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温标 课件
合集下载
温度温标
![温度温标](https://img.taocdn.com/s3/m/d8a8d8f2998fcc22bcd10da7.png)
6.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D ]
A.用开水煮.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7、-20℃的正确读法是 [D]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8.关于物体的冷热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
热力学温标(K)是英国科学家开尔 文1848年建立的一种新的温度标度, 也叫开氏温标。
三、温度的单位
摄氏温标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 西斯(Anders Celsius,1701~ 1744)在1742年制定的。
1、摄氏温标: 单位: 摄氏度 符号 ℃
四、温度计
a、构造
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 细玻璃管以及细管组成
C.- 10℃的铁块比- 10℃的木块冷.
D.100 ℃的沸水与100 ℃的铁块一 样热.
说明:凡是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冷热程 度相同,它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种类无关.
电子体温计 用半导体制成的体温计
指针式温度计
当温度变化时,组成双金属片的两种 金属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双金属片发生 弯曲旋转,带动指针沿刻度盘转动。
液晶温度计
其 它 常 用 的 测 温 计
红外温度计
电阻温度计
a.气体温度计 b.原理:利用气体的热胀冷 缩性质
练习:
1.温度是表示 物体__冷_热__程_度 的物理量,常 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_热__胀_冷__缩 的性质来测 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 __摄_氏___温度,它把 冰_水_混__合_物_ 的温度规定为 0℃,把__沸_水___的温度规定为 100℃.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2.1温度和温标-课件(59张)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2.1温度和温标-课件(59张)](https://img.taocdn.com/s3/m/ade7c73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e.png)
B [一般来说,描述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只一个,根据平衡态的 定义知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系统才处于平衡态,A 错误;根 据热平衡的定义知,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温度相同,B 正确,D 错 误;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的 最终结果,C 错误。]
热平衡与温度理解的两个误区 误区 1:误认为只要温度不变,系统就处于平衡态 产生误区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平衡态的概念,当系统内包括 温度在内的所有状态参量都不随时间变化时,系统才处于平衡态。
误区 2:误认为平衡态就是热平衡 产生误区的原因是由于不理解热平衡与平衡态的关系,错误地 认为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会处于热平衡。其实各自处于 平衡态的两个物体温度不一定相同,它们接触后各自的状态会发生 变化,直到达到热平衡为止。
[跟进训练] 2.下列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 处于热平衡状态 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 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 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 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
2.热平衡 (1)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若物体与 A 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 B 达到热平衡,则 A 的 温度等于 B 的温度,这就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3.热平衡定律的意义 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为温度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 据。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比较各物体温度 时,不需要将各个物体直接接触,只需将作为标准物体的温度计分 别与各物体接触,即可比较温度的高低。
C [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 会随之变化,温度也会变化,故 A 错误;热平衡定律对多个系统也 适用,故 B 错误;由热平衡的意义,故 C 正确;温度相同是热平衡 的标志,必须相同,故 D 错误。]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件温度和温标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件温度和温标](https://img.taocdn.com/s3/m/34ecbfb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c.png)
水的温度不再升高,
达 到
这个系统达到平衡态
热
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平
衡
新知讲解
10oC
k 50oC
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 温度相同,若温度不同即系统处于非平 衡态,则系统一定存在着热交换。
课堂练习
例2:一金属棒的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 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棒 所处的状态是否为热平衡态?为什么?
容器和酒精灯 就是外界
新知讲解
2、状态参量 : 描述物质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叫做状态参量
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 电磁性质等等。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
确定空间范围用体积V
几何参量 容积为100L
系统间力的作用用压强P
力学参量
状态参量
确定系统冷热程度用温度T
新知讲解
3、温度: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热学性质”。我们就把
表征这一“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这
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 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
水银温度不再升高,
两
个
这个系统达到平衡态
系
物理量,它的特征就是“一切达
统
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 度”这就是常用温度计能够用来
2.1 温度与温标
新知导入
单位:摄氏度,符号为℃。
C.物体的温度由本身决定,数值与所选温标无关
②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这种温标规定摄氏温度的-273.
