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381f6751e79b8969022649.png)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精选3篇)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梦想的力量》一文是五年级人教保准版下册第四组的课文。
本组课文要求“学生抓住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整组课文都是情感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
《梦想的力量》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
一个6岁的孩子,为了实现“给非洲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的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
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在课文的备课当中,我将教学的重点设计为“理清作者梦想的实现过程,体会作者的感情”,难点设计为“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
在教学当中,我抛出了问题“读完课文题目,你最想问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归纳为三个大问题“什么样的梦想?”“梦想是怎样实现的?”“什么是梦想的力量”。
这三个问题中就包含了重难点。
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能够自我完成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能够突破重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以文章中富含深意的数字为引线,让学生领悟梦想实现的三个阶梯:70元、2000元、购买钻井机的钱。
这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具体意思,用通顺的话将之串联起来,完成对梦想实现过程的大体了解。
此外,我在板书上有意呈现出阶梯性,并在两者之间留下空档,目的是让学生去发现这一步步的理想实现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并在此让学生感悟梦想实现的艰难以及作者的坚韧意志、执着的爱心。
这些环节都是为难点服务的,从这个阶梯性的板书,我想让学生领悟理想的力量可以变大,而且学生根据文本中对瑞恩理想变化的描述:“挖一口井”到“让所有非洲的人喝上干净的水”感悟到了这点。
而在解决重点时,涉及到的瑞恩得到社会的支持,从中让学生感悟梦想那感动人的力量时就有些困难了。
此外,学生对这“梦想的力量”的其他体现理解起来就更无所适从了。
再利用板书的特点,提及文章的表达方法:设置悬念,层层深入。
更是难题了。
《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0817896a8956bec0875e348.png)
《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梦想的力量》的教学反思1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
我却在具体执教中犯下了前置性作业与教学设计“两张皮”现象和课堂缺失读声等错误。
自责至今,反思如下:首先,教学设计和前置性作业“两张皮”现象,令我追根溯源。
课的设计应当是和前置性作业一致的,目标达成样题的检测也应与之前的两项相互照应。
集体备课的时候,我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方案里就因为没考虑课文的预习,而是重在启发对梦想这一话题的思考与交流,而受到了批评。
陈珂老师及时明确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三个原则:一针对读准确文章,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弄懂词意上设计题目一;二是针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挖掘,课文主要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上设计;三是拓展延伸,或者发掘文本内涵。
如今想来那样确实太天马行空了,背离了文本教学的主旨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明确目标,我重新设计了前置性作业,后经陈柯老师电话指导,删繁就简确定下的前置性作业和目标达成样题就切实可行了。
然而,我对前置性作业的认识还不够准确,教学环节设计上我才横生出许多枝节,以至于抢夺了学生朗朗书声的空间,混乱了学生的思路,这就是我自责最深的地方。
过去的一周里我也用心备课了,却只是备在自己的思维局限内,如果我懂得舍弃,学生交流的目标将专注,思考的切入点将更准确,是我的天马行空混乱了这一节课。
在上课中,我一步步迷了路,以至于慌乱。
慌乱使我失去了常态课下的机智灵敏,这节课不如我常态课灵动。
其次,生本小组的建设还需努力。
哪里有漏洞,哪里就有发现。
我对生本理念很有感悟,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偷懒取巧,缺失对生本小组组建后的培养,总是课堂上随机点拨,被课堂观察的状态下,我本人已经失去了点拨能力的时候,生本小组研讨就缺失了主心骨,课堂研讨就会有无效现象,学生倾听会有游离状态的出现。
当小组成员用具体详实的数据谈课堂中对某小组抽样观察后发现的'问题时候,我羞红了脸。
张瑜老师和王坤老师给出具体对策的时候,我感激万分,并痛下决心:1、一定要用心培养小组长,使其具备主持交流的能力;2、设计前置性作业要删繁就简,检查回馈一定要及时,重视对学生作业的二度加工3、教师课堂用语要有点石成金的妙用,还要通过评价体系进行引领。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1a3e0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0.png)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篇一」今天看了王燕的《梦想的力量》这一课。
不仅使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精度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度与略读的关系,精度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度一样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刘澜。
”这里同样提出略读的要求。
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为此我们应明确如何把握略读课文,我认为:1、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受之以法,循法而学。
2、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心得的机会。
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放开,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3、略读教学作用应该多重。
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度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篇二」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
教学时,我先让孩子们谈自己的梦想,引入话题,然后提出三个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瑞恩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梦想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由于是周一升完旗第一节课上的,教学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略显仓促,有一种有点赶的感觉。
2023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3篇
![2023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47a6b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3.png)
2023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3篇五年级语文下册《幻想的力气》教学反思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我略显仓促,有一种始终在赶的感觉。
瑞恩的幻想是什么,学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为人和善、有爱心。
关键是幻想是如何实现的,但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抓住,没有深究没有刚好有效地引导,始终想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高潮即将来临又把它压下去,实在是一种缺憾!虽然文章语言朴实,但是蕴涵丰富的情感,学生多读不仅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读出感情,而且越读越有体会。
假如我能在课堂上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指导学生深化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能更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只有多读,学生才会真正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让他们明白要想美梦成真必需要有坚韧的意志,坚持不懈付出艰苦的劳动。
特殊是第六小节,也就是描写瑞恩克服重重困难自己做家务活挣钱这一节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时间足见他的耐性、坚毅的意志。
假如能让我重新上这一篇课文,我肯定会多花时间让学生潜心阅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会更具有立体感,会打下更深的烙印。
并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幻想是什么?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幻想?略读课文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学习的实力,这一点我自己也做的不够好。
没有利用好第2个练习设计。
“一个六岁男孩的幻想感动了谁,他怎么做,感动了谁,他怎么做……”在充分学习第六小节之后,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不但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而且使学生的思想相识得到升华。
