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全书最完整复习纲要
《新闻评论写作》大纲
![《新闻评论写作》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c086e3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6.png)
《新闻评论写作》大纲第一篇:《新闻评论写作》大纲00658《新闻评论写作》大纲1.1 学科框架一、考核知识点:(一)新闻评论学的定义(二)新闻评论学的对象二、考核要求:(一)新闻评论学的定义1.识记:新闻评论学概念2.领会:新闻评论学与新闻评论写作学的关系(二)新闻评论学的对象1.识记:新闻评论学研究对象的几大部分2.领会:新闻评论学研究的系统性1.2 新闻评论本体一、考核知识点:(一)新闻评论的定义(二)新闻评论的特点(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二、考核要求:(一)新闻评论的定义1.识记:(1)新闻评论的定义(2)新闻事实的定义(3)新闻评论与评论者之间的关系2.领会:(1)新闻评论与新闻事实的报道二者的关系。
(2)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的关系。
(3)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4)为什么不宜提“指导性”和“引导性”?(5)对广播电视节目中几人谈形式是否新闻评论的认定。
讨论:新闻评论的几种定义。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1.识记:新闻评论的五大特点2.领会:(1)政论与新闻评论的关系。
(2)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与新闻性的不同。
(3)思想性与政治性的不同。
(4)为什么不能把“科学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5)大众性的几层意思。
(6)大众性与专业性的矛盾。
(7)新闻评论中不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
(8)有没有评论者的观点在,是区分消息和新闻评论的关键。
(9)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
(10)新闻评论的论理性与学术论文的区别。
应用:分析一篇新闻评论,说明新闻评论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1.识记:(1)新闻评论的地位。
(2)消息性新闻报道中的竞争策略。
2.领会:(1)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致胜的两大法宝之一。
(2)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体的旗帜、灵魂和眼睛。
新闻评论对公众的影响。
(3)新闻报道影响着人们想什么,新闻评论则影响着人们怎么想。
(4)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与民众参政议政之间的关系。
新闻评论期末复习提纲
![新闻评论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c061538e2bd960590c677fa.png)
新闻评论一、新闻评论:从简单一元思维到批判性思维的“修行”……传承自由独立的文人论政精神--陈寅恪、储安平、傅雷……--《弄潮儿》:国家的仆人……北大北大尝试熟悉解析“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知识地图(了解他人观点)--周雪光、孙立平、蔡禾、吴重庆、贺雪峰……期待形成严谨的社会科学批判性思维(打造自己观点)--提出恰当提问+做出合理论证(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壹引子报纸,“乃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一、新闻评论的各种“定义”1、丁法章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文学)--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新闻评论,是一种带有政治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只与政治有关吗?(E:汪峰上头条……)--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2、范荣康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却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
”(未见诸报端却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是哪些事实?新闻评论都具有政治倾向吗?事实上都是党报评论的思路)(背景:范荣康,前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新闻评论学》,1988年)3、《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媒体或作者个人就新近发生的事件、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或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的新闻文体。
”(评论的对象、评论的目的)4、郭步陶:何谓评论(《时事评论作法》,1935)评不平之事,是为评:“把不平的事,用言文的功能,使它得着公平的判断,便是评。
”整理头绪,是为论:“遇着头绪纷繁的事情或问题,拿言文的工具,把它整理得条理分明,使人不至是非颠倒,便是论。
” (精辟的感性认识)举例:《急诊室的伦理底限须有制度支撑》,林衍新闻事实:57岁的农民杨吉全死于医院大厅。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评论写作要点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评论写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22f938d15abe23492f4d87.png)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评论写作要点评论写作要点一、短评: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①开头直言不讳、不落窠臼②开头紧扣报道、传递感情③行文长话短说④句式简洁、文字精炼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报道的引申、补充)二、小言论: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1、善于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大中取小,以小见大2、视角要宽些、深些、新些主流中见支流,洞察矛盾苗头,多从侧面探求。
写评析文章从何下手从六方面评论一、评论选题1、时机性(快、新),时宜性2、是否抓住社会焦点或冰点(关注度)3、时效性(现实、遍及意义)4、是否是宣传的需要(代表性、典型性)5、与百姓是否贴近,所关心的6、选题能否小中见大二、评论立论1、是否抓住问题的本色2、是否新颖(新视角、独辟蹊境、思考独到)3、是否抓住最新动态(社会动态、宣传动态)4、判断是否准确,具有说服力5、是否抓住规律和趋势6、能否比力容易让读者把握规律7立论与使用材料相符合三、评论标题1、标题是否与文意(正文)相结合2、标题的是否明确,会不会被误解3、能否吸引阅读和思考4、在修辞上有什么特色5、是否有新意四、评论说理论述1、运用什么样的论述方式2、论证方式是否和材料有机结合3、采用这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样优点与其它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优点4、说理是否透彻,是否符合说理逻辑和常识5、有新意、深意6、说理方法能否被受众所了解、接受7、说理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节制、不走极端),说理判断是否明确五、评论文采、语言1、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是否深入浅出,寓情于理3、文字是否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六、评论结构1、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方式,表现什么特点如:归纳式:材料充实,说理,把握不雅点递进式:层层深入,说理,把握不雅点并列式:思路开阔,考虑周到2、布局合理,轻重详略得当3、是否做到层次清晰,思路明确4、是否做到逻辑顺畅5、结构是否紧凑、完整6、开头:是否直言不讳或引而不发……7、结尾:是否有深意,不雅点,首尾响应。