冉冉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67、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 J·H·劳逊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68、影视批评学导论/ 沈义贞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69、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 戴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70、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 汪振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71、电影语言学导论/ 贾磊磊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72、电影观众学/ 章柏青等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73、电影形态学/ 朱辉军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74、电视艺术学/ 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75、中国电视剧发展史/ 吴素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76、电视剧人物塑造艺术/ 张筱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77、电影创作类型论/ 桂青山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78、纪录片导论/ 比尔·尼可尔斯(美)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79、电影的解读(修订版)/ 颜纯钧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80、影视受众学/ 李法宝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81、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 任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82、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 李建强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83、电视剧原理/ 曾庆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84、影视心理学/ W·舒里安(德)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85、现代影视批评艺术/ 周安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86、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 陈晓云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87、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 陈南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88、影视剧诗学/ 洪忠煌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89、影视文化导论/ 孙沛然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590、入世以来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91、中国岭南影视艺术史/ 柯可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92、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 颜纯钧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93、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 吴琼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94、电影色彩学/ 梁明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95、电影语言学/ 王志敏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96、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影分册)/ 吴小丽林少雄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97、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视分册)/ 林少雄吴小丽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98、中国电影文化史/ 李道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9、中国电影艺术史/ 周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0、影视文化学/ 陈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01、影视文化论稿/ 胡智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02、影视艺术新论/ 张凤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03、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 蒲震元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04、影视艺术比较论/ 宋家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05、电影艺术词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06、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黄琳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07、电视批评论/ 欧阳宏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08、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 聂伟上海三联书社2010 109、电影批评/ 王志敏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第四部分主要期刊报纸1、当代电影2、电视研究3、电影艺术4、世界电影5、中国电视6、当代电影7、北京电影学院学报8、当代电视9、电影评介10、电影11、电影文学12、电影新作13、文艺研究14、艺术百家15、民族艺术16、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7、现代传播18、中国电影报19、中国电影市场*20、电影电视艺术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1、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2、中国电影年鉴第五部分经典电影片目1、2001年太空漫游2、Z3、阿甘正传4、埃及艳后5、八部半6、巴顿将军7、巴黎圣母院8、巴黎最后的探戈9、霸王别姬10、白色11、百万英镑12、邦尼与克莱德13、暴雨将至14、悲歌一曲15、悲情城市16、背靠背,脸对脸17、本命年18、毕业生19、变脸(Face