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习题集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考题A卷及答案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考题 A 卷一、名词解释(任选 5 个,每个 4 分,共20 分)草业科学栽培草地畜产品单位生态系统服务荒漠草原二、简答题(任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2中国草地类型分布一般规律特点3 草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步骤与内容4 载畜量的估测方法5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40分)1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中类的分类依据及要点2 请举例说明草地资源的多功能性答案(A 卷)一、名词解释草业科学:“是研究以维持系统健康和获得草地农业系统持续服务功能为目的,从草地资源到草地农业系统的科学。
它由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组成”。
(任继周,2004)栽培草地:利用综合农业技术,在完全破坏天然草地的基础上,通过人为的播种建植的新的人工草本群落。
畜产品单位(APU ):用于评价草地最终生产力的一种指标,1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的增重,其畜产品形态为1kg中等肥度的牛、羊胴体,其平均能量消耗相当于110.8MJ消化能、94.14MJ代谢能或58.15MJ 增重净能。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和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直接福利。
荒漠(desert):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肉质刺灌丛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
分布于热、亚热、温和寒带以及冷洋流海岸荒漠等。
以植被稀疏和大部分为裸露或不毛之地为显著外貌特征。
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二、简答题1 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非生物因素,大气,土地,位点。
大气是草地水热构成草地地带性分布格局;土地含土壤与地形,分别是生物载体、生物栖息地环境、影响水热再分配;位点表征草地生态系统与全球相关生态系统的地理坐标与类型关系。
草地资源规划与调查重点
《中国植被》将全国的植被划分为 10 个植被型组,29 个植被型;有的植被型下又进行了亚型和群系组的划 分,最后划分了群系(共 560 个);
(一)针叶林(二)阔叶林(三)灌丛和灌草丛(四)草原和稀树草原(五)荒漠(包括肉质刺灌丛)(六) 冻原(七)高山稀树植被(八)草甸(九)沼泽(十)水生植被 (一)灌丛和灌草丛
1
豆科草 杂类草(一二年生蒿类、非盐生一年生猪毛菜类、盐生一年生猪毛菜类) (1)、禾草 ★分布:主要分布在半荒漠带、荒漠带草地上。 ★饲用价值:适口性好,为小畜所喜食,能起抓膘作用,营养成分含量也较高,主要用于放牧。 ★举例:虎尾草、狗尾草、小画眉草、三芒草等。 (2)、豆科草 ★分布:在草地中分布种类较少,多生长在山坡、路边、河滩、湖盆低湿地及农田撂荒地。 ★饲用价值:多为中生,营养价值高,各类家畜均喜食。 ★举例:天蓝苜蓿、白花草木犀、黄花草木犀、达乌里黄芪、野大豆等。 (3)、杂草类 一二年生蒿类: ★饲用价值:分布广,在森林草原、干草原地带种类虽多,但饲用价值不大,在半荒漠和荒漠地区,才显示出它 的饲用价值。 ★举例:猪毛蒿、碱蒿、黑蒿、大籽蒿、黄花蒿等。 非盐生一年生(干燥)猪毛菜类: ★饲用价值:大部分种类是沙生植物,叶形片状或圆棍状,干燥或稍肉质;在草地中占有一定地位,多雨年份, 形成大量植丛,能改变荒漠景观;青鲜时大小畜程度不同的采食,干枯后适口性有所提高。 ★举例:沙蓬、刺沙蓬、猪毛菜、角果藜、灰藜、萹蓄、地肤等。 盐生一年生(多汁)猪毛菜类 ★分布:这一类牧草多在盐荒漠草地上出现。 ★饲用价值:青鲜时家畜一般不食,为骆驼和小畜所采食,马牛也食,利用价值较半灌木为高,还有补盐作用。 ★举例:以碱蓬属植物最为常见,如碱蓬、盐地碱蓬、蒙古猪毛菜、盐生草、盐角草等。
两者的区别:(简答) 灌草丛:是森林或灌丛反复砍伐或火烧,导致水土流失、生境旱化后形成的以热带、亚热带禾草为主,混生 有较显著的灌木的次生植被,在一些群落中尚有稀树孤立生长的乔木,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大都可通过灌丛阶段 而逐渐恢复成林。本质是暖温带、热带、亚热带的次生草甸型植被; 灌丛:以灌木占优势的植被类型,高度<5m,盖度 30-40%。分布广,温带-热带,低海拔-高海拔; (二)草原(斯太普)和稀树草原(萨王纳):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草原分布在温带和高寒 带,稀树草原分布在热带草原。 1 草原-①草甸草原②典型草原③荒漠草原④高寒草原 2 稀树草原 1、草甸草原:是草原植被中较湿润的类型,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常混生大量中 生或旱中生植物,主要是杂草类; 2、典型草原:真草原、干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组成,其中以丛生禾草为主。如建群种— 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羊茅、长芒草、冷蒿、百里香、铁杆蒿等; 3、荒漠草原:这是草原植被中更偏干的类型,建群种由强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经常混生大量强旱生小半 灌木; 4、高寒草原:是草原植被中的耐寒类型,是在高山和青藏高原寒冷条件下,由非常耐寒的旱生矮草本或小 半灌木植物为主组成,经常混生一些垫状植物; 5、稀树草原:即热带草原,也称萨王纳,是热带半干旱地区有干湿季交替,以阳性、高温、多年生旱生禾 草为主 降雨量 500-1500mm,年均温>22℃。 (三)荒漠:是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干旱。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实验教学讲义(修订版)【模板】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实验教学讲义(修订版)XX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3年8月实验一草原类型的划分-----草原顺序分类法的使用实验目的:通过练习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培养学生独立利用气候资料判断草原类的能力。
实验方法:每位学生调查其家乡所在地相关气候资料,计算湿润度,查阅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表,确定草原类。
实验材料:每位同学家乡20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均≥0℃积温,当地植被特征计算公式:草原湿润度(K)=年均降水量(r)/(0.1×年均≥0℃积温)(∑θ)实验步骤:a 基本数据的收集。