②类似于化学平衡,热力学系统达到的平衡态也是一种动态平衡。
假如一个容器用挡板K隔开,容器中的气体被分 描述系统的宏观状态,其参量是宏观量,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微观量,不是气体的宏观状态参量.
课件2:2.1 温度和温标
![课件2:2.1 温度和温标](https://img.taocdn.com/s3/m/e741e3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4.png)
非平衡态
平衡态
注意: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各处温度相等,但温度各处相等 的系统未必处于平衡态。
处理平衡态需注意的问题: (1)平衡态与热平衡不同,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内部达到 的一种动态平衡. (2)必须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直到系统内所有性质都不随 时间变化为止. (3)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的交换.
例题1
3.平衡态 (1)定义: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无论其初始状态如何,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必将达到一个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的 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叫平衡态. (2)特征:系统的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 (3)平衡态的理解 ①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 不受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压强、体积和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B.320 K
C.226 K
D.280 K
【解析】气体温度由-20 ℃升高到27 ℃,温度升高了47 ℃;
因为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每一度的大小相等,故用热力学
温标表示是升高了47 K,故选A.
谢谢观看
2. 温度:热平衡中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叫做温度.这就是 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对温度的理解: ①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②微观上,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反映分子热运动的 剧烈程度.
注意:对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无意义的
③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三、温度计与温标
例题3 我们每天都会关注天气预报,适当增减衣物。某地区4.27号天气 预报如下:今日天气多云,温度13 ℃~26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 温度用热力学温度表示是多少呢?
【答案】286.15 ~ 299.15
例题4 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 于热平衡状态 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 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 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 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
温度和温标(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温度和温标(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https://img.taocdn.com/s3/m/4d6f0e0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b.png)
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改变。下面
我们要研究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
相互作用的问题。
想一想
初中学过的温度知识:
当热水中的温度计的读数不再升高的时候,我们自然认为此
时温度计的温度(读数)就是热水的温度。
那么,我们凭什么说这个时候温度计的温度就是热水的温
度?
01
热力学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乙系统
甲系统
力学平衡
具有一种相同
①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此时
系统和外界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在该系统中,物质和能量
既不能进也不能出)
Q=0
W=0
类似于
孤立系统:
粒子数 N 不变、
能量 E 不变。
小球、弹簧、地
球组成的系统
三种热力学系统
②封闭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在
• 为确定系统的冷热程度 热学参量: 温度T
状态参量
——描写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一般的系统,要研究以下几种状态参量:
①几何参量
描述系统的大小、形状、体积等。
②力学参量
③热学参量
描述系统的压强、应力、表面张力等。
描述系统温度。
④电磁参量
描述系统在电、磁场作用下的性质,如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⑤运动学参量 描述系统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
A.体积是几何参量
B.压强是力学参量
C.温度是热学参量
D.压强是热学参量
解析:热学中,为了描述系统所处的状态,所用到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量。确定系统空间
范围用到的体积,是一个几何参量;确定外界与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力的作
温度和温标课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温度和温标课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https://img.taocdn.com/s3/m/8af2c81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3.png)
一 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例1 (多选)下列物体处于平衡态的是( BD)
A.冰水混合物处在1 ℃的环境中 B.将一铝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较长的时间 C.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气体 D.用玻璃杯盛着的开水放在室内足够长时间
规律总结 1.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内部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表现为 宏观状态参量的不变化。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变式: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那么这个系统各处的( ) A.温度、压强、体积都一定达到了稳定的状态不再变化 B.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但压强和体积仍是可以变化的 C.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并且分子不再运动,达到了“凝
固”状态 D.温度、压强不再变化,但体积仍可变化
解析: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强和体积 等都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温度达到稳定值,分子仍然是运动的,不可能达到所谓 的“凝固”状态。 答案A
A.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 K,也就是升高了200 ℃ B.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 ℃,也就是升高了473 K C.-200 ℃比-250 ℃温度低 D.200 ℃和200 K的温度相同
三、温度与温标
例5.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 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该装置为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移动。当有色水柱下 端与D或A对齐时,温度分别为20 ℃和80 ℃。A、D间刻度均 匀分布。由图可知,图中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为多少℃?