off)20、宾虚21、猜猜谁来吃午餐22、超人23、沉默的羔羊24、城南旧事25、城市之光26、丑八怪27、出租汽车司机28、纯真的年代29、大白鲨30、大闹天宫31、大篷车32、党同伐异33、道路34、德克萨斯州的巴黎35、低俗小说36、第三类接触37、杜鲁门的节日38、多瑙河之波39、鳄鱼邓迪40、发条桔子41、法国中尉的女人42、放大43、飞跃疯人院44、非常公寓45、费城故事46、芬妮和亚历山大47、愤怒的公牛48、芙蓉镇49、甘地传50、感官王国51、橄榄树下的情人52、钢琴课53、高跟鞋54、公民凯恩55、孤星血泪56、牯岭街少年谋杀案57、关于我的母亲58、广岛之恋59、桂河大桥60、哈姆雷特61、好家伙62、红高粱63、红菱艳64、红色65、后窗66、呼喊与细雨67、湖畔奏鸣曲68、蝴蝶梦69、花火70、华丽家族71、环球旅行80天72、黄土地73、火之战74、家在台北75、教父76、筋疲力尽77、紧闭双眼78、精神病患者79、警察故事80、卡里加里博士81、卡门82、卡萨布兰卡83、开国大典84、看得见风景的房间85、克雷默夫妇86、苦月亮87、蓝色88、两个人的车站89、猎鹿人90、林家铺子91、流浪者92、乱93、乱世佳人94、罗马11时95、罗马不设防的城市96、罗生门97、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98、美国佳人99、美国往事100、美丽人生101、摩登时代102、末代皇帝103、莫扎特104、母亲105、普通法西斯106、青春之歌107、青青校树108、青山翠谷109、情人110、秋刀鱼的味道111、秋菊打官司112、蝤山节考113、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14、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115、日瓦戈医生116、阮玲玉117、三毛从军记118、杀死一只知更鸟119、莎翁情史120、神经近于崩溃的女人121、神女122、狮子王123、水浇园丁124、死亡诗社125、四百下126、太阳灼人128、淘金记129、天国车站130、甜蜜的生活131、甜蜜蜜132、偷自行车的人133、外星人134、汪洋中的一条船135、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136、我的秘密之花137、午夜牛郎138、西北偏北139、西区故事140、西线无战事141、锡鼓142、喜143、现代启示录144、乡村女教师145、香港制造146、小城之春147、小薇娜148、心香149、辛德勒名单150、新龙门客栈151、新天堂影院152、星球大战153、幸福的黄手154、胭脂扣155、阳光灿烂的日子156、窈窕淑女157、野草莓158、野战排159、夜间守门人160、一个国家的诞生161、一个和八个162、一江春水向东流163、一条安达鲁狗164、一夜风流165、音乐之声166、英国病人167、英雄本色167、英雄陶陶169、游戏规则171、与狼共舞172、雨人173、雨中曲174、在江边175、早春二月176、战舰波将金号177、这里黎明静悄悄178、正午179、蜘蛛女之吻180、中央车站181、重庆森林182、侏罗纪公园183、姿三四郎184、走出非洲185、最后一班地铁186、左拉传187、周恩来188、血战台儿庄189、士兵之歌190、雁南飞191、关山飞渡192、远山的呼唤193、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4、末代皇帝195、两个人的车站196、野山197、老井198、金色池塘199、战地浪漫曲200、天云山传奇。
大众传播媒介的垄断发展
增加信息透明度
政府应要求媒体企业增加信息披 露的透明度,使消费者能够更全 面地了解媒体内容和广告信息,
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强化广告审查
加强对广告内容的审查,防止虚 假和不良广告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和侵害权意识和能力
,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05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早的报纸、杂志等 纸质媒体逐渐被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所取代。随着互联网 的普及,网络媒体又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 的重要途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大众传播媒介的垄断发展情况也不尽相 同。早期的报纸、杂志等媒体主要由私人企业运营,竞争激 烈;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则逐渐形成了垄断格局,主要 由几家大型媒体集团掌控。
大众传播媒介的垄断发展
2023-11-11
• 背景介绍 • 垄断发展的表现 • 垄断发展的影响 • 垄断发展的解决措施 • 结论
01
背景介绍
大众传播媒介的定义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媒体机构。这 些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并产 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04
垄断发展的解决措施
政府的监管措施
01
02
03
强化反垄断法
政府应加强反垄断法的执 行力度,限制媒体过度集 中和跨行业垄断,防止市 场势力滥用。
设立专门机构
建立专门负责监管媒体垄 断的机构,负责审查和监 督媒体企业的合并和收购 ,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鼓励公平竞争
政府应鼓励媒体企业之间 进行公平竞争,减少对特 定企业的扶持和优惠,防 止不公平竞争行为。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1、《泰坦尼克号》风波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文化帝国主义
浅析文化帝国主义20091031228 穆雄09 社(2)文化帝国主义是指西方强国通过对其他国家人民生活的系统渗透和控制,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强加于他国人民头上,以达到重塑其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身份,减弱帝国主义势力扩张的阻力的目的。
简言之,文化帝国主义就是通过文化思想的渗透来控制一个国家人民的灵魂,然后把这个国家变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地。
在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它通常被表述为第一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强加给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众所周知无论任何时期,帝国主义的本性都是侵略、征服、控制和剥削别人,老牌帝国主义用炮舰和金融或商品手段,即用军事或经济手段来达到目的。
而新帝国主义的手段则越来越高明,除用军事、经济手段外还用文化思想手段达到他们丑恶的目的。
但是文化帝国主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现代帝国主义总过程的一部分,概括起来文化帝国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文化帝国主义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扩张。
这主要是指某些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向其他国家系统地扩展其经济、政治与文化控制方式,而结果则是导致了实力雄厚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西欧)与相对贫弱的欠发达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和南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支配、附属和依赖的全球关系。
而文化帝国主义就是这一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某些发达国家的产品和时尚风格通过市场向其它国家传输,从而产生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巩固和支持了支配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
第二,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全球性的文化支配。
西方一些学者和政治家通常在为资产阶级国家政府服务时,总是强调西方大国的文化和价值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如基辛格认为,“似乎每一个世纪都会出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具有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整个国际关系的力量、意志、智慧和道德源动力,这几乎是一个自然规律”。
文化殖民的特点及其警示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殖民的特点及对我国的警示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历史的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各民族文化的互通交流提供了平台。