通过网络数据库收集试验地区气象、植被等数据b 湿润度计算c 查表得到草地类名称d 完成试验报告:包括所有基本要素实验二农村草业经济调查实验目的:掌握收集农村生产资料和统计资料的方法,初步尝试分析资料实验材料:自己家庭(来自农村的学生),自己所在县的某农户、某村、某乡或县(来自城市的学生)实验内容与方法:a 人口和劳动力状况调查:通过直接调查访问农户认真仔细的收集人口资料和劳动力资料,完成表一。
表一农户家庭基本状况调查表调查地点:经纬度:户主姓名:家庭人口:b 农业生产和经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调查各种作物种植情况,家畜、家禽、鱼类养殖情况,完成表二和表三表二种植结构调查表表三养殖调查表实验三草地游憩地资源功能评价实验目的:掌握草地不同功能的评价方法,使同学们具有能独立完成评价的能力。
实验材料:三块不同的休憩草地(榆中校区),三位或三位以上专家,打分标准,打分表等实验方法:在榆中校区或附近选择三块不同的游憩用草地,请三位同学作为专家,按照打分标准的要求给这三块草地的功能进行评价,然后根据所等的分数和项目,撰写评价报告草地游憩资源潜力评价指标草地功能评价表专家姓名:时间:实验二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和练习草地地上量的测定方法,理解地上生物量和草地产草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1m×1m样方框,剪刀,信封袋或布袋,记录纸,烘箱(恒温干燥箱),天平实验方法:在萃英山上,选择具典型地段,用样方法测定草地地上生物量,4次重复。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第十章 草地资源调查资料的整理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草地资源区划第 一级(区 概述 一级 区)概述
再见
二、草地面积的校正 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就需要进行面积校正。 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就需要进行面积校正。 坡度在5 坡度在5°时,投影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差约1%; 投影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差约1 15° 22° 14%; 15°-22°时,相差7%—14%; 相差7 14 23° 31 31° 相差15 15% 28 28%; 23°—31°时,相差15%—28%; 32° 39 39° 相差29 29% 40 40%; 32°—39°时,相差29%—40%; 40°—50°时,相差41%—50%。 40° 50° 相差41% 50%。 50 41 50 在坡度小于15 时可以不必校正。 在坡度小于15°时可以不必校正。
第二节
草地面积量算和生产能力计算
一、草地面积的量算 面积量算工作是在审定后的草图或清绘复制原图上进行。 面积量算工作是在审定后的草图或清绘复制原图上进行。它是 草地资源调查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草地资源调查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以图幅理论面积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 以图幅理论面积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 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是进行面积量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是进行面积量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毛面积是指在所量面积中含有部分在量算图上难以标明的非草 地地类的面积。例如道路、小的河流、 地地类的面积。例如道路、小的河流、在草地中星散分布的部 分裸地、稀疏植被等。 分裸地、稀疏植被等。 草地有效利用面积是指在扣除了一切非草地地类面积之后的草 地面积,是用以计算草地生产力的面积依据。 地面积,是用以计算草地生产力的面积依据。
草地调查规划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下列草地植物中是灌木的为()。
A:羊草 B:大针茅 C:冷蒿 D:小叶锦鸡儿答案:D2.下列草地植物中是半灌木的为()。
A:贝加尔针茅 B:冷蒿 C:线叶菊 D:无芒隐子草答案:B3.下列草地植物中是多年生根茎禾草的为()。
A:羊草 B:贝加尔针茅 C:寸草苔 D:糙隐子草答案:D4.以下属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有()。
A:气体调节 B:土壤形成 C:水调节 D:干扰调节答案:ABCD5.草业的四个生产层包括()。
A:植物生产层 B:动物生产层 C:前植物生产层D:后生物生产层答案:ABCD6.“饲草”所包含的内容比“牧草”所包含的内容多。
() A:对 B:错答案:A7.萨王纳(Savanna)草原只分布在非洲大陆。
() A:错 B:对答案:A8.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都是多年生丛生禾草。
() A:错 B:对答案:B9.草地是指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以及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
() A:错 B:对答案:B10.草地的初级生产指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从日光能及无机物转化为植物有机体(牧草)的过程叫初级生产。
() A:对 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在草地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植物因素 B:人类活动因素 C:非生物因素 D:生物因素答案:D2.下列因素在草地形成过程中起间接生态因子作用的是()。
A:水文 B:植物C:土壤 D:地形答案:D3.下列属于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水平结构 B:物质循环 C:垂直结构D:种类组成答案:B4.下列是草地非生物环境的为()。
A:家畜 B:水文 C:气候 D:土壤答案:BCD5.与草地形成相关的生物因素有()。
A:地形 B:微生物 C:植物 D:动物答案:BCD6.基质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水分、温度、养分),从而影响土壤对植物养分和水分的供应。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第三章
• 不同山地草地分布垂直带的差别,一方面受该山
地所在的水平地带,即基带的制约;另一方面也 受山体高度、山脉走向、山体结构的影响。
二、中国草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每个山体都具有其特有的草地分布垂直带系列,但位于同 一水平地带中的山地,其垂直带结构总是比较接近的。据此, 可以将我国山地草地垂直带分布划分为干旱区和湿润区两大类。 干旱区又可分为温性草甸草原、草原、荒漠草原、温性荒漠、 暖温性荒漠五个亚地带。湿润区分为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 两个亚地带。