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4)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4)](https://img.taocdn.com/s3/m/8c8af51128ea81c758f578d7.png)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4)第十章编者按语(运用写作要求,为新闻报道配写编后,文前按语;说明性、政论性按写)一、什么是编者按语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二、按语的功能编者按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提示说明2、评介表态3、提醒建议4、补充强调三、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如果以编者按语在编排过程中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所处的位置为分类标准的话,编者按语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
由于编排的位置不同,使这三种按语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特点:①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特点: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于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③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心理。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与前两种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①发表形式上不同,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整,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②写作要求上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或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③功能上侧重点不同,文前多起强调、提示作用;文中多起注释、点拨作用;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④运用上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5)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5)](https://img.taocdn.com/s3/m/aa72443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6.png)
第⼗三章杂⽂ ⼀、鲁迅与杂⽂ 1、鲁迅是杂⽂写作的⼤师。
2、鲁迅的杂⽂是我国现代杂⽂的典范。
3、鲁迅的杂⽂论战性的⽐较多,对敌⽃争的⽐较多,这是由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
4、鲁迅杂⽂的特点主要在于从实际出发,根据形势和⽃争的需要,通过不同的⽅式和灵活的笔法,坚定地进⾏⽃争。
⼆、杂⽂的主要特点(分析⼀篇杂⽂的写作特点) 1、⽂艺性的政论 杂⽂兼有政论和⽂艺的因素。
专栏评论的⼀种类型,思想领域中⼔⾸、投枪式的轻武器。
2、强烈的战⽃性 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
有感⽽发,对现实⽣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性极强的⽂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
②爱憎分明的态度。
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场坚定,爱憎分明,⽴⾜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3、⽣动泼辣 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
针对社会⽣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②嬉笑怒骂皆成⽂章。
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注重争论,讽刺⽽不谩骂。
4、简洁精辟 ①⾔之有物,画龙点睛。
笔法如⾏云流⽔,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睛,直指问题的实质。
②简短⽽有⾻⼒。
思想精辟,⽂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净利落,不拖泥带⽔。
三、为何说杂⽂是⽂艺性的政论 杂⽂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包含⽂艺的因素。
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法上,⼜要善于运⽤艺术的形式和⽅法,把逻辑的说服⼒和形象的感染⼒结合起来。
杂⽂⼀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见⼤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种轻武器,⽆论表彰先进,或是匡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作⽤。
四、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1、严肃⽽深刻的主题,灵活⽽幽默的论述 杂⽂要⾰故⿍新、激浊扬清,主题要严肃⽽有深刻隽永的意味。
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和论述⽅法却是灵活多样的,笔法不拘⼀格。
2、杂⽂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杂⽂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应当是结合在⼀起的。
杂⽂中的形象,不仅使⽂章⽣动⽽有风趣,有时还能给⼈以知识;杂⽂的知识性,对读者起了“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的作⽤,它的内容同样可以正⾯阐述某种道理,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新闻学《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重点内容)
![新闻学《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98e12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7.png)