让学生明白幻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气可以唤起爱心,增进友情、带来希望等等。
这样在写好沟通之后再来读重点句:“是呀,一个幻想,竟有如此大的力气,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此刻,我信任这是发自学生肺腑的,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多篇汇编)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多篇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1b251d80722192e4436f6a0.png)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只有一个课时,长长的一篇课文,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并不简单,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我围绕着“梦想”与“力量”两个主题展开。
让学生质疑,整理为四个问题:1、谁的梦想?2、什么梦想?3、怎么实现?4、梦想有什么力量?在这几个问题中,第三、四个问题应该为高潮部分,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自己没有当机立断,反而在第一、二个问题上耽误了很多时间。
对于这篇__,我认为把握住__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很重要的,瑞恩的年龄,瑞恩梦想的伟大,最初有梦想时的执著,瑞恩为了实现梦想的努力和坚持,要是能把这个理解了,梦想的其他意义也就迎刃而解。
接着就是让学生谈一谈小男孩的梦想感动了谁,其实这就是在理解小男孩的优秀品质,在对第一部分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体会,明白梦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唤起爱心,增进友谊、带来希望等等。
这样在写好交流之后再来读重点句:“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此刻,我相信这是发自学生肺腑的,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然而,因第一部分的失误,造成学生后面的理解不够深入。
我再次认识到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依托文本,简化教学程序,让学生思考的点少而精,保证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展开思索与讨论。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2“梦想法则”告诉我们:人类最可贵的本能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许多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都是可以实现的。
__讲了一个六岁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给非洲儿童打井,而孜孜不倦地追求,在他执著精神的感召下,陆续有人加入到捐钱打井的行列,几年后,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谈自己的梦想,引入话题,然后提出三个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瑞恩是怎样实现梦想的?”“梦想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我略显仓促,有一种一直在赶的感觉。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06b71c567ec102de3bd8922.png)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精选3篇)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今天看了王燕的《梦想的力量》这一课。
不仅使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精度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度与略读的关系,精度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度一样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刘澜。
这里同样提出略读的要求。
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为此我们应明确如何把握略读课文,我认为:1、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受之以法,循法而学。
2、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心得的机会。
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放开,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3、略读教学作用应该多重: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度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2这次互听课我讲的是《梦想的力量》,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我略显仓促,有一种一直在赶的感觉。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学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为人善良、有爱心。
关键是梦想是如何实现的,但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抓住,没有深究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一直想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教学内容,高潮即将来临又把它压下去,实在是一种遗憾!虽然文章语言朴实,但是蕴涵丰富的情感,学生多读不仅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读出感情,而且越读越有体会。
2024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3篇)
![2024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0ddd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3.png)
2024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梦想的力量教学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深入研究和实践了这一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其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梦想的力量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方法。
它通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感兴趣,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更加乐于与我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
其次,梦想的力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互相帮助和支持。
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让他们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他们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然而,梦想的力量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亟待改进之处。
首先,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虽然得到了发挥,但是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有些学生可能会选择一些过于片面或者不够实际的梦想,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挫败感。
在我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梦想,并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提醒他们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遇到困难需要勇敢面对和解决。
其次,梦想的力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不仅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要求,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我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进行改进和调整。
最后,梦想的力量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基本知识的教授,不能一味追求创新和个性化。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6e0d0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e.png)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篇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
我却在具体执教中犯下了前置性作业与教学设计“两张皮”现象和课堂缺失读声等错误。
自责至今,反思如下:首先,教学设计和前置性作业“两张皮”现象,令我追根溯源。
课的设计应当是和前置性作业一致的,目标达成样题的检测也应与之前的两项相互照应。
集体备课的时候,我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方案里就因为没考虑课文的预习,而是重在启发对梦想这一话题的思考与交流,而受到了批评。
陈珂老师及时明确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三个原则:一针对读准确文章,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弄懂词意上设计题目一;二是针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挖掘,课文主要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上设计;三是拓展延伸,或者发掘文本内涵。