这种交流为各国本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元素。
但是这种交流也为殖民主义提供了颠覆他国的新契机。
殖民主义打着多元文化互通交流的旗号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那么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如何识别新一轮的文化殖民,我国如何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呢?关键字:多元文化文化殖民特点警示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求同存异的互助发展时代。
科技的发展为各国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提供了条件。
经济发展的强劲需求也迫切驱使各国打破旧式彼此孤立的发展模式。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历史缓慢的前行,各个国家可以孤立地存在、每个民族可以不相往来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掌握最新科技、最新信息是保证一国紧跟时代脚步的必要条件。
文化殖民主义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凭借其超强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报刊、书籍、电脑软件、电影、电视台和互联网等传媒优势,自觉或不自觉地推销自己的经济理念、政治理念、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文化交流现象。
文化殖民主义是殖民态度与行为过程的一种延续,但与早期的殖民主义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空前开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殖民又有什么新特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抵制外来文化偷偷来袭呢?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殖民的特点1.隐匿性: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在资本主义殖民时代,文化侵略通常是以武力直接地推行,并建立相关的制度来保证这种侵略效果的实现,同时用暴力来镇压反文化侵略。
然而与战争时期明目张胆的文化侵略相比,现代的文化殖民主义相对更加隐匿,一种意识形态的侵略以普遍被认为是正常的方式为载体,表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形式的输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媒介的在生活各方面的渗透。
新传理论41: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新传理论41一、产生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政治上的独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通过各自的文化表现出来。
西方国家在向全世界传播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倾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形成文化的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议题的形成。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主义对战后的西方文化进行了激烈批判,认为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借助于高技术手段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尤其是通过大众媒介广为传播的西方文化,其实是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
西方文化基于某种优越感,力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民族,削弱其它民族的向心力,确立起以西方文化价值为主导的价值、伦理共识,以便建立起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秩序。
文化帝国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锋芒直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把西方的思想和实践视为具有普遍性的唯一标准,揭露出此种文化侵略导致西方文化霸权的确立,以及第三世界对西方的文化依附。
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农的后殖民主义思想以及福柯的权力-话语思想等。
二、理论内容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是文化帝国主义研究的代表学者。
他在《大众传播与美帝国》(1969)中提出“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在《传播与文化霸权》(1976)中再次论述。
文化帝国主义是关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对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的理论。
它关注国际文化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不平等结构以及由此形成、扩大和加强的跨国支配。
他以“依附理论”为依据,揭示了大众媒介与美国政府、军界和民间企业构成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控制美国社会的传播,并使美国大众传播业凌驾全球,导致发展中国家文化主权的丧失。
大众传媒文化纲要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大众社会大众/特点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呈孤立的、分散的、原子式的分布。
(1)、规模巨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流动性(5)、无组织性(6)、同质性第二节消费主义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大众消费 20世纪20年代出现动力--技术革命和三项社会发明/三项社会发明:动力--技术革命和三项社会发明/三项社会发明:一是采用装配线流水作业进行大批量生产,使轿车廉价出售成为町能;二是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鉴别购买集团和刺激消费欲望的科学化手段;三是比上述发明更为有效的,是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
--以福特主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大规模工业生产方式最为重要标准化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使工人消费得起住宅和汽车。
第三节Globalization动力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
本质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
表现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
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
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第二章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信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述.是与物质.能量并列的世界三大要素之一.传播学中指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模式(Aristotle Model)。
M.麦克卢汉1、媒介即讯息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传播学名词解释