《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如下: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分10分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2、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分10分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3、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总分20分主要考察对学术概念的理解与掌握4、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总分20分主要考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5、写作题,本大题40分,主要考察对常见新闻评论形式写作要领的综合运用考核知识点范围如下:第1-3章了解与识记1、新闻评论的定义P182、报刊新闻评论常用字体;正楷字体P193、新闻评论的三个根本特征: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P314、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P415、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两种基本手段:新闻报道手段,评论手段P41理解与掌握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P22-232、舆论的定义P413、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P43-46第4-8章了解与识记1、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报刊言论的三个阶段: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评论的兴起(1874-1894);从政论向评论的演变(1894-1914);新闻评论进入了新的时期(1914-1949)2、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1984年,马克思写下《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一文P623、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党的立场,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同损害党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
P704、坚持新闻评论党性原则必须把握的三个方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5、宣传工作的三条基本原则: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P73:6、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除了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修养外,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新闻评论工作者既是媒体的代言人,又是编辑部的参谋员,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P89理解与掌握:党报评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主要方略:P80-86第9-12章了解与识记1、新闻评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P1072、论点有两种,总论点和分论点,它们之间的主要关系类型;主从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P1123、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P1184、选题与命题的区别:选题是确定评论什么问题,命题是拟定评论的题目P1225、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新闻评论是否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志要看它的论题是不是触及现实,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不强。
新闻评论写作_自考复习资料全
![新闻评论写作_自考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c7d95a13453610661fd9f43c.png)
新闻评论写作第一章 1.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节目样式)。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3.新闻评论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
4.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
新闻报道是主体、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灵魂。
新闻报道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
(关系)新闻宣传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主要的特点是一轮说理,直抒己见。
(分工)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
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
(配合)5.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选题和立论的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内容是由迫切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反应。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2.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
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说理论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2.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6.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的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
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
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第二章。
新闻写作复习纲要
![新闻写作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78bbc57336c1eb91b375d08.png)
新闻采编与写作复习纲要真实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属性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一.客观1.体制性失实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是而造成的新闻失实2.经济性失实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二.主观3.故意失实故意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道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4.非故意失实,也称业务性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什么叫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
记者八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新闻写作基本要求1.受限性2.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3.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4.针对性新闻角度(论述)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消息的特点1.简括: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2.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3.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倒叙,倒金字塔结构。