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坡和藏东南一带河谷,有少量森林 破坏后的热性和暖性灌草丛,主要草地带如下: 1、高原东南部高寒灌丛与高寒草甸带; 2、高原中部高寒草原带; 3、高原西部山地荒漠带性
一、草地类型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 山地草地分布的最显著特点是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更替着不 同的草地地带,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垂直地带性的变化是随 山地水热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发生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其递减度一般每l00m为0.5-0.6℃。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长, 在一定高度以上,通常是森林线以上,又有下降,从而在山地 不同高度地带形成了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相应形成不同山地草 地类型的垂直地带分布。
(一)干旱区山地草地的垂直分布;
(二)湿润区山地草地的垂直分布;
(三)高寒区山地草地的垂直分布。
第四节
草地类型分布的非地带性特征
非地带性草地是在地带性的气候下,由于地质构造、地形、 土壤基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形成地带内水、热、土壤矿物营 养的差异,在地带性草地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隐域性草地。 一、沼泽草地的分布 沼泽以温带地区和青藏高原为多,在亚热带地区只有零星分 布,热带地区在沿海一带有少量分布。热带、亚热带沼泽做为 草地利用,价值不大。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习题集
《草原资源调查与规划》习题集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06年4月20日《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习题集习题一1 专业术语解释轮牧草原生产能力载畜量畜产品单位草地地上现存量草地动态产量草地基况家畜当量斯太普(steppe)综合顺序分类法2 填空⑴草地分类方法根据分类的主要依据有()、()、()、()、()等几类(请列出5项)。
⑵载畜量的表示方法主要有()、()、()3种。
⑶非洲把干旱而灌丛较多的草原称为(),拉丁美洲把稀树高草草原称为(),南美洲大草原通常称为(),北美大草原常称为()。
⑷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中,热量的测算用()的积温。
在我国,当湿润度K值为0.29-0.85时,热量为3700℃时,草原类型为()。
⑸我国北方,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等草地类型。
⑹草原的“生态平衡”主要指()、()、()三者之间的大致平衡。
⑺测定牧草产量,如果按时间特性来归纳,包括()、()、()。
⑻草地生产能力构成的三要素分别是()、()、()。
⑼草原调查的工作一般程序分为()、()、()。
⑽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三项因子群是()、()和()。
3 简答题⑴草地调查与规划所遵循的原则⑵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特点⑶以某一牧场为例,说明载畜量估测的一般方法⑷举例说明草地资源的多功能性⑸结合黄土高原地区草地利用现状,试简单予以规划设计提示:可以考虑天然草地、栽培草地和粮食作物相结合,放牧与舍饲相结合习题二1 专业术语解释家畜单位载畜量草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草地类型草地基况畜产品单位草业总体规划畜群周转单位2 填空⑴在气候因素中,()和()较为关键,经常用作草地分类的依据。
⑵综合顺序分类发把()和()作为草地分类的基本依据。
⑶载畜量的三种主要表示方法为()、()和()。
⑷我国约有天然草地()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位,其中()省(区)的天然草地面积排第一位。
草地资源管理考试试题
草地资源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植物不属于常见的草地牧草?()A 苜蓿B 狗尾草C 仙人掌D 黑麦草2、草地的载畜量主要取决于()A 草地面积B 牧草产量C 牲畜种类D 以上都是3、以下哪项不是草地退化的主要表现?()A 植被覆盖度降低B 土壤肥力增加C 物种多样性减少D 水土流失加剧4、草地资源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技术主要获取的信息是()A 草地植被类型B 草地土壤质地C 草地地下水位D 草地气候条件5、合理的草地放牧制度不包括()A 自由放牧B 划区轮牧C 季节性休牧D 禁牧6、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草地改良的常用措施?()A 施肥B 补种C 开垦D 除杂7、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A 消费者B 分解者C 牧草D 土壤8、衡量草地质量的重要指标是()A 草地产量B 草地面积C 草地海拔D 草地坡度9、以下哪项不是草地火灾的预防措施?()A 控制火源B 修建防火带C 增加草地可燃物D 加强巡逻10、草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 草地类型B 草地面积C 草地人口D 草地生产力11、以下哪种动物对草地的破坏较大?()A 牛B 羊C 马D 蝗虫12、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A 增加牲畜数量B 提高草地利用率C 保护草地生态系统D 扩大草地面积13、以下哪项不是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A 提供牧草B 调节气候C 净化空气D 生产钢铁14、草地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以上都是15、以下哪种草地类型分布在干旱地区?()A 温带草原B 高寒草甸C 荒漠草原D 热带草原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草地资源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
2、草地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__和_____等因素的影响。
3、常见的草地害虫有_____、_____和_____等。
4、草地的管理措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
草地资源开发考核试卷