解:由图知 A、D 间有 15 格,每格表示温度差为
Δt= 80 20 =4℃ 15
有色水柱的下端离 D 点 3 格,温度为
t=20+3Δt =32 ℃
小结
体积V
状态参量 压强P
例1 (多选)下列物体处于平衡态的是( BD)
A.冰水混合物处在1 ℃的环境中 B.将一铝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较长的时间 C.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气体 D.用玻璃杯盛着的开水放在室内足够长时间
规律总结 1.平衡态指的是一个系统内部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表现为 宏观状态参量的不变化。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变式: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那么这个系统各处的( ) A.温度、压强、体积都一定达到了稳定的状态不再变化 B.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但压强和体积仍是可以变化的 C.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并且分子不再运动,达到了“凝
固”状态 D.温度、压强不再变化,但体积仍可变化
解析: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强和体积 等都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温度达到稳定值,分子仍然是运动的,不可能达到所谓 的“凝固”状态。 答案A
A.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 K,也就是升高了200 ℃ B.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 ℃,也就是升高了473 K C.-200 ℃比-250 ℃温度低 D.200 ℃和200 K的温度相同
三、温度与温标
例5.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 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该装置为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移动。当有色水柱下 端与D或A对齐时,温度分别为20 ℃和80 ℃。A、D间刻度均 匀分布。由图可知,图中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为多少℃?
解:由图知 A、D 间有 15 格,每格表示温度差为
Δt= 80 20 =4℃ 15
有色水柱的下端离 D 点 3 格,温度为
t=20+3Δt =32 ℃
小结
体积V
状态参量 压强P
2.1 温度和温标 课件-2023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1 温度和温标 课件-2023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225b5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3.png)
三、温度计与温标
阅读教材p21页,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温标?
2.如何来确定一个温标?并以"摄氏温标"的确定为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热力学温标和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热力学温度与 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怎样?
三、温度计与温标
1.什么是温标?
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叫做温标
2.如何来确定一个温标?并以"摄氏温标"的确定为例加以说明。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温度和温标的知识。
新课导入
假如一个容器用挡板K隔开,容器中的气体被 分成A、B两部分,它们的压强分别为pA、PB,温度 分别为TA、TB,它们的压强和温度均不相等。打开 挡板K后,如果容器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经过一
段时间后,容器内的气体会是什么状态?
压强大的气体会向压强小的一方流动,温度高的气体会向温度低一侧传热, 经过一段时间后,窗口内各点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且不再变化。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 B.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热量一定相等 C.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状态参量 D.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铁的摩尔质量为MA,铁的密度为ρ则1kg铁所含的原子数 目是ρNA
7.下列各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是( ABD)
4.温度是如何定义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性质”。我们就把表征这一 “共同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二、热平衡与温度
5.怎样判断"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温 度相同,若温度不同即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则系统一定存在着热交换。
分子动理论温度和温标
![分子动理论温度和温标](https://img.taocdn.com/s3/m/80205b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b.png)
物质构成与微观粒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 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包括质子和 中子两部分。质子是原子核的主要成分。中子不带电,电 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物体相互摩擦时会带上电荷。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在固体、液体中 微粒间的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比较 大,所以气体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 被压缩。
热电偶法
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或半导体的接触处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热电势的性质 来测量温度。例如,热电偶温度计。
测量误差来源及减小措施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设计、制造或使用 不当引起的误差。减小措施包括 使用高精度仪器、进行仪器校准
和定期维护等。
环境误差
由于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因 素变化引起的误差。减小措施包 括控制实验环境条件、记录并修 正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
文温标。
06 实验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常见实验测量方法介绍
膨胀法
利用气体、液体或固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来测量温度。例如, 气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压强法
利用气体在温度变化时压强发生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例如,气体 压力温度计。
电阻法
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例如,铂电 阻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等。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 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某一距离 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 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斥 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 因此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 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斥力和引力都 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因此分子 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 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温度和温标
![温度和温标](https://img.taocdn.com/s3/m/9a8321d93968011ca2009198.png)
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
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
有 ( ABC )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征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例4] 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D) 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 B.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这两个系统原 来 的温度是相等的 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 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
三、温度计与温标
1、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叫做温标
建立一种温标的三要素: ①首先要确定物质 ②其次,确定该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物理量
水银温度计——水银的热膨胀 电阻温度计——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 气体温度计——气体压强随温度变化 热电偶温度计——不同导体因温差产生电动势的大小
③第三,选定参考点(即规定分度的方法)。
2、热力学温度.