美国将这种结构方式称为新闻写作的“三度反复”4.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电头或“本报讯”电头是表明电讯稿发出的单位、地点和时间的,加括号或用显著字体标出,置于稿件开头。
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导语的任务1.开门见山,尽快地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3.导语为全篇定音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1.要有实质性内容2.将最有新闻价值、最具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3.炼字炼句,力求简短4.力求优美生动导语的类型p161-1671.概述型导语2.描述型导语3.评述型导语4.橱窗式导语导语修辞技巧p169-1731.设问2.拟人3.借用4.对比5.直呼6.排比7.惊警消息结尾特点:以事实结尾消息结尾方式1.材料典型,意味隽永2.首位关照,巧妙呼应3.稍加议论,画龙点睛4.水到渠成,自然抒情新闻背景就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2018自学考试《新闻评论与写作》复习纲要【5-8】
![2018自学考试《新闻评论与写作》复习纲要【5-8】](https://img.taocdn.com/s3/m/f2c9556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a.png)
【导语】⾼等教育⾃学考试,简称⾃学考试、⾃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是对⾃学者进⾏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等教育国家考试。
【第⼀篇:新闻评论的结构】结构-----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
⽂章的结构主要是指其谋篇布局,它不是研究词与词之间关系的词法,也不是研究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句法,⽽且研究章与章、篇与篇之间关系的章法与篇法。
评论的结构原则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3、从不同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评论的结构要求1、布局合理;2、层次清晰;3、逻辑顺畅。
归纳式结构-----是⼀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式。
(在提出论题、摆出论据之后,运⽤材料依次说明和论证观点,再由分论点集合成总论点。
这种结构⽅式顺应了事物发展的⼀般规律和⼈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增强评论的说服⼒。
) 演绎式结构-----是⼀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法。
(⼀般先摆出作者的观点,然后围绕这⼀观点引⼊事实或材料,并分别加以论证。
这种结构⽅式符合⼈们⽇常的说理习惯,有利于突出评论的中⼼论点。
) 并列式结构-----是⼀种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论证的结构⽅式。
(与前两种以纵向展开为主的结构⽅式相⽐,它以平⾏的⽅式安排观点和材料,使评论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内涵。
) 递进式结构-----是⼀种对论题进⾏由表及⾥、由浅⼊深、逐层分析的结构⽅式。
(这类结构的评论,其各个层次间是⼀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每层都既是上⼀层次的总结,⼜是下⼀层次的铺垫,有助于受众了解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实质。
) 对照式结构----分析⼀篇评论的结构⽅式 开头(引论)-----是指⽂章的开篇或起始部分,在评论中称为引论,通常⽤作挑开话题、交待主旨及引出正⽂。
主体(正论)------中间,是指⽂章的中⼼或主体部分,在评论中称为本论,通常⽤来容纳评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撑全⽂的主⼲。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46b97d7fd5360cba1adbf6.png)
《新闻评论》A.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发布的各种评论的总称,即评论主体对社会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所作的议论、品评;是一种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特色的政论文体,属于论说文范畴。
主要有社论、本报(台)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短评、编者按、思想评论等几种。
B.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作为一种新闻体裁,新闻评论跟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一样,具有新闻性。
主要表现在适应现实需要的议论、品评上,关注现实并直接为现实服务。
新闻评论是就当前或新近发生的事实或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进行议论、品评,像新闻一样讲究时效性,在以事实为依据、正确思想为准绳的前提下,追求轰动效应。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还表现在,它常常以新闻事件为由头,以事实和道理为依托展开评议,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就是它所具有的强烈的时效性。
新闻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它以迅速及时地评述最新事件、阐明道理、指导舆论见长,以提出和解决当前焦点问题取胜。
C.新闻评论具有信息性新闻评论是有关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和问题的观念表达,是思想、认识、态度的整合,所以,它理所当然是一种信息。
第一,新闻评论传播事物的自在信息。
第二,新闻评论揭示事物本质信息。
第三,新闻评论能传达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信息。
第四,新闻评论反馈一定的受众信息。
D.新闻评论的内容划分按所评述的内容划分,新闻评论有政治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军事评论、体育评论、科技评论、教育评论、文艺评论、国际评论等九种类型。
E.新闻评论的表达方式划分按表达方式划分,新闻评论主要可分为六种:社论、短评、杂评、政论、小言论、时评等。
F.新闻评论的作者身份及其郑重程度划分按作者身份及其郑重程度的不同,新闻评论可分为:社论、社评、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专论(署名评论)、编者按等。
新闻评论写作00658自考知识点整理
![新闻评论写作00658自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f891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e.png)
新闻评论写作00658自考知识点整理自考是指自学考试的简称,是指学生在不参加正规高等教育学习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并参加考试,获得相应学历证书的一种教育形式。
自考具有时间灵活、学习自由等特点,因此备受许多求学者的青睐。
在自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下面将对00658自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自考科目介绍00658自考属于管理学类,科目名称为《新闻评论写作》。