9.草地生态旅游会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0.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矛盾的,无法实现和谐共生。()
(注:以下为答题纸,请在此处填写考生答案。)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这些原则在实际草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C.增加草地化肥使用量
D.大面积开发荒草地
10.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有效防止草地退化?()
A.合理轮牧
B.退耕还草
C.增加草地人口密度
D.防沙治沙
11.草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为畜牧业提供饲料
B.维护生态安全
C.促进工业发展
D.提供旅游资源
12.下列哪种草地类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草地退化原因?()
A.气候变化
B.过度放牧
C.土地沙化
D.人工种植
5.关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无限制地增加草地载畜量
B.忽视草地生态环境保护
C.合理规划草地利用,兼顾生态与经济
D.优先发展工业,忽略草地资源
6.我国草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A.华北地区
11. ABCD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CD
18. ABC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自然草地;人工草地
2.保护生态;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
3.草地生产力下降;植被退化;土壤侵蚀
4. 40%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第八章
草地作为一种农业自然资源,它与耕地、森 林有着互相转化的关系,受着世界农业发展变化 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草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 以减少森林面积的代价而取得的。大洋洲和欧洲 草地面积的减少,是为了保护环境,一些草地不 再用于放牧而用于环保或被改为林地所致。
• 根据天然草地在生产中的比重和生产力水平,可将世界上 不同国家的草地牧业生产分为四种类型:
一、亚洲的草地资源
亚洲草地20.78亿hm2,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蒙古、沙特阿拉伯、伊朗、土库曼斯坦 和阿富汗等国。
亚洲的天然草地类型繁多,从热带雨林草地 到寒漠草地,从热带荒漠草地到冻原草地应有尽有。
• 二、非洲的草地资源
• 非洲有各种类型的草地19.99亿hm2,占全洲面积的67.44
• (1)完全依靠天然草地,对草地投资较少,管理也较粗 放的国家。例如:蒙古、阿富汗、伊朗、也门、约旦、毛 里塔尼亚、索马里、苏丹、博茨瓦纳、乍得、巴拉圭等;
• (2)以天然草地为饲养基地,但管理较先进的国家。例 如澳大利亚;
• (3)以天然草地为主,配合以相当数量的人工草地和栽 培饲料的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阿根廷、 南非等;
• (4)以人工草地为主,天然草地为辅,能较全面地组织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从而具有较高生产水平的 国家。例如:新西兰、英国、爱尔兰、荷兰、丹麦、挪威、 瑞士、德国、法国、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等。
二、世界人工草地的发展 人工草地是利用综合农业技术,在完全破坏了天然植被的
基础上,通过人为播种建植的人工草本群落,也包含以饲用为 目的建植的灌木或乔木群落。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天然植被的条 件下,通过补播、施肥、排灌等措施培育的高产优质草地,称 为半人工草地或半天然草地。由于半人工草地的植被成分基本 上和原来的天然植被相同,所以在分类上仍作为天然草地对待。 人工草地有以饲用为目的的牧用草地,也有以保持生态、美化 环境、体育竞技场地为目的的绿地和草坪。
草地资源学复习题
复习题:1 高寒草甸:发育于高山(或高原)亚寒带、寒带,湿润度大于1.0,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寒冷湿润地区,由耐寒、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或有中生高寒灌丛参与组成的草地类型。
2 热性草丛:发育于亚热带,热带,湿润度大于1.0,年降水量大于700mm的森林区,森林破坏后由次生热性多年生中生或旱中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其间散生少量阳性乔、灌木,植被基本稳定的草地类型,其乔、灌木郁闭度之和小于0.1。
3 家畜单位:根据家畜对饲料的需求量将各种家畜折合成一种标准家畜,便于描述家畜--草地系统的生产能力。
4 大气窗口: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透过率较高的光谱段称为大气窗口5 草地载畜量:用家畜单位表示,即某一地域范围内的草地,在某个利用时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负载的家畜数量。
6 畜群结构:由畜群中各畜组的比例所反映的畜群组成状况7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和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直接福利。
8热带稀树草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其特点是在高大禾草的背景上常散生一些不高的乔木。
在具有较长期干旱季节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并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或灌木的植物群落。
9 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禾草和中生杂类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
10 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植物从南向北,依次是热带雨林,阔叶林,落叶林针叶林它就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适应环境的种类。
11 草地资源:是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草地类型,面积和分布,以及由他们所产生的物质的蕴藏量,它是一项农业自然资源。
12 草地等级评价:?草地资源是既反映草地质量又有数量概念的草地。
以草地型为评价基本单元,对草地资源进行等级确定和统计,予以评价。