2.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14.媒介技术:所谓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15.“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属于“热媒介”;
9.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考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10.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1.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22.数字鸿沟:信息鸿沟,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23.媒介素养: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
24.文化帝国主义: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12.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架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它会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人建构主观真实的重要途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金 民 卿【内容提要】西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的运作过程可以从媒介霸权、话语控制、意识形态殖民等方面分析。
媒介霸权提供了文化殖民的技术基础,话语控制疏通了文化殖民的关键环节,而文化文本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在被输入国的广泛渗透并获得认同,最终实现了文化殖民的目的。
西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主要通过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途径展开,其中,大众文化途径是最有效力,也是阻力最小的途径。
【关键词】西方文化 渗透程式 渗透路径作者金民卿(1967-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732)。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把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投入到了全球性的空间之中,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所内含的信息全球化、媒介全球化,绝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它所带来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外来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
基于这种思考,本文着力就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和路径做一些简单分析。
一、文化渗透的发生程式冷战结束后,文化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焦点。
文化地位的上升使得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制定了新的文化战略,把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向其他国家渗透,在世界上扩展自己的霸权地位,从而构成了对世界文化的强烈冲击。
正如美国学者弗兰克·宁柯维奇在《文化外交》一书中指出的:“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不但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中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
”①那么,这种文化渗透是如何发生的呢?构筑传媒优势是西方文化渗透的首要环节。
传播媒介决不是完全中立性的,媒介无非是文化的中介或物质载体,离开了文化内容,传媒只不过是一堆机械设备和从业人员,工具性的传媒只有在它和特定的文化、政策、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时才具有意义。
大众文化概念
大众文化概念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或mass culture)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在这个意义上,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无疑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扩展资料:大众文化的特点:1、属性的商品化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
高雅文化往往羞羞答答,不承认其商品特性,或者有意淡化它,似乎艺术一旦与商品结缘,就浑身沾满了铜臭,亵渎了审美的圣洁。
大众文化一开始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从不隐讳自己的商品属性。
作为文化商品,它极力开拓文化市场,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
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正是这些文化商品的生产机构。
2、传播的媒介化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
大众传播由专业群体使用大众媒介,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
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介。
大众媒介的应用,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和大众文化的对象、范围。
我们接受人类存在的在象征意义上超越民族和无可改变的物质特性越快,那就越好。
3、制作的标准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手段,不仅表现在传媒方面,而且表现在生产制作方面。
高新技术的引进、器材设备的更新,尤其是电脑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大众文化的质量。
因此,大众文化能够像工业产品那样,生产程序化、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形成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文化工业。
正是由于大众文化能够批量生产、无限度复制,所以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而缺乏真正艺术品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个性特征。
国际广告传播中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国际广告传播中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摘要]:国际广告在拓进人们生活的空间,带给人们一些生活准则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无可置疑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广告的形象成为一个新的能指,指涉一种来自发达国家的文化精神,折射的是对发达国家的盲目崇拜。
文章试图利用“符号批判”理论的观点来检视国际广告传播中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关键词]:符号批判;符号价值;文化霸权;广告批评一、综述所谓“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是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达到支配目的。
在国际交流和传播领域,“文化霸权”代表经济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以自己的政治经济等地位来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信仰和文化内容强加在其他国家身上。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加快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也开始由封闭状态慢慢走向开放。