该科目主要涉及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写作技巧和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科目,考生能够提升自己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了解新闻评论的社会影响力和作用,以及新闻评论的专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二、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新闻评论是指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文化现象等进行评论和分析的一种写作形式。
新闻评论具有评论性、分析性、批判性和见解性等特点,旨在通过对事件的评价和观点的阐述,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和方法1. 确定评论对象:选择具有社会关注度和争议性的新闻事件或话题作为评论对象,确保评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影响力。
2. 深入分析问题:对评论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包括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力求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
3. 表达观点立场:在评论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通过论证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简练。
4. 注意情感表达:新闻评论除了要理性分析问题,还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过情感的渲染和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评论的主题。
5. 注意语言风格: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要求简练、生动、有力,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便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四、新闻评论的专业要求和道德规范1. 事实准确性:新闻评论要求对事实准确把握,避免虚假和误导性的言论,确保评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逻辑严谨性:新闻评论要求逻辑严密,论证过程清晰,避免出现自相矛盾和不合理的推理。
3. 不攻击个人:新闻评论要注重公正和客观,避免攻击个人、侮辱他人的言辞,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5c06cd1bb4cf7ec4bfed00c.png)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1、如果说,追求传播的效率是新闻传播各个环境、各种形式的共性,那么,它表达在新闻评论中有什么特性?思路:这主要应该从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中着眼:新闻评论着重于传递作者的主观观点,其传播的效率性也主要表现为论点在文中是否得到了突出、明确的表达,全文的结构是否有助于受众更方便地了解、把握作者的论点。
新闻报道中只有事实,没有观点。
新闻评论中却有新闻事实与作者观点两种要素。
新闻评论的表达效率,往往表现在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两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上。
此外,与新闻报道的独特形式—消息不同,新闻评论作为议论文的一种,它的写作,还要照顾到人们在议论文传统中养成的接受习惯。
2. 新闻评论表达观点,新闻报道陈述事实。
这是两者基本的区别。
新闻报道中为什么不应该包含观点?新闻评论中是否可以包含事实?为什么?思路:新闻报道中不应该包含观点,这是新闻报道的规范所决定的。
这个规范由来已久,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报道本身的客观性,因为观点是主观性信息,它介入报道,可能使受众怀疑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或使受众受到作者主观评论动机的影响,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立场。
新闻评论中包含事实则是正常的,客观事实不会改变新闻评论作为主观性信息的本质,却同时可以为新闻评论提供客观的依据。
新闻评论就是针对客观事实进行评论,因此也不可能不包含客观事实。
但应当注意的是,新闻评论中的事实不应淹没观点。
3. 以一篇新闻评论作为分析对象,区分并说明哪些内容是事实,哪些内容是观点;在观点中,哪些内容是论点,并详细说明论点与其他观点之间的关系。
思路:这是从要素辨识的基础出发,进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一个基础练习。
应从最简单的做起,循序渐进,先把事实与观点分开,然后在不同的观点之间寻找关系。
文章的论点,就在于观点之间关系的确定。
这个练习做好了,就会对一篇评论的内在结构了解于胸,也就比一般的阅读更有助于实际的写作能力。
4、分析下面这篇短评分别做了几个层次的事实判断:英法协商英法协商一案,可谓近年来英国外交之一奇现象也。
新版新闻评论写作自考记忆要点
![新版新闻评论写作自考记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999a6b9b89680203d82589.png)
新闻评论写作识记要点1001.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任务:通过评说阐明评论者意见、观点、主张,表明立场和态度。
2.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类信息:一是事实信息,二是意见信息。
前者的载体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后者的载体是新闻评论,“说事实的话”。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时新性、针对性、倾向性、思辨性、广泛性。
4.新闻评论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及时表达的观点和见解,表现形式各异的文本(文体、体裁、节目形态等)是其载体,不同介质的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络和新媒体等)是其传播渠道,广泛地传播新的意见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其主要任务和根本宗旨。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时政类评论、经济类评论、法制类评论、军事类评论、体育类评论、娱乐类评论。
6.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作用:发言表态,阐明基本立场观点;表达诉求,反映公众意见与呼声;解惑释疑,增进理解,维护社会稳定;针砭时弊,履行新闻舆论监督职责;激浊扬清,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潮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7.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
他和恩格斯一起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文章。
列宁的政论文章经常发表在《真理报》上。
8.普利策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了“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
李普曼是美国最富盛名的专栏作家、政论家,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担任《今日与明日》专栏特约撰稿人。