13 草地分类:在认识与明确草地类型的基础上,人们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对体现草地的自然和经济特征不同的草地组成单元,以一定的原则,系统和标准进行类型区别的过程。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第一篇: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为人类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其他生物产量等各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生产基地草地资源:只有当人类将草地去开发利用,能产生产品和效益,使草地蕴藏的生产价值得以体现,才能成为现实的草地资源草地类型: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与经济特征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的组成单元草地分类:划分草地类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分类的依据、原则、系统和标准草原健康: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特征的基本结构,或不断完善;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的基本功能,或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谐的趋势畜种:具有相同的来源于遗传基础,有相同形态、性能和经济特征,并经人类训养培育,具有独特性能的动物种群畜群结构:家畜品种内部的性别和年龄组成的比例,即家畜品种的种群结构载畜量:也称载牧量,是评价草地生产力的一种指标,其含义是:一定的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础利用方式(也可以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及放牧的家畜头数。
表示方法:家畜单位指标、时间单位指标、面积单位指标环境生产层: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以其景观和环境效应产生经济价值草原基况:草原发育和发展的健康状况草业规划:对草地资源自然经济特征同一性与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概况,区分不同的草地资源类型区域,并提出区域草业生产发展方向,进而针对区域由不同地区,提出以草业为主体,联系相关产业,组织资源开发利用。
产品生产经营、环境与资源保护,取得最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总体规划。
羊单位:1头体重40kgde 母羊及其哺乳羔羊,每日约需牧食青草5~7.5kgRangeland和grassland的区别:Rangeland是天然的,grassland人工因素很大,草规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科学的认识草地形成发展规律与草地资源属性和科学地制定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总体方案。
草地资源学复习题
草地资源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
2、灌丛:指的是荒漠以外的中生或中旱生灌木所组成的植被。
3、荒漠: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肉质刺灌丛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
分布于热、亚热、温和寒带以及冷洋流海岸荒漠等。
以植被稀疏和大部分为裸露或不毛之地为显著外貌特征。
4、家畜单位指标,一定时间内、一定草地面积上能承载饲养的家畜头数。
5、时间单位指标,一定草地面积上,可供一定家畜放牧的时间,家畜单位天。
6、面积单位指标,一定时间内,放牧单位家畜所需要的草地面积。
7、第一性生产能力:也有称之为基础生产能力,用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可食牧草的产量、营养物质含量来表示。
8、第二性生产能力:用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期内由牧草转化为家畜的头数和畜产品数量表示。
9、大气窗口: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透过率较高的光谱段称为大气窗口。
10、畜群结构:由畜群中各畜组的比例所反映的畜群组成状况。
11、草地分类:在认识与明确草地类型的基础上,人们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对体现草地的自然和经济特征不同的草地组成单元,以一定的原则,系统和标准进行类型区别的过程。
12、草地基况:是指草地目前或近期生产状况与原先或前一时期草地生产状况的比较,是草地当前发育和发展的健康状况。
13、草地类型:根据草地的发生发展和表现出的自然、经济特性的趋同与趋异,以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草地进行划分的结果。
14、草甸:中度湿润条件下,以具中生特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
15、草地退化:是指草地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的改变所导致的生产力、经济潜力、服务性能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或丧失。
16、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
17、建群种: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
18、次生草地:原有的自然或人工植被包括草地植被遭受破坏消失后或人为清除后,经自然恢复演替重新生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
草原割草与草地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考核试卷
B.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C.退耕还草
D.城市化进程
19.下列哪种做法有助于草地水土保持?()
A.合理割草
B.过度放牧
C.大量使用化肥
D.翻耕草地
20.草地生态保护中,下列哪种措施应优先考虑?()
A.提高草地经济效益
B.保持草地生物多样性
C.扩大耕地面积
D.发展草地旅游业
(以下为其他题型,根据实际需求可自行添加)
C.过度放牧
D.乱砍滥伐
4.草原割草的最佳时期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下列哪种措施有助于草地生态保护?()
A.合理割草
B.频繁割草
C.连年翻耕
D.大量使用化肥
6.草地生态保护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气候变化
B.地形地貌
C.人口密度
D.交通运输
7.下列哪种土地利用方式不利于草地生态保护?()
6.在草地生态保护中,人工种植的草种越多越好。()
7.草地割草后不需要进行后续管理,让牧草自然恢复即可。()
8.草地生态保护与气候变化无关。()
9.适度放牧对草地生态保护是有益的。()