如今想来那样确实太天马行空了,背离了文本教学的主旨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明确目标,我重新设计了前置性作业,后经陈柯老师电话指导,删繁就简确定下的前置性作业和目标达成样题就切实可行了。
然而,我对前置性作业的认识还不够准确,教学环节设计上我才横生出许多枝节,以至于抢夺了学生朗朗书声的空间,混乱了学生的思路,这就是我自责最深的地方。
过去的一周里我也用心备课了,却只是备在自己的思维局限内,如果我懂得舍弃,学生交流的目标将专注,思考的切入点将更准确,是我的天马行空混乱了这一节课。
在上课中,我一步步迷了路,以至于慌乱。
慌乱使我失去了常态课下的机智灵敏,这节课不如我常态课灵动。
其次,生本小组的建设还需努力。
哪里有漏洞,哪里就有发现。
我对生本理念很有感悟,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偷懒取巧,缺失对生本小组组建后的培养,总是课堂上随机点拨,被课堂观察的状态下,我本人已经失去了点拨能力的时候,生本小组研讨就缺失了主心骨,课堂研讨就会有无效现象,学生倾听会有游离状态的出现。
当小组成员用具体详实的数据谈课堂中对某小组抽样观察后发现的问题时候,我羞红了脸。
张瑜老师和王坤老师给出具体对策的时候,我感激万分,并痛下决心:1、一定要用心培养小组长,使其具备主持交流的能力;2、设计前置性作业要删繁就简,检查回馈一定要及时,重视对学生作业的二度加工3、教师课堂用语要有点石成金的妙用,还要通过评价体系进行引领。
2021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精选4篇)
![2021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38461b102de2bd97058801.png)
2021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精选4篇)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梦想的.力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的课文,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
__记叙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本课从介绍非洲安格鲁地区贫瘠干旱的情况入手,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低缓的悲情音乐使用恰到好处。
主人公瑞恩的梦想和孩子们的内心想法是契合的,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不仅理清了课文脉络,也更容易理解“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道理”。
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地努力,不仅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也感动了很多人,也使很多人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
课例补充了洛文援助非洲小男孩的故事,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人性的美好,最后,孩子们在超越梦想的歌声中抒发了对梦想的感悟,比如:“有了梦想,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孩子们的表达令人赞叹。
整节课板块分明,思路清晰,从情感的激发——激励自己——感动他人——抒发体会,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2《梦想的力量》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充满了浓浓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我们倍受感动,文中还有许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献上了爱心,这同样使我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篇课文我的设计意在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5篇_1
![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5fdd07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1.png)
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5篇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这节课我以火车带领学生去游玩为引子,引出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发声练习、主题旋律的教学、歌曲新授的教学。
这样可以根据主题教学内容紧紧的抓住孩子们的心。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唱旋律的乐趣。
歌曲反复聆听,加深孩子们对歌曲的印象,这样孩子们在学唱的环节就能掌握的更快,同时在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让孩子掌握一定得伴奏方法,并且也丰富了孩子们的音乐内涵,舞蹈的加入,让孩子们了解到人们经常用载歌载舞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不足之处:作为教师的我课堂节奏掌握不好,细节地方不会及时处理,例如:在孩子出现了跳舞旋转动作夸张的时候,不能及时制止,存在一定得安全隐患。
提问的方式还是存在着提问的问题过大,孩子们不知从何回答。
在这两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积累,多记录,希望自己能为孩子们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2【教材分析】《梦想的力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的课文,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
__记叙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有一定的阅读、收集资料的能力及预习能力。
因此,本单元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时刻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精选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77d0d8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1.png)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精选3篇〕?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只有一个课时,长长的一篇课文,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并不简单,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我围绕着“梦想〞与“力量〞两个主题展开。
让学生质疑,整理为四个问题:1、谁的梦想?2、什么梦想?3、怎么实现?4、梦想有什么力量?在这几个问题中,第三、四个问题应该为高潮局部,而回忆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自己没有当机立断,反而在第一、二个问题上耽误了很多时间。
对于这篇文章,我认为把握住文章的第一局部内容是很重要的,瑞恩的年龄,瑞恩梦想的伟大,最初有梦想时的执著,瑞恩为了实现梦想的努力和坚持,要是能把这个理解了,梦想的其他意义也就迎刃而解。
接着就是让学生谈一谈小男孩的梦想感动了谁,其实这就是在理解小男孩的优秀品质,在对第一局部理解的根底上,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体会,明白梦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唤起爱心,增进友谊、带来希望等等。
这样在写好交流之后再来读重点句:“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此刻,我相信这是发自学生肺腑的,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然而,因第一局部的失误,造成学生后面的理解不够深入。
我再次认识到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依托文本,简化教学程序,让学生思考的点少而精,保证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展开思索与讨论。
今天看了王燕的?梦想的力量?这一课。
不仅使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精度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度与略读的关系,精度是略读的根底,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根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度一样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刘澜。
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合集15篇)
![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c39fd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63.png)
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合集15篇)《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梦想的力量》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
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在本堂课我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一、做好了课前预习和课外拓展。
考虑到课文较长,一节课难以上完。
我就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扫清了生字、词障碍。
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他们难以想象和了解非洲人民缺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事物和水,饱受饥饿、疾病的折磨,甚至面临着死亡的苦难,这理解起来很费力。
因此,我课前让学生搜集非洲的一些资料,对非洲人民的生活有个初步了解。
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瑞恩梦想产生的原因,结合文中老师的话来感受非洲孩子生活的不易及水的重要性。