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或曰其本意应该是取消中心,尊重多元文化共存的开放境界。
但是事实上,文化的全球化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并趋于同质化的过程,这种同质化的实质正是由一个庞大而坚固的文化帝国——美国所主导。
以美国为首的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它一方面把自身的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占优势地位的世界性价值,通过各种媒介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编码在整个文化机器中,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另一方面,又通过潮水般涌入第三世界国家的商品化了的大众文化产品,如电影、光碟、商业广告等,使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第三世界潜移默化地生根发芽,并最终开花结果。
在这其中广告的传播对意识形态起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广告的发布和制作过程不仅是传递物质产品信息的过程,也是传递精神产品信息的过程。
当它为经济服务时属于经济范畴,倘若从服务对象的感化与影响上着眼,则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国际广告在拓进人们生活的空间,带给人们一些生活准则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无可置疑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积极受众论”与“文化帝国主义说”的论争及延续
卫积极受众论"与“文化帝国主义说"的王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100024)搐■:同为批判学派的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F r ankf iar t Sc h001)思辨哲学衣钵和解释性的学术传统,并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双方因研究取向、理论框架、核心关注点等方面的差异,存在多次交锋。
围绕“积极的受众”对“文化帝国主义”是否具有能动且有效的抵抗这一问题,双方曾展开多次批判与反批判。
本文对双方论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析,认为莫利等对受众影响积极性的肯定,及其对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国内到国际的转向具有进步意义;但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虽生发于冷战土壤但仍未过时,且较“积极受众论”而言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与更强的现实解释力,并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了凸显和进一步印证。
关t诩:积极受众文化帝国主义新媒体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间,“法兰克福学派”(Fr ank—f ur Sc h001)内部衍生出两个重要的新理论学派:文化研究和政治经济学。
二者均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思辨哲学衣钵和解释性学术传统,并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共同关注传播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历史总体中特定社会背景与媒介体系的互构,研究意义生产、身份认同、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联,进而谋求对深层的文化结构和传播媒介制度的重塑。
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指出的“媒介文化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维持其统治和霸权的强有力武器”,111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批判发达国家大众文化的基本准则,这些国家正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殖民入侵方式——以大众文化入侵取代直接的领土入侵。
这既是文化研究展开进一步探索的基础,也是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提出“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从最初的同根同源、短暂共处,到其后的逐渐分野、尖锐对峙,再到今日的论争纷纭、对话沟通,文化研究学派与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关系及走向,始终是批判学界广为关注的话题。
2.传播学名词解释
1、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与信息)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社会传播----特指社会传播,简称传播。
既指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运行。
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3、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4、信息产业----是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加工、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
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际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
5、符号----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6、信号----信号就是反映指示对象的特征,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的一类符号。
7、象征符----象征符是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用作指示对象的代表,与指示对象建立起非必然性联系的一类符号。
8、意义----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9、人内传播----也称自身传播,自我传播,内向传播。
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信息传播过程,沉思默想及自言自语等都属于此类。
人内传播是其他人类传播得以展开的基础,没有人内传播能力,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都无从进行。
10、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
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11、组织传播----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
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及其负面影响
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及其负面影响作者:吕海茹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6期【摘要】“文化帝国主义”伴随文化全球化而来,通过文化渗透等方式侵略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而且其侵略的目的和手段更隐蔽。
奉行“文化帝国主义”的国家为他们的文化侵略发明了许多看似高尚合理却充满侵略性的论调,例如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第三世界和弱小国家要对这种文化入侵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建立起本国的文化安全防御系统。