10.草地生态旅游可以完全不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草原割草对草地生态保护的双重影响,并提出减少割草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A.划定草地保护区
B.建立草地公园
C.开发草地矿产资源
D.推广草地节水灌溉
8.草原割草对草地生态保护的影响是?()
A.促进草地生态平衡
B.破坏草地植被
C.降低草地生产力
D.加剧草地沙化
草原割草与草地资源合理规划考核试卷
10.割草高度的确定需要考虑草地的______状况和气候条件。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草原割草可以随意选择时间,不影响草地植被的生长。()
2.草地割草后的草料可以直接用作饲料,无需任何处理。()
A.沙漠草地B.高寒草地C.草甸草地D.沼泽草地
18.草地资源合理规划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促进草地恢复?()
A.割草后立即施肥B.割草后立即浇水
C.割草后进行植被恢复D.割草后翻耕土壤
19.草原割草对草地微生物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割草增加微生物数量B.割草减少微生物数量
C.割草对微生物数量没有影响D.割草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与割草频率有关
4.为了保护草地生态,割草后的草地需要进行______恢复。
5.草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草地生产力有重要影响,割草可以______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6.草地资源合理规划中,应当考虑草地的______承载力和生态功能。
7.割草机械的选择需要根据割草面积和______来确定。
8.草原割草后,及时进行______可以促进草地植被的恢复。
11.ABCD 12.ABC 13.ABCD 14.ABC 15.ABCD 16.ABC 17.ABCD 18.ABC 19.ABCD 20.ABC
三、填空题
1. 3-5
2.利用
3.夏秋
4.植被
5.促进
6.生态
7.割草高度
8.植被恢复
9.效益
10.植被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草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
C.市场需求
D.土地资源本身
10.以下哪个地区的草原土地资源利用应以保护为主?()
A.东北地区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西北地区
11.草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中,以下哪个措施有助于防治荒漠化?()
A.退耕还林还草
B.提高草原载畜量
C.大量开发地下水
D.减少草原植被覆盖
12.关于草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叙述,以下哪个是正确的?()
A.城市发展
B.农业生产
C.生态环境保护
D.工业产值
15.以下哪个地区的草原土地资源利用应以生态保护为主?()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6.关于草原土地资源利用,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发展生态畜牧业
B.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C.提高草原载畜量
D.合理利用水资源
17.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草原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草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草原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
A.农田开垦
B.畜牧业发展
1.草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仅考虑经济效益即可。()
2.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草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完全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4.退耕还草政策有助于草原土地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5.在草原土地资源利用中,市场需求不应作为考虑的因素。()
草地规划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1.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de)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2.草地资源:是经过人类利用经营(de)草地,是生产资源和环境资源是有数量,质量和分布地域(de)草地经营实体,是草地蕴藏(de)生产能力变为现实(de)生产力.3.草地资源区划:是草地资源生产利用(de)宏观规划,是对草地资源空间分布进行(de)一种科学(de)现实(de)分区划片.4.草地分级:是对草地(de)质量数量和生产力现状进行等级(de)评价.5.草地等级评价法:是对牧草质量指标等,以牧草产量指标评级,然后将两者结合成等级用以草地植物资源评价(de)一种方法.6.草地牧草经济产量:是单位面积(de)草地在单位时间内生产(de)可供动物放牧采食或刈割后采食(de)牧草重量.7.草地净营养物质生产力:是单位面积(de)草地在一定得时间里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各种净营养物质(de)能力.8.第一性生产能力: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de)总有机物能力.9.生物力能学:研究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在无人力干扰下能量流动转化(de)科学.10.草地载畜量:用家畜单位表示,即某一地域范围内(de)草地,在某个利用时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负载(de)家畜数量.11.家畜单位:根据家畜对饲料(de)需求量将各种家畜折合成一种标准家畜,便于描述家畜--草地系统(de)生产能力.12.畜群周转系数:指同一畜种或品种(de)畜群在一年内出栏数占存栏数(de)比率.13畜产品单位:是根据草地多可用畜产品(de)产量评定草地最终生产力(de)一种指标.14.半人工草地:人工改良(de)天然草地.15.人工草地: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栽培而成(de)草地.16.原生草地:是在一定空间固有(de)无机和生物环境因素下形成(de)草地. 17次生草地:原有(de)自然或人工植被包括草地植被遭受破坏消失后或人为清除后,经自然恢复演替重新生成(de)以草本植物为主(de)草地.18.显域性草地:受地带性气候影响而形成(de)具有相应地带性分布(de)草地.19.