(1)定义: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它是国际单 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 T, (3)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4)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
T=t+273.15 K (5)说明 ①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温度的常用单位,但不是国际制单 位,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在今后各种相关热 力学计算中,一定要牢记将温度单位转换为热力学温度即开尔文;
④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各处温度相等,但温度各处相等的系统未 必处于平衡态。棒的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 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 棒所处的状态是否为热平衡态?为什么?
温度温标
![温度温标](https://img.taocdn.com/s3/m/e1056cd426fff705cc170a29.png)
•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0℃; 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 100℃。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100℃。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 1、看清温度计量程及最小分度值表示多少 • 2、选择两成适当的温度计测量被测物体 • 3、测量时将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并且不 要碰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 要碰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 • 4、等待液面停止运动时再读数,读数时温 等待液面停止运动时再读数, 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并且实现要与液 面相平。 面相平。
小练习
温
度
• 温度:客观地表示物体冷 温度: 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程度的物理量。 • 大家想一下为什么我们要用 温度来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来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 平时靠直觉不也能判断吗? 平时靠直觉不也能判断吗?
Hale Waihona Puke 温 度 计温度计:测量温度仪器的总称。 温度计:测量温度仪器的总称。
温 标
•常用温标:摄氏温标 常用温标: 常用温标 • 单位: 单位:摄氏度 • 符号: 符号:℃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 1、看清温度计量程及最小分度值表示多少 • 2、选择两成适当的温度计测量被测物体 • 3、测量时将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并且不 要碰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 要碰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 • 4、等待液面停止运动时再读数,读数时温 等待液面停止运动时再读数, 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并且实现要与液 面相平。 面相平。
小练习
温
度
• 温度:客观地表示物体冷 温度: 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程度的物理量。 • 大家想一下为什么我们要用 温度来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来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 平时靠直觉不也能判断吗? 平时靠直觉不也能判断吗?
Hale Waihona Puke 温 度 计温度计:测量温度仪器的总称。 温度计:测量温度仪器的总称。
温 标
•常用温标:摄氏温标 常用温标: 常用温标 • 单位: 单位:摄氏度 • 符号: 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温度计和温标
• 1.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 (1)水银温度计是根据物体 热胀冷缩
的.
• (2)金属电阻温度计是根据金属的 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的.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 电阻率随 温度
• (3)气体温度计是根据 气体压强 系来测量温度的.
与 温度 的 关
• (4)热电偶温度计是根据不同导体 , 因 温差产 生 电 动 势 的 大小来测量温度的.
• 答案: BD
• 【反思总结】 平衡状态时各状态参量都保持稳定.热平 衡指温度相同,热平衡时,不一定处于平衡态.
•
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33 ℃=240 K
• B.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1 K
• 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
• D.温度由t ℃升至2t ℃,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 K +t
• 答案: AB
• 二、温度与温标 • 1.对温度的理解应注意 • (1)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 (2)微观上,反映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 (3)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 (4)若物体与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B达到热平衡,则A
的温度便等于B的温度,这就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 本原理.
• (3)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后再把它们分开,如果分开后它们 都不受外界影响,再把它们重新接触,它们的状态不会发 生新的变化.因此,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 生过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 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 平衡的.
• 2.热平衡定律的意义
很低
• C.热量会自发地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 • D.热量会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
• 解析: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但人们对物 体冷热程度的感觉具有相对性,A正确,B错误;热传递 的方向是热量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 体,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C错误,D 正确.
• 答案: AD
• 关于热力学温标的说法正确是( )
• 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
• 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15 K
• 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
• 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所以它的压强不会为零
•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学温标的性质.热力学温标在科学 计算中特别体现在热力学方程中,使方程更简单,更科学, 故A对;B是热力学温标的常识,错误;气体趋近于绝对 零度时,已液化,但有体积,故其压强不为零,C错,D 对.
• 2.温度计测量原理: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 的温度.温度计与待测物体接触,达到热平衡,其温度与 待测物体的温度相同.