9.“社论版对页”和“言论/社论版”这两种模式,长期引领报纸评论的国际潮流。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广播谈话类节目开始兴盛,如“脱口秀”(talkingshow)。
10.唐朝就有的“邸报”,始终与新闻评论无缘。
其原因是:首先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媒介,只是一种“官文书”。
传教士主办的中文外报,最先出现新闻评论的萌芽——早期的中文报刊评论。
11.鸦片战争前最有影响的一份中文外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冲破了“言不论政”的藩篱。
20XX自学考试《新闻评论与写作》复习纲要(4)-自学考试.doc
![20XX自学考试《新闻评论与写作》复习纲要(4)-自学考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b55883fdf524ccbff1218499.png)
2018自学考试《新闻评论与写作》复习纲要(4)-自学考试2018自学考试《新闻评论与写作》复习纲要(4),更多2018年自考复习指导,请及时关注自考网或微信搜索公众号“万题库自考”获取!点击查看:2018自学考试《新闻评论与写作》复习纲要汇总第四章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论点的含义是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论据的含义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它的作用在于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和证实论点。
作为新闻评论,其思想、观点、论断的提出,唯有当它被有力而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才能使人信服。
)论证的含义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
论证的过程,实质上正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也即积极思维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
论证包括证实和证伪两个方面。
证实,即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自己的论点;证伪则之相反,是用论据反驳并否定对立面的谬误论点。
两个方面常常交叉运用共存于同一的论述过程之中。
论据的种类与运用种类: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事实性论据,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
统计数字不是具体而是概括的事实,也不是单个的事例而是事实的总和。
恰当的运用数据进行论证,有助于增强评论的说服力。
理论性论据,包括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已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现行的法令、条例;科学的定理和法则;公认的道德规范;古今中外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等。
还有以故事、典故为论据的。
运用论据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
二是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论据和论点怎样统一首先要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
“实事”就是全面掌握材料。
“求是”就是从占有的大量的材料中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掌握其规律。
其次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
在构思阶段是材料在先,论点在后,从充分的材料中引申出论点。
自考 新闻评论写作(汇总)
![自考 新闻评论写作(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17bef287375a417866f8f57.png)
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发扬 六种作风。 31.新闻工作的五个根底是:(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
和论据,从中引发议论,进而印证和说明论点。 23.据事议理夹叙夹议式糅合法:夹叙夹议是一种事理糅合的说理艺术。它不止在文章中完成一次性的融合
使命就达到事理结合的目标,而是多层次地即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 的要求,从而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充分揭示和论证中心论点。 24.比较分析: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的说理论述方法。 25.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26.辨证:就是对片面或错误的观点进行质疑、商榷,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之交锋,旨在明辨是非,纠正错 误思想。 27.批驳:就是用典型论据批驳错误观点,揭穿对方论据的虚假,澄清概念,明辨是非,或运用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等方法。 28.算账说理: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面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 内在联系,揭示本质意义的和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29.统计算账:总数的一种统计方法 30.推演算账:由小见大,使人由微不足道的印象逐步产生大吃一惊的感觉,进而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31.折合算账:将一个事物的量用另一个事物的量来表示,旨在将抽象的数字折合成有形的、人们比较熟悉 的东西,从而缩小数字与读者的距离。 32.新闻评论结构:是新闻评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 33.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是指新闻评论的开头、中间、结尾三大部分之间,以及各个层次与段落之间的组 合方式。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第五章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075664849b6648d7c0c74663.png)
2021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第五章第五章新闻评论的结构(重点章)一、评论的结构原则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按照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材料及不雅点的前后挨次。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评论的结构布局要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按照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来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篇章结构。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评论的结构布局要适合体裁的特点,也要表现作者的特色和风格。
在遵循评论的基本原则和写作规律的前提下,在开头、结尾和谋篇布局上显示作者的个性特征。
二、评论的结构要求(评析)事实证明,好的新闻评论作品,其结构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要求:1、布局合理。