隐域性草地;在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土壤水文条件(de)变化局部地区出现了不同于地带性气候决定(de)水热特别是水分条件从而形成不同于地带性草地(de)特殊草地.20三向地带性学说:在地球表面热量随纬度位置而变化水分岁纬度位置而变化,构成草地分布(de)水平地带性,在山地,水,热状况在基带(de)基础随海拔高度而变化构成草地分布(de)垂直地带性.21.草地农业生态系统:22.草地分类两大体系:农业经营分类法和发生分类法;23.层片:结构(de)一种基本单位,由相同或相似生态要求(de)种组成.24.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de)一群家养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de)经济价值.25.草地封育:禁止放牧等人类活动,使草地植物恢复(de)一种方式26.人工草地: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栽培而成(de)草地.填空题:1.草地资源(de) 四个生产层是2.草地以其成因(de)不同,3.当人类经营(de)巨大影响改变了水热供给和植被组成等根本性条件,是草地(de)性质发生了质变才会形成4.在相同(de)气候地带内,成为决定植被分异(de)主要因素.5.在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土壤,水文条件(de)变化,局部地区出现了不同于地带性气候决定(de)水热,特别是水分条件,从而形成不同于地带性草地(de)特殊草地,6.对草地类型地理分布起决定作用(de)7.在草地形成中起主体作用(de)8.草地分类(de)9..突出了环境因素在草地形成中(de)作用.(de)改良和经营水平划分突出了人类生产活动在草地形成中(de)作用11.草地分类都有由高级、中级道低级(de)分类单位系统,级别(de)多少,不同分类方法有所差别.通常把作为最基本(de)分类级12.草地(de),.共划分为13.(de)性质.分布在草地形成中起主导作用.14.草地游憩根据其内容、要求和功能(de)15.草地分类指标(de)四项属性:分类指标16.水热为主导(de)气候条件决定了草地(de)17.草地以其成因(de)不同,有.18.面积单位指标指在一定得时间内,放牧一个家畜单位所需要界上众多(de)草地分类法,根据他们分类(de)依据,特别是反映在高级分类单位(de)依据,20.中国现行(de)分类方法,本质上都属于21.,草地面积39892万h㎡一定(de)时间内,放牧一个家畜单位所需要(de)草地面积.(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美国)1、试简述影响次生草地形成(de)因素有哪些答:①过度放牧利用②火灾焚化③对干旱、半干旱草地(de)灌溉④长期围栏封育补播大量新生(de)草种改变了种群结构⑤翻耕重新种植成人工草地2、简述人类活动对次生草地形成(de)影响.答:①砍伐森林建造草地;②开荒造田;③人类经营活动引起环境变化,特别是内陆干旱区水分条件(de)变化,又往往与盐分变化相连,这是次生草地发展(de)重压因素;④人类活动打破生态平衡改变生态系统结构;⑤过牧.3、草地与草地资源(de)根本区别.答:①草地是一种自然体,是自然界存在(de)各种类型、分布于各地(de)草地(de)泛称,它只有蕴藏(de)生产能力;②草地资源是经过人类利用、经营(de)草地、是生产资料和环境资源、是数量、质量和分布地域(de)草地经营主体,使草地蕴藏(de)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生产力4、草地资源调查规划(de)目(de)任务.答:目(de):是科学地认识草地形成发展规律与草地资源属性和学科地制定开发利用草地资源(de)总体方案.任务:是以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类型学和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调查草地资源与草业生产状况,认识其固有(de)矛盾与规律,以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商品经济规律、产业化经营和党(de)方针政策为指导,从草地和相关资源配置和草业生产整体结构优化,发挥草地资源生产潜力,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入手,制定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草业生产总体安排(de)宏观规划.5、简述研究草地成因(de)依据有哪些答:①无机环境因素说②无机环境与生物因素说③无机环境、生物、人类活动因素说6、贾慎修教授(1982)提出草地分类(de)原则,应当符合(de)基本要求.答:(1)首先确定草地植被发展(de)过程和阶段,应研究草地与气候、土壤、地形等生境因素(de)规律性关系.(2)表现草地每一发展阶段所具有(de)基本矛盾和主要特征.(3)反映草地(de)生产特性和经济价值在草地形成过程中(de)变化.(4)社会生产活动,农业技术措施,对于创造草地经济价值(de)作用. 7、简述许鹏教授提出无机环境、生物、人类活动因素说.答:①强调生物因素(de)核心作用,植被作为建成草地(de)实体,又在生物因素中起关键(de)作用;②非生物因素作为提供植物生活要素之源,具有决定性影响.气候,特别是水热条件又在非生物因素中具有主导地位.8、任继周教授(1985)提出(de)草原分类原则答:①分类要素(de)完整性;②分类体系(de)周延性;③分类体系内涵(de)综合性;④分类指标(de)相对稳定性;⑤同级指标(de)可比性;⑥特征指标(de)确限性.9、草地类型水平分布(de)一般规律.答:草地类型(de)水平地带性分布受纬度和经度(de)影响.太阳辐射随地理纬度(de)高低而有所不同,从南到北形成各种热量带,每一个带向东西两方延伸,又由南向北依次更替,与此相应,各种植被类型也形成带状从南向北依次更替.海洋上蒸发(de)大量水汽,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陆地,是陆地上大气降水(de)主要来源,在不同纬度地带有所不同,在同一纬度带(de)不同地点,也十分悬殊.一般是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减少,植被因水分状况变化相应地成带状依次更替. 10、草地类型垂直分布(de)一般规律.答:垂直地带性(de)变化是随山地水热条件(de)变化而相应发生(de),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其递减度一般每100m为~℃.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长,从而在山地不同高度地带形成了不同(de)垂直气候带,相应形成不同山地草地类型(de)垂直地带分布.11、草地资源区划(de)原则.答:①以草地类型和草地资源分区为基础,以自然因素,特别是草地水热因素(de)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②草地生产(de)社会经济条件、草地利用制度、草地畜牧业(de)布局及生产现状在区域内(de)一致性以及草业、畜牧业发展方向(de)同性是草地资源区划(de)重要依据.③各级区划(de)界线应与县级行政界线相吻合,并尽可能连片,保持完整性、使区划在生产实践中便于执行.12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de)特点及分类依据.13、简述草地资源(de)自然属性.