【关键词】媒介文化民族性文化安全“文化帝国主义”是相对于政治帝国主义和商业帝国主义而言的。
“文化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侵略他国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相比于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和政治侵略,不仅更易于隐藏目的不被察觉,而且从文化和价值观上控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加彻底和有效,通过把一种自认为“优越的”文化灌输给另一个国家的人民,能让人们自愿的臣服于他们的控制和统治。
文化有两个基本的性质——民族性和世界性。
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它的构成要素有民族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思维方式、本民族内共同的特殊的价值观念。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就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
文化的世界性是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它来源于人类本质的社会性和实践的普遍性。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两者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不能脱离。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世界性得到极大的彰显,极具侵略性的“文化帝国主义”也随之而来,文化的民族性受到极大的威胁。
一、“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西方一些国家一直很重视文化领域的研究,为其奉行的“文化帝国主义”行为找寻合理的理由和理论根据,如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他们都隐晦的表达了对第三世界的文化侵略和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支持。
这些理论,有的是直接露骨的文化侵略论,很强势,会让我们警醒。
媒介批评——精选推荐
一、简答题1、媒介批评的定义、对象;答: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反思活动,是以一定的价值立场和理论为依据,对传播政治经济体制、从业者行为、媒介产品以及媒介消费中的利益、意识形态与权力进行的判断、阐释与评价的活动。
构成:批评史、批评理论、批评方法与批评实践。
媒介批评的对象,包括传播政治经济体制、媒介从业者、媒介及产品、媒介消费者。
2、媒介批评的主要理论视角;(1)传播政治经济学;(2)符号学和结构主义;(3)后殖民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4)女性;(5)精神分析;(6)叙事学;(7)霸权理论;(1)传播政治经济学:吸收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资源,将新闻传播业置于社会整体中进行思考,建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
(2)自由资本主义与社会责任论:不质疑新闻传播体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认为新闻界的问题主要是媒介所有者与从业者没有履行职业操守和专业理念及社会责任。
(3)信息流通与后殖民主义:新闻信息的流通在国际、国内范围都是不平衡的;主张国家应该致力于消除“知识沟”;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实现信息的平衡流通。
(4)传播内容批评:解读渗透在媒体文本中的权力因素,批评既定的社会权力秩序。
(5)媒介文化研究:英国伯明翰学派;民粹主义,告别精英式的文化定义,呼唤通俗文化的出场,颠覆了既定的文化观念。
3、美国媒介批评的实践的发展状况;鉴于美国媒介批评实践庞杂的特点,从体制和内容两方面分别加以分析在当代美国社会,新闻业受到法律法规、政府管理、行业自律、媒介批评的监督和制约。
在这个看似完整的制约体系中,媒介批评既有来自新闻业内部的批评,又有来自非新闻业界的批评,这种监督机制已经形成了有组织的体制。
美国媒介监督组织体制由四个方面构成:行业外监督组织的批评、媒介行业内部的批评、新闻委员会和业内专业组织的批评、个人的批评。
媒介批评的主要内容:当代美国媒介批评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利用网络是媒介批评的一个重要形式。
在美国的媒介批评网站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
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
(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
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2017-04-09 18:15 | #2楼1、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媒介帝国主义”——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摘要: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全球传播格局失衡、发达国家通过新兴媒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殖民,使“媒介帝国主义”成为当下热门的批判话题。
笔者从“媒介帝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形成原因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媒介帝国主义;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文化多样性;文化安全1 “媒介帝国主义”的形成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术语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媒介帝国主义理论”。
这是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在他的《大众传播与美国帝国》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发达国家以媒介技术为载体,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把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产品四处扩散。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我们更加清晰地感觉到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摧毁一切文化障碍,在十几年内迅速席卷全球。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掌控着文化输出霸权,将大量体现美国式的价值观念,生活和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商业文化等通过方便快捷的现代通信技术,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国家。
在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之下美国跨国传媒集团迅速崛起,众多全球媒体巨无霸掌控着全球大众传媒市场,控制了大众文化产品在全球的流通及散布。
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的信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传媒大公司垄断。
美国的影视产业量只有全世界的5%,但其市场份额却占了全球的92.4%,牢牢占据着其他国家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1998年的统计,全世界各国的进口电视中有75%来自美国。
在加拿大,美国的音乐占本国无线电播放音乐的70%,同时好莱坞电影占影院上映时间的95%。
在全球跨国流通的全部书籍中,其中85%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
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据全世界文化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好莱坞电影、美国的电视剧等电视节目、游戏产品、书籍、影像制品等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