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选择哪些材料和不雅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衔接与过渡等等,以使文章各部分之间彼此协调,总体布局恰当合理。
2、层次清晰。
合理安排评论各部分、各段落间的层次关系,可以使评论的结构“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3、逻辑顺畅。
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新闻评论,应讲求其结构布局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不雅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三、评论的结构方式(分析一篇评论的结构方式)1、归纳式结构。
从材料到不雅点,先分论后总论。
2、演绎式结构。
从不雅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
3、并列式结构。
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别离进行论证。
4、递进式结构。
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
四、评论的开头的要求与形式(评析)1、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也应该在文章或节目的开始部分就抓住受众,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
因此评论的开头要求直言不讳、令人着迷,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开头的形式:①摆出结论;②提出问题;③亮出靶子;④交待意图;⑤由事入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和,最早出现于报刊。
】3.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和调查报告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基本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4.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用事实说话、无形的意见;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有形的意见。
5.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6.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主体。
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宣传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7.新闻评论的特点:(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选题和立论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2.强烈的时效性:结合形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表明态度。
(2)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政治性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不直接论述事件或问题(3)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更广泛读者,内容更贴近生活、群众8.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1.引导作用:重要宣传手段——表彰先进、针砭时弊、释疑解惑2.监督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也应该包含舆论监督的内容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对重要事件、问题表明态度。
全国性媒介4.深化作用:善于务虚,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分析、综合、提炼。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1.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2.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3.立论各异,即论述同一论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读者对象和不同性质的报刊,其中心思想和侧重点并不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和不应该强求一致。
4.明确了选题与立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走全面认识搞好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
其次,就是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5.论题从哪里来新闻评论选题要求在于,它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的问题。
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布暑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不动脑筋抄文件、为凑热闹赶浪头。
6.立论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① 立论的针对性针砭时弊,对症下药;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善于初级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② 立论的新颖性论题的新颖;见解的独到;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选取新的立论角度;交锋中闪现亮点③ 立论的准确性论点的准确;论据和引语的准确;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④ 立论的前瞻性: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7.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调查研究对选题立论的重要意义,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新鲜素材。
8.调查研究的方法和途径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
其次,要敢于正视矛盾,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再次,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标题1.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文字。
【引题、主题、副题】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标题的不同(1)制作目标不同:新闻事实信息 /见解、意向、思考(2)表现手法不同:含蓄 /鲜明(3)结构方式不同: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4)写作要求不同:较为具体 /较为抽象3.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①指导:提示内容②诱导:激发兴趣③引导:引发思考(1)概括论题范围(2)昭示中心论点(3)表明作者态度(4)吸引受众注意4.评论标题的要求:题文一致:评论的标题应与内容相吻合,把握论点意向鲜明:直抒己见,立场鲜明言简意赅:句式简洁,文字简练,文字简约生动引人:转换句式、语气;活用成语、俗语;巧用修辞手法5.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形式单一式标题:只有主题,没有辅题的标题结构形式复合式标题: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标题结构形式6.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①符号不同:报纸:单一文字符号,广播:单一声音符号,电视:多种传播符号②作用不同:报纸:导读,广播:导听、强调,电视:多次出现、效果③制作要求不同报纸:深刻、耐读,寓意、文采,思辨性和哲理性广播:浅显、平易,语义明确、形象生动电视:表现手法立体多样,文字符号为主、声音图像符号为辅第四章新闻评论的论述说理1.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论点论据、虚实破立、严肃生动(1)论点与论据结合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②论点支配论据又依赖于论据,论据从属于论点又支撑着论点。