答:①草地资源数量(de)巨大性;②草地资源数量(de)差异;③草地资源位置(de)有序固定性;④草地资源发展(de)阶段性14、简述草地等级评价法(de)方法.答:(1)草地等(de)评价方法:首先对草地牧草按种(de)质量特征——适口性、营养价值和利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将草地饲用植物划分为优、良、中、低、劣5类;(2)草地级(de)评价方法:以年内草地产量最高月份(de)测定值代表草地牧草自然生产力水平,以干草产量(de)多少分级,共有8级;(3)草地等级(de)综合评价:将某一草地(de)等和级相连缀就是其等级(de)综合评价.草地(de)5个等和8个级可以组合为40个不同(de)草地等级,其中Ⅰ等1级(Ⅰ1)就是经济价值最高(de)草地,Ⅴ等8级(Ⅴ8)就是经济价值最低(de)草地. 15、举例说明草地资源功能和用途(de)多样性答:①草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功能(例如:美化绿化环境,保持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②草地资源(de)植物生产力(例如:生产牧草和枝叶饲料,生产野生药材)③草地资源动物生产功能(例如:牧养家畜,养鱼)④草地草畜产品(de) 流通生产功能(例如:肉,奶,皮,毛)16、草地分类(de)基本单位及其分类原则.答:基本单位:草地类型;分类原则:分类(de)理论指导原则、分类要素(de)完整原则、分类单位(de)科学命名原则、自然分类与技术分类结合(de)原则、分类体系(de)周延性原则.17、任继周教授提出(de)四项因素说.答:①大气;②土地;③生物;④生产劳动18、植物如何影响和改造环境答:(1)利用光能,制造氧气(2)固定CO2,合成有机物(3)防风固沙,加速降尘(4)保持水土,涵养水源(5)调节气候,增加降水(6)吸收毒物,杀灭细菌(7)指示植物,监测环境(8)减弱噪音,利人健康(9)五颜六色,美化生活19、贾慎修教授(1982)提出草地分类(de)原则.答:①首先确定草地植被发展(de)过程和阶级,应研究草地与气候、土壤、地形等生物因素(de)规律联系;②表现草地每一发展阶段所具有(de)基本矛盾和主要特征;③反映草地生产特征和经济价值在草地形成过程中(de)变化;④社会生产活动.农业技术措施对于创造草地经济价值(de)作用.20、草地资源区划(de)原则.答:草地是一种自然体,是自然界存在(de)各种类型,分布于各地(de)草地(de)泛称,它只有蕴藏(de)生产能力;草地资源是经过人类利用、经营(de)草地,是生产资料和环境资料,是有数、质量和分布地域(de)草地经营实体,使草地蕴藏(de)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生产能力.21、大草食动物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de)作用.答:①大草食动物利用植物有机物生产乳、肉、皮、毛等动物性产品.②大草食动物(de)放牧可使植被发生偏途演替;③大草食动物是草地农业生态系统(de)草地与农田两大初级生产部门联系(de)纽带;④大草食动物通过放牧对草丛动物和土壤动物产生广泛(de)影响.22、载畜量(de)概念、表示方法及估测方法答:概念:载畜量是评价草地生产力(de)一种指标,一定(de)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在放牧适度(de)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de)放牧时间及放牧(de)家畜头数.表示方法:①家畜单位指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de)草地可以放牧(de)家畜头数)②时间单位指标(在一定(de)草地面积上,可供一定家畜单位所需要(de)草地面积数或月数)③面积单位指标(在一定时间内,放牧一个家畜单位所要(de)草地面积)估测方法:①根据牧草产量估测;②根据草地牧草可利用营养物质量(de)估测;③根据放牧试验估测23、草地资源有哪些功能.答:①草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功能(草地游憩业、草坪业、草地自然保护区)②草地资源植物生产功能(生产牧草、生产野生药材、生产野生植物纤维)③草地资源动物生产功能(牧养家畜、养鱼、饲养家禽)④草地草畜产品(de)加工、流通生产功能(肉、奶、皮、毛等加工,交换与流通)24、草地资源调查(de)一般步骤与内容答:1、准备工作:①调查任务与成果要求;②做好组织准备;③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④工作计划(de)拟定和统一技术规程;⑤物质准备.2、外业调查工作:①槪查;②详查;③访问.3、内业工作:原始资料(de)整理,建立草地分类系统,草地资源图件(de)编件与修正内容;草地资源调查工作是集资源与生产、社会与经济(de)综合性调查,它包括对草地资源形成要素(de)调查与分析,草地植物,动物资源(de)调查,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水土资料.。
草地学考试题
1.草地概念是什么?通常steppe ,veld ,pampas ,prairie savanna 指的是哪地方的草地?草地(grassland)是具有一定面积和牧用价值的植被及其生长地的总体,是畜牧业生产资料,并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资源,同时也是生态保护和人类生存鹅重要条件。
Steppe 斯太普欧亚大草原,西伯利亚大草原平坦,广大,中旱生丛生禾草为主Veld 维尔德南部非洲,干旱而灌从较多的草原Pampas 潘帕斯拉丁美洲,南美洲大草原,稀树高原草地Prairie 普列里北美洲大草原Savanna 萨王纳热带或亚热带稀树大草原2.饲用植物的株丛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在生产中如何利用这些特点?1)上繁草:植株高达,高50~70厘米或更高,株丛多半是生殖枝和长营养枝,茎上的叶片分布比较均匀。
这类牧草常用作建立割型人工草地,割草后留茬的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5-10%。
羊草、赖草、披碱草、无芒雀草、鸭茅、象草、猫尾草、苜蓿等属于上繁草。
2)下繁草:植株矮小,高度一般不超过50厘米,株丛多半是短营养草,大量叶片集中于株丛基部,收割后的留茬数量大,约占总产量的20-60%。
因此这类牧草适合于放牧利用。
草地早熟禾、羊茅、针茅、冰草、白三叶等属于下繁草。
3)半上繁草:长营养枝于短营养枝约各占一半,介于上繁草于下繁草之间,植株高度约50~70厘米,收割或放牧后产生稠密而多叶的再生草,适合割牧兼用。
多年生黑麦草、草地羊草、新麦草、杂三叶、红三叶黄花苜蓿等属于半上繁草。
4)莲座丛草:根出叶成叶簇状,没有茎生叶或茎生叶很小。
由于它们比较矮小,因此在长期放牧而变坏的草地上最普遍,饲用价值普遍不大。
蒲公英、车前、凤毛菊等属于莲座丛草。
3.什么是分蘖?多年生草类枝条形成有哪几种类型?分蘖指枝条自地表或地下茎节,根颈,根蘖上形成枝条的现象。
1根茎状草类2 疏丛状草类3 密丛状草类4根茎疏丛状草类5匍匐茎草类6轴根性草类7 根蘖性草类8粗壮须根状草类9 鳞茎型草类4.营养繁殖和营养更新有什么区别?多年生草类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主要有哪些?为什么天然草地上的植物多以营养繁殖为主?1)营养繁殖:从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部分获得一个完整的植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