第一讲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定义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 会的产物,它主要是指新起于当代都市 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 化的现代媒介(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 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 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 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 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大众文化的研究对象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尘事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对她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个期限的话那将是一万年大话西游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尘事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对她说一个字如果非要在此加个什么的话那将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一精英文化诠释是知识分子阶层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
达。
不同媒介对同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的表达特点
口传故事 印刷媒介 电视剧 网络
口语化、生动 追求雅俗共赏 投合休闲娱乐品位 简易明快、通俗、 无所顾忌
张大民和技术员在京伦饭店大堂见面的时候,离飞机起飞的 时间不多了。技术员接过装钱的信封,十分腼腆,脸胀得通红, 一边看表一边吞吞吐吐的不知要说什么。张大民没想到对方是 这种风格,正所谓见了熊人压不住火,一张嘴,嗓子眼儿蹿出 一只狗,汪汪汪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叫的是什么了。 “在美国年头儿不短了吧?学会刷盘子了么?美国人真不是东 西,老安排咱们中国人刷盘子。弄得全世界一提中国人,就想 刷盘子,一提刷盘子,就想到中国人。英文管中国叫瓷器,是 真的么?太孙子了!中文管美国叫美国,国就得了,还美!太 抬举他们了!你现在是美国人,你心里最清楚,那儿美吗?是 人呆的地方吗?他们叫咱们瓷器,咱们管美国叫盘子得了!” “对不起,我要去赶飞机了。”
第七章鸦片战争到建国前的广告
从1926年起,霓虹灯广告开始在上海出 现,并迅速扩展开来。
车身广告、小册子广告、样品广告等形 式的广告陆续诞生了
4.广告代理业出现
中国广告代理业和有关组织相继出现。 1.企业自创广告部。
广告管理还包括企业和社会对广告的监督管理, 但因社会经济的状况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
工商企业和消费者个人对广告的认识和自我保护 意识多很差,也未形成有组织的活动。
广告宣传作为革命活动和斗争的手段。 李大钊、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毛泽东在长沙创办
《湘江评论》,周恩来在天津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党的机关报《向导》。
3.广告媒介多样化
(1)广播广告 1922年底,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
电台--奥斯邦电台 1923年1月23日开始播音/新闻、音乐、演说、
1872年4月/英国人上海创办了中国历史最久的 中文报纸《申报》。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近代化报刊
申报广告
二、戌维新前后的广告 背景: 19世纪下半叶,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帝国
主义经济逐渐成长。 1873~1894,华人陆续创办了《昭文新报》
/《汇报》/《述报》/《循环日报》等。 1895~1898年,全国创办了32种主要华人
抗战中的“金耳”、“冠生园”和“马 占山将军香烟”广告
二、 抗战胜利后的广告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商业广告逐渐恢复/路牌、 霓虹灯、车船、铁路等。 广告作品的制作讲究,彩色图画被引入广 告作品中。 无线电、电影、霓虹灯等广告形式也有显 著的发展,我国的广告业已经初具规模。
这个时期陆续出版的广告学论著达10 多种。大学开设广告课程,并有出国专 攻广告的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1、《泰坦尼克号》风波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 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
长此以往,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和盲目的认同,将成为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直接动机和不期然而然的结果"(3)说实在的,最初看到这样的批评时,感受到的震惊实在不亚于《泰坦尼克》。
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码的艺术趣味与民族尊严还有阶级觉悟,那就是我们的这些批评家的艺术趣味、民族尊严、阶级觉悟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因为我本人作为偶尔也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居然很喜欢《泰坦尼克号》,而且看了两遍!有几天,我对自己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信心大大动摇。
好在最近看了汤林森(J Tomlinson )的一本书叫《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提出了质疑,这才稍稍找回了一点感觉。
2、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形式依据汤林森的划分,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1)、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 999年第2期。
(2)、旷新年:《"泰坦尼克"的胜利》,《粤海风》1998年第3期。
(3)、《<泰坦尼克号>让我们颤栗》,《电影评价》,1998年4月。
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
这一论述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媒介工业霸权角度分析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媒介与其他文化面向是不可分离的,人们与媒介的接触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带有文化的后果,必须揭露媒介帝国主义背后的政治帝国主义与经济帝国主义。
媒介帝国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与文化帝国主义以及更一般的帝国主义内在勾连的,因而谈论媒介帝国主义而回避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的权力支配关系是毫无意义的(1);二是作为一种民族性(n ationality)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
该论述关心的是西方外来文化对于第三世界本土文化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关注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的逐步消亡。
但是人们在何为”本土文化”(native culture)问题是常常莫衷一是。
文化不可能属于某一地域(地理范畴)。
本土的正宗性如何来保证?"本土"的合理范围是什么?村落?社区?国家?跨国组合(如拉美)?多数此类论述习惯上是以民族国家为划分单位。