③论证或表述则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立并阐明论点。
④论点是经过调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推理引申出的。
⑤论据是阐明论点的材料、说明论点的证据、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⑥论据分为事实性论据、理论性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考虑写作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⑦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
⑧统一论据和论点,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
⑨论证的具体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2)虚与实相结合①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②务虚性言论:以虚带实【理论联系实际】、寓虚于实【寓理于事】③务实性言论:就实务虚、虚实并举【结合具体对矛盾分析议论】(3)破与立相结合①破,即反驳批判错误的观点;立,即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论点。
②正面立论:立中寓破,指明错处;批驳错误:破中有立,指明正确。
③注意弄清矛盾性质,划清是非界限,坚持摆事实讲道理(4)严肃与认真相合①论述时讲究生动形象,体现严肃论题与生动表述的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抽象论述与具体文字相结合。
②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③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④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相结合。
2.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1)据事议理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依托、配合、夹叙夹议。
(2)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论证论点,纵横比较、对比、类比。
(3)论辩交锋的方法:思想交锋、辨正、批驳(4)算账说理的方法:帮助提问、论证论点、增强内涵、抽象生动3.比较是认识和说明事物的有效方法,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法,对比法和类比法。
第五章新闻评论的结构1.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新闻评论的结构是对评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建构、设计与谋划。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2.评论的结构要求: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3.评论的结构方式:归纳、演绎、并列、递进归纳式结构: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
演绎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
并列式结构: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递进式结构: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4.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待意图-由事入题5.评论的结尾:要求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呼应开头-作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第六章新闻评论的文采1.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是指文风问题,文风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也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反映。
2.要想将评论写得既深刻又生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深入浅出: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①深入是浅出的前提②了解受众的特点和要求③运用群众的语言(2)形象说理:①善于运用比喻:将逻辑性与形象性结合起来② 形象化的语言:直接描绘客观事物的形象③ 巧用诗文典故:以古寓今,说明自己的观点(3)以情动人①有感而发:以理服人,以情动人②寓感情于形象:通过形象说明、表达一定的道理③修辞手段的活用:说理与抒情相结合,增强评论感情色彩(4)要言不烦①道理实在,言之有物:实事求是,尊重事实②论题适中,篇幅适度:简练的篇幅和语言③字斟句酌,语言规范:简介精粹,精益求精第七章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养1.新闻评论要讲五个根底、六个作风(1 )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2 )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2.新闻评论工作者要:(1)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职业道德修养(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掌握基本理论、加强政策观念(3)打好知识和业务基础:重视知识积累,提高业务水平(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作风艰苦朴素第八章社论,评论员文章1.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言论,是新闻媒体政治面目的旗帜,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
最早出现于清末的《循环日报》,主编王韬是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2.党报社论为何具有权威性(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4)在传播渠道装方面有独特优势3.评论员文章的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1)它和社论没有明确的界限,就规格而言,评论员文章仅低于社论,体现编辑部集体的观点和倾向,不如社论的权威性强。
(2)就论题而言,一般说,社论常常是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而言,显得特别庄重。
而评论员文章则偏向于论述局部性的重要事件和问题,选题往往比社论要广泛而具体。
(3)社论通常是独立发表,对于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则除少量单独发表外,都是配合新闻或结合新闻事实而发,有明显依附性。