二、由主线问题入手,教学环节层层深入。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要一课时教完,而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我尝试着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将课文内容内化为几个相关联的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瑞恩的梦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瑞恩是怎样实现梦想的?”“梦想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不足之处是:部分孩子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课前查阅资料的学生也不多,学生参与意识不是很强。
这方面还要加强培养。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2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充满了浓浓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我们倍受感动,文中还有许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献上了爱心,这同样使我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篇课文我的设计意在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589383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8.png)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范文模板《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整理的《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梦想的力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的课文,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
文章记叙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本课从介绍非洲安格鲁地区贫瘠干旱的情况入手,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低缓的悲情音乐使用恰到好处。
主人公瑞恩的梦想和孩子们的内心想法是契合的,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不仅理清了课文脉络,也更容易理解“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道理”。
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地努力,不仅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也感动了很多人,也使很多人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
课例补充了洛文援助非洲小男孩的故事,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人性的美好,最后,孩子们在超越梦想的歌声中抒发了对梦想的感悟,比如:“有了梦想,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孩子们的表达令人赞叹。
整节课板块分明,思路清晰,从情感的激发——激励自己——感动他人——抒发体会,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2今天看了王燕的《梦想的力量》这一课。
不仅使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精度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度与略读的关系,精度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度一样重要。
(汇编)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5篇
![(汇编)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2a10e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f.png)
2023年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5篇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1(1008字)这篇课文我的设计意在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就略读教学,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
“精读__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在本课的教学中,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学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为人善良、有爱心。
关键是梦想是如何实现的,从中去体会梦想的力量。
课堂上我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并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特别是第六自然段,也就是描写瑞恩克服重重困难自己做家务活挣钱这一部分,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时间足见他的耐心、坚强的意志。
虽然__语言朴实,但是蕴涵丰富的情感,学生多读不仅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读出感情,而且越读越有体会。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只有多读,学生才会真正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让他们明白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付出艰苦的劳动。
因此,教学时,我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阅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使瑞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立体感,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但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对题目《梦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体会不深,学生只是说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到底是怎么无穷的,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表达不清楚。
其次,本节课对课文的朗读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1篇)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86a63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a.png)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1篇)《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1篇)反思,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
又译为反省、反映。
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篇1今天看了王燕的《梦想的力量》这一课。
不仅使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精度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度与略读的关系,精度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度一样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刘澜。
”这里同样提出略读的要求。
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为此我们应明确如何把握略读课文,我认为:1、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受之以法,循法而学。
2、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心得的机会。
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放开,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3、略读教学作用应该多重。
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度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篇2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学反思
今天看了王燕的《梦想的力量》这一课。
不仅使我想起了叶圣陶曾经说过的话:“就教学而言,精度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这段话叶老精辟地阐述了精度与略读的关系,精度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度一样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刘澜。
”这里同样提出略读的要求。
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为此我们应明确如何把握略读课文,我认为:
1、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受之以法,循法而学。
2、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心得的机会。
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放开,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3、略读教学作用应该多重。
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度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