因而此类文化帝国主义论述的主旨实际上是谈论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支配(2);第三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侧重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其成员多为新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继承了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
它认为所谓"世界体系"事实上是全球的资本主义体系,真正的"帝国" 是资本主义本身而不是特定的民族国家,因而应当在资本主义的支配与民族国家的支配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在论证文化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性胜利时,它提出的两个证据是:1、资本主义文化是造成同质文化的一种力量;2资本主义文化的扩展等于消费主义文化的扩张,因而可以用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文化狂潮论证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性凯旋。
(3)最后一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是现代性批判。
它试图探讨文化同质化、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性的扩张之间的内在勾连关系。
在这里现代性的内容大致有资本主义、都市化、大众传媒的勃兴、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等。
这一论述认为,现代性的叙述(如发展、进步、理性)已经成为支配性的叙述,因而成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构件,而批判现代性则要表明这个叙述远未穷尽人类叙述。
此外,这一论式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第三种论式,因为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一种,马克思主义也是现代性的一种言说。
(4)当然,上述文化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论述不是截然分离的,实际上它们分别突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面向中的一个,而实际上这四个面向是紧密关联的。
比如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就认为,对于媒介权力的解释必须纳入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
对于西方媒介霸权的分析可以是经济角度的(媒介产品的经济利益),这个意义上的媒介帝国主义就是经济帝国主义;也可以是文化角度的,侧重媒介帝国主义的文化价值面向,媒介产品在文化价值观上的效应。
而作为文化帝国主义论述的媒介帝国主义则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着重揭示文化支配与经济支配、文化依附与经济依附、媒介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内在同源性,这样它就与其他几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连接起来了。
3、媒介帝国主义批判媒介帝国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如赫伯特西勒(Herbert Schiller), 一般是在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框架中的谈论媒介帝国主义问题,因此政治经济的分析取向在其中占有明显的优先性。
然而这一取向在为媒介帝国主义论述提供无庸置疑的理论高度的同时,也为它带来了明显的大而化之的倾向,即对于媒介对于观众的实际影响缺乏深入的经验分析。
他们常常只是想当然地断言:由于经济上的支配地位,帝国主义西方国家、尤其美国的媒介在文化上的操纵性效果是无庸置疑的,而不再进一步追问:这种效果是直接且没有(1)、参见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中译本,冯健三译,台北时报文化企业公司,1993,第42-43页。
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本文的观点与材料极大地得益于此书,特此致谢。
(2)、(3)、(4)、同上书,第46-48 页,第51-54 页,第54-57 页。
中介的吗?文化支配与一般经济支配的区别何在?如何把文化支配这个过于笼统的说法坐实?人们到底是如何体验资本主义的文化的?那些中介是应该而且必须考虑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种直接影响说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很类似洛克的"白板"说,其结论则与我们熟悉的机械反映论如出一辙。
我们不妨通过《唐老鸦》与《豪门恩怨》这两个著名的美国大众文化文本来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
多夫曼与马特拉(A -Dorfman , A Matt elart)曾经写过一部著名的著作《如何解读唐老鸦?迪斯尼卡通的帝国意识形态》(How to Read Donnaid Duck : Imperialist Ideology in the Disney Comic, 1971年出版于智利),从天真无邪的卡通故事背后解读出了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罪恶阴谋。
该书认为:这部卡通片正是因为它的有趣而成功地实现了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美国生活方式的优越性变得"自然而然"。
他们对于那些沉溺于帝国主义消费品的乌合之众发出棒喝:"可口可乐不是简单的事,在它背后顶着整个上层结构。
"然而,虽然他们对于"唐老鸦"的可怕的意识形态阴谋的分析显得振振有辞,令人毛骨悚然;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个疑问:《唐老鸦》这一文本是否真的产生了这样的意识形态效应?如果是,它是如何产生的?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一般儿童乃至成人是如何阅读这个文本的?他们正的像这两位批评家所分析那样去解读吗?他们也那么在乎作品的意识形态内容么?也就是说,要想令人信服地论证《唐老鸦》的意识形态"洗脑"功能,就必须仔细深入地(而不是想当然地)说明人们阅读迪斯尼文本的具体方式与过程。
因为只是文本的存在不足以证明其实际的影响,否则就不能从政治经济学的解读进入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文化效果的论述。
随着西方传媒理论界对于阅听人研究的日益深入,上述简单化的分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理论家的不满。
在有些批评家看来,对于大众文化文本之意识形态效果的简单化理解,事实上完全忽视了观众的主动性与选择能力,与法兰克福学派的错误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把论域扩展到了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关系。
在这些批评中,伊安昂(Ian A ng )的《收看豪门恩怨》(〈〈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 e Melodramatic Imagi natio n》,Lon don , 1985)尤其值得注意。
该书对于大众文化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的分析显得慎密得多。
关于这个肥皂剧,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空前的成功,另一方面则是专业知识分子的空前激烈的批判(认为它威胁了第三世界的民族认同,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象征)。
安指出,此类对于《豪门恩怨》的批判,把对于文本的意识形态内容的解读简单等同于文本的实际文化效果,他们只揭露该剧的"险恶"用心,而不去分析观众的实际收看过程。
安感兴趣的是:这部作品带给观众的巨大愉悦到底来自何处?与意识形态效果有无关系?它是否来自作品的结构本身的成功?读者是否意识到享受这一文本与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张?他(她)能否自己化解并解决这样的紧张?说到底,读者有没有批判的能力?为此,安在荷兰的一家妇女杂志上刊登一则广告,要求观众把自己收看《豪门恩怨》的体会写信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