• 3.温标
• (1)常见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 (2)温标要素:第一选择某种具有测温属性的测温物质;第 二了解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第三确定温度零 点和分度的方法.
• 答案: AB
• 【反思总结】 解决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问题的 关键:
• (1)T=t+273.15 K是解决有关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问题 的基础.
• (2)温度变化1 ℃与变化1 K是等效的,即ΔT=Δt,但 ΔT≠Δt+273.15.
• (3)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只能接近,故热 力学温度不能出现负值.
温度和温标
•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 1.系统和外界
• (1)系统:在热学中,把某个范围内大量分子组成的研究对 象叫做 热力学系统 ,简称系统.
• (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 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为 外界.
• 2.状态参量:在热学中,为确定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
的一些物理量,如 温度 、
体积 、 压强
• 2.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 • (1)摄氏温标 • 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0 ℃ ,水的沸点为 100 ℃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 • (2)热力学温标
• 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摄氏温度的- 273.15 ℃为零值,它的一度 等于 摄氏温度的一度.
不再变化,此时的状态叫热平衡状态,我们说两系统 达到了 热平衡 .
• 2.热平衡定律
•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 热平衡 , 那么这两
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 热平衡
,这个结论
称为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 3.温度 •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必定具有某个 性共同质 , 我 们 用
温度 来表征这个“共同性质”.温度也可理解为物体的 冷热 程度.
• 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为温度的测量提供了理 论依据.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比 较各物体温度时,不需要将各个物体直接接触,只需将作 为标准物体的温度计分别与各物体接触,即可比较温度的 高低.
•
下列状态中处于热平衡态的是( )
•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
• B.冰水混合物处在0 ℃环境中
等.
• 3.平衡态: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无论其初始 状态如何,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必将达到一个
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的 稳定状 态 , 这 种 状 态 叫 平 衡 态.
• 二、热平衡与温度
• 1.热平衡 • 两个系统相互接触,它们之间没有 隔热
过导热性能好的材料接触,这两个系统的
材料,或通 状态参量
• 思路点拨: 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是温度的两种不同的 表示方法,对同一温度来说,用不同的温标表示数值不同, 这是因为它们零值的选取不同,但两种温标表示的温差一 定相同.
• 解析: 由T=t+273 K知,A项正确;由ΔT=Δt知B项正 确;摄氏温度可取负值,但热力学温度没有负值,C错; 温度由t ℃升高到2t ℃,摄氏温度升高了t,热力学温度也 升高了t,D错.答案为A、B.
• C.突然被压缩的气体
• 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
• 解析: 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其状态参量稳定不变,金 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冰水混合物在0 ℃环 境中,其温度、压强、体积都不再变化,是平衡状态,故 A、B对;突然被压缩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故其 不是平衡状态,C错;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温度、 体积均要变化,故其不是平衡状态,D错.
•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 ①摄氏温度: 摄氏 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t表示,
单位 摄氏度 ,符号表的温度,用符号T表示,
单位 开尔文 ,符号表示为K. • ③换算关系:T= t+273.15 K
• 【特别提醒】 在用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表示温度变化 时,每变化1 ℃等于每变化1 K,即两种温标表示的温度差 是相等的.
• (3)温度的两种数值表示法: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摄氏温标
热力学温标
提出者 摄氏修斯和施勒 英国物理学家开
默尔
尔文
零度的规 一个标准大气压 定 下冰水混合物的 -273.15 ℃ 温度
温度名称 摄氏温度
热力学温度
温度符号
t
T
单位名称
摄氏度
开尔文
• 关于温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客观反映 • B.人如果感觉到某个物体很冷,就说明这个物体的温度
• 一、平衡态
• 1.平衡态的理解
• (1)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 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而力学中的 平衡态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 态.
•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 响是不可能的.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由于涨落,仍可能发 生偏离平衡状态的微小变化.
• 答案: AD
•
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
• B.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这两个系 统原来的温度是相同的
• 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
• 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
• 解析: 一般来说,描述系统的状态参量不止一个,根据 平衡态的定义可以确定A错.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可知B和D 是正确的.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 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可见C错.